【轉載】第二次美、伊戰爭砲兵火力支援之研析
Printed from: MDC第二論壇
Topic URL: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384
Printed on: 11/23/2024
Topic:
Topic author: PzGrenadier
Subject: 【轉載】第二次美、伊戰爭砲兵火力支援之研析
Posted on: 01/03/2006 13:03:48
Message:
第二次美、伊戰爭砲兵火力支援之研析
作者:王立民
原刊登於砲兵季刊124期
提要:
一、 美、伊第二次戰爭中美軍以外科手術作三軍之先鋒,佐以遠程精準
武器癱瘓伊軍耳目後,再以精銳地面部隊及砲兵火力支援單位,遂
行南北夾擊、左右包抄,壓縮包圍圈、分割擊滅的城鎮作戰,本役
美軍火力支援戰術、戰法創新作為,值得我國軍幹部汲取經驗教
訓,研析精進我國砲兵戰術、戰法。
二、綜合檢討:(一)美軍(1) 精進戰術、平行火力(2) 系統精進、重
視訓練(3) 心戰傳單、有效嚇阻(4) 條碼後勤、快遞補給(5) 運用
UAV、掌握敵情;(二)伊軍:(1) 荒廢訓練、技能不足。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伊戰爭中美軍砲兵建軍、備戰所有
作為,值得我砲兵幹部引以為鏡。
壹、 前言:
現代戰爭的型態逐漸趨向「全天候」、「全方位」、「全縱深」之立體
戰爭型態,致使預警時間短、戰爭節奏快,戰爭一旦發生,戰況慘烈且
過程快速。綜觀美、伊第二次戰爭中美軍以「勝兵先勝、全軍破敵」速
戰速決之用兵藝術,首以外科手術作三軍之先鋒,佐以遠程精準武器癱
瘓伊軍耳目、指揮機構、有形戰力後,再以精銳地面部隊及砲兵火力支
援單位,遂行南北夾擊、左右包抄,壓縮包圍圈、分割擊滅的城鎮作戰,
美軍此種用兵型式可預知,為未來戰爭之先聲,亦將是未來戰爭之主
流。本役中共派出甚多的政、經、軍、心及科技專案小組,隨英、美聯
軍軍事行動進行研究,我們不能忽略了對彼岸敵情之警覺與憂患意識,
針對本役雙方火力支援作為,研析作為我砲兵部隊「建軍備戰」重要參
考依據。
貳、 伊拉克戰場地略形勢概述
伊拉克為幼發拉底和及底格里斯河兩河流域沖積的肥沃平原,面積約四十四萬平方公里,本區屬於大陸性氣候,終年乾燥、晝夜氣溫差大、四至十月為夏季、酷熱、最高溫可達攝氏五十度,十一月至三月為冬季,每年四月將會出現數波沙塵暴,所到之處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度以上,能見度極差且大量砂質將影響自走砲裝備使用,嚴重影響砲兵部隊行動與進展。區內石油蘊藏量佔全世界65.4%、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為世界第二位,其興衰治亂對全世界權力平衡之影響至巨,世界列強均急欲爭取與染指,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伊拉克境內除北部與東部為庫爾德山地,屬於伊朗高原與亞美泥高原的邊緣,中部為石灰質高原,南部為沖積平原、湖泊沼澤密佈,東北部山區外,地勢平坦、南部地區之敘利亞沙漠及部分沼澤區影響砲兵部隊機動外,餘均適合砲兵部隊越野行動之遂行。沿河兩岸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戰爭潛力雄厚,為中東地區之心臟地帶,惟其受週邊土耳其、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高原之控領與阻隔,僅波斯灣有巴斯拉烏卡沙海港一處,海權發展受限制,就地略形勢而言,易陷於被動不利地位,區內城、鎮、鄉、村密佈易陷敵於城鎮泥沼中,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之水壩破壞,可迅速淹沒廣大領域,有效遲滯、減緩敵人進犯巴格達速度。
參、 作戰經過
一、一般情勢
1、911 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總統布希誓言要打擊「邪惡軸心國」,並預告繼阿富汗搜捕賓拉登之後,將出師伊拉克摧毀邪惡軸心並教訓幕後「嫌疑犯」海珊。(註1)
2、美國總統布希以伊拉克與恐怖份子串連勾結,高壓統治迫害伊國人民,並藏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違反聯合國協定,要求聯合國支持準備對伊軍事制裁,聯合國武檢對伊語帶保留,布希與國防部長倫斯斐多次揚言,不排除單方面出兵制裁伊拉克。
3、美方掌握一卷可證明911 恐怖份子首腦奧薩瑪,與伊拉克總統海珊政權有勾結的錄音帶,由奧薩瑪談話內容可確定伊拉克與蓋達組織關係匪淺,其內容一再強調要進一步攻擊美國及以色列,並警告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埃及、科威特不可聲援美國對抗伊拉克。(註2)
二、作戰經過
(一)、斬首震攝行動
1、3 月9 日及10 日,英、美聯軍空軍攻擊伊拉克南部地面軍事目標(地面機動防空通信指揮系統及飛彈系統),海珊政府向聯合國武器檢查部門表示,同意美方U-2 高空偵察機在伊拉克上空偵察飛行,但同時
要求聯軍戰機不得攻擊其地面任何目標,12 日凌晨零時、英美聯軍戰機以精密導引炸彈(GPS 與INS「慣性導引」及JDAM「聯合直接攻擊炸彈」)攻擊巴格達東南方392 公里的巴斯拉一座飛彈基地。(註3)美、伊戰火20 日拂曉正式點燃,英美聯軍空軍實施「斬首」行動,爾後轟炸重點區分三個階段;第一:有系統制壓敵防空武力,第二:對伊軍指揮機構、戰管系統、通信系統進行摧毀;第三:對敵地面部隊以密集、消耗、摧毀性攻擊。凌晨5 時35 分以阿拉伯海6 艘戰艦戰斧巡弋飛彈、F-117 夜鷹隱形戰機對巴格達發動四波攻擊行動,伊拉克方面馬上反擊,對科威特發射6 枚飛毛腿飛彈(兩枚為美愛國者飛彈攔截)。
2、地面戰鬥
3 月20 日美機械第3 師以砲兵對伊軍第一線觀測所發動猛烈砲火射擊,機3 師、陸戰第1 師及英國遠征軍在ATACMS 戰術飛彈、155 榴砲、帕拉丁砲兵火力、及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支援下越過科威特邊境直驅伊拉克,美、伊地面戰鬥正式開啟,21 日伊拉克對美軍101 空降師、科威特聯軍空軍基地、陸戰指揮所、後勤補給點等地發射6 枚飛彈。(附圖二)23 日伊軍飛彈部隊北移,美軍以OH-58 戰搜直昇機持續搜索伊軍機動飛彈發射系統,25 日強大沙塵暴侵襲伊拉克,作戰區整個籠罩狂風沙塵暴中,能見度不到25 碼。美軍第101 空降師270 餘架高性能戰鬥直昇機無法升空戰鬥。伊軍共和衛隊約6 個師的兵力為避免美軍攻擊,進駐平民住宅區並兼控百姓行動,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說:「在海珊政
權崩潰前,盟軍必須擊潰共和衛隊」。(註4)
25 日伊軍麥地那師共和衛隊由巴格達整補後,利用沙塵暴的惡劣天氣象卡巴拉前進直驅美機3 師及陸戰第1 師,聯軍在伊拉克領空部署E-3 空中預警機及「聯合星」遠程空地監視飛機掌握伊軍行動後,美軍中央指揮部立即命令空軍A-10、B-5、英軍旋風戰鬥機、第101 空降師270 餘架高性能戰鬥直昇機出擊,砲兵各火力支援單位利用全球定位支援系統,支援地面部隊戰鬥,痛殲行蹤曝光的伊軍,令麥地那師再度重創。
27 日晨,美駐義大利之空降173 旅、特戰旅、第16 空中突擊旅,先後空降在伊北庫德族自治區內,並奪取地區內一座機場,駐巴格達伊軍以數路縱隊南下,遭美軍空中攻擊,數百輛車輛幾遭全殲。美、英聯軍陸戰隊砲兵TPQ-36 型反迫砲及TPQ-37 型反砲兵雷達,偵測伊軍野戰砲兵位置,立即以建制砲兵發揮強大震撼、殺傷、破壞、摧毀力,支援陸戰隊奪取巴斯拉及法奧半島後,並準備向阿馬拉、庫特方向轉用兵力,協力主力作戰。(附圖三)
28 日美軍在48 小時向內推動360 公里,距伊國首都80 餘公里時,由於補給線長達450 公里,又遭伊軍游擊戰牽制,致使後勤補給不及、多數戰鬥部隊及砲兵部隊為補給食物、燃料、彈藥而暫停軍事行動,等待油料、彈藥、食物補充(各師戰鬥部隊暫停進兵,砲兵火力支援單位等待後勤部隊運送10 天所需油、彈、零附件等補給品)。 29 日晨伊計程車司機藉路障,接近美機3 師第1 旅檢查站,引爆炸藥炸死美軍5 員,開戰以來首次自殺炸彈上陣,美軍砲兵單位奉命盡量不使用道路兩側佔領陣地,並於陣地側翼豎起阿拉伯字體書寫的告示:「離開這個地區,否則我們會開砲」。
美第5 軍(由機3 師與第82 師組成)火協機構策劃「陸空」火力支援計畫,對駐紮卡巴拉(該城為進入伊國首都必經之鎮)麥地拉共和衛師戰開猛烈聯合火力計畫攻擊,伊軍在美軍衛星導引炸彈,及砲兵反火力戰、縱深射擊、密切支援攻擊下,麥地拉共和衛師部隊戰力損失慘重。30 日巴勒斯坦「回教聖戰」組織宣稱,將有4000 名來自阿拉伯志願者,將效法29 日人肉炸彈炸死4 名美軍自殺攻擊(註5)。美軍多管火箭、野戰砲兵佐以OH-58 戰搜機,再度摧毀伊軍麥地那師40 於個戰術目標。
31 日、美軍機3 師分別攻佔那西利亞(位於美軍補給線的樞紐)城外塔里爾機場,並建立前進補給基地後,機3 師砲兵火協機構針對塔里爾機場附近地形策定火力計畫,按目標性質、對美軍危害程度而決定其所望「制壓」、「擾亂」、「破壞」效果,由於美軍週全精準火力作為,令伊軍不敢接近塔里爾機場附近。隨聯軍攻勢進展接近巴格達附近,海珊將卡巴拉至庫特之間定為紅色警戒線,聯軍一超過此線、伊軍可動用生化武器,美軍砲兵單位完成核生化作戰準備。
4 月2 日、英軍在砲兵火力支援單位,持續對巴斯拉、納查夫之伊軍實施攻擊肅清殘敵,以確保補給線安全,美陸戰第1 師及第2 遠征旅正與伊軍共和衛軍發生激戰,現已推進至庫特附近,伊軍麥地那師、尼布克內薩師、巴格達師共和衛隊,正於巴格達南方與美第1 師、機3 師激戰中,雙方曾發生激烈砲戰,美軍指示101 師空降師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群,阻止阿德南師南下增援巴格達師,並以空軍火力支援地面美軍部隊作戰。
英、美海空軍繼續對伊國首都進行猛烈轟炸,為巴格達美軍地面部隊進行城鎮作戰鋪路。美軍分別於納賈夫、阿瑪拉、辛迪亞(為幼發拉底河一個交通要衝)等地與伊軍發生激烈巷戰,聯軍「刺探與評估」的策略,主要誘使伊軍暴露其守備位置及防禦能力,伊軍立即以蛙式飛彈攻擊美軍第3 師,美軍以多管火箭、砲兵反擊。海珊繼續出現電視媒體、嘲笑美軍「獵殺」及「刺探」行動無效,美國情資獲得共和衛隊準備實施「化整為零」、「短兵相接」、「敵明我暗」游擊戰蜘蛛網式防衛戰,以對抗美軍先進偵蒐機構及精準火力威脅。
3 日美軍機3 師於卡巴拉與麥、巴、尼等3 師發生大規模戰鬥,擊潰巴格達師後佔領庫特重鎮,美軍進入巴格達80 公里範圍內「紅區」,各部隊穿上化學防護衣防止伊軍生化武器攻擊。海珊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時表示:「英美聯軍對巴格達攻擊時,伊拉克會以最好音樂及鮮花對應之」(蘇聯武器均以鮮花與音樂命名)。經過2 日與伊軍鏖戰,聯軍擊潰巴格達師及麥地那師,巴格達的門戶大開,4 日、美軍機3 師及空降第101 師盤據巴格達西南郊國際機場,準備對巴格達進行鉗行攻勢,伊軍麥地那、尼布那尼、巴格達等共和衛師潰不成軍、士氣低落、補給斷絕、死傷慘重、到處遺棄軍事裝備。
美軍殲滅伊軍共和衛隊6 萬餘人後進入巴格達城內,海珊敢死隊及殘餘共和衛隊約有2 萬餘人,化整為零混入民間準備進行伏擊、狙擊等游擊戰,伊軍正規部隊、民兵與敢死隊詭譎四散、化整為零、憑空消失,令美軍引以為憂,第1 師第1 旅旅長葛林姆斯雷說:「這很怪異、怪異的令人發毛」(註6)。伊軍為避免聯軍精準遠程武器攻擊,將指揮所、戰鬥部隊、中樞機構、武器裝備、移於九地之下或平民房舍、醫院、古蹟、清真室,伊軍此種「超越一切限制和界線」的作戰思維,正使英美聯軍逐漸陷入「敵我莫辨」的戰爭泥沼中難以自拔,這種模糊「軍人」與「非軍人」的界線的超限作戰,正對英美聯軍「非敵即友」的作戰策
略形成嚴重挑戰。
美軍多次「斬首」轟炸均產生反效果, 7 日美國獲得海珊在巴格達曼素爾餐廳會見巴斯黨領袖之情報,立即指示正在空中巡弋B-1B 轟炸機投擲掩體剋星GBU-31 炸彈,將建築物炸成一堆廢墟,「海珊是死?是生?」海珊生死迷思、美伊雙方心戰你來我往,伊拉克新聞部長沙哈夫在巴格達街上召開臨時記者會中,呼籲全世界物勿相信美國所稱已佔領巴格達總統府,並強調伊軍準備給美軍一記「永存歷史的教訓」(註7)
海珊政權崩潰後、伊國人民到處破壞海珊雕像,及四處衝入政府機關搶戰利品,巴城陷入無人政府局面。10 日、美軍機3 師順利佔領巴格達,第173 空降旅及庫德族游擊隊奪取摩蘇爾戰略要點,第101 空中突擊師300 名士兵,搭乘黑鷹直昇機增援巴格達南部機3 師作戰,並對摩蘇爾、提克里特及吉爾庫克等大城週邊之軍事目標進行轟炸,置重點於提克里特之指管設施。(附圖五)
14 日美軍數百輛戰車及自走砲在空軍掩護下,摧枯拉朽輕取伊拉克最後一城提克里特,伊軍不戰而退。受到全世界關注的「美伊」戰爭已近尾聲,英美聯軍以獲得空前勝利,本役美軍陣亡人數117 人、400受傷、戰俘在救出7 名被捕士兵後現為零。
伍、綜合檢討
一、 美軍:
(一)精進戰術、平行火力
拿破崙曾說過:「戰術隨武器之演變而每十年一變」「註8」。回顧戰史可發現戰爭的目的雖不易變,然戰爭的手段卻常隨時、空的變遷而快速變化,此特質使得「機動力」、「火力」、「戰鬥支援方式」相互影響。
第一次波灣戰爭後,無層級指揮及網狀指揮結構,已正式取代以往層級式架構,此種「同步、同時」、「分權指揮」與「作戰速度」的多層次網狀、立體化的作戰型態,為美軍砲兵為精進戰術運用、提出平行火力支援構思。
美軍砲兵單位檢討第一次波灣戰爭砲兵火力支援系統,發現美國三軍軍種建構的「通聯系統」與「各用戶終端機」各軍種縱向通聯無問題,但與其他軍種橫向連絡常脫節不相容,如戰場監視機發現的臨機目標,無法將此目標情報傳遞予火協機構或砲兵射擊指揮所;美海軍陸戰隊砲兵與野戰砲兵無法構成通聯,砲兵常用的交互躍進的「梯次變化陣地」,無法跟上艾布蘭戰車及布萊德雷戰鬥車輛速度,亦無法滿足快速部隊及機甲部隊所望火力支援,位於美國肯薩週雷文赫斯堡的「聯合兵種中心」及「訓練與準則司令部」所屬學校與中心,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平行火力支援」「註9」及「箱型」砲兵機動理念。
「平行火力支援」是指戰鬥部隊與火力支援單位,在作戰地區內誰先發現敵軍,就不需經冗長火力協調過程,立即以數位化射控網及戰術指揮儀指揮週遭可用火力平台(陸、海、空)實施射擊,可捕捉戰場上瞬間即逝的戰機;「箱型砲兵營」戰術隊形是以全營作統一變化,變化陣地時戰鬥部隊所需火力,可以平行火力取代之。「箱型砲兵營」兵力部署如下:最前方為參二、三的「前方戰術作戰中心」,配備AN/VRC-46無線電,可運用營指揮網遂行指揮與管制,並可監視火力支援網以瞭解火力支援狀況。前方戰術作戰中心的後方為測量排,配有一套AN/PSN-9衛星信號導航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可隨時提供正確方格座標,使參加指揮網的砲兵營、連各部門能迅速瞭解自己於何處,FDC 與通信官位於測量排兩側,三個戰砲連於測量排後方併列成一線,左翼砲連配備有AN/TPQ-36 反迫砲雷達,右翼砲兵連配備一部AN/TPQ-37 反砲兵雷達,營士官長及偵察測量官各擁有一部位置與方位決定系統車,在三個戰砲連後方跟進,分別處理戰砲連及測量方面問題,砲兵營輜重勤務連隨後跟進,內有行政及後勤作業中心,提供砲兵營各單位人事、彈藥、油料等各類補給品支援,營尾部隊為副營長、運輸軍官、保養及三部救濟車。(附圖六)
美軍參戰砲兵部隊在開赴波灣之前,都曾接受此多種繁雜訓練,並多次進行大規模的「步、戰、砲」協同演習。美伊開戰前,美國總統布希在「用兵的正當性」方面等待最佳時機,由美國本土及駐外基地源源而來至科威特的砲兵部隊,不會在科威特「等待戰爭的號角」而空耗時間,在秣馬厲兵階段官兵士飽馬騰、摩拳擦掌,勤於砲、觀、射、測、通專業訓練,不但強化個人專業職能,且強化參戰官兵對「平行火力」與「箱型戰術」正確認知,並與戰鬥部隊多次實施三軍聯合作戰之演訓、改進,美軍此種新穎「火力支援觀念」,在本役中確實發揮「同實」、「同步」無層級指揮與網狀指揮效果。
(二)系統精進、重視訓練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非等兒戲、戰前各種武器性能精進,及各項戰備訓練作為攸關戰爭的勝負,其中部隊模擬戰地的訓練最為重要。1991 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美軍就將伊拉克地形摸的一清二楚,戰前美軍運用高科技衛星偵測系統,及特種間諜人員對伊拉克地略、要域、軍備、訓練進行全面性情蒐,並針對伊那克城鎮狀況及海珊數十年來一直聘請西方專家構築「海珊碉堡及地道」資料,於加州沙漠中設立「巴格達城鎮」,此中心模擬伊拉克巴格達城鎮設施建造,用來對預期參戰第二次波灣戰爭美國官兵進行多種繁雜艱鉅「步、戰、砲」的訓練,另提供砲兵部隊士官兵戰鬥期間防護罩訓練(該
罩由兩部分且易於攜帶玻璃纖維結構組成,可於極短時間內於陣地週遭適合地形豎立),對155 公釐砲彈空炸具有防護效果。(如附圖七)
1993 年美軍砲兵部門針對M109 系列自走砲火力支援系統於沙漠風暴中,無法如期跟上快速步兵戰鬥的步調,且其火力支援系統的射程、射速、機動、彈藥、火力均無法滿足受支援部隊所需,故對砲兵M109 A6巴拉丁自走砲武器系統作了七大次修正,如火砲重量減輕33%、機動速度越野每小時39-48 公里,公路速度達67-78 公里;使用智慧型彈藥以增加射程,火砲最大射程可達40-50 公里;砲彈(含子母彈)使用精準的終端導引裝置以提高殺傷效果,砲彈引信走向「智慧化」、「多功能化」、「電子化」、「感應設定化」,單一引信具有「近發」、「定時」、「瞬發」、「延期」碰炸等模式,並能在適當時機以「減速機制」修正近發功能彈道,M773 型、M782 型火砲引信精進具有全天候型,不受雲霧、煙
塵、雷擊、沙暴、雪、雨等環境因素誘發,有利於伊拉克沙地區作戰;美軍火砲電腦化射控及通信系統大幅度的提升,強化協同作戰火力的威力,提高火砲射擊速率每分鐘可達10-12 發;M109 A6 火砲系統內建自動射控系統(AFCS)、定位系統及網狀無線電通信系統,並強化火砲內室膛壓高於外界氣壓,可於核生化下作戰,戰場存活率及殺傷力均優於前身M109 系列自走砲;M109 A6 巴拉丁自走砲武器除走向「模組化定位定向系統」與「混合系統」,測地方面使用「位置與方位決定系統」,精度水平座標達10 公尺,標高達10 公尺,達到砲兵所需定位精度需求,可有效提高砲兵射擊的精度。
美軍新穎M109 A6 巴拉丁自走砲經過美加州設立「巴格達城鎮」多次模擬兵種聯合演訓,可輕易擔任美國陸軍重裝師及裝騎團火力支援任務。本役美軍能獲得豐碩戰果,砲兵火力支援實居舉足輕重地位。如4月2 日,美軍機3 師砲兵部隊與伊軍麥地那、尼布克內薩、巴格達等共和衛隊師的砲兵發生激烈砲戰,由於美軍精實火砲武器系統性能及落實模擬戰地的訓練,迅速摧毀伊軍近千門火砲,造成伊軍共和衛師因無適當火力支援,不敢再戰而退回巴格達城內。
(三)心戰傳單、有效嚇阻
美軍於本役期間組織自越戰以來最大的臨編「公共外交小組」國家階層宣傳機制,負責美伊戰爭一切的宣傳謀略作為,對伊拉克採取全方位的心理打擊,營造伊國政府上下不一、眾叛親離、軍民分離、臨陣倒戈、氣數將盡的氣氛。爾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蕙特曼說:「我們一再接獲情報顯示,伊拉克目前的政權很有可能在戰爭中用化學武器」,美軍戰前一再聲明伊拉克擁有致命的神經毒氣殺林、化武VX 與芥子氣(註10),海珊再三矢口否認,但表示以前曾經持有,現在已銷毀。美方情治單位獲知「海珊已授權將化武分配至伊軍基層單位,並允許各單
位可自行決定使用時機」、「化武由共和衛隊伊軍控制,可裝填火砲或以飛彈射擊20 公里以外美軍」。(註11)
英、美聯軍戰前基於伊拉克擁有大量生化武器而不敢掉以輕心,傾全力研發新穎防護面具,並指示空軍及砲兵單位針對新研發「空、地」文宣傳單進行投擲與砲宣彈射擊練習。戰鬥期間美國文宣採三大步驟:
第一為「勸阻」:利用飛機投擲、火砲射擊大量傳單,呼籲伊軍指揮官不要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警告這樣做必會遭到摧毀性報復(附圖八),若勸阻無效美軍進行第二階段先發制人;於各第一線戰術部隊後方開設生物毒劑綜合監測與生化沾染清除系統,以確保聯軍之安全。另外美軍為因應制壓伊拉克導彈系統發射生化武器,研發新式導引火箭彈取代現役多管火箭,大幅增加MLRS 系統的精度性,此導引式火箭彈體上配有一組慣性導航/全球定位系統(GPS),彈鼻上的4 片控制翼可以提供火箭飛行的機動力,由M270A1 發射車或MIMARS 高機動力砲兵火箭系統發射,可精確反制伊軍地對地導彈系統,確保英美聯軍安全。另以
投擲「銷毀生化藥劑」炸彈,可立即銷毀敵彈頭內生化藥劑,使其氣體不會溢散出來,令伊軍不敢使用生化武器。(註12);第三階段則是對英美聯軍生化裝備之防護:美軍防化單位立即動用了許多新型防生化裝備,其中包括改進後防毒面具、更舒適、輕柔、方便的防化服、遠距離生化探測傳感器、化學毒劑檢測裝置、弧形化學毒劑檢測各戰術部隊戰車、火砲、火箭,飛彈武器系統,美軍此種強勢作為造成伊軍所有的神經毒劑(GA、GB)、喪能性戰劑(BZ)、長效性神經毒劑(VX)、芥子毒氣、肉毒桿菌素、炭疽菌、黃趜毒素等均無用武之地。(附圖十)
(四)條碼後勤、快遞補給
湯姆克蘭西所著「紅色風暴上升」小說中虛構蘇聯將軍阿里司耶夫諷刺說:「外行人談戰略、內行人講後勤」,後勤是一個千頭萬緒的難題,環顧歷代戰史後勤問題一直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關鍵。美軍砲兵幹部針對上次波灣戰爭後勤組織統籌不佳狀況之經驗(第一批到達科威特砲兵部隊部隊,在華氏高達130 度氣溫下,各部隊普遍缺水、新鮮食物、醫療設施、甚至連休息帳篷都不夠)(註13),及伊拉克戰場面臨後勤問題等不利因素(天-沙塵暴天候與酷熱氣候)、(地-沙漠開闊地形缺乏隱、掩蔽)、(敵-伊國軍民正規作戰及民風彪悍民兵,易陷入頑強抵抗戰爭面)、(我-美軍砲兵部隊以自走砲為主,有關於砲兵部隊每日所需油、彈、水、食物、火砲零附件需求非常龐大),(地-橋樑及狹窄城市街道,將限制火砲、輜重車輛、多管火箭行進、佔領、變化陣地)曾提出精進之策略建議。
2001 年美國將反恐作戰對象指向海珊時,美國國防部的中央指揮部依據各部隊提出建議,即以「馬球步驟」為代號,進行大規模的後勤倉儲作業,儲存對伊拉克作戰所需相關物質,包括在科威特吉卡達設置了37 個大型倉庫,放置戰車、火砲、多管火箭、飛機等主、零附件,同時配合租用民用貨櫃輪及美軍補給艦,形成海上「浮動倉儲」即時提供作戰需求。後因土耳其不同意借道美軍之協議,美軍地面部隊必須深入伊境達590 公里,砲兵行戰鬥支援全程其油、彈消耗量必大,故美軍補給策略一改以往層級式補給,改採快遞直接補給方式,此種類似聯邦快遞公司之作業模式,所有砲兵軍品、零附件均以條碼編號、裝入電子貨櫃
內,砲兵單位補給人員以全球定位系統提出申請,運補單位待砲兵補給單位需求確定後,派出快遞車隊以連續接駁方式向前線砲兵單位運補,每批駕駛每日負責運輸280-320 公里(約14 小時),然後將補給品移交第二批駕駛繼續前進,此一創新的野戰補給模式在運補全程,所有砲兵受補單位均可追蹤砲兵補給品項之即時位置,有效執行「補給速度管理」。
這種「以數量為基礎」改為「以時間為基礎」的創新補給模式,具有「輕型」、「合成」、「快速」、「高效」的後勤支援能力,能有效大幅提高砲兵部隊戰場生存能力、及所需持續補給品。由此可見,美軍在進行遠程兵力投射之際,研發的「馬球步驟」後勤策略,從補給品的來源到單一的需求,均透過物質透明化、貨櫃化、條碼化及快速的陸、海、空大眾化運輸工具,以減少後勤反應時間及包袱,能達到「投射後勤與全範圍補給」的目標,此種後勤補給方式能符合「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古訓,也是本役成功之主因。
(五)運用UAV、掌握敵情(附圖11)
運籌幄帷、決勝千里之外,是所有指揮官均欲達到境界,現代戰爭由於投入大量的科技,軍兵種協同作戰已成為主要作戰的方式,這也使砲兵單位「目標情報」需求的範圍更加以擴大。本役美軍砲兵單位檢討第一次波灣戰爭無人載具(UAV)運用優、缺點,針對UAV 光電暨紅外線組合式感測器、搜索範圍、滯空時間、目標精度、雷射定標、航行圖影像等與砲兵武器系統、作戰中心、火力支援協調機制通聯狀況,律定支援砲兵無人載具,最大航程必須達400 公里,作戰高度離地面達200-2700 公尺,拍攝範圍為1000 公尺,並於美國國內做過多次測試,以確定無人載具在離地面200-300 公尺高度執行目標偵搜,可正確辨認砲兵所需要目標獲得;飛行載具獲得目標經資料傳輸系統,可有效傳遞砲兵使用電腦終端機,砲兵火協機制及射擊指揮所,可將目標資料轉換成射擊諸元,利於砲兵單位執行戰鬥支援任務,能滿足地面部隊所望火力支援效果。
爾後美伊戰爭期間,美軍挾其高科技之裝備(偵測衛星、電子情報機、遙控偵察機、空中預警機、電子反制機),運用全球數據網及通信網、戰術指揮管制網,結合美軍砲兵部隊運用無人載具,能有效掌握戰爭全程伊軍動態,協助砲兵單位敵情監控、目標獲得、射擊控制、彈著修正、損害評估,使伊軍任何軍事行動暴露無遺,龐大砲兵體系與戰力無法發揮整體火力支援,在戰爭期間成為「無效之火力支援單位」,無法支持其地面部隊對聯軍產生致命性反擊效能,美軍UAV 的運用值得我國軍砲兵幹部思考,在未來台澎防衛作戰於反登陸戰場偵測、砲兵觀測擔任角色。
二、伊軍:
(一)、荒廢訓練、技能不足
歷史上不乏以劣勢裝備贏得勝利的史實,這種「以弱敵強、以寡及眾」的例子亦多得不勝枚舉,其關鍵因素取決官兵能否「訓練精良」、「以一當百」。第一次波灣戰爭後,伊軍近十年雖受武器禁運條約限制,但其砲兵部隊仍擁有數千門各式火砲(計有美製M-109A1/A2、俄製122 公厘2S1、152 公厘2S2 自走砲及法製AUF-1 式自走砲等230 門,各式牽引榴砲約有1500 多門,多管火箭有107 公厘、122 公厘BM-21 型『40 管』、巴西製ASTROS2 及俄製BM-13、BM-16 型Aba-bee型262 公厘多管火箭等250 具,其中BM-13 型式為二次世界大戰時俄製第一代車載式8 管多管火箭,由於射程短『9 公里』火力支援效果不佳,BM-21 型多管火箭又區分輕、重兩種,前者射程約11 公里,後者射程達20 餘公里具又相當威嚇作用)。伊軍擁有相當龐大砲兵武器,但海珊不重視伊國砲兵發展,伊國砲兵幹部也自甘墮落,不勤於訓練砲兵部隊,國內砲兵訓練場地普遍缺乏、砲兵部隊均荒廢專業本職的訓練,步、戰、砲協同作戰技能又不足、許多傳統火力支援訓練科目又不精實。
故伊軍地面戰鬥部隊與美軍接戰時,難獲得精準有效的砲兵火力支援,甚至4 月3 日與美軍機3 師於卡巴拉與伊軍主力發生大規模戰鬥,只見美軍熾盛火力充斥於戰場,反而不見任何伊軍砲兵火力反擊美軍,甚至伊軍砲兵被俘虜官兵表示:「火砲單位零附件、油彈極為缺乏,也不知上級火力政策」、、「一開砲就迅速遭美軍精準反砲戰」、「戰前所有建軍備戰工作均以戰略飛彈為主」、、「步、戰、砲聯合訓練均未演練」、、「海珊只重視核生化武器研發,不重視三軍聯合作戰訓練」(註14)。伊軍地面火砲『程式多、樣式繁、零件缺』,自走砲空氣濾清器極易受沙塵的堵塞,濾清器所需棉質纖維多屬於美國製品,對砲兵部隊又
荒廢訓練,造成砲、觀、射、測、通等技能不足,雙方一交戰伊軍自然兵敗如山倒,此應不難理解。
陸、結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伊戰爭中美軍砲兵建軍、備戰所有作為,值得我砲兵幹部引以為鏡,尤其在中共從未放棄「武力犯台」的野心與企圖的威脅下,美、伊此次砲兵作為,對我國軍應具有「暮鼓晨鐘」之效。
註釋
1、911 恐怖暴行、洛姆喬姆著、丁連財譯、大塊文化出版社、2001 年12 月、12頁。
2、伊與蓋達組織聲氣相通、華盛頓11 日外電、青年日報第6 版、中華名國92 年2 月13 日。
3、美伊戰爭特報、林滄晨譯、民生報、中華民國92 年4 月1 日。
4、聯軍不會停火、法新社/華盛頓28 日電、中華日報第6 版、中華民國92 年3
月29 日。
5、伊軍人肉盾牌、陳志豪譯、青年日報第4 版、中華民國92 年3 月31 日。
6、未遭敵抗、美軍毛毛、伊德翰譯、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2 年4 月5 日。
7、伊總統府升起美國旗、中華日報綜合外電報導、中華日報第3 版、中華民國
92 年4 月8 日。
8、戰爭學院野略講義第二部、243 頁
9、論傳統與平行火力支援之研究、王立民、砲兵學術季刊、117 期、頁45-47。
10、生化武器挑動科技戰最敏感神經、王儀燕編譯、民生報第三版、中華民國92
年3 月20 日。
11、伊軍配備化武、道路可能噴神經毒劑、美聯社譯、聯合報第三版、中華民國92 年3 月20 日
12、防伊化武攻擊、吳國輝博士、青年日報第版、中華民國92 年4 月9 日
13、美軍於沙漠盾牌-風暴作戰中之運輸作為、吳培德譯、運輸兵學術季刊第59
期、民國82 年7 月16 日、頁57。
14、應紹基、多管火箭武器系統,三軍聯合月刊、台北、第17 卷第8 期61 頁。
作者簡介:
王立民、陸軍官校45 期、砲校專精班第四期、三軍大學陸軍學院教六
組專業老師、現服務砲兵飛彈學校總教官室雇員老師。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Replies:
Reply author: hawkeye
Replied on: 01/03/2006 16:12:44
Message:
這篇放錯地方的了吧?
這好像是"國防粹意"裡的文章ˋ好濃的"官"味!
Reply author: cchs
Replied on: 01/05/2006 11:09:39
Message:
還好拉!!!只是有幾個軍武迷能夠看懂???特別是缺乏相關的圖片影像.....
戰爭與和平 人性的試煉
Reply author: PzGrenadier
Replied on: 01/06/2006 03:00:57
Message:
這種是硬東西
軍武迷比較難看懂吧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Reply author: cchs
Replied on: 01/07/2006 17:53:47
Message:
如果沒有接受過完整的連級作戰訓練, 沒有歷練過完整的營級戰術作戰訓練, 經歷過完整的實兵聯兵旅級作戰訓練.....
我想能夠看懂本文的軍武迷大約只有<<<個位數>>>(n < 9)
戰爭與和平 人性的試煉
Reply author: 冗丙
Replied on: 01/09/2006 17:04:09
Message:
不會呀~
我支持庸庸導師一票
Reply author: cchs
Replied on: 01/10/2006 09:35:40
Message:
期別如何換算成年齡?????
戰爭與和平 人性的試煉
Reply author: 陸戰屋小步兵
Replied on: 01/10/2006 22:50:58
Message:
民國今年 - 〈期別+38〉+22=年紀
大學畢業加22
專科畢業加20
研究所畢業加24
博士加30
大概是這樣吧?
領兵一隊衛南疆
步兵工兵屯田兵
Reply author: PzGrenadier
Replied on: 01/11/2006 02:33:19
Message:
那是換算陸官正期期別吧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Reply author: cchs
Replied on: 01/12/2006 21:13:22
Message:
王立民、陸軍官校45 期
====> 95 - (45 + 38) + 22 = 34 y/o ?????
95 - 45 + (38 - 22) = 66 y/o
95 - 45 + 22 = 72 y/o
95 - 45 + 18 = 68 y/o
括號在那裡?????結果差之千里哩!!!!!
戰爭與和平 人性的試煉
Reply author: 陸戰屋小步兵
Replied on: 01/13/2006 21:05:20
Message:
抱歉
我以為是預官
陸官45期....
大概四十來歲左右
以前學校的生輔組長就是45期
領兵一隊衛南疆
步兵工兵屯田兵
MDC第二論壇 :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