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套遊戲是以現代陸戰為背景的即時戰略遊戲,故事的背景有一點類似湯姆克蘭西在小 說「紅色風暴」當中描述因為爭奪石油導致的世界大戰,參予其中的主角則包括美國,俄羅斯以及伊拉克。 |
遊戲進行的方式包含分別以美國,俄羅斯與伊拉克為主軸的「戰役模式」,與電腦捉對廝殺 的「對抗模式」,以及在網路上進行「多人連線模式」。為了擴展遊戲的可玩性,玩者還能 夠利用內附的地圖編輯器規劃心目中的戰場。 |
在「戰役模式」型態下,玩者扮演不同的國家時,遊戲開始的走向有很大的差異:美國是 重演一次沙漠風暴,俄羅斯是對付游擊隊,伊拉克則是進行恐怖活動。這三種任務的方向 在達成目標的手段上有很大的不同。譬如說以美國為主角就是進行一場資源爭奪的正規軍 作戰,伊拉克為主角的軸線則需要去偷車,劫獄,搶警車等等。口味上的差別相當大,喜 歡玩哪一種軸線就看諸位的喜好了。 |
「對抗模式」是遊玩者和電腦控制的一到多位對手進行作戰。作戰的區域,型態與使用的 國家裝備都可以自由選擇。作戰的型態分成:「摧毀建築」,「有限成本」與「科技對抗」 。第一種型態玩者需要開發資源,研發系統並且擴充軍備,這是最花時間的一種型態。第二 種型態下玩者只有固定的成本,無法藉由資源的開發得到更多的協助,所以玩者需要在系統 研發,設備採購與軍備規模下作出謹慎的決定,這可以說是難度較高的型態。最後一種在作 戰開始的時候敵我雙方擁有所有需要研發的系統,在勝負決定之前,玩者得要爭取最大的資 源獲取與軍備擴充效率,想要立即進入血腥大戰的玩者會比較喜歡這種對抗模式。 |
遊戲當中的視角是採取上方45度斜角,利用滑鼠玩者可以快速的變換視野和遠近。在 任務的進行過程當中,天色會隨者時間作適當的改變,在某些部隊的運作上,利用天 色的掩護是很重要的,某些戰役模式下的任務是否可以順利成也和執行的時間有很大 的關聯。地形的變化與任務進行的地區有相對的關係,無論是視覺上或者是與真實環 境中的感覺都相當接近。充分利用地形,或者是想辦法在有限的可利用地形當中擴展 軍備就是玩者需要留意的地方。 |
音效方面,任務進行的過程當中會有一些背景音樂作為陪趁,下達命令時電腦也會有不 同口音的回覆,聽起來挺像是在指揮俄國或者是伊拉克的人員。作戰時的音效就更加 豐富,除了各種槍砲和爆炸聲音之外,部隊被擊中時的求救與摧毀目標時的回報,增 強整個戰場中緊張的氣氛與快速的變化態勢。 |
在視覺與聽覺的效果上,這一套遊戲的表現在平均以上。當然,玩者本身的電腦執行效率也有影響。 |
整個遊戲描述的重點是現代陸地機動作戰,也就是說所有的單位都是機械化部隊,陸地上 最古老的作戰兵種:步兵完全被隱藏起來,轉換成為不同的裝甲運兵單位,所以遊戲當中 不會見到任何"人"在其中穿梭。玩者所能直接指揮的單位除了地面的各種車輛 以外,只有直昇機能夠進行垂直火力支援,只能呼叫空軍的定翼機支援而非指揮,同時這 些定翼機只對固定目標有效,使用間隔還有很大的限制。玩者能夠仰仗的除了皮厚肉粗的 戰車之外,各類間接射擊火力,像是迫擊炮,自走炮或是多管火箭對於作戰的成敗就有很 大影響。 |
遊戲當中作戰架構的設定,各種系統或是單位間的火力與防護力的相對關係定義 還算是符合真實狀態,但是各自在火力上的絕對表現則可能為了遊戲性而增強,譬 如說直昇機的火力表現就如同將機炮和反戰車飛彈都綜合到多管火箭當中。防禦力 與方向在遊戲中完全沒有關聯性,也就是說戰車面對面或是後方的打擊的受損效果 在遊戲中並未強調出來。在部隊的補給方面,所有單位不會消耗燃料,只會消耗彈藥, 而補給的提供完全是垂直運補,也就是依靠直昇機進行補給,所以保護運輸直昇機的 運作以及數量就是維繫持續火力壓制的關鍵點。 |
整體的說來,這個遊戲比較偏向簡化型態的戰術層級,雖然玩者有需要開資源與研發 系統,但是作戰當中並不需要對重要的地區或是城市進行佔領或是壓制的行動,甚至 在部分戰場的規劃上面,高地也不是絕對必要的優勢,反倒是維繫資源地區的安全是 一大要項。 |
對於喜歡現代地面機動作戰的玩者來說,這一套遊戲相當容易上手,內容的變化有 頗富彈性,只是說明書當中對於單位的說明非常簡單,像是同樣的AH-1直昇機就有 三種型態,說明書中卻隻字未提。對於武器系統不是很熟悉的玩者就需要多花一點 時間摸索。也因為戰場格局的規劃,不想要太傷腦筋作戰略規劃或是想要快速進行 一場現代化作戰的玩者,這一套遊戲值得嚐試。 |
總評:4
畫面:4
音效:3.5
操作:4
挑戰:3.5
娛樂:4
類別:即時戰略
系統需求:P II 266/64MB/8MB 3D加速卡
建議配備:P III 500/128MB/16MB 3D加速卡
設計公司:JoWood
Pro:遊戲進行模式多樣化,對現代陸地機動作戰描繪有平均以上水準。
Com:說明書編寫過於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