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gera |
Posted - 05/28/2020 : 21:37:11
每根風電高百m,槳葉長約80m,每根間距約800~1000m前後左右.
由圖可知,可以說,是在台灣西部水深50m以內植柱林,形成人工阻礙物, 這大幅改變了台灣沒什麼離外島掩護的問題.
中-雲-彰大區, 可看出,在領海內,只留出 二 + 一 條航道供大船航行, 直接的的影響是,我方防禦佈雷好作,當然敵方攻勢佈雷也是,
在 領海 範圍內,大型船或艦,最多只能在澎湖游移,不然就是要往台海中線走,
所以,以上的問題與影響就是,台灣海軍還是得需要獵雷戰隊.
相對於大船,小艇就很便利,這或許是海軍想要微型艇的原因之一,
百噸以下的微型艇可以在柱林內來去自如,有柱林掩護下,戰轟機的威脅大幅降低, 而在柱林外圍灑上一圈水雷,敵艦艇就沒那麼容易進來, 直昇機的威脅最大,但一來有航程問題,二來進柱林抓相當於拼刺刀, 微型艇能帶刺針,如果能一換一也是不吃虧.
而實際上台灣的小船艦隊是以沱江級領導的複合型戰隊,在這種地帶使用會更好. 不過, 反過來說,台灣海軍會需要更多的小艇兵力來維護與控制風場柱林,
*微型艇可能要80-90艘,沱江級也要十來艘(光六與海巡另計).
澎湖的戰略地位變得更吃重, 以上都是基於澎湖不丟的情況,如此在澎湖吉貝以北,與風場之間, 風場西部, 風場北部台中苗栗外海,進行防禦佈雷的話, 那麼整個中南部就變得很安全.
*快速佈雷艇的數量至少要翻倍,8艘是底限了.
*考慮到事後整理,以及敵方可能用攻勢佈雷反制,獵雷艦應該整理與重啟, 8-12艘獵雷戰隊是適宜的.
風場柱林海空域的監控, 國防部與海軍,應該考慮在風場外圍徵用,與安置數隻定置型的監控柱, 它應有雷達,AIS,光電球,或許也有自衛火力RWS,採遠程控制, 這應該至少要四根.
搭配微型艇在內與UAV在外巡邏,就可以完全的監控此部海域
風場內可考慮設一大型平台(類似鑽油平台改),做為微型艇的中間管理基地, 也給風場企業的員工做為據點與休憩用.
|
1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dasha |
Posted - 05/29/2020 : 07:39:16 維護這種風機需要大型駁船,小艇只是能去看看狀況,然後無線電通知看要不要修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