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kumachan |
Posted - 12/15/2010 : 19:09:03 陸軍短程反舟反甲飛彈-飛箭
研發:中科院飛彈所/光電所/資訊所
戰術需求: 台灣陸軍面對大規模陸上反戰車戰鬥的機率很低. 若敵軍能讓大量主力戰車上岸,則戰爭應該已進入尾聲. 因此台灣的反戰車飛彈最主要功用其實是打登陸的舟波. 現今陸軍反戰車飛彈大多是步兵可攜式等級. 在反登陸作戰時,對100-300多噸的各式登陸艇而言.往往受限於2-4KM的射程及威力不足. 且美方反戰車飛彈報價節節上升不斷飆高,基層配發數量亦頗為不足.
至於空射短程飛彈,台灣目前僅有200餘枚AGM-65G2配置於F-16. 陸軍預期反登陸時空軍還能出擊的對地架次非常有限 即使陸軍直升機+地獄火,射程也只有8KM. 陸軍守軍缺乏對8KM以上舟波的主動打擊能力. 因此迫不得以考慮高風險的使用AH-64出海發射地獄火的爭議性戰術. 但國防部軍備局已在思考若能提升反戰車飛彈的射程與火力. 則不必依賴空軍或冒險讓直昇機脫離地形掩護, 才是更有效率的反登陸戰法. 即使無法殲敵於海渡,最後關頭也必須儘量滅敵於灘岸. 否則在住民地進行大規模反戰車戰鬥對國家與人民傷害太大.
國際趨勢的追求高穿甲性能反戰車飛彈其實並不太適合台灣. 台灣陸軍的對手並非主力戰車不需要很高穿甲能力. 台灣主要是打登陸艇,這需要高爆彈威力與較長的射程 因此軍備局與中科院在近年來拆解研究外購的飛彈, 了解地獄火飛彈與標槍飛彈以及復仇者系統構造與優缺點後, 啟動針對台灣戰場需求的自製陸基短程反登陸防禦飛彈研發計劃, 定名為"飛箭計劃"
由於陸軍單位戰爭視野有限,且為追求戰場生存性,需避免洩露電子訊號, 以及必須有射後不理,發射完立刻脫離的機動能力. 因此將飛箭彈的射程訂在紅外線導引較為可行的距離16-20KM以內. 威力必須足以一發擊沉小型人員登陸艇,或癱瘓300噸通用登陸艇.
"飛箭計劃"目標是開發出穿甲能力相當或超過於目前反戰車飛彈, 但射程為地獄火飛彈兩倍,高爆威力也是兩倍,射後不理短程飛彈, 技術上延用過去飛彈計劃的既有資源. 例如使用已有國產技術儲備的紅外線尋標器,以及固態火箭推進器. 不追求未成熟的新技術或過高的性能要求, 以求低成本低風險儘快量產.
性能諸元: 彈體長: 200cm 直徑: 20~22cm 極速: 1300KM/HR = 361M/S 翼展: 48cm 彈出式彈翼 重量: 100公斤(不含發射箱) 彈頭: 縱列錐形裝藥反裝甲+高爆彈頭15KG(延遲+碰炸雙重引信)+5kg環狀炸裂彈頭 可程式化的引信,可藉由多引信時差分配不同模式之爆炸威力. 高爆威力足以癱瘓排水量350噸登陸船隻。 目標: 1000噸以下中小型登陸艇,兩棲突擊登陸車,兩棲戰車/裝甲車, 氣墊登陸艇,低空直昇機/攻擊機,強化混凝土建築掩體. 命中率: 88% 產量: 100套系統+1000枚實彈+200枚訓練彈. 射速: 每座發射砲塔8秒1發 穿甲厚度 1500mm RHA以上. 動力裝置 雙級固體火箭發動機 貯存期限 10年.
有效射程: 15~16公里(對海對地),7~8公里(對空) 最大射程: 18KM-20KM. 最大射高: 2500米以上(對空) 單價: 8萬美元/枚
推進器技術規格: 重量:30kg 長度:80cm 直徑:22cm 外殼:7075鋁 噴嘴:碳酸纖維 燃料:低尾煙二連裝
雲豹裝甲車飛箭構型IFV 全重:30公噸(含雲豹車體) 飛彈八枚:4組發射架,每組可裝2枚飛箭. 飛箭系統總重1噸(不含砲塔重量) 飛箭系統外觀類似M-113的八聯裝地獄火發射器. 但中間將整合T-75 20mm機砲.
T-75 20mm機砲無人砲塔
發射車上配有完整的紅外光學搜索、火力控制、通訊裝備與自衛武裝, 必要時可以獨力接戰. 砲塔上的基本武裝為一門20公釐砲,有效射程約2000公尺 砲塔設備使用車輛電瓶操作. 操作人數5-6人. (2名射手+1名駕駛+1名車長+1名通訊+1名支援人員)
整合型觀察瞄准系統為可見光偵查/焦平面陣列紅外線熱像儀/高功率雷射指示器. (熱像儀解像度較飛彈上的IIR高出一截,最大搜索距離32KM,目標分類距離達18.7km)
發射車上另配有一具攜帶型雷射指示(功率較低)與光學觀測瞄準器, 必要時可由第二名射手攜帶下車行動. (使用攜帶型雷射指示時,車輛發射後可以快速脫離,由隱敝良好的射手繼續提供照射)
此砲塔為原本雲豹的20mm機砲無人砲塔再次研改而成. 在兩側各安裝4枚發射箱,中央仍是T75機砲. 形成砲彈合一的設計,無雷達設備與火砲行進射擊自穩系統. 但由於配備了飛箭彈需要的長距離全天候紅外觀瞄設備. 具有不錯的夜戰能力.
由於飛箭彈頭有較一般步兵反戰車飛彈多一倍以上的裝藥量. 使得飛箭構型IFV雲豹裝甲車意外成為目前對地威力(高爆彈)最強大的IFV. (不過陸地反戰車時受限地形建築等因素,將難以發揮超長射程)
飛箭彈構造: 飛箭彈性能相當於AGM-65G2型迷你版或放大的HellFire, 但關鍵組件與軟體都是完全國產品. 氣動構型類似標槍飛彈,4個折疊長形彈翼與尾舵呈X型配置, 彈翼於發射後自動彈出,以節省收納空間. 彈體用石墨環氧樹脂材料及鋁合金製造. 導引部上方有512x384 中波Insb紅外線影像導引 足以辨識非高熱目標紅外圖像,不容易被熱焰彈所欺騙. 導引部下方有一透明的雷射接收窗口. 為紅外/雷射 雙重導引機制.(亦有慣性導引以輔助飛行)
飛箭彈操作: 日視模式(Day View) 第一種觀察模式是5-10倍變焦放大的日視模式,主要用於在夜間任務時搜索光亮處, 因為光在熱像模式時無法看見,此模式也用於日出和日落後的那段時間, 因為地表的快速加溫和/或冷卻,使得熱像儀在這段時間難以聚焦
熱像模式1(Thermal View 1) 熱像模式1是5倍放大的熱影像模式,顯示觀察區的熱影象, 可偵測紅外輻射並發現隱蔽的部隊和載具, 銀幕會顯示出綠色比例的畫面,並可調整對比和明暗。
熱像模式2(Thermal View 2) 在最佳目標區域決定後,射手壓下第一板機, 就會自動轉成10倍放大的熱像模式,變焦過程類似相機的自動變焦, 射手在此模式可更進一步瞄準飛彈,並設定裝在飛彈內的導引系統。 此模式是資訊自CLU傳送至發射筒組件, 當射手對目標畫面肯定時,壓下第二板機,完成鎖定,飛彈會在短時間後發射 (未來改進則朝向無段變焦切換視野發展)
發射時,飛彈先點燃低壓推進劑產生低噴發壓力的方式離開管體, 到預設安全距離以後才點燃主火箭發動機, 這使得辨識發射位置變得更為困難,飛彈車輛能躲藏在建築物內發射, 不過發射管的後燄仍可對附近人員與建築內造成傷害. 歸功於射後不理系統,操作單位(車輛)可在飛彈發射後立刻移位。
特色: 1.高隱匿性 IIR紅外導引方式無洩露自身電波訊號的危險. 發射前完全隱藏自身位置,且射控可不必開動引擎,能以電瓶供電. 連熱訊號都壓到最低限度.
飛彈使用低發煙雙段藥柱,第一段低推力前進. 以避免暴露射擊位置,行進百餘米後,再以高推力前進, 射擊時敵軍難以發現. 2.長射程: 由於考慮空曠的海岸操作,不像一般反戰車飛彈受限於陸地障礙物. 射程可以延伸到地球曲率/感測器精度的上限. 最大射程較一般2-4KM的反戰車飛彈多了數倍! 3.精準打擊: 除紅外線外,尚具備雷射導引模式. 必要時可擊中一個窗口大的目標,或是瞄準敵艦艦橋/雷達/砲塔等關鍵位置射擊. 可執行斬首等級的任務. 4.射後不理. 紅外線熱影像尋標器有寬、窄兩種視野, 搜索階段使用寬視場以增大搜索範圍, 進入追蹤特定目標階段則改用窄視場來增強精確度. 發射後即可改變位置.
雷射/紅外線/慣性無主從之分,全視操作模式而定. 即使雷射模式,飛彈飛控軟體仍然自動同時以紅外導引頭看向目標, 當雷射中斷時,則紅外導引+慣性導引自動接手. (命中精度會下降,誤差大於1米.) 5.單一型號多種操作模式 飛箭彈使用商用可程式化處理器. 內建記憶體可快速彈性的改進功能. 具有擴展多種操作模式潛力. (初版只具備反舟波模式與雷射精確導引模式,隨後update功能)
反舟波模式會追尋影像對比度最明顯的吃水線附近,產生最大殺傷效果 反裝甲頂攻模式會先飛到150m的高度然後再利用重力加速度增加威力 雷射精確導引模式:飛到50米高度,然後循雷射指示修正角度,以0.7米的精度命中. 反掩體模式:只飛到50公尺的高度然後穿入掩體後再一起引爆兩個彈頭。 尋標器藉由在電腦中紀錄目標外形特徵,具備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由於彈頭有20KG,威力相當於重型火砲. 反直昇機模式,能夠攻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發揮近程點防空的作用. 飛彈由紅外或雷射指示飛向目標,飛彈藉由紅外影像判斷前置量飛行. 於近距離撞擊飛行器自動引爆高爆及環狀炸藥. 損傷半徑15米以內的非裝甲機種. (防空並非主要用途,因為只適合打低速目標)
以射控系統找到目標後,射手輸入目標方位,距離,移動速度, 並且將目標的紅外影像一併傳輸給飛彈處理器. 近中距離可以同時開啟飛彈尋標頭,直接鎖住最類似的訊號. 若距離過遠或天候影響,飛彈無法遠距離鎖住, 仍可發射飛彈,飛彈初期依慣性導引飛行,發射後再開啟尋標頭 依處理器判斷比對圖像,鎖住訊號最接近的目標.
若中途失去目標蹤跡,則飛箭彈將採慣性導航程式對目標區進行搜索. 對紅外影像外形與方向速度最接近的可疑目標自行發動攻擊. (IIR影像極難以誘餌反制,因為外型難以用誘餌模擬)
由於飛箭彈航程短,最多只能飛50秒以內就到達射程極限, 不需太追求慣性導航的精度. 可使用低價(低精度)的慣性導航元件.
飛箭彈的其他反登陸武器的尺寸比較.
由於採折疊彈翼的設計,大幅減少外徑. 飛箭彈的發射箱尺寸只有27cmx27cmx220cm 發射箱體積與地獄火飛彈相近(飛箭彈發射箱較窄而長) 一輛輪型發射車即可上架8枚備射彈,車內另可裝8枚預備彈(運輸用途). 戰時車體內通常不裝預備彈,因為通常不需要於灘岸或戰場立刻裝填. 而是撤回後方補給區,使用機械輔助裝填.
飛箭彈能遠在敵方兩棲戰車火砲及砲射飛彈的射程外(2-4KM) 於安全距離的隱敝處,先行發動攻擊. 一枚飛箭彈的威力相當於兩枚地獄火飛彈,原則以打登陸艇為主. (要發揮最大射程時,太小的目標.如兩棲戰車將難以辨認,因此先打登陸艇)
輪型裝甲車先天上永遠受限於裝甲與火砲口徑輸人一截, 等敵方戰車或兩棲戰車上岸才打就很不利.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遠距離把登陸艇敲掉. 其次再打兩棲戰車.
任一灘頭附近有10輛飛箭型IFV即可短時間投射80枚飛彈. 一個登陸正面平均每艘登陸艇都被數枚飛彈招呼. 此時射程2KM的機砲,只是自衛武裝.火力不足的問題自然不必太在意. 敵方裝甲車上的了岸再說...何況還有突擊砲型的雲豹甲車.
飛箭彈發射時火光極小,飛行百米以上才開主火箭引擎. 由於飛彈只有一般反艦飛彈的1/4~1/8,紅外訊號極小. 從海上數公里外難以察覺發射熱焰, 飛行時也難以和陸地熱源區分.
以目視偵測時,飛行過程由於彈體極小, 正面和海鳥差不多大,難以辨識. 想以手動機砲攔截也難以及時發現.
使用雷達偵測時,其射程離岸很近. 幾乎不可能和地面雜波區分. 砲兵雷達也看不到其低伸彈道.
飛箭IFV的運用帶有高度隱匿性與機動性. 是最適合台灣陸軍的反登陸武器. 雖然沒有空優下,陸軍難以長期獨立作戰. 但陸軍構想是只要敵軍無法有效捕捉毫無訊號的飛彈車. 陸軍自己即使無法阻止空中與海上的敵軍運動,至少有機會阻止登岸. 登陸發起時,四處隱藏的發射車才現身,打了就跑. 迫使對方因損失大量兩棲載具而放棄短期占領本土的意圖. 相當於敵方贏了戰術勝利(擊潰我軍海空軍)卻無法達到戰略目標(占領). 對台灣而言也是一種最低度的戰略勝利. 敵軍重新組織一場師級大規模登陸需要時間, 可為美日力量介入調停爭取到足夠時間. 這設計也讓陸軍在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有限勝利之道.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kumachan |
Posted - 09/03/2014 : 14:14:35 自導砲彈反而麻煩,我們沒有技術儲備,而且投資以後泛用性太低了. 飛彈才是台灣比較有研發能量的武器,泛用性高,可以掛UAV,戰機,各種車輛或定點防禦. |
dasha |
Posted - 09/03/2014 : 06:13:50 自動搜索的限制不小,比方僅限於小範圍...... |
zfss |
Posted - 08/31/2014 : 07:34:3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說道智慧型砲彈
我是認為最好能國產一款智慧型155mm頂攻彈藥 能夠自動搜索精確攻擊目標
因為如果有這種彈藥 155mm的裝藥量可以輕鬆炸毀登陸艦以下的所有目標 包含登陸艇或兩棲戰車 並且可以相容於現有的M109A2自走砲或是M114牽引榴彈砲 這比自走76mm艦砲有價值的多
類似德國SMArt 155智慧型頂攻砲彈 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rt_155 但是不使用成型穿甲裝藥 而用延遲引信高爆彈
德國SMArt是靠自旋来指向目标,战斗部用EFP,所以无需靠近目标,改用HE就失去意义了。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
Posted - 08/31/2014 : 03:35:32 說道智慧型砲彈
我是認為最好能國產一款智慧型155mm頂攻彈藥 能夠自動搜索精確攻擊目標
因為如果有這種彈藥 155mm的裝藥量可以輕鬆炸毀登陸艦以下的所有目標 包含登陸艇或兩棲戰車 並且可以相容於現有的M109A2自走砲或是M114牽引榴彈砲 這比自走76mm艦砲有價值的多
類似德國SMArt 155智慧型頂攻砲彈 http://en.wikipedia.org/wiki/SMArt_155 但是不使用成型穿甲裝藥 而用延遲引信高爆彈
|
kumachan |
Posted - 08/25/2014 : 18:57:5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Draco是砲塔喔
但這不太可能是國軍可能引進的東西阿.... 要買這,還不如再次考慮陸軍不太喜歡的雄一 雷射導引也不太適合反登陸,因為低空濃厚水氣會嚴重影響距離. 真的想搞砲打舟艇,那你不如直接讓雲豹105砲型M68K1對海射擊比較省錢.... 雖然真的不欣賞拿甲車在灘頭開砲...
這等級飛彈以台灣是可能自製的,無須外購, 只是你要選擇搞長程配雷達或搞短程配紅外線. 弄出來看要掛UAV還是甲車,還是拖到定點,可以使用在各種環境. 比Draco更適合台灣或日本(兩國需求有類似之處,只可惜我們只有拖式...).
運輸舟艇不會有重裝甲,甚至無頂蓋...大部分目標是LCU/LCM/LCAC等級或更小的兩棲登陸車. 反舟艇飛彈也是可能設定成高角度俯衝撞入船體才爆炸,HE威力還大好幾倍, 個人覺得不太需要就是....裝藥量夠暴力,直接炸裂最華麗. 日本用更小一點的96都能打舟艇,飛箭還算overpower了... 和戰車相比,運輸舟艇船身跟木板沒兩樣...
陸自新的中距離多目的誘導弾 連伸縮型光電儀都整合上去了.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b/JGSDF_Middle_range_Multi-Purpose_missile_and_launcher.jpg 這是紅外雷射雙導引,26kg,要取代79式=打戰車, 而60公斤以上的96式誘導弾則屬於另立派別=打舟艇兼打戰車,價格較高.
|
dasha |
Posted - 08/25/2014 : 17:56:46 炮彈用2~3Mach穿入船體才爆炸,比起在船體外爆炸的榴彈,其實需要的炸藥量小很多,所以小弟前面才會提高速穿甲飛彈...... 小車裝飛彈有個問題,飛彈發射時的噴氣很強,會讓平台失去穩定性. |
小毛 |
Posted - 08/25/2014 : 15:27:48 Draco是砲塔喔,目前76mm砲正在開發射程達40KM的紅外線/半主動雷射導引彈藥,可以頂攻地面海面快速移動目標(可能像是氣墊船,快艇,登陸艇,坦克等等).... 至於義大利會不會賣,誰知道呢?那台M346教練機傳了很久,也沒聽說不賣台灣.... http://www.otomelara.it/products-services/landsystems/draco
76mm導引彈藥 http://www.otomelara.it/products-services/guided-ammunition/vulcano-76
至於火力問題,砲彈就是便宜,可以大量發射,76mm砲更是強調低誤差和瞬間火力,你確定打船不好用?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kumachan |
Posted - 08/25/2014 : 13:34:55 義大利的我國恐怕買不到,而且陸軍應該不會想要再多搞一種甲車. 陸軍應該會說,要用砲打的話,我們有一堆更大的榴砲了....XD. 76mm的裝藥量打船恐怕少到像搔癢,打兩棲戰車大小的目標比較適合.
以野戰防空來說,76砲也比不上防空飛彈好用,似乎不太適合台灣. 射程不遠卻要雷達搞不好被當成缺點而不是優點. |
小毛 |
Posted - 08/25/2014 : 11:35:49 這需求看來76mm Draco 可以搞定,對海16~20公里曲射,本來就是對艦用的砲彈....配有雷達,有必要還可以防空...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kumachan |
Posted - 08/25/2014 : 10:14:2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上述的討論比較偏重一種單兵可以攜行的輕型反舟艇武器
..飛箭彈從頭到尾都是在講不可攜的....可攜的是拖式飛彈
日本96式反舟反甲是最接近尺寸和功能的近親,但飛箭彈近2倍重.
其實不需要大型卡車,用多幾台悍馬車底盤或輕卡車底盤就好. 個人原計畫是雲豹底盤. 飛箭彈比96式大一圈,所以預期只帶2-4枚(視載具噸位車體空間而變)
與其搞大型卡車載8~12枚, 個人覺得多幾台小車會比較有生存力. 而且可以分散配置在各個位置形成火網重疊.
>>陸軍可能需要四種不同的飛彈來滿足反登陸戰需求 >>1.中型反艦飛彈 -->射程大概40KM的台版企鵝飛彈, 專門打在換乘區的登陸艦
陸軍目前想法,對雄一等級的沒興趣,分工上,反艦是海軍的事. 陸軍只打確定往灘頭前進的舟艇和兩棲車輛.
而海軍認為雄一能做的,雄二都能做,兩者都需要雷達, 射程40KM已經是視距外,需要雷達.(紅外導引版的企鵝如果放在地上也無法發揮射程) 雄一也沒小到哪,那乾脆買雄二.
我覺得陸軍和當初日本的需求類似, 能接受的產品就是加粗加大的反戰車飛彈,不需要雷達.
任何射程太過靠攏雄一的,需要雷達的產品,反而會失敗. 我們只需要focus在陸軍以拖式ATM或戰車砲打舟艇這件事, 想辦法比上述更遠一點更有威力一點即可.
|
dasha |
Posted - 08/25/2014 : 05:07:54 能攻擊飛行體的傢伙,導向方式就很有限而且價昂.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
Posted - 08/25/2014 : 02:26:5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目標是反艦的話,這玩意的大小與挪威的企鵝,英國的海賊鷗,義大利的海殺手會比較類似,但這幾個最少要直升機載,不要說無法用民車裝,專用軍車你都要考慮不能用太小的車......假如想搭配另一欄提的戰術拖車,那會很方便,否則怎樣搬運就成為大問題. NLOS那幾種飛彈本來計畫是用小型特殊規格貨櫃,那個除了沒輪子以外,很適合類似要求,但那幾種飛彈搞到後來射程還是很難超過5km...... 要搞破壞,一定程度的動能可以減低對彈頭炸藥量的需求,美國研發後因為沒敵人而放棄的5Mach反戰車飛彈,也可以作為一個考慮方向,這玩意當年美軍有實驗裝在Hammer上,發射不穩,但可以飛很遠,有效射程實際上是導向射程,但對比較高大的船隻,即使是艇,有效導向距離也可以是打戰車時的好幾倍.
我的想法是會需要兩款不同的飛彈構型 一種是類似企鵝飛彈的中型反艦飛彈, 主要以直升機載 用來打換乘區的登陸艦 因為換乘區的登陸艦為了要施放登陸艇 所以通常不能移動只能停泊 我認為這種不能動的大船會是很好的目標 這就需要類似企鵝的中型飛彈, 彈頭(120KG炸藥)威力才夠殺傷一艘LST/LPD 或是伴隨保護登陸艦艇的巡防艦/驅逐艦 http://zh.wikipedia.org/wiki/AGM-119%E4%BC%81%E9%B5%9D%E5%8F%8D%E8%89%A6%E9%A3%9B%E5%BD%88 最好使用紅外線導引 因為通常大型艦艇吃上一枚飛彈後也未必會被擊沉或是失去戰鬥能力 但是擊中後肯定會失火 所以這一大團火球可以讓後續的第二枚 第三枚飛彈提供目標 這樣登陸艦或是其護航艦先用反艦飛彈洗禮後, 殆其失去護航的防空飛彈或是火炮火力 之後就可以用戰鬥機的500磅自由落體炸彈徹底擊毀
但是打小登陸艇就是另外一款飛彈 類似英國的海賊鷗飛彈 (全重145kg. 彈頭30kg)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a_Skua 法國AS15 TT (全重90kg. 彈頭30k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_15_TT 或是中共的c701反艦飛彈 (全重117kg, 彈頭29kg) http://en.wikipedia.org/wiki/C-701
其實台灣手上就有類似可以仿造的樣品 就是美造小牛飛彈 http://zh.wikipedia.org/wiki/AGM-65%E5%B0%8F%E7%89%9B%E9%A3%9B%E5%BD%88 這種飛彈大概就是100~200kg全重 搭配30~50kg彈頭 射程20km上下, 一枚可以徹底摧毀一輛兩棲登陸戰車或是一艘LCU登陸艇
最好是兩款飛彈開發空射型和路基型, 空射型給陸軍的A機和空軍的IDF/AT3使用 陸基型最好是開發統一的載具, 搭配不同發射箱模組 最簡單的作法是在LT2000多管火箭上開發這兩種反艦飛彈模組
當然日本的反舟艇導彈也不錯 http://zh.wikipedia.org/wiki/79%E5%BC%8F%E5%8F%8D%E8%BC%89%E5%85%B7%E9%A3%9B%E5%BD%88 只是我認為問題在於, 這玩意可能比較適合打戰車而非登陸艇 因為我很難想像15.7kg的飛彈搭配4.2kg彈頭能夠有效摧毀LCU登陸艇 但是我相信如果遇上中共的05式兩棲甲車肯定可以擊毀 http://www.mdc.idv.tw/mdc/army/zbd2000.htm
只是我認為反舟艇/戰車飛彈在定位上比較適合取代拖式飛彈 而不能取代專業的反登陸艇飛彈 而專業的反登陸艇飛彈, 能夠取代過去的登陸場大面積壓制武器 例如八吋榴彈砲或是工六火箭 針對登陸場附近的高價值離岸目標給予精確的打擊
總結以上就是, 陸軍可能需要四種不同的飛彈來滿足反登陸戰需求 1.中型反艦飛彈 -->射程大概40KM的台版企鵝飛彈, 專門打在換乘區的登陸艦
2.輕型反艦/大型登陸艇飛彈--->射程大概15~20KM的台版AS-11TT反艦飛彈 專門打舟波向水際灘頭前進的大型登陸艇/氣墊船
3.重型反戰車/"小型登陸艇"飛彈--->類似日本79式重反戰車飛彈 射程5~8km內肉眼可見的直接射擊飛彈, 取代TOW式飛彈 專門打已經貼近海岸灘頭的LCM/LCVP或是噴射快艇等小型登陸艇 以及63式/05式兩棲戰甲車
4.輕型反戰車飛彈--->射程2~4km的台版標槍飛彈, 或是外購標槍飛彈 等於是最後一道的反戰車反小艇飛彈防線, 針對已經衝上灘頭準備向內陸擴傷的兩棲戰甲車
1/2這兩種選項會是砲兵武器, 由LT200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或是其他車載飛彈發射系統發射 走間接瞄準, 雷達目標獲得鎖定後射後不理.
而3/4兩種選項則是步兵武器, 直接瞄準, 可以試射後不理也可以是比較廉價的線導 但是最好還能夠有有限度的防空能力 用來射擊直升機
|
dasha |
Posted - 08/24/2014 : 08:18:46 目標是反艦的話,這玩意的大小與挪威的企鵝,英國的海賊鷗,義大利的海殺手會比較類似,但這幾個最少要直升機載,不要說無法用民車裝,專用軍車你都要考慮不能用太小的車......假如想搭配另一欄提的戰術拖車,那會很方便,否則怎樣搬運就成為大問題. NLOS那幾種飛彈本來計畫是用小型特殊規格貨櫃,那個除了沒輪子以外,很適合類似要求,但那幾種飛彈搞到後來射程還是很難超過5km...... 要搞破壞,一定程度的動能可以減低對彈頭炸藥量的需求,美國研發後因為沒敵人而放棄的5Mach反戰車飛彈,也可以作為一個考慮方向,這玩意當年美軍有實驗裝在Hammer上,發射不穩,但可以飛很遠,有效射程實際上是導向射程,但對比較高大的船隻,即使是艇,有效導向距離也可以是打戰車時的好幾倍.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
Posted - 08/24/2014 : 05:39:47 上述的討論比較偏重一種單兵可以攜行的輕型反舟艇武器 但是我有一個質疑之處
今天假設中共對台灣發動大規模登陸作戰 這個登陸作戰勢必是要送一個團級以上的部隊上岸, 否則就算上岸也很快會被推下海 如果是一個團級以上部隊 我們可能面對的是數個大舟波 每個舟波會有超過20艘/量的兩棲突擊車 LCM/LCU 外加中共還有野牛式氣墊登陸艇和雙體LSM 所以我認為反舟艇武器重點不再於輕便 人力可以攜行
而是在在於一來彈頭威力不能太小, 至少要比現有的地獄火飛彈大
並且能夠一次打一的彈幕出來, 也就是火力密度要高 這樣才能一次集火中和掉一個舟波
並且 射程要夠遠 能夠在遠離水濟灘頭的距離外安全的攻擊離岸3~10km的登陸舟波 (在更近的目標就可以用榴彈砲 或是81mm/120mm迫擊砲的彈幕射擊 不求精準命中 而是大面積殺傷)
我覺得這三點如果要兼顧, 會產生一個問題 一來該武器會太大, 不是和基層步兵使用. 二來是該武器必須裝載在大型卡車或是大型直升機上面 才能夠達到需要的火力密度 這種需求和一般常見的反戰車飛彈差異過大 如果要讓反戰車飛彈能夠兼任專業的反舟艇飛彈可能會兩邊不討好
所以我個人反而不贊同搞傳統線導直瞄的反裝甲飛彈 我主張是一款迷你型的雷達/紅外線導引反艦飛彈. 這種反艦飛彈可以整合在AH64/AH-1攻擊直升機或是UH-60/S-70直升機上面 這樣一個4~6機的編隊就能夠一口氣射出超過20枚的飛彈來清除一整個舟波 或是整合在雷霆兩千多管火箭發射器上面, 等於是一款制導反艦多管火箭.
|
kumachan |
Posted - 08/23/2014 : 18:25:5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OK,那概念上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實務上則因為要搞像瑪露蒂96那種間接射擊的飛彈,那其實有點像小號的雄風飛 彈,技術困難非常昂貴,操作上也比較有難度。
現在MILAN跟HJ-8的ATM之所以能相對低價化而且甚至大字不識幾個的民兵也能運 用,就是因為它們採用技術簡單操作好懂的SACLOS*1式半自動直接瞄準,反正就 打出去瞄準器持續對著目標就會命中了。
直接瞄準適合短程,面對敵車。 要長射程且可隱匿射擊,則需高拋飛行能力。
飛箭彈設計上是有慣性導引能力,終端在由飛彈自己搜索。 所以反舟波模式,接戰順序是。 1.離灘頭數公里的半埋或藏在平房背後的發射車,升高伸縮光電頭。 以IIR光電索敵找到目標舟波,並判斷方向速度距離。 2.射擊資料輸入飛箭彈,包括目標紅外特徵。 3.飛彈仰角斜射爬升以避開車前掩體,以類似拋物線飛行延伸射程, 依賴慣導修正,往預定攔截點前進。 4.拋物線向下滑翔,逐漸降低高度,靠近攔截點時轉水平飛行。 5.飛彈開始自己的紅外線尋標頭,比對之前輸入的訊號特徵。 6.找到最類似的舟艇後,往目標偏下(可程序設定偏移量)撞擊。 使撞擊點接近水線。 7.超過203mm砲彈裝藥量在舟艇絃側炸開。
若是陸上反戰車可另選直射反甲模式。 因為只有海上目標能有寬廣視野讓你打10幾公里外的目標。 陸上障礙物太多,除非平原或沙漠否則射程難以發揮。 反甲模式就是平射,飛彈無需高拋飛行,而是直接開啟紅外線尋標器 一直線以最快路徑衝向甲車,然後以大於203mm砲彈的裝藥量, 不管是重戰車還是第幾代反應裝甲,都連車帶地面鏟成一個大坑。 這系統類似反戰車飛彈,都是紅外線導引,無需配備雷達。 系統規模會低於雷達導引的雄一,雄一射後還得持續照射, 飛箭彈在射擊前則系統本身不發出任何訊號,且射後不理。 收回光電頭就完全不曝露自身。
飛箭的射程和威力都是靠單純加大彈體來達成,不挑戰什麼高技術 所以是非可攜性彈藥,只能靠車載。 反正96式尺寸也一樣大到不可能不用車輛移動.... 要打舟艇的,沒人期待能輕小啦。
|
慎.中野 |
Posted - 08/23/2014 : 16:17:1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裝備保存的問題,其實看標槍被藏起來放上級單位庫房, 基層平時拿不到好貨玩,就知道威力射程更上一級都反舟反甲彈。 也不會是像火箭彈一樣往下發。 飛彈之類的都是陸軍不敢亂發的寶貝。
我國陸軍反登陸火力停留在槍砲時代太久了,基本上是70-80年代等級。 還不如日本冷戰時期面對北極熊的努力, 四面環海缺乏縱深,陸軍反舟波應該比反戰車更為優先。 陸軍除了輪甲車,應該投入資源在無需雷達,射後不理的反舟反甲飛彈。
2020年不該再搞上世紀的甲車上灘頭,目視火炮對轟, 應靠飛彈稍長射程,躲在離灘頭有點距離的反斜面甚至半埋。 反戰車彈的發射煙小,甚至發射後也不易查覺位置。
OK,那概念上我覺得是沒問題的。
實務上則因為要搞像瑪露蒂96那種間接射擊的飛彈,那其實有點像小號的雄風飛 彈,技術困難非常昂貴,操作上也比較有難度。
現在MILAN跟HJ-8的ATM之所以能相對低價化而且甚至大字不識幾個的民兵也能運 用,就是因為它們採用技術簡單操作好懂的SACLOS*1式半自動直接瞄準,反正就 打出去瞄準器持續對著目標就會命中了。
操作的問題還可以看設計改善,但價格的問題就傷感情了。
*1:Semi-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半自動指令瞄準線一致式誘導法。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kumachan |
Posted - 08/23/2014 : 13:47:02 裝備保存的問題,其實看標槍被藏起來放上級單位庫房, 基層平時拿不到好貨玩,就知道威力射程更上一級都反舟反甲彈。 也不會是像火箭彈一樣往下發。 飛彈之類的都是陸軍不敢亂發的寶貝。
我國陸軍反登陸火力停留在槍砲時代太久了,基本上是70-80年代等級。 還不如日本冷戰時期面對北極熊的努力, 四面環海缺乏縱深,陸軍反舟波應該比反戰車更為優先。 陸軍除了輪甲車,應該投入資源在無需雷達,射後不理的反舟反甲飛彈。
2020年不該再搞上世紀的甲車上灘頭,目視火炮對轟, 應靠飛彈稍長射程,躲在離灘頭有點距離的反斜面甚至半埋。 反戰車彈的發射煙小,甚至發射後也不易查覺位置。
|
dasha |
Posted - 08/23/2014 : 09:03:02 灘頭反舟波那個是美國人吸收英國一次大戰失敗經驗,用物資力量在二戰去強壓的,如果敵手沒有美國二戰那種等級的準備,用一般戰壕武器對付裝備不齊的爛登陸部隊,其實效果還不錯. 問題是老共也知道,近幾年就是學當年美軍,大量興建好玩意,不再是過去那種將就硬湊,火炮彈藥都暴露在甲板上可以玩好萊塢式大爆破的搞法,這下國軍的反登陸戰,確實該重新改善裝備...... 至於武器保養問題,比較嚴重的通常是那種現在屬於海巡待的班排連小單位,如果是旅或師之類戰略單位,甚至是總戰略預備隊,武器保養狀況通常好一些,雖然用久難免損壞,但至少不容易整批在保固期限內就因為作了嚴禁事項而掛點,這是AH-64保養上與AT4不同之處. 台灣陸軍還有一個不得不打反登陸戰的尷尬問題,基本上台灣除了少數區域以外,平地大部份縱深都屬於灘頭等級,也就是說放棄反登陸戰,回避敵人艦砲,那就是直接入山...... |
kumachan |
Posted - 08/22/2014 : 20:49:5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台灣設計這個有好幾個問題要克服: 1.保管問題,說明書說好沒用,規定不垂直置放推進藥會失效的東西,到每個單位通通給都你水平堆放,開戰保證全部不能用......所以推進藥之類低效沒關係,重量重沒關係,要做到放水缸內不管甚放法擺一週都不出問題,才行.又,這其實才是軍方都壓寶在AH-64的主因,他們已經知道花大錢買的步兵戰防武器通通報銷了......你期待他們再買一批?省省吧...... 2.攜帶發射問題,軍方基本上就是想用民車,重量重沒關係就是因為可以用轎車運行,要考慮的是行李箱或後車廂拆開運載時放得進去的設計,如果有可能設計成能架在車門上使用更好,雖然這個太苛求了...... 3.彈頭威力問題,不說上千噸的登陸艦,即使是百來噸甚至幾十噸的登陸艇,裝甲不厚,但體積不小,炸藥頭要大才行,一般國際上的單兵反戰車武器彈頭其實都不夠大,整套系統要幾個人搬的才可能夠大.可以設計彈頭與彈體拆開的設計,彈頭能依用途換.
保管問題其實和台灣設計沒關係,補保不確實不照程序,會危及所以武器. 就算直升機也一樣.....
飛箭彈的設計是裝在IFV或輕卡車上. 威力是比本來就是反舟波用的96式還大一點....因為現在的舟波比冷戰時尺寸又大一點了.
|
kumachan |
Posted - 08/22/2014 : 20:31:5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還有個更根本的問題是,灘頭反舟波射擊聽起來好像有需求,但二戰以來就被證明 從來沒成功過。
不管如何我軍確實考慮用拖式來打舟波.....
二戰射程短已經無參考性.射程短自然沒啥地點可以隱藏. 解決驅逐艦跟巡防艦不是這反登陸單位該做的. 建議不要討論陸軍要不要反登陸. 我軍的前提就是陸軍要反登陸....所以討論甚麼武器比較好.
就是受夠了拖式,半調子威力和射程放在灘頭根本是浪費生命. 把戰車開上灘頭也真是傻眼....
所以飛箭彈這設計是以96式反舟反甲彈同級威力來設計. 威力尺寸都是比拖式更上數級只能車載. 射程遠到可以不必到灘頭就能涵蓋. 飛箭彈發射車搭配伸縮收折的觀測儀,可以在掩護物體後方只露出觀測器.
|
慎.中野 |
Posted - 08/21/2014 : 13:47:17 quote:
台灣設計這個有好幾個問題要克服:
還有個更根本的問題是,灘頭反舟波射擊聽起來好像有需求,但二戰以來就被證明 從來沒成功過。
原因是如果打不掉掩護登陸部隊的驅逐艦,他就有4~5吋的艦砲可以砲轟直射反 舟艇武器陣地,或者是召喚空中攻擊把陣地清掉,而且灘頭附近通常沒辦法作很 好的隱敝掩蔽,會變成練習用的活靶。
曲射或間接射擊武器,那還比較有機會。
所以真的要打登陸艇,那國軍需要的是日本96式多目的誘導彈那種等級的玩 意,TOW還是在陸地上找地方躲好打車車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96_Multi-Purpose_Missile_System
但是這種等級的玩意以國內的研發技術跟經費都不太可能搞得出來。或是像二戰 日軍用傳統辦法以大口徑迫擊砲火箭砲砲轟灘頭,比較可能搞得出來。
http://en.wikipedia.org/wiki/320_mm_Type_98_mort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4_20_cm_Rocket_Launch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4_40_cm_Rocket_Launcher
在反登陸戰這項目上,日本人比我們有經驗有研究的。
國軍陸軍想押寶在AH-64上頭在反舟艇這個項目上也是毫無成功機會。因為陸軍 攻擊直昇機不僅火力不足以威脅艦艇,一旦飛到無遮蔽物的灘頭上空,在驅逐艦 跟巡防艦的防空系統面前也比蒼蠅還好打下來。
只要解決不了驅逐艦跟巡防艦,那不要奢想在灘頭反舟波,得等到稍微內陸一點 再作打擊。雖然政治上跟地形上可能會讓人覺得有困難,但比軍隊集體在灘頭被 火葬要好一些,日本人已經證明給我們看過了,不信邪會很慘的。
據說在義大利德國人的虎式戰車也曾一度蹴散盟軍登陸部隊殺回灘頭,但碰到驅 逐艦跟它們的五吋砲,老虎也變小貓只得撤退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小毛 |
Posted - 08/21/2014 : 10:53:33 可以參考射程25公里,可以射後再搜尋目標瞄準的以色列Spike NLOS飛彈,這Spike家族不但步兵或車輛可用,直升機UAV也可用,如果可以授權生產,可以大幅提升台灣的反裝甲水準。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dasha |
Posted - 08/21/2014 : 09:39:21 台灣設計這個有好幾個問題要克服: 1.保管問題,說明書說好沒用,規定不垂直置放推進藥會失效的東西,到每個單位通通給都你水平堆放,開戰保證全部不能用......所以推進藥之類低效沒關係,重量重沒關係,要做到放水缸內不管甚放法擺一週都不出問題,才行.又,這其實才是軍方都壓寶在AH-64的主因,他們已經知道花大錢買的步兵戰防武器通通報銷了......你期待他們再買一批?省省吧...... 2.攜帶發射問題,軍方基本上就是想用民車,重量重沒關係就是因為可以用轎車運行,要考慮的是行李箱或後車廂拆開運載時放得進去的設計,如果有可能設計成能架在車門上使用更好,雖然這個太苛求了...... 3.彈頭威力問題,不說上千噸的登陸艦,即使是百來噸甚至幾十噸的登陸艇,裝甲不厚,但體積不小,炸藥頭要大才行,一般國際上的單兵反戰車武器彈頭其實都不夠大,整套系統要幾個人搬的才可能夠大.可以設計彈頭與彈體拆開的設計,彈頭能依用途換. |
kumachan |
Posted - 08/20/2014 : 20:10:29 這2010年的主題經過三年重新開張.
過去三年陸軍發生甚麼呢....阿帕契2013年底來了. 陸軍的方向很顯然是 砲兵....用AH-64當飛行砲兵,所以不重視火炮升級. 戰車....用AH-64當飛行戰車,所以不重視戰車升級. 反甲....用AH-64當戰車殺手,所以不重視步兵反甲武力升級.
由於我國陸軍優先度不如海空軍,財力不可能又有先進砲兵又有先進裝甲又有一堆標槍給基層.... 於是全部下注在能一魚多吃的武裝直升機上,底下的部隊要支援要砲兵要反甲全都靠一具無線電搞定. 這賭注很危險,萬一武裝直升機的生存力或出勤率因敵情威脅不如預期,陸軍等於失去大半反登陸威脅力. 剩下的戰車可能無法行動,機動力差的砲兵缺乏生存力, 陸軍步兵缺乏標槍.....拖式也不適合水上使用,敵軍登陸了也缺乏(過期的)Apilas.... 就算步兵有這些,標槍/拖式打登陸艇如同搔癢....
陸軍的想定大概是灘岸阻敵,然而直升機並不適合離開地形掩護. 若有一款重威力的陸軍反甲反舟波飛彈,可當成直升機難以發揮時的備案. 畢竟幾十公斤的小飛彈,非常容易隱藏....陸軍車輛和人員也很容易藏於民居. 沿著台六一線海岸灑滿機動的小單位,花的錢可能還少於幾架AH-64.
飛箭彈的構想簡略來說,是針對台灣特殊需求, =反戰車飛彈的第一擊是往海上打登陸舟波....打戰車機會反而很少. 所以加重威力和射程.是舟波/反甲兩用 類似放大版的反戰車飛彈,使用紅外線導引(不使用雷達). 打戰車會過度威力,可能會連旁邊的車輛/步兵周圍10米都一起炸翻....
如果在灘岸就能有足夠射程,就儘量別讓AH-64冒死出海打舟波.... (類似陸基雄三射程已夠遠,就不必冒險讓IDF翔昇機帶雄二出海...) 等舟波開始登陸再讓AH-64依賴地形掩護對岸邊敵軍打擊.... |
冗丙 |
Posted - 09/11/2012 : 22:28:06 這玩意華碩跟廣達都有~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