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ki1 |
Posted - 02/01/2014 : 12:49:43 傳統的LST由於要以艦艏搶灘,所以艦艏的形狀往往對一般航海不是很理想。高速化所需的較大機艙對船內動線也是困擾
構想來源是極區用的雙頭油輪(船艏是正常的 船艉則是破冰造型 倒著開來破冰),但這種構造在LST上不可行(除非把常用的推進器設在船艏 效率大概很難看)
解決方法是讓船尾的動力裝置可以適時的"消失"-如此就可以用船尾搶灘而不用考慮損壞了 例如這種傢伙:
或是這種傢伙
把跳板設在凹口處
(跳板大概會從這裡伸出來)
以下是組合式LST的搶/退灘流程: 到達泊地後解開動力部分 以自身的側推器或動力部分協助下把船尾對準灘頭並調整壓載 藉由裝置在船艏的小型推進裝置搶灘(只提供3~5節的航速) 並放下退灘用的錨 搶灘後放下跳板並裝卸 與傳統LST類似的退灘流程 調整壓載後重新接上動力部分 |
3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over55Stars |
Posted - 03/20/2014 : 21:38:24 大小. 速度呢 ? 大人的想法是否比較像豪華版的 INLS ?
考量搶灘時的風險與速度需求 在一些因素的限制下, 應該還是會轉向船塢登陸艦搭配較小的平底登陸艦艇 ( 但不會搞個組合式的出來 ) 現代戰車太貴又太少, (太大的)戰車登陸艦怕沉. 怕癱. 怕艦艏發生任何意外 ( 誇飾法
登陸作戰的部隊, 日常生活與勤務差異不小 有成天在岸上看海的 有成天在海上漂的 ( 陸戰隊遠征軍 有要搶時間航渡北大西洋的 ( 冷戰時期 有要看時辰進門的 ( 諾曼地登陸 這些應該都會影響到取捨 .
--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ki1 |
Posted - 02/07/2014 : 11:10:5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over55Stars
不過, 駁船與拖船連接處的結構不適合出遠洋吧 ? 那附近的結構也不適合又挖洞, 又加跳板吧 ? ( 考量結構強度 )
在下滿期待筴囊推進器可以帶來的變化, 或許大人可以先看看這幾年拖船的設計
第一張圖裡面的那種方式(Integrated Tug/Barge)對於遠洋航行沒什麼影響 透過特殊形狀的槽和卡榫讓兩者牢牢在一起結合,但是脫離/結合的動作就比較麻煩 (需要調整壓艙水讓兩者吃水深度配合後才能連接)
另一種方式(Articulated Tug Barges)對於兩者的吃水狀態不要求(只要能卡進齒條裡) 但遠洋航行確實有疑慮,不過近年美軍也有租用這類型的船從美國到東亞,應該沒有非常大的問題
結構問題應該還在可以透過加強來解決的範圍內? (和傳統登陸艦開在船艏相比 開在凹口處平時不太會受風浪的影響) |
over55Stars |
Posted - 02/07/2014 : 00:41:08 在下只是個外行人 不過, 駁船與拖船連接處的結構不適合出遠洋吧 ? 那附近的結構也不適合又挖洞, 又加跳板吧 ? ( 考量結構強度 )
在下滿期待筴囊推進器可以帶來的變化, 或許大人可以先看看這幾年拖船的設計
--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