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gera |
Posted - 09/20/2020 : 21:22:05 
台灣北部 至龍田 約180km,單跑道,加固機堡,目前似由陸航進駐. 至義序 約220km,單跑道,但滑行道似可用,加固機堡與鑿山洞庫,J-10. 至霞浦 約255km,單跑道,加固機堡,J-11系.(規模大且持續擴建中) 至武夷山 約440km,單跑道,加固機堡,J-11系(似有J-16?),以及相當數量J-6(可能是無人機). 至惠安 約230km,單跑道,加固機堡,似由陸航進駐,以及一部J-6(無人機?). 至晉江 約250km,單跑道,舊式機窩,已民用化. 至漳州 約350km(台灣南部300km),單跑道,加固機堡與鑿山洞庫,J-10/J-7. 台灣南部 至澄海 約370km,單跑道,加固機堡,J-7,偶有陸航進駐. 至惠陽(惠州平潭) 約590km,單跑道,加固機堡,J-10/J-11,與直昇機. 至興寧 約475km,單跑道,加固機堡,J-7與相當數量J-6(無人機?). 至連城 約445km,單跑道,加固機堡,J-11與空警500,以及一部J-6(無人機?).
HIMARS(一連9輛),MGM-164 ATACMS 2000(M57),單彈頭,有效射程270-300km. IDF,萬劍彈,飛彈本身>200km(?),加上戰機,約300+km F-16,AGM-84K SLAM-ER ATA,飛彈本身>250km,加上戰機,約350+km.
問題點, HIMARS,只能攜一枚飛彈,數量有限,目標太多, 單彈頭威力大,但封鎖與殺傷散布不足.
萬劍彈可補足封鎖跑道的問題,但需配合IDF,過於麻煩且無奈.
如果引入SLAM-ER可進一步擴展射程,但一來需F-16騰出手,二來只能精準攻擊,難有隨機干擾之效.
HIMARS如果買不到20輛,實難成效,我老是覺得,美國人真有誠意,應直接給MRLS, 這東西軍售價老便宜了,又能帶二枚,一連九輛18枚,二連一南一北剛剛好.
萬劍彈有這個那個的問題,實在不是很趁手, 應發展地面發射版,最好能把屁股換成雄三,改成全程超音速的重型彈, 射程要大於300km,最好有450km.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dasha |
Posted - 10/10/2021 : 07:48:16 先不說海戰史上陸炮上艦很正常,甚至到19世紀末期巡洋艦等級的船因為多半會準備幾十個到幾百個陸戰隊,船上小口徑炮是可以拆了帶上陸地讓陸戰隊用的,這種炮後來在一次大戰搞戰車時還被人家拿來用過...... 二戰老美就玩過登陸艇上的火炮火箭炮岸轟了,沒準頭但是壓制還可以,但必須說這是應急作為,登陸火力壓制重點還是要把你防禦陣地一個個挖掉,大範圍壓制只是在看不到但懷疑你這一帶一定有陣地時的做法,所以1960年代以來以反戰車飛彈進行登陸火力壓制的嘗試一直都有人在幹,倒過來用這種東西在陸上與你船上反戰車飛彈發射器對幹的事情也是一直都在幹,不要誤會以為是用這種東西打沉船,那只是把你同類武器打啞而已...... 要用導向武器,那要配套,直射武器比較簡單,曲射武器很複雜...... |
waffe |
Posted - 10/06/2021 : 12:44:02 陸炮上艦是應急手段不能說是開玩笑,當年一江山戰役土共有深刻的實踐,事前需要一定時間的苦練是真的。但有沒有戰術價值要看當時面對的敵人,打一江山可以那是因為島上沒什麼重武器,你可以開船做抵近射擊,要是打金門也這樣搞估計苦惱的是當年的老蔣,因為立功人數過多發獎金有破產之虞..........
另外現代艦炮的準頭比二戰時期高了n倍不止,而且目前已知的國家(例如我國)在海岸線上也沒有像當年諾曼第海灘上的那些比我老二還硬的碉堡,既然有發起登陸戰的認知與自信估計拿艦砲消除火力點就夠了。另外就是多準備一些空中打擊力量,這樣清除灘頭的效果比大砲高了好幾倍。 |
damau |
Posted - 10/06/2021 : 12:18:46 在看這次珠海展的照片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過去陸炮上艦是一個開玩笑的做法,根本沒有準度.但若打的是gps彈呢,精準度和陸上打不知差多大? |
gera |
Posted - 03/22/2021 : 09:00:28 
漳浦縣境內,濱將軍灣,仍在建,機坪,跑道,機庫已完成, 營舍與附屬建物部份完成.
東南東方 175KM處為澎湖 東北方 65KM處為金門 東北東方 55KM處為廈門 西北西方 55KM處為漳州
其他, 其東北方,前湖灣濱有OTH雷達設施.
|
waffe |
Posted - 02/15/2021 : 11:04:32 不能說那是廢文而是主文很難寫得出來。
像這個 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conhome/6753/proceeding
說實話直接公開的只有目錄而你登錄後能看得更多,但有些要認證身分而有些要花錢。而最重要的別說完全看懂,能看到一頭霧水的就不算多了,絕大多數人光看目錄老二就軟了。所以我最常引述pid因為這貨算最簡單最普遍的東西,吃太飽了隨便去電子材料店都能買齊所有的東西自己搞(控制器、步進馬達、gps、陀螺儀都有。而且還有打包一起賣的晶片組),當然如果你要射火箭那火箭本體會比較麻煩一點。當然可以試著做一個可以外掛的模組安在汽水瓶上然後塞曼陀珠看能不能有效導引到別人家的窗戶內。
而原理也很簡單,反正你發射點到目標點最簡單的就是一個拋物線(吃太飽硬要玩直線也沒人反對),而每個距離的拋物線都能在發射前求出來,你只要輸入距離就會有拋物線然後你飛出去後就一直比對那個軌跡就好。但你買的材料先天就有精度上誤差、大氣誤差、質量變化誤差(除非你吃電不然越來越輕)、地球取率誤差、累積誤差、有的沒的誤差.................,然後導入一個外部參考來修正誤差,以前可以看星星、看月亮、看大山、看大河、看美女,現在可以用gps。
反正以火箭而言便宜就好,你看導引翼都裝頭部了(尾部偏一密位換成頭部要多偏好幾倍),電料行版本的估計只需要幾千元就有了,但打桃園市是飄到大園還是大溪就是另一個鬼故事了。
而導引
|
冗丙 |
Posted - 02/15/2021 : 09:56:37 烏龍怨早在工六就已經是延遲彈開的尾翼了,還有內置膛線強迫旋轉;當年一枚180萬,45發30秒噴完就燒掉8千萬台幣了~~
 https://www.thinkdefence.co.uk/uk-complex-weapons/guided-multiple-launch-rocket-system-gmlrs/ 整篇廢文的重點根本沒有,描述的只是傳統有導引的火箭彈~~ 會這麼說的就是我的見解,烏龍怨不可能搞海劍一那種彈體不轉只靠尾翼自轉穩定的模式: 理由一是整個尾部要重新設計來容納八片可折式尾翼與其所屬最少兩個受力軸承;最多重新設計外形減阻~~ 理由二是自旋的彈體就可以少一對方向控制機構與前翼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waffe |
Posted - 02/10/2021 : 17:25:47 尾翼自旋是達到可接受準度的方法,bm21的射程靠自己在空中跳巴雷還能頂的住,要打到上百公里單純裝gps與控制翼是沒啥鳥用的,估計半路能偏到完全拉不回來的地步。要用導引的方式軟體工作很巨量那要狂射很多發才能抓出最佳的路徑(拉格朗日乘數?)與控制方式,由於火箭基本就是打一個拋物線在飛理論上是很接近線性的我之前看過幾篇研究用低成本的pid控制來增加遠火的精度。
像這個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1171652_Optimal_PID_Position_Controller_of_Multi-Rocket_Launcher_Using_Improved_Elman_Network
這篇很摳沒有全文,有幾篇有全文的一時找不到,數學很好又吃太飽想研究一下的用關鍵字去搜應該就有。
|
voidmagia |
Posted - 02/10/2021 : 14:40:1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所以....新聞的正確度?? 打從1960年代俄造bm-21無導引火箭彈以來想搞長射程都是靠膛線自旋+延遲彈開的尾部彈翼搞自旋穩定,至今皆無變化~~~ 現在只是多了彈尖四個不需要折的小蝶翼搞中途校正就把中科院搞成烏龍怨??
那20年前就引以為傲的直徑10CM彷瑞典RBS70飛彈-->直徑12.7CM劍一 -->直徑19CM 劍二的經驗竟然搞不定直徑22.7CM的MK45增程版??? 小毛哥還期盼搞出81/120MM有小蝶翼的國造迫砲彈突然間變成妄想了??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應該不一樣...BM21是用尾翼讓彈體自旋,但是中科院似乎是照抄(查了一下才知道)GMLRS,裝滾轉副翼來達到穩定的效果
所以這樣看起來,中科院的導引版雷霆兩千火箭彈應該是照抄GMLRS了,連彈出的前翼和滾轉副翼都抄了,只差沒裝GPS而已 |
waffe |
Posted - 02/10/2021 : 10:37:1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oneeast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不過百公里等級的火箭還是有其戰術價值的,最少對方的登陸船團可能在這個距離外就要放小艇了.............
其實MLRS敵方最難搞/最有價值的地方: 目前光靠單組防空單位很難保証完全硬殺攔截一次來襲超過20顆的攻擊... (巴勒斯坦那零星的土造火箭很難有說服力 )
對岸網友 長期對超遠程MLRS的論調是針對國軍愛國者/老美神盾... 如果國軍要搞遠程MLRS,更可能禮尚往來是沖著S400/山寨神盾艦.....
但如果不考慮敵方攔截能力, 個人倒認為 超過50km的MLRS效益,還是比不上直接扔飛彈好...
多粗一根與打多遠都是一開始設計時已經在戰術考量下去做搭配的,很多網路論述都把帶噴子的管子當一毛一樣用途在說故事。
以祖傳技能最久的毛子論,當年就是實踐中發現在他們家與附近鄰居大多都是大平原也就是無險可守,而你就算全軍當地鼠挖水溝也只能在西歐頂個球在自己家你無論怎麼挖敵人除非像庫斯克那樣硬要撞不然都可以繞過去。
所以講人話就是敵方常常會有一股部隊往防線上撞、往你後面肛、往你肋骨敲等等機動戰術,這時一通火箭彈覆蓋只要有貓到敵人的戰術企圖就可以有效的被阻止或是被削弱。
你說用一般的野戰砲不行?可以,但一個喀秋莎營12輛車一次丟192發火箭的時間相同威力同編制的152mm榴彈砲營只能丟12發。
而遠程火箭彈除了一般的戰術砲兵使用以外他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集結區與補給點。任何的攻擊都需要集結,而通常集結區都會在敵方火炮的攻擊範圍外(不是絕對,頂著砲火集結也不是甚麼稀奇事),以前面提的bm-30論早期的射程都在70公里其算計就是敵方應該會在己方(就是毛方)火炮的打擊範圍外集結那大約是30-40公里,而我方要在敵方野戰砲射程外投射(遠程火箭仇恨值那去祖傳的高)那也是大約離前線20-30公里的距離,在抓一點縱深所以要求射程在70公里。
打得越遠越貴(造價與準頭要求下),打得剛好遠就好了。
而對方一定知道有這種鬼東西,所以你是指揮官你肯定會把集結區往後移動,最保險當然就是70公里但這很麻煩因為假設我方要反攻濁水溪以南的敵人納為了避滅被火箭砲掃到那最安全的集結點在苗栗三義一帶...........,所以遠火是一種打人、盧人兩相宜的東西,但對於飛機跟蒼蠅一樣多的老美而言這啥屁?
所以我前面說有百公里的射程敵方登陸船團要放小船也只能在這距離以外,因為登陸戰中船團位置就是集結區。打得準不準一回事,重點在除非對方指揮官瘋到一定程度或是我方確定除了洨以外什麼都噴不出來不然是不會頂著火箭砲凌空的威脅在那玩兩棲作業的。
賭一把對方火箭準頭不夠?
而另一種已經接近飛彈的遠火不是拿來作面積攻擊的而是拿來做遠程精確打擊的,一兩百公里這個距離用飛機太貴而且還不一定有飛機,用巡弋飛彈一樣也太貴,能拿來亂噴的目前也只有老美。而能推到這個距離價錢又不算割肉只到割包皮程度的也就是火箭動力的飛行物。
另外我其實也覺得MK45發射失敗的新聞是不是故意放假消息?
|
冗丙 |
Posted - 02/10/2021 : 08:50:05 所以....新聞的正確度?? 打從1960年代俄造bm-21無導引火箭彈以來想搞長射程都是靠膛線自旋+延遲彈開的尾部彈翼搞自旋穩定,至今皆無變化~~~ 現在只是多了彈尖四個不需要折的小蝶翼搞中途校正就把中科院搞成烏龍怨??
那20年前就引以為傲的直徑10CM彷瑞典RBS70飛彈-->直徑12.7CM劍一 -->直徑19CM 劍二的經驗竟然搞不定直徑22.7CM的MK45增程版??? 小毛哥還期盼搞出81/120MM有小蝶翼的國造迫砲彈突然間變成妄想了??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voidmagia |
Posted - 02/09/2021 : 22:27:3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h0516
請問要用哪種機砲機槍攔截SDB ???
人眼瞄準?還是? 方陣等級的最多也3km射程(單價超過500萬美金) 方陣一次只能接戰一個目標
SDB一枚不用20萬美金 一次12~24枚來襲 以接近垂直攻擊的穿透防空網 要多少機砲機槍防禦
難講,C-RAM的科技只會越來越普及。而且考慮到臺海的場景,打船大概會碰上HQ10或未來PL12艦載型的攔截,彈海戰術要考慮突防的可能性,GLSDB那樣從高空滑翔到目標頭上實在不是好主意⋯⋯
如果是要打移動目標,應該要用SDB II,因為有尋標器的關係,一枚超過20萬鎂,加上火箭就更貴了⋯⋯ |
冗丙 |
Posted - 02/09/2021 : 21:24:51 防不了啦~~ 數大便是美~~ 這就是以色列從黎巴嫩上空海K敘利亞本土防空軍的凱甲S1飛彈連的主因~~ 雷達搜索從下往上掃瞄跟本分辨不了誰是誘餌誰是SDB之類的炸彈??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cph0516 |
Posted - 02/09/2021 : 20:25:43 請問要用哪種機砲機槍攔截SDB ???
人眼瞄準?還是? 方陣等級的最多也3km射程(單價超過500萬美金) 方陣一次只能接戰一個目標
SDB一枚不用20萬美金 一次12~24枚來襲 以接近垂直攻擊的穿透防空網 要多少機砲機槍防禦 |
小毛 |
Posted - 02/09/2021 : 17:56:28 SDB 滑翔那一段航程不但飛的慢,可能也比較容易被火炮機槍等攔截....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voidmagia |
Posted - 02/09/2021 : 16:30:36 GMLRS: 60km,GPS/INS,M26系火箭馬達,90kg彈頭 GMLRS-ER: 150km,GPS/INS,火箭馬達據稱比原本M26加長加粗「一點點」,90kg彈頭 GLSDB: 150km,GPS/INS+(據稱)三模尋標器,M26系火箭馬達+滑翔,113kg彈頭
雷霆兩千導引型感覺比較像是這三者綜合的產物? |
oneeast00 |
Posted - 02/09/2021 : 15:54:5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不過百公里等級的火箭還是有其戰術價值的,最少對方的登陸船團可能在這個距離外就要放小艇了.............
其實MLRS敵方最難搞/最有價值的地方: 目前光靠單組防空單位很難保証完全硬殺攔截一次來襲超過20顆的攻擊... (巴勒斯坦那零星的土造火箭很難有說服力 )
對岸網友 長期對超遠程MLRS的論調是針對國軍愛國者/老美神盾... 如果國軍要搞遠程MLRS,更可能禮尚往來是沖著S400/山寨神盾艦.....
但如果不考慮敵方攔截能力, 個人倒認為 超過50km的MLRS效益,還是比不上直接扔飛彈好... |
oneeast00 |
Posted - 02/09/2021 : 15:21:1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CSEG 最近Boeing和Saab共同發展Ground Launched Small Diameter Bomb (GLSDB),用MRLS投射達到150公里的SDB又是什麼概念?
GLSDB就是迷你版的ATACMS罷了...一輛車可以多塞幾根GLSDB..
然後別忘了 ATACMS是LM產品... SDB則是Boeing產品... 你要說是GLSDB是拓展SDB業務,還是眼紅ATACMS都能通....
老共的30cm火箭砲哪怕打到150, 戰術使用還是要求12車往同一座標點齊射144顆 才能保証爆炸能覆蓋到目標點....
GLSDB與ATACMS則是打1顆就能保証幹掉任何固定目標(含機堡...) 沒有那個智商正常的軍方會毫無計算的把整車GLSDB 打往同一座標.... |
waffe |
Posted - 02/09/2021 : 15:20:13 本來就是錢的問題啊,所以我前面說如果跟bm30塞一樣的推進藥mk45勢必要很長,bm30的火箭彈都7米多了你用原來4米的長度還要噴一百公里估計不是彈頭部只裝了一顆手榴彈就是拿六硝基的CL-20去當發射藥,很貴的。而且好的發射藥比衝就大、比衝大結構也要相對堅固,而結構強度與成本成正比。藥貴、身體貴弄到後面就不是火箭變成飛彈了。
不過百公里等級的火箭還是有其戰術價值的,最少對方的登陸船團可能在這個距離外就要放小艇了............. |
MCSEG |
Posted - 02/09/2021 : 15:02:2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oneeast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mk45是23公分彈徑,對比老毛子BM-30的30公分彈徑來的小一圈,而bm30絕大部分的型號都沒打到100公里
老共的版本很早就突破100,不過也長期是在130上下,近年剛到150.... 不過真正的挑戰是 銀兩.... 老共的30cm粗 一根就要70萬RMB~11萬USD 一次6車共72根打出去....800萬USD... 貴到被討論用DF會不會更划算....
然後老共軍工做出幾款比30cm更粗的"MLRS",北京堅決...嫌貴不買...
最近Boeing和Saab共同發展Ground Launched Small Diameter Bomb (GLSDB),用MRLS投射達到150公里的SDB又是什麼概念?任務和客戶取向?
去年底沙烏地購買3000枚SDB1,價值在2.9億美金。 |
oneeast00 |
Posted - 02/09/2021 : 14:30:5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mk45是23公分彈徑,對比老毛子BM-30的30公分彈徑來的小一圈,而bm30絕大部分的型號都沒打到100公里
老共的版本很早就突破100,不過也長期是在130上下,近年剛到150.... 不過真正的挑戰是 銀兩.... 老共的30cm粗 一根就要70萬RMB~11萬USD 一次12車共144根打出去....1600萬USD.(買4~6顆SLAM有找...).. 貴到有討論用DF會不會更划算....
然後老共軍工做出幾款比30cm更粗飛更遠的"MLRS",北京自己堅決嫌貴不買... 出口到泰國土耳其馬扁銀子 |
oneeast00 |
Posted - 02/09/2021 : 14:23:0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飛一百公里如果不用尋標器或衛星導引的話,誤差可能都數百公尺起跳,那使用單一彈頭可能也發揮不了什麼效用。要撒子母彈? 建議參考韓國的無冷卻紅外線導引頭火箭彈(130mm),至少還能用來反艦....
老美當年有打過算盤 MLRS的效益極限大約是50-60km, 超過這個距離又能滿足精度的 要求一次齊射火箭彈成本很可能會超過飛彈,還不如直接做ATACMS
|
冗丙 |
Posted - 02/09/2021 : 12:56:5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所以如果塞一毛一樣的推進藥理論上要打到100公里的扣除輕彈(鬼知道多重)與風阻(一定比較小)怎樣也不短於7-9米這個長度,那麼長一根的棒子目前還有沒讓他飛很遠的經驗,這光章動與進動應該就很大一壺尿要喝了。
估計只有我這種長過膝蓋的人才知道又粗又長在實操控制上的難度與困擾.....................
減輕高爆彈頭重量(載重)=加長固態火箭燃料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voidmagia |
Posted - 02/09/2021 : 12:53:1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mk45是23公分彈徑,對比老毛子BM-30的30公分彈徑來的小一圈,而bm30絕大部分的型號都沒打到100公里。而且bm-30的火箭彈長比mk45長了4成以上,所以如果塞一毛一樣的推進藥理論上要打到100公里的扣除輕彈(鬼知道多重)與風阻(一定比較小)怎樣也不短於7-9米這個長度,那麼長一根的棒子目前還有沒讓他飛很遠的經驗,這光章動與進動應該就很大一壺尿要喝了。
估計只有我這種長過膝蓋的人才知道又粗又長在實操控制上的難度與困擾.....................
應該不會到那麼長。這裡的雷霆導引型火箭應該是參照GMLRS ER的規格,長度大約4公尺多而已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飛一百公里如果不用尋標器或衛星導引的話,誤差可能都數百公尺起跳,那使用單一彈頭可能也發揮不了什麼效用。要撒子母彈? 建議參考韓國的無冷卻紅外線導引頭火箭彈(130mm),至少還能用來反艦....
我猜是有紅外線導引的子型,或許這是為何要用滾轉副翼的原因? |
小毛 |
Posted - 02/09/2021 : 11:35:26 飛一百公里如果不用尋標器或衛星導引的話,誤差可能都數百公尺起跳,那使用單一彈頭可能也發揮不了什麼效用。要撒子母彈? 建議參考韓國的無冷卻紅外線導引頭火箭彈(130mm),至少還能用來反艦....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waffe |
Posted - 02/09/2021 : 10:48:22 mk45是23公分彈徑,對比老毛子BM-30的30公分彈徑來的小一圈,而bm30絕大部分的型號都沒打到100公里。而且bm-30的火箭彈長比mk45長了4成以上,所以如果塞一毛一樣的推進藥理論上要打到100公里的扣除輕彈(鬼知道多重)與風阻(一定比較小)怎樣也不短於7-9米這個長度,那麼長一根的棒子目前還有沒讓他飛很遠的經驗,這光章動與進動應該就很大一壺尿要喝了。
估計只有我這種長過膝蓋的人才知道又粗又長在實操控制上的難度與困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