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duty2864 |
Posted - 07/22/2019 : 01:39:56 之前逛其他網站時正好看到有網友在爭論J-20鴨翼佈局是否不利於匿蹤時,正好有人指出1996年NASA的研究報告並未記載任何關於"鴨翼佈局不利匿蹤"或"鴨翼佈局之匿蹤性弱於傳統佈局(Wing and Tail)"的說法,同時指出研究報告中的988-115方案是傳統佈局增加可動式鴨翼(Canard),跟J-20的鴨翼佈局(Canard Configuration)是不同的概念 令我疑惑的點在於: 鴨翼身為鴨翼佈局的核心,理論上不太可能忽略鴨翼對RCS所帶來的影響, 況且在(http://www.ausairpower.net/APA-2011-03.html#mozTocId858148)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Specular Radar Cross Section Performance in the Chengdu J-20 Prototype這篇常被對岸網友引用的澳洲論文亦提及前翼確實會影響匿蹤性能("The choice of all moving slab stabilators and canards will impact RCS at deflection angles away from the neutral position.")
同樣的論述亦可在英文WIKI關於鴨翼(前翼)的介紹中看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ard_(aeronautics) ("Canard aircraft can potentially have poor stealth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y present large, angular surfaces that tend to reflect radar signals forwards.")
鴨翼佈局在設計上真有辦法有效去除鴨翼對RCS造成的影響,進而創造出不亞於F-22或F-35等傳統佈局的匿蹤性?
附註:內文提及之NASA報告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5US6fhZyqRH8nxAZ5ymAulXophjWBNOy |
7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USNI |
Posted - 07/22/2019 : 21:23:15 Nasa的構型別忘了是基於無尾翼構型 |
USNI |
Posted - 07/22/2019 : 21:18:01 至於有人說nasa那篇證明有鴨翼也能到f22等級,這句話是對的,問題是這是在那個圖中的構型下,所以推衍到j20也能到f22就是純脆夾帶私貨了 |
USNI |
Posted - 07/22/2019 : 21:15:11 NASA那篇我看過,那篇更是証明壓翼有影嚮匿蹤
他的Moderate 是說是指f22等級,問題是另一個構型去掉鴨翼,立馬匿蹤程度在降一級,原文就說鴨翼不利匿蹤但加強氣動能力 |
duty2864 |
Posted - 07/22/2019 : 16:52:59 感謝各位大師替敝人解惑 用研究敏捷性的論文討論匿蹤性的確牛頭不對馬嘴 只不過關於那篇NASA報告,雖然文章將焦點放在不同匿蹤飛機構型的敏捷性需求之影響, 惟988-115和988-119這兩個方案的"Moderate observable(中等可視度)"之評語是以什麼樣的標準得出的結論? 文章似乎沒有明講Moderate與Low observable這兩者的定義與比較基準,若將F-22放進去比較,它的構型算是Moderate observable?還是Low observable? |
davidboy |
Posted - 07/22/2019 : 09:52:24 在不考虑吸波材料,只观察机头方向的前提下,可以得出这么几个定性结论:
鸭翼后掠角越大,正向RCS越小;
鸭翼翼展约大,正向RCS越大;
鸭翼偏转角度越大,正向RCS越大。
在设计具备鸭翼的隐身飞机时,应该把飞机纵向配平力矩、正向RCS、鸭翼几何形状建立函数关系,
优化几何形状,使飞机在巡航或突防状态的RCS值为最小。
|
dasha |
Posted - 07/22/2019 : 09:15:21 這個討論過很多次,本來航空界就有一派很喜歡前翼的人,也有那種很敵視前翼的人,匿蹤只是替這個議題添加材料而已. 但要注意的是,複雜系統都需要在各種方面妥協,你不能堅持某個需求無限上綱,否則最佳匿蹤戰機就是不存在的戰機,不存在所以誰都無法找到,但問題是不存在的東西沒有作用......所以接下來的問題,只是如何妥協. 目前的情況來說,同樣技術下,前翼機前半球RCS會較高,如果前翼要負責氣動力控制,會更嚴重,因為你需要一直動,造成強回波角一直動;如果前翼不動,那不就等於固定氣動力面而已?所以說是不利. 但不利與無法滿足需求是兩回事,因為你降低需求就能滿足了...... |
cwchang2100 |
Posted - 07/22/2019 : 03:53:56 上面聲稱1996年的NASA報告: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act of Agility in Conceptual Fighter Design 題目跟匿蹤一點關係都沒有,又怎麼能拿此報告來討論構型匿蹤性的優劣???
又可見PDF第20頁,NASA報告的第10頁: 2.4 Observables Require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not to develop low observables technology, but rather to assess agility requirements impact on aircraft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tealth characteristics.
直接說明此報告不是用來開發低可視技術(即匿蹤技術),而只是評估 不同匿蹤特性飛機的敏捷性需求的影響.
所以,此報告主要是以"敏捷性"為研究的方向,而非"匿蹤性". 自然不會記載鴨翼對匿蹤性帶來的不良影響,也不會說明在匿蹤性方面, 鴨翼差於傳統構型.因為報告講的是"敏捷性".
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隨意引用,是左岸此類討論想誤導與論的最佳證明.
如果硬要扯的話,可以參見文章第五頁和PDF的15頁. 其中988-115和988-119兩個有前翼的方案都被列為Moderate observables, 兩者都不是low observables.可想見前翼對低可視度會有不良的影響.
但是還是老話,用討論敏捷性的論文拿來討論匿蹤性,其實是很怪的事.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