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張忠石 |
Posted - 02/10/2013 : 20:07:09 剛看軍閥輸入武器,為了自主規格不同,那麼7.92是如何成為國軍抗戰時主要彈藥? |
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MikeH |
Posted - 02/12/2013 : 11:55:11 以抗戰前的狀況 既有一堆漢陽造以及 7.92 圓頭彈生產線 加上德國和中國的關係相對良好 採用 7.92 尖頭彈 合情合理 當時沒人預料到的是德國轉為和日本結盟 美國就算特開 7.92 子彈生產線 也不容易大批運到中國 只好自己靠自己 就連到了內戰時期 美方報告也指出國軍 7.92 子彈供應量不足
中正式和 Kar98k 差不多同一時間問世 山寨的是毛瑟 M1924 標準型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
Posted - 02/12/2013 : 09:11:3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其實很難說是槍隨彈轉還是彈隨槍轉。
大部分時候時常是軍用槍要遷就子彈的庫存所以一定得設計成使用某某口徑。
但往往到了一定時期軍方會突然出手闊綽,會大把大把的一口氣採用新槍新子彈,然後這新子彈就又成為一個世代的標準。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因為7.92彈藥庫存量 使用量太大了
自從清末引進1888步槍(又稱為小毛瑟步槍) 並且大量生產漢陽造步槍後 7.92就是主要的子彈口徑大宗 雖然民國初年北洋政府陸軍部有計畫全面改用6.8mm口徑子彈以及配套的元年式步槍 但是沒有實現 抗戰前除了7.92子彈外 日本規格的6.8子彈也是大宗 當時中國也有許多兵工廠生產仿造日本38式步槍以及子彈 例如918事變後落入日本手裡的瀋陽兵工廠以及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 但是到抗戰前 德國顧問團協助下取得中正式步槍(中國版本kar98k)樣圖生產 更是確定走德國路線7.92子彈路線 |
MikeH |
Posted - 02/11/2013 : 10:52:29 http://www.chinesefirearms.com/110108/history/history.htm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
慎.中野 |
Posted - 02/10/2013 : 22:17:00 其實很難說是槍隨彈轉還是彈隨槍轉。
大部分時候時常是軍用槍要遷就子彈的庫存所以一定得設計成使用某某口徑。
但往往到了一定時期軍方會突然出手闊綽,會大把大把的一口氣採用新槍新子彈,然後這新子彈就又成為一個世代的標準。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MACOS8 |
Posted - 02/10/2013 : 20:13:39 漢陽造跟中正步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