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kingcobra |
Posted - 09/09/2017 : 22:03:38 整天在“天竺戰老共”那邊談人民幣的事,實在有點不對 而人民幣相關的topic,應該也夠開個獨立的post了吧!?
開此post的原因是John兄整天說人民幣不能自由對換 所以我談人民幣國際化是唬爛⋯⋯ 而我則覺得John兄根本連什麼是貨幣都不了解,自然可能了解什麼是人民幣國際化 本來想先讓John兄說說什麼是貨幣,但他又打死不敢說
那只好讓我來拋磚引玉了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冗丙 |
Posted - 01/16/2018 : 16:37:42 媽啦~ 貴國昆山出口外銷都要死翹翹了還升值勒~~ 這是繼環保停工令另一項重擊~~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kingcobra |
Posted - 01/16/2018 : 15:57:59 https://www.rt.com/business/415959-yuan-bundesbank-currency-reserves/ 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小步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5359 中國債務危機問題討論 |
KinFung |
Posted - 09/24/2017 : 22:20:4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gcobra
基建很多時不能看太短線 十多二十年後,當貨幣貶值後,大家就不會覺得太貴了 很多時候還離不開了,如香港地鐵
大陸高鐵根本不應和飛機競爭 深圳至北京 這種長途客(以鐡路的標準) 主要是3-5小時內去得到的城市,機場多比火車站更遠離市區,還要早一、兩個小時到機場等候 加起來不會比火車快,火車坐得也較舒服
只要空軍不放棄現有的空域權,加上氣候等因素, 有時間,坐火車不見得比飛機慢
話說,如今坐飛機,真比不上十多二十年前, Delay,直接取消⋯⋯唉
其實不是跟飛機搶 而是服務於北京至廣州當中,N多個中途站的人也可無需轉車一程直達 |
kingcobra |
Posted - 09/24/2017 : 18:36:21 基建很多時不能看太短線 十多二十年後,當貨幣貶值後,大家就不會覺得太貴了 很多時候還離不開了,如香港地鐵
大陸高鐵根本不應和飛機競爭 深圳至北京 這種長途客(以鐡路的標準) 主要是3-5小時內去得到的城市,機場多比火車站更遠離市區,還要早一、兩個小時到機場等候 加起來不會比火車快,火車坐得也較舒服
只要空軍不放棄現有的空域權,加上氣候等因素, 有時間,坐火車不見得比飛機慢
話說,如今坐飛機,真比不上十多二十年前, Delay,直接取消⋯⋯唉 |
KinFung |
Posted - 09/23/2017 : 22:34:1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用大眾運輸工具把通勤圈拉大是一個理想,但實際執行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人民能接受的通勤時間多長?日本人那樣2~3小時很拚了,小弟這種6點出門9點上班,16點下班20點到家,連自己都覺得很累,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受得了...... 放寬一點的作法,假日在鄉下平日待城市,這可以接受通車時間6小時,因為你一週也就一次來回,只是這時就會發現,大城市的實際(而非戶籍登記)人口會更密集,每週都要來一次春運...... 而且要注意,上面的2~3以及6小時,指的不是在車上或飛機上的時間,而是全程的時間,所以當大城市實際人口增多,會發生的問題是3小時通勤,以前是2小時在火車上,後面會變成只有1~1.5小時在火車上,集散點的耗時大幅增加. 所以在歐洲,廉價航空可以創造馬德里通勤到倫敦的商機,這方面火車還是不如飛機的,速度有差.當然大陸不像英國與歐陸那樣隔個海,鐵公路都會被拖到,火車有效範圍會比較大,但也只是相對而已.
美國中部人口不密集,交通是不是個因素難說,因為美國中部有龐大的密西西比水系,航空業興起前可以靠船.美國中部的問題在資源偏農業而不是工礦業,工業革命開始人口是往工業區流的,這是由礦產分布決定;然後記得美國中部與烏克蘭以及河南中部是在搶全球龍捲風與雷暴發生密度紀錄的區域,這種氣候因素也是個討厭的問題.
高鐵作用就是在不增加時間或減少時間增加的前提下拉大通勤圈,深圳往廣州南只需40分鐘,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居住和工作地點離高鐵站不算太遠的話,在東莞居住而在廣州或深圳上班,算上轉車時間,單程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包括在居住點和工作點的公交或地鐵接駁)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把單程放寬到兩小時到2.5小時的話,利用高鐵基本上可以搬到省界去住也能天天上下班了 而高鐵站或鐵路站要不設在市中心,要不設在新開發的,將來的市中心,都有地鐵接駁,要到附近的商業中心區車程不算太遠 而拿著在一線城市的收入,在二線城上買一個靠近高鐵站的單位還是可以承受的
至於你說到歐洲的通勤飛機,畢竟大陸的城市密度比較高,不用隔那麼遠去找宜居地和工作地,鐵路基本能全面覆蓋單日通勤需求了 |
dasha |
Posted - 09/23/2017 : 21:26:59 用大眾運輸工具把通勤圈拉大是一個理想,但實際執行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人民能接受的通勤時間多長?日本人那樣2~3小時很拚了,小弟這種6點出門9點上班,16點下班20點到家,連自己都覺得很累,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受得了...... 放寬一點的作法,假日在鄉下平日待城市,這可以接受通車時間6小時,因為你一週也就一次來回,只是這時就會發現,大城市的實際(而非戶籍登記)人口會更密集,每週都要來一次春運...... 而且要注意,上面的2~3以及6小時,指的不是在車上或飛機上的時間,而是全程的時間,所以當大城市實際人口增多,會發生的問題是3小時通勤,以前是2小時在火車上,後面會變成只有1~1.5小時在火車上,集散點的耗時大幅增加. 所以在歐洲,廉價航空可以創造馬德里通勤到倫敦的商機,這方面火車還是不如飛機的,速度有差.當然大陸不像英國與歐陸那樣隔個海,鐵公路都會被拖到,火車有效範圍會比較大,但也只是相對而已.
美國中部人口不密集,交通是不是個因素難說,因為美國中部有龐大的密西西比水系,航空業興起前可以靠船.美國中部的問題在資源偏農業而不是工礦業,工業革命開始人口是往工業區流的,這是由礦產分布決定;然後記得美國中部與烏克蘭以及河南中部是在搶全球龍捲風與雷暴發生密度紀錄的區域,這種氣候因素也是個討厭的問題. |
john1220 |
Posted - 09/23/2017 : 12:45:4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沒有人所以不建路>交通不方便所以沒有人 還是一個死循環
你還是停留在「現況怎樣,基建就怎樣」的思想 我在講的就是從改變現況為目標來講
所以你的論點,有高鉄,中部地區人口就能起來? 我不是貼了,你國沿海城市的人口數,不好意思,不是照你寫的,反而是更誇張的集中
所有人口的增加都是以當地,經濟,居住,教育發展的情況 而不是你寫的高鉄代表一件,了解 |
KinFung |
Posted - 09/23/2017 : 12:40:1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122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你考慮的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問題,這沒錯,從深圳到北京高鐵還比飛機貴呢
但鐵路的最大作用是沿線的輻射效應 飛機只能把人來往東西岸去帶 鐵路能把東西岸的人都帶到中部,使原來發展滯後的中部地區有能力發展起來,成為新的一線地區 使人口不會單方向往大城市集中,而是分散出去,建立更多大城市
現在美國的鐵路就是死循環: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人們不選擇不方便的鐵路>鐵路乘搭率偏低>沒有加建鐵路和改善設施的需求>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
你連美國人口分佈都搞不清,現在連你國自己人口份佈更搞不清 XD

這裡沒人會否認你國高鉄進步,但腦補到用你國高鉄模式去笑別的國家。 臉是自己丟的
沒有人所以不建路>交通不方便所以沒有人 還是一個死循環
你還是停留在「現況怎樣,基建就怎樣」的思想 我在講的就是從改變現況為目標來講
|
john1220 |
Posted - 09/23/2017 : 12:13:5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你考慮的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問題,這沒錯,從深圳到北京高鐵還比飛機貴呢
但鐵路的最大作用是沿線的輻射效應 飛機只能把人來往東西岸去帶 鐵路能把東西岸的人都帶到中部,使原來發展滯後的中部地區有能力發展起來,成為新的一線地區 使人口不會單方向往大城市集中,而是分散出去,建立更多大城市
現在美國的鐵路就是死循環: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人們不選擇不方便的鐵路>鐵路乘搭率偏低>沒有加建鐵路和改善設施的需求>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
你連美國人口分佈都搞不清,現在連你國自己人口份佈更搞不清 XD

這裡沒人會否認你國高鉄進步,但腦補到用你國高鉄模式去笑別的國家。 臉是自己丟的 |
KinFung |
Posted - 09/23/2017 : 11:55:0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keH
至於航空業 姑且不論業界魔手 光是將東西岸旅途時間從幾天縮短到幾小時 就夠大家著迷了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你考慮的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問題,這沒錯,從深圳到北京高鐵還比飛機貴呢
但鐵路的最大作用是沿線的輻射效應 飛機只能把人來往東西岸去帶 鐵路能把東西岸的人都帶到中部,使原來發展滯後的中部地區有能力發展起來,成為新的一線地區 使人口不會單方向往大城市集中,而是分散出去,建立更多大城市
現在美國的鐵路就是死循環: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人們不選擇不方便的鐵路>鐵路乘搭率偏低>沒有加建鐵路和改善設施的需求>鐵路建設不完善且落後 |
MikeH |
Posted - 09/23/2017 : 11:33:13 美國汽車業能幹掉客運鐵路 不僅是企業遊說的結果 艾森豪在歐洲打仗時 發現一進入德國 行軍神速 當上總統即推動建設州際高速公路網 這才使遠途開車比搭火車方便
至於航空業 姑且不論業界魔手 光是將東西岸旅途時間從幾天縮短到幾小時 就夠大家著迷了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
dasha |
Posted - 09/23/2017 : 10:34:08 國企也是要賺錢的,對於政策連貫性較高的政府,國企可以忍受較長的虧損期去做,但台灣本身就給了很好的反例,電力公司虧損要被整,解決虧損要漲電價更是被整,比民營企業更難忍受虧損問題,甚至有時要求獲利率比民企還嚴苛...... 兩蔣時代台灣的國企看來與現在大陸也一樣,可以吸收虧損,可以長期投資,但現在台灣的狀況,嘿嘿,民企才是比較可以接受不賺錢這種事情......
美國的鐵路那個看英文版Wiki會看到你頭暈,但寫得很多也很詳細,基本上美國鐵路爛掉是之前過度投資導致利潤太低,1917~1918年政府徵收又搞爛掉,後面一路靠炒地皮炒股票在撐,1929年大恐慌以後就爆掉了......比起航空業,其實汽車業更接近於直接幹掉美國火車業的產業,航空業反而更像是接手汽車業無法取代的火車業部分通路. 美國鐵路業出包的時間,不是二戰後,是一戰後,快一百年的事,速限等技術問題也是受限於一百年前的技術.
這世界上不是只有大陸,要看國企最好連其他國家的國企一起看,才看得出國企擺爛起來可以是怎麼個鬼樣...... |
KinFung |
Posted - 09/23/2017 : 09:40:5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122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 民企和國企有關鍵的不同點,民企是必需要賺錢 同樣的高鐵,如果民營的話,連上幾個一線大城市就差不多了,甚麼七縱七橫,基本上怎麼做都是蝕本的,這對民企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國企是可以蝕本幹的 還有航空發動機,要不國企直接搞,要不政府長期提供資金給民企搞,不然單靠市場運作自已幹,一年燒個幾十億,不知燒幾多十年才有成果,民企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像你所說,企業一定程度控制了政策,因為航空公司和石油公司的利益,明明是有利民生的鐵路系統,硬生生被壓下來幾十年沒重大發展過了
不懂真的不要唬爛, 你有去看過美國人口分佈。 鉄路在美國只有東岸和西岸的某些生活圈才有足夠的客運流量。 所以才完全敗給航空
那國企擺爛數十年,國家就虧本數十年,你要支持舉國體制沒意見,但請不要亂套
那是因為北美的鐵路老舊,路線沒有統一規劃,轉N次車才能到目的地,速度最快才120km/h(還是160,忘了)還不如開車,很多地方還到不了,這就是因為發展受政治壓制,鐵路無法有效發展的結果 你要給美國搞個四縱四橫,時速250的鐵路網,看看乘坐率會怎樣?
鐵路比航空還有最大優勢,就是帶動二線地區,像大陸現在很多人就是北京工作住在石家莊,廣州工作住在肇慶,每天就是搭動車轉地鐵上班,京滬線中有95%的乘客是中途站上落,推動沿線經濟這點是航空業無法做到的,這就是為什麼大陸蝕本也要搞高鐵,因為從社會整體層面而言,高鐵本身虧的那點真不是個事
雖然公路也能帶動週邊地區,美國也有每天從市郊開車到市內上班的人,但汽車的速度和運量都遠不如鐵路,這就制約了其輻射範圍,只能做到帶動市郊,而不能像鐵路那樣直接推動另一個市級地區的發展 |
john1220 |
Posted - 09/23/2017 : 08:57:3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 民企和國企有關鍵的不同點,民企是必需要賺錢 同樣的高鐵,如果民營的話,連上幾個一線大城市就差不多了,甚麼七縱七橫,基本上怎麼做都是蝕本的,這對民企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國企是可以蝕本幹的 還有航空發動機,要不國企直接搞,要不政府長期提供資金給民企搞,不然單靠市場運作自已幹,一年燒個幾十億,不知燒幾多十年才有成果,民企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像你所說,企業一定程度控制了政策,因為航空公司和石油公司的利益,明明是有利民生的鐵路系統,硬生生被壓下來幾十年沒重大發展過了
不懂真的不要唬爛, 你有去看過美國人口分佈。 鉄路在美國只有東岸和西岸的某些生活圈才有足夠的客運流量。 所以才完全敗給航空
那國企擺爛數十年,國家就虧本數十年,你要支持舉國體制沒意見,但請不要亂套 |
KinFung |
Posted - 09/22/2017 : 22:09:0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1220
國企賺的錢會用到基礎建設,教育褔利上,商人賺到的錢全都進人家口袋裡了
這說法很常見,但在現代的經濟體制中,其實有些問題. 這是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不籌股的大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與股東的關係其實類似國家與人民,商人賺到的錢不是用在投資增強公司(基礎建設),就是股利回饋股東(教育福利),所以民營公司賺的錢對股東,與國企賺的錢對人民,其實是一樣的.當然,民營企業會有私下搞錢的老闆與經營階層,就像政府有貪官,這點倒也沒有誰就比較高尚...... 到這時,差異只在股東與人民組成上的差異而已.英國的民主化,就是接連幾組國王都讓商人受不了,最後商人從外面找空降CEO來接管政府,這個國家就變成了一堆商人主管的國家,人民則全部成為大不列顛這家母公司的股東,雖然裡面一堆子公司各搞各的,母公司對子公司管理鬆散,但人民是母公司股東這點不變,在這時,政府與商人其實就合流了,沒有甚錢進公益還口袋的問題,只是錢流向那些部份而已. 其他國家的商人與政府的關係,大概除了少數幾個例外,沒有英國這樣直接,這時你說國企的錢搞公益而民企的錢進口袋,還可以說對某些企業確實是如此......
接下來的問題,在於政府與國企,和民營企業的差異.基本上政府幾乎都是保險業心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民營企業除了保險業以外,還有其他業種,經營型態不同,有些喜歡搞高風險高報酬的企業,是帶動經濟進步的主力,做政府的不能這樣.王安石變法時代,這一部分他不懂,要政府去做高風險企業的事情,他失敗了,我們現在要知道.
民企和國企有關鍵的不同點,民企是必需要賺錢 同樣的高鐵,如果民營的話,連上幾個一線大城市就差不多了,甚麼七縱七橫,基本上怎麼做都是蝕本的,這對民企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國企是可以蝕本幹的 還有航空發動機,要不國企直接搞,要不政府長期提供資金給民企搞,不然單靠市場運作自已幹,一年燒個幾十億,不知燒幾多十年才有成果,民企是不可能的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像你所說,企業一定程度控制了政策,因為航空公司和石油公司的利益,明明是有利民生的鐵路系統,硬生生被壓下來幾十年沒重大發展過了
|
dasha |
Posted - 09/22/2017 : 08:49:5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1220
國企賺的錢會用到基礎建設,教育褔利上,商人賺到的錢全都進人家口袋裡了
這說法很常見,但在現代的經濟體制中,其實有些問題. 這是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不籌股的大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與股東的關係其實類似國家與人民,商人賺到的錢不是用在投資增強公司(基礎建設),就是股利回饋股東(教育福利),所以民營公司賺的錢對股東,與國企賺的錢對人民,其實是一樣的.當然,民營企業會有私下搞錢的老闆與經營階層,就像政府有貪官,這點倒也沒有誰就比較高尚...... 到這時,差異只在股東與人民組成上的差異而已.英國的民主化,就是接連幾組國王都讓商人受不了,最後商人從外面找空降CEO來接管政府,這個國家就變成了一堆商人主管的國家,人民則全部成為大不列顛這家母公司的股東,雖然裡面一堆子公司各搞各的,母公司對子公司管理鬆散,但人民是母公司股東這點不變,在這時,政府與商人其實就合流了,沒有甚錢進公益還口袋的問題,只是錢流向那些部份而已. 其他國家的商人與政府的關係,大概除了少數幾個例外,沒有英國這樣直接,這時你說國企的錢搞公益而民企的錢進口袋,還可以說對某些企業確實是如此......
接下來的問題,在於政府與國企,和民營企業的差異.基本上政府幾乎都是保險業心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民營企業除了保險業以外,還有其他業種,經營型態不同,有些喜歡搞高風險高報酬的企業,是帶動經濟進步的主力,做政府的不能這樣.王安石變法時代,這一部分他不懂,要政府去做高風險企業的事情,他失敗了,我們現在要知道. |
kumachan |
Posted - 09/19/2017 : 13:47:52 比特幣本來就不是官方允許發展,只是灰色地帶一直沒被下重手. 投機與把資金外運的大需求方向不變. 之後就再找新的管道,紅了,被打壓,再找新管道,紅了,再被打壓....
2017年初中國開始約談業者後,比特幣在中國交易量就迅速下滑,被日本超越. 顯然這些資金是不希望被中國政府監控.有可能被查帳,就轉移陣地. 這也算是一種剛性需求. |
MACOS8 |
Posted - 09/18/2017 : 15:29:38 只要中國無法解決"銀漏"的背後基本原因,這種遊走灰色地帶爆紅,成為向海外漏錢的孔道,接下來迅速被中央打壓的戲法就會一直出現... |
冗丙 |
Posted - 09/18/2017 : 09:25:25 一切都推給萬惡的美帝就對了,完全不提自己~~
------------------------------------------------- 比特幣為何大紅 陸官媒將原因推給美國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9/16/why-bitcoin-is-so-popular/ 人民銀行 4 日宣布將首次代幣發行(ICO)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暫停國內一切交易。之後陸媒又報導,官方通知各地金融監管部門,要求9月底前關停比特幣交易平台。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俠客島 16 日刊文分析官方為何此時關停比特幣交易平台,指比特幣成為流行的投資工具,是起於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貨幣貶值,許多人開始對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權和貨幣信用產生質疑。 文章說,監管單位此時對比特幣交易「按下暫停鍵」的原因包括:虛擬貨幣缺乏價值基礎、容易成為非法洗錢管道、這類代幣的交易平台沒有合法設立的依據,甚至發生過平台業者攜款潛逃的案例,及虛擬貨幣交易與大陸官方提倡經濟要「脫需向實」背道而馳。
不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初報導,人民幣交易占全球比特幣交易量的 98%。俠客島的文章稱比特幣的流行原因是美國,卻沒有解釋為什麼中國是比特幣主戰場。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KinFung |
Posted - 09/17/2017 : 14:09:1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122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我認為中國的底線是資本是要作為服務提供者,為實體經濟和社會,乃至政治服務,而不容許資本成為被服務的對像,由政府和社會為資本打工
一個例子,大陸最自豪的高速和高鐵網絡,很大部份是即使班班爆滿也不賺錢的,但高鐵網絡能大大降低社會整體的營運成本,從整個國家的觀點來看是賺錢的
由政府和社會為資本打工,而黨的高階領導就是董事和股東了吧!

作為國企高層的非法貪污所得,跟作為同樣規模私企的股東合法所得相比,差得遠了 國企賺的錢會用到基礎建設,教育褔利上,商人賺到的錢全都進人家口袋裡了
以朝鮮既有雖落後但完整的工業體系,一旦有機會接觸先進技術,就能很快跟上技術換代,加上足夠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勞動人口,天然資源,和打通中國往日本海出海口的優勢,只要朝鮮能完全融入中國的經濟體系之中,經濟翻幾番不是難事 |
冗丙 |
Posted - 09/16/2017 : 09:58:24 這一樣是老問題~~ 把犯毒的錢洗白後大肆交易,被捉出包也很難吐出來,因為他都花完了居多,又扣查不到他的房產與名車,因為名義上都是他女兒供養,咦~~~ 三胖很早就在玩比特幣,有見過報導就是一群各自分散繞道再集結的駭客集特工聚在各國賭場,例如馬來亞賭場或威尼斯人酒店旁,用現成的寬頻胡搞瞎搞後走人,留下大筆電信帳單與未繳房租~~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dasha |
Posted - 09/16/2017 : 09:45:00 區塊鏈技術的優點是帳簿很難竄改,但是這種防竄改的特性在某些狀況下會失效,比方別人用我的帳號去轉帳,雖然你可以事後追蹤是誰搞的,但當下你阻止不了,等到這個錢轉到善意第三者手上,問題就會變得複雜......
現在市面上對虛擬貨幣的定義其實還不夠,最近搞這個的人常常把使用區塊鏈技術,而且是由非屬同一組織人士組成的委員會管理的東西,才算成虛擬貨幣,廠商可以自己亂發的遊戲代幣不算,不過法律上確實會把遊戲代幣算在內......討論時最好先確認自己想說的是哪種技術的產品.
政府虛擬貨幣多半是在研討階段,而想推這個的多半是想停掉現鈔,以便抓貪污之類,現鈔不記名但虛擬貨幣逃不掉...... |
gera |
Posted - 09/16/2017 : 00:28:30 ....其實我在懷疑這是不是中共封金三胖的資金管道.
北朝鮮據說也是比特幣等虛擬幣大國,特別是其特性很適合北朝鮮繞過國際封鎖收付款,又可利用國家力量挖比特幣礦. |
john1220 |
Posted - 09/15/2017 : 22:27:1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Fung
我認為中國的底線是資本是要作為服務提供者,為實體經濟和社會,乃至政治服務,而不容許資本成為被服務的對像,由政府和社會為資本打工
一個例子,大陸最自豪的高速和高鐵網絡,很大部份是即使班班爆滿也不賺錢的,但高鐵網絡能大大降低社會整體的營運成本,從整個國家的觀點來看是賺錢的
由政府和社會為資本打工,而黨的高階領導就是董事和股東了吧!
 |
KinFung |
Posted - 09/15/2017 : 20:01:0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ngcobra
開宗明義不就是“舉著共產主義大旗,行資本主義嗎!?”
我聽過另一種叫法: 國家資本主義
我認為中國的底線是資本是要作為服務提供者,為實體經濟和社會,乃至政治服務,而不容許資本成為被服務的對像,由政府和社會為資本打工
一個例子,大陸最自豪的高速和高鐵網絡,很大部份是即使班班爆滿也不賺錢的,但高鐵網絡能大大降低社會整體的營運成本,從整個國家的觀點來看是賺錢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