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1918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編輯: 粗體斜體底線橫線 靠左置中靠右 水平線 加入鏈結加入Email加入圖片 加入程式碼加入引言加入列表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Smile [:)] Big Smile [:D] Cool [8D] Blush [:I]
Tongue [:P] Evil [):] Wink [;)] Clown [:o)]
Black Eye [B)] Eight Ball [8] Frown [:(] Shy [8)]
Shocked [:0] Angry [:(!] Dead [xx(] Sleepy [|)]
Kisses [:X] Approve [^] Disapprove [V] Question [?]

 
   

T O P I C    R E V I E W
ALPHONSE Posted - 02/03/2018 : 14:25:39

Civil War in Finland and Ukraine | THE GREAT WAR Week 183

This week in the Great War, two more wars start - the Finnish Civil War and
the Ukrainian War of Independence. Meanwhile, David Lloyd George pulls some
strings in France, even as Ludendorff settles on a target for Germany’s
upcoming Spring Offensi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aIpQvbMA

經過數周參謀們草擬出的眾多作戰計畫後
本周魯登道夫選定了代號米迦勒的聖康坦作為攻勢起點


在西線的另外一邊
勞合喬治為了架空道格拉斯·黑格,一直扣著可以補充遠征軍的人員
如果你知道黑格在Passchendaele的表現,不難了解勞合喬治幹嘛這樣做
但這兩者間的衝突在某種意義上幫了魯登道夫一把


Strikes and Mutiny | THE GREAT WAR Week 18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1gIAc9EvQ

1918年了
戰爭從1914年開始,卻還沒有結束的跡象
在協約國與中央同盟中戰鬥的士兵們覺得受夠了
這代表何意? 意思是兩邊開始出現叛變

=========================

這集有個有點意思的發展
在1917年夏天時德國有對俄國講不用割地賠款換取停戰的和平方案
雖然其中有送列寧到彼得格勒推動十月革命,
但是在這周二月一日時跟中央同盟國成員一起承認了新獨立的烏克蘭共和國

外交部長認為布爾什維克不會存在太久
所以一邊推動讓俄國退出戰爭,跟俄國人建立單獨的談和
另外一邊留一手佔住非俄國族群的土地,建立一系列獨立國當緩衝區

另外基於不用割地賠款的停戰建議
在上個聖誕節時跟奧匈帝國損友一起提出,贏得了公關勝利
也就是說如果協約國也願意不要求割地賠款的話,他們會願意談和

這計畫很明顯,德奧也知道協約國不會接受, 所以提出這宣言是沒啥風險
但是這計畫遭遇了軍隊的反彈
因為陸軍沒有參與該宣言,所以興登堡與魯登道夫超級不爽
連東線參謀長也不願放棄德軍用血掙來的土地

然而帝國總理("談和是政客的責任")與德皇都站在外交部長那邊
因此政治與軍隊在這裡變成兩邊了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BlueWhaleMoon Posted - 03/29/2018 : 11:25:12
其實這一段我覺得jimmy5680大的作品是最傑出的,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4622859.A.07A.htm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4729902.A.612.html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4902447.A.8A7.html

quote:

在俄國退出戰爭時,協約國估計西線德軍會上升至260個師,但西線協約國的兵力卻只有169個師,因此許多人對於春季戰況非常憂慮。美國希望在1918年夏季之前在西歐部署24個師(比較接近別國的軍),以阻止德軍攻勢,但是困難重重。

實際上,雖然德軍從東歐抽調42個師、從義大利陣線抽調4個師,卻依然在東歐部署了高達50個師,並在東歐佔據俄國退出戰爭時放棄的領土、壓制各地的獨立份子。在東歐實施的擴張政策耗去了大量的德軍兵力,使他們未能前往更關鍵的西歐,西線兵力因此並沒有那麼大的差距,直到攻勢前,德軍與其盟友在西線仍只有178個師,只略多於協約國。


所以根本不用那麼複雜,德國只要把俄國戰線的兵力抽空,就可以再多50個師。

jimmy5680總結皇帝攻勢失敗的三個原因
1. 沒有盡可能的集中兵力
2. 德軍缺乏突破後迅速前進的能力
(技術問題+魯登道夫對此輕忽+德軍缺馬,都很重要)
3. 德軍沒有全力攻擊英軍防線真正重要的重點: 亞眠
quote:

魯登道夫最大的失誤是並未把亞眠當作主要目標,德軍在整個米歇爾行動中都只把亞眠當作一個次要的攻擊方向。
[skip]
在英法聯軍眼中,亞眠是絕不可捨棄的關鍵地點,BEF向法軍的增援請求除了直接迎擊德軍之外,主要就是希望能部署重兵在亞眠周邊;由於亞眠處於德軍的騷擾性炮火範圍內,時時刻刻驚惶的BEF高層還設計了好幾個大規模的撤離計畫,一旦德軍切斷南北交通線就摧毀一切前線的補給,部隊撤向南北兩側的濱海地區。






dasha Posted - 03/28/2018 : 20:08:18
一次大戰到1917年底,其實就只剩英德軍在撐,其他國家嚴重的是俄羅斯都政變兩次了,剩下的也是軍隊到處譁變,高層不知道還有幾個師可以真的派上前線去頂,但英德其實也是快到士氣崩潰的地步,只要壓到士氣崩潰,補給多也沒用,你不用趕下海他們自己會吵著要回家.
只是,一戰最黏牛皮糖法軍居然在英軍崩潰後恢復戰力,而恢復戰力的方式不是士氣復原,而是二戰中德國人喜歡用的機動防禦,快速後撤再用口袋反包圍,把你德軍動能耗盡......
陸戰要看地圖,奧義邊境以及土耳其戰區那種地形,要德軍大舉出動,後勤是辦不到的,要靠奧土提供,但奧土軍隊已經缺乏士氣,對於幫你德國人運食料興趣沒那麼高,更何況鐵路沒那麼好......
曹公孟德 Posted - 03/27/2018 : 00:49:0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ZQF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PHONSE



現在這是魯登道夫領導的德國陸軍的孤注一擲:
他們在西線啟動全大戰以來最大的攻勢企圖分割英法軍,
把英軍逐出歐陸並佔領巴黎



魯登道夫也換了兩次自己的總部位置
現在他在西線有190個師,三百萬人 - 更多在陸續抵達中


因此本周以英軍在巴勒斯坦發動小攻勢,德軍在西線發動大攻勢結束
沒錯,全世界都在看著,而且焦慮地看
中央同盟已經在東方得勝,在義大利取得戰果,他們在馬其頓與高加索做得很好
並守住巴勒斯坦,現在德國只有一面戰線在打
還把數十萬全新的部隊由東往西移送著
英法軍依然因去年的攻勢而筋疲力盡,美國人還沒到齊
而且本周西線以德軍企圖一次徹底摧毀敵方般地天崩地裂

沒有比這更糟了






请教几个问题:

1、以德军1918年的机动能力,就算鲁登道夫的梦想开局顺利,英军法军被切割开,但是德军怎么把背靠港口补给源源不断,又没有空军轰炸威胁的百万英军干下海。

2、就算英军暂时被切断,德军全力进攻法国,法国人怕打巴黎巷战真的放弃巴黎,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以德军1918年的机动能力是无法大量合围和消灭坚守的法军的,无非是逼着法军战线后撤,这不就是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吗。


3、在美国已经参战美军源源不断登陆的情况下,就算一切如德军所愿,英军被孤立巴黎沦陷,法国也不会投降,美国大军登陆后,元气大伤的德军拿什么来抵抗呢?

4、德军到1918年还能拿出如此军队,为什么不分兵侧翼,先把意大利打垮,打到波河,或者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增援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加强对希腊联军封锁和巩固巴尔干,在东线大力搜刮。就算美军登陆了,以德国得到东线补充,其他战线无忧的状况继续搞兴登堡防线坚守,拼个100万人命把美国的激情耗光,然后弄个西线和平呢?



這樣算下來還是士氣的問題﹗
不只是前線,還有國內。

美國加入,就讓英法覺得有希望支持下去。
而德國在打敗俄國都無法取勝後,加上美國加入。
連普通人也能預見到最後結果無非是輸,只是再死多少人後輸﹗

當這種情緒在軍部和民間都普遍起來。
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

ZQF Posted - 03/26/2018 : 12:59:5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PHONSE



現在這是魯登道夫領導的德國陸軍的孤注一擲:
他們在西線啟動全大戰以來最大的攻勢企圖分割英法軍,
把英軍逐出歐陸並佔領巴黎



魯登道夫也換了兩次自己的總部位置
現在他在西線有190個師,三百萬人 - 更多在陸續抵達中


因此本周以英軍在巴勒斯坦發動小攻勢,德軍在西線發動大攻勢結束
沒錯,全世界都在看著,而且焦慮地看
中央同盟已經在東方得勝,在義大利取得戰果,他們在馬其頓與高加索做得很好
並守住巴勒斯坦,現在德國只有一面戰線在打
還把數十萬全新的部隊由東往西移送著
英法軍依然因去年的攻勢而筋疲力盡,美國人還沒到齊
而且本周西線以德軍企圖一次徹底摧毀敵方般地天崩地裂

沒有比這更糟了






请教几个问题:

1、以德军1918年的机动能力,就算鲁登道夫的梦想开局顺利,英军法军被切割开,但是德军怎么把背靠港口补给源源不断,又没有空军轰炸威胁的百万英军干下海。

2、就算英军暂时被切断,德军全力进攻法国,法国人怕打巴黎巷战真的放弃巴黎,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以德军1918年的机动能力是无法大量合围和消灭坚守的法军的,无非是逼着法军战线后撤,这不就是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吗。


3、在美国已经参战美军源源不断登陆的情况下,就算一切如德军所愿,英军被孤立巴黎沦陷,法国也不会投降,美国大军登陆后,元气大伤的德军拿什么来抵抗呢?

4、德军到1918年还能拿出如此军队,为什么不分兵侧翼,先把意大利打垮,打到波河,或者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增援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加强对希腊联军封锁和巩固巴尔干,在东线大力搜刮。就算美军登陆了,以德国得到东线补充,其他战线无忧的状况继续搞兴登堡防线坚守,拼个100万人命把美国的激情耗光,然后弄个西线和平呢?
ALPHONSE Posted - 03/25/2018 : 11:35:22

The Great War過去數年來期間有製作出一些特集介紹戰術演變
這裡有他們的Youtube播放清單:

Evolution of German Tactics in World War 1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2vhKMBjSxM0Fv-o19Dn4oaaEdUBK6ym
ALPHONSE Posted - 03/25/2018 : 11:23:44


現在這是魯登道夫領導的德國陸軍的孤注一擲:
他們在西線啟動全大戰以來最大的攻勢企圖分割英法軍,
把英軍逐出歐陸並佔領巴黎

Kaiserschlacht - German Spring Offensive 1918 I THE GREAT WAR Week 19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0m527jkE4


西部戰線自從去年十二月初來滿安靜的
但這周開始德國發動全大戰以來最大的攻勢邁克爾作戰,皇帝會戰的開始


前奧匈外交部長Stephan Burian von Rajecz在自己的日記寫下:
"沒人在傾聽世界和平了. 所有事物都基於即將到來的攻勢,
彷彿每個人把自己託付出去,對命運的決定沒有半點震驚"


德國在西線的攻勢在本周開始
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的目標是把索姆的英軍以及Aisne的法軍逐出
並像德國人在三年半前那樣威脅巴黎


雖然德國在戰爭打兩面作戰
現在只有一面
儘管攻勢艱鉅,魯登道夫有個奇襲因素
德國人在整個冬天觀察著全部的戰線
重砲的最終佈陣只在三月十一日進行
突擊師要在十六日才到達,它們只在夜間行軍
魯登道夫也換了兩次自己的總部位置
現在他在西線有190個師,三百萬人 - 更多在陸續抵達中
他已經成功讓英國認為他要在法蘭德斯,英軍最強的區域動手
英軍司令官黑格甚至在查視他的北端防線後在日記寫下:

"我只擔心敵人會發現我們的防線非常強大到他會猶豫
是否要在幾乎確實會有巨大損失之下命令軍隊進攻"

替黑格講句公道話,他手上取得的情報總是有錯誤以及迷惑

無論如何,Henry Horne的第一軍團在北邊防禦阿拉斯
Julian Byng的第三軍團在第一軍團的南邊
Hugh Gough的第五軍團在聖康坦

奧托·馮·貝洛領導的第十七軍團面對Horne與Byng
在他的左邊是格奧爾格·馮·德·瑪維茲指揮的第二軍團
瑪維茲的南邊是奧斯卡·馮·胡鐵兒指揮的第十八軍團

英軍第五軍團沒預料魯登道夫的攻擊
而黑格已在第三軍團後方建立預備隊來保護運河港口
同樣的在本周前,法軍第三軍團以移動到英軍第五軍團以東160公里
防禦向南的掃蕩. 這掃蕩之後確認是不存在的
所以第五軍團陷入地勢不利
所屬的師都戰力不足使情勢更加劣化
Martin Gilbert寫這些表編一萬兩千人的師都沒超過六千人

在戰線後方一哩的Gough在0500時被德軍砲擊吵醒:
"我在Nesle的房間醒來,聽到如此持續不斷的砲擊聲
讓我產生了粉碎力量的印象"

這是因為德國人有超過六千門重炮開火,以及超過三千門迫擊砲支援
同樣地德國人用毒氣彈混亂英軍砲兵反擊的能力

在天空中有361架德軍戰鬥機攻擊英軍261架戰鬥機
在這第一天有16架英軍與14架德軍飛機被擊落

砲擊在0440時開始,在0700剛過德軍第一波步兵突破英軍陣線
德國陸軍的王牌:44個師的風暴部隊裝配了德國能製造出最好的機動武器打前陣
他們大多數都沒用自己的步槍,以小部隊使用時下任何的掩護快速行動
假如遭遇敵人,他們投擲手榴彈或是用輕機槍手灑火網
無論何況都持續運動著
他們彩色信號彈聯絡友軍
這裡沒有持續的戰線,步伐由跑得快的人決定

"萬事將依靠主動性,魄力,彈性,以及適應順其萬變的能力.
主要守則是老規則不再使用了"

他們甚至有新的小冊子說第一日的目標是砲兵,
但是第二日的目標則根據於第一日

預備隊將派於攻擊取得進展之處,而非像傳統觀念那樣在停滯之處
在突擊隊跟上的是裝配火焰發射器,重機槍,野砲與工兵等重武器單位
這單位用於清理被衝擊隊跳過的強固據點以及構建預防反擊的防禦工事
在他們之後的是偉大的興登堡防線,在更之後的是預備隊

假如風暴部隊無法突穿防線,整個計畫有可能失敗
為了確保風暴部隊成功,德國人有個英國人尚未遇到的秘密武器
喬治·布赫穆勒
"在砲兵主宰的戰爭中真正的砲兵天才...
,他是全德軍在1918最高點時最具有舉足輕重的個體"


布赫穆勒配屬於胡鐵兒的第十八軍團
我們已經另外的節目*談過布赫穆勒的砲擊技法
那個在卡波雷托與東線非常成功的技法在這裡卻沒那麼成功

德國人在濃霧之中出現
我說過他們擊破英軍戰線
事實上,他們衝破了戰線
才第一天德國人突進了七公里,擄獲超過兩萬名英軍戰俘
英軍承受了五萬名傷亡與戰俘
自從1914年秋天以來運動戰再次出場
英軍第五軍團無法擋住這突擊,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拼命嘗試阻擋
在曼徹斯特高地,一個英軍團真正地戰到最後一人
這非特例,整個村子跟英軍一起毀滅 - 真實地撐到最後一人

在戰線中間,Byng的軍團紮住在Flesquieres Salient
但是當Gough的人後退,他們就有被切斷的危險

然而在開闊地突破是德國人目前僅有的成果
貝洛的軍團抵達英軍第二防線,當然瑪維茲做的比較好些
不過在這劇碼中,真正的主演是胡鐵兒和布赫穆勒,與以他倆為名的戰術
這不在魯登道夫所期望的發展, 我的意思是,這是個輝煌的成功,
但這發展沒有根據計畫
所以魯登道夫能怎麼做?
他可以支援貝洛並再嘗試突破右翼,就像我們看過黑格與法金漢那樣做
- 投下更多人力試著把停滯的攻勢轉為勝利, 不過他正好相反
魯登道夫把最好的預備師送往胡鐵兒, 沒半點給貝洛
本周最後一天德國人取得更多戰果
英軍用了二十五輛坦克反擊,其中十六輛被擊破
在第二天有三十架英軍飛機被擊落,德軍僅有十一架
但再提醒一下.德國人滿多的成果都在左翼
魯登道夫的計畫已在四十八小時裡事件被超越
即使在本周末他的補給系統沒有準備跟上胡鐵兒的人,他們用罄了像是水等的必需品

****

因此本周以英軍在巴勒斯坦發動小攻勢,德軍在西線發動大攻勢結束
沒錯,全世界都在看著,而且焦慮地看
中央同盟已經在東方得勝,在義大利取得戰果,他們在馬其頓與高加索做得很好
並守住巴勒斯坦,現在德國只有一面戰線在打
還把數十萬全新的部隊由東往西移送著
英法軍依然因去年的攻勢而筋疲力盡,美國人還沒到齊
而且本周西線以德軍企圖一次徹底摧毀敵方般地天崩地裂

沒有比這更糟了


ALPHONSE Posted - 03/21/2018 : 08:34:57
盟軍統合指揮在望

Allied Unified Command On The Horizon I THE GREAT WAR Week 19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N6vqb3cUM

本周(1918年3月15日)德國人將佔領敖德薩
這是自羅馬帝國時期後,一千五百年來首次有強權從北海到黑海一掌控制歐陸
在東方大獲全勝


(大夥們,今晚回柏林吃雞!)
(可是漢斯, 這班車直達聖康坦的說)


自從德俄和約簽好後
紮在Bakhmach的捷克斯洛伐克兵團得要轉移戰場
從烏克蘭往東走是他們唯一出路
但是德國人不打算讓他們逃走,所以從八號到十三號間爆發Bakhmach戰役
德國有兩個師的兵力對戰僅有兩個旅加一個突擊營的兵團
雙方經過浴血交戰後兵團勝出,德國人提出停火
並許可兵團往東離開向西伯利亞

德國登陸芬蘭Turku,並宣布庫爾蘭為德國保護國
在數周內他們將占領Nikolayev(尼古拉耶夫)
擄獲一艘俄國戰鬥艦,三艘巡洋艦,三艘潛艇與一個船廠
確保了他們的東方勝利


**這部分因時間因素省略**

在這期間奧匈有私下在瑞士跟英國代表接觸
但是很快就中斷

****

德國很快要發動西線攻勢企望得勝
在三月九日, 德國人發動一系列砲擊
這他們整場大戰以來最大攻勢作戰的前奏
過去數年來協約盟軍一直當任功方 - 索姆河, 阿拉斯, Passchendaele, 尼維爾攻勢
全敗在偉大的興登堡防線之下
現在德國人將嘗試終結此僵局, 而且箭在弦上
對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而言,他們需要在新整編的美軍在今夏大量抵達前確保勝利

當天在聖康坦與伊普爾之間撒了五十萬發,總共一千噸的芥子氣和光氣
事實上對大多數而言, 毒氣導致恐慌,恐懼,誇大病症以及逃兵
自從1917年底來,德國人有訂規則
自稱中毒卻沒有明顯症狀的人要關押在單位的醫療檢查處兩天以確認生了什麼東西,
他們沒有被帶到野戰醫院或是毒氣清理站

****

在協約國那邊
三月14到15日,最高戰爭委員會在倫敦開會
會議由勞合喬治開場說他接納英國陸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的建議
不干涉黑格與法國將軍菲利普·貝當的預備隊
法國總理克里蒙梭也同意他
讓我回述一下
數周前我們看到
協約盟軍建立了戰爭委員會,以費迪南·福煦做主為他們全部的軍團統控預備隊
在二月初,委員會決定從英法義軍中抽建30個預備師
貝當與黑格反對這主意,個別自建自己的預備隊並他們兩者自己協調來在西線互相支持
法國人可以提供約20個師支援英軍,黑格預計他也許可以派遣8個師到法軍戰區
他們協調了他們將互相支持的區域
因此委員會的總預備隊主意立刻被丟入垃圾桶
這裡會有一點點兒師,但全會送往義大利戰線
他們預料當美軍正式開始抵達後會有更多的師加入預備隊
當然福煦抱怨他們俩人剝奪了戰爭委員會的執行權力

"克里蒙梭終於對福煦的異議不耐煩並跟他說'閉嘴!'
當德國人即將進攻時,盟軍在建立統合指揮上向前走了兩步,但接著後退一步"

德國在取得前所未有的領土數量上也許是驚人的壯舉
但對其他像奧匈帝國那樣的國家而言,現在它們在掙扎求生
談到像在未來給予全帝國人民自治這條件聽起來很高尚
接著同時間你發覺到他們的盟友正在他們想談判的人身上傾倒五十萬發毒氣彈


五十萬顆...的毒氣彈


但到目前為止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這只是現代戰爭
LE323 Posted - 03/15/2018 : 21:06:12
如果是用當年的馬克來算應該不算多
畢竟戰爭爆發後德國也應該有亂印鈔票的現象
估計馬克相比戰前也貶值很多吧?
cwchang2100 Posted - 03/15/2018 : 17:48:13
six billion是60億...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ZQF Posted - 03/15/2018 : 17:25:2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PHONS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ZQF

新人请教一下,看你的说法布列斯特條約的經濟條件還滿溫和,1904年的通商條約重新生效,俄國同意不會提出任何對德戰後的經濟抵制。俄國也沒被要求賠償,並且雙方會互相補償照護戰俘的部分。
但是看百度百科说布列斯特条约俄国同意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这是真是假?


根據英文維基的:

Russian-German financial agreement of August 1918
In the wake of Russian repudiation of Tsarist bonds, nationalisation of foreign-owned property and confiscation of foreign assets, Russia and Germany signed an additional agreement on 27 August 1918. Russia agreed to pay six billion marks in compensation to German interests for their losses.

在八月時德俄談好賠償沙皇時期公債,外國持有財產國有化與沒收外國資產的損失
德俄在1918年八月二十七日簽署追加協議,俄國同意支付六百億馬克補償德國在上述利益的損失

節目這一集涵蓋上週(1918年三月初),而六百億馬克是八月時才要補償德國在1914年開戰後在戰前投資的經濟損失

另外TGW有做一集以資本家的觀點看大戰如何發生
大部分當代的資本家從八月的槍聲開始就感覺兩大陣營不對勁
但是相信危機很快就過去...等到冬天來到後手上的公債就成了廢紙



六百億馬克,十倍啊,德国宰人够狠的,这个相当于当时多少美元啊?
ALPHONSE Posted - 03/15/2018 : 13:50:0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ZQF

新人请教一下,看你的说法布列斯特條約的經濟條件還滿溫和,1904年的通商條約重新生效,俄國同意不會提出任何對德戰後的經濟抵制。俄國也沒被要求賠償,並且雙方會互相補償照護戰俘的部分。
但是看百度百科说布列斯特条约俄国同意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这是真是假?


根據英文維基的:

Russian-German financial agreement of August 1918
In the wake of Russian repudiation of Tsarist bonds, nationalisation of foreign-owned property and confiscation of foreign assets, Russia and Germany signed an additional agreement on 27 August 1918. Russia agreed to pay six billion marks in compensation to German interests for their losses.

在八月時德俄談好賠償沙皇時期公債,外國持有財產國有化與沒收外國資產的損失
德俄在1918年八月二十七日簽署追加協議,俄國同意支付六十億馬克補償德國在上述利益的損失

節目這一集涵蓋上週(1918年三月初),而六百億馬克是八月時才要補償德國在1914年開戰後在戰前投資的經濟損失

另外TGW有做一集以資本家的觀點看大戰如何發生
大部分當代的資本家從八月的槍聲開始就感覺兩大陣營不對勁
但是相信危機很快就過去...等到冬天來到後手上的公債就成了廢紙
ZQF Posted - 03/15/2018 : 12:37:14
新人请教一下,看你的说法布列斯特條約的經濟條件還滿溫和,1904年的通商條約重新生效,俄國同意不會提出任何對德戰後的經濟抵制。俄國也沒被要求賠償,並且雙方會互相補償照護戰俘的部分。
但是看百度百科说布列斯特条约俄国同意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这是真是假?
ALPHONSE Posted - 03/15/2018 : 12:15:42
和平降臨東方 -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Peace In The East - The Treaty of Brest-Litovsk I THE GREAT WAR Week 18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s12p3bm7s4

這是歷史一刻
自從戰爭開始以來四十三個月後, 終有首個參戰國確定退出為妙
本周俄國跟中央同盟國簽署了和平條約



德國人說清楚了除非條約簽好,他們不會停下
德軍在本月三日進入基輔
他們也佔領了愛沙尼亞最東邊城市納爾瓦,距離彼得格勒僅130公里
德國人花了兩周擄獲六萬三千名戰俘,兩千六百門火砲,以及五千挺機槍
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與托洛斯基沒其他選擇,只能叫代表簽任何德方給的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於三月三日簽署,俄國正式退出世界大戰

條約的經濟條件還滿溫和
1904年的通商條約重新生效,俄國同意不會提出任何對德戰後的經濟抵制
俄國也沒被要求賠償,並且雙方會互相補償照護戰俘的部分
德國在這點上贏了相當大的勝利
另外布爾什維克也同意釋放六十三萬名奧地利戰俘

最俄國最傷的是在土地這點上
俄國必須放棄三分之一的人口, 大約五千五百萬人*
這大多數不屬於俄裔以及德裔的族群
俄國也必須放棄很多重工業, 90%的煤炭產地, 以及大量最好的農業產地
[1918俄國失地: https://youtu.be/Rs12p3bm7s4?t=2m12s]
他們得承認烏克蘭拉達為烏克蘭合法政府並從烏克蘭撤出軍隊
-放棄高加索地區Kars(卡爾斯),Batum(巴統)與Ardahan(阿爾達漢)
-從芬蘭撤出,雖然他們早已同意去做
事實上,俄國放棄了任何里加=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線以西任何主權
並由德國與奧匈決定波蘭,立陶宛,與庫爾蘭(拉脫維亞西部)的最終處置
甚至上述的東邊愛沙尼亞與立窩尼亞(Livonia)由德國人佔領直到同情的國家機構建立起來
俄國黑海艦隊必須解散,所有俄國在波羅德海的設施,除了克隆施塔特以外的都要拆除

儘管如此, 此條約未包含任何正式領土併吞,以及我們數周前已講的
包含任何Kuhlmann-Czernin一夥企圖以"自決"當晃子來擴張中央同盟影響力的具體表現
因為沒有割地條件在條約裡,故德國帝國國會很容易批准這條約

俄國的後革命政治在此徹底失敗
都已失敗好幾個月了

"布爾什維克政權企求立即的全面和平,但簽署了解散軍隊的停戰協議,所以自己剝奪了一切討價還價的力量,並被迫單獨達成和議"


"自然地列寧無意再遵守此和議,OHL(最高陸軍指揮部)也沒打算遵守下去
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沒能阻止東方的軍事行動
相反地, 德國人向前沙皇領土的擴張才剛開始, 而條約加速了俄國人的內部衝突朝向大規模恐怖與內戰"


德國向芬蘭派出七萬名兵力確保鎳礦來源
德皇威廉設計好要把自己其中一位兒子送上芬蘭王座
跟芬蘭的一項"友誼"條約會確保芬蘭不會未經德國人許可去跟別人結盟,
不能在進口德國產品上增加關稅,
要提供軍事基地與海軍基地給德國人使用等


在和談過程中魯登道夫向奧匈外交部長Czernin說:
"如果德國在建立和平中沒獲利,那德國已輸掉戰爭"

興登堡向德皇說任何的和平必須給德國有個任何敵人都不敢向他們挑起下一場衝突的強大邊界

舉例來說,比利時在此安全理想中是不可缺少的
這可以作為永久的佈署基地,可以阻擋加萊的英國佈署
也可容易威脅巴黎
這就是在未來你將如何阻嚇協約國
甚至興登堡在去年十二月寫信給帝國總理赫特林
說德國應該更新他們在比利時海岸的要求成為九十九年的租期
並保有列日地區,繼續以軍事控制比利時
但是德國佔住比利時任何一地是協約國的破局點,所以免談

其餘的防衛選項也一樣

無限制潛艇戰沒能打垮英國還把美國拉下水,並且U艇製造遭遇到些困難
魯登道夫懷疑潛艇是否能阻止美軍集體大量進挺歐陸
而且一旦美軍在歐陸,即使只是固守,這會對德軍導向漸進的衰敗狀態
在觀念上他跟興登堡有可能是正確的 - 跟攻勢行動比起來,士兵更加畏懼於像Passchendaele戰役那樣的長期防禦戰
預備隊補充不足,生產減少中,而且德國盟友沒有像協約國軍般的維持力道

如果沒有希望得勝了,那幹嘛繼續打?
在另一方面,即使一個失敗的攻勢可鼓勵軍隊在下次戰爭再次嘗試

沒錯

魯登道夫向帝國國會說他願意為了達成目的而失去一百萬人
所以在美軍能抵達之前,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攻勢

事實是, 現在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之後向東擴張有可能
吸掉對西部軍力需要用於攻勢的兵源

即使這樣,根據德國官方歷史,
在1917年11月1日到1918年3月21日之間
東線師數量從85個掉到47個
西線師數量從147個增加到191個
八個德國師也從義大利調往西線,少數來自馬其頓
即使少量的奧匈帝國部隊也是開戰以來首次調移到法國

讓我們弄清楚一下,這兵力從東調西是東邊最好的部隊
其餘留在東線的人低於35並且戰力不足. 他們也放棄大量的馬匹
1899年徵兵役男在今年初加入戰線
事實上,西部軍團在三月已經超過三百四十萬人以及七十萬匹馬匹
東部軍團人數低於三分之一(一百一十萬人),並且馬匹數量低於三十五萬匹
但是大多數的調動已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之前在做了,
現在這調動因為德國需要維和與控制東方新領土而趨緩

----

你看起來這貪心過頭了嗎?
德國對俄國的要求?
我的意思是, 三分之一的人口與90%的煤炭?
好的.俄國已經跪了;德國可以直接進軍到彼得格勒與莫斯科
他們可以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但是我懷疑這是否個好主意
因為你接著得留下士兵在那裏控制著不想要你來的當地居民
也許這些士兵將可為你在西線的攻勢中派用上場
好吧,無論東西戰線,對大多數的部隊而言,
這將是不變的1918 - 腥風血雨即將到來

helldog Posted - 03/08/2018 : 18:07:39
凡爾登絞肉機會失敗不就法爾根漢跟巴伐利亞王儲想法不同,而法爾根漢又無法控制巴伐利亞王儲所造成的嗎?
法爾根漢要節約兵力靠灑砲彈放法國的血,但巴伐利亞王儲不鳥他還搞了很成功的突擊群進攻,
頭都洗下去了,法爾根漢只好也跳下去玩了,變成了雙方都在放血

如果德軍在西線只有搞有限進攻的話,兵力哪會如協約國那樣捉襟見肘?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我不看好一戰的機動作戰,協約國有MK IV,那德國上77mm高砲呢?部屬大量的77mm高砲比坦克便宜多了

問一個問題,1918年以前德國在西線也有進行多次無攻而返,徒耗兵力的大型攻勢嗎?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有阿 1916年的凡爾登絞肉機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LE323 Posted - 03/08/2018 : 17:18:5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我不看好一戰的機動作戰,協約國有MK IV,那德國上77mm高砲呢?部屬大量的77mm高砲比坦克便宜多了

問一個問題,1918年以前德國在西線也有進行多次無攻而返,徒耗兵力的大型攻勢嗎?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有阿 1916年的凡爾登絞肉機
helldog Posted - 03/08/2018 : 16:30:01
我不看好一戰的機動作戰,協約國有MK IV,那德國上77mm高砲呢?部屬大量的77mm高砲比坦克便宜多了

問一個問題,1918年以前德國在西線也有進行多次無攻而返,徒耗兵力的大型攻勢嗎?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ALPHONSE Posted - 03/08/2018 : 13:19:15

威爾森想要弄清楚帝國能提出什麼
而維也納依然不接受義大利對奧地利人的領土做主張
法國對德國的主張也一樣

基本上, 這和平是個假如奧匈帝國能跟德國分手的價格.
不過這不會發生

這看起來帝國已在即將到來的西線攻勢中德國人勝獲上賭一把

並且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正繼續進行他的計畫
這計畫涉及從東線向西大量輸送兵力

轉移的部隊數量比半個英國遠征軍要多

在此時的軍力
德國在西方有191個師面對著協約國的178個師
這給了德國人自1914年來第一次有了數量優勢
現在只有少量將參予進攻的師是來自其他戰線
但是它們將用於寧靜戰區,並把最好的部隊釋放出來用於大戰鬥
不管怎樣,大部分最優秀的德國師在整場大戰中存在著
在1918年時其中的師已經在寧靜戰區休養了一年多
舉例來說, 有六十八個德軍西線師沒有參予去年秋天的Passchendaele戰役
對照之下英國僅有九個師沒有

這將是全新但老練的兵力
用胡鐵兒的突擊戰術與布赫穆勒的砲兵教義來突破戰線
魯登道夫也選用在1917年作戰中最成功的軍官們指揮用於攻勢的三個軍團

曾在卡波雷托大敗義大利人的奧托·馮·貝洛指揮第十七軍團
替全新的滲透戰術命名 - 雖然這不是他一手創立的 - 並在里加戰役中表現良好的奧斯卡·馮·胡鐵兒指揮第十八軍團
曾在康布萊戰役中防守並反擊的格奧爾格·馮·德·瑪維茲指揮第二軍團

作戰計畫用直接突破對方防線並用運動戰以及機動使敵人失去平衡
持續不斷攻擊著,並強化戰果
砲兵將用於奇襲, 然後步兵在沒有支援,無論傷亡多大下前進
對照英法,他們習慣在行動中有支援

由士官指揮基本的最小單位,群(Gruppe)有九名步槍兵與輕機槍兵組構
使用火焰放射器與重兵器的特化組會從後方跟上
新修訂的教材Ausbildungsvorschrift für die Fußtruppen im Kriege (Training Manual for Foot Troops in War)
註明"所有"士兵應該習慣使用突擊組模式

魯登道夫意識到老兵沒辦法像風暴兵那樣立刻學會
所以他在步兵中粗略選了四分之一的量組成攻擊師
這些由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男性組成,有優先取得配給,裝備與訓練
有五十六個師從戰線撤下,用三周的時間做強力訓練
首先用傳統的練習來重建紀律
然後做些在長距離快速行軍中做精準射擊的訓練
在移動中戰鬥,以及在實彈砲擊下對模擬敵軍戰壕突擊

飛機比去年還要多,其中數百架為對地攻擊的攻擊機
飛行員也接受訓練了
但儘管這軍隊針對突破敵軍防線費盡心思
在機動戰這點上的發展從1914年來並沒有好太多
他們有二萬三千輛卡車,但是自從失去橡膠來源後
鋼造輪子會把路面給毀掉
對比之下,協約國有十萬輛橡膠胎車輛.
協約國還有用坦克與裝甲車
德國人在這裡落後很多,只有幾輛笨重的A7V或是捕獲再利用的敵方坦克,
但後者從未大量存在過
因此這裡有嚴重缺陷,而且他們在人力或物力上沒啥優勢


本周結束時三月開始了
德國人依然在俄國前進,絕望的俄國人願意簽什麼都好,只要他們能停下
鄂圖曼人持續向亞美尼亞前進
美國人開始在西線嶄露頭角,而且德國最高指揮部計畫著全攻勢之母
即使有許些人數優勢, 魯登道夫非常側重於重質不重量
接下來數周可證明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俄國人一轟而散了, 義大利人在卡波雷托之後暫時無力化
英國高層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人在歐洲的數量還不夠形成影響
機遇之窗正向魯登道夫與德國開啟, 全世界將密切關注發展


**********


德國人要贏,哪可能會出問題?
helldog Posted - 03/07/2018 : 11:26:49
有部穿越小說叫掘起之第三帝國,主角穿越成1918年某位總參小軍官,被派去處理俄國革命相關事宜(護送列寧回俄國,協助列寧搞革命)
小說約1000章節,花了80章節在講俄國革命,看了此小說,我才懂啥叫蘇維埃,10月革命/2月革命在幹啥,講的比中小學
歷史課本還清楚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ALPHONSE Posted - 03/07/2018 : 10:05:04

兩個月來俄國與中央同盟國進行和平談判條件,
但是俄國無法接受過度的領土要求就退出了和議
現在呢? 當德國聖劍一路向東揮出,他們嘗到了苦果


魯登道夫時來轉運

THE GREAT WAR - WEEK BY WEEK 100 YEARS LATER S5 • E8
Ludendorff's Window Of Opportunity I THE GREAT WAR Week 1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ZFsfZzQTg




這周德軍持續向東發進, 在二十五日進入雷巴爾
同一天他們接近(愛沙尼亞)納爾瓦外圍
在二十七日德軍抵達(白俄羅斯)莫吉廖夫,並且有一架德國飛機空襲了彼得格勒
布爾什維克的領導者列寧同意恢復與中央同盟和談
俄國代表團在二十八日抵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但德國人沒因此停下腳步
東線參謀長Max Hoffmann說當條約確認簽好字,他們就會停止戰鬥



在西邊有個小軍隊每周逐漸成長,並開始參與戰鬥
這就是美國陸軍

在二月二十六日,法軍在Rechicourt附近突擊德軍戰壕
有位來自美軍第四十二師(彩虹師)的參謀長到場觀戰
因情勢忘我起來就跳下來加入,並協助捕獲一些德軍士兵
他因此成為第一位獲頒法國英勇十字勳章(Croix de Guerre)的美國遠征軍士兵

他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校


在這裡也需要註記一下
協約國報紙都刊出美國人的飛機很快要用數量來遮住天空
但是這時點依然還沒有半架美國飛機在西線


美國總統威爾森在一月提出的十四點原則尚未有任何立即影響
但這已像契子般在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插下
德意志帝國總理喬治·馮·赫特林
以沒有對特定的原則中作出讓步的態度下勉強接受
而奧匈帝國外交部長Ottokar Czernin則友善多了

威爾森在這個月更進一步
用演說譴責赫特林並讚稱Czernin
並宣布他的"四原則"是對戰後自決非常認真的承諾
因此"所有明確的國家願望"將盡可能地得到滿足,而不造成國際衝突

看到了嗎? 這留下很多足以討論的空間
ALPHONSE Posted - 03/06/2018 : 09:23:41
(接未完的上文)

第十七軍團將執行邁克爾I
第二軍團執行邁克爾II
第十八軍團執行邁克爾III

邁克爾I從康布萊開始攻擊,朝往Bullecourt-Bapaume
邁克爾II向Peronne進攻,然後朝北. 這樣會切斷在康布萊的敵軍,並持續向西北的英軍包圍
邁克爾III對聖康坦兩側攻擊,把敵人推到Crozat運河並掩護邁克爾II的側翼
以上是上個月的計畫,但這邊還有其他的子計畫在作業中
例如MARS作戰將在邁克爾開場數日後於Scarpe河南側發動

事實上,在上週的會議中魯登道夫說了一些看起來一反他對於德國能贏得戰爭的信念的話
"我們千萬別相信這攻勢將會像在加利西亞或是義大利那樣. 這將會是一個接著一個,漫長且浩大的鬥爭"

但是計畫依然籌畫中
在該會議後第十七軍團被告知邁克爾I的主要目的是對付右翼阿拉斯的樞紐
不是在左翼切斷康布萊並跟邁克爾II接觸
兩天後這決定被換掉改成主要攻擊在左翼,MARS作戰僅由是邁克爾作戰的成果
LE323 Posted - 03/05/2018 : 20:20:38
法金漢應該被槍斃
1916時如果不打凡爾登戰役而是繼續將重心放在東線
俄羅斯很可能提前退出
德國就能把握時機和英法和談獲得體面的和平
ALPHONSE Posted - 03/05/2018 : 15:32:49
俄國十月革命後,東部戰線安靜下來
列寧的布爾什維克政權退出世界大戰並向中央同盟談和談條件
但是和談已經破裂, 現本周東部戰線爆炸性復甦

Operation Faustschlag - Germany Advances In The East Again | THE GREAT WAR Week 18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84gSKmA5k

本月18日德俄停戰協定到期後,德軍向東邁進
立刻陷入絕望的布爾什維克宣布他們願意在先前中央同盟提出
不可接受的和平條件上簽字
但是代表軍隊的東線參謀長Max Hoffmann不急著要接受布爾什維克的讓步
他說接受條件必須以白紙黑字,由專人經過德軍戰線送往柏林

德軍朝往基輔,莫斯科,彼得格勒與Reval(列巴爾, 今塔林Tallinn)
僅在明斯克遭受到輕微抵抗
事實上,德軍用了124小時深入東線240公里

列寧與托洛斯基的親筆信在21號抵達柏林
但德國人拒絕了此信,並用比在和談會議中更嚴苛的要求做為回覆
心知肚明的德國人已經知道俄國的領土完整已經加速劣化


列寧在這段時間裡了解他的軍隊無法阻止德國人,也無法防衛彼得格勒
他比他的一些同志更加基於現實
上個月他已經說清楚,靠著可能在德國內部出現革命的機會去賭俄國革命的存亡是個錯誤
他認為德國革命不可避免但不是迫在眉睫
他也認為期望有個革命來拯救他們是個浪漫派夢想,並且會導引俄國走向毀滅



然而德國人不是只關注東方而已
首席軍需總監魯登道夫與他的參謀正制訂計畫在西線發動浩大的春季攻勢
官方最後在二月八日批准邁克爾作戰
基本方案已在上月底制定,這作戰必須在三月二十日左右發起...
ALPHONSE Posted - 03/05/2018 : 07:25:20
沒有戰爭, 就沒有和平 - 托洛斯基的賭博

No War, No Peace – Trotsky's Gamble | THE GREAT WAR Week 18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zFWmWVAzA&t=253s

俄國與烏克蘭不打世界大戰了
即使布爾什維克在入侵烏克蘭領土,
他們都在跟中央同盟國談個別和談
本周這邊簽好了合約與另一邊撕毀了合約帶來了完全混亂



在英國那邊正在為了自己在倫敦與凡爾賽之間的新軍令結構問題搞得烏煙瘴氣時
烏克蘭拉達在本月九日跟中央同盟簽約,承諾在八月提供一百萬立方噸的穀類給後者

首先奧匈帝國承諾給烏克蘭少數民族魯塞尼亞人的自治權
並且烏克蘭人已有關於俄屬波蘭的承諾

奧地利人陷入討好三方的窘況:
他們要為了餵飽帝國子民的糧食而討好烏克蘭, 討好支持皇帝的波蘭人族群
還要討好能夠保住烏克蘭免於布爾什維克入侵的德國人

合約簽了之後
除了在各波蘭人城市爆發大規模示威
連在哈布斯堡軍隊底下的波蘭人附屬部隊也開始叛變
帝國議會的波蘭人也群起反對並宣稱獨立的念頭


俄國布爾什維克現正試著支持在卡爾可夫的蘇維埃政府而入侵烏克蘭
中央同盟在過去兩個月來在和談會議暗中預謀
現在兩者間正式攤牌

托洛斯基帶領的代表團退出和談議會, 宣布進入"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狀態
而且俄國不會接受以割讓領土作為和平條件
但同時軍隊也在解除動員中

現在中央同盟要決定這是否足夠, 很快地它們認為這絕對不夠
德皇威廉宣布了分割歐洲的計畫:
俄屬波蘭歸入符騰堡皇室
立陶宛歸入薩克森皇室
其餘的波羅德海領土歸入威廉自己的霍亨索倫皇室
以及芬蘭歸給自己的兒子奧斯卡

威廉自己不分半點地給奧地利人
不過他對於托洛斯基的出口革命意圖已經火大
他想要看見布爾什維克被推翻
在和談代表軍隊東線參謀長Max Hoffmann計畫恢復軍事活動

"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否則這些畜生將會向烏克蘭人,
芬蘭人,以及波羅德海吃乾抹淨, 然後很快集成全新的革命大軍
把歐洲變成糞坑"


雖然托洛斯基企望柏林與維也納都出現布爾什維克革命,不過這不會發生
ALPHONSE Posted - 02/17/2018 : 09:06:41

THE GREAT WAR - WEEK BY WEEK 100 YEARS LATER S5 ‧ E6
Austro-Hungarian House of Cards | THE GREAT W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yVnpfK8Ok


現在戰爭已經打了四十二個月
來來去去地,烽火傳遍了世界
在後方家園呢? 戰國與帝國的政治機器
它們的動機與謀列不只要對付敵人, 也要對付自己人
事實上, 這時候奧匈帝國是在紙牌屋之中

....
義大利人想要在亞德里亞海對岸取得領土的企圖被美國總統威爾森澆了頭冷水
因為十四點原則的第九點讓義大利沒辦法根據1915倫敦條約可以從奧匈取得領土
稍早美國向奧匈帝國宣戰是因為義大利在卡布雷托戰役後請求以便鼓舞士氣
即使奧匈帝國還沒有半兵半卒真的跟美國人交過手...
....

中央同盟與俄國和平對談的新發展使得奧匈帝國騎虎難下


列寧對和談的態度是簽什麼都好,處理內戰是優先事項
托洛斯基則有另外的想法: 用推延戰術來推動中央同盟國內部的布爾什維克革命
但是延拖下去,中央同盟開始不耐煩露出真面目

此外,同夥奧匈帝國外交部長Ottoksr Czernin對和談延遲感到坐立不安
帝國內部跟德國一樣人民在飢餓,國內已經接近革命邊緣
Czernin希望用烏克蘭的資源解決這情勢
事實上,這糧食危機削弱了跟德國討價還價的實力
德國軍隊有可能是唯一防止烏克蘭被布爾什維克赤化的關鍵力量
另外也削弱了跟烏克蘭拉達的對等勢力
而且烏克蘭拉達在跟中央同盟的個別談和中提出要求,把俄屬波蘭的Cholm地區割給烏克蘭
因為他們宣稱該地區有烏克蘭多數民族居住

這樣的紙牌屋交易成了大事
若真的把這塊地給割給烏克蘭, 烏克蘭就可以滲透進入奧匈帝國的波蘭人
哈布斯堡能夠維持大半江山是依賴這些波蘭人政黨在帝國議會(Reichsrat)運作著
如此一來最後支持皇帝卡爾的力量就會被奪去



這樣Czernin能怎麼選?
如果他接受把Cholm交給烏克蘭,他會失去波蘭人的支持
可能會導致帝國崩潰
如果他拒絕, 接著他將無法從烏克蘭拿到半點糧食
也可能因奧地利人飢餓導致帝國崩潰
他也不能甩掉德國人, 因為他需要德國陸軍維持烏克蘭不被赤化
並取得糧食
但支持德國也代表支持德國人在俄國的領土交易立場
也代表這會失去帝國少數民族的支持,同樣地也有可能毀了整個帝國


如果你認為這是紙牌屋,這可不是-
記住該死的戰爭還在打-這是權力的遊戲
ChoshuTripneustes Posted - 02/03/2018 : 22:55:08
德國搞到後來也是軍隊把持皇帝了,所以威廉二世意見沒滷豆腐和興登堡重要
這種統帥權獨立、軍政軍令二元化常常跑出這樣的武人亂來
第二帝國搞到無法停戰、甚至美國參戰(有一說美國本來就想下場打)
日帝.......幫中共建國大家都知道
土耳其也是跟你玩政變,2016後大清洗不知道如何
唯一沒脫序的是中華民國,這算好事吧XD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