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cobrachen |
Posted - 04/07/2008 : 03:07:00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jiangweig/index.shtml
很納悶的是,蔣緯國的這個口述歷史並不是台灣這邊出版的,網路上查到的都是對岸的檢體版,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是對岸出版的嗎?
我在中研究的口述歷史叢書的網頁上也沒有找到這一本,而整理的劉鳳翰教授也是中研院的兼任研究員,在簡歷上也沒有看到這本書。
很好奇,所以問問看有沒有人知道。 |
19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Luke-Skywalker |
Posted - 05/12/2017 : 15:22:18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705090128-1.aspx 國史館:26萬餘件蔣中正檔案解密上網
發稿時間:2017/05/09 11:42 最新更新:2017/05/09 11:42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國史館今天說,歷經8個多月努力,終於完成館藏26萬餘件「蔣中正總統檔案」的清查及解密作業,並已於4月底上網。
國史館說,讀者得不限地域時間,透過國史館檔案文物查詢系統(http://ahonline.drnh.gov.tw)查詢閱覽。
國史館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蔣中正總統檔案」(一般通稱為「大溪檔案」或「蔣檔」),是國史館收藏的檔案中最有名、使用率最高的全宗之一。
國史館說,自105年8月至12月的4個月間,秉持「回歸法制,充分公開」原則,積極展開清查作業,並陸續函請當年製作檔案的原機關審酌辦理解密作業。國史館根據各機關審酌函復結果,並檢視是否有應該抽離、遮蔽個人資料後,於今年1月至4月間分批開放檔案內容於網際網路提供查閱,計開放逾26萬3000件。
國史館說,這次清查作業,總共清查「蔣檔」中含有密件的6個系列共26萬餘件檔案(其中原列為機密檔案者占61.65%),經函請總統府、行政院、國防部、外交部等25個原機關審酌解密後,目前直接開放於線上提供閱覽者達全部26萬餘件的98.8%。
國史館指出,涉及著作權或有權利約定等情形而須到館閱覽數位檔者占0.74%;內容含有個人隱私須經申請,抽離或遮掩後提供者占0.44%,絕大多數都已經可以透過網路閱覽。只有極少數(約佔0.02%),經原機關審酌認為涉及國家安全情報來源及管道,應永久保密,或依檔案第18條不予開放。
另外,國史館說,「蔣檔」之外,國史館也已於網際網路上公開「國民政府」、「戴笠史料」等檔案全宗以及「陳水扁總統文物」、「汪兆銘史料」公務活動照片等檔案,數量已逾百萬頁。未來仍將持續清查館藏檔案,例如「蔣經國總統文物」、「嚴家淦總統文物」、「陳誠副總統文物」、「司法院」等全宗檔案。這些檔案全宗完成清查,辦理解密作業、檢視個人資料後,數位檔也將陸續上網公開,便利各界使用,落實「開放政府」之政策。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
ChoshuTripneustes |
Posted - 11/20/2016 : 00:38:42 感恩,有機會去舊書攤看看 |
陸戰屋小步兵 |
Posted - 11/19/2016 : 23:11:2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brachen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jiangweig/index.shtml
很納悶的是,蔣緯國的這個口述歷史並不是台灣這邊出版的,網路上查到的都是對岸的檢體版,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是對岸出版的嗎?
我在中研究的口述歷史叢書的網頁上也沒有找到這一本,而整理的劉鳳翰教授也是中研院的兼任研究員,在簡歷上也沒有看到這本書。
很好奇,所以問問看有沒有人知道。
我在士林夜市的舊書店看過的樣子(?) 是正體中文版喔
讀書不成先用劍 用劍無它A讀書 讀書用劍兩無成 落魄江湖它W負 |
ChoshuTripneustes |
Posted - 11/12/2016 : 09:55:05 蔣緯國將軍的口述歷史有關於德式師或明德的內容嗎? 畢竟將軍是研究所創辦人之一,我又身為德粉所以滿感興趣的 |
Luke-Skywalker |
Posted - 11/11/2016 : 15:27:20 http://n.yam.com/cna/society/20161111/20161111967998.html 兩蔣日記 國史館蔣家後代對簿公堂 中央社-2016年11月11日 下午12:15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11日電)為確認「兩蔣日記」的所有權與管理權,國史館告蔣家後代蔣友梅、立委蔣萬安等10多人。台北地方法院今天開庭審理,蔣家後人認為國史館無訴訟上利益,要求法院判決國史館敗訴。
國史館長吳密察日前接受中央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兩蔣日記中夾雜的公文書,屬中華民國所有,應交給國史館管理。另外,兩蔣日記中非屬兩蔣任職總統期間日記為兩蔣個人所有,國史館經保管人蔣方智怡贈與而取得保管權。
此外,蔣介石生前交付日記給蔣經國,再由蔣經國於生前交付兩蔣日記給蔣孝勇,蔣孝勇再交付給蔣方智怡。兩蔣生前即委任交付及公開責任給歷任保管人。
至於會有這起訴訟案件,源自前年國史館在美國被列被告;未來待台灣法院確定判決後,美國法院再根據台灣判決結果續行訴訟。
台北地院今開庭審理,法官詢問國史館為何要向立委蔣萬安、蔣友梅、蔣孝章、蔣孝嚴、蔣友常、蔣友柏等10多名蔣家後代提告,確認日記所有權?
國史館委任律師說,美國史丹佛大學對國史館及蔣家後代提訴訟,因此才將所有爭執的人列為被告,若有疏漏,美國恐沒辦法接受台灣的訴訟結果。
被告委任律師則表示,若是兩蔣總統私有物,要得到全體繼承人同意才能作出處分,但國史館無取得所有權和管理權,要求法院先釐清國史館是否有法律上利益,而能提出確認訴訟。
法官問兩造有無要調查證據?原告請求調查本案被告陳忠人母親是否在世,被告方則無。庭末法官諭知,下個月召開不公開調解庭,邀兩造雙方到場討論、凝聚共識。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
冗丙 |
Posted - 11/10/2016 : 17:01:17 兄台不改跳針性格,二爺西出德國每日登山健身後就去美受裝甲訓~~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helldog |
Posted - 11/10/2016 : 16:35:48 將軍呆的是德國山地師,為何叫他主持裝甲師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
Luke-Skywalker |
Posted - 11/10/2016 : 16:04:37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61110/20161110966203.html 兩蔣日記訴訟案 爭議多年 中央社-2016年11月10日 上午11:21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為了確認兩蔣日記(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的所有權與管理權,國史館去年10月在台北地院對蔣家後人蔣友梅等人提起訴訟案,明天將言詞辯論開庭。
這起訴訟案源自2014年國史館在美國被列為被告,至今已進行3年。
國史館指出,兩蔣日記原由蔣孝勇妻子蔣方智怡保管。2005年,蔣方智怡將日記交給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保管。
2010年,天下文化及中研院近史所想要出版兩蔣日記,引發蔣友梅不滿,向士林地方法院提告蔣方智怡,主張日記的所有權為蔣經國後人9人全體共有。之後,蔣友梅雖撤告,蔣家內部對於日記的保管卻依然無法達成共識。甚至上海的陳潔如後人陳瑤光也聲明主張所有權。
2013年9月,美國胡佛研究所為避免遭日記相關人對其告訴,因此向美國法院提出確認所有權的民事訴訟,將所有可能主張日記所有權的人都列為被告,包括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家族,以及蔣孝章,另還有陳瑤光之子陳忠人。
國史館長吳密察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出示一份剪報資料指出,當年蔣中正曾登報說明,否認與陳潔如是夫妻關係,也否認他有女兒,因此,陳忠人的主張是值得懷疑的。
2013年10月,蔣孝武與蔣孝勇家族,即蔣方智怡等7人,將日記所有權利都讓與給國史館。因此,2014年3月,胡佛研究所將國史館也列為被告。7月,再追加蔣孝嚴家族為被告。
國史館向美國法院主張法庭不便利,基於日記歸屬涉及中華民國法律,且證人及證據多在中華民國境內,要求將訴訟移轉回台灣審理。
國史館指出,美國法院因此於2015年9月裁定停止訴訟程序,要求國史館須主動在台灣提起確認權利的告訴,待台灣法院確定判決後,美國法院再根據我國的判決結果續行訴訟。
國史館順利將美國的訴訟轉回台灣後,在2015年11月,將國史館以外所有在美國訴訟中被告列為被告,向台北地方法院提起確認所有權的告訴,並且把可能主張權利的蔣緯國後人也加入納為被告。2016年11月11日上午,此案將在台北地方法院的第一次言詞辯論開庭。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
Luke-Skywalker |
Posted - 11/10/2016 : 16:02:08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61110/20161110966206.html 兩蔣日記訴訟案發展過程 中央社-2016年11月10日 上午11:18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為了確認兩蔣日記(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的所有權與管理權,國史館去年10月在台北地院對蔣家後人蔣友梅等人提起訴訟案,明天將言詞辯論開庭。
兩蔣日記訴訟案發展多年,以下為國史館提供資料。
2005年,蔣方智怡將兩蔣日記交給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保管,並陸續公開。
2010.12.1,天下文化出版社及中研院近史所想要出版部分兩蔣日記,引發蔣友梅不滿,於台灣提告蔣方智怡,確認所有權為9人。
2011.4.2,上海陳瑤光發聲明給中研院和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聲明其亦為繼承人。
2011.10.4,台北士林地院開庭審理蔣友梅與蔣方智怡訴訟案,辯論終結。
2011.10.12,宣判前夕,蔣友梅撤告。但其後雙方仍未達成協議。
2013.9.20,胡佛研究所為避免遭告訴,於美國法院提起確認所有權之訴訟,將所有可能主張日記所有權的人都列為被告。
2013.10.25,蔣方智怡等7人,將日記權利移轉給國史館。
2014.3.7,因國史館承受日記權利,史丹佛大學追加國史館為被告。
2014.5.6,陳瑤光之子陳忠人於美國提出答辯,主張由史丹佛大學保管。
2014.10.10,蔣友梅於美國提起交叉訴訟,主張由蔣友梅1人決定日記處置。
2015.9.2,美國法院同意國史館的主張,裁定停止訴訟90日,要求國史館在台灣提起足以確認所有權之訴訟。
2015.10.17,國史館在台灣提起確認所有權訴訟,將美國訴訟中所有的被告納入為被告,並增加蔣緯國家族後人為被告。
2016.10,蔣孝章將日記權利移轉給國史館。
2016.11.11,台北地院言詞辯論庭開庭。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
Luke-Skywalker |
Posted - 11/10/2016 : 16:00:34 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61110/20161110966180.html 兩蔣日記 國史館籲蔣家後人捐政府 中央社-2016年11月10日 上午11:06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0日電)國史館長吳密察今天表示,多數蔣家後人已將對兩蔣(前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日記權利捐給政府,為讓日記早日回台,呼籲尚在猶豫的蔣家後人將對日記權利捐給政府。
為確認兩蔣日記所有權與管理權,國史館西元2015年10月在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對蔣家後人蔣友梅等提起訴訟案,明天將在北院第一次開言詞辯論庭。
吳密察接受中央通訊社記者訪問指出,這個訴訟案源自2014年國史館在美國被列被告;未來待台灣法院確定判決後,美國法院再根據台灣判決結果續行訴訟。
他說,這個訴訟案是舊政府延續下來,國史館對兩蔣日記基本態度沒變,雖然換黨執政,仍接續訴訟。
吳密察表示,不論各方對兩蔣功過評價如何,兩蔣日記是重要歷史文件,全民文化資產,應早日回台灣,而非流落美國,「否則情理法都講不通」。
他說,如果能順利從美國取回日記,國史館一定依法妥善保存,並盡速整理,完整公開在國民面前。
吳密察表示,蔣家後人即使彼此間對日記繼承權主張不同,但一致同意「日記具備高度的歷史價值,不應該陷入私利的紛擾中」。目前除蔣孝嚴、蔣友梅(蔣孝文女兒)、丘如雪(蔣緯國妻子)之外,多數蔣家後人已將對日記的權利捐贈給政府。
他說,除2013年捐贈的蔣孝武家族(蔡惠媚、蔣友松、蔣友蘭)、蔣孝勇家族(蔣方智怡、蔣友柏、蔣友常、蔣友青),蔣孝章今年10月也與國史館簽定捐贈合約。
吳密察呼籲尚未將權利移轉給政府的蔣家後人,期待能實現兩蔣希望公開日記、對歷史交代遺願,從繼承權紛爭中跳脫,不論主張權利比例如何,都將日記所有權利捐贈給政府,早日結束台美兩地耗時費財民事訴訟程序,使政府得以早日向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取回屬於台灣重要歷史文件。
他說,國史館將向北院主張,兩蔣日記屬兩蔣任職總統期間日記及手稿,符合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文物範圍,依規定為國有財產,應交給主管機關國史館管理。
吳密察表示,兩蔣日記中夾雜的公文書,屬中華民國所有,應交給國史館管理。另外,兩蔣日記中非屬兩蔣任職總統期間日記為兩蔣個人所有,國史館經保管人蔣方智怡贈與而取得保管權。蔣介石生前交付日記給蔣經國,再由蔣經國於生前交付兩蔣日記給蔣孝勇,蔣孝勇再交付給蔣方智怡。兩蔣生前即委任交付及公開責任給歷任保管人。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
柯達 |
Posted - 01/13/2009 : 19:28:08 就我自己的了解,中研院一直有主持相關的口述歷史計劃,但真正出版的(專書或刊於《口述歷史》期刊的)不過是少數,有的因訪問到一半,受訪者往生,所以沒能完成;有的因受訪者(或家屬)反對,而不出版;有的是訪問當時有協議,必須經過多久才可以公開;有的則是訪問的成本必須由受訪者保留....等諸多因素,未能出版。 我個人的看法,蔣緯國的訪問記錄,可能是因為蔣緯國不願公開,所以沒有能在成品完成的當下就公布,或許後來蔣緯國的後人在近幾年又允許劉鳳翰透過其與鳳凰衛視的關係,將之出版。 |
Sam |
Posted - 04/13/2008 : 09:42:39 感覺是"我的父親蔣中正"的大陸版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cobrachen |
Posted - 04/09/2008 : 21:05:49 我對這本口述歷史的疑問來由有:
蔣緯國既然曾經出過他的回憶錄,那麼是基於什麼理由讓對岸另外出版一本在內容上有極大差異的第二本回憶錄?
劉教授本身擔任中研院的研究員多年,也參與多項計畫,以他的資歷和他的經驗,對於可靠度有問題的回憶的撰寫方式和採用的態度應該是蠻嚴謹的,那麼以此書的風格,能不能算是嚴謹或者並非他個人的著作?
當然啦,我也是看到有些人習慣性的看到黑影就開槍,只是這一槍有沒有搞清楚狀況就很難講了,尤其是某個號稱對於民國史相當了解的人物。
如果你覺得我有其他懷疑的地方,是有啦,不過那不是很重要,我希望是探討一下這本書的相關撰述背景。 |
darkmoon |
Posted - 04/09/2008 : 00:07:0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ach 現在問題應該不是出在劉鳳瀚? 小弟認為是蔣緯國受訪時已是生命中的最後一點時光,且重病纏身; 此時所說出的事是否皆為真實? 請見: http://phpbb.guestbook.com.tw/b2/viewtopic.php?t=1131&start=40&mforum=rocudt34 小弟以官史對照,發現回憶這回事,有時真的靠不太住...
當回憶這種東西靠不太住時,這時候辨偽這件事就是歷史編著者的工作 尤其是這號稱歷時十年整理編出來的書籍卻還搞得如此七零八落,這作者說沒問題還真說不過去 另外,蔣緯國雖然重病纏身,但是以紀念文稿中的回憶錄直到去世前一年蔣緯國與舊部屬的會面都還可以正常會面談天,或許這種事情比較靠不住,但是至少證明他記憶應該沒有多大的障礙
除此之外,"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這本他唯一認可的自傳(他在前言中還提到作者詢問極為詳細以避免他的記憶疏失,此書於1996出版,如果考慮到記錄整理應該至少是1995甚至是1994即進行記錄)並沒有過多著墨這段赴美歷程
所以這回歸我的質疑點:劉鳳翰什麼時候對蔣緯國進行訪問(他的說法最後一次是1994.12.28,那這段的記錄又是什麼時候?)?訪問名義是以個人取材還是以中研院近史所官方身分進行取材以及相關紀錄?
這些會是書籍內容真偽的最大關鍵,不過中研院近史所找不到相關網頁可以提供詢問服務,改天有空想跑去直接問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快.. |
Roach |
Posted - 04/08/2008 : 23:39:3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rkmoon 口述歷史固然是憑回憶去敘述以往事情,但是以標準的口述態度來說一定會有錄音機進行側錄以進行事後對照 劉鳳翰在蔣緯國去世前仍然是中研院副研究員加上他本身也是職業𤥢史者應該不會犯下憑記憶說書的致命問題 如果是以官方(中研院近史所)名義記錄就絕對會有錄音帶..只是中研院方面肯不肯公開.. 如果是非官方探訪,那至少會有所謂的拜訪記錄,只是這種拜訪紀錄能不能輕易找尋是個大問題,不過以劉鳳翰書中抄錄大量蔣緯國紀念級文稿的狀況下..小弟是非常懷疑他是否有直接參訪蔣緯國將軍並採證資料 目前沒聽說蔣緯國有日記流傳至後世,目前轉移至美國的都是蔣中正日記原稿..
現在問題應該不是出在劉鳳瀚? 小弟認為是蔣緯國受訪時已是生命中的最後一點時光,且重病纏身; 此時所說出的事是否皆為真實? 請見: http://phpbb.guestbook.com.tw/b2/viewtopic.php?t=1131&start=40&mforum=rocudt34
小弟以官史對照,發現回憶這回事,有時真的靠不太住... |
Roach |
Posted - 04/08/2008 : 23:31:5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蔣緯國的日記也是在美國嗎??不然某些有心人就可以交叉比對了~ 像那個米國裝甲師成立時的編制問題~小弟覺得就算蔣緯國的說法為真~只是印證了情報單位的有關德國裝甲師編制與戰術運用的情資~ 而非協助米國陸軍成立裝甲師~
或許這裡有些幫助: http://www.knox.army.mil/history.htm |
darkmoon |
Posted - 04/08/2008 : 18:57:2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ach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brachen 敝人是認為問題多多,只是窘敝人無能將其一一點出. 部分內文請參閱另一論壇,已有些許討論:
http://phpbb.guestbook.com.tw/b2/viewtopic.php?t=1131&mforum=rocudt34
【當時蔣緯國已經重病纏身——體內許多器官多已老化或破壞,完全以藥物或洗腎維持,此後對外接觸談話較多,真真假假,無足憑信。】
或許問題的癥結點,就是出在這裡. 口述歷史的一個缺點是,當事人憑回憶講述過往, 而回憶有時卻是最靠不住的.
再者,訪問者與被訪問者兩者均已作古(就是死無對證啦), 基本上我們再也沒有向他們質疑的機會.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蔣緯國的日記也是在美國嗎??不然某些有心人就可以交叉比對了~ 像那個米國裝甲師成立時的編制問題~小弟覺得就算蔣緯國的說法為真~只是印證了情報單位的有關德國裝甲師編制與戰術運用的情資~ 而非協助米國陸軍成立裝甲師~
口述歷史固然是憑回憶去敘述以往事情,但是以標準的口述態度來說一定會有錄音機進行側錄以進行事後對照
劉鳳翰在蔣緯國去世前仍然是中研院副研究員加上他本身也是職業𤥢史者應該不會犯下憑記憶說書的致命問題
如果是以官方(中研院近史所)名義記錄就絕對會有錄音帶..只是中研院方面肯不肯公開..
如果是非官方探訪,那至少會有所謂的拜訪記錄,只是這種拜訪紀錄能不能輕易找尋是個大問題,不過以劉鳳翰書中抄錄大量蔣緯國紀念級文稿的狀況下..小弟是非常懷疑他是否有直接參訪蔣緯國將軍並採證資料
目前沒聽說蔣緯國有日記流傳至後世,目前轉移至美國的都是蔣中正日記原稿.. |
冗丙 |
Posted - 04/08/2008 : 11:39:38 蔣緯國的日記也是在美國嗎??不然某些有心人就可以交叉比對了~ 像那個米國裝甲師成立時的編制問題~小弟覺得就算蔣緯國的說法為真~只是印證了情報單位的有關德國裝甲師編制與戰術運用的情資~ 而非協助米國陸軍成立裝甲師~
|
Roach |
Posted - 04/07/2008 : 22:48:5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brachen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jiangweig/index.shtml
很納悶的是,蔣緯國的這個口述歷史並不是台灣這邊出版的,網路上查到的都是對岸的檢體版,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是對岸出版的嗎?
我在中研究的口述歷史叢書的網頁上也沒有找到這一本,而整理的劉鳳翰教授也是中研院的兼任研究員,在簡歷上也沒有看到這本書。
很好奇,所以問問看有沒有人知道。
敝人是認為問題多多,只是窘敝人無能將其一一點出. 部分內文請參閱另一論壇,已有些許討論:
http://phpbb.guestbook.com.tw/b2/viewtopic.php?t=1131&mforum=rocudt34
【當時蔣緯國已經重病纏身——體內許多器官多已老化或破壞,完全以藥物或洗腎維持,此後對外接觸談話較多,真真假假,無足憑信。】
或許問題的癥結點,就是出在這裡. 口述歷史的一個缺點是,當事人憑回憶講述過往, 而回憶有時卻是最靠不住的.
再者,訪問者與被訪問者兩者均已作古(就是死無對證啦), 基本上我們再也沒有向他們質疑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