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陸戰屋小步兵 |
Posted - 01/11/2010 : 12:42:25 http://www.beiyang.org/wenku/wenku119.htm
北洋海軍陸戰隊芻議
發現一篇好文章 之前小弟也寫過一篇 無法與之相比 不過下班之後還是翻出來獻醜 讓大夥兒參考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
8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慎.中野 |
Posted - 01/12/2010 : 00:16:5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陸戰屋小步兵
>>國軍的陸戰隊是介於老美跟日本之間,指揮架構上屬於海軍的陸上戰鬥部隊,實務上卻接近老美的獨立陸戰隊,在世界上也是頗為稀奇。
忘了說 戰後東亞老美的衛星國 南韓 台灣 菲律賓 泰國的陸戰隊 編制幾乎是如出一轍 全都襲自美軍 連標誌都一樣
附帶一提的是日本自衛隊的兩棲部隊編制跟老美不同,是從陸自當中抽一個團接受特別訓練。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GMM |
Posted - 01/12/2010 : 00:05:33 戰士隊還有阿 在各指揮部還有編制 不過好像都是打雜隊 |
陸戰屋小步兵 |
Posted - 01/11/2010 : 22:06:26 >>國軍的陸戰隊是介於老美跟日本之間,指揮架構上屬於海軍的陸上戰鬥部隊,實務上卻接近老美的獨立陸戰隊,在世界上也是頗為稀奇。
忘了說 戰後東亞老美的衛星國 南韓 台灣 菲律賓 泰國的陸戰隊 編制幾乎是如出一轍 全都襲自美軍 連標誌都一樣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
陸戰屋小步兵 |
Posted - 01/11/2010 : 22:05:03 近代中國海軍陸戰隊之嚆矢-北洋水師洋槍隊 作者 陸戰屋小步兵 前言 近代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李鴻章的自強運動。李鴻章自強運動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一環就是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師,當時堪稱東亞第一的大艦隊;不過很少人知道附屬這隻艦隊的陸戰隊,更少人知道這支部隊曾與台灣有所牽連。
洋槍隊 大清帝國北洋水師建軍之初就是師法英國海軍,洋槍隊就是英國海軍中的陸戰隊,平時充當憲兵維持紀律或高級軍官護衛,戰時擔當消防隊執行堵漏工作,或是立於桅頂狙擊敵方艙面人員,和敵艦接舷時手持步槍砍刀長矛,準備衝入搏鬥,必要時更可以登陸作戰,變成快速部屬兵力。北洋水師在這方面參照英國海軍的模式,也引入了海軍陸戰隊的編制,算是學得頗為到位的,名稱上定名為洋槍隊,直接建制在各艦艦上接受艦長指揮。因為這個緣故,洋槍隊士兵的制服有別於普通的藍色水兵制服,而是採取和英國海軍陸戰隊相同的紅色兵科色,樣式上也是士官形式,突顯洋槍隊的執法性質。1894年9月17日的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水師經遠艦上的洋槍隊就幾乎發起過一次接舷戰。 重武器 洋槍隊除了個人武器之外,還配有多人操作的重兵器。 ■六磅速射炮 此砲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可供洋槍隊登陸作戰用。鎮壓台灣台東原住民的抗官事件時,曾經用上了二門。 ■75mm舢板炮 此為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可岸艦兩用,也能根據需要使用不同的炮架。這種砲主要是供洋槍隊上岸使用,必要時亦可架設在艦上使用。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經遠、來遠,以及日本海軍的扶桑、比睿都裝備了這種火炮。 ■70mm行營炮 這是金陵機器局仿製克虜伯的產品所製造的火砲。可能性能不理想,只有製造四門裝備給濟遠的洋槍隊在登岸作戰時使用,也可換用砲架用於海戰。 ■美國格林十管連珠炮 這是現代多管機砲的鼻祖。致遠艦上裝配了六門,火力相當猛烈,可用於掃射艙面或魚雷。致遠艦上雖編制有洋槍隊,但是沒有專用的舢板砲,而是另外訂做格林機砲的砲架,用於登陸作戰。此砲砲管和砲架全備重552公斤。 大庄事件 大庄事件乃是台灣清領時期沈保楨「開山撫番」政策所產生的反動之一。所謂「開山撫番」也者,實則武力討伐,以軍事力量逐步修路開道,並設置重重據點駐紮兵勇。古道興築以來二十年間,東部駐軍經歷二十多次的變遷,駐軍衰退是其特徵,特別是瘴癘與原住民的反抗,使得後山經營漸成疲態。其中最大的一場動亂即是一八八八年鎮壓卑南呂家望社之役。呂家望社(Rikavon)在今日的卑南鄉利嘉村,屬於原住民卑南族「八社番」之一,包括知本社(Katipol)、射馬干社(Kasavakan)、呂家望社(Rikavon)、大巴六九社(Tamalakao)、阿里排社(Alipai)、北絲鬮社(Basikao)、卑南社(Puyuma)與檳榔樹格社(Pinasiki)等八社。 事件的起因在於一八八六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上奏朝廷,請求全台清賦,預備丈量土地繪製清冊,以備科徵錢糧之需。不過政策執行時,地方官員藉此謀取私利,以致官民矛盾漸生,埋下了動亂的種子,終於在二年後爆發。事件的導火線是在一八八八年6月10日臺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及新開園庄的漢人移民及平埔族人,因為埤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此即所謂之「大庄事件」,又稱為「卑南番亂」、「大庄平埔反」、「大庄平埔番亂」,民間則稱為「走反」、「清朝反」。 事件爆發後烽火四起,漢人客家移民紛紛響應,攻擊設在瑞穗鄉的水尾撫墾局,殺死委員高丞垚、哨官劉得有等,終於引起了軒然大波。後來台東地區的卑南族呂家望社(Rikavon)也加入戰局,戰火焚燒數月才被官方鎮壓。整個戰局的發展可分成南北二路,大致上是起義民兵沿著花東縱谷往南北兩端殺去,在頂點處碰上強硬守備無法攻克,待援軍抵達之後即潰敗。 (一)北路的戰事: 往北的民兵朝花蓮港攻去,一度有漢籍民兵千餘人佔領壽豐鯉魚山一帶,但旋即遭清兵擊退。另外又有璞石閣一帶阿美族兩千餘人從吉安進攻由王廷楷駐守的花蓮港營,不過遭營內砲火攻擊而潰散,隨後又被出營接戰的清兵追擊,殺死數十人始將北路反抗鎮壓下來。 (二)南路的戰事: 南路有呂家望社民兵在六月下旬圍攻卑南廳署。到8月14日有北洋水師巡洋艦「致遠」、「靖遠」從海上以砲火猛射呂家望社;翌日清軍挑選精銳三百人,懸以重賞出營反擊,殺入邦邦社(今地不明);戰鬥打到第三天,李定明、萬國本、丁汝昌、吳宏洛分率各隊,以襲擊、包抄方法圍攻呂家望、大巴六九Tamalakao社,社眾陣亡數百人,卑南方面的戰事始告平息。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身為海軍指揮官的丁汝昌率隊同樣加入地面戰鬥,這是清軍北洋水師少見的陸戰紀錄。北洋水師出任務常派遣二艘姊妹艦同行,取其船速、性能一致,且零件能互通有無。這次應劉銘傳之請派艦鎮壓台東原住民抗官事件,就是一次典型的例子。原本「致遠」「靖遠」「經遠」「來遠」是清廷依中法戰爭的教訓,專門購置為閩台海防之用。等四船完工返華,竟平白落入李鴻章手裏。劉銘傳心有未甘,不時以後山細故、勞動北洋派船助戰。這是北洋水師與台灣罕見提起的淵源,也是清朝水師洋槍隊少見的作戰紀錄。此次作戰「致遠」、「靖遠」總共合派洋槍隊六十名、卸六磅炮兩尊編成陸戰隊登陸進討。六磅速射炮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近戰火力強大,抗官的原住民無力抵擋,不到十天的功夫就把事件平息,作戰效率比當地駐紮的陸營清兵強上許多。「致遠」管帶鄧世昌副將因此事立功,獲頒提督街、記名總兵。而後甲午年黃海海戰力戰身亡,水師洋槍隊也隨之化成大海的藻屑了。
 大庄事件:又稱卑南番亂、烽起的反抗軍很快席捲後山地區、戰火沿著花東縱谷南北兩方向蔓延。直到在縱谷的頭尾端點碰到啃不下的硬核桃才停住。
參考資料 池仲佑,海軍大事記,北京,1918 林志興,大庄事件,臺灣歷史辭典,2004 ───,台灣通史(下),國防研究院,1968 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中華學術院,1988 ───,大庄沿革,大庄公學校手寫文獻, 2001 劉銘傳,各路生蕃歸化請獎員紳摺,1885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
rockitten |
Posted - 01/11/2010 : 13:35:5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要說北洋有陸戰訓練可以,但要說是陸戰隊,不免有些以今論古的遷強,稱為「海軍步兵」可能較為接近事實。
因為就名詞上來看,除開英美之外,歐洲許多國家的海軍都直接叫Marine。
國軍的陸戰隊是介於老美跟日本之間,指揮架構上屬於海軍的陸上戰鬥部隊,實務上卻接近老美的獨立陸戰隊,當年在世界上也是頗為稀奇。
actually, 歐洲 (and south America) 許多國家的海軍都叫 Armada 
those "海軍步兵" is actually more precisely be the boarding party. Even in pure naval warfare, you still need to send a boarding party to other ships for inspections/capture......
why taiwan/RoC have such a weird structure is because it is too big to be a sub-section of navy, but not big enough to be an independent branch. Similar case can be see on FAA in Royal navy.......
小貓不會作模型,小貓只愛玩模型;看似小貓玩模型,其實模型玩小貓: A B 補土白膠條,樹脂改套蝕刻片;凹線凸線凹凸線,乾磨水磨銼刀磨; 水性油性消光漆,乾掃手掃噴槍掃;模型一盒三百幾,零件一堆三千幾; 多買多作進步多,買了不作口水多;花錢耗時傷精神,小貓是隻敗家喵。 |
James.luo |
Posted - 01/11/2010 : 13:31:49 1537年成立的西班牙海軍陸戰隊(Infantería de Marina)是全世界最老的海軍陸戰隊 1610年成立的葡萄牙海軍陸戰隊 1622年成立的法國海軍陸戰隊是世界第3個海軍陸戰隊
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前身是1支海軍步兵Naval Infantry部隊 於1664年建立,只比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晚 1755年以皇家海軍陸戰隊(當時叫His Majesty's Marine Forces)名義運作
該文為何以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為近代海軍陸戰隊起源? |
陸戰屋小步兵 |
Posted - 01/11/2010 : 13:24:51 這篇文章的標題比較容易引起誤會
"北洋海軍陸戰隊"容易被誤會是"北洋政府的海軍陸戰隊"
如果稱之為"北洋水師洋槍隊" 可能比較妥當
>>國軍的陸戰隊是介於老美跟日本之間,指揮架構上屬於海軍的陸上戰鬥部隊,實務上卻接近老美的獨立陸戰隊,在世界上也是頗為稀奇。
因為我軍現存的陸戰隊就是從陸軍移編一大批人加上原本北洋政府的那一小撮血脈擴充而成的 而且戰後的潮流是以美國為尊 當然就變成現在這模樣了,小弟那時候,陸戰隊司令還是海官出身者和陸官出身者輪流出任哩
補充一句 以前港口還有"海軍戰士隊" 這可能就是北洋遺留的痕跡 隨著精實案 改由陸戰隊警衛營接管港口 這些單位就跟著消失了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
慎.中野 |
Posted - 01/11/2010 : 13:00:38 但從這篇文章看來,最早的北洋是採用西方舊制的艦上陸戰隊,以維持秩序跟警衛港口等為主要任務。
至於後來水兵操練步兵技能,在當時各國海軍之中也非罕見,到現在軍艦上還是有放些輕武器。戰況吃緊時,將艦艇水兵轉作陸戰用也非稀奇。
「海軍的步兵」這個概念是出於軍種劃分與實際狀況的需求之間,其實由來已久。但陸戰隊=兩棲=敵前登陸的概念,還是要先推給美國人。其實就算今天在歐洲這種觀念也並未普遍,從陸軍或海軍中分一部隊接受兩棲訓練的狀況,實比專責兩棲的陸戰隊是更為常見。
因為海軍需要士兵的狀況陸軍不一定在,平日的警護任務需求,也不好專責其他軍種負責,因此一定的陸上部隊,對海軍來說還是必須的。
要說北洋有陸戰訓練可以,但要說是陸戰隊,不免有些以今論古的遷強,稱為「海軍步兵」可能較為接近事實。
因為就名詞上來看,除開英美之外,歐洲許多國家的海軍都直接叫Marine。
國軍的陸戰隊是介於老美跟日本之間,指揮架構上屬於海軍的陸上戰鬥部隊,實務上卻接近老美的獨立陸戰隊,當年在世界上也是頗為稀奇。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