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整理>朝鮮近代史略說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640 x 480
800 x 600
1024 x 768
1280 x 1024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基本
協助
提示
編輯:
Font
Andale Mono
Arial
Arial Black
Book Antiqua
Century Gothic
Comic Sans MS
Courier New
Georgia
Impact
Lucida Console
Script MT Bold
Stencil
Tahoma
Times New Roman
Trebuchet MS
Verdana
Size
1
2
3
4
5
6
Color
Black
Red
Yellow
Pink
Green
Orange
Purple
Blue
Beige
Brown
Teal
Navy
Maroon
LimeGreen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按這裡將簽名擋包含在發表中.
T O P I C R E V I E W
陸戰屋小步兵
Posted - 01/24/2011 : 14:52:17
為了寫作而進行的疏理 因為對這段不熟 希望各位幫忙指點下
朝鮮近代史略說
要講中日關係史幾乎不可免地要提到朝鮮,從唐朝直到清朝中日兩國在這片土地上爭奪不休,還發生了三次大戰。要說近代朝鮮史,不能不說興宣大院君這個人。
「大院君」本來是非直系朝鮮國王生父的稱號,歷史上有三人。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就在上面加花草,我們現在說的這個興宣大院君本名是李昰應,朝鮮第廿六代國王高宗李載晃他老爸。李昰應少年時就喪兄、喪母、喪父,17歲就孓然一身;不過他曾跟父母親學習漢學與繪畫,算有一技之長,靠著賣畫維持生計。他以王族的身分做這種事情又好酒好賭,常被人嘲笑,說他是「乞食王子」、「宮道令」,就是破落戶的意思。
這種情況直到1863年12月第廿五代國王哲宗病死才翻轉過來。身體孱弱的哲宗沒有嗣子,於是由李昰應的次子李載冕(高宗)繼位,李昰應就在此時被奉上大院君的稱號。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浪蕩不羈的外表都是裝的;實則李昰應早就暗中結交各派勢力,頻頻展開人際活動,這才讓李載冕得以登上王位。年幼的高宗成人之前,政務交給大院君處理,所以1863年到1873年這段期間被稱作大院君攝政時代。
大院君施政重心擺在跟外戚鬥爭上,主要是排除建國功臣安東金氏一族的勢力。具體的說有加強選拔人才、改革官制、改善土地集中的問題。對外採取「鎖國攘夷」政策,禁止基督教迫害基督徒;這樣做引來兩次外國勢力干涉,分別是我們提過的「丙寅洋擾」、「辛未洋擾」。兩次洋擾都被朝鮮擊退,更加深大院君的政治路線;花大筆人力物力在各地興建斥和碑,宣揚鎖國政策,又增加砲台跟重建景福宮。
這些開銷都用大量鑄錢、增稅、開徵新稅支應,很快地朝鮮經濟就被他搞得疲憊不堪了。尤其那些被他剝奪特權的貴族階層更是怨聲載道,等到高宗李載晃親政,失去特權的貴族馬上跟王妃閔氏一族的外戚聯手,把大院君從攝政的位置拉下台,此為「癸酉政變」。
把大院君拉下來的女人閔茲暎,就是後來的明成皇后,中國稱她閔妃。韓國文學戲曲把她描寫成一位鐵娘子,實際上卻是個悲劇人物。不是她政治手段高超,而是她老公李載冕根本是一個沉溺酒色的沒用腳色。從高宗親政那天起,閔妃就引進外戚勢力掌握國政,和大院君殘黨勢力激烈鬥爭;這段期間朝鮮軍隊重心都在對內,防禦外國自然力不從心,日本人隨便一艘小砲艦就能在江華島製造事端,朝鮮也就被迫開國。
江華島事件後朝鮮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實行改革的必要性。1879年,禮曹參議金弘集率團訪問日本,他回國時帶回一本滿清駐日公使館的官員黃遵憲所寫的小冊子,名為《朝鮮策略》。這本書建議朝鮮引進歐洲體制和技術,並同中國、日本和美國合作,加強自己的防衛能力,以阻遏俄國向南擴張。這個「策略」一曝光,立刻就引起反日守舊派儒生的反對,這些儒生發起一場「衛正斥邪」運動,反正外國來的就要反對,日本跟著洋人混也被一起反了。
相對於這些守舊派,主張開國的一派被稱為開化派。開化派在1880年前後形成,思想上受北學派的朴珪壽影響。朴珪壽是傳統學者官僚,但是以兩次洋擾經驗及閱讀西方書籍為基礎,思想相當進步。他大力主張朝鮮應當引進西方制度與文物,達成富國強兵的目標。尤其激進的一點是他否定華夷秩序,認為中國、朝鮮與日本都是平起平坐的國家,應該在這點基礎上合作。最後他也批判朝鮮兩班特權階級,主張要建立平等職業倫理。他的想法形成開化思想,開化派後來出現的重要人物追根究源都是從這兒來的。
要開化總要有參考依據,於是朝鮮政府先派一批年輕貴族組成「紳士遊覽團」去日本考察,接著又派一批老派官僚去訪問中國。前者有不少人跟福澤諭吉學習過,很是敬慕日本明治維新;相反的受過李鴻章照顧的那批人,就傾向中國的洋務運動,這一來就給開化運動分裂埋下伏筆。
如同中日兩國的現代化,開化派加入朝鮮政府也制定若干新政策,具體說有官制改革、別技軍、修信使、領選使等等。其中這個「別技軍」就是紳士遊覽團訪日時,用日本政府贈送的一批過時步槍,再聘請日本教官組成的新軍。
朝鮮因為文官體制發達加上有中國照應數百年,早就養成了不想要軍隊的心態。這時候的朝鮮軍隊大概有二千到二千五百人,說是軍隊實際上早已退化成警察公務員,這些人分屬所謂的五軍營。別技軍就從五軍營挑選精壯80人組成,正式名稱是教練兵隊,顧名思義這是一支幹部教育隊,為閔黨將來要掌控軍隊的種子做準備。
別技軍的待遇都比舊軍好,那時候的人就跟喊清末新軍是假洋鬼子一樣,給這批人取了「倭別技」的綽號。閔妃一黨跟大院君爭權,使得軍隊成為各派打擊或爭取的對象;他們自己成立新軍,有歷史的舊軍就被閔氏排擠。差別待遇加上欠餉十幾期,又不好好處理,只想在兵糧裡加水摻砂糊弄,整個不滿就在1882年7月爆發出來,這就是壬午兵變的導火線。
大院君利用舊軍士兵不滿發動壬午兵變,驅逐閔氏一族,殺掉日本教官堀本禮造,燒掉日本公使館,他以為這樣就能重掌政權。但他沒料到閔茲暎不是那麼簡單的女人,除了有日本人支持,她還跟滿清駐朝鮮專員袁世凱搞上了;閔茲暎事變當時投奔清軍軍營尋求幫助,袁世凱的動作也很快,收到報告的李鴻章派吳長慶帶了三千人在三艘軍艦護衛下,把大院君這個麻煩製造者給逮去天津關三年禁閉。
日本方面呢?大陣仗派了五艘軍艦加上二千人的兵力,獅子大開口要求道歉、補償金、處罰犯人、割讓巨濟島、鬱陵島。中日雙方就在首爾城下對上,幸好美國也派了軍艦牽制;顧忌列強反應的日本只好放棄,只拿了朝鮮政府55萬日圓賠償金,簽了濟物浦條約就走人。
經過這個事件閔氏一黨又重掌大局,而且更向中國靠攏,朝鮮看起來好像還是在中國掌握中。但是濟物浦條約有一條承認日本駐軍的權利,表面上是保護日本使館,實則已成為臥榻隱患。
中國為了加強控制朝鮮,那一年和朝鮮簽了《中朝商民水路通商章程》,明文確認中國的宗主權。同時把朝鮮駐軍增加到三千人,又提供武器讓袁世凱編練「親軍左營」、「親軍右營」二支朝鮮新軍。但這些做法已經有些晚了而且也不夠徹底。
前面說過開化派分裂,就是在壬午兵變之後。這時候開化派分裂成親華的穩健派(金允植、魚允中、金弘集)跟親日的急進派(金玉均、朴泳孝、徐載弼)。穩健派又叫「事大黨」,取自《孟子》的「以小事大」,急進派又叫「獨立黨」,主張擺脫中國跟日本看齊;雙方勢如水火都指責對方是韓奸賣國賊。
壬午兵變給日本的啟示就是想要把手伸進朝鮮,就不能不擺平朝鮮背後的中國。此時的大清帝國雖然衰落,卻也還是個龐然巨物,小小的日本有足夠企圖心卻沒有足夠的實力能挑戰它。日本必須等待時機,這個時機就是中法戰爭。
1883年12月中法為了爭奪越南大打出手,法軍除了進兵越南還攻擊了福建、台灣、浙江。戰爭打到1884年10月法軍都一直佔據上風,馬尾之戰摧毀了福建水師,陸戰隊也攻占了基隆、澎湖,只有淡水的戰鬥受挫,情勢一面倒地對中國不利。
這對日本還有朝鮮獨立黨來講真是天賜良機,算準了中國不能兩面作戰,參議伊藤博文訓令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把之前朝鮮賠償的55萬元拿出40萬元交給獨立黨的金玉均、朴泳孝做為政變資金。
拿了錢的金朴二人就跟郵政局長官洪英植串謀,在1884年12月4日晚上發動恐怖攻擊。當天為了慶祝郵政局成立,國王在王宮開宴會宴請各國顯耀。日本公使竹添藉口著涼沒去,由書記官島邨出席。宴會開到九點的時候,突然爆炸聲響起,接著有人大喊失火,這時島邨拉著美國公使福特還有洪英植從後門離開,跑去查看。趁這個空檔有幾十名刺客衝進會場見人就開槍,把國王的親信、外國使節跟反對派打死的打死,打傷的打傷。
等島邨等人回到屋內時,只看到現場一片混亂哀鴻遍野,他立刻藉口避難離開,其實是回去通知竹添,可以出兵了。竹添就以保護國王安全為理由,把日本駐防的200名部隊全部投入攻佔朝鮮王宮。
當天深夜三點島邨用「身上帶有火藥,肯定有嫌疑」這理由,殺了王宮內官柳在賢。這時候獨立黨與日軍已經確實控制王宮,國王也用滿臉焦急又充滿期待的臉色接受「保護」。第二天國王發布人事命令,獨立黨人組成新內閣,朴泳孝當了前後兩營監督,洪英植當了左右兩營監督,金玉均當了戶曹參判兼惠商局堂上;新內閣公布了十四條新政,其中要點有四樣:
1國王今後不叫殿下,改稱皇帝陛下,是獨立國家的君主。
2廢止跟中國大清朝的朝貢關係。
3廢除舊內閣、修改稅制、廢除宦官制度。
4新設宮內廳,強化王室透明性。
總之,就是宣布朝鮮獨立,但只獨立了一天。
6日天早上竹添進一郎以為一切都已經安穩正在高興的時候,國王李載冕找到空檔溜出去找袁世凱去了。袁世凱手上有三千人馬,兵分兩路,主力二千人進攻王宮,另外一千人攻打日本公使館,使之首尾不能相顧。攻打公使館的部隊很順利,但是進攻王宮的部隊受限地形,兵力不能展開,加上顧忌事端擴大,竹添以下日軍140人得以殺出重圍逃到濟物浦撤走。這一仗日方損失40名,包括軍官一名,參謀本部語言學生二名。甲申事變以獨立黨失敗告終,事後金玉均等人流亡日本。
同壬午兵變,日本政府用公使館被焚毀、人員死傷煽動輿論,派了二千五百人登陸濟物浦興師問罪,中國不甘示弱也增派吳大征的五千兵馬支援袁世凱。雙方劍拔弩張,但日本尚未做好戰爭準備不敢動手,只以朝鮮為談判對手,企圖塑造朝鮮是一個獨立國家的表象。最後是簽訂《漢城條約》,朝鮮承擔一切責任,出錢賠償日本損失。
要說中國完全沒動作也不對,吳大征在條約簽訂前一天還硬闖會場試圖扭轉局勢,但被日方以和中國的談判須另外進行為由而拒絕。還有就是英國怕中日交火可能促使俄國南下,於是在事件中偏袒日本,袁世凱只好坐壁上觀。
中國國內因為剛打完中法戰爭,還沒緩過氣來,沒辦法再打一場大戰。雙方就這麼交涉十多次,最後簽訂《天津條約》;這個條約讓中國喪失在朝鮮駐兵的權利,同時也承認日本派兵朝鮮的權利。日本等於讓中國在朝鮮退了一大步。
甲申事變後,大院君在日方要求下回到朝鮮,他老兄一回來當然是風波不斷;跟閔政權扯皮不說,還有炸彈事件,弄得朝鮮政局雞飛狗跳。接下來又有兩件事把中日兩國往戰爭邊緣推了一把,分別是1889年「防榖令事件」以及1894年「金玉均暗殺事件」。
防榖令是袁世凱因應日本炒作朝鮮糧價的對策,但是破壞了國際商業慣例,讓中國商業形象受損,也加深了日商支持開戰的心理。金玉均則是被閔妃的刺客暗殺於上海,因為兇手洪鍾宇認識李鴻章兒子李經芳,結果日本國內群情激憤,認為政府太過膽小。走到這地步可說火藥齊備,只差有人點火了。
然後火苗來了。1895年2月朝鮮全羅道發生了「東學黨之變」。這個東學1860年就有了,創教的教主叫崔濟愚。東學教的理論基本上是拿朱子學摻雜佛道思想號稱三教合一,傳教的方法有點像日本一向宗,就是反覆念頌「侍天主,造化定,永世不忘,萬事知」這十三個字,之所以叫東學是因為相對於基督教的西學而言,這個教團在仇視洋人的農民很有市場,所以被當局忌憚,第一代教主就被捕殺了。
但跟義和團一樣,鎮壓歸鎮壓,並沒有根除。後來全羅道官員貪暴過度,終於官逼民反,藉著教團起義了。前面說過朝鮮軍差不多都是儀隊之類的擺設,要鎮壓暴動只能靠宗主國派兵。
可是這時候情況不單純了,根據天津條約,中國能派兵,日本也可以派兵。中國派了2600人,日本手筆更大來了一個混成旅團7000人。看到兩國大軍雲集一付要開戰的架式,東學黨馬上就和政府妥協,簽了《全州合約》,動亂平息了。
這一來袁世凱傻了,他原本要藉機加強控制朝鮮,動亂平息他就沒藉口繼續留下來了;日本公使大島圭介也傻了,他也是要來藉機尋釁,就這麼結束可不行。於是中日兩國就在誰該先撤兵,還是要同時撤兵的問題糾纏不休。急於開戰的日本終於撂下一句:「嗣後如有不測,我政府不任其責」。
中國(或李鴻章)可能沒有認清日本實力已經增長,認為事件最後會跟以往二次一樣解決,甚至幻想列強介入調停,沒有認真想過要增兵,這一來在朝鮮的爭霸就輸掉序盤了。然後7月25日中日海軍在豐島海面擦槍走火,戰爭爆發。
中日甲午戰爭的過程在此就不多說了,反正中國戰敗割地賠款,允許朝鮮獨立,從此朝鮮進入了「大韓帝國」時代。失去靠山的閔妃後來又想引進俄國勢力對抗日本,玩外交玩過火搞到身死國滅,被日本浪人給暗殺了(乙未事變)。
大韓帝國表面上是獨立國家,實際上被日本控制在手裡。日本不直接併吞朝鮮是因為俄國的壓力,後來日俄戰爭日本獲勝,這一理由就不存在了,反對併吞朝鮮的伊藤博文又被朝鮮志士安重根暗殺,就更給併吞派的人理由。
1907年高宗李載冕派了三名特使前往海牙會議指控日本侵略,但國際上早已將朝鮮視為日本勢力範圍,他這種小動作惹起日本不快,逼迫他退位改由他兒子李坧繼位,是為純宗。當魁儡沒自覺還大聲嚷嚷,結果就連魁儡都沒得做。1910年日本根據《日韓合併條約》併吞韓國,李朝皇室被帶去日本,大韓帝國滅亡。
至於文章開頭說的大院君,在日軍攻佔平壤時被找去主持政府,但日本人對他並不放心,認為他「只知有中國,不知有其他」,同年十二月利用完之後把他流放。1898年2月22日以七十九歲高齡死去,1907年被大韓帝國政府加上「獻懿大院王」尊號。
一八八一年朝鮮朝士視察団(紳士遊覧団)の日本派遣 : 日本側から見た派遣経緯 狐塚裕子 清泉女子大学
『近世朝鮮史』(林泰輔著)
明治百年史叢書 第285巻、 日韓外交史料第2巻 壬午事変 (編集:市川正明)(原書房)
『新版韓国の歴史 - 国定韓国高等学校歴史教科書』(世界の教科書シリーズ 1)明石書店2000年
浩瀚的大洋是賭場 俞天任 語文出版社 2010年05月01日
學書未成先用劍 用劍無功再讀書 讀書用劍兩無成 落魄江湖功名負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