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第一次英荷海戰讀後心得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編輯: 粗體斜體底線橫線 靠左置中靠右 水平線 加入鏈結加入Email加入圖片 加入程式碼加入引言加入列表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Smile [:)] Big Smile [:D] Cool [8D] Blush [:I]
Tongue [:P] Evil [):] Wink [;)] Clown [:o)]
Black Eye [B)] Eight Ball [8] Frown [:(] Shy [8)]
Shocked [:0] Angry [:(!] Dead [xx(] Sleepy [|)]
Kisses [:X] Approve [^] Disapprove [V] Question [?]

 
   

T O P I C    R E V I E W
helldog Posted - 03/15/2014 : 02:38:20
第一次英荷海戰發生於1652~1653年之間,可視為古典海戰向近代海戰的一個過渡。

與一般大眾認知不同的是,戰列線戰術在第一次英荷海戰出現的次數並不高,嚴格來算只有一次半;戰列線戰術只部分地出現在波特蘭海戰,算半次,第一次全面出現於加巴德海戰,算一次,其他戰役都沒有使用。所以坊間一些普科類通史書籍提到英國於第一次英荷海戰大量使用戰列線戰術,其實是錯誤的。

《Naval Warfare in the Age of Sail》的作者Brain Tunstall的說法是,1653年2月發生波特蘭海戰時,1653年的戰鬥訓令還沒頒布(3月29日才頒布),波特蘭海戰出現了與戰列線相似的陣型只是種巧合。
之後布萊克上岸養傷,炮兵軍官出身的喬治.蒙克可能是基於波特蘭海戰的經驗,定制了新的戰鬥訓令,把戰列線戰術加入其中,然後戰列線戰術在加巴德沙洲海戰裡登場。

之後布萊克重返艦隊,戰鬥指令被更新過,恢復了之前的情況,不再有戰列線的安排,這也是為何最後一戰沒有使用戰列線戰術的原因。戰列線戰術直到1665年第二次英荷戰爭前,被當時認艦隊司令兼海軍大臣的約克公爵確立其地位,之後才成為英國海軍長期遵循的戰術原則。所以可以說直到第二次英荷戰爭,戰列線戰術變成正式戰術。

1654年4月,英國共和國和荷蘭聯省簽定了《威斯敏斯特條約》,和約中規定荷蘭人必須承認克倫威爾提出的《航海條例》,承認英國在東印度群島與聯省擁有同等的貿易權,割讓
大西洋上的聖赫特拉島,並賠償27萬英鎊。和約還附有一個秘密附加條款,禁止查理二世的王位繼承人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以後的英王威廉三世)返回英國繼承王位。因為克倫威爾對待不想與同是新教國家的荷蘭作戰,所以《威斯敏斯特條約》還是放棄了一些更有野心的主張,例如漁業稅;當然也有可能是英國人也撐不下去,急於求和的原故。

後來荷蘭人發現,《威斯敏斯特條約》雖然苛刻,但還是不太糟。自己還是歐洲的造船大亨,就連英國人都還是喜歡來荷蘭買船,捕漁業也不受影響。那時中國的茶、絲綢還未受到歐洲人青睞,美洲的咖啡與菸草還未讓歐洲人上癮,只要東印度群島這個金山還在自己手裡(VOC已經基本壟斷了世界的香料貿易),香料就能源源不絕的運往歐洲,讓自己大賺其錢,至於英國殖民地之間的那些微薄小利,就讓英國人去賺吧。只要有錢,荷蘭人就能雇用更多的水手、重新造艦,伺機報仇。所以一些學者說《航海條例》讓海上馬車伕衰落為二流國家,其實不算是全部正確的;畢竟荷蘭接下來挺過了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海戰,並且全都贏了;荷蘭的衰落更大的原因是來自18世紀香料貿易的沒落與1672年荷法戰爭時整個國家几乎被法軍淪陷所導至。

在英國方面,為了英國共和國的海外貿易,克倫威爾提出了《航海條例》,為了發動貿易戰爭打垮荷蘭商業霸權,克倫威爾四處舉債大力建設海軍。結果發現打贏了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因為所得利益填補不了財政漏洞。為了錢,克倫威爾於1654年又發動英西戰爭,想要靠戰爭再撈一筆,沒想到英國商船被西班牙私掠者搞的灰頭土臉。這種發動戰爭以戰養戰且四處舉債的行為根本是飲鴆止渴,最後造成共和國政府財政赤字還欠債數百萬英鎊。

1658年克倫威爾死後,海軍水手因為們有好幾個月領不到薪水而拒絕出海;財政的困難也讓共和國政府倒台,1659年英國國會宣布君主制復辟並迎回查理二世,克倫威爾努力半天最後卻一夕回到解放前。

而《航海條例》雖然讓英國壟斷了英國殖民地間的貿易與商業,但少了海上馬車伕,物流、物價與商業買賣成本都提高了,這種獨厚英國本土商人的壟斷行為造成英國殖民地的不滿,最後成為美國獨立的遠因之一(這應該是英國建國以來最大的失誤吧)。如果克倫威爾地下有知,不曉得是否會吐血三升再死一次。

為何英國能打贏這場戰爭?能撂倒當時最強的海軍-荷蘭聯省艦隊?我想可以從幾個原因來討論:

其一是上位者對於海軍建設的支持:
克倫威爾於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便成立共和國政府,並於1653年自封為護國公,以軍事獨裁統治英國。他透過稅收、關稅、出售充公土地讓政府每年預算增加至200多萬英鎊,並允諾每年會花40萬英鎊用於海軍建設上。1649年,克倫威爾就下令建造了77艘以上的護衛艦(frigate)。後來戰船總數高達157艘,總噸位是斯圖亞特王朝的數倍之多,海軍人員達3萬人,這種擴充速度在當時可以算是驚人的。

其二是英國海軍在管理組織上的優勢:
英國海軍部與海軍委員會直屬議會,海軍部由12~15人組成,每週開一次會,負責戰略的制定。而海軍委員會則負責一般行政事務,例如船隻的建造、人員招募、物資供給等一切大小瑣事。他們還負責監督之責,各地海軍每星期都要向海軍委員會匯報。

相較於英國海軍在軍政與軍令上的統一,荷蘭聯省海軍在管理上可以用四分五裂來形容;荷蘭聯省共和國有5個海軍部:弗里斯蘭、西蘭、阿姆斯特丹、馬斯、北荷蘭。分別由臨海的5個省掌控。各眚海軍部不對聯省議會負責,只聽自己議會的命令。平時各自為政,各自造船、各自收稅,戰爭時期才各自徵調船隻組成聯軍。因為各省海軍彼此沒有上下從屬關係,所以戰爭時就各自不買帳,有可能會發生艦隊總司令指揮不動他省分艦隊的情況發生;例如肯特諾克海戰中西蘭分艦隊因為不肯受德.威斯指揮而私自離隊,這在英國海軍裡是要判軍法的。

其三是船隻設計與戰術使用哲學的差異:
荷蘭聯省是第一個創造外洋艦隊的國家。在荷蘭80年獨立戰爭裡荷蘭海軍要進行三項主要任務:其一是替自己的商船隊護航;其二是封鎖南尼德蘭那些私掠船出沒的港口(私掠船最重要的港口是敦克爾克),並掃蕩那些私掠船;其三是攔截定期往來北海的西班牙戰艦與人員運輸艦隊,以切斷西班牙軍隊在低地國的補給。這幾個任務都需要船隻能進行遠程的活動,所以船隻的設計需要結構強度較強,以適應長時間的海上航行;重量輕且船型纖細,得到較快的速度與較佳的適航性;加上荷蘭的海港水淺,艦艇吃水全被限制在4.5公尺內,
所以單甲板、搭載40門砲、300噸重的護衛艦[註1]成為荷蘭聯省海軍的標準戰艦,較重型的船几乎被淘汰只留下一小部份。

因為荷蘭聯省共和國還擁有大量的殖民地,護衛艦不只適用於護航,在巡邏與往來各地之間比昂貴且少量的戰列艦更適合,加上荷蘭人平時還喜歡把將戰船投入航運載貨(洋人版的軍隊經商),所以聯省海軍偏好便宜、靈活、數量大、速度快的護衛艦是可以理解的。加上荷蘭聯省自己無法造炮,火炮都要從外國進口,青銅炮很貴,當時的鑄鐵炮性能又不穩定,所以船上裝炮的數量少。海王星號(Neptunis)可以視為當時荷蘭聯省海軍的典型軍艦:長39公尺、寬9.09公尺(長寬比為4.2比1)、高3.68公尺,34門砲(4門24磅砲、14門12磅砲、8門8磅砲、4門6磅砲、4門3磅砲) [註2],1651年下水。

與西班牙長時間的作戰,在荷蘭海岸阻擊西班牙商船或補給船隻,小船完全足夠,這是荷蘭人於80年獨立戰爭得來的經驗。當然荷蘭聯省海軍並不是只能私掠,他們也能進行艦隊決戰。在縱火船的幫助下荷蘭聯省海軍運用靈活、近距離砲戰的優勢於1639年10月,在英國的唐斯泊地摧毀一支規模大得多的西班牙艦隊。

註1:
護衛艦(frigate)與其說是一種艦種,他更偏向為一種設計哲學,相比於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船隻長寬比3:1,護衛艦的長寬比達3.5比1以上,以獲得較佳的控制性與速度。

註2:
此重量為荷蘭磅,一磅為491克,比英磅454克微重,所以荷蘭24磅砲等於英國26磅砲。

英國則走上不一樣的道路。克倫威爾雖然繼承斯圖亞特王朝的遺產,獲得了好幾艘的重型戰艦,但那些重型戰艦笨重、緩慢、不靈活、適航性差,冬季出不了海,海況差點也出不了海,可算是”夏日艦隊”。 這種船以海上君主號為代表,1637年她下水時威廉.蒙森爵士批評該船几乎無法操縱。

克倫威爾則務實許多,他也造戰列艦,但噸位沒海上君主號等那樣誇張,僅1000噸左右,6~70門砲,長寬比較長,在火力、零活度、適航性上取得平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船大砲多,而且船上几乎沒有裝飾,充滿清教徒簡約的風格。

克倫威爾還建造大量的護衛艦;其一是英國內戰期間,西班牙和法国與王党眉來眼去,一起聯手對議會軍大搞私掠,為了對付海盜行為和封鎖城堡,所以需要護衛艦,巨艦在這種任務是沒用的。其二是受到荷蘭聯省海軍的刺激,鑑於荷蘭護衛艦的成功,英國也需要類似的武器來對應,最大型的護衛艦有雙甲板、60砲位,跟3級重型戰艦一樣的大。

第一次英荷海戰大部分戰役都是混戰,以戰績來看,就算採用混戰,英國人並不輸給荷蘭人,贏面甚至更高;英國船隻的砲較大,砲手的訓練較好,就算雙方船隻砲數相同,單位投射彈丸重荷艦只有英艦的2/3,當雙方陷入互相砲擊時荷蘭往往處於下風。

既然佔有優勢,為何英國人要改變戰術?我認為會採用戰列線戰術很大的程度上是英國海軍內部的驅動力。1649年克倫威爾殺了查理一世,內戰裡本來支持議會的一部分海軍無法接受克倫威爾這個弒君者,他們叛變到王黨。基於對海軍的掌控,克倫威爾開始用新模範軍的陸軍軍官安插到海軍裡面,這個對海軍的職業化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為新模範軍是一隻更加純粹的職業軍隊。喬治.蒙克身為砲兵軍官,陸軍戰術裡面強調的秩序、火力發揚、確定性必定非常熟悉,他把從這些概念帶入海軍並導致戰列線戰術的誕生。
再者,既然英艦擁有更強的火力優勢,那能更發揚側舷火力的戰列線戰術必然會被人所接受,畢竟以蓋倫帆船的船型來說,最重且數量最多的火炮全都佈署在兩舷。而且戰列線戰術強調秩序,盡量降低脫序行為,雖然混戰能取得重大戰果,但往往傷敵1000,自損800,戰列線戰術可以說是防禦性的。

隨者時代的演進,西方海軍搭載的火砲越來越多;1571年的勒班多海戰,基督教聯軍只不過搭載了1815門大小火砲,1588年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也僅有2431門,不到一個世紀之後的奇吉敦戰役(1673年),荷蘭艦隊75艘船共搭載了4233門砲,其中60艘戰列艦沒有一艘船火砲低於40門。如果還要執意混戰,還沒接近對手,己方可能就被轟成碎片。戰列線戰術在第一次英荷海戰只是一場實驗,到了第二次英荷海戰,雙方基於之前的教訓,放棄混戰,全面採用新戰術。戰列線戰術不是某人獨自完成的思想結晶,而是雙方經過深思熟慮、緩慢演化出來的結果。


最後是船員素質方面:
傑佛瑞.帕克曾說過:「商船人員是海軍的儲備。」航海是個技術活,擁有操船技能的商船水手自然是補充海軍水手的不二人選。荷蘭人有龐大的航運規模,是歐洲商船總噸位的一半,有56萬噸之多,這優勢不是商船總噸位僅17萬噸的英國能比的。這也是為何武裝較輕的荷蘭人能夠旗鼓相當與英艦隊抗衡的主要本錢。

不過英荷兩國在戰爭期中都面臨了人力短缺的危機,也都拉過壯丁,把遊手好閒者、流浪漢或外國人抓上船充軍。雖然荷蘭人力比較充沛,不過海外貿易是荷蘭的本命根,無法徵調太多的商船水手到軍艦上,商船對船員也是需求甚殷,再加上VOC享有招募船員的優先權,其船員薪水是軍艦水手的數倍(VOC最低階水手的月薪是9荷盾=36里爾),對水手來說更具吸引力,荷蘭實際上並沒有完全發揮船員素質上的優勢。

為何英國海軍能在17世紀獨霸歐洲?變成歐洲第一強軍?我想有地緣與運氣的成分在裡面;雖然1588年英國人擊敗無敵艦隊,但那是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下的一場小勝,其實無敵艦隊損失並不嚴重,大部分的損失還是來自於隔天的颱風。雖然打贏西班牙人,英國海軍在歐洲還是個2流的存在,因為1620年代的幾次對抗西班牙人的行動都失敗了。

1630年代,英國人的海軍策略是,建造豪華巨艦來宣示英國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的主權,並用來威嚇其他國家。這種紙老虎行為,遇上真正的海軍強權,則一戳就破。1639年的唐斯海戰,西班牙人逃到唐斯錨地尋求英國人的保護,荷蘭人根本不管英國人處中立國,衝入唐斯錨地把西班牙人給端了,英國艦隊根本不敢出聲,躲在旁邊瑟瑟發抖。這種情況直到克倫威爾建立一隻實戰性強的海軍,這局面才扭轉過來。

雖然英國海軍在1653年後有戰術、規模的優勢,但這不是絕對,對手只要大力投入,很容易就追趕過來,但為何英國人可以把對手甩到車尾燈都讓對方看不到?原因是每當關鍵時刻英國的競爭對手都會深陷陸戰,軍事是個燒錢的事業,你很難維持一個大陸軍的同時還能維持一個大海軍。

西班牙、荷蘭、法國的海軍都有強過英國的時候,英國強到最後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保持對海軍的持續投入,因為錢花到陸地上去了。英國不需要大陸軍,他與對手隔了一道海,要入侵英國先要擊敗其海軍,所以英國在1660年之後,陸軍就被極大的削弱。但其他國家需要;西班牙在尼德蘭、在法蘭西南部、在義大利、在德意志都有軍團要養,法國更不用說,是17世紀規模最大的陸軍。荷蘭在法荷戰爭面對法國陸軍的時候也是拼命擴軍抵抗(陸軍從2萬人擴編到10萬人),然後英國人趁機抓住了機會,建立起巨大優勢,這個能說英國海軍為什麼能在17世紀的歐洲大戰中崛起。西班牙、荷蘭、法國,海軍最後的失敗都不是因為海上被英國打敗,而是陸地上的經費花銷侵佔海軍支出,最後養不起大海軍與英國對抗,僅此而已。
組織和裝備的差距可以彌補上,不能彌補的還是國運的不同。18世紀以後的對手就只剩下法國,孤零零的西班牙變成波旁家,哈布斯堡王朝只剩奧地利那幾個,海軍不足為患。等到19世紀英國人擊敗拿破崙,他變成世界第一海洋強權。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2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xk2013 Posted - 03/17/2014 : 16:37:15
英国的胜利有个前提,就是欧洲大陆,至少西欧不出现统一的欧洲霸主或者一个敌对的统一的欧洲联盟,所以世界优势和欧洲均势是一体两面。那样的对手可以利用整个欧洲大陆的资源来建立一支远强于英国的海军。

事实上英国人海上斗争输的最惨的美国独立战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欧洲大陆所有强国都站在了英国的对立面,欧洲大陆找不到盟友。

拿破仑战争的法国优势如果早100年甚至50年,那鹿死谁手真的难说了。
陸戰屋小步兵 Posted - 03/15/2014 : 21:35:10
真不錯,有圖片就更好了。

讀書不成先用劍 用劍無它A讀書 讀書用劍兩無成 落魄江湖它W負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