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閑聊區
 MDC交誼廳
 慎.中野的生活佈告(十六)2006/9/15
 發表新標題  Topic Locked
 友善列印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897 Posts

Posted - 09/15/2006 :  12:58:17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

這是某位在網上自稱慎.中野的無聊男子突發奇想想到的,為的是要發發牢騷。

內容主要是會記載一些生活雜感,或是奇想,總而言之內容很自由,有可能很多,也可能只有幾個字。

發佈的時間是不定期的,但打算繼續寫下去。

那麼,請多多指教。

-------------------------------

總之先近況報告一下。

搬來淡水以後的生活真是單純到一個境界了,三坪多的斗室,雖說是雅房隔間,但住的樓層含我只有兩人,另一位是早出晚歸的社會人士,幾乎等於我一個人住一層樓。

房租相當便宜,一個學期一萬元,沒有冷氣、沒有電視、沒有電話、沒有冰箱,其實跟陸軍官校時代放假一個人留在寢室也差不多啦,那時雖說有共用的冰箱和電視,其實我也不太使用。

淡水一年中只有很少的日子需要冷氣,在這些日子受不了的話,住處附近就是學校圖書館可以吹冷氣吹到爽。電視不看也不會死,現在是手機時代所以電話也無所謂,沒有冰箱則剛好可以減肥還可以省電,唯一的麻煩就是住處要收信件不太方便。

一天大概就是這樣,早上起床後,1.到樓下吃早餐,2.上圖書館,3.中場休息吃午餐,4.離開圖書館回家。

下雨的日子不想出門的話就把2和4省略,待在寢室就是看書、上網、放DVD。我並已在附近的租書店辦了會員,那家店也有DVD/VCD可借,偶爾會去看看漫畫。

而911事件五週年當天,研究所開始上課,研究所一學期只能修15學分,換算下來大概是五到六門課,我選課時很故意的都挑在一週中的前三天,因此只有一、二、三上午有課,剩下的時間全部自由活動。

看起來很閒?沒錯,開學第一週是很閒。但幾門課的教授已經明白指出要寫報告,也指定了題目,我拿到學生證就跑去圖書館(之前都是辦當天許可的臨時閱覽證),借了要寫報告用的書。

至於其中兩門課會用到的教科書(其他都發講義),除了一本之外入學前我都已經買了只是放在家裡,因此先從圖書館借擋一下等回家去拿;至於要買的那一本透過網路訂購,昨天在百公尺外的7-11拿到了,這時代真是方便啊。

不論如何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大學的開學,總感覺看見這麼多年輕人在校園內走來走去是挺新鮮的,而且大家看起來都挺愉快的,跟之前學生稀少,大家都穿制服,走路必定靠右邊,多人必定排成行列的校園生活大不相同。(笑)

雖說開學,但也還不到一週;而戰研所全部都是選修課,跟同樣的人待在同一間教室的時間也不多;我自己也是比較悶的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認識什麼新朋友,看看以後會不會好些囉。

這樣的生活實在清閒,但挺寂寞的,在開學以前除了偶爾朋友會打電話來(而且幾乎都是陸官的同學),根本找不到人說話呢。有網路是還可以去幾個留言板晃晃,說穿了大多只是無意義的打轉。

說真的沒有網路,日本流行的Hikikomori(足不出戶)現象我想沒辦法成立,大多數人畢竟需要跟外界的聯繫。最近這一個月我也稍微體會了這種感覺。

這種大隱於市的清幽生活非常適合我的個性,但生活單純所以也沒話題可寫,這是這一系列生活佈告的大危機,所以也只好寫寫時事話題囉。

基於個人喜好,比起總統府前的嘉年華會,我對花蓮的劉家五屍命案感興趣得多。看到這案子的報導時,我就想起了發生在美國、一起至今未破的奇案。

細節是記不太清了,記得是一個男性政府外交人員,本身學識良好,生活小康,有自己的房子車子,有老婆孩子,雖有負債但絕不是他的能力還不起的數目。

這樣一個前景大好的壯年男子,某一天失蹤了,留下的只是滿屋的家族屍體,事件發生後雖有幾件疑似的目擊報告,但不久這位男子就完全渺無音訊了。

美國警察認為是這名男子殺了全家之後逃跑,但由於找不到可以理解的動機,使這起案件染上了神秘色彩,就連FBI行為科學調查組的創始成員約翰.道格拉斯先生也表示這是他最感興趣的案件,希望能跟凶手對談以理解他的心態。

怎麼樣?和這次的案件有一些相似之處吧。

當然相異之處也非常多,研究人類活動向來忌諱因為有相似之處就忽略相異之處,這是最近在A.T.馬漢的書中讀到的。

換個角度來思考,據說世界各國失蹤人口中都有一小部分,是在失蹤後改名換姓,於別的地方展開完全不同的新生活。這也是自古以來在東方民間鄉野奇譚中常可以看見的橋段,通常是丈夫出門經商或考試未歸,數年後長大的兒子出門找老爸,卻發現老爸已經另組家庭之類的。

有時不見得這些人的新生活看似比原來更好,不一定是更有錢或更有地位什麼的,若是這樣那還容易理解,沒有更有錢也沒有更有地位這才難以理解,這或許只能看當事人對原先的生活有什麼不滿吧。

這是我能想到的理由,美國那起案件,或許就是當事人想展開新生活的一種極端案例,一般只是就此丟下家庭,而機率雖說可能只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分之一,有些人會想清理的徹底一些也不一定。

就這種觀點來看,雖沒什麼證據,我傾向相信花蓮的命案兇手是劉嫌疑犯(日本媒體在報導時,未定罪者一定要加上「嫌疑犯」字樣),至於他的妻子,我想可能在別的現場被當作過去的一部分抹消了吧。

雖說不是什麼好興趣,但我也跟道格拉斯先生(前述的退休FBI探員)一樣,期待兇手落網,能夠聽聽他行兇的理由。

說到這裡,就讓我想起浦澤直樹老師的名作漫畫《MONSTER》中,倫克警部的名台詞:「我只對那個犯人有興趣」。

當然,也有可能根本是別人下手再故佈疑陣而已,在未抓到犯人前就妄下定論總是不太好,慢慢地等破案吧。(笑)

謝謝各位耐心看到這裡,下回見。



----
〝You can't assume that kindness is an inherited trait. It is learned behavior.〞
「別以為仁慈是天性,它是後天學到的行為。」
∼Katie Couric∼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Topic Locked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