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軍事相關問題發問專區
 「目視地平線最遠距離」與「武器射程」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作者  標題 下一個標題  

puppyoliver
我是菜鳥

456 Posts

Posted - 05/14/2025 :  22:34:49  會員資料 Send puppyoliv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直接瞄準的武器射程會受制於觀測目標的距離,
而地球本身有弧度,
導致觀測距離會受到觀測者高度和目標高度的影響。

目視地平線的距離(註1):
.站在平面上,h = 1.70公尺,則與地平線相距4.7公里
.站在山丘或高塔上,高度為100公尺,與地平線相距36公里

(下表) 高度與目視地平線的距離(註2)
.高度_______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_0公里
.高度_______1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_3.6公里
.高度_______2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_5公里
.高度_______5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_8公里
.高度______1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11.3公里
.高度______2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16公里
.高度______5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25.2公里
.高度_____1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35.7公里
.高度_____5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79.8公里
.高度____1,0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112.9公里
.高度____5,0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252.5公里
.高度___10,0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357.1公里
.高度__300,0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1978公里
.高度__500,0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2573.1公里

從前述資料得知,目視地平線的距離:
.觀測者高度 1公尺:地平線距離 3.6公里
.觀測者高度 1.7公尺:地平線距離 4.7公里

拖式飛彈的射程(註3):
.BGM-71E:3.75公里
.BGM-71F:4.5公里

人力攜帶的反戰車飛彈可能不會追求超過4.7公里的射程,
除非是間接瞄準或有光學攝像頭用人工搜索目標。

參考資料:
(註1) 地平線(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地平線
(註2) 高度與目視地平線的距離(kknews網站):https://i1.kknews.cc/z5RA5mg3dts2NifEJPZ-ZarX2d-xKC1a4RdvZIA/0.jpg
(註3) 拖式飛彈(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BGM-71拖式飛彈

Edited by - puppyoliver on 05/14/2025 23:02:19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285 Posts

Posted - 05/14/2025 :  23:00:16  會員資料 Send oneeast00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地球不是光滑的
土地不會是平的

戰場上傻子才會一直待在同一高度
射程越遠 你的選擇和機會只會更多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14/2025 23:08:08
Go to Top of Page

cph0516
我是老鳥

6203 Posts

Posted - 05/15/2025 :  00:37:41  會員資料 Send cph0516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台灣高樓不少
以淡水八里而言
50以上公尺大樓一堆,大約就是14、15樓
高度______5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25.2公里
高度_____100公尺:地平線距離_____35.7公里

只需要在窗戶.屋頂
架設發射器甚至
觀察孔
可以看到幾十公里之外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2046 Posts

Posted - 05/17/2025 :  07:10:1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其實不只是地形問題,還有你可能不需要看到對方全身,因此戰後第二世代戰車防禦設計,集中在車身上半與炮塔,車前下半都放空,因為敵人看到你炮塔就會射了,遠距離開戰不太需要考慮前下方.
因此要分析地形與射程的關係,必須進一步分析戰場常見地形與坡度的關係,像一次大戰的北法,當地平原是平均6公里一個波的波狀起伏,起伏高度差可能不大,大的有20~30公尺,小的不到3公尺,但這種坡度差就可以用來挖戰壕躲人,搞離地高度-2公尺的花樣,這導致"實用射程6公里,最大射程8~9公里"成為當時火炮的一道崁.
另一方面則是能見度,戰場並非隨時都是萬里無雲的大晴天,視力1.x的人可以在這種最佳狀況下看到25公里或20英里遠的東西,但空氣條件稍差就會大打折扣;至於看到東西進一步只靠肉眼判斷距離,氣象觀測基本上是把6公里當界線,實際上超過5公里請用儀器或其他可參照地標,而這還是看雲朵這種大玩意.

目前陸戰的直射與準直射/曲射分界,習慣用法是5英里,但必須說這只是一種十進制帶來的習慣.
Go to Top of Page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