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這是一種資訊偏差形成的認知偏差,我們能知道的資訊都是公開的資訊,說人話就是新聞稿。而就算不是新聞稿政府有意要科普飛彈的技術拿一款老東西完全的解析其整體的技術那也會有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東西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因為就算是新聞稿式的內容就已經形成很大的資訊壁壘的,讀工科的理解能力肯定高於文科與念護理的。
而我拉了一大圈要扯啥?飛彈的自動駕駛。
這在之前討論海軍要求海劍羚要命中彈時扯過,飛彈的自動駕駛系統在大家熟知的什麼主動、被動、乘波、PE、AE還是射程、射高面前跟天書的差居相當,因為完全無法量化。小弟我也是之前玩無人機時才發現飛行物的自穩系統難度差不多像你拿牙籤自刎一樣。
太她媽難了。
要知道飛行物是懸在氣流中運動的,你就算是趴在地面開車其實你也是在那上上下下的晃動,只是有懸吊系統幫你做緩衝感受沒那麼強烈而已。而大家也大略知道的就是坐飛機越大的越穩而越小的越晃,所以想想如果是跟我老二差不多粗的飛彈還用馬赫級的速度飛行外加極小甚至快要看不到的控制翼面去穩定你要是座在上面能晃到什麼程度?
其實不太晃,因為速度太快所以慣性動能極大想要改變這類東西的姿態需要花很大的能量,這也是另一個大家普遍知道的訊息,飛機在沒有輔助動力駕駛的狀態下飛的越快駕駛員需要費更大的力氣才能控制飛機,甚至俯衝時會在一定速度下飛機完全無法靠人力控制(指還能控制不是已經失速還是超過原始動力控制外型)。而這又形成另一個大問題,想要控制飛彈你就必須要有高扭力、高精度、高採樣頻率、高複雜況制率的自動駕駛系統。因為每次出力都是真實的大力出奇蹟,而且力大不是要磚頭飛而是要用蠻力去繡花,差不多像拿著金箍棒繡花的感覺。
講人話你一控制飛彈的姿態"可能"改變的幅度都不止50公尺這個等級,也就是別說他能不能打中目標自己要先保證不強姦地球。
而這也是老美到今天還不放棄使用具備半主動導引的麻雀飛彈與一夥人結夥開發公羊滾轉式飛彈的主因,而我估計(我自己這麼想的與事實不一定有關係)這也是海軍要求烏龍院需要做到命中彈考試才算合格的主因。你可以自己查察ESSM、RAM這兩款飛彈的最低攔截高度有多麼的高。
P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