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3064 Posts |
Posted - 09/11/2025 : 03:52:5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alfinally
............就只能冒著風險賣台灣這種被武器禁運的國家以及用北約資金打仗的烏克蘭。
不是,大哥您自己引的內容自己有看懂嗎? Highly accurate tracks increase hit probability
由於主動彈並不需要照明雷達這東西,所以具備射控探測等級精度的雷達都不叫火控雷達FC,而是叫類似標題中的Target Acquisition Radar,目標獲得雷達。取得目標詳細資訊後交由發射機打出資料鏈引導主動彈道達預計的攔截區域。
海軍的塔江級不就這樣?目標資料由資料鏈提供而目標資訊當然就是船上的海蜂眼雷達獲的(應該是這樣,如果要由屋頂的史特還是瑪里歐照射那當我胡扯)。提供資料鏈資料的就是TRML 4D自己啊。
而且這雷達還有之前討論997時一直被扯到的不足也就是回視與凝視功能,這雷達不但都有而且影片中還誇了自己飛過頭頂盲區的都追蹤的到。
而你引述的另一個影片不就非常形象的解釋了鉛筆束掃描與波束疊加掃描的不同,歐洲系的雷達很多都有類似Volume Search這種廣域掃描模式。而其實鉛筆束也能類似這樣掃只是不一定這樣用。
飛彈的資料練不一定是TRLM 4D提供的,除非做深度整合(例如戰機的雷達),不然飛彈資料鏈通常都會由發射架的獨立上練天線提供。決定資料鏈送什麼資料則是由指揮中心或者火控中心的計算機電腦提供,TRML 4D單純就是感測器,餵資料給指揮中心的電腦做運算。就連海蜂眼雷達也沒上鏈功能,海蜂眼雷達旁邊都會有個全相天線負責飛彈上鏈(複合桅桿罩住的玉山號則是把那個上練天線放在桅桿最頂端)
然後我覺得您得波束疊加的定義跟我的好像不太相同,波束疊加應該是不同頻率疊在一起,然後根據目標回波頻率決定目標高度位置。但相陣列雷達判斷目標高度的是回波的相位角,頻率變化則是判斷這道波是什麼時候打出去的時間軸。
相陣列雷達的Volume Search是因為相陣列可以同時產生多道鉛筆波束,所以也不用像傳統雷達的鉛筆波束在那裡掃描,直接每道鉛筆波束有不同的相位角排排站,像柵欄一樣看目標回波對應柵欄哪個洞,就知道目標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