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930 Posts |
Posted - 12/28/2024 : 19:52:27
|
記得梅卡瓦的60砲雖然是後裝式 但構造很簡單 就一個蓋子 蓋子中間有一根手拉式撞針 所以過去我想過把那管迫砲裝上手鎗握把和擊鎚與方型描準具 裝在車輛的機鎗座上大口徑鎗硫彈 甚至和50機鎗搭配成同軸武器 |
 |
|
puppyoliver
我是菜鳥
 
556 Posts |
Posted - 08/29/2025 : 04:08: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記得梅卡瓦的60砲雖然是後裝式 但構造很簡單 就一個蓋子 蓋子中間有一根手拉式撞針 所以過去我想過把那管迫砲裝上手鎗握把和擊鎚與方型描準具 裝在車輛的機鎗座上大口徑鎗硫彈 甚至和50機鎗搭配成同軸武器
Merkava的60mm迫砲是前膛裝填, 整個砲管可以後拉露出砲口裝彈。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 Merkava戰車用的是前膛裝填的60mm迫砲(註1), 彈藥跟一般60mm迫砲相同。
(註1) Merkava戰車發射60mm迫砲(YouTube網站):https://m.youtube.com/watch?v=RLU72lvqNv8
|
 |
|
puppyoliver
我是菜鳥
 
556 Posts |
Posted - 09/28/2025 : 01:55:0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 - 105mm戰車砲彈(註2): ⋯⋯ 🇬🇧L35 HESH黏著榴彈: .全彈重:20.02kg .彈頭重:11.35kg .裝藥:5.1kg .裝藥比例:44.9% ⋯⋯ (註2) 105mm戰車砲彈(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05%C3%97617mmR ⋯⋯
維基百科的L35 HESH裝藥量可能有誤, 英國的L35和美國的M393都是相近年代的產品, 全彈重量、彈頭重量、砲口初速相近, 裝藥成分都是用Composition A-3, 但裝藥重量卻相差甚遠(L35裝藥5.1公斤 ,M393A1裝藥2.86公斤)。
L35的裝藥在原文裡有提到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Hexogen,簡稱RDX), 根據Composition A-3的配方有91%黑索金(RDX), 彈頭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RDX)代表總共有2.16公斤的Composition A-3裝藥(91%黑索金+9%塑化蠟), 跟原文提到的彈頭總共有「5.1公斤Composition A-3」不合。
- 105mm戰車砲彈(註1): 🇬🇧L35 HESH黏著榴彈: .年代:1962年(L35A2) .砲口初速:732 m/s .全彈重量:20.02公斤 .彈頭重量:11.35公斤 .裝藥(原文):5.1 kg of Composition A-3 (L35A1) 1.97 kg of Hexogen .裝藥(翻譯):(L35A1版本) 5.1公斤(Composition A-3),含有1.97公斤Hexogen .裝藥比例:44.9%(5.1公斤裝藥/11.35公斤彈頭)
🇺🇸M393 HEP-T黏著榴彈: .年代:1965年(M393A1) .砲口初速:731.5 m/s .全彈重量:21.2公斤 .彈頭重量:11.3公斤 .裝藥(原文):2.86 kg of Composition A-3 (M393A1) 2.994 kg of Composition A-3 (M393A2) 3.25 kg of Composition A-3 (M393A3) .裝藥(翻譯): (M393A1版本) 2.86公斤(Composition A-3) (M393A2版本) 2.994公斤(Composition A-3) (M393A3版本) 3.25公斤(Composition A-3) .裝藥比例: (M393A1版本) 25.3%(2.86公斤裝藥/11.3公斤彈頭) (M393A2版本) 26.5%(2.994公斤裝藥/11.3公斤彈頭) (M393A3版本) 28.8%(3.25公斤裝藥/11.3公斤彈頭)
🇮🇱 M156 HESH-T (HEP-T)黏著榴彈: .年代:?年 .砲口初速:731 m/s .全彈重量:21.2公斤 .彈頭重量:11.3公斤 .裝藥(原文):2.2 kg of Composition A-3 .裝藥(翻譯):2.2公斤(Composition A-3) .裝藥比例:19.5公斤(2.2公斤裝藥/11.3公斤彈頭)
- Composition A-3成份(註2): .原文:Granular explosive consisting of RDX and plasticizing wax, such as composition A-3 (91% RDX coated with 9% wax) and composition A-5 (98.5 to 99.1% RDX coated with 0.95 to 1.54% stearic acid). .翻譯:Composition A-3含有91%黑索金(RDX)和9%塑化蠟,Composition A-5含有98.5~99.1%黑索金(RDX)和0.95~1.54%硬脂酸。
參考資料: (註1) 105mm戰車砲彈(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05%C3%97617mmR (註2) RDX(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DX |
Edited by - puppyoliver on 09/28/2025 01:56:22 |
 |
|
waffe
我是老鳥
   
7539 Posts |
Posted - 09/28/2025 : 08:29:5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 - 105mm戰車砲彈(註2): ⋯⋯ 🇬🇧L35 HESH黏著榴彈: .全彈重:20.02kg .彈頭重:11.35kg .裝藥:5.1kg .裝藥比例:44.9% ⋯⋯ (註2) 105mm戰車砲彈(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05%C3%97617mmR ⋯⋯
維基百科的L35 HESH裝藥量可能有誤, 英國的L35和美國的M393都是相近年代的產品, 全彈重量、彈頭重量、砲口初速相近, 裝藥成分都是用Composition A-3, 但裝藥重量卻相差甚遠(L35裝藥5.1公斤 ,M393A1裝藥2.86公斤)。
L35的裝藥在原文裡有提到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Hexogen,簡稱RDX), 根據Composition A-3的配方有91%黑索金(RDX), 彈頭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RDX)代表總共有2.16公斤的Composition A-3裝藥(91%黑索金+9%塑化蠟), 跟原文提到的彈頭總共有「5.1公斤Composition A-3」不合。
你這誤會大了,所謂的HESH英文直翻可以稱為高爆扁頭彈...........
為何扁頭?因為這種"類型"(注意我說的是類型)的砲彈基本上都跟高爆穿甲彈(一戰到冷戰很多,目前用的不多)一樣使用的是彈底引信。
為啥要用彈底引信?以穿甲高爆彈為例,你要穿甲那頭就一定要很鐵,但引信這東西相對穿甲材質金屬的硬度差不多是龜頭與榔頭的差別,所以想要穿甲後爆炸那引信就只能安裝在砲彈的尾巴避免直接砸爛無法起爆。二戰中發生過很多起空投的大炸逼穿透甲板後沒爆的鬼故事,英國有好幾艘船因此沒當場開花餵魚。
而黏著榴彈(不是黏彈sticky bomb或是磁性彈magnetic charge),他主要是先用炸藥糊目標一臉後再引爆,所以他的炸藥成分大多(我說大多)偏向塑膠炸藥,而且因為要先糊臉所以引爆的手段大多也就是彈底引信,也因為彈頭沒有常見的引信所以彈頭一般看起來都鈍鈍的。
了解?
而"傳統"的黏著榴彈主要是靠霍普金森效應來製造對於戰車(指的是複合裝甲出現前的純鐵戰車)的毀傷能力,詳細原理自己可以去查,講人話就是對金屬施加一股又大又急速的力,在他還來不及產生相關型變下在金屬與空氣交接處會產生強大的應力導致該處的金屬撥離,然後就往駕駛艙內噴出大量的金屬顆粒,當場爽歪歪。
而早期的黏著榴彈因為主要依靠爆炸力所以外殼不用很厚,主要威力就是靠多塞炸藥,但前文說了複合裝甲出現後這種效應就沒用了,於是舊型的黏著榴彈大量退役(不是絕對,還很好用)。但因為這貨對於軟性目標還是擁有很大的傷殺能力所以新一點出品不針對反主戰的黏著榴彈會加厚彈殼減少裝藥,這樣除了能產生大量的破片外,因為他的炸藥還是以塑性炸藥為主而且還是延遲引爆所以同樣還是能糊目標一點,所以反軟性裝甲與碉堡的能力優於普通高爆彈,你看到的美以兩國的類似彈藥就是針對此目的設計。
我軍也有這種砲彈,就叫塑膠榴彈(HEP),直譯就是高爆塑膠。
|
 |
|
puppyoliver
我是菜鳥
 
556 Posts |
Posted - 09/28/2025 : 08:50:4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 - 105mm戰車砲彈(註2): ⋯⋯ 🇬🇧L35 HESH黏著榴彈: .全彈重:20.02kg .彈頭重:11.35kg .裝藥:5.1kg .裝藥比例:44.9% ⋯⋯ (註2) 105mm戰車砲彈(維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105%C3%97617mmR ⋯⋯
維基百科的L35 HESH裝藥量可能有誤, 英國的L35和美國的M393都是相近年代的產品, 全彈重量、彈頭重量、砲口初速相近, 裝藥成分都是用Composition A-3, 但裝藥重量卻相差甚遠(L35裝藥5.1公斤 ,M393A1裝藥2.86公斤)。
L35的裝藥在原文裡有提到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Hexogen,簡稱RDX), 根據Composition A-3的配方有91%黑索金(RDX), 彈頭含有1.97公斤的黑索金(RDX)代表總共有2.16公斤的Composition A-3裝藥(91%黑索金+9%塑化蠟), 跟原文提到的彈頭總共有「5.1公斤Composition A-3」不合。
你這誤會大了,所謂的HESH英文直翻可以稱為高爆扁頭彈...........
為何扁頭?因為這種"類型"(注意我說的是類型)的砲彈基本上都跟高爆穿甲彈(一戰到冷戰很多,目前用的不多)一樣使用的是彈底引信。
為啥要用彈底引信?以穿甲高爆彈為例,你要穿甲那頭就一定要很鐵,但引信這東西相對穿甲材質金屬的硬度差不多是龜頭與榔頭的差別,所以想要穿甲後爆炸那引信就只能安裝在砲彈的尾巴避免直接砸爛無法起爆。二戰中發生過很多起空投的大炸逼穿透甲板後沒爆的鬼故事,英國有好幾艘船因此沒當場開花餵魚。
而黏著榴彈(不是黏彈sticky bomb或是磁性彈magnetic charge),他主要是先用炸藥糊目標一臉後再引爆,所以他的炸藥成分大多(我說大多)偏向塑膠炸藥,而且因為要先糊臉所以引爆的手段大多也就是彈底引信,也因為彈頭沒有常見的引信所以彈頭一般看起來都鈍鈍的。
了解?
而"傳統"的黏著榴彈主要是靠霍普金森效應來製造對於戰車(指的是複合裝甲出現前的純鐵戰車)的毀傷能力,詳細原理自己可以去查,講人話就是對金屬施加一股又大又急速的力,在他還來不及產生相關型變下在金屬與空氣交接處會產生強大的應力導致該處的金屬撥離,然後就往駕駛艙內噴出大量的金屬顆粒,當場爽歪歪。
而早期的黏著榴彈因為主要依靠爆炸力所以外殼不用很厚,主要威力就是靠多塞炸藥,但前文說了複合裝甲出現後這種效應就沒用了,於是舊型的黏著榴彈大量退役(不是絕對,還很好用)。但因為這貨對於軟性目標還是擁有很大的傷殺能力所以新一點出品不針對反主戰的黏著榴彈會加厚彈殼減少裝藥,這樣除了能產生大量的破片外,因為他的炸藥還是以塑性炸藥為主而且還是延遲引爆所以同樣還是能糊目標一點,所以反軟性裝甲與碉堡的能力優於普通高爆彈,你看到的美以兩國的類似彈藥就是針對此目的設計。
我軍也有這種砲彈,就叫塑膠榴彈(HEP),直譯就是高爆塑膠。
前面列的三款砲彈(英國、美國、以色列)都是在同一條目「High-Explosive Squash Head (HESH) / High explosive plastic (HEP)」裡面, 而HESH和HEP應該都是指同一彈種, 根據維基百科「High-explosive squash head」條目的說明(註1): 「A high-explosive squash head (HESH), in British terminology, or a high-explosive plastic/plasticized (HEP) , in US-American terminology,…」 (翻譯:HESH是英國術語,HEP是美國術語)
所以英國的L35和美國的M393都是HESH, 是兩種HESH之間進行對比。
參考資料: (註1) HESH(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explosive_squash_head |
 |
|
dasha
版主
   
42244 Posts |
Posted - 09/28/2025 : 17:09:0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維基百科的L35 HESH裝藥量可能有誤,
其實可以看看人家的註釋,L35特別標出是Jane's寫的,表示這資料的來源與其他不同,而這很可能帶來定義上的差異,因為Jane's是英國書. HESH與HEP雖然作用原理是同一種彈藥,但有些細節的取捨會隨彈種修改,先不說無後座力炮這種低膛壓低初速製品,同樣戰車炮,由於其作用是要讓彈頭被擠潰壓在裝甲或水泥表層,讓炸藥部分形成圓餅後引爆,所以在彈頭前方會有一塊"緩衝段",確保後面炸藥對不同材質或不同傾斜角的效果,緩衝段的大小會隨你想要最佳化的目標而異,比方比較大塊就可以容忍更大的傾斜角之類,這就會影響充填主炸藥的量. 而且,緩衝段的成分一定與主炸藥不同,甚至就是一種橡膠而不會炸,但是否算在裝藥內?這不一定,緩衝段與主炸藥段是同一家次包商做的,與分開不同次包商做的,很容易形成定義問題.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