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47 Posts |
Posted - 08/11/2017 : 11:48:0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河子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就我個人旅行經驗來說,回頭分析的話,台北有幾點是蠻高科技的。 2.高效率的捷運系統。(各位可能對北捷有很多不滿,但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更爛的市區鐵路,就連歐美國家也是如此,至於日本超準時神鐵那是無國家可比較)
台灣高效率的捷運也就儘限於北捷的那三條線而已 其他捷運在下搭乘的經驗都有點XD 特別是某機場捷運,在下認真的覺得沒有那條捷運還比較快、比較方便……
我覺得機場捷運最大的問題是在台北車站,從捷運走過去,要走好久好久。 其他的問題倒是還好。
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台北車站太擠了,塞得滿滿。
當初如果連接到比如說板橋共構車站,可能會方便一點。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8/11/2017 : 12:15: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我覺得機場捷運最大的問題是在台北車站,從捷運走過去,要走好久好久。 其他的問題倒是還好。
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台北車站太擠了,塞得滿滿。
當初如果連接到比如說板橋共構車站,可能會方便一點。
對台北人應該還好,就是靠近原先台北車站西站的位置. 去機場的國光號就是在那裡買票等車. 機場捷運的位置剛好是老台北火車站的部分所在(當年的後站).
把地下街的通道做好一點,應該就OK. 這樣也許會對地下街帶來不少商機. (像是租電動行李車之類的....)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47 Posts |
Posted - 08/11/2017 : 13:38:10
|
真的要走很久啊,尤其是要拖行李。目前行李托運只有華航長榮可以。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47 Posts |
Posted - 08/11/2017 : 23:55:56
|
原來如此,感恩。 |
 |
|
dasha
版主
   
41985 Posts |
Posted - 08/12/2017 : 09:19:3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作為觀光地,台北最大的問題,原則上也是台灣作為觀光地最大的問題,就是他X的冷戰時代蓋的房子外觀設計實在很醜,跟外國人聊過,他們也在問為什麼台北房子那麼醜,我只能跟他們說冷戰時代台灣沒有好設計師,所以房子蓋得比清朝跟日本統治時代還難看,這很大程度減損了台北市的先進印象。
這裡其實有一些誤解在...... 關於建築的美醜,應該分成兩種來看: 1.單一建築或單一建案. 2.整個社區甚至城市.
單一建築方面,水泥叢林這種通通直線單一化的設計,其實是1910年代達達主義興起後的現代派一種風格,講究極簡極實用的風格,主要出自美國,這一派的東西不只在建築,大賣場最便宜的鋼管椅之類,也是這一派的產物,用最簡單幾何形狀組合成最實用產物,在一次大戰後的重建與大家都窮的金融大海嘯之後,其實被視為最先進的科學與藝術結合產品,與之前那些哥德風或巴洛克風,都被視為一種時代象徵. 本來美術風格一如服裝流行,十年或廿年就退燒,但這種風格該退燒時碰上二戰,戰後一堆被美國陸軍航空隊都更過的地區,或是南韓台灣這種本來就是落後地區,要重新建設時,被這種風格的美國人主導,加上極簡也有桌椅容易便宜大量生產,房子容易學會怎樣設計結構的優點,於是...... 要說這種設計美感上過時,那確實早過時了,都快一百年了,但要知道,那個時代的人是視此為美的,一如1920年代與1950年代都曾流行過的平胸女性美感,幸運星到那時代要說的應該是"巨乳是稀有價值".現代人不喜歡這種美感,那是現代的感覺不同了.
至於整個城市,台灣就是真的完全沒有規劃,雖然都是用同樣的直線風格,但是每個建案都想要讓客戶容易看到,就刻意去高低不同或是外牆磁磚顏色不同,這與拿破崙三世刻意都更過的巴黎就差很多,更糟的是台灣沒有哪邊出現過漢堡東京廣島那種程度的都更,不會有市中心一整塊空地一次蓋的機會,參差不齊的問題就更明顯......
騎樓與人行道的問題聽長輩講過,那個本來是原始人行道,但是賣房子到底怎麼算?建商把騎樓空間算在一樓住戶所有土地內,但除非住戶蓋起來,否則法律上實務上卻是把這塊地當公共空間算,變成住戶花錢卻不能使用,好像哪年有鬧過新聞,之後有騎樓的房子價格就很混亂,要買一樓騎樓的人變少,市場上的類似產品也就開始變少,公家只好自己搞沒頂蓋的人行道,行人只好自己帶傘......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Posted - 08/13/2017 : 16:15:40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61424 京都鐵皮屋超美!他說台灣比不上的關鍵在...
京都的鐵皮屋。(圖取自DCard) 2017-08-13 09:2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先前台灣的市容常被網友拿出來討論,尤其許多縣市如果用空拍,可以看到許多鐵皮屋違建,網友Allen在《DCard》發文,分析日本京都和鐵皮屋的差異,解釋為何人家的鐵皮屋這麼美,但台灣的就這麼醜,原來關鍵在於「美學教育」!
Allen指出,鐵皮屋是一個施作快速、重量輕、防漏水性佳的建材,缺點就只有容易熱而已,可謂當代建築的奇蹟!戰後中華民國接手台灣後,台灣拚命的亂發建築執照,大量的「建設」,蓋一堆沒什麼美感的水泥屋子,還蓋得不好導致一直漏水,所以開始拚命地蓋「鐵皮屋」,但這些鐵皮屋設計的完全沒美感,當時的人注重的是便宜快速,現在才會形成台灣現在醜陋的市容。
Allen分析,京都的鐵皮屋,除非是屋主極力要求一定要用傳統屋瓦,不然建築師通常都是用鐵皮浪板來代替屋瓦,但是京都的建築師都會特別設計,所以大部分的鐵皮屋都有町家風味,屋頂又防水,外表又好看不突兀,「我們可以看出京都人到底有多麼保護他們的都市景觀,就算是蓋鐵皮屋,也要蓋的有京都風味!」 ----
連結內有圖可看看。
不要說台灣人崇洋媚日。台灣人對便宜鐵皮屋印象不好,因此本人稍微研究過鐵皮屋,發現除了不耐熱跟火災時易倒塌外,是種神奇的現代建築(而且建材質量相對輕故還耐震)。不過同樣是鐵皮屋,怎樣蓋得比較有設計感,就確實跟美學與文化有關。另外日本也是有很醜的超廉價鐵皮屋,只是文化上日本人普遍不想住這種會被人指指點點的房子,數量上比較少。
但我要補充一下,房子蓋得難看其實跟實用性沒什麼關係,就是難看而已,關於這一點不要有歧視。房子為什麼要蓋得很花俏好看,就是因它的功能目標要花俏好看。
quote: 分隔線
一點軍宅知識。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ssen_hu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onset_hut
WW1-WW2,各國擴充軍營,英美很流行這種鐵皮屋宿舍「Nissen hut」,改良版叫「Quonset hut」。

在一些地方如冰島,因進駐的英美軍相對於人口實在太多,英美軍得自蓋房子,留下很多這種鐵皮宿舍。
相對於現代臨時軍營宿舍主流的長方體構造貨櫃屋,這圓筒構造空間效率其實差些,但外觀還蠻有喜感的。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8/13/2017 16:33:39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8/14/2017 : 13:42:57
|
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28950?from=fb_gee 「住台灣月入14K就能爽過」 日本作家來台大讚:生活沒壓力 - 追求簡約、隱居生活的大原,之前就介紹過年收入100萬日圓(約台幣28萬)在東京生活的方式,而他近期就發了台灣篇的分析,說在台灣只要年收入60萬日幣(約台幣16.4萬/月入14K)就可以過得很好:
「以新北市舉例,房租台幣4500元、伙食費4500元、水電400、手機月租800,這樣子的話只要10200元台幣!」 他還提到,台灣人外食文化非常盛行,因此吃外食都能找到比東京便宜又大碗的選擇,因此一天伙食費可以壓到150元!
-
...........雖然說伙食費4000小的也做得到 但是真這樣生活, 大概日常生活會很糟糕吧.....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Posted - 08/14/2017 : 14:04:24
|
華人有錢比較重視奢華,傳統日本美學一端的那種減法藝術的極簡風生活常被人家嫌。 (比較一下宮廟的蓋法,可看出日本美學傾向簡單)
日本人甚至已經發展出一套哲學叫「斷捨離」,東西丟一丟可以省很多煩惱,省錢省電。

斷捨離美學房間的一例

一部分台灣人也很熟悉的日本和室。
 除現代條件下塌塌米的維護費用高於木板外,這種裝潢風格還是很簡單的。
這個是窮人版的斷捨離:

而且在現代有利的一點是,數位化的時代,你可以一方面維持房間簡單,然後另一方面把多出來的費用拿去擴充D槽-Z槽的收藏。XD 外表保持簡單,內心充斥煩惱。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8/14/2017 14:11:40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8/14/2017 : 14:22:10
|
小的比較懷疑台灣的街道風格是沿襲日據時期的街道格局才有問題 這種直通通的街道日本也有不少 但是格局上因為色彩跟風格都類似 看起來比台灣的街道舒服 但是台灣自己在增建房屋的時候完全不管這塊 所以最後看起來像是失敗的俄羅斯方塊

 如果沒有後來的增建,大致上就是灰濛濛的水泥牆 跟日本京都比起來就是色彩選擇不同而已 日本街道不少同性質的格局 就是這種前面只留一個門的設計 側面幾乎完全不管 這個風格台灣沿襲了八成 直到現在都在
 然後這種風格由中華民國來背鍋? 這就奇怪了 老眷村怎麼看不到那種"美學"?
 而鐵皮屋那篇實在是夠噁心 台灣偏好鐵皮屋灰白是為了反光又不要太亮+防吸熱 在亞熱帶也比緯度高的日本好 日本還要擔心下雪之類的問題 拿鐵皮屋外表裝潢來講 真的是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美國街道 小的隨便挑一個
 沒了那種日式的擁擠格局 卻有日式的統一色彩風格 稍微亂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難受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Posted - 08/14/2017 : 14:44:3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UMBER
小的比較懷疑台灣的街道風格是沿襲日據時期的街道格局才有問題 這種直通通的街道日本也有不少
台灣各地還有留存一些日本時代的建築,包含總統府。
例如這個有名的艋舺星巴克。

台北的今昔比較據說是這樣。



當然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設計風格跟美學。論實用性則大概是現代建築比較好,不過關於現代建築的門面設計與色彩運用我是不給好評。
近年台灣人大概也反省了,新蓋的房子普遍比較好看。 例如宜蘭豪華農舍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必須承認有些農舍蓋得還不錯看。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Posted - 08/14/2017 : 15:06:29
|
至於鐵皮屋,這裡還有篇照片集是跟冰島鐵皮屋比較,各位心中自由評比。
http://news.ebc.net.tw/news.php?nid=53412 替申冤!鐵皮屋=市容殺手?冰島人這樣蓋網友驚呆了 2017-02-23 15:28
鐵皮無罪、水泥也無罪,這是設計跟美學的問題。
當然做為台灣人,人生一定要進出個鐵皮屋幾次。其實台灣那種有面積就蓋好蓋滿的簡單實用風格,優點也很大。
一個典型的台灣鐵皮廠房會長這樣,實用性很高。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28 Posts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3 Posts |
Posted - 08/16/2017 : 13:32:36
|
還沒覺醒?? 從前朝大巨蛋開始就擺爛的北市府要他負責前朝的世大運.............. 洗洗睡吧~~ 種花店吃多少悶虧了,競標前請多跟業界打聽種種惡行惡狀,不然日後他怎能吹噓用超級少的錢辦國際競賽當競選口號~~
-------------------------------------------------------------------------------------------------------- 資訊局擺爛不給錢 包商揚言癱瘓世大運 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business/336132 被台北市長柯文哲視為連任最重要政績的世大運,即將在3天後登場,從中央到地方,無不嚴陣以待,深怕有任何維安上的差錯。 但本刊掌握訊息,世大運即將面臨網路被癱瘓的重大危機,意外的是這項威脅並非來自外人,而是來自於北市府內部的「豬隊友」。
據了解,世大運基層包商因北市資訊局苛扣款項拿不到錢,至開幕前已三度罷工,資訊局長李維斌非但沒有任何作為,還丟下上個月21日的全系統測試不顧,休長假跑到加拿大探視妻小,坐視一樁「官逼民反」的戲碼,正逐步將世大運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之中!
就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為宣傳世大運,搏版面不遺餘力的的同時,本刊接獲爆料指出,台北市資訊局苛扣世大運得標廠商的款項遲遲不發,即便已開幕在即,器材設備全數到位,至今仍僅支付廠商不到一成(約四千七百多萬元)的工程款,逼得廠商天天跑三點半,找人調頭寸墊錢給下面的包商,也造成領不到工程款的下游包商集體罷工抗議,揚言將癱瘓世大運的網路設施。
北市資訊局下屬的世大運組織委員會資通訊管理處(資通處),負責世大運四大標案中的「計時計分系統」標案,全名為「二○一七台北市世界大學運動會資通訊委外服務案」,該標案除了處理世大運所有賽事資訊的顯示、傳送及彙整外,同時還兼負所有場館的網路建置,以便資訊與數據的傳送,簡而言之就是整個世大運的神經傳導系統。
該標案原始招標金額已達五億二千餘萬元,是世大運一百七十一億元預算中,除硬體建設外最大的一筆標案,得標廠商則是台灣ATOS(源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但因資訊局規劃無方,該標案後來還要負責整個世大運場館的網路建置,一路追加多達一億八千萬元的預算,目前全部預算已突破七億元大關。
而曾經承辦二○一二年倫敦及去年里約奧運的ATOS,是國際兩大賽事的計時計分系統商之一,且為奧運官方資訊系統的合作夥伴,是間據點遍及七十二個國家的世界級跨國性資訊服務公司,為歐洲資訊服務上市公司第一大及全球前七大的資訊服務領導廠商,卻在這次台灣世大運因北市府的官僚體系而踢到鐵板。
今年六月,本刊揭露世大運開幕前四大亂象,踢爆ATOS用八年前的聽奧舊顯示器濫竽充數後,ATOS立刻自國外調集最新型彩色顯示器,ATOS法國總公司為此還多次自西班牙派遣專業顧問前來台灣了解進度,為了維繫ATOS在全球的知名度,ATOS總公司更要求台灣分公司不得再有類似的醜聞發生,以維持商譽。
但ATOS總公司這樣的指示,卻讓台灣分公司陷入極大的困境,原因在於資訊局在當初的招標合約中,居然沒有訂定按工程進度採階段式付款的細部內容,以致台灣ATOS著手進行後,資訊局始終以各式理由延遲撥款。
截至上週為止,資訊局只撥付給台灣ATOS四千七百多萬元的款項,僅原始得標金額的九%。然而據了解,在開幕前,絕大部分的世大運標案中,北市府其餘各局處的撥款金額都已達七成五至八成之間,甚至還有廠商已經拿到九成的款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知情人士透露,在拿不到錢又不能把案子做爛的雙重壓力下,台灣ATOS只能自掏腰包先墊錢,但隨著工程越做越多,台灣ATOS墊付給下面包商的金額也越來越大,目前墊款的金額已將近兩億元,幾乎挖空公司的現金,但還是不夠,因此台灣ATOS高層被迫四處跟下面的經銷商或合作廠商調現金,才能讓標案繼續施工,高層幾乎已到了寢食難安的程度。
一名參與計時計分系統標案的基層工頭說:「我們也知道ATOS到處在調錢,但我們不是有辦法可以周轉的大公司,只是個等著領現金回家餵飽一家老小的小包商,如果拿不到錢,那誰還要繼續幹?」據了解,台灣ATOS旗下近三十個包商中,已有約五十人罷工,抗議北市資訊局這種官逼民反的行徑。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Edited by - 冗丙 on 08/16/2017 13:33:32 |
 |
|
cht1234
路人甲乙丙
  
772 Posts |
Posted - 08/17/2017 : 21:13:38
|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40958157 觀點:台灣停電曝露國營事業內部「黑暗面」
不知道是哪時候開始, 至少在台灣看到的很多媒體的報導 不會標註寫稿人 編者 或是那位記者的真名.... 像這篇BBC的 也只寫個 "威克 台灣媒體人" YAHOO新聞那些電子媒體更是嚴重....
沒屬名, 大家就亂寫, 我是不知道國外是怎樣, 但是應該推動記者主編寫稿實名制吧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26 Posts |
Posted - 08/17/2017 : 22:30:4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t1234 沒屬名, 大家就亂寫, 我是不知道國外是怎樣, 但是應該推動記者主編寫稿實名制吧
先聲明這不是特別要挑起什麼。只是以台灣來說,像以前白色恐怖時代就有人會用筆名,好逃避政府查緝。 甚至還有地下活動時代的筆名比本名出名的人,例如史達林,本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澤·朱加什維利,幾乎沒人知道。史達林是他的筆名,意思是「鋼鐵人」。 至於藝人取藝名,比本名還出名者,也是所在多有。知名者則講話一樣有影響力。
筆名的起源很大程度就是因作者不願曝光。另一部分是作者自嗨,像是中國古代文人不僅要自取一個字,還要取很多號。
至於知名報章雜誌,是否允許使用筆名,要看其政策。像是《經濟學人》有個特色,採用全匿名制,有事公司坦。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6%B5%8E%E5%AD%A6%E4%BA%BA#.E5.8C.BF.E5.90.8D.E6.92.B0.E7.A8.BF.E5.88.B6 匿名撰稿制
《經濟學人》的文章幾乎從不署名,全本刊物中沒有編輯與工作人員名單,甚至主編(現任為詹尼·明頓·貝多斯)的名字也不會出現。依照該報的傳統,歷任主編只有在離職時才會發表一篇署名文章[79]。不過,在個別情況下,文章的作者依然會被註明:不定期刊發的特別報道會由編輯署名;知名人士撰寫專欄時會署名(例如時任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離任前為該報撰寫的文章[80]);在書評中,如果評論者與書籍作者有潛在的利益衝突,評論者也會署名。報社編輯與記者的完整名單刊登在其官網的名錄頁面[81];只在網路發表的博客文章會署上作者名字的首字母,而印刷版中文章的撰稿人可以在個人網站上註明自己是該文章的作者[82]。
《經濟學人》堅持匿名撰稿,主要是因為該報的編輯理念認為文章的內容比作者更重要,而且匿名撰稿制度可以使刊物具備一種「集體語調」[2] 。在大多數文章中,作者自稱為「你們的記者」(your correspondent)或者「本評論者」(this reviewer)。專欄文章的作者則通常以專欄名自稱。
這樣的匿名撰稿制受到了一些批評。美國作家麥可·劉易斯曾稱《經濟學人》之所以保持匿名撰稿,是為了編輯部不想讓讀者知道撰稿者其實都是資歷淺薄的年輕作者。他在1991年打趣道:「這本雜誌的撰稿人都是假裝老成的年輕人……如果美國讀者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經濟學導師們其實滿臉痘痘,一定會爭先恐後地取消訂閱。」[83]加拿大作家約翰·羅爾斯頓·索爾也曾經稱該報「通過隱藏撰稿記者的姓名來創造一種幻象,彷彿其內容都是公正的真相,而不是個人觀點。鑑於該報的刊名所對應的那門社會科學就最愛為胡亂的猜測與想像出的事實披上一層必然性和精確性的偽裝,它的銷售手段充滿了改革前的天主教意味也就並不令人意外了。」 [84] ----
至於在這網路時代,眾多網民爆料,也不一定使用真實姓名,一樣能很有影響力。除非採用網路全實名制,否則光是要求報導媒體記者採用實名,約束能力也是相當有限。 何況這的確涉及查緝媒體的問題,記者實名制,在威權體制下,政府有事要抓人,砸記者家人飯碗,都比較容易。而且這年頭甚至會發生跨國影響。假設一個記者遵守政策以實名寫了政治敏感文章,觸怒外國政府,可能就會被拒絕入境。 至於如果在香港,還可能要被上央視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8/17/2017 22:41:15 |
 |
|
cht1234
路人甲乙丙
  
772 Posts |
Posted - 08/18/2017 : 10:26:1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t1234 沒屬名, 大家就亂寫, 我是不知道國外是怎樣, 但是應該推動記者主編寫稿實名制吧
先聲明這不是特別要挑起什麼。只是以台灣來說,像以前白色恐怖時代就有人會用筆名,好逃避政府查緝。 甚至還有地下活動時代的筆名比本名出名的人,例如史達林,本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澤·朱加什維利,幾乎沒人知道。史達林是他的筆名,意思是「鋼鐵人」。 至於藝人取藝名,比本名還出名者,也是所在多有。知名者則講話一樣有影響力。
筆名的起源很大程度就是因作者不願曝光。另一部分是作者自嗨,像是中國古代文人不僅要自取一個字,還要取很多號。
至於知名報章雜誌,是否允許使用筆名,要看其政策。像是《經濟學人》有個特色,採用全匿名制,有事公司坦。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6%B5%8E%E5%AD%A6%E4%BA%BA#.E5.8C.BF.E5.90.8D.E6.92.B0.E7.A8.BF.E5.88.B6 匿名撰稿制
《經濟學人》的文章幾乎從不署名 ...
講道筆名問題 我第一個想到的也就是史達林 不過時代不一樣了, 台灣現在還有白色恐怖 ?? 中國我不管我又不住那 !! 經濟學人我一直覺得是充滿偏見的政治學人@@
我最常看的是FT 金融時報 就一定會寫寫稿人 有時候至少知道是中國的官員或是學者投稿為其政策辯護 或是學院派或是 公司的長官寫的.... 至少我知道他的立場跟出發點跟背景...
筆名說實在的, 尤其是免洗筆名, 很多都是花錢請工讀生代打的或是黨工...
話說實在比較爛的網路論壇, 惡名昭彰的 大多都是匿名制, KOMICA 或是FB上各種靠北系列
|
Edited by - cht1234 on 08/18/2017 10:29:07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Posted - 08/18/2017 : 11:00:25
|
其實就是要挑起啦,見怪不怪;請問現在還有特高嗎?我看只有FB上看到跟自己不同陣營就檢舉到癱瘓的人吧 要引用網路新聞很麻煩就是有很多時候他們就是不具名,寫上自己名字有很困難?公眾媒體不是論壇吧 搞得我論文要引用,沒名字的指導教授還不一定同意 至於甚麼公司負責三小的,沒這回事,他們負責的對象是股東,反映到網路新聞就是點擊率和討論度罷了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3 Posts |
Posted - 08/18/2017 : 11:34:5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經濟學人》的文章幾乎從不署名
人家文章的份量是全球數一數二,出刊就被當聖經,引述遠比批評多~~ 台灣記者的文章............我佛慈悲~~ 送它們去見上帝吧~~

 小黑大叔碎碎唸 https://www.facebook.com/sblack5492murmur/
|
Edited by - 冗丙 on 08/18/2017 11:54:16 |
 |
|
wyn0626
新手上路

127 Posts |
Posted - 08/18/2017 : 12:33:12
|
小英这日子过的提心吊胆啊,4年后还是换新潮流系吧,赖神冻蒜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818002454-260402 總統府憲兵遭武士刀攻擊 呂嫌已逮捕 2017年08月18日 10:40 中時電子報/陳怡文、中國時報記者/曾薏蘋、陳鴻偉、中天記者/周寬展
總統府憲兵遭持刀攻擊,嫌已逮捕。(吳姓網友臉書)
總統府憲兵遭攻擊。(吳姓網友臉書)
逮捕嫌犯。(中天)
總統府憲兵遭持刀攻擊,嫌已逮捕。(中天) 總統府今上午10時30分舉辦親子日,一名51歲的呂姓男子帶著預藏的武士刀,騎機車停於博愛路和長沙街口的4號門後,試圖跳過短牆,24歲的周姓憲兵發現前往質問時,呂突然拿出刀子朝憲兵肩膀部分砍擊,造成憲兵當場濺血,事後由府方醫療人員緊急止血治療,並未通報119。至於總統府是否因而加強維安,府方人士表示目前不便說明,不過,黃重諺說,衛哨都努力執勤。
警方調查,51歲呂嫌,家住北投地區,目前無業,也並無前科資料,而受傷的憲兵為周姓二兵,是義務役士兵,今年2月才派到211營服役。嫌犯行兇造成憲兵右肩與右臂10多公分刀傷,當場血流如注倒臥地面,其他憲兵立即衝上前制伏呂嫌,警方也來趕來支援,抬走行兇男子。
由於今天剛好碰到親子日,加上西班牙發生恐攻,總統府加強戒備。呂男目前被帶至介壽路派出所偵訊中,中正一警分局將在稍後對攻擊事件進行相關說明。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則表示,目前受傷的周姓弟兄傷勢穩定,沒有生命危險,此事已向蔡總統報告,總統相當關心周姓弟兄的傷勢,指示秘書長吳釗燮前往醫院探視。 (中時電子報)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