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這些財政更不寬裕國家拼命採購小號的V/STOL航艦,即使僅1艘也無所謂,蘇聯的Project 1143則反其道而行:本級艦一開始類似Invincible級強調艦載武器作戰能力,航空巡洋艦模式的軍艦,艦載機作戰部分只考慮反潛、水面目標偵察、與攔截北約巡邏/反潛機,但艦載機數量僅本級一半的Invincible在Falkland戰爭中表現出眾後,第3艘Project 1143.3與第4艘Project 1143.4就強化飛機運用能力,不只是研發超音速V/STOL戰鬥機Yak-41/141,還有登陸戰用的Mi-6與登陸部隊居住空間,Project 1143.4飛行甲板長度拉長到195公尺,攜帶飛機數量進一步增加20%,從30架增到36架。 不過,其實從Invincible開始,這些V/STOL級航艦的艦載機數量,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基本上航艦攜帶的艦載機數量,不僅受控於機庫容量、飛行甲板與彈射器可用空間、以及國家購機預算,在雙引擎艦載機與直升機出現的二次大戰後,艦載機本身的大小重量,也帶來明顯影響,而這又進一步讓艦上如何安排與調度艦載機,成為一個比二次大戰前更複雜的學問。 這問題對超級航艦其實是還好,比方越戰中,攜帶艦載機若以A-5/6為多,則只有75架上下,但改用FJ-4或A-4的話,就可以增到90架以上,差距約20%,考慮到A-4炸彈攜帶量與作戰半徑都比A-6弱,打擊能力不一定有多少差距;但對V/STOL航艦而言,由於這類航艦,包括LHA/LHD,一開始設計多以攜帶直升機為主,直升機折翼時佔用空間遠小於不能折翼的Harrier,這差異就大了。 Project 1143的Yak-38可折翼,與Ka系統直升機占用甲板級機庫空間差不多,因此一般是攜帶22架,最大是多出36%的18架Ka-25/27/29直升機加12架Yak-38,改良型Project 1143.4的36架則是改變設計擴大空間的結果;而以運輸救難任務為主時,Wasp級可以攜帶到42架直升機,但假如需要制海或密接支援,AV-8B就只能攜帶到25架,飛機數差距超過2/3,V/STOL機數量差距超過4倍。 源自SCS的Principe de Asturias整體差距最大,最大可攜帶37架,但這屬於飛機運輸艦模式,當然所有飛機都是垂直起降機,要飛還是可飛,有灘頭臨時機場時這樣也能好好作戰;要能用滑跳起飛時,最大攜帶量29架,其中12架在飛行甲板上,17架在機庫中,基本上是AV-8B空隙中塞直升機的做法,調動只能依序調動,若其中任何一架發現有問題需要拉出來大修時,就是大部分飛機要送上甲板再調回,非常花時間,因此比較合理的最大搭載量是24架;至於平常的編制,通常是17~20架,AV-8B佔一半,剩下以重型直升機如SH-3為主,追加中型直升機UH-1系列,最大機數是平常編制的2倍以上,AV-8的數量也是如此,最大與正常編制差距達2倍,而且因為都是同型機,艦載機數量與同時打擊火力直接成正比,不像超級航艦是不同型機,各機型不能一概而論。 而這類航艦中參與過最多戰爭的Invincible級,其艦載機變化或許可以說明一些事情:Falkland之前,理論是攜帶9架Sea King HAS Mk.5與5架Sea Harrier FRS Mk.1,或許再加1架救難用直升機,但實際上Sea King帶滿,Sea Harrier則是4~5架,這時主要是反潛,Sea Harrier防空而已,所有飛機必要時都可以塞在機庫內,減低暴露在外可能受損,節省生鏽維修經費,而當有一部份飛機停在甲板上準備隨時起飛時,那機庫中的飛機就是圍在2個升降機前後,有4~6架可以立刻推上升降機送上甲板,這時15架飛機大概只有2~3架需要超過5分鐘才能離開機庫上甲板,相較於Principe de Asturias即使加上甲板上飛機,升降機旁能立即上甲板的飛機僅約2架,還有一半以上要等待其他飛機移開才能上甲板,Invincible級的即應能力並不下於載機量2倍的Principe de Asturias。 等到Falkland戰爭一爆發,Invincible就把Sea Harrier加到8架,Sea King加到11架,與Hermes的12架Sea Harrier構成首批20架制空機,接下來損失3架後,透過Atlantic Conveyor等商船又運來8架Sea Harrier與14架空軍的Harrier GR Mk.3,構成類似二戰初期Illustrious級與Unicorn聯合構想,應用超過30架艦載機,約為2艘航艦標準Harrier裝載量的2倍,但沒有雷達的Harrier GR Mk.3無法負擔攔截與空巡任務,剩下不到25架Sea Harrier,而且雷達與對空飛彈射程都很短,相當於晴天的視距內,作戰能力與單艘Clemenceau大致相當,明顯低於過去皇家海軍的第三代Ark Royal與Eagle。 而且這樣硬塞也有問題,因為機庫空間被塞滿滿,在戰爭期間Hermes有一次把所有飛機從機庫中調上甲板檢查再送回停放位置,花了半天時間,雖說是利用能見度不佳而無懼敵機的天候才來一次總體檢,看看主要在對地打擊的Sea Harrier機隊有多少部分受損,免得下去出去就摔調,但這耗時實在太長。 所以戰後Invincible級馬上修改編制,先是9架Sea harrier搭配5架Sea King HAS Mk.5與1~2架Sea King AEW Mk.2,架數看來還是15架上下,但作戰能力明顯轉朝V/STOL機應用方面偏,反潛能力降低,對於有高性能艦體聲納與反潛作戰資料中心的該級艦,變成反潛偵測能力明顯超過火力發揚能力,而該艦原本只裝15架飛機是預算限制,雖然空間寬大調度方便,但倒過來講就是還有很多空間浪費了,因此很快改成Harrier系列9架、Sea King HAS Mk.5也9架、Sea King AEW Mk.2為3架,但這時有些飛機就要常駐甲板上,硬塞機庫會影響調度速度,作戰時無所謂,平時就塞機了,畢竟機庫沒辦法大幅擴大,艦載機又沒有換成比較省空間的飛機。 等到2000年左右,取消Sea Dart飛彈,把飛行甲板長度延伸到183公尺,雖然起飛跑道長度不變,但甲板可以停放的飛機更多,這時Invincible級就可以攜帶12架Harrier與10架Sea King或Merlin,抑或18架Harrier與4架Sea King,最多甚至可以攜帶到24架,這還是攜帶比Sea Harrier更佔空間的Harrier GR Mk.7/9。 雖然Invincible級的飛機攜帶量,始終低於Principe de Asturias,但Invincible級的機庫面積超過3400平方公尺,Principe de Asturias則僅約2400平方公尺;Giuseppe Garibaldi只略大於1700平方公尺,Invincible級的一半,最大可攜帶AV-8B共16架、或SH-3D達18架,並號稱機庫可以裝10架AV-8B或最大12架含直升機在內的飛機,飛行甲板還能再放12架飛機,這之間的差異可以玩味,反正想多塞飛機的話,由於V/STOL航艦能用的飛機種類少,就只能看政府預算,以及當事國在乎的是即應性還是攜帶量,有豐富航艦作戰經驗的皇家海軍,偏向在艦隊編制中追加航空運輸艦,維持航艦本身的即應性,義大利與西班牙就偏向盡量塞。
至於發展中型航艦的諸國,英國拖到21世紀才開始規劃,剩下的法國與蘇聯,相對於英國Invincible級放棄斜角甲板的左右動線分離設計,還用傳統降落飛機的這2國,就保留斜角甲板,向美國超級航艦看齊,只有一些細節不同於美國設計。 法國Charles de Gaulle是美國以外首款核動力航艦,標準排水量從Clemenceau級的22000噸增到37100噸,飛行甲板長度雖從265公尺略減為262公尺,而斜角甲板部分則是從165公尺增為193~201公尺,增加約20%,讓較重型艦載機的降落安全性增加。艦橋位置則比較接近美國Forrestal之前的偏前設計,2組舷側升降機都位於右舷艦橋後,彈射器2具則位於艦首甲板偏左舷與斜角甲板上,雖然這位置的升降機也剛好支援彈射器或降落飛機回收,但某些意義上格局也類似英國Invincible級的左右平行,飛機左舷起飛右舷停放,只是這時還要學美國在尾部左右舷放些飛機,美國有個升降機的左舷尾部,對法國來說就成為小面積的孤立停放區。艦載機攜帶量一開始都是40架,但當Super Eendard全面退役後,Charles de Gaulle就減為36架,理由是Rafale M比較大,不過因為F-8E(FN)與Super Eterdand整合為單一機種Rafale M,作戰彈性反而提高。 由於核動力航艦價格實在太高,冷戰時設計的Charles de Gaulle搞到世紀之交才進入服役階段,可以使用美國的E-2,加上重量性能與F/A-18同等級的Rafale M,作戰能力可說逼近美國的超級航艦,固定翼艦載機數量是Nimitz級的60%,有每天75架次連續作業10天的作戰能力,除因直升機僅4架導致反潛作戰能力低落外,其他類型作戰的能力,Charles de Gaulle約為Nimitz級的70%,Invincible級這類V/STOL航艦的2~3倍,與當年美國CVV構想相當,應用效率上確有優越之處。 雖說Charles de Gaulle無法操作像過去美國海軍F-14甚至A-3這種最大起飛重30公噸等級的重型艦載機,一如LHA/LHD無法操作最大起飛重20公噸等級的F/A-18或Rafale M這種艦載機,美國海陸只能用LHA/LHD運輸F/A-18,作戰還是要靠超級航艦,這是超級航艦、中型航艦、與V/STOL航艦最大的差異點,但美國超級航艦也碰上新飛機越來越大越長,以及更致命的越來越貴問題,1980~1990年代的重型艦載機研發計畫都失敗,在2030年代以前大概都只有中型機可以使用,而且佈署架數還只有可攜帶量80%水準,一如二戰前皇家海軍的第二代Ark Royal,超級航艦開始空空蕩蕩,不像Charles de Gaulle是裝到滿,讓冷戰後的中型航艦佔有相對效率優勢。 只是,法國的第二艘Charles de Gaulle建造計畫始終無法成行,現在只有1艘航艦,因為想要2艘航艦才不是做超級航艦而是中型航艦,結果連中型航艦都撐不起第二艘,這與皇家海軍還有3艘Invincible級相比,哪邊戰力比較強還真的難講,尤其Charles de Gaulle能出動的狀況,Invincible級3艘也都能出動,3艘的戰力不是1艘的3倍而是9倍,哪邊比較好真的要個案分析。
但先不講後面的拖延,JSF計畫啟始就是設定2010年開始服役,1970年代開始生產的Harrier大概只能用到1990年代末,該怎麼辦?強調地面支援的美國海陸就是生產AV-8B,接下來有一批F/A-18將雷達從AN/APG-65升級為AN/APG-73,就把二手AN/APG-65裝上AV-8B,並在主翼上加裝前緣延伸等小幅改良,改稱AV-8B+,獲得全天候作戰能力與AIM-120使用能力;皇家空軍把AV-8B編號為Harrier GR Mk.5,但嫌該機缺乏航電,就在機鼻Harrier GR Mk.3就有的光電系統,提供光學觀測能力,稱為Harrier GR Mk.7,後來又跟隨美國的改造,除了沒換裝雷達外,其他部分也追加一些小改造,成為Harrier GR Mk.9。 AV-8B/B+馬上成為海外用戶夢寐以求的新機,因此義大利與西班牙立即採購,讓自己的V/STOL航艦成為戰力優於法國Clemenceau級的優秀航艦;但是皇家海軍沒有跟進,因為皇家海軍在Falkland戰後就有自己的計畫,把Sea Harrier FRS Mk.1升級到與F-4K同樣有視距外飛彈發射能力的飛機,在海陸獲得AN/APG-65之前就已成形並修改,Sea Harrier FA Mk.2,英國最後一款自行研發生產的戰鬥機。 Sea Harrier FA Mk.2安裝自行研發的Blue Vixen雷達,因為研發時間比AN/APG-65晚了10年以上,還引進一部分英國失敗預警機的雷達程式,基本性能比AN/APG-65更佳,但機身還是舊款Sea Harrier,同樣沒有副油箱的情況下,Sea Harrier FA Mk.2滯空時間與作戰半徑遠不及AV-8B,這對皇家海軍想要的戰鬥空巡能力不利,因此Sea Harrier FA Mk.2常常攜帶2具副油箱升空,AV-8B不管是哪國服役的版本,則都很少用副油箱,讓雙方在實用上的滯空時間或作業半徑差距不大。 印度在引進Sea Harrier FRS Mk.1的外銷版FA Mk.51後,沒有跟進升級,畢竟英國來的Vikrant與Hermes改名的Viraat,能不能航行都是問題,而且研發中的LCA已初步預定為次世代艦載戰鬥機,錢先用在航艦與次世代戰鬥機更重要。 海陸在F-35B服役前的墊檔機AV-8B確定,那海軍在F-35C服役前的墊檔F/A-18E/F,雖然海陸抱怨得要死,但海軍以及美國國會與審計單位,卻高度稱讚本機,因為在會計上,F/A-18E/F是A-4以來的一個新奇蹟,預定生產時程24個月,但一半以上飛機都在18個月通過驗收交機,以致於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甚至在加上美國海軍提供的25%獎金後,售價依然低於原先預期的飛機,這可視為生產成本只有公司原先估計的70%水準,讓美國海軍有更多預算用來買其他船隻與武器,相較於1970~1980年代那種延遲交機還大幅提高價格根本是常態的情況,現在F/A-18E/F讓海軍有錢買更多DDG-51級與BGM-109。 而稱讚F/A-18E/F的還不只是會計,維修人員也曾以略帶誇張的形容詞形容,F/A-18E/F只要10個地勤檢查半小時,F-14D卻要100個地勤檢查一晚,因此靠港時,F-14D的地勤還在艦上與飛機奮戰,F/A-18E/F的地勤已經在港中與酒精及小姐奮戰......即使飛行員與長官有一種自己駕駛皇家海軍Skua的感覺,但看到地勤與艦上倉庫管理的報告,也只能接受。當然,就不要問飛行員以外人士對F-14這種只有駕駛員爽的飛機會怎樣看待。 然後,美國海軍這時還採購另一款艦載機,英國Hawker Siddeley Hawk被選用為海軍的教練機,基於雙方在Harrier的合作,美國版就是McDonnell Douglas T-45,進行一些小改造後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