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26/2022 : 22:59:10
|
兒童用防護盔與防護背心,烏克蘭產.
剛好這幾天也想到同樣的問題,就是一般孩童怎麼辦?
其實父母也一樣,
大部份的傷亡都是破片傷,防護裝備與醫療器材(與訓練)可以有效降低死傷率,
非戰鬥人員不需要配備三或四級的抗彈板,
大概是二級盔,二或三級的防護背心即可.
如果是Dyneema纖維製作加上可充氣浮囊,也可以當救生衣.
唯一的問題大概是價格.....
盔: 照我個人的想法,應該是由一般的塑膠安全頭盔與其懸吊系統,加上二級防護模組片,
平日就是安全盔,可日常使用,重量也輕,
戰時再鎖上二級防護模組片(兩片,大小不同,可以鎖固在盔體上,剛好遮蓋整個頭盔,但不影響在盔前沿安裝頭燈)使用.
盔可安裝一般頭燈.
背心: 多用途,除了防破片與手槍彈,還是救生衣,
背心上有大小口袋與MOLLE模組帶用來裝著各式用具與模組袋,
最重要的是止血帶與單人醫療輕傷包.
再搭配一個緊急逃難背包加上水袋....
|
|
|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3251 Posts |
Posted - 10/27/2022 : 09:43:03
|
或可貼合磁磚做抗彈板,plate carrier倒好買。 |
|
|
Lugiahua
路人甲乙丙
USA
1884 Posts |
Posted - 11/08/2022 : 08:13:3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看不出來他那個放射警報器型號 但是市面上很多放射線偵測器其實都是勞安用而非戰爭/反恐用 性能差很多甚至是不能用的程度
例如美國網路上廣告打很大某M開頭代理商賣的簡易偵測器 他的偵測上限才1mSv/Hr, 只能做日常勞動安全紀錄用 根本不適合用於核子武器或是核電廠事故
你只知道放射線超標但是根本不知道超標多少, 是1mSv/hr還是1Sv/hr? (兩者差一千倍, 前者你可以離開避難所活動了, 後者暴露兩個小時以上就可能死亡)
要買偵測裝置最好要先了解基本放射線劑量單位跟安全標準 然後仔細閱讀機器的性能才買, 不然根本浪費錢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1/19/2023 : 23:14:44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563075 全民國防演訓 模擬戰場求生
黑熊學院日前在新北市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舉行「藍鵲行動」戶外演訓,圖為模擬在煙硝戰火下,學員如何安全求得生存。(圖為黑熊學院提供) 2023/01/17 05:30 ... 「藍鵲行動」演訓模擬戰爭中的情境。近百位參與「藍鵲行動」的學員,分八個小隊移動,學員對照手上的地圖,踏勘記憶動線及沿途的資源或建物與設施,還要規劃緊急撤離路線;現場也模擬大量傷患出現,學員需進行傷患的檢傷分類並進行自救與互救。
演訓並模擬躲避敵軍的搜索,有六個小隊被敵軍俘獲,但也有兩支小隊未被抓到。這兩個小隊經驗分享說,事前做好任務分工、派人偵查會約定時間,時間到了卻沒回來就代表出事了,移動時採「單人向前確認安全、後方再跟上」模式,才能全身而退。 ----
看起來黑熊是要走利比亞白鋼盔組織那個戰場急救志工的路線。 這在台灣確實是比較現實的手段,只是對純有血氣的年輕人吸引力會差一些。 但可能就是先求精不求多吧。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9%BD%E5%A4%B4%E7%9B%94 白頭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敘利亞公民防衛(阿拉伯語:الدفاع المدني السوري、英語:Syria Civil Defence、簡稱SCD),通稱白頭盔、白盔隊,是一個在2013年敘利亞內戰時期於敘利亞叛軍控制地區成立的以「民事防護」為名義的組織,由英國人詹姆斯·勒·梅西耶爾創建。[2]由於行動時會戴上白色的頭盔,所以有「白頭盔」這個外號。他們分別派駐於各個前線戰區(如阿勒頗、大馬士革、霍姆斯等)提供醫療服務。白頭盔自己宣稱,該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拯救了超過十萬名平民的性命,同時有至少252名志願者殉職。[3] ... ----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6/13/2023 : 21:45:22
|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6130149.aspx 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公布 緊急避難包必備清單一次看 2023/6/13 13:17(6/13 19:06 更新) 國防部13日公布最新「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民眾平時應備妥「個人緊急避難包」,以利戰時迅速攜帶前往避難,維持生存基本需求。(中央社製圖)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3日電)國防部今天公布最新「全民國防應變手冊」,民眾平時應備妥「個人緊急避難包」,以利戰時迅速攜帶前往避難,維持生存基本需求,緊急避難包內容包括重要證件影本、可保存的簡易飲食、慢性病和急救用藥、收音機等。
國防部去年4月公布「全民國防手冊範本」,歷經1年多修訂後,國防部上午公布最新「全民國防應變手冊」,相較舊版手冊23頁,新版頁數達47頁,並新增「敵我識別」、「通訊傳播中斷應處」、「戰傷醫療急救」、「即時掌握正確訊息的方式」等內容。
...
另外,民眾可下載「警政服務App-防空避難專區(iOS下載、Android下載)」或「消防防災e點通App(iOS下載、Android下載)」,查詢全台防空避難處所位置,於抵達指定地點時,依循有防空避難標誌的告示牌指引前進。(編輯:郭無患)1120613
----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6/14/2023 : 07:10:49
|
還是不夠好,總分100的話,我只會給30分.
介紹不夠深入,吝於使用範例,
我想他們根本沒有自己整理自家用的逃生包.
而最該使用照片做例證的敵我識別,卻用"圖畫"方式,而且細節又小到無法看清特徵.
|
|
|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3251 Posts |
Posted - 09/06/2023 : 19:19:38
|
一直很想回一下另欄的山刀文,因為慎中野貼的那兩把管刀(台南高雄山區平埔族人台語有這樣專門的叫法),它們的工法已經非常罕見--俗稱鐵夾鋼。(實是低碳鋼夾高碳鋼)
我相熟的師傅,就是慎中野貼打下面那把刀的漢人師傅,把鐵/鋼/鐵的三層結構叫包鋼,只有刀刃用高碳鋼,餘用低碳鋼則稱夾鋼,我猜不同師傅有不同的叫法。夾鋼結構如下圖: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62107962383415&set=a.508522361075311&locale=zh_TW
基本上夾鋼跟包鋼,粗胚容易做比較粗或說寬,刀頸才容易打得結實,刀頸就是刀身跟後面管狀握把中間那段實心的部分,如果用新鋼料或回收板狀彈簧來打,一般來說刀頸會不結實,甚至沒有嚴格定義下的刀頸。變成刀身直接接上空心管狀部,我"覺得"這樣的結構不夠結實。
慎中野貼的山豬鏢,也很有趣。傳統山豬鏢因為會打得比較厚,所以握把的管壁自然也會變厚,前面這個因素加上,淬火時鉗子抓持握把中間的部位以將整把刀進入水中,整個握把的冷卻速率有較明顯的差異,導致厚的管刀(鏢)其管狀部不容易平均,中段常會略為窄些。照片中可以稍微觀察得到。
但是我老實說,我認真用的山刀,從民國80年代早期到現在,一直都是銅門的同一個師傅用回收板狀彈簧打的,到目前也還好。他兒子差不多10年前接,至少我的的那把,問題非常多,我其實很傷心,多年後舊地重遊相見不如懷念。他爸爸號稱是祖傳三代,其實功夫是來自林兆德,據說他阿公在的時候,他爸爸很不想接,技術沒有學到,過世之後頗承親戚林兆德指導,終於出師。銅門刀的技術是來自日人官方的工藝推廣政策,或是此故,刀口非常硬,與歐美工廠刀乃至東南亞的巴朗刀頗有出入。尼泊爾土產的庫克力,也硬,但只有刀腹砍劈點做硬化,類於巴朗刀。如要再買銅門刀,我想去連茂看看。
銅門刀伐倒兩棵以上電線桿粗柳杉,刀刃還是可以剃手毛才對。
回到正題...
專用開路刀或是看植被用輕重適當的草戈(鐮刀,柴刀各種叫法很多)為當,最多就是應付老熟的芒草,黃藤,偶爾腕粗小樹也夠了。彎刀型的泰雅刀,是一把刀為前題下的產物,伐倒,開路,殺豬分肉,劈竹剝藤,必要時戰鬥。依日人調查,理蕃那個時代,窮的部落男子只有山刀。山豬是重要獵物,利用不剝皮,但肉與脂肪厚,所以西式獵刀那樣的小刀派不太上用場或說非必要。 |
Edited by - Harvida on 09/06/2023 23:48:40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07/2023 : 01:28:18
|
中野給的圖一與圖二,破損的地方都是刀柄材料與刀莖的位置,
也就是說,砍劈時受力於刀柄的應力處,
這沒有什麼可對比的,因為要解決這問題,就是全刀莖加上打目釘,包裹刀柄材料.
而管柄開山刀也就蕃刀,它本質上就是全刀莖.
實際上圖一是柴刀,以劈為主,厚刀背是要以其重量把木材剖開,柄壞掉換柄即可,
圖二是一般的野外用刀,根本沒有開山刀功能.
圖三問題比較大,它是斷在刀莖根部,而且很類似於撕裂,
我懷疑此刀當初鍛造拉長刀莖時,有工藝上的瑕疵,導致刀莖根部有細微裂痕,
再多次砍劈累積足夠傷害,最後一次直接撕裂.
夾鋼很常見呀,日本手工廚刀,如果不是夾鋼鍛造根本無法見人,他們連日式鐵鎚都這麼做,
包鋼要打造長刀具太考驗技術,武士刀本質上就是包鋼,
而最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工廠直接做好,所以日本有三枚鋼,不需要費力氣鍛接,直接打造刀型即可.
彈簧鋼就是中碳為主的合金鋼,簡單講就是,平衡,方便,性能好,而且不易生鏽(相較於高碳鋼來說),
反過來說就是沒有特色,
因此高級刀具都是高碳合金鋼.
我的意思是說,在刀具,材料決定起點,那些什麼硬度,軔性,強度,耐鏽耐腐蝕等等都是材料提供,銳利度可以靠磨刀提供,但銳利度的保持與材料有關,
而之後的刀型,工藝與熱處理則是後天因素,只要喜歡並且不出錯就行.
|
|
|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3251 Posts |
Posted - 09/07/2023 : 15:26:44
|
我這樣講比較精準「在臺灣幾乎沒有人用夾鋼、包鋼打造原住民刀。」我前幾天剛好看到我們這輩的登山女俠kikika講銅門山刀的舊bbs存檔,兼以我買到新刀的細節全部跑掉,近乎亂打,感覺時代的變化,因而有點感觸。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10/2023 : 20:22:30
|
雖然日本堺市廚刀很有名,基本就幾個元素,
日本,堺市,手工,夾鋼,古法,
但同樣元素,好壞與價格相差很大,
最主要的問題是"量產化",
量產的手工廚刀鍛打都比較隨便(當然該有的步驟都有,譬如鍛接夾鋼),這導致正火後,刀具鍛打產生的應力仍沒有完全釋放,刀具會扭曲,
因此在後續中就不得不冷鐵敲打,扳直來修正,但這又可能對刀具產生傷害.
如果去日本玩,買相對便宜的手工廚刀,上述的水準也就夠了,
因為通常情況下,不可能會極端暴力的去使用,而且材料與夾鋼鍛接沒有出問題,那麼品質也就能保證,仍舊會有日本廚刀很好用的印象.
但如果買收藏級刀具,那範圍就會縮小很多,只剩下幾間店與少數名匠,除此之外沒有收藏價值,
就我看來,歐美,特別是美國刀匠協會的刀匠認證是可靠的,因此反而是歐美的收藏級刀具會更可靠,
日本刀匠會則不願意設立評級與標準,因此還停在傳統師徒制以及靠口碑,當然每個國家都有其傳統,不能一概論之,
但美國的方式就比較"科學",也更容易推廣產生年輕刀匠,並且工藝也會玩整傳承,不會"走鐘",
而日本,沒有在裡頭混個二三十年根本出不了頭,而且最好是在名匠名店底下當過弟子,這種限制的框架當然很難吸收到新血,
並且工藝傳承會出現困難,弟子們也容易學到壞習慣,譬如敲打冷鐵來修正扭曲(量產刀這麼做是為了節省成本與時間).
|
Edited by - gera on 09/10/2023 21:40:53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