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到第 頁,共 2頁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05/2022 : 09:25:40
|
吳捷漢 博士-造艦大匠
美籍台裔,是首任造艦本部長,首位造艦大匠.
(造艦大匠,榮稱,相當於宇宙軍上將銜)
LuBe級輕突擊艦, 在性能不佳的第一世代艦之後的第二世代首艦,也將砲艦重新定義為突擊艦(之後則再次分類為輕突擊艦),
LuBe級是吳捷漢大匠真正擔任總設計師的首作品,相比前代,性能相當的好, 在速度上遠優於前代,並且是第一種Delta-V超過200km/秒的艦艇,再配合一門紅雷射砲. 它非常容易生產,特別是考慮當時宇宙軍急需戰力,以及軌道造船廠的缺乏.
雖然LuBe級看似相當成功,但在戰場上面對外星人的戰船卻相當慘烈, 它太過於脆弱,面對先進的外星武器,總是輕易的被擊毀.
(潦草的註記:其實LuBe級的裝甲配備很合理,達到了評估的12/4/4水準,真正的問題是, 那時我軍使用的碳奈米管裝甲的技術極限就是如此了)
有一段時間,LuBe級的損失與死傷超過90%,配屬LuBe級的宇宙軍官兵完全是以犧牲及生命悍衛了早期的內行星圈戰事.
相較於社會評論者與官兵遺族的責難,宇宙軍內部對LuBe級卻有相當高的評價.
J中將: [我必須經過一連串的選考才能爭取到一個搭LuBe級作戰的位置,每艘LuBe級只有十八人,這就是"十八好漢在一艘"的由來, 與我同時參加選考的人多達30人,就爭取一個位置,來自地球各地,能夠進入最終選考的人,都與我一樣優秀,或是比我更好,在這之前,淘汰率高於五百分之一,我想有千分之一, 我之所能中選,可能是因為口試官之一是我好友的父親.
LuBe級真正的意義在於..外星人不是無法打倒的..你要知道,當時我們都很恐懼, 外星人! 我們要如何對一個先進種族作戰?他們那麼強大!? 但LuBe級結束了外星人的神話,他們的確很強,不過我們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 到現在我還是這麼想, 我寧可死,我也要開著LuBe級上去給他們那些王八蛋一砲!]
不管如何,LuBe級的產量並不算多,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大多在戰爭中犧牲了, 宇宙軍本部與造艦本部很快的推出替代方案, 後續的HouJi級上線生產,接過了LuBe級在艦隊中的位置.
|
Edited by - gera on 12/05/2022 09:28:03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05/2022 : 22:38:01
|
HouJi級輕突擊艦, 接過了LuBe級的位置,但不怎麼受前線官兵的歡迎,被認為是吳捷漢大匠的平庸之作.
HouJi級是基於LuBe級為藍本修改而來,動力艙換為第三代熔融核分裂反應爐,艦首換成一門三代輕磁軌砲, 使其攻擊更有威力,能對敵艦產生威脅,而且Delta-V接觸300km/秒,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可以往來內行星圈航行並戰鬥的艦艇.
(潦草的註記:LuBe級的紅雷射做為武器實在很不怎樣,沒什麼威脅性可言)
但HouJi級為此犧牲了航行加速度與戰鬥加速度,雖然不到-20%,但前線官兵的反應是很直接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傷害, 很少人願意注意到HouJi級的轉彎速度其實優於LuBe級.
至於宇宙軍的反應,他們下訂了大量的HouJi級做為回應,其實兩級艦80%的零部件是共通的,這非常有利於生產, 並且HouJi級比LuBe級輕,因為沒有雷射砲的光學組件重量,以及最新式金鋼烷裝甲,有效抑制了重量,可以大量快速的生產.
(潦草的註記:金鋼烷裝甲其實就是金鋼石結構體裝甲,也就是鑽石,並非化學意義的脂環碳氫化合物,HouJi級的裝甲就是鑽石的一種, 那時流行一種玩笑,就是敲一塊裝甲下來送給女友)
只是大規模量產也帶來大規模的犧牲,HouJi級的死傷率仍很高,不低於70%,輕突擊艦的技術性能極限很快就到頂了, 無論怎麼改變都無法突破上限,因此吳捷漢大匠與艦隊本部才開始規劃並推行重突擊艦...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06/2022 : 21:40:39
|
Tenaciousre級驅逐艦, 是為了與LuBe級搭配的高端艦,配備一門大型三代磁軌砲,副武器是粒子束近防砲,與響尾蛇飛彈艙, 戰鬥力計算是LuBe級的五倍,
但Tenaciousre級航行性能與裝甲卻異常的糟糕,被宇宙軍私下稱為飛天的自慰棒, 在戰場上不要指望其轉彎與加速性能,基本上它只能直接的往前,前進! 而裝甲方面,它甚至於比LuBe級還糟糕一些.
(潦草的註記:因為過重的船身,所以Tenaciousre級必須攜帶大量的燃料,這樣才能與搭配的輕突擊艦同進同出,因此不得不犧牲了裝甲來減重)
只是必須承認大型三代磁軌砲足夠對外星戰船產生足夠傷害, 靠著LuBe級不要命的纏住敵艦, 讓後方慢吞吞的Tenaciousre級可以輸出火力.
這就是為什麼在戰事初期,宇宙軍能打幾場小勝仗而LuBe級的傷亡異常慘重的原因. 不過,不久之後,外星人戰艦利用優越的機動性吃死Tenaciousre級.
不管如何,Tenaciousre級的火力是早期戰事有效的輸出,因此當HouJi級登場時, Tenaciousre級仍舊是艦隊的主力, 這也是因為三者的整個動力,驅動,散熱與儲熱系統都是同一套, 我們的造船廠其實是生產同樣的東西,生產上非常簡便,那時大部份的部件還是在地球地面生產,再運輸到軌道組裝的, 因此一致性非常重要.
Tenaciousre級的其他特點,它搭載了第一代電子干擾艙與預備彈藥艙,有非常好的生存力與續戰力, 因此Tenaciousre級部隊的生存性相較於LuBe級好得太多,所以也衍生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Tenaciousre級的組員只要遇上LuBe級組員就一定要請客.
|
Edited by - gera on 12/06/2022 21:48:28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08/2022 : 00:21:50
|
不一樣的嘗試,Valiant級驅逐艦, 為了改善Tenaciousre級的缺點,吳捷漢大匠對後續的Valiant級做了大膽的變動, 將動力爐換成二代氣芯核分裂爐, 此外,裝甲改為金鋼烷裝甲,並升級為第二代電子干擾艙,飛彈則升級為威力更大的阿提米絲魚雷.
這使得Valiant級溼質量將低很多,因此機動性相較於Tenaciousre級得到了約40%的提升.
不過Valiant級的產量並不多,因為宇宙軍面對惡劣與緊迫的戰事,需要一種沒有輕突擊艦那麼脆,但又具有強大火力與機動性的艦隻, 所以並不特別重視Valiant級,加上Valiant級不一樣的動力爐在量產上的確是個問題.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0/2022 : 22:13:58
|
重突擊艦的先聲,Quetzalcoatl級重突擊艦(原護衛艦) 輕突擊艦最主要的問題是火力不足,Quetzalcoatl級本意是做為護衛艦,但最後它被定義為重突擊艦.
其武裝是核魚雷艙與近防粒子束砲,後者是其原本的武器,用來粉碎大部份物質(潦草的註記:從原子層面,但其射程極近,因此多用於清理軌道碎片與小隕石,當然也包括飛彈及魚雷), 前者是為了提高攻擊力而換裝,Quetzalcoatl級實質上更像一架魚雷機,或是說,魚雷艇.
宇宙軍在核魚雷可以實戰後,強烈要求吳捷漢大匠修改設計得來,Quetzalcoatl級的動力系統仍是HouJi級,Tenaciousre級那套, 雖然容易生產,但在那時已經略有不足了. 後來,在吳捷漢大匠勉力調整下,重突擊艦誕生了.
其機動性略遜色於HouJi級,但只能說勉強踩在及格線上,不過續航力好很多,大概增加了25%.
實戰上,如同其二戰的魚雷機前輩一樣,如果Quetzalcoatl級能夠靠近敵艦並打出核魚雷,也沒有被外星敵船的近迫系統攔截, 那麼威力是很大的,足夠使其重損.
可是外星人很快調整了策略,吃過一兩次虧後,外星人會先設法點死想要靠近的Quetzalcoatl級.
再者,Quetzalcoatl級一但核魚雷打完,就幾無戰鬥力可言,這也是個問題.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1/2022 : 21:59:22
|
Shivi級重突擊艦, 雖然並不完美,但Quetzalcoatl級+核魚雷至少是一種解法, Shivi級是在同樣的基礎上,依宇宙軍要求所開發的,"長距離用魚雷艇", 其遠航能力達到Delta-V 480km/秒, 但相對的,機動性也大幅惡化,僅比Tenaciousre級略好一些些.
重點原因是,當時技術本部在反應爐與驅動系統卡關好一陣子了, Shivi級所更換使用的小型固芯核分裂爐雖然重量輕,整體表現無法如人意.
顯然Shivi級並不受歡迎,不論是艦隊或是造船廠都沒什麼人對其滿意的, 但它也達到了所要求的設計目標,可以飛得很遠.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1/2022 : 22:12:25
|
Resurgent級驅逐艦, 原本構想是與Shivi級搭配的高端艦,也為了簡化生產,採用同樣的反應爐與驅動系統, 也就是那個小型固芯核分裂爐(第五代). 而主武裝也與Tenaciousre級,仍舊是大型三代磁軌砲.
Resurgent級也搭載了核魚雷,也有砲,火力十足, 但機動性比Tenaciousre級還糟糕,這引發前線官兵的反彈,壓力一直傳遞到造艦本部與吳捷漢大匠上, 只是吳捷漢大匠並不願意改變想法.
實際上Resurgent級由於惡評,產量非常稀少,其機動性差到只能當軌道巡邏隊,是很早除役的艦船.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1/2022 : 22:36:25
|
Tristan級強襲登陸艦, 是進行對敵地面基地與太空站直接強行突擊登陸的特種艦,搭載了一個ESMC連(宇宙軍陸戰隊), 火力與動力機關都和Shivi級完全一樣,但沒有彈藥艙(改為部隊艙).
其真正的特點是,它也是新技術實驗艦,在上面使用了外來奈米線電池,是利用俘獲的外星科技結合地球科技所製, 性能極好,但偏重.
Tristan級產量不多,服役時間也很長,但真正知名的是,它是金星中軌道會戰的唯一殘存艦 (雖然幾天後就被再次捲土重來的外星艦隊連同太空站一並摧毀).
之後的分析,Tristan級能殘存,除了運氣,還包括艦艇的因素, 因為它是強襲登艦所以被艦隊指揮官安排在靠後的梯隊,因此沒有受到最慘烈的火力洗禮. (Tristan級是有配備核魚雷的,是宇宙軍全面核魚雷政策的產物,但沒有再填裝能力,原本就只是裝個樣子, 因為登陸時其實用不到,但真的打會戰還是有些戰力可言)
它的濕質量比Shivi級輕很多,因此機動性幾乎是Shivi級的兩倍,靈活很多. (當然,它也沒有Shivi級那麼長的航行能量)
而裝甲設計也更均衡,其裝甲是10/3/8,而Shivi級是12/4/4, Tristan級由於考慮要登陸,因此特別強化了發動機艙的裝甲,因此它更有機會抵抗火力.
Tristan級的表現一直很可靠與穩定,多少扭轉了人們對小型固芯核分裂爐的負面看法.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2/2022 : 22:15:17
|
Hue City級戰鬥艦,人類史上第一艘宇宙戰鬥艦. Hue City級是宇宙軍核魚雷政策最激進時產生,它的目的就是搭載極大量的核魚雷, 它有五個核魚雷艙,三個彈藥艙,在戰場上可以對敵發射大量的核魚雷飽合其近迫攔截系統, 還包括一門艦首三代磁軌大砲(大型艦版,與中小型艦用的系統是一模一樣,只是放大),以及近防粒子束砲.
但除此之外,它乏善可陳, 其機動性極其糟糕,比Tenaciousre級還糟,它基本上只能直直的往前飛,沒有任何的戰術機動性, 而且裝甲也很薄弱,特別是側後,唯一的彌補是,它是首先使用外來裝甲的艦隻,這種擄獲於外星敵艦的合金,加上我方配方後, 成為人類目前所知道最好的裝甲材料,沒有之一.
動力機關與Resurgent級等艦一樣.
Hue City級是非常極端的艦船,使用方式的妥不妥當與艦隊整體編成都很重要, 金星中軌道會戰的大敗就是如此,
外星艦隊一開始與我軍對轟,並專注清理我軍的小型艦, 之後被敵艦逮到一個空檔,因為我方小型艦已經無法填補缺口,
敵單艦用這個空檔,以其優異出色的戰術機動性直接撕開戰線殺入我方艦列陣中,然後花式操艦左一砲右一砲上一砲下一砲的朝各方向開砲, 我軍大型艦則只能任其宰割.
(不得不說,外星艦長對於深空艦的駕馭與直覺都遠勝於我們人類)
這些都被那艘殘存的Tristan級拍下來,當然也是它們這些中小型艦拼了命把該敵艦驅出我軍艦陣,但傷害已經無法彌補.
這場會戰的大敗,使得宇宙軍的造艦方向又產生了改變.
|
Edited by - gera on 12/13/2022 07:57:37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2/2022 : 22:28:54
|
Pryderi級輕突擊艦, 是用於接替HouJi級,動力機關全面轉用小型固芯核分裂爐的產物, 其機動性,Delta-V,皆比HouJi級優越,
但武裝還是那一門三代輕磁軌砲, 裝甲倒是改用外來裝甲.
Pryderi級性能出色且可靠,但在當時的激烈戰場,卻沒什麼可以發揮的空間,多做為軌道巡邏隊與高速聯絡艦使用, 特別是前者,很好扼住了外星敵艦單艦潛入軌道轟擊我方地面基地的狀況.
(事實上還是有相當數量的Pryderi級被編制在艦隊中,只是它們不再是艦隊主力,好處是輕突擊艦部隊的死傷也降低很多)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3/2022 : 23:36:49
|
HouYi級重突擊艦, 其目的是要與Shivi級做搭配,重突擊艦的問題是如果要防守就缺乏持續攻擊能力,如果要持續攻擊力那防守就變成短板.
最後宇宙軍決定採用雙生子政策,即兩艘不同型號級別的重突擊艦搭配,一負責防禦,一負責持續進攻,當然兩者都配備有核魚雷.
HouYi級性能並不怎麼樣,但比Shivi級好得多,因為削減了續航能量也換用了外來裝甲, 但真正讓一線官兵不滿的是那門攻不能攻守不守的紅弧光雷射砲, 它攻擊時的穿透力不足,防守時則射速太慢.
HouYi級的產量很少,但至此之後,宇宙軍就一直採行高低配與雙生子搭配.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4/2022 : 00:00:28
|
Stalwart級護航驅逐艦, 本級艦是一種異數,主因是宇宙軍需要一種機動性夠好,但又能放出大量飛彈的艦船,當時外星人應付我的核魚雷已經很有心得, 因此宇宙軍想嘗試魚目混珠的作法.
恰好吳捷漢大匠想使用技術本部新開發的螺旋子驅動機關.
Stalwart級的機動性在那時算是相當優異,除了轉彎速度,其他機動性能甚至於比HouJi級還好, 除了核魚雷艙與近防粒子束砲,還搭配了兩種不同的飛彈艙,一負責穿甲,一負責提供數量與破片傷害.
Stalwart級其實頗受官兵歡迎,而且服役的時間頗長,但產量很少, 一些宇宙軍高層並不喜歡這個異數,並且也不能解決宇宙軍面臨的問題, 原來構想的戰法,在實戰上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成效.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4/2022 : 00:12:10
|
Ulysses級重突擊艦, Stalwart級生產沒幾艘就腰斬了,而Shivi級的機動性太糟, 因此吳捷漢大匠便將Stalwart級的架構轉用到新艦上,
Ulysses級便是如此得來,它基本上就是去掉了沒啥用飛彈艙的Stalwart級, 由於重量大幅減輕,Ulysses級的機動性好得難以置信, 其航行速度約是Shivi級的四倍,轉彎性能近三倍,只除了續航能量低於Shivi級.(但夠用)
這就是宇宙軍想要的"魚雷艇",遠本想大量生產,但吳捷漢大匠建議另開新的架構會有更好的表現, 因為技術本部的兆瓦氣芯三代分裂爐已經完成,沒有必要繼續用小型固芯核分裂爐.
|
Edited by - gera on 12/14/2022 00:12:49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5/2022 : 00:58:45
|
Passchendaele級戰鬥艦, 是為了改善Hue City級糟糕的機動性所推出,也是使用兆瓦氣芯三代分裂爐,其他裝備與Hue City級無二致.
Passchendaele級與Hue City級在好一段時間中構成宇宙軍的主幹戰力,並逐漸的把內星系圈的制宙權逐漸的扳回來. Passchendaele級的風評相對好很多,但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5/2022 : 01:13:52
|
雙生子策略,Emkidu級1/2型重突擊艦, Emkidu級是首先從造艦徹底貫徹雙生子策略的級別, 一型的主武裝是綠弧光雷射加上核魚雷, 二型的主武裝是二代輕線圈砲加上核魚雷, 動力機關是沿用Ulysses級,有著優異的機動性.
Emkidu級1/2型並沒有大規模量產,但在以後的很長時間中,在宇宙軍的駐防艦隊中都找得到其身影,非常可靠.
如果真要說有什麼缺點,但就是攻擊力方面不太令人滿意,因此宇宙軍希望造艦本部基於此種模式去完善, 所以只生產了一些必要的數量.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6/2022 : 08:10:30
|
Zero級1型重突擊艦與Pollux級2型重突擊艦, Zero級是由護衛艦演化而來,具有宇宙艦最常見也威力最大的脊柱艦首砲,這是一門二代線圈砲. 而Pollux級是由護航艦演化而來,一門多用途綠弧光雷射,
兩者當然都配備了核魚雷,
Zero級負責攻堅,它有更好的裝甲(16/4/12),Pollux級負責防禦,綠弧光雷射會將敵飛彈與魚雷擊落,並且其機動性是Zero級的兩倍, 不過Zero級本身機動性就很好.
兩級艦的動力機關都是一樣的,而其機動力來自於技術本部新推出的爐膛驅動器,有非常出色的爆發力,但就是耗燃料, Zero級與Pollux級航行能量都跌回Delta-V 200km/s上下,
這讓Zero級與Pollux級變成一種防守的局地戰艦.它有出色的戰場機動性,也有很好的航行速度,可以對敵艦做出有效反應, 唯一的問題是,外星人要肯打才行.
根據條例,宇宙軍艦艇必須保留Delta-V 100km/s左右的航行能量,基本上能量優劣決定了宇宙空間戰的勝負, Delta-V 100km/s差不多是一次會戰的下限(並包括返程能量),
而兩方戰鬥當然有你跑我追的情況,這亦會消耗能量,也就是說,Zero級與Pollux級充其量只能花費Delta-V 100km/s做追趕敵艦的動作, 這對於有能量優勢的外星艦船來說,它可以選擇打或是逃, 硬追而失去能量的艦船將會成為飄浮於宇宙空間的廢鐵.
不過,對於掙扎著防守內星系圈的宇宙軍來說,我方可以逸待勞,Delta-V 200km/s上下勉強還能用.
Zero級與Pollux級性能相當不錯,唯一的問題是彼此速度差距太大,因此常出現Pollux級跑太快,Zero級在後面苦追的窘態,在戰場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宇宙軍對此頗有微詞,這也導致此二級的量產數並不多.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9/2022 : 22:32:14
|
Actium級A/B型戰鬥艦 Actium級是為了接替Passchendaele級與Hue City級在宇宙軍主幹的位置. 但整個方案到了中期卻陷入莫名的困難,選擇的困難,
Passchendaele級與Hue City級都是核魚雷艦,輸出核魚雷是其工作重點, 問題是,此戰術的效果正在下降, 精確的說,只輸出核魚雷是不行的,雖然Passchendaele級與Hue City級都有配備脊柱主砲,但機動性太差的情況下, 遠距離射擊的命中率慘不忍睹,近距離連瞄準都很困難.
Actium級一開始的方向與前兩級沒有兩樣,甚至於連武裝,系統都沒啥不同, 動力機關仍是兆瓦氣芯三代分裂爐,但驅動器換成更好的爐膛驅動器, 因此機動性比起Passchendaele級有突出的提升,只是航行能量大減.
宇宙軍內部一直有艦砲派,他們認為宇宙軍不應該過於濫用與重視核魚雷, 艦砲派與魚雷派之爭在宇宙軍內是一件大事, 最後是吳捷漢大匠同意以Actium級基底,發展一種艦砲艦,試看看.
所以才有Actium級A型,這是一種艦砲艦,除了艦首的大型三代磁軌砲,還搭載了一組重型磁軌陣列砲,威力是比脊柱主砲弱, 有砲塔,可以轉向側射,彌補機動性的問題(不再需要把艦首對準敵艦),其他是一門近防粒子束砲,以及一核魚雷艙.
Actium級B型,就如上述,是純粹的核魚雷艦.
Actium級A/B型的設計是有些古怪,但卻異常的成功,多次挫敗外星人攻勢,這也終結了宇宙軍的絕對核魚雷政策, 雖然之後宇宙軍仍舊會各種艦艇各處塞核魚雷,但戰場上的戰鬥主力就交還給各式大砲了,不論是雷射砲或線圈砲,磁軌砲等等.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19/2022 : 23:35:44
|
Beowulf級L/E型重突擊艦, 由於Actium級非常有效,加上戰事劇烈,宇宙軍需要大量的艦艇保護內星系圈的各站點, 因此轉用了Actium級的基本設計,搭配Zero級與Pollux級的概念,
實際上,Beowulf級L/E型就是把Zero級與Pollux級的武裝套在Actium級的動力系統(小型艦版)上, 因為不論是設計或生產都非常簡便,快速.
Beowulf級L型對應Pollux級,Beowulf級E型對應Zero級, 除了航行能量僅200KM/S這個缺點外,其他都相當優秀, 宇宙軍全面開綠燈,Beowulf級開始大規模量產,有一段時間,人類控制之下的太空工廠全部都在生產Beowulf級.
Beowulf級真正結束了外星人的主導地位,在此後,宇宙軍可以說是完全控制了內星系圈, 宇宙軍的方向也開始轉為反攻態勢.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23/2022 : 02:12:54
|
Cannae級無畏艦, 自從Actium級A型在戰場上證明其存在以後,宇宙軍決定生產一種真正的砲戰艦,
Cannae級無畏艦就是在這種基礎上誕生,它搭載三代重線圈砲陣,是磁力系武器的巔峰 (不過,由於並非脊柱主砲,所以威力並非最大,但砲塔砲有可轉向,射速略快的好處), 兩門三代輕線圈砲做為副砲,用來清理敵小型艦與飛彈魚雷, 脊柱砲也是三代線圈砲,與砲塔砲同級(非脊柱主砲級),但搭配艦首一門綠弧光雷射, 前者用於向前攻擊,後者則是攻擊與防禦兩用, 當然還有宇宙軍最愛的核魚雷, 加上艦體足夠把各種防禦措施,額外結構裝甲,電子防禦系統,緊急維修艙,額外彈藥全部掛上,
也就是說,無畏艦真正的價值所在是,它有完整的防護,做為艦隊主力,它可以硬幹任何敵艦與其對轟. 當正面戰場可以對外星艦隊施加足夠壓力時,敵船就無法專注清理我方中小型艦隻, 變成我方中小型艦隻有足夠機會突破敵戰列. (由於主場優勢,宇宙軍總是調集盡可能多的艦隻形成數量與戰力雙優勢, 而外星敵艦遠道而來,都是採精兵主義)
Cannae級的缺點一樣,短腿.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23/2022 : 03:14:18
|
Tarchon級輕突擊艦, 接替Pryderi級,動力機關是當時最先進的Z軸捏縮核融合爐搭配Z硼融合驅動器, 速度極快,但航行能量也多達500多Delta-V,
Tarchon級的任務為快速連絡艦,軌道巡邏,戰場偵查,以及誘餌!
Tarchon級基本上只有自衛火力(以艦隊戰規模來說),因此其任務就是高速接觸敵艦隊,偵查其戰力與規模, 然後一溜煙的逃跑,如果敵艦隊不追,那至少我們就知道敵艦隊的真實戰力情況, 如果敵艦隊追,那Tarchon級就利用它的快腿與能量,強行甩開,並且因此使敵艦隊耗費寶貴的能量 (因為在內星系圈,外星人船艦無法補給,必須回其小行星帶的基地,也就是說,它至少要保留200左右的返航能量,再加上150左右的戰鬥能量, 因此,如果敵船消耗太多能量,它就無法返航甚至於無法作戰)
(這就是著名的穀神星戰例,俗稱穀神三傻,敵三艘無畏艦自持戰力驚人,痛擊我穀神星守備隊, 我方都是中小型艦隻,核魚雷打不穿敵近迫防禦網,我艦拼命靠近就是被敵主砲一砲洞穿,即便有機會開砲也打不穿裝甲, 正當我穀神星守備隊將要全滅之際,兩艘Tarchon級挺身而出,利用艦艇本身的性能與高超的操艦技巧, 在頭昏腦熱的追逐過程中,居然將敵三艘無畏艦的能量幾乎耗光,結果變成穀神星軌道上的廢鐵!!
由於敵艦仍具備反擊能力,只是無法移動,加上軍情緊急,宇宙軍討論之後,乾脆置之不理,只是在射程外警戒,並將其當成活生生的教訓, 接下來好一段時間,三傻艦是穀神星最著名的地標, 或許太丟臉,外星人根本就沒打算前來救援,並且在此之後,敵艦隊就不再追趕我軍的輕突擊艦了, 而宇宙軍這邊把維持足夠能量奉為最高指標,沒有徹底規劃與把握是絕不出戰.
直到穀神星成為反攻前線大本營,宇宙軍費時一年先勝後挫再勝攻下敵波女星基地後,才找了時間把三傻艦拆了)
Tarchon級雖然重振了輕突擊艦的雄風,但輕突擊艦也不再有能力應付正面戰場,雖然它仍舊是很有用.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26/2022 : 21:04:03
|
Dunkirk級快速戰艦, 俗稱三景艦,因為它有三種次型號,動力機關是Z軸捏縮核融合爐搭配Z硼融合驅動器,爆發力不足但有極良好的持續力, 因此有相當長的航行能量(破千). (而所謂的爆發力不足,其實是相比於重突擊艦,如果比較同期戰鬥艦,其實相當優越)
此外,這種動力機關所需要的燃料很簡單,就是氫,而基本上燃料槽攜帶的是水,安全可靠,分解後氫給動力機關當能源,氧給人類維生, 因此亦可以在木星這種氣體行星或能取得水冰的所在補給(但需要設備,Dunkirk級有配備), 所以Dunkirk級原先的構想就是要進行外太陽系遠征用的.
Dunkirk級另一特點是能配置真正的最大級脊柱型主砲, 砲戰艦型由一門最大級脊柱型線圈主砲,加上雙管大型線圈砲塔,以及一門近防粒子束砲. 核魚雷型,由一門最大級脊柱型紫弧光雷射砲,搭配兩具核魚雷艙,以及一門近防粒子束砲. 還有,ESMC強襲艦型, 搭載一個ESMC連,其他與砲艦型相同,但沒有結構裝甲(結構裝甲是用於結構,與一般的外裝甲不同,通常大型艦會有結構裝甲,耐力更好).
Dunkirk級是宇宙軍第一種具真正遠征能力的船艦,它被劃入新編成的艦隊, 而以往的Actium級雖然火力強大,但仍屬於軌道防衛用,兩者意義與功能不同(當然,如果打防禦戰也是會一起上).
不過這也突顯了Beowulf級的問題,短腿局地用,無法隨同Dunkirk級遠征.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12/29/2022 : 05:38:20
|
Xanthippe級L/G型巡防艦, 除了配合Dunkirk級遠征,宇宙軍還發現,過往的重突擊艦也力有未逮了, 重突擊艦有其先天限制,其防禦力仍舊太差,如Beowulf級E型,沒有任何近迫防衛能力,一枚外星飛彈可以輕易的幹掉它, 雖然有Beowulf級L型搭配負責防禦,但在宇宙戰場上,那可能順心如意, 再者,生產上也麻煩一些.
吳捷漢大匠提案表示,宇宙軍艦隊有大型化,多功能化的趨勢,也與過往歷史進程吻合, 而想要遠征,則大型化不可避免,新型艦應該往上挪一階,為巡防艦.
Xanthippe級的動力機關與Dunkirk級基本相同, 但它標配近防粒子束砲與核魚雷, G型則配備結構裝甲與一門輕型線圈砲, L型則配備電子反制系統與一門紫弧光雷射砲,
所以Xanthippe級的防護能力大增,並且可以真正的掩護大型艦,將於魚雷飛彈攔阻於半途,而不需要大型艦的近防系統動作, 讓大型艦有更高的生存率,並且專注於艦隊對轟的工作上.
宇宙軍對於Xanthippe級非常滿意,並讓巡防艦種取代了重突擊艦種.
(不過,Beowulf級的生產數量真的很多,加上內星系圈各基地與太空站需要大量的巡邏隊駐防, Beowulf級成為 地方駐軍的標準成員,並沒有像前幾級迅速的被替換,而用來進行遠征的主力艦隊,則以Xanthippe級構成, 只是至此之後,造艦本部與宇宙軍不再規劃重突擊艦種.
Beowulf級做為"局地戰機"相當優秀,但特別怕敵大型艦,宇宙軍吃了幾次虧後,逐漸Cannae級下放到地方軍,與Beowulf級高低配, 因為Cannae級一樣短腿,無法前往外星系,不適合遠征,但守家卻很不錯)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01/01/2023 : 05:19:32
|
2040年11月1日,地球聯合成立,
由北美合眾國,南美聯邦,歐亞聯盟,太平洋聯合,伊斯蘭-哈里發國,非洲聯盟,泛亞同盟,印度聯合,南十字星國結成.
北美合眾國,以美國為主體,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與加勒比海. 南美聯邦,南美洲一體. 歐亞聯盟,以歐盟為主體,包括英國,土耳其,俄羅斯與獨立國協體等國. 太平洋聯合,以日本為主體,包括台灣與諸太平洋國家. 伊斯蘭-哈里發國,以阿拉伯諸國為主,包括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北非,以及印尼蘇門達臘與爪哇等地. 非洲聯盟,中南非洲一體. 泛亞同盟,以中國為主,以及中南半島諸國. 印度聯合,以印度為主,還有孟加拉,斯里蘭卡,喜瑪拉雅山區諸國. 南十字星國,以澳大利亞,紐西蘭,還有新幾內亞等地組成.
火星正在要求更多政治權利,希望能立火星共和國.
木星甘尼米德(木衛三)要求解除軍管,放寬勞動條件.
水星希望能徵收太陽稅,只要該能源是從水星軌道的太陽能陣列所產生.
地月系統超過92億人,月球移民熱已經減退,反而人口略微下降,目前人口含太空站大略六萬多人.
水星,在地表約四萬餘人,在軌道太空站,反而有近十萬人,但絕大多數都是簽約來此工作.
火星,約十四萬人,目前流行移民火星,人口成長中,長期定居的人不少.
木星,甘尼米德(木衛三)加上軌道太空站有近六萬人,整個木星圈其實也有十幾萬人,甚至於比火星還多,但仍在軍管中.
土星,總人口近十萬,軍管,由於佔領泰坦(土衛六,原是外星人的基地)後,外星人不斷派出艦隊來襲擾,所以仍屬於戰地.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01/06/2023 : 23:02:55
|
Belleau Wood級無畏艦, 用來替代Cannae級在艦隊中的位置,負責遠征艦隊主要的火力提供者, 配備的變化為,動力機關變更為Z軸捏縮核融合爐搭配Z硼融合驅動器, 艦首雷射砲改為紫相位雷射砲, 副砲也改為紫相位雷射砲陣.
Belleau Wood級沒啥特別之處,一致的看法是堅實可靠,但生產量並不多,主因是Cannae級生產量太大, 而後面的Cowpens級泰坦艦又追了上來.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01/06/2023 : 23:31:00
|
Kasserine Pass級殖民艦, 這是特種任務艦,是用於遠征探索與殖民,它需要很大的空間,因此直接使用無畏艦的艦體,
攜帶各兩組標準型太控站與地面站的修築資料, 火力強大,測試性的裝上重型電漿砲(塔),船頭武器同Belleau Wood級, 但副砲又改回輕線圈砲, 以及當然存在的核魚雷.火力非常強大.
只是Kasserine Pass級就不是戰鬥艦, 因為一開始的評估並不認為會交戰,上述武裝其實主要是用來轟小行星與隕石的, 所以它沒有任何戰鬥用裝甲,它的裝甲級別其實是民用級.
這是一項巨大的錯誤,因為外星人特愛找這些殖民艦的麻煩,簡直有仇. 原來是打算遇敵直接逃逸, 但實際上,有時也會面臨無法逃避的情況.
Kasserine Pass級負責開拓了木星與土星前進基地,也是第一艘抵達天王星的人類宇宙艦船, 他們獨自與外星人進行長達數年的殖民戰爭, 我們企圖在木星與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還有土星的土衛五,土衛七設立基地,而外星艦隊就不斷的襲擾與破壞, 最直接的原因是,外星人在木衛四與土衛六都設有基地,等於是在其眼皮底下強攻,
但不做又不行,因為艦隊遠征需要補給站,如果沒有後勤,艦隊遠征木星土星很可能被外星人包餃子,
那時人類的目光被小行星帶戰役後期所吸引(特別是最後的高潮,澳女星會戰),而木星土星方面只有壞消息,不是太空站被毀,就是地面站被轟擊, 就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探索艦隊設法保下了木衛三與土衛五的太空站.
|
 |
|
gera
我是老鳥
   
6415 Posts |
Posted - 01/06/2023 : 23:46:14
|
Cowpens級泰坦艦, 泰坦艦源於方舟計劃,就是在人類戰敗的情況下,逃出太陽系用的宇宙深空殖民艦, 隨着戰事的好轉,泰坦艦則變成人類最巨大的戰鬥艦,
動力機關是更進化的力流穩定Z軸捏縮核融合爐搭配Z硼融合驅動器, 武裝為最大級脊柱線圈主砲,大型紫相位雷射砲陣,定點防禦相位砲塔, 它也攜帶了各種支援模組,如果有需要,它可以直接停留於木星軌道,然後以此補給能量,此外它也有維修艙,可做簡易維修.
原則上來說,Cowpens級的火力雖然強大,但其實遜於其龐大的船身,它更多是做為艦隊支持的角色.
|
 |
|
到第 頁,共 2頁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