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砲兵..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2頁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08:41:58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一,揀回XT86,將M114與T65全數整理升級.

優點:國造無須仰賴國外,L39射程提升,升級後重量可能只比M198略輕一些.

缺點:缺乏性價比,沒有改善生存性問題,比起乞討來的M198昂貴,並且特種砲彈都需要全部自測自驗.
(M198因為曾是美軍主流砲,因此M982等彈都有在上頭測過,無需再測)


二,M114/T65上車改為卡車砲.

優點:改善生存性與反應速度,可以使用電動帶砲.

缺點:缺乏性價比,射程沒有改善,


三,升級為XT86再改為卡車砲.

優點:比起第二案更好,有射程提升.

缺點:更加昂貴,並且遜於第四案.


四,揀回L45倍徑155卡車砲.

優點:國造,L45射程提升,有腿,生存性好.新造砲,不用考慮舊砲M114等該怎麼辦.

缺點:更加昂貴,汰換M114等砲需要更多的費用,需要對砲彈自測自驗完全自己來.


五,乞討M198.

優點:砲本身便宜,幾無成本,完全整合NATO規範,翻譯後即可用.絕大部份砲彈都已經測過,無需自測自驗.M114等舊砲可另外利用.

缺點:沒腿,缺乏生存性,重,需要為其建立採購牽引車輛.能乞討多少得看美國臉色.台島內人多嘴雜,對於二手砲觀感不好.


第五案費用預估與第二案相當,但射程有提升並且M114等舊砲可另外利用,等於砲管數多了一倍.
第四案亦是砲管數多了一倍,並且整體上射程與生存性都更好,但也更昂貴.


第六案,自外國引入L52砲.

履車種,
99式,日本貨昂貴,且日本在正式撕破臉前不願意得罪中國.日本國內對於武器輸出也抱著反對的態度.

K9,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南韓同樣不願意得罪中國,他們甚至於沒有日本那種撕破臉的勇氣.

PZH2000,德國貨更貴,更大,更重,已停產.同樣不願意得罪中國.

M109L52荷蘭版,未量產,使用PZH2000的砲管,不太可能拿到德國給的最終使用權.

M109-52,由荷蘭RDM變為英國BAE,未量產,同樣使用PZH2000的砲管,不太可能拿到德國給的最終使用權.

日本,南韓的155L52都是自有技術,歐洲方面基於萊因金屬者多(包括波蘭蟹式).



Edited by - gera on 01/30/2024 08:42:39

cph0516
我是老鳥

6093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09:29:08  會員資料 Send cph0516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英國.法國不考慮?

除砲管問題外.還有砲彈延用的問題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09:47:48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斯洛伐克線,應為自有技術,用在Zuzana2與EVA上,之後捷克的MORANA也是同一線.斯洛伐克的極右派領導人上台後,取得砲管的可能性降低很多.

法國線,即知名的凱薩,法國也是不願意得罪中國,除非錢給得夠多.但如此一來性價比就低很多了,沒有必要這麼做.

烏克蘭線,2S22 Bohdana,是從蘇系火砲改為NATO規格,看其制退與砲閂很明顯.烏克蘭方面一直很小心的避免與中國撕破臉.
.
.
.
A方案,國造技術155L45砲管....還好當年有留下這個尾巴.

B方案,BAE的M777ER,155L55砲管.
以目前來說,牽引版能用600萬美元/門拿到就偷笑了.如果配備一個完整砲營要二億美元(18門,含車輛備品器材雷達等),
(不管怎麼推,守備旅砲營引入M198都是最佳戰力升級/省錢方案...,因為這等高檔奢侈品只能買給常備旅中的少數)

台灣最大極限可能是十個M777ER砲營,但實在太貴了.

往好處想,它的輪砲車版本BRUTUS,並不會更貴到那裡去,可能2.2億就搞定了...

C方案,美國的M1299,155L58砲管.
9M長砲管,在台灣需要做運用驗證.


Edited by - gera on 01/30/2024 09:51:25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09:50:15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其實印度也有155榴和155卡車砲,但應該會被立委罵死.......XD
塞爾維亞西班牙等都有155榴生產能力.......
最近的是韓日....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Edited by - 小毛 on 01/30/2024 09:51:16
Go to Top of Page

cph0516
我是老鳥

6093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0:02:46  會員資料 Send cph0516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還想買法國武器
一定是大禮包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0:27:4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A-1方案,國造155L45搭配TATRA軍卡,

重新揀回當年卡車砲,引入新式砲彈生產線同時,全部自測自驗,包括美國的M982與PGK,群子彈,佈雷彈等特種砲彈.

數量,20個砲營,卡車砲版15個砲營,牽引版5個砲營(主要用於外島),總計400門(含預備與教學訓練)

費用,卡車砲一營1.2億美元計,牽引砲一營9千萬美元計.分別是18億美元與4.5億美元.總計22.5億美元.


A-2方案,以國造155L45升級M109A2/A5履砲.

以中科院主包,BAE顧問,202負責砲管,209負責車體翻修升級.

數量12.5個營,總計225輛.

費用,每營升級與配備以9千萬美元計,11億2500萬美元.


優點:國造,戰力全數升級,全盤整理並引入數位化砲兵,OODA大幅縮短.

缺點,L45射程遜色L52,整體運作為半自動化,放列發射流程仍多依賴人力.費用還是偏高.


A1-1.1方案,

卡車砲砍至10營,牽引砲10營,但換成乞討M198替代.

卡車砲營10營總費用為12億美元,M198砲營10營總費用為2億美元.總計14億美元.

加上A-2案,總整理費用可壓至25億2500萬美元.(425門)
(這算高估,實際上還能在摳一些成本來壓低,但暫時就用這當天花板)


Edited by - gera on 01/30/2024 10:54:07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0:46:4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沒有什麼罵不罵的問題,只有買得到買不到的問題,以及要多貴.

印度的技術不外乎FH77與M777,前者相比台灣國造並沒有更優越,後者是授權生產,還是得看美國與BAE.

至於印度本身反中,而且是未來的製造大國,究竟有什麼好罵與好排斥的?

塞爾維亞本身的立場就不講了,西班牙的態度與德法都差不多,

簡言之,歐陸國家西歐與南歐,中歐國家都不願意直接得罪中國,
北歐願意罵罵中國,但那不代表他們會同意輸出武器.
東歐則是兩個極端,但只要錢給夠,並且可以打擦邊球的(不直接輸出成品),有幾個國家應該是推得動.


台灣在外交方面做得有些失敗,既不夠大氣,也缺乏報復心,
這使得各國都並不重視台灣,因為就算惹毛台灣也不會怎麼樣.

台灣本身太過於重商主義,習慣低頭做好人,如果沒外敵,與世無爭,不是壞事,
偏偏我們有敵人.

對這些國家來說,台灣在美國或在中國手中沒啥差別,當然美國等國是不願意台灣被中國拿走,這還是因為台灣的晶片生產技術之故,
如果台灣不重要,那早死早超生了.

Go to Top of Page

攀登新高山1208
新手上路

China
230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3:02:45  會員資料 Send 攀登新高山1208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M109A7:就没人愿意看我一眼嘛?QAQ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8417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3:58:23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对的,除了M-109A7,“老黄埔”们应该不会对其他火炮再多看一眼咯

因为国军已经落实了米系的联兵营体制,所以营级就会以联合作战火力为主,以空中打击和军团炮兵为支援火力。

所以,L39以上的火炮应该都不会再考虑了---米有什么是一枚JDAM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枚

然后,在L39以下,又以M-109A7能够发射GPS精确制导弹药,能够将打击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为最大卖点。

M-109A7即可以单车单炮伴随联兵营提供实时支持,也能够集中旅炮兵营的火力对特定区域实施精准打击。

由于精准炮击所需的弹药投射量非常小,完全能够抢在敌方反炮兵火力反击之前打完即走,可以大大提升自走炮的生存力

M114/T65改为卡车炮是另一个选项,前提是能够安装数位炮兵射控系统,以及能够发射安装PGK套件的精准制导弹药。

射程倒不是什么问题,如前所述,155榴炮支援营级部队作战现在是国军旅属炮兵的主要作战方式,L39炮的射程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14:54:55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看在台灣有新的拉膛機的可能下,新生產的低後座力M68戰車砲在雲豹甲車的新聞中表現良好。說不定也能用來生產155砲管.....
所以不妨修改一下路線,像是授權生產捷克的155mm自走砲管或是整個砲塔,然後進口捷克的八輪或是十輪底盤,組成高裝甲的輪式自走砲......
另外是重點中的重點,要引進全新系列的155彈藥生產線與模組化藥包生產線,台灣沒時間從台研發新彈藥與射表........
不過DITA似乎是L45
MORANA 是L52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20:21:5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原則上不考慮L39以下的砲,特別是自走砲,最低標準應該是L45以上,

與其花大錢買M109A7,還不如揀回155L45卡車砲.
.
.
...在20幾年前,陸軍砲兵原本是打算一步到位買百來輛M109A5並搭配SINCGARS,但最終只落實28輛,

重點在於SINCGARS,簡言之,砲兵以它構成砲兵火力網,並接通OH-58等直昇機,可以直接進行觀測直昇機-資料鍊帶砲,

接下來的問題是,後來台灣選擇自建37A做為底層無線電,而不是SINCGARS,雖然兩者都是資料無線電,但並不相容.

因此,台灣陸軍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M109A6,然後升級M109A2/A5,再採購額外的SINCGARS配發給陸軍營連,使其接入以SINCGARS構成的砲兵火力網.
(優點與缺點一樣,就是有兩套不同機能的無線電網,37A負責一般用途,SINCGARS只負責砲兵火力,
正常來說SINCGARS抗干擾能力更好,因此更適用於作戰環境,
但反過來說,如果SINCGARS損壞,那就沒辦法直接呼叫火力支援)

一是選擇國造卡車砲,然後繼續通用37A為主的無線電網路.
(優點與缺點一樣,就是全軍原則上統一使用37A,形成標準與通用環境,可是一旦被電戰干擾會很難調整,但如果損壞了就直接抓其它37A就行)
(37A雖然是00年代普發產品,但到現在已經完全過時了,應該搞新的無線電)

當拜登政府撤消M109A6,讓台灣改買M142 HIMARS後,台灣就只能選擇第二條路.
也就是說,從無線電到砲兵火力軟體全部得自建.
.
.
二十幾年後的現在,OH58壽期進入尾聲,取而代之的是以UAV為主的砲兵觀測機,

真的去買M109A7有意義嘛? 這與買蘋果或安卓一樣,買的不是單機器本身,而是一整個生態.

更貼切的說,陸軍現在整體上就是安卓的系統,少數M142,就是當成蘋果特規,反正M142的運用是直接到戰區級以上,與底層無關,

但M109A7會牽涉到底層使用,安卓與蘋果之間就需要轉譯,整體就很麻煩又費力,也無法100%輸出戰鬥力.
.
.
.
捷克就沒有自己的砲管廠,它要怎麼授權? 天鵝絨分家,砲管廠就是在斯洛伐克,所以斯洛伐克很早就推出通用155 NATO的Zuzana,

捷克一直是用老DANA的152砲,直到推出DITA與MORANA,

而捷克自己不買,跑去買法國凱薩大概能說明一些事.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1/30/2024 :  21:06:23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本來是想要弄個誇張點的,像是捷克的砲塔,M109A2的底盤.......讓老砲車馬上擁有數位射控射控帶砲等等現代化的玩意....
難道要跟印度買155MM L52砲管生產授權,跟捷克買底盤和自動裝填模組化藥包的砲塔設計,用台灣的低後座力技術,中科院的通訊資料鏈.....
拚出來的東西叫什麼?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8417 Posts

Posted - 01/31/2024 :  11:56:19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长管L45以上加榴炮在实战中所面临的问题,之前也有讲过。

最主要的问题是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包括反炮兵雷达在内的炮兵反制手段已经相当普及。

身管倍径越高,炮弹飞行时间越长,被侦测到的可能性就越高;而如果是以营、连规模进行齐射的话,当下被敌方所解算出具体位置的时间已经短到了可以按秒来计算

所以,现在的长管加榴炮只能采取打完即走的方式来换取生存力,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火力的持续性与单位时间内的弹药投射量都相当低下。对于低烈度战争或许尚能接受,但应对需要以高强度密集火力来彻底摧毁敌方的场景就力有不逮了

同样是电子技术的进步,精密导引头已经能够将弹药的精度提升到10米级别,这就使得能够投放JDAM的战机成为了更加灵活机动且更加精准威力也更强大的空中炮兵

而且,只要指示出目标的坐标,剩下的就可以由受过空地打击训练的飞官来完成,可靠性也更高。

相对于三毛战争,双方的炮兵,尤其是大毛的炮兵经常是王八拳乱抡,时不时的把整个城市炸成废墟一片,犹太国空军敢于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投放2000磅的JDAM来队哈马斯分子做定点清除,这个才是高水准现代战争的典范

国军炮兵也是沿袭米帝作法,将L39的短管榴炮配属到营级。未来如果能引入M109A7以及精准弹药,能够实现单车单炮支援作业,那么无论是生存力还是打击效能都会再进一步

至于国军的军团炮兵,其身管炮兵营主要是作为作战单位而不是支援单位来使用的,配合空军与陆航对滩岸敌军实施直接打击。以台湾的地形地势,短管榴炮的射程以绰绰有余,且可以跟联兵旅炮兵的装备通用

总之,就是目前国军的重型炮兵的作战方式跟米帝这样的炮兵强国基本一致,除了需要进一步提升射击精准度以外,完全看不出再倒退回去跟那些炮兵小国、弱国一样再使用长管加榴炮的必要性咯
Go to Top of Page

cph0516
我是老鳥

6093 Posts

Posted - 01/31/2024 :  13:52:58  會員資料 Send cph0516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可變軌的神箭砲彈
是無法準確用砲兵雷達反偵測的

再說砲兵雷達.要準確標定
勢必要往前線靠近
加上雷達本身體積不小
必定是自殺無人機的主要打擊目標

長射程+神箭炮彈
更適合打擊灘頭的軍需物資與重要目標

當然海馬斯多管火箭也可以代勞
畢竟可以呼叫75~150km外的跨戰區支援
也是非常可怕的

155短管榴彈砲
可以繼續留在後備旅中
聯兵旅的砲兵單位
可以裝備新一代長射程的砲兵.專門跨戰區支援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1/31/2024 :  15:03:0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真好笑,
L52砲管打40KM以上長距射程,是完全在地平線外,

反砲兵雷達,要從砲彈軌跡去反推發射地,

是40KM外地平線下比較難,

還是30KM內,地平線內比較容易?

如果它的OODA能做到秒計,那些L39的砲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什麼射程短所以砲彈更快落地,問題是,短砲管效力射能三分鐘就走嘛?
如果都得花錢打M982之流或更高檔導引砲彈,那當然是長射程比短射程更有利.


所以從烏克蘭戰爭就知道,M777損失五成,M109損失三成,

L52長砲管,蟹式損失兩成五,凱薩不到一成五,

人都死給你看了.


或許你的所在的世界是地平式的大陸,

但我們的世界,地球是圓的.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1/31/2024 :  16:42:08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比較在意的是GPS導引武器(神劍和海馬斯)在準登陸戰場能維持什麼水準的準度......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8417 Posts

Posted - 02/01/2024 :  15:35:05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反炮兵雷达是追踪炮弹的轨迹来反向解算出敌炮兵位置的,所以炮弹的弹道越高,飞行时间越长,也就越容易被追踪,越容易被对方倒推出位置的,这个跟地平线的关系可能不大

L39榴炮跟L52以上加榴炮相比,初速相差不多,但射程减少几近一半,所以一般而言,弹道会低平一些,被追踪到的可能性也要小一些

不过,不管怎样,以当下的反炮兵技术,加榴炮和榴炮,都只有以即停即射,短促射击的方式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力了。但在使用与运作上就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由于射击“窗口”短暂,弹药投射量相当小。而因为要转移射击位置,每次射击的间隔又相当的长,所以炮兵的配属层级就很重要

米帝和国军将155炮编制到旅炮兵营级,战时配属到作战营,米帝为营每配属6门M-109A6/7,国军为每营配属8门M-109A2/5。

而长管加榴炮,为了发挥其射程优势,一般会编制到师/军的炮兵,战时支援旅/团级作战。

这就会出现一个作战营呼叫完炮兵支援以后,下一个作战营就需要等上一段时间待师炮兵转移完阵地以后才能申请到火力支援。

这对于低强度作战尚可接受,但一旦遇上劲敌,辣么在等待炮兵转移阵地的那段时间里,一线部队可能就有麻烦了---这就比不上米帝和国军直接将榴炮配属到一线的做法了

再者就是,如上所述,目前一个精度在10米级别的JDAM导引套件,价格只有几万美元,但是能让一枚500-2000磅的航弹做“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效能远远超过了普通155榴弹。

所以,对于米帝和国军的联兵营来说,正面之敌如果用配属的那6-8门155榴炮轰不动的话,再叫更多的155炮来轰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不如直接叫空军来丢2000磅好了。

是JDAM+联兵营的密接空中支援能力取代了155加榴炮,把155炮“逼”到了只能截断炮管,做大号120迫炮的位置上了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2/01/2024 :  16:27:51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長翅膀的滑翔砲彈可能可以減少反砲兵雷達的作用.....那就是每一發都是精確導引彈了.....XD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65 Posts

Posted - 02/01/2024 :  22:00:54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到是想乾脆搞個155坦克砲
記得歐州在搞140砲
直接升到155和榴彈砲通用組件和產線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2/01/2024 :  22:14:2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奇怪的謬論,

雖然足夠低的平直彈道會使砲兵雷達難以偵測,但現在那家的砲兵雷達只能針對迫砲彈與長射程砲彈? 這種自我閹割的東西有人要?

蘇系D-30(122L38),D-20(152L34),照此說法,完美的躲開了西方雷達偵測,歐美各國配備的砲兵雷達對上萬門蘇系砲就是睜眼瞎?

事實上長倍徑砲主要是從加農砲衍生而來,它的L25以上長倍徑砲管主要是打低平直彈道用的,高射砲戰車砲是其直系血親,
反而L25以下短倍徑的榴彈砲主要打曲射彈道,
只是二戰後,榴砲砲管普遍拉長,像L30~L40之間,應該被稱為加榴砲,只是後來這個定義模糊化,後來就統一稱為榴彈砲,包括L45以上皆是.



地平線外長射程,可以視為天然的反斜坡,

砲兵雷達的反推與氣象局對颱風預報一樣,是預測圓而非預測點,
雖然射程長,其彈道高度會普遍高沒錯,問題是,砲彈飛行也不是彈道飛彈會呈近似拋物線,

如果真在意砲兵雷達偵測彈道,那長倍徑砲也是更容易以低仰角45度以下,來達到射程需求,
換言之,隨射程不同,長倍徑砲管的彈道條件也不同,想反推其砲位,其實比低倍徑砲管更困難.


說到飛行時間,長射程砲彈固然飛行時間長,但反砲擊難道是瞬間移動?

由於地平線下長射程砲擊是天然的反斜坡,加上預測圓的不確定因素,
因此反砲擊,最適合就是用群子彈看能不能撒網撈中,而不論是使用砲彈或火箭都同樣需要飛行時間,

整個OODA,從偵測反推,到出射令轉砲令,至砲彈或火箭飛行到預測目標區上炸開,必須不高於五分鐘,才有可能撈中.


因此L39以下的牽引砲兵,生存性越來越低,它們從效力射首彈出砲膛到收列,肯定大於五分鐘.從M777可以看出,就算這種有輔助收放列,射擊有電子解算的牽引砲,生存率也過低.

而我們對於L45以上的卡車砲,最好是EVA這種全自動砲,3分鐘13發完畢,佔領放列一分鐘,收列一分鐘,五分鐘六砲連,78發發射完畢閃人,之後兩分鐘內可以移動超過1KM,逃出預測圓外.


Edited by - gera on 02/01/2024 22:36:34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8417 Posts

Posted - 02/02/2024 :  11:29:46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对于炮兵科而言,地球曲率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球面几何是炮兵科的基本功,解算射击诸元都会用到。

只要炮弹的弹道够高,飞行时间够长,可供解算的弹道轨迹够多,迟早会被解算出来的。而且,当代的反炮兵火力有可能会是使用子母弹头的火箭炮乃至空中打击,只需要知道大致范围即可发起反制。

所以,现代榴炮、加榴炮都只能采取短促射击,快速转移的方式来保证生存力。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弹药投射量比较低,威力大大降低。

像EVA、DANA这样的加榴炮,作为营级炮来使用,长射程派不上用场,是一种浪费。

而作为师属火炮,支援全师部队,那么一次只能打上几发就得跑路,那么遇上稍强一点的对手,很可能根本消灭不了敌人。

这也是为何米帝和国军,都把155炮”降级“为营级火炮来使用的缘故,毕竟营级部队的正面一般不会有太强的敌人。而如果自己的155都消灭不了的对手,那就直接呼叫空军来丢2000磅好咯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8417 Posts

Posted - 02/02/2024 :  11:38:14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JDAM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得“空中炮兵”成为现实,也把世界上的军队划分成两类:会丢JDAM的,和不会丢JDAM的。而后者基本上就是加榴炮的主要用户

假设你是一位国军的联兵营长,你手上有8门155榴炮可供直接使用,不必申请火力支援。

然后,现在对面发现有8X10,共80发155榴弹无法消灭的敌军,不得不需要上级的支援,辣么:

选项A、军团炮兵营18门EVA/DANA发射的180发155榴弹

选项B、空军的一个战斗机中队所投下的16发2000磅JDAM

这个选择起来应该不会很难的罢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2/02/2024 :  14:10:39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只要打得夠準,為什麼要擔心威力降低的問題?

事實上,浪費彈藥根本沒有意義可言,這次烏克蘭戰爭就很明顯的突顯這個問題,而且所謂的JDAM也不過是這問題的空軍版解決方案.

JDAM之所以有效,並不是其威力,而是打得夠準確,不論是砲彈或是航彈,甚至於子彈,都要準確命中才能有效殺傷,打不中就沒意義,

砲兵砲彈以往是一種機率武器,並且隨著射程誤差無可避免的增大,因此從空爆引信到群子彈藥都是為了補償命中率.

另一種辦法就是增加終端精度,所以才先有銅班蛇之流的雷射導引砲彈,拉長射程後,有PKG,M982,最後是自導引彈藥.


因此說穿了,JDAM可以說是二戰JU87的變型,傳統水平轟炸誤差比砲兵還大,因此利用靈長類控制下的俯衝轟炸便能實現高精度,
到了越戰,由於地面防空火力,還有對轟炸精度的要求,衍生出雷射導引與電視導引.

而JDAM本身就是要解決俯衝轟炸的危險,以及雷射導引的成本問題,其10M左右的誤差根本不算誤差,
之後隨著防空武力的增強,以及對於打擊移動目標的需求,射程又逐漸拉長,並且加入雷射導引.


搞清楚理論後,再來看實際,烏克蘭戰爭中,烏俄兩方空軍,其戰鬥力都被對方的防空系統所抵消,現代化戰機太少也太貴,難以像陸戰兵器那樣直接消耗,
結果就是兩方都沒有奪取到制空權,都躲在自家保護傘內投擲遠攻彈藥,對於前線的支援力度並不高,俄軍還會丟丟自家的俄版JDAM,烏克蘭乾脆就省了.


所以,架空的營長有A與B的選擇,
但實戰中的營長,他既沒有B,也沒有A可選.

反正,或許你所在的那個世界的那個國軍聯兵營長,有JDAM可以動用,

但現實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沒這好事,並且有沒有軍團砲兵的支援也是個問號,
進一步的說,聯兵營配屬的砲兵連,本來就不是他的,是旅的.

砲兵火力由一戰的75砲,到二戰的105砲,到冷戰時期的155砲,每一個階段都是下放,
簡言之,現在的旅砲兵155砲營,在以往其實是師砲兵營.

台灣的聯兵旅聯兵營原則上是組合式的,師變旅的過程中,直接保留155砲營,
但105砲並沒有配給聯兵營,而是裁撤,變成後備砲營.

而聯兵營則由過往的步營42迫砲升級為120迫砲.


因此,在我們這個世界,國軍營長無需申請的是營迫砲,

如果照正常有配屬旅砲營砲兵一連,那麼可以下達射擊命令,亦不算是申請,

但這種配屬不是永久的,而是會隨戰況改變的,

譬如說,黃埔陸軍最喜歡的反舟波彈幕,就會抽調旅砲營去集火,而不是只使用軍團砲兵,

換言之,實戰上,該營配屬的八門M114砲連,未必能好手好腳的歸建,很可能回來只剩四門砲,人員死傷近半,彈藥打了三分一.

也可能該M114砲連直接被抽走,換成一個後備砲營的M101 105砲連來頂替.


所以好像什麼營砲兵很厲害,但那只適合你那個世界而已,我們這裡根本就沒有真正配屬的營砲兵,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
那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對旅砲兵裝備的生存性會有所要求,因為他們生存率越高,之後地面戰的聯兵營戰鬥力才能維持.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34 Posts

Posted - 02/02/2024 :  15:58:43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yangly3的問題是就老是把美軍能做得到的事套在國軍上,國軍到了十年後能不能做到還很難說,卻老是被當成現在已經能做到了.....

在台灣當過兵的都知道時機軍隊中是怎樣,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你以為一定可以call到的支援不一定會存在.......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2/03/2024 :  14:37:2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火箭砲兵的整理,

LT2000A1,
假設所有的LT2000都升級使用TATRA的載具(包括彈藥車),本體發射器則升級能配合使用70+KM級的導引火箭.

北中南砲指部各一個營,三營54輛.(一營二連,每連三個發射排,一排三輛)

澎防部,蘭指部,花防部,金防部,馬防部各一個獨立連,五連30輛.(這獨立連每連只有兩個發射排,一排三輛)

砲校訓練排2輛,後勤部周轉量2輛,

總數88輛,現有數43輛,還需要45套(輛).

*本案執行上沒有技術問題,只有預算與員額問題.70KM導引火箭彈的發展也接近尾聲,目前重點是現有載具與新載具的選擇與發射器升級.
估計預算為200億台幣.


M142,29套,為一營又一個連(18+9輛),預計分別部署在北部與中部.
砲校教學車1輛,後勤部周轉量1輛.

*已通過預算(325億台幣),不太可能再加購.

M270
引入美國M270計劃,同樣北中南各一個營,三營54輛.砲校訓練車2輛,後勤部周轉量4輛,總計60輛.

預估美方至少有300輛的舊式M270剩餘資產,取得這些M270中的60輛並翻修,預計6千萬~1億美元能搞定.
如果將其升級至M270A2的規格,
則額外需要5億美元,總車體成本估計為5億6千萬美元.


彈藥方案,
為了降低成本,台灣應該考慮將LT2000用的MK30與MK45轉用到M270/M142的發射吊艙上,
這可以降低台灣操作上的成本,
並且將有限的預算集中採購M30/M31系的90KM級遠程火箭彈.

也就是說,
台灣的M270與M142,操作使用,
MK30(適用於M270/M142吊艙版),射程30KM,取代M26.
MK45(適用於M270/M142吊艙版),射程45KM,取代M26ER.
MK70?(適用於M270/M142吊艙版),射程70KM
M30/M31,射程90KM.
ATACMS,射程300KM,只配備於M142.

*總的說,發射車包括彈藥,10億美元搞定.

*M142已經通過預算不計,LT2000與M270加起來需要500億台幣左右.


21砲指部,
M142一營,
M270一營,
LT2000一營.

58砲指部,
M142一連,
M270一營,
LT2000一營.

58砲指部,
M270一營,
LT2000一營.

*這種編制勉強尚可,因此,砲指部可以考慮免去所有的管式砲兵,只保留火箭砲兵,防空砲兵,以及UAV單位.


M142主要負責縱深打擊與精準攻擊.

M270主要負責泊地攻擊,反砲兵,精準攻擊,跨戰區火力支援.

LT2000,主要負責泊地攻擊,跨戰區火力支援.

*因此砲指部砲兵雷達連應該落實編裝.

而砲指部防空營的各陸劍二連,應有效撐起防空傘,來保護各砲營連與後方單位.
*如果可以,應該落實40防空砲車來反UAV,降低劍二飛彈損耗.

最後則是UAV營,
應配兩種以上,不同功能的UAV.

一種是可負責前觀的砲兵UAV,如ScanEagle之類,又可掛載SAR雷達,大面積不懼雲雨霧掃海.
彈射起飛,吊架回收.

一種是可攜帶小飛彈用來炸射敵舟艇並兼海岸巡邏的UAV,如Mojave或銳鳶二型.

*台灣西岸三個,東岸二個,澎湖一個,一共六個砲兵UAV營.


Edited by - gera on 02/03/2024 14:38:21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452 Posts

Posted - 02/03/2024 :  14:53:1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砲兵UAV營,除本職前觀與偵查外,還得在平時負擔海岸巡邏,戰時在巡邏之外,還得負責攻擊敵舟艇.

前者沒什麼問題,後者其實與陸航,海巡的功能重疊.

以目前來說,
陸航專注於直昇機,一來不太打算出海,二來巡邏範圍也有限,

因此從以上來看,砲兵U營與陸航本質上沒有衝突,砲兵U營負責偵察與解決小目標,真搞不定的數量目標,交給陸航AH搞定.


至於海巡,功能則完全重疊,真正的差別是,
海巡沒有砲兵也沒有小飛彈,他們只能看,不能打.

但砲兵U營能看也能打.

以某方面來說,稍微重疊不算是壞事,雖然資源上有點浪費,但這也是保證安全,

海軍負責巡邏外海與近海,

海巡負責巡邏近海與海岸,

砲兵負責巡邏海岸與陸上.
(這個海岸是指帶狀區域,包括沿海部份,而不是全然只在岸上)

巡邏區彼此都會重疊,求降低失誤的可能性,而且真有需要,砲兵可以即刻反應攻擊.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2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