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從歷代偏安政權歷史討論土客之爭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xk2008
路人甲乙丙

3803 Posts

Posted - 11/16/2012 :  16:03:52  會員資料 Send xk2008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最近看了蜀汉土客之争的材料,又看了东晋土客之争的材料,又看了南宋政权的南北之争的材料,感觉历代偏安政权(从之前的全国政权被推倒退守一方)往往面对这种土客之争。侨民政治集团依靠其既有的政治资源要继续当家,引发原来土著政治集团的不满,双方产生复杂的政治冲突,然而成败不同,对国家政治和国力已经国际斗争影响也不同。


第一个案例:三国

用陈寅恪先生的说法:

寅恪案,吴、蜀之人两国统治者之阶级性各殊所致。蜀汉于曹魏固是死敌,但曹操出身寒族,以法术为治。刘备虽自云汉之宗室,然渊源既远,不能纪其世数,与汉之光武迥异,实亦等于寒族。诸葛亮为诸葛丰之后,乃亦家世相传之法家,故两国施政之道正复相同。蜀亡以后,西晋政乱,洛阳政府失去统治权,然终能恢复独立者非蜀汉旧境内之汉人,而是自汉中北徙,乘机南返之巴賨部落,盖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之汉人组织,地方反抗力薄弱,洛阳征服者易于统治,此晋武帝所谓“蜀人服化,无携二之心”者是也。

吴之情势则不大然,孙氏之建国乃由江淮地域之强宗大族因汉末之扰乱,拥戴江东地域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之次等士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而组织之政权。故其政治社会之势力全操于地方豪族之手,西晋灭吴之后,此种地方势力并未因之消灭,所以能反抗洛阳之统治,而与蜀亡后之情势不同也。

也就是三国中蜀汉属于侨迁的荆州大族主导的所谓的外来政权,而孙吴则是本土政权(按照大陆史学界对东吴政权研究孙氏本出江东,其开始创业的淮泗集团后继无人,因此很快江东化)。

但是反映在国际政治上,当时蜀汉政权是一积极进取的政权,从诸葛亮到姜维都积极北伐,企图收复中原。而东吴政权则基本是保守江东,对北伐没有太大兴趣,少数对北伐有兴趣的政治势力下场都不好(诸葛恪?)

也就是因为侨民其势力不在现在所在地,所以对于打回去的要求比较高,而土著集团其势力在本土,所以更倾向于保守现状。

但是从防御角度,蜀汉则不如东吴。因为后期姜维不顾国力连年进攻,导致了蜀汉过早灭亡。而东吴政权保守江东,损耗国力不大,而江东集团对于保卫江东兴趣很大(反之蜀汉益州集团对于保卫蜀汉明显没有兴趣)。所以东吴政权比蜀汉政权寿命长不少。

第二个案例,东晋:

世说新语言语类云:

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

寅恪案,东晋元帝者,南来北人集团之领袖。元帝者所谓“国土”者,即孙吴之国土。所谓“人”者,即顾荣代表江东士族之诸人。当日北人南来者之心理及江东士族对此种情势之态度可于两人问答数语中窥知。顾荣之答语乃允许北人寄居江左,与之合作之默契。此两方协定既成,南人与北人戮力同心,共御外侮,而赤县神州免于全部陆沉,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因是决定矣。

王丞相为扬州遣八部从事之职,顾和时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和独无言。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丞相咨嗟称佳,诸从事自视缺然也。(参晋书八三顾和传)

寅恪案,东汉末年曹操、袁绍两人行政之方法不同,操刑纲峻密,绍宽纵大族,观陈琳代绍罪操之檄文及操平邺后之令可知也。司马氏本为儒家大族,与袁绍正同,故其夺取曹魏政权以后,其施政之道号称平恕,其实是宽纵大族,一反曹氏之所为,此则与蜀汉之治术有异,而与孙吴之政情相合则也。东晋初年既欲笼络孙吴之士族,故必仍循宽纵大族之旧政策,顾和所谓“纲漏吞舟”,即指此而言。王导自言“后人当思此愦愦”,实有深意。江左之所以能立国历五朝之久,内安外壤者,即由于此。故若仅就斯点立论,导自可称为民族之大功臣,其子孙亦得与东晋南朝三百年之世局同其兴废。岂偶然哉!


看到这段联想到台湾,感觉两蒋执政方针有点法家诸葛亮那种模式,而李登辉则以王导的作风(民主化开放权力,松弛纪律)?因此台湾在李当政后明显政治矛盾降低。感觉对李登辉评价高了不少?

第三个案例宋齐梁陈:

从历史看,宋齐梁三朝依然是北人主导,而到侯景之乱后的陈演化成南人主导。而这里北人统治可以说空前的长,相反的,南宋却是很快就转化为南人政治,不知道原因在何处(论侨民数量,南宋更超过东晋)而台湾算中间吧

第四个案例,南宋:
南宋感觉是北伐不成,但是防御比较强,这也许和南人政治迅速上台有关?

所谓的侨民和土著的斗争从历史上看,明显是侨民进攻性强,土著防御性强。但是维持两者的平衡才是一个兴盛的偏安政权正常,如果两者失衡,则往往走向衰败乃至灭亡

dasha
版主

41742 Posts

Posted - 11/16/2012 :  20:51:5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基本上僑姓容易偏向復歸故土,不僅是懷家,同時也怕沒有經濟人力的僑姓逐漸被融合消化,失去優勢;吳姓則否,因為主要是拿他們的人與錢,讓別人重掌政治優勢......
而南宋與台灣鄭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缺乏軍事優勢,主和不主戰的聲勢更容易興起,但這種主和就是伴隨吳姓政治勢力的上升,甚至是非武裝中立論的出現......這點在最近幾十年的台灣也看得到.
Go to Top of Page

xk2008
路人甲乙丙

3803 Posts

Posted - 11/18/2012 :  15:28:36  會員資料 Send xk2008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基本上僑姓容易偏向復歸故土,不僅是懷家,同時也怕沒有經濟人力的僑姓逐漸被融合消化,失去優勢;吳姓則否,因為主要是拿他們的人與錢,讓別人重掌政治優勢......
而南宋與台灣鄭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缺乏軍事優勢,主和不主戰的聲勢更容易興起,但這種主和就是伴隨吳姓政治勢力的上升,甚至是非武裝中立論的出現......這點在最近幾十年的台灣也看得到.



这个,蜀汉政权也不能说有对魏国军事优势啊,不过一般看来,如果侨姓政治集团全面做大,很可能导致进攻性过头,无视国力,消耗过大灭亡。而土著政治集团的全面做大,可能导致苟且偷安之声过头,退缩挨打中灭亡。

不过有点好奇的是,现在的台湾让人感觉是有点类似梁时期,土著(本省人)势力已经崛起,而侨姓(外省人)势力依然强大,不过整体由于在台时间过长已经基本放弃反攻大陆,甚至可以接受偏安格局,所谓两国论看历史梁武帝不止一次企图和北方实现南北长期和平很类似。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42 Posts

Posted - 11/19/2012 :  20:12:4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臺灣這邊雖然很多血統上是1949年左右大陸來的人,依然有社經地位的優勢,但是心理上卻否,心理上臺灣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偏安化,認為根本沒有軍事上回歸的希望,比南宋還快,與鄭氏有拼.
其實南宋也差不多,高宗帶頭不想要父親哥哥回來,心理上很快就南朝化,只等找機會幹掉那些北伐派,不過軍事上南宋還是倚賴北伐派奠下的軍事基礎,才能一直防守多年.
Go to Top of Page

xk2008
路人甲乙丙

3803 Posts

Posted - 11/19/2012 :  20:38:17  會員資料 Send xk2008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臺灣這邊雖然很多血統上是1949年左右大陸來的人,依然有社經地位的優勢,但是心理上卻否,心理上臺灣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偏安化,認為根本沒有軍事上回歸的希望,比南宋還快,與鄭氏有拼.
其實南宋也差不多,高宗帶頭不想要父親哥哥回來,心理上很快就南朝化,只等找機會幹掉那些北伐派,不過軍事上南宋還是倚賴北伐派奠下的軍事基礎,才能一直防守多年.



郑家不算,军事劣势化太明显,而且当地没有能和侨民抗衡的土著集团。

而梁是有点类似,都是侨人在当地呆久了完全土著化了,但是依然以侨民传统自傲。同时存在强大的土著政治集团。

与此同时北朝有事无力也无心南下,从而形成罕见的长期和平岁月(20-30年)。
Go to Top of Page

chinaboy
新手上路

108 Posts

Posted - 11/19/2012 :  20:39:51  會員資料 Send chinaboy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其實南宋也差不多,高宗帶頭不想要父親哥哥回來,心理上很快就南朝化,只等找機會幹掉那些北伐派,不過軍事上南宋還是倚賴北伐派奠下的軍事基礎,才能一直防守多年.
------------------------------------------------------------------------------
看金人想不想南下了,还想的话,就让岳飞守淮河,吴家兄弟守汉中,金人收手了,就风波亭了。
Go to Top of Page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