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
Posted - 01/05/2016 : 11:19:4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s226168 長期也可以當IDF-E/F的備用方案.所以我認為高教機方案應該要上AT5, 可借機重啟新產線,作為IDF的中期大升級和增量生產之用 IDF本來作為3/4代機,隱身能力算是不錯 可更換1088發動機提升推力,航電升級為準五代,腹站半埋掛架可選裝可拋式蓋罩, 座倉蓋改成一體無框式或內框式,在不大幅改裝的前提下, 以有限成本一定程度地提高隱身能力,盡可能壓縮敵方的發現距離
另外,也要把空射雄風實戰化,不能只靠快全退的AT3。 如果資金到位的話,最好研發一款專門為雄2和萬劍設計的準隱身輕攻擊機,把戰機裝到雄2上--
引擎增推的話,油耗也會上升, CFT得一起上,但不用做很大, 夠維持航程,彌補增加油耗的程度就好,畢竟CFT仍有阻力. 之前那個翔升原型CFT外型大概不利於降低RCS,想用在低可視機還得再改良.
AESA由於有APG83可以修改,不及五代航電,但用在4.5代改良很夠了. 這大概不敏感,也是有錢就能解決.
半埋掛架匿蹤部分,KF-X有些早期方案就是適型CWF是半埋加上半罩遮住 (那掛架和部分彈體在機身內,和F15SE的整枚在機身外不同) 缺點只是不像全內置想塞啥就塞啥.半埋凹槽通常很小是限定指定彈種. 守勢防空機只會裝中程AAM是夠用,是輕型匿蹤機空間上最可行的方式. 想匿蹤打擊則不太方便,不過那時可以用外掛. 半埋+匿蹤罩不必做可拋式,既然可以開,自然也可以關. KF-X某方案的類似外凸且深度超小的彈艙.只能塞"半枚AAM"的深度.
F15SE的方案則是整個厚重外掛彈艙貼在機身.想塞啥就塞啥, 但一點也不輕巧,阻力不小.(適合原本沒半埋,也不想改動機身)
真五代全內置最好,但彈艙空間肥厚是必然放不進輕型機,硬擠就變成12噸以上中型機 所以韓國為輕型機想出這種介於內置和外置之間的設計. 真的塞不進半埋的彈藥,有需要時再帶EWP外掛彈艙. IDF早就縱列半埋AAM,應該可以省不少修改的工....
技術驗證完就算沒用在IDF改良,對於儲備下一代技術也是很有意義. 因為我國能做的程度受限技術來源和預算,大概也不會比KFX高到哪,甚至變低... (我國就算預算3%,GDP分母(0.4兆)也慘輸南韓印尼總和的2兆鎂或日本5兆鎂.....)
台灣目前看來是投資在陸基相陣和海基相陣艦(防空),以及不對稱的潛艦投資(制海). 只有陸基和海基夠大的孔徑數米天線和貨櫃尺寸大運算量.... 才有機會在100~150公里外精確追蹤高空匿蹤機. (戰機上那種孔徑數十公分~1米小天線,看F22/F35大概都是近視眼) 插滿相陣再用4代機改良版(上匿蹤塗料和AESA和資料鏈協同), 用整個防空體系來彌補大型雷達看低空的弱點. 即使未來要引進F35,這些也要先做先燒錢.
|
Edited by - kumachan on 01/05/2016 12:04: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