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雷霆500多管火箭系統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2頁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5/21/2016 :  04:30:1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簡言之,就只是一軍車(載重約5噸級至7.5噸級,TGS6X6?)搭載雷霆兩千單模組發射器而已.
雷霆兩千搭載MK15/30/45各為三,二,二模組,雷霆五百就只能搭載單模組的輕型多管火箭系統,其他方面與雷霆兩千相同,譬如說吊桿,發電機等等.

其他方面會修改雷霆兩千一些小缺失,譬如射擊控制器太大而且纜線過多,車外操縱器只能射擊而不能修改諸元.
(微縮並改為可持平板化)
射控系統無電子數位地圖,也不能與導航系統結合與運用.
倒車時缺乏後方直接視野也就是倒車後鏡頭CCD與駕駛LCD等等.
(上述再回饋修改雷霆兩千)

此外彈藥需要改進,第一是精準化,雷霆兩千目前火箭彈仍是無導引的,要修改為具修正能力,也就是CEP要縮小至50m或更低.也就是類似美軍MLRS中的M30/M31,但問題在於美國是否輸出軍規GPS導引系統.
第二是更具威脅的次彈藥...最好是有末端制導性能的.
(特別是雷霆五百使用時,基本上就是島內作戰,如果不能實現精準化,可說殺敵100自損50,畢竟都是打在自己家中)

雷霆五百用於旅級單位砲兵營中的第四連(火箭砲兵連),該連同時配備有彈藥車,連部指管車,救濟車,救護車,行政小車.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3/2016 :  09:02:4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砲兵需要在質與量做出全面性的提升,陸軍需要從兵力作戰轉換成火力作戰,
更直接的說,陸軍的軍級單位應該進一步的縮減,而旅級單位也得進一步調整,
誠然戰車是反登陸反空降的利器,但是陸軍需要可以直接投入快速反應的裝步特遣隊,也就是說,
新編裝步營在裝(戰車)步(機步)砲(迫砲)上均衡並準備妥當,可快速反應任何狀況,
因此戰車營應該縮減,而改編為裝步營,所以戰車的需求量會下降.

自西元2000年代後,陸軍的打擊拳頭就是陸航,在購入AH64後,這一角色更是鮮明,
但陸軍的變化很慢,傳統地面部隊仍就以裝甲為主,而需要步兵支持,這本來以義務兵為主,但募兵化後,
步兵的數量與動員的速度都不能滿足,
因此,另一個拳頭應該由砲兵來扛起,但砲兵的主力仍是以二戰的M114與M101為主,數量龐大,但射程與機動性難以滿足.

上述有個矛盾之處,就是戰車營改裝步營,事實上人力需求是增加的,即便砍幾個軍/旅級大單位也無法彌補,
這點一些想法,但先賣個關子...


M109A2/A5應該統一升級至現代標準,具自動化射指,長射程,機動力,
裝砲營估計可分配給三個砲兵群,一個指揮部,六個常備旅,一個陸戰旅運用.

而LT500,應該成為裝砲營的第四火箭連,估計總數至少有80輛發射車+80輛運彈車的需求量.

裝砲營,應該說各常備砲兵營,其營部應該配置有砲兵偵觀UAV,它應該是一種由卡車上彈射起發,天勾回收,可在50km外滯空幾小時,並具備砲兵要求的性能.

M114應該設法更換為M198,美援,省錢,
美軍正逐步汰換M198並將其軍援,譬如黎巴嫩政府,以台灣來說,新造牽引砲有點不上不下,而M777又太貴,
牽引砲在性能要好與取得成本要低,只有向美方爭取M198了.

但M101應該保留,因為它輕便又小,在台灣的環境有發揮之處,再者,它也適合編成後備砲兵連,
至於它應該怎麼升級,換砲管與上卡車平台,這都很好,但它的優先程度很低就是了.

剩下的地區指揮部等牽引砲兵營,改編為混砲營,有三個155榴砲連與一個105榴砲連,並有額外的後備砲兵連.

LT2000應該發展兩種新彈藥,一種是長射程百KM級,一種是精準導引型,
然後增購三個營,取代M110.

M110雖是砲兵主力,但它可以被具備精準攻擊能力的LT2000取代之,
基於後勤,資源,人力,它不太可能保留.


火箭砲兵應該成為砲兵的新主力,長射程,精準化,數量要足夠應付戰損,受到損失後仍可進行有力反擊.
LT2000屬軍團級,運用在戰略與作戰層面,但LT500則配給旅砲兵營,旅長可依決心來運用戰術層面.

裝砲營升級後仍是砲兵主力,具在快速反應,精準,高存活性.

M198等牽引砲,受限於機動力,它會成為地區指揮部砲兵營的主幹,
M198比M114要好,但它仍是以防區任務為主,
但M101則又不太一樣,它雖然射程較短,但輕便短小,可以在城鎮戰為主的環境中,推前支援機步兵營戰鬥,
往下與120迫,往上與155榴銜接.

但砲兵在自動化,精準化,電腦化,以及UAV更應該同時更新.
Go to Top of Page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567 Posts

Posted - 07/14/2016 :  11:07:27  會員資料  Visit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s Homepage Send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M109A2/A5應該統一升級至現代標準,具自動化射指,長射程,機動力,
裝砲營估計可分配給三個砲兵群,一個指揮部,六個常備旅,一個陸戰旅運用.

裝砲營,應該說各常備砲兵營,其營部應該配置有砲兵偵觀UAV,它應該是一種由卡車上彈射起發,天勾回收,可在50km外滯空幾小時,並具備砲兵要求的性能.

M114應該設法更換為M198,美援,省錢,
美軍正逐步汰換M198並將其軍援,譬如黎巴嫩政府,以台灣來說,新造牽引砲有點不上不下,而M777又太貴,
牽引砲在性能要好與取得成本要低,只有向美方爭取M198了.

但M101應該保留,因為它輕便又小,在台灣的環境有發揮之處,再者,它也適合編成後備砲兵連,
至於它應該怎麼升級,換砲管與上卡車平台,這都很好,但它的優先程度很低就是了.

剩下的地區指揮部等牽引砲兵營,改編為混砲營,有三個155榴砲連與一個105榴砲連,並有額外的後備砲兵連.

LT2000應該發展兩種新彈藥,一種是長射程百KM級,一種是精準導引型,
然後增購三個營,取代M110.

M110雖是砲兵主力,但它可以被具備精準攻擊能力的LT2000取代之,
基於後勤,資源,人力,它不太可能保留.


火箭砲兵應該成為砲兵的新主力,長射程,精準化,數量要足夠應付戰損,受到損失後仍可進行有力反擊.
LT2000屬軍團級,運用在戰略與作戰層面,但LT500則配給旅砲兵營,旅長可依決心來運用戰術層面.

裝砲營升級後仍是砲兵主力,具在快速反應,精準,高存活性.

M198等牽引砲,受限於機動力,它會成為地區指揮部砲兵營的主幹,
M198比M114要好,但它仍是以防區任務為主,
但M101則又不太一樣,它雖然射程較短,但輕便短小,可以在城鎮戰為主的環境中,推前支援機步兵營戰鬥,
往下與120迫,往上與155榴銜接.

但砲兵在自動化,精準化,電腦化,以及UAV更應該同時更新.



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 給大家參考

本島M101 105mm榴彈砲通通改成自走突擊炮
裝在雲豹甲車上當自走砲, 配發給國軍的後備旅砲兵營
戰時初期的反舟波戰鬥用曲射,
戰時後期開始進行城鎮守備時當作步兵突擊炮平射支援步兵
甚至可以開發105mm炮射飛彈拿來反戰車 (類似以色列的LAHAT飛彈)

M109裝炮營的話我反而認為可以縮減, 減少到四個裝甲旅和關渡/蘭陽兩個指揮部
三個機步旅和兩個海陸旅可以考慮用卡車輪式自走砲, 方便跨區打擊的機動性

而三個軍團的軍級M110A2自走砲我覺得還是可以沿用, 只要車子還能動還有彈藥可以打
但是軍團砲指部的M106 八吋牽引炮, M59長腳湯姆, 以及M114榴彈砲都應該要更換調
最便宜的方式是找美國看能不能要來M198,
但是我個人其實最希望的是南非的G-5加榴炮
www.mdc.idv.tw/mdc/army/g5.htm

如果能夠想辦法自行生產/仿造G-5最好
我覺得這比M109/M198系列還要適合本島或是外島的防衛作戰
當年斷交前沒有買到真是最可惜的一件事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4/2016 :  18:12:55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CM21底盤一個要七千萬,比砲還貴得多,有那個財力何必屈就M101老砲,整個後填120迫,用新式彈藥,
速度快,發射快,射程與105榴差不多,彈頭更大,如果可以與精準彈藥接軌,就算是會飛的,也不是不能打.

M109會修改升級整新,它會是砲兵的主力從23+到30+一切看它,數量不需增加是因為陸軍旅級單位會再縮一波,
常備旅與砲指部分一分剛好差不多,
照我的看法,我這裡沒有裝甲旅了,只有六個編整過的裝步旅,下面有戰車營與裝步營(其實是混合戰車連與機步連的玩意,目前陸軍還是叫它機步營),二個機步營,裝砲營,
(台)北指(揮)部(原542旅合併前憲兵202指揮部),澎防部(原陸戰六六旅),加上三個砲指部,一共十四個裝炮營.
關指部與蘭指部都只有混砲營(現行亦是如此),關指部是因為它的防區佔領砲陣地困難,機動不易,所以用牽引砲,蘭指部則是在後山威脅低,也是用牽引砲.
卡車砲不是不好,但防衛排序的話,優先是LT2000與LT500的量產與研發,其次是M109的修改升級,等這兩個做完才能規劃卡車砲.

牽引八吋榴封存了,M59退了,
南非貨也是自有規格,除非能完全自製仿造,否則戰時補保怎麼辦?
美國人金大腿,我是不相信他們,二戰結束後賣ROC賣了三次,美國人也是很會賣隊友的,
但金大腿不抱又不行,照美國人的算法,M198就算要賣,殘值只有20%~5%甚至更低,很便宜,戰時又可掏美國人的家底,
想想當初仿造的XT69,沒幾年就不行了.



講點題外的,我規劃編制上要砍陸軍一刀會很痛,
金防部馬防部花防部都會降編成地區指揮部,等於砍了三個中將,
澎防部留著,但會給陸戰隊.

步兵旅會砍二個(另外台東指揮部也砍掉),剩下的全部改成地區指揮部,以蘭指部為標準,
底下就剩一個裝步營與一個混砲營,但支援營與旅直屬部隊是全裝的,
(目前蘭指部是一戰車營一機步營一混砲營)
另外還有從原步兵旅接過來的軍訓營數個.

以北部來說,就是關指部,北指部,269旅接林口(六六旅去澎湖),湖口584旅,
以及頭(份)指(揮)部,負責竹苗(原206旅).
一字排開可以發現,重點桃園灘頭是沒有防守的,科科.
原來(542,269,584)會各出部隊去看守的,我的版本是沒有的,
584與296會分別守住兩口,有事無事有狀況都是派裝步營做為快反部隊去現場,
灘頭就只會有二個營,那怎麼守?
靠砲兵與陸航.

海空軍負責第一道與第二道防線,岸防反艦飛彈第三道,砲兵與陸航第四道,
陸軍地面部隊說是第五道,實際上前面四道撐不住也沒什麼好打的,回家洗洗睡吧,
快反兵力用來反特戰反突襲反空降防災做義工是ok的,
但海島作戰,正本還是在海空戰鬥,
所以在1980年代或更早,台灣採守勢後,軍事投資比重就朝海空傾斜,
陸軍架構那麼大,只分到一口湯,雖然就預算上,陸軍分到的維持費比海空軍多,
但它太龐大了,那口湯不夠.
陸軍很清楚,原來的計劃是弄多一些戰車,再配合動員來扛,
之後轉移到陸航上,因為只有陸航反應夠快火力夠強訓練夠精實也不用考慮橋樑什麼的.
但不管怎麼說,陸軍其他部份很糟糕,錢肯定不夠的,
因此砍組織砍架構就是唯一選擇,就看敢不敢做.

整個修正下來,戰車營就剩七個,裝步營算起來..十九個吧,
總之要砍2-300輛戰車就是(陸軍目前算起來至少八百多輛),所以在M60欄那邊也不是隨便寫的,我真有那麼多底盤可以玩.

但這麼做的困難是,機步連總數增加了,CM32車就是多買而已,
可人從那裡來? 這才是問題...雖然有構想,但好像不是很成熟吶...


Edited by - gera on 07/14/2016 19:38:30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0742 Posts

Posted - 07/14/2016 :  19:22:34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管怎樣,現在最強的105mm榴炮之一要算南非一份。
Denel的T7 105mm砲塔,使用美軍標準彈可以打24公里,使用Denel彈藥可以打30公里。
http://www.dtic.mil/ndia/2004armaments/04_Vickory_105mm_Indirect_Fire.pdf
http://www.army-guide.com/eng/product3167.html

台灣陸軍為何一直不更新榴炮?
有人說是因為火砲陣地與目標區射擊參數早就做好列冊,所以更大的射程用不到。

我是覺得陸軍那些超短射程的火砲很難在敵人登陸前的清場攻勢下存活,現有砲兵機動力也不足以在空襲下做轉進或機動部署。

不過火砲類在陸軍的更新清單上排名一向不高,最高的應該是阿帕契和各式步槍(步槍每隔幾年就會更新),再來是主戰車,主戰車更新還遙遙無期的話,火砲更新就更不知到要排到哪裡去了。

多管火箭要裝導引的話,我是建議裝大不裝小。小口徑的短距離的,無導引就好,以量取勝,勝在便宜。大口徑的不管距離長短,可以考慮增加導引(如GPS)。

長射程大口徑無導引火箭對反登陸來說有點雞肋,雖然射程遠,但灑彈密度不高,命中船艦要靠運氣。不如開發成射程一百公里以內,廉價的反艦飛彈並可套用在現有的發射車上,一車八發十二發都沒關係,指定目標區讓飛彈自己去分配目標。雷霆兩千或雷霆五百打完反艦彈就可以去換成MK60 or MK45彈種繼續作戰。

短射程大口徑無導引火箭倒是可以發展看看,像是最大射程45公里以內,盡量的增加彈頭威力,如能相當於500磅炸彈的威力,就能在岸際灘頭對船艦車輛輕重甲車和人員發揮有效殺傷力,這比配裝什麼大量的105榴砲還有效。也由於射程短,誤差小彈頭威力大,甚至可以做成精準的(多管火箭)三發點放模式而不必每次都用全彈發射。

短射程小口徑無導引火箭彈還是要繼續發展,主要是精進彈頭威力或是殺傷力,MK30和MK15彈種都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整理一下:
推薦的雷霆兩千/雷霆五百共用彈種:
1. 射程100公里級MK100:直徑300mm以上的廉價反艦飛彈。可以盲射後自行尋找目標。
2. 射程60公里級MK60:直徑227以上的無導引高爆彈或次彈械灑佈彈。
3. 射程45公里級MK45:現有的無導引高爆彈與次彈械灑佈彈
4. 射程45公里級MK45Max:直徑300mm以上的無導引大威力彈頭,相當於500磅炸彈威力。
5. 射程30公里級MK30:現有的無導引高爆彈與次彈械灑佈彈
6. 射程15公里級MK15:現有的無導引高爆彈與次彈械灑佈彈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5/2016 :  00:59:4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精導彈藥是顯學,而且雖然平均單發彈藥貴很多,但比起無導引彈藥靠機率要好得多太多,
第一有效攻擊比無效攻擊要好,
第二只需要攻擊少數波次就能對敵軍造成傷害,傳統攻擊需要大量計劃而且很容易被發現與反制,
第三敵軍想反制也困難,因為(反制)窗口小,
第四彈藥運輸少,(野戰)囤儲較安全也容易,
第五整個壽期來說省錢,不需要生產那麼多彈藥也不需要大倉儲,照表翻修壓力少.

我一直認為美軍走JDAM後來走SDB,越做越小不是為了(主要)避免付帶傷亡,而是嘗到精準彈藥的甜頭,
傳統炸彈砲彈扔個上千發,命中還是要靠運氣,
但精導彈藥可以在十發內,
想想,上千發炸彈生產,倉儲,運輸,千里迢迢運到戰區,交付給美軍,再帶一票地勤天未明就奮力整備裝機,
然後整個機群的攻擊規劃掩護意外搜救點點點點,
現在兩架就搞定了,單比彈藥價格看不出來,但後端成本差很驚人.

國軍滿坑滿谷舊彈藥難轉型,需要時間無可厚非,
但新東西不朝精導搞,那就太糟了.
譬如一種單彈頭,CEP不大於16m的火箭彈,
或是另一種,具終端導引,用來反載具的子彈頭火箭彈.

至於反艦飛彈,大略考量,直接使用雄二即可,雄二的發射箱近似MK30(長寬很接近,但長度略長1m),因此單層搭載下,
LT2000可上三枚,LT500一枚,
只需要修改射控電腦有反艦飛彈射擊模式,在有指揮網路下,由砲指部統一發佈砲令,但這種模式屬於盲射,
必須由海軍認可後才能執行.
(雄三不行,它太長了)


有關於砲兵雷達,這也很奇妙,陸軍一直有這編制,但沒有裝備,
1980年代末買了二具TPQ37不久就丟去砲校養老了,在2010年前後除役,
目前美軍的TPQ53,可以抓砲彈,迫砲彈,火箭彈,甚至於無人機(它廣告說的)
S波段,360度時是20km,90度時是60km,
新加坡有買,可以去觀摩看看.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11 Posts

Posted - 07/15/2016 :  12:47:34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修改參數讓砲兵雷達抓無人機不困難吧?
呆丸有自產雷達的能力
那叫中院生個砲兵雷達不行嗎?
Go to Top of Page

MikeH
路人甲乙丙

USA
4742 Posts

Posted - 07/15/2016 :  21:52:12  會員資料  Visit MikeH's Homepage Send Mike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目前美軍的TPQ53,可以抓砲彈,迫砲彈,火箭彈,甚至於無人機(它廣告說的)


洛馬向美國陸軍展示過偵測無人機的能力
http://www.lockheedmartin.com/us/news/press-releases/2016/june/160627-mst-passed-the-test-q-53-radar-demonstrates-counter-uas-capability.html

技術上
能偵測砲彈 應該也可偵測無人機這種小目標
至少速度閘參數得調低 並得分辨其他慢速目標(大隻鳥?)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Go to Top of Page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0742 Posts

Posted - 07/15/2016 :  23:09:29  會員資料  Visit 小毛's Homepage Send 小毛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就算陸軍有雷達看的到無人機,用什麼打下來呢?
人工瞄準的20機砲?50機槍?榭樹飛彈?復仇者?

是時候讓陸軍建立雷達帶砲的40mm機動防空車輛了。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6/2016 :  01:58:0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因為蜂眼雷達是X波段的,因此沒有共用性,
基本上每個旅級單位最好有一旅屬防空連,
以陸軍來說,這個防空連會有雷達排,有蜂眼雷達與指管車,復仇者排復仇者四輛,
第一階段的單人攜行刺針採購,先放在旅防空連刺針排內,原則上是六具,等到增購以後才在營成立防空組.
(什麼時候能夠配到每排一具呢?)
T82 20機砲排,四具,這個排或許以後會更換成40防砲車排.要看整體來評估更換速度.

旅本身會有一個後備防空連,操作老式的M1 40防砲,三個排,日後其中一個排會替換為20機砲.

總的說,旅防空經上述調整後會差強人意,它不再是近乎零了,但其實也很勉強,
蜂眼雖然能指揮復仇者,但實際上復仇者多數情況下會脫離蜂眼的支援範圍,應該說拆半個排派遣到營去支援,
刺針也是一樣,只不過刺針本來就會灑出去給重點營加強了,所以採購足量的刺針非常要緊.
至於20機砲與40防砲都是聊勝於無,但拿來對地或試著打無人機也好.

因此TPQ53能看無人機的話,可以語音讓防砲打看看,而蜂眼與復仇者就可以去其他要地,不一定要跟在砲陣地旁.
基本上需要14+1個旅防空連,現況是蜂眼少一部,復仇者數量夠,單人刺針沒有,T82本島只有少數,需增購,40防砲退光了,如果是封存還可以拿來給後備用.


軍團砲指部防空營的元素是固定的,可以考慮一個有蜂眼雷達(排),陸劍二(排),陸劍一(排)的防空飛彈連二個.
以及或許可能有的40防砲車連一個.營部會有額外的預警雷達排(長頸鹿)提供先情雷情給蜂眼.

這中間的問題是,照陸軍的規劃,40防砲車基本上是一種將牽引座安置在卡車平台上的機動砲車,而且會有一個搜索與射控雷達來導引,
在同一個平台上.而蜂眼除了導引飛彈外,也會給機動砲車雷情來預警,
也就是說,陸軍的作法類似於天兵也是彈砲混合.

而我是比較傾向於整合於CM32上有一個裝甲砲塔的40防砲車(幻想),
這貴很多,也需要時間研發,還好這是幻想武器攔,實際上我不認為陸軍會這麼做,
性能是一樣的,機動40砲車比較便宜與簡單,
而40防砲車則貴很多,但後者必要時可直接上場對地支援,
當然機動40砲車也可以,不過它沒裝甲防護就是了,而且機動性也差多了.

這是因為...再回到理論層面,以前是後備拘束,常備打擊,
也就是說,陸軍需要預警期動員期,才能召集後備軍人,發武器,複訓,才有辦法作戰,需要至少一或二個星期的時間(這已經算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如果敵軍不打算給陸軍這個時間,而海空軍又扛不住,陸軍就等著吃屎,說得很粗,但這是事實.

這不代表不重視後備力量,事實上從平時轉為戰時,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運作,管理後備力量.

現在的做法應該是反過來,由常備爭取時間,讓後備動起來支援,
常備快反,砲兵拘束,陸航打擊,特戰突襲,後備支援.
可以發現,陸軍最精銳也花錢得多的陸航與特戰,會承擔要角,
剩下就是把裝與步調好,砲兵整好就行了.

每個連與排都會接受戰勤隊的支援,一種由備役軍士官帶領後備軍人,負責全般支援,包括勤務後勤補給運輸醫療後送側後警戒等等的隊伍.
每個營會額外加強一個後備步兵連給營長使用.
砲兵,衛勤,工兵,運輸,保修,防空,都會有額外的特業後備隊支援.
旅一樣會有額外的數個後備步兵連供旅長運用.

所以全裝的支援營與旅直屬部隊很重要....如果明天開戰,那今天可以把指定快反營送出去,然後召集後備隊,
一個星期後開戰也是一樣,只不過那時後備動員步兵連會準備妥當而已.
而陸軍此前為了維持戰備與作戰,砍得太過火了,它並沒有等比例縮小組織,而是犧牲較多支援力量,保留作戰力量,
因此更依賴後備動員,否則它常備送不出營區.
陸軍的做法早二十年不算有錯,因為那時共軍運力不足,海空軍不值一談,所以陸軍慢慢來也無妨,現在當然不是那回事了.

回題,也就是說,砲指部一樣會領到後備步兵連運用,原則上來說,有裝甲的40防砲車可以做為步兵支援使用,
必要時,可以做為預備隊的預備隊.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7/2016 :  21:39:09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反艦飛彈

砲指部的LT2000擁有反艦飛彈,問題在於海軍肯不肯,這中間有一條線要劃得清清楚楚,
比較可行的方案是,在砲指部派出海軍的聯絡組,
並如同海鋒一樣,配備平面雷達車,天頻車,指管車..等等的對海雷達連,這對陸軍也有大好處,
畢竟陸軍就是個睜眼瞎,它的偵監工具單一而不怎麼重合,有對海雷達可以讓陸軍的知覺更廣.

組織是個問題,這是要掛在海軍底下還是陸軍底下?
裝備與人員應該是掛在陸軍底下,但由海軍聯絡組管制運用(反登陸戰之前),類似P-3C的陸軍版就是,
這時期由海軍總管整個反艦飛彈射擊管制,陸軍的LT2000配合作業.
反登陸戰宣佈後(此時未必開始登陸,但海軍肯定已經無法控制海峽,海鋒固定陣地多數被摧毀),
由陸軍管制指揮對海雷達連與LT2000,按其反登陸需求部署與攻擊,海軍聯絡組轉為協助參謀作業..等等.

LT500要不要部署雄二也是個問題,如果要,
目前認為第一階段LT500不加入聯合截擊作戰,專心隱掩蔽即可,
等到第二階段反登陸戰開始後,LT500在砲指部的指揮下,加入反登陸戰作戰.

如此,海軍的海鋒機動中隊以部署雄三為主,
而陸軍就單部署雄二,一個營18輛,六個營可一次最大投射324枚雄二,按目前雄二性能,
可以投入二至四個營配合海軍進行聯合截擊作戰,
戰術也可以多變化,配合各種各樣偵監手段,也差不多夠了.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11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01:58:56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說起來
砲兵雷達一般能看多遠?
Go to Top of Page

afsoc831
路人甲乙丙

964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09:15:06  會員資料 Send afsoc83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反艦飛彈

砲指部的LT2000擁有反艦飛彈,問題在於海軍肯不肯,這中間有一條線要劃得清清楚楚,
比較可行的方案是,在砲指部派出海軍的聯絡組,
並如同海鋒一樣,配備平面雷達車,天頻車,指管車..等等的對海雷達連,這對陸軍也有大好處,
畢竟陸軍就是個睜眼瞎,它的偵監工具單一而不怎麼重合,有對海雷達可以讓陸軍的知覺更廣.

組織是個問題,這是要掛在海軍底下還是陸軍底下?
裝備與人員應該是掛在陸軍底下,但由海軍聯絡組管制運用(反登陸戰之前),類似P-3C的陸軍版就是,
這時期由海軍總管整個反艦飛彈射擊管制,陸軍的LT2000配合作業.
反登陸戰宣佈後(此時未必開始登陸,但海軍肯定已經無法控制海峽,海鋒固定陣地多數被摧毀),
由陸軍管制指揮對海雷達連與LT2000,按其反登陸需求部署與攻擊,海軍聯絡組轉為協助參謀作業..等等.

LT500要不要部署雄二也是個問題,如果要,
目前認為第一階段LT500不加入聯合截擊作戰,專心隱掩蔽即可,
等到第二階段反登陸戰開始後,LT500在砲指部的指揮下,加入反登陸戰作戰.

如此,海軍的海鋒機動中隊以部署雄三為主,
而陸軍就單部署雄二,一個營18輛,六個營可一次最大投射324枚雄二,按目前雄二性能,
可以投入二至四個營配合海軍進行聯合截擊作戰,
戰術也可以多變化,配合各種各樣偵監手段,也差不多夠了.




海鋒大隊都有自己的機動發射車輛了,
體制上會不會成為疊層架屋的感覺呀......

青干難斷,塵緣易了,下山去吧!!
咦~~~~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13:49:1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陸海空三軍都有自己的雷達車部隊,而且都是老蔣時期就有的,疊得夠重了......現在問題是雷達特性,陸海軍不強調3D搜索,空軍不強調輕便......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20:16:4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前幾篇有說喔,TPQ53是360度20km,90度60km.

海鋒的機動發射車很少,也很重,它是拖車頭加雄二/三皆可用的牽引發射架,
重點是,我對於中部缺乏岸防飛彈很不滿意,
海軍的(岸防)計劃是守台灣頭與尾,由於雄二的射程延伸了,所以理論上它可以對海峽中部進行任意集火射擊,
因此海軍在中部只有觀通站以及海蛟的光六,沒有岸防陣地.
陸軍持有反艦飛彈在指揮管制上當然很麻煩,但它可以補海軍火力的缺口並極大的加強之,使其提高到作戰上的嚇阻,
共軍登陸戰前期的海上運動越困難,戰爭的風險就越低.

陸軍在老蔣時期以防砲雷達為主,在飛指部分家後,陸軍的雷達就變得很少,除了砲指部一些專業的雷達(譬如氣象雷達)外,
就沒有觀通雷達,只有野戰防空雷達(如萊茲與蜂眼,PSTAR)
陸軍由於作戰分層限制,以及它本身的視野問題,因此只聚焦於近岸與視線內,反舟波為主,
倒果為因的情況下,陸軍對於射程缺乏欲望與需求,
因此喜歡用數量來彌補缺點,所以維持龐大的二戰火砲,而這些牽引火砲需要大量人力與後勤,所以更依賴動員,
果變因,因變果,陸軍對於觀通沒有需求,因為它只要在登陸灘頭還有活著的前觀與通信,
它就可以進行一場火力消耗戰,看是敵登陸失敗,還是自己的砲兵先耗光.

因此陸軍砲兵缺乏反砲兵雷達與觀通能力(譬如無人機,因此銳鳶是放在特戰底下)甚無所謂,也不會想要去補強或爭取,他們只會抱怨人力不足,因為那些老砲需要大量人力.
總的說,陸軍砲兵在計劃上的癥結點就是他們打的是一場純計劃性的,純紙上作業的,
如同國光作戰計劃一樣,只是個紙上作業與準備層面,沒有真正的延伸進入作戰層面,因此他們也不在乎結果會是什麼.

海軍在台灣海峽,本島與離外島,設置了很密集的觀通雷達站,這肯定是大成的基礎,
海鋒本身又有機動雷達車,不過數量有限,
從聯戰角度來看,陸軍或許不需要雷達,因為海軍有一個運作良好的系統,
但實際上來說,當陸軍需要雷情反登陸時,這些固定站很難繼續存活,而海鋒的機動雷達又太少.
因此,陸軍除了UAV(特戰的),AH64(陸航的),最好保有自己的機動觀通雷達車補不足,來黏合不同偵觀監手段,彼此有獨立的接觸,
一來比較準確,二來過濾欺敵手段
至於美國人提供的情資...我從來沒有考慮在內,它不能做為前提條件.

至於空軍,它也有機動雷達車,必要時悍馬可以拖,當然真的出門有卡車拖就是,
整個車隊與海軍沒兩樣,有指管車,通信車,發電車,油罐拖車,悍馬車與勤務卡車等等,
不過數量一樣很少就是.(可以注意到海軍雷達整合程度較高,所以它的指管與通信車是合一的,並都自帶發電,另外有天頻車,以及食勤車,後二車是空軍沒有的)



Go to Top of Page

afsoc831
路人甲乙丙

964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21:21:03  會員資料 Send afsoc83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前幾篇有說喔,TPQ53是360度20km,90度60km.

海鋒的機動發射車很少,也很重,它是拖車頭加雄二/三皆可用的牽引發射架,
重點是,我對於中部缺乏岸防飛彈很不滿意,
海軍的(岸防)計劃是守台灣頭與尾,由於雄二的射程延伸了,所以理論上它可以對海峽中部進行任意集火射擊,
因此海軍在中部只有觀通站以及海蛟的光六,沒有岸防陣地.
陸軍持有反艦飛彈在指揮管制上當然很麻煩,但它可以補海軍火力的缺口並極大的加強之,使其提高到作戰上的嚇阻,
共軍登陸戰前期的海上運動越困難,戰爭的風險就越低.

陸軍在老蔣時期以防砲雷達為主,在飛指部分家後,陸軍的雷達就變得很少,除了砲指部一些專業的雷達(譬如氣象雷達)外,
就沒有觀通雷達,只有野戰防空雷達(如萊茲與蜂眼,PSTAR)
陸軍由於作戰分層限制,以及它本身的視野問題,因此只聚焦於近岸與視線內,反舟波為主,
倒果為因的情況下,陸軍對於射程缺乏欲望與需求,
因此喜歡用數量來彌補缺點,所以維持龐大的二戰火砲,而這些牽引火砲需要大量人力與後勤,所以更依賴動員,
果變因,因變果,陸軍對於觀通沒有需求,因為它只要在登陸灘頭還有活著的前觀與通信,
它就可以進行一場火力消耗戰,看是敵登陸失敗,還是自己的砲兵先耗光.

因此陸軍砲兵缺乏反砲兵雷達與觀通能力(譬如無人機,因此銳鳶是放在特戰底下)甚無所謂,也不會想要去補強或爭取,他們只會抱怨人力不足,因為那些老砲需要大量人力.
總的說,陸軍砲兵在計劃上的癥結點就是他們打的是一場純計劃性的,純紙上作業的,
如同國光作戰計劃一樣,只是個紙上作業與準備層面,沒有真正的延伸進入作戰層面,因此他們也不在乎結果會是什麼.

海軍在台灣海峽,本島與離外島,設置了很密集的觀通雷達站,這肯定是大成的基礎,
海鋒本身又有機動雷達車,不過數量有限,
從聯戰角度來看,陸軍或許不需要雷達,因為海軍有一個運作良好的系統,
但實際上來說,當陸軍需要雷情反登陸時,這些固定站很難繼續存活,而海鋒的機動雷達又太少.
因此,陸軍除了UAV(特戰的),AH64(陸航的),最好保有自己的機動觀通雷達車補不足,來黏合不同偵觀監手段,彼此有獨立的接觸,
一來比較準確,二來過濾欺敵手段
至於美國人提供的情資...我從來沒有考慮在內,它不能做為前提條件.

至於空軍,它也有機動雷達車,必要時悍馬可以拖,當然真的出門有卡車拖就是,
整個車隊與海軍沒兩樣,有指管車,通信車,發電車,油罐拖車,悍馬車與勤務卡車等等,
不過數量一樣很少就是.(可以注意到海軍雷達整合程度較高,所以它的指管與通信車是合一的,並都自帶發電,另外有天頻車,以及食勤車,後二車是空軍沒有的)






不好意思,
海鋒六中隊是在那裡…………
去查一下吧!
都放在那裡了,
況且中部地勢平坦,
是要放在那?
放山區又浪費射程………

青干難斷,塵緣易了,下山去吧!!
咦~~~~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7/18/2016 :  23:04:09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澎湖西嶼,
西嶼是第一線,它的存活性很低,它完蛋後,從淡水到柴山,就只剩少數的機動中隊與海蛟掩護,
因此岸防計劃本身缺乏多重備援性,唯一依賴的是雄二延伸長射程與多轉折點設計,
但這會導致接戰計劃複雜化,
直接的說,單岸防本身,缺乏備援與戰損幾個節點後,系統是否能在敵干擾情況下,做出強力回應的設計.

燒不完的燃料如果可以在敵艦上當易燃物,豈不甚好.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7/22/2016 :  11:03:0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海鋒基本上是依重要性一個一個設,西部沿海在老蔣時期就是陸空軍防區,對海軍而言優先度最低,所以相對空白,而且飛彈數量夠不夠也是一個問題......這個層級其實要往上調,看參謀本部要不要讓海軍強化西海岸飛彈陣地.
其實海軍過去的機動雷達車是另行編組,通常外面不報......
Go to Top of Page

qaz9491
路人甲乙丙

791 Posts

Posted - 07/22/2016 :  11:50:10  會員資料 Send qaz949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海鋒本身沒有機動雷達車,那些是監偵指揮部(觀指部)的車.

西嶼是第二線........第一線是其他陣地........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8/06/2016 :  04:26:3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更新參考資料,
21砲一個火箭營,轄二火箭連,
58砲一火箭連,
43砲一火箭連,
每連三排每排三輛,故北部18輛,中南部各9輛,其他7輛,總43輛.
排是最小單位,有三發射車三彈藥車一射指車.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8/10/2016 :  21:09:17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發展一種通用性300km級火箭推進器,它必須有能力負載300kg的彈頭,並且總重不大於2000kg,
發射模組稱為MK300,LT2000可配備二發(二模組).

它的彈頭是模組式,二階段彈射,用來配備不同的通用彈頭,
一枚500磅JDAM(GBU-38),
或是二枚250磅SDB(GBU-39),
或是三枚200磅SDB-II(GBU-53).

它的實際射程會比300km遠(視彈頭的滑翔距離而定),火箭將彈頭送至高空,然後彈射彈頭,由彈頭自力滑翔飛行,JDAM與SDB用慣導+GPS,用於攻擊固定目標,
發射前設定參數.
SDB-II可攻擊(一個預設範圍內的)隨機目標,它保有紅外尋標器,滑翔過程仍是使用慣導+GPS.

發展一種60km級(實際上50km)的通用火箭發射器,它必須有能力負載280kg的彈頭,並且總重不大於600kg.
發射模組稱為MK60,LT2000可配備二模組,每模組有四枚,單模組總重不大於3000kg.

它搭載五枚改裝的有翼地獄火,是一種具SDB彈翼的AGM114(可能是N或R次型為主),仍具有動力,但改用較低速度的火箭引擎,延長滯空時間,
半主動雷射導引,由UAV或直昇機或前觀或特戰人員指示目標.
或是十枚GBU-44的原型,使用IR導引頭的BAT彈(已經終止研發,但可以撿回來做),亦可使用GBU-44(雷射導引).

Go to Top of Page

空軍上將
新手上路

69 Posts

Posted - 09/24/2016 :  23:35:56  會員資料  Send 空軍上將 an ICQ Message  Click to see 空軍上將'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空軍上將 a Yahoo! Message Send 空軍上將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以前也有構思過陸軍用的反艦火箭彈
射程不用太長
第一原因是不要跟海軍搶工作
第二是陸軍對海偵測能力有限
第三這種飛彈是針對登陸艦
射程30km~40km已經夠了

直接用Mk45火箭彈加個追熱尋標器
用UAV或從高地用光學設備獲得敵艦坐標
把火箭彈射到目標的頭頂
空中的火箭彈尋標器俯視而下
看到最明顯的熱訊號應該就是來自敵艦的煙窗
說不定火箭彈可以從煙窗直接貫穿到機關室
一彈讓整艦報廢

這種武器只需在舊彈上加個尋標器
並完全沿用舊有發射車與UAV
無需新配套

反登陸艇跟兩棲甲車就可以用佈雷彈
在海上佈水雷



==============================================
所有軍事理論都只有經歷實戰的驗証才有意義
如果用光嘴巴討論就能得出正確結論的話
那軍事的發展就不會一而再地走上冤枉路

在軍事討論區中我並不奢望能用嘴炮討論出甚麼絕對不會出錯的結論
我只是享受討論的過程而矣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25/2016 :  03:06:2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日本自衛隊正在做統合化,可以海自偵搜,透過資料鍊,由陸自管的反艦飛彈進行攻擊(反過來也行),
簡單的說,以前各打各的,IFF不易,所以海軍管海上,陸軍管陸上與灘岸,最簡單也不容易誤擊,
但未來要整個合起來,不然打什麼聯合截擊作戰,口號嘛?

MK45是群子彈,在上空會灑開,所以才需要開發MK60搭配BAT彈,
而且MK45改成IR是可以,但彈頭大,等於用大砲打蜜蜂,被砸中肯定爆,但是過量擊殺,吃後勤,
用BAT彈上空灑開可以針對多艘船艦,威力不大,但可以致傷,
如果敵船團拉開部署,就變成多枚BAT打一艘,也可確保殺傷.

另外45km是不夠的,如果LT2000可以部署每群二個營共36輛,那麼勉強足夠,可以在內陸15KM處打擊距灘頭30km的敵船團,
但現在只有八軍團一營,其他各一連,跨區支援根本板上釘釘,十軍團LT2000要投入支援八軍團的話,
要嘛跑得快,來得及進入陣地,要嘛就是發展MK60,用射程換取時間.

而灘頭部份,就用步兵前觀攜雷射照準器,為MK60+地獄火照明,
命中率提高,可有效殺傷.

總之,我的看法與陸軍不同,陸軍打算走灘頭決戰,是腦袋灌水後的發浪美學,
D日灘頭火力與敵在空中最大,拉機步特遣隊上去打決戰無疑是送死,
而LT2000數量少,那點家當接戰後產生的戰損,無法忽視,
彈藥單純化,射程不夠長,對外海船團不具威脅性,
因此敵軍可以有限自由的選擇如何投入部隊,
陸軍只能被動應變,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短期內,理論上可由聯參來協調海軍海鋒與陸軍協同作戰,
但長期陸軍與海軍的反艦力量應該統合化,而陸軍的火箭砲兵要長射程,精準化,這會影響生存性,
接戰時間越短,射程越長,存活率就越大.
因此8吋榴M110的存活性太低,繼續維持只是浪費錢,戰時則是浪費性命,即便在隱掩蔽地點也打不了幾砲的.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Posted - 09/25/2016 :  06:45:21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總之,我的看法與陸軍不同,陸軍打算走灘頭決戰,是腦袋灌水後的發浪美學,


我也長年思考這問題,但最後認為不得不接受這套,因為這有政治顧慮。
在台灣當國軍你不可能公開說要將戰場拉到離灘頭沒幾公里的市區去打。今年漢光在台中港決戰已經是目前的極限了。
另外若敵軍只是小股步兵的突襲登陸時,尚未站穩橋頭堡,速戰速決猛攻逆襲確實有風險,但理論上也是一套有效做法。

只是做為B計畫,個人認為在戰車部隊、機械化步兵部隊跟直升機部隊在登陸敵軍強大的防空反戰車火力前損失慘重被打退時(在WW2後期這很正常),剩下的半機械化步兵甚至卡車步兵部隊,要準備好打自己的戰爭,沒有戰車、沒有直升機、沒有雲豹,頂多就M113、V-150、悍馬車、新吉普車支援,要開始利用城鎮進行縱深防禦,做遲滯戰鬥來拖延時間。

這部分繼續深入的可以去步兵戰術區談。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0087&whichpage=5
現代步兵小部隊編裝與戰術12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9/25/2016 07:32:12
Go to Top of Page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567 Posts

Posted - 09/25/2016 :  11:06:52  會員資料  Visit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s Homepage Send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短期內,理論上可由聯參來協調海軍海鋒與陸軍協同作戰,
但長期陸軍與海軍的反艦力量應該統合化,而陸軍的火箭砲兵要長射程,精準化,這會影響生存性,
接戰時間越短,射程越長,存活率就越大.
因此8吋榴M110的存活性太低,繼續維持只是浪費錢,戰時則是浪費性命,即便在隱掩蔽地點也打不了幾砲的.




我的看法是, 八吋榴還是有存在價值

因為威力和射程在台灣來說還是夠用
M110A2 (不論牽引式的M115或是短管的M110)射程25公里
使用火箭助推彈可以高達30公里以上
假設以連(4~6炮)為發射單位
可以覆蓋一個長達50~60公里的海岸線
台灣適合登陸的灘頭有幾個?
50~60公里的海岸線代表這一個炮連幾乎不太需要機動就能火力覆蓋一整段大的灘頭

存活性的話我認為M110A2可能比國軍常用的M101/M114/M59牽引炮還高
因為射程遠, 所以部屬在內陸1/3射程的戰術位置(離海岸線8公里),
比M101/M114的位置還要離海岸線遠的多 (M101的位置大概只會友離海岸線4公里)
並且該炮是自走跑, 可以快速地從炮陣地轉移回隱蔽位置
而隱蔽位置可以是隧道或橋梁涵洞等等空中難以偵測打擊的地方

而我認為MLRS很難在台灣取代八吋砲
因為火力使用.
MLRS的彈藥消耗太快, 可能只能在高層認為這是最關鍵的時刻使用
但是M110A2的彈藥相對消耗量比較低
所以可以常常用來壓制灘頭
並且M110A2的彈藥威力也大 足以壓制大面積的灘頭
假設可以開發集束子母彈頭, 或是末端導引砲彈的話
可以對登陸舟波有很大的殺傷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25/2016 :  14:22:25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的A計劃很簡單,
第一階段常備在前,後備開始動員,轉入戰時體制.
常備在前是為了要反敵快速突擊,因此常備實兵單位盡可能填充,不要動員,只允許即應預備召集,
最好12小時內就要啟動.
後備動員根本達不到這個標準.
第二階段,後備動員完成,接防常備,常備主力收攏往後,灘頭只留一道觀測線.
灘頭主要靠火力封鎖,其次是以後備去破壞道路設施來阻絕,
戰況不利灘頭線被突破才投入常備堵塞,不然就不需要太在乎,除非要收官時,才讓常備去掃蕩.

海島作戰,陸上戰鬥沒什麼決定性可言,只有真正能威脅敵船團,才有勝算,如果做不到,
敵軍一直能接收補給與援軍,
以正規戰來說,沒什麼戲了.
剩下的,倒不是不能做,但我個人是認為(並且肯定會如此建議)少死人會比較好,只不過如果政府與人民都尚有抵抗意志,那該怎麼死就去死吧.



為什麼要發展精準彈藥?

假設MK60搭配LT2000,一個營二連計18輛,我拆成三個戰砲隊,一隊六輛,
在灘頭30-40km處設置陣地,每隊可投射6x2x4=48枚,如果BAT與地獄火二比一,
就是320枚終端導引的BAT彈加上80枚雷射地獄火,即便敵軍採取反制措施,亦可對敵登陸部隊造成重大打擊.

LT2000各八枚射擊完成不需要三分鐘,從進入陣地,射擊,撤出的時間可以壓到最低,
如果前觀認為需要進行二次打擊,則交給第二個戰砲隊的LT2000,第一隊先行退避,
敵在空機尋跡而來也莫可奈何,
就算真的被逮中,我頂多也損失三分之一戰力,並且可繼續接戰.

M110相比之下,耗用人力多,平時維持困難,戰時熟手補充難.
射程比較下短,離灘頭更近,更容易被敵軍摸出,
缺乏精導彈藥,需要大量彈藥進行壓制射擊,射擊時間長,進入陣地,撤出陣地時間長,危險窗口大.

LT2000的MK60彈藥主要是要獵殺敵載具,不針對步兵,壓制射擊應該交給M109或M198之類的155榴.
因此M110的大威力無關緊要,它的威力是以彈藥重量交換的,因此對後勤的負擔壓力大,
無導引的攻擊效率低,完全看前觀與砲指整體運作,與砲本身性能關聯小.

台灣在飛彈與火箭科技上尚有獨到之處,MK60基於美軍技術上發展,風險較低,
反之砲彈與增程發射藥非台灣技術力所在,另外開發八吋精導彈藥是事倍功半.

廢M110,節約人力,將同樣的後勤重量轉為搭載MK系火箭重量,
保修維護也較容易,輪車維保又比履車便宜,對敵嚇阻力大,
同樣運用隧道橋樑涵洞,LT2000的存活性與進出陣地時間比M110要好得多上許多.

如果有問題,就是彈藥成本太高了.

Edited by - gera on 09/25/2016 14:38:23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2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