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verify9k |
Posted - 01/26/2012 : 14:43:37 在電子科技極為進步的今天,我認為大可以用極為便宜的 商用規格零件打造出導引套件,或許不見得必須是火泥箱, 但是可以是易取得,很便宜,夠耐用的雷射,紅外線,.... 方式導引,如此一來,想要反制的對岸裝甲車就必須 準備不只一種主動反制裝置,而拜現代科技所賜, 就體積,重量,價格而言,也該與66火箭彈近似, 當然不是要它與標槍相提並論,而是與輕型火箭彈比較, 相差無幾的價格,體積,重量,你會選擇哪一個?? 若是目標在100公尺以內,我有膽子用無導引火箭彈開火, 超過150公尺??我還怕打不中卻招來敵火修理呢.... 有導引裝置,不但能增加命中目標的機會,也能增加士兵開火 的膽量,而此一套件不必內建在火箭本體,以附加的方式較適合, 國軍採購的附加導引套件套數與66/紅隼火箭彈的套數不必一致, 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附加在火箭彈之上,如此一來,不但不會減少 士兵攜帶的火箭彈數目,就打擊"登陸軍"的機會與重創"登陸軍" 的機會都會大幅提升,我國在電子科技業的水準有目共睹, 多高明的科技不敢說,像這種簡單的電路可以做到比一個人的 小指甲還小,這樣的簡易型飛彈,甚至於與大型反裝甲火箭比較起來, 也有導引的優勢,這樣的火箭,這樣的套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 取代輕型反裝甲火箭,甚至在市場上,也可以另重型無導引反裝甲火箭 相對失色,有特色的產品,是吸引國際軍品市場目光的基礎, 這樣的套件,不算軍品,出口相對簡單,不具敏感性, 特色是:火箭變飛彈,就體積,重量,價格都相差無幾,它甚至對低飛 的直升機有危險,我國武器的生產,很大的程度取決於國軍的 採購與否,若是不能改變此一模式,那中科院與兵工廠人員的工作 機會很難保住(裁員).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verify9k |
Posted - 03/03/2012 : 02:20:08 舉個例子吧!
我所處的行業,是 IC設計業,我們在12年前的設計硬體工具 是 工作站(HP,SUN,Digit),每一台都超貴,外型都一副雍容華貴 的樣子,售價當然是天價的貴,它們都使用 UNIX系統.
原先我以為這種情形會一直延續下去,但是卻沒想到, Digit 倒了,HP 沒人買了,SUN 呢?? 自己的工作站團隊縮編,內部架構不再是自己研發的獨門兵器, 而是 PC,沒錯,就是PC,採用 Linux,一樣的相容, 速度遠遠超越原先團隊持續努力推出的機種, 不是 SUN的研發團隊不努力,可是它們可說是與整個 PC界競爭, 照理來說 PC用的是 Windows,無法跨界,可是偏偏有人寫了 Linux, 而且從相容於 UNIX的小核心被 "餵大"成可以與 UNIX相抗衡, PC的性價比有目共睹,工作站的垮台就不令人意外, 線在的問題只剩下 SUN如何在使用外界技術的情形下還能獲利, 我是蠻悲觀的,因為連我自己都用 純PC做先前工作站的事, 真得是 PC,還幾乎是最低價的PC,不是 SUN, 而且做起來感覺速度超快的,真爽. |
verify9k |
Posted - 03/03/2012 : 02:01:5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3C科技發展真是一日千里. 剛剛發現我們一直講的任意物體的即時光學pattern辨識追蹤. (不只是找預設的臉部,而是由人指定的任意目標) 竟然在我昨天買的微單眼相機上就有!!(NEX-5N)
在Menu選單裡是叫"被攝物追蹤/object tracking" 它是這樣運作的(其實和幾年前NavySpike運作方式一樣啦) 相機有LCD觸控螢幕,CMOS即時把畫面傳輸到LCD. 你用手指點你要追蹤的物體,例如一輛車. 就有個小方框持續追蹤這個目標. 如果相機往左右微轉,方框也會鎖住目標物. 當然相機其實不知道啥是目標,它只知道你一開始點得那個位置. 把那個框住的區域當成pattern來比對,看它跑到畫面哪邊. 所以只是單純的圖形運算,無關於AI或資料庫. 類似這樣的技術用在飛彈上,Navyspike就能知道目標偏離中線多少而去修正.
5N機身其實價格只有1萬6算是入門機之一. 它也沒有很出色的IC運算能力(相對於幾萬,十幾萬,的中高階機種) 這代表object tracking並不複雜. 當然5N的被攝物追蹤不能說很完美,因為IC不夠快, (它不是真的想追蹤物體,只是方便model有小動態時不會對焦到錯的位置) 稍微動太快就會錯失位置.但這展示了一個清晰的未來. 運算量或速度,對現在的多核SOC處理器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CMOS低光度的夜拍能力其實也很嚇人. 5N可以開到ISO25600,微光都可以拍到很明亮.... (對PatternTracking而言,細小雜訊不會影響,因為比對的是大塊面積的明暗顏色) 我還不是用大光圈鏡頭呢.... 更別說今天發表的全幅5D3可以開到ISO102400. (update,應該是ISO204800了)
光學感測器雖有夜間完全無光下無法運作的缺點. 但隨著目前民規CMOS感測器ISO值可達破萬,其實只要有低光源就能正常運作. 頂多戰場上打個砲射照明彈,就可以夜間作戰. 而且比人眼還明亮清晰得多,很可能肉眼看不清敵軍,透過飛彈來看反而看清楚.
必須重申,NavySpike只是多年前民規飛彈技術先驅. 但現在感測與運算能力早是當年的百倍以上. 民規元件實在太便宜了,未來還會不斷降價/拉高性能. 低成本微飛彈需要的東西都已經到位, 缺的是花錢和時間去做工程整合測試. 只要肯做,幾年內用現在的民用資源,以及單兵戰防火箭的現有資源. 就能湊出能低光環境和日間都能有效運作的光學射後不理微飛彈. 這些資源不需要砸大錢才能研發生產.其實早就在大家身邊了. 而其成本會是一般飛彈的1/10.
台灣其實有很足夠的科技能力整合民規資源, 研發能取代66/AT4的民規微飛彈,不必一直拘泥於加強版66火箭. 紅隼火箭彈弄出來的東西只是比30-40年前的M72好一點. 但現在是2012,不是1982.現在SOC性能接近那年代的超級電腦. GPS/微陀螺儀/微加速計/微電子羅盤/氣壓計.也都早就出現在手機上. 我們的戰防武器研發單位是不是也該有點先見之明. 除了動力/氣動/彈藥人才以外,應該要認真把軟體/資訊硬體人才也整合. 做出台版NavySpike2 Plus.
贊同您的意見! 研發單位要加把勁,雖然我很贊成國軍使用國造武器,但是先決 條件是這武器不要太惹人嫌,中科院與聯勤總不能老是要國人情義相挺吧! 弄出讓國人刮目相看的武器,國軍不採用,那就教立法院直接下單送給國軍, 然後從國防預算扣抵經費.
研發不一定要花大錢,新觀念也可造就不一樣的新創意, 甚至於搭民間科技的便車亦無不可, 現代社會進步神速,民間科技基於龐大使用者的消費量, 擁有的研發經費量是很驚人的,而且是無時無刻不在研發, 不因一代產品推出上市而結束,反而是持續精益求精, 非得要打遍天下無敵手不可,善用它,甚至與之深度合作, 絕對能大幅減少研發經費,研發難度,研發時程,而做出令人驚艷 的產品. |
kumachan |
Posted - 03/03/2012 : 00:04:03 3C科技發展真是一日千里. 剛剛發現我們一直講的任意物體的即時光學pattern辨識追蹤. (不只是找預設的臉部,而是由人指定的任意目標) 竟然在我昨天買的微單眼相機上就有!!(NEX-5N)
在Menu選單裡是叫"被攝物追蹤/object tracking" 它是這樣運作的(其實和幾年前NavySpike運作方式一樣啦) 相機有LCD觸控螢幕,CMOS即時把畫面傳輸到LCD. 你用手指點你要追蹤的物體,例如一輛車. 就有個小方框持續追蹤這個目標. 如果相機往左右微轉,方框也會鎖住目標物. 當然相機其實不知道啥是目標,它只知道你一開始點得那個位置. 把那個框住的區域當成pattern來比對,看它跑到畫面哪邊. 所以只是單純的圖形運算,無關於AI或資料庫. 類似這樣的技術用在飛彈上,Navyspike就能知道目標偏離中線多少而去修正.
5N機身其實價格只有1萬6算是入門機之一. 它也沒有很出色的IC運算能力(相對於幾萬,十幾萬,的中高階機種) 這代表object tracking並不複雜. 當然5N的被攝物追蹤不能說很完美,因為IC不夠快, (它不是真的想追蹤物體,只是方便model有小動態時不會對焦到錯的位置) 稍微動太快就會錯失位置.但這展示了一個清晰的未來. 運算量或速度,對現在的多核SOC處理器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CMOS低光度的夜拍能力其實也很嚇人. 5N可以開到ISO25600,微光都可以拍到很明亮.... (對PatternTracking而言,細小雜訊不會影響,因為比對的是大塊面積的明暗顏色) 我還不是用大光圈鏡頭呢.... 更別說今天發表的全幅5D3可以開到ISO102400. (update,應該是ISO204800了)
光學感測器雖有夜間完全無光下無法運作的缺點. 但隨著目前民規CMOS感測器ISO值可達破萬,其實只要有低光源就能正常運作. 頂多戰場上打個砲射照明彈,就可以夜間作戰. 而且比人眼還明亮清晰得多,很可能肉眼看不清敵軍,透過飛彈來看反而看清楚.
必須重申,NavySpike只是多年前民規飛彈技術先驅. 但現在感測與運算能力早是當年的百倍以上. 民規元件實在太便宜了,未來還會不斷降價/拉高性能. 低成本微飛彈需要的東西都已經到位, 缺的是花錢和時間去做工程整合測試. 只要肯做,幾年內用現在的民用資源,以及單兵戰防火箭的現有資源. 就能湊出能低光環境和日間都能有效運作的光學射後不理微飛彈. 這些資源不需要砸大錢才能研發生產.其實早就在大家身邊了. 而其成本會是一般飛彈的1/10.
台灣其實有很足夠的科技能力整合民規資源, 研發能取代66/AT4的民規微飛彈,不必一直拘泥於加強版66火箭. 紅隼火箭彈弄出來的東西只是比30-40年前的M72好一點. 但現在是2012,不是1982.現在SOC性能接近那年代的超級電腦. GPS/微陀螺儀/微加速計/微電子羅盤/氣壓計.也都早就出現在手機上. 我們的戰防武器研發單位是不是也該有點先見之明. 除了動力/氣動/彈藥人才以外,應該要認真把軟體/資訊硬體人才也整合. 做出台版NavySpike2 Plus.
|
小毛 |
Posted - 02/22/2012 : 16:51:16 以色列人的新玩意很接近這一欄討論的東西,發射器本身沒有偵照設備(低成本),由飛彈本身的尋標器提供瞄準,射程八百公尺,只比無導引火箭貴一點點...
http://defense-update.com/20120214_rafael-unveil-a-light-affordable-member-of-the-spike-missile-family.html RAFAEL Unveils a Light, Affordable Member of the Spike Missile Family According to Rafael, despite the much improved precision, performance and probability of kill, Spike SR will be slightly more expensive than those other unguided rockets. The seeker tracks the target sending flight control commands to the aerodynamic controls, keeping the missile on its flight course to hit the target with high precision. The missile offers very high-hit probability, against point targets, as well as moving targets. Its target acquisition functionality enables Spike SR to operate in both day and night modes, without a dedicated magnifying day/night optics or laser rangefinder, thus saving significant additional weight, power consumption, logistics complexity and costs.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verify9k |
Posted - 02/20/2012 : 23:24:4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另一種更可行的延伸是裝在Hydra70mm火箭彈上. 美軍已經用Hydra70加上雷射導引頭, 變成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APKWS) . 但即使便宜的雷射頭,也讓價格從1000多美金,變成10000美金. (即使便宜的雷射頭也還是比單純火箭貴很多) 且失去了火箭原本射後不理的方便特性. 當然這比地獄火還是便宜的多,所以現階段APKWS有其價值在.
在未來幾年,民用SOC與光學不斷精進的趨勢下. 也很適合把多核處理器和CMOS感測器弄到Hydra70/APKWS本體上. Hydra70發射初速只有45 m/s,和NavySpike一樣. 極速可以降低點,因為射後不理不需要持續標定,讓飛彈自己多飛幾秒無妨. (NavySpike就是刻意選擇燒的慢一點推力小一點的發動機) 這樣武裝直昇機掛幾個多管70mm導引火箭莢,當成mini地獄火. (一管19枚,左右各帶兩管就76枚XD) 就真的變成板野馬戲團(重點是成本要afforable....才能像火箭一樣帶的多) 就算命中率只有50%,也很可怕.
便宜是重點,夠便宜,可以把它當作火箭射,加一點穿甲能力 當作頂射型飛彈,兩管就有38枚輕型反裝甲飛彈, 這樣的東西,在某些情形下比地獄火好用,甚至因為量大, 對戰場指揮官來說,是比地獄火更能改變戰場情勢. |
kumachan |
Posted - 02/20/2012 : 13:45:14 另一種更可行的延伸是裝在Hydra70mm火箭彈上. 美軍已經用Hydra70加上雷射導引頭, 變成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APKWS) . 但即使便宜的雷射頭,也讓價格從1000多美金,變成10000美金. (即使便宜的雷射頭也還是比單純火箭貴很多) 且失去了火箭原本射後不理的方便特性. 當然這比地獄火還是便宜的多,所以現階段APKWS有其價值在.
在未來幾年,民用SOC與光學不斷精進的趨勢下. 也很適合把多核處理器和CMOS感測器弄到Hydra70/APKWS本體上. Hydra70發射初速只有45 m/s,和NavySpike一樣. 極速可以降低點,因為射後不理不需要持續標定,讓飛彈自己多飛幾秒無妨. (NavySpike就是刻意選擇燒的慢一點推力小一點的發動機) 這樣武裝直昇機掛幾個多管70mm導引火箭莢,當成mini地獄火. (一管19枚,左右各帶兩管就76枚XD) 就真的變成板野馬戲團(重點是成本要afforable....才能像火箭一樣帶的多) 就算命中率只有50%,也很可怕.
|
kumachan |
Posted - 02/20/2012 : 13:29:1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這樣的 MLRS,所搭配的尋標器,我想不會是民規的電子產品,因為速度太大, 考驗太大,民規 IC還是有適用的場合,不能一體而論的取代軍規品.
我也覺得民規品只能用在改進原本就加速慢/極速低的武器上.(例如單兵火箭) 或是像NavySpike是專為其量身打造的新產品. 這些飛彈都是靠瞬間高速的彈體升力而沒有較大的彈翼. 50-100G的加速算是正常. 直接拿來硬裝在MLRS或LT2000,民規有可能受不了發射瞬間加速度與極速. 而且其高速自旋也是很大的問題. 把民規元件裝上去MLRS或LT2000要改動程度太大了,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 造新的還比較快.
與其硬改MLRS, 不如直接研發不自旋的民規導引滑翔火箭, 類似火箭推進的無人自殺機或放大版的NavySpike.
所以就算用上MLRS或LT2000的發射器/車. 也不太可能是把MLRS或LT2000的火箭改成民規導引版. 而是做一款相容於發射器規格的民規導引的低速滑翔火箭. 它的加速和彈道特性可能和原本MLRS或LT2000毫無相似. 這樣比較合理.
|
verify9k |
Posted - 02/20/2012 : 12:33:2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認為這不一定 例如美國的MLRS在冷戰期間就有開發末點導引彈藥 用來反戰車頂攻 對於識別海上的艦艇比 識別平原上的戰甲車簡單多了巴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飛彈也不能太慢,否則飛向500米也要10秒以上的話, 對方步兵班都可以連發開槍有一定機會打中....均速應該還是要比遙控飛機快一點. 只是不需要火箭彈那種高初速.
雷霆2000火箭彈不管用紅外或光學都有問題. 因為遠處曲射發射時無法指定目標. 飛彈連目標是啥都不知.也不知目標正確位置. 得用軟體猜測.這要做到滿意的品質太困難了.
NavySpike能簡單做到是因為,發射前"人工"指定目標, 所以電腦不但知道目標是啥,也知道它在哪. 電腦不用想,只要找最像以知目標的東西撞上去.... (類似你的DC不知道啥是人臉,它只知道有輸入人臉的Pattern.就找這個.) 只需要IC的蠻力比對能力,而不需要人類等級的AI判斷力. 所以說,視距內直射是其可行的關鍵.
雷霆2000之類視距外曲射火箭彈,要飛彈化,恐怕還是得靠地面雷達幫它找目標才行. 或著岸邊的雷射照明單位.....因為發射車遠在看不到目標的後方.
這樣的 MLRS,所搭配的尋標器,我想不會是民規的電子產品,因為速度太大, 考驗太大,民規 IC還是有適用的場合,不能一體而論的取代軍規品.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
Posted - 02/20/2012 : 04:39:05 我認為這不一定 例如美國的MLRS在冷戰期間就有開發末點導引彈藥 用來反戰車頂攻 對於識別海上的艦艇比 識別平原上的戰甲車簡單多了巴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飛彈也不能太慢,否則飛向500米也要10秒以上的話, 對方步兵班都可以連發開槍有一定機會打中....均速應該還是要比遙控飛機快一點. 只是不需要火箭彈那種高初速.
雷霆2000火箭彈不管用紅外或光學都有問題. 因為遠處曲射發射時無法指定目標. 飛彈連目標是啥都不知.也不知目標正確位置. 得用軟體猜測.這要做到滿意的品質太困難了.
NavySpike能簡單做到是因為,發射前"人工"指定目標, 所以電腦不但知道目標是啥,也知道它在哪. 電腦不用想,只要找最像以知目標的東西撞上去.... (類似你的DC不知道啥是人臉,它只知道有輸入人臉的Pattern.就找這個.) 只需要IC的蠻力比對能力,而不需要人類等級的AI判斷力. 所以說,視距內直射是其可行的關鍵.
雷霆2000之類視距外曲射火箭彈,要飛彈化,恐怕還是得靠地面雷達幫它找目標才行. 或著岸邊的雷射照明單位.....因為發射車遠在看不到目標的後方.
|
ki1 |
Posted - 02/19/2012 : 21:22:3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那乾脆像美國mlrs那樣 有重型戰術攻地導彈 給LT2000配備重型戰術攻地兼對艦彈.. 但這根本就等同開發新飛彈阿........ 還不如直接拿雄風系改裝.....
這兩東西的飛行特性應該差不小 同時丟一堆飛行特性/尋標方式不同的東西過去應該也能增加攔截難度 (次音速掠海飛彈 超音速掠海飛彈 類彈道飛彈(例如伊朗那玩意) 導引砲彈等一起過去) |
冗丙 |
Posted - 02/18/2012 : 20:15:24 而且還是有效射程~不是最大射程~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2/17/2012 : 18:44:35 雄2射程好像也有150km阿~~ 似乎勉強碰得到對岸... |
davidboy |
Posted - 02/17/2012 : 17:35:34 ATACM的原型作为射程180千米战术型准弹道导弹,没有触犯弹道导弹扩散公约的红线。08年就说过要卖ATACM给台湾,不过当时好像台湾选择要买阿帕奇? |
kumachan |
Posted - 02/17/2012 : 17:23:4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ryan C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那乾脆像美國mlrs那樣 有重型戰術攻地導彈 給LT2000配備重型戰術攻地兼對艦彈.. 但這根本就等同開發新飛彈阿........ 還不如直接拿雄風系改裝.....
Ummm, it's coming, this year or next year.....
用火箭發射車的重型戰術攻地導彈不就是ATACM Army Tactical Missile System 那個太敏感,可以直接打到對面沿岸.
|
Bryan C |
Posted - 02/17/2012 : 13:59:5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那乾脆像美國mlrs那樣 有重型戰術攻地導彈 給LT2000配備重型戰術攻地兼對艦彈.. 但這根本就等同開發新飛彈阿........ 還不如直接拿雄風系改裝.....
Ummm, it's coming, this year or next year.....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2/17/2012 : 12:12:15 那乾脆像美國mlrs那樣 有重型戰術攻地導彈 給LT2000配備重型戰術攻地兼對艦彈.. 但這根本就等同開發新飛彈阿........ 還不如直接拿雄風系改裝..... |
kumachan |
Posted - 02/17/2012 : 10:56:1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有 GPS就可以中途換彈道阿,已經不算是單純的無導引火箭了, 可以設定先飛到 A點,再往終點飛,或是先飛到船團上空,再來個 90度向下俯衝, 這樣對 "近迫武器"不算高拋吧,這樣的重力加速度及仰角沒那麼好打, 尤其同一時間要對付 無導引多管火箭(高拋)的攻擊, 當然這樣的彈道對於防空飛彈沒差,就看它是否有足夠的飛彈這樣消耗.
不可能90度啦. 最大射程時一定是高拋彈道,有GPS只是做誤差修正而已. 彈道特性不會大幅改變,因為中後段都是無動力飛行了. 要能改變彈道,就必須是把小渦噴引擎裝上飛彈.那就不是LT2000了.
|
davidboy |
Posted - 02/17/2012 : 07:14:10 沒事,兩岸的技術術語本來就不統一,溝通有困難很正常。
簡單的說,就像你開車用的GPS一樣,啟動時需要花時間找衛星,路上還會不時的失去衛星信號,完全靠GPS開車的話肯定完蛋,只能起輔助作用。現在的GPS制導彈藥,其實都是GPS-INS複合制導,彈道飛行的全過程基本靠INS制導,但是飛行時間越長,INS的積累誤差越大(所謂的時間發散)。飛行過程中如果有GPS信號修正INS誤差的話,命中精度可以達到幾米;如果因為乾擾等原因始終沒有收到GPS信號,依靠INS制導也能達到十幾米的精度。
雷霆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模塊化發射平台,與其費勁改造火箭彈。不如直接開發短程反艦導彈模塊,不同的模塊平時都儲存在坑道內。根據敵情通報,需要打擊船團就裝填反艦導彈,需要火力壓制就裝填火箭彈模塊。先裝訂數據再開出坑道射擊。這種高度時敏的目標是很難纏的。 |
verify9k |
Posted - 02/17/2012 : 06:38:5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vidboy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1) 高機動性目標不代表高價值,我寧可拿多一點飛彈去 K登陸艦, 也不想浪費在 氣墊船這種小蟑螂身上,難打又不值錢.
(2) 有 GPS就不用完全依靠慣性飛行了,彈道可以變化,而且輸入 GPS 座標並不費事,不會拖延機動時間.
1> 雷霆2000MK45型的射程是45千米,而超视距登陆的标准换乘距离是46千米。要注意这标准倒不是掐着火箭炮的射程提出来的,而是根据地球曲率导致的雷达视距盲区,“超视距”当然是指从视距以外发起进攻。40多千米以外的海面目标,只依赖岸防雷达是看不见的,跟弹药没关系。
2> 是无动力的惯性飞行,不是惯性制导。想满足你提出的“先飛到A點,再往終點飛,或是先飛到船團上空,再來個90度向下俯衝”那么高的弹道机动性,需要更换能全程燃烧的发动机和燃气舵。只依靠导航套件上的气动面的话,能修偏保证精确命中点目标就不错了,跟不上高机动目标的。美国XM802“神剑”就是GPS/INS制导,使用高抛-滑翔弹道,射程降到22千米,气动操作的效率最多可以让炮弹偏移16度。而且无法攻击移动目标。
另外,关于GPS,你没认真看我的回帖啊, “因为体积小、速度高,无论GPS还是弹上数据链,掉信号都是常态,非主动制导又能够全程实时制导的办法,只有地形匹配和惯导系统。智能弹药上的GPS作用只限于隔一段时间修正惯导系统的时间发散而已。”
抱歉,是程度不夠,有看沒有懂,倒不是不認真看你的回帖! 也多謝你的解答. |
davidboy |
Posted - 02/17/2012 : 02:08:0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1) 高機動性目標不代表高價值,我寧可拿多一點飛彈去 K登陸艦, 也不想浪費在 氣墊船這種小蟑螂身上,難打又不值錢.
(2) 有 GPS就不用完全依靠慣性飛行了,彈道可以變化,而且輸入 GPS 座標並不費事,不會拖延機動時間.
1> 雷霆2000MK45型的射程是45千米,而超视距登陆的标准换乘距离是46千米。要注意这标准倒不是掐着火箭炮的射程提出来的,而是根据地球曲率导致的雷达视距盲区,“超视距”当然是指从视距以外发起进攻。40多千米以外的海面目标,只依赖岸防雷达是看不见的,跟弹药没关系。
2> 是无动力的惯性飞行,不是惯性制导。想满足你提出的“先飛到A點,再往終點飛,或是先飛到船團上空,再來個90度向下俯衝”那么高的弹道机动性,需要更换能全程燃烧的发动机和燃气舵。只依靠导航套件上的气动面的话,能修偏保证精确命中点目标就不错了,跟不上高机动目标的。美国XM802“神剑”就是GPS/INS制导,使用高抛-滑翔弹道,射程降到22千米,气动操作的效率最多可以让炮弹偏移16度。而且无法攻击移动目标。
另外,关于GPS,你没认真看我的回帖啊, “因为体积小、速度高,无论GPS还是弹上数据链,掉信号都是常态,非主动制导又能够全程实时制导的办法,只有地形匹配和惯导系统。智能弹药上的GPS作用只限于隔一段时间修正惯导系统的时间发散而已。”
|
verify9k |
Posted - 02/17/2012 : 00:40:3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vidboy
1,装备气垫登陆艇、两栖突击车和直升机三要素的超视距登陆,美国的标准是从25海里(46千米)以外完成换乘。 2,军舰属于强电子对抗平台,专门的反舰导弹也需要直升机提供数据链中继和主动雷达末制导。如果只追求20多公里的射程,美国的NLOS光纤弹是很现实的方案。 3,野牛登陆艇装备了两门AK630近防炮。 4,火箭炮的设计要求尽可能缩短发动机工作时间,主要是靠惯性飞行,弹道死板,仅靠改造套件,恐怕攻击不了高机动点目标∼
(1) 高機動性目標不代表高價值,我寧可拿多一點飛彈去 K登陸艦, 也不想浪費在 氣墊船這種小蟑螂身上,難打又不值錢.
(2) 有 GPS就不用完全依靠慣性飛行了,彈道可以變化,而且輸入 GPS 座標並不費事,不會拖延機動時間.
|
verify9k |
Posted - 02/17/2012 : 00:23:1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這樣的想像,是搭配著無導引的多管火箭,對於登陸船團要用防空飛彈 攔截多管火箭也不是不行,但它應該會先破產,這樣的構想,其實不脫 以 "民用IC,GPS,光學鏡頭" 的便宜方式讓火箭變飛彈,所以造價應該 與原先的成本沒差多少,就是要便宜,簡單,低成本.
個人推論LT2000+光學頭打大船,有幾個問題
GPS和3.5G都可以干擾吧. 如果敵軍用幾艘小膠筏尺寸的USV無人水面艇.提早30分鐘靠近岸邊2-3km處. 上面唯一的負載就是有效幾公里的干擾器. USV是小東西幾公里外很難看到. 也就是說LT2000導引彈一離開岸邊就收不到GPS/3.5g訊號? 而且到終端彈道往下前,光學頭沒用(只能看天空,看不到敵艦) 而敵艦離岸有40km遠.光靠民規慣導可能誤差不小. 這靠終端光學頭可以做修正倒沒差. 只是不容易打到跑很快的氣墊型登陸艇.
還有一個問題是火箭的自旋. NavySpike是像搖控飛機一樣不自旋,反正它是全程開光學頭的直瞄直射飛彈. 但LT2000會自旋,自旋這有可能讓光學感測器/處理器的圖形辨識工作很難搞. 而且高拋彈道,如果前段你不自旋,又收不到GPS訊號,那根本不知會飛到哪去...
射程疑慮: 40km發起登陸的話,我覺得已經超過LT2000射程極限了. 因為火箭不會擺在灘頭,也不是每個灘頭都有LT2000. 所以45km射程其實是用來一次函蓋數個灘頭. 真正有效離岸距離可能明顯低於45km. 打往前衝的登陸舟艇群不是問題......很可能打不到後面的大艦. 對方只要知道你的位置(戰前就偵查到佈署區)和做大射程參數(公開了) 可以選擇一換乘區,離岸40km但離火箭車佈署區50km以上.
數量問題: 用防空飛彈攔截多管火箭,登陸艦的點防空飛彈的確不夠打. 不過CIWS雖然射程短,只要打中就好. 高拋飛行的火箭彈道單純,也沒有海面地面雜波可以掩護. 我是不知道終端速度多少,不過用雷達導引的CIWS快砲, 應該不會比現代戰艦打二戰日本櫻花特攻機難多少? 而且所有火箭幾乎是同樣方位過來.這對CIWS很方便.
所以理論上必須同時打許多枚火箭,沒有秒差.以飽合CIWS接戰能力. 如果換程區有10門CIWS,就同時砸30枚火箭.... 總之數量要多和時間要短,才能讓CIWS手忙腳亂.....
但成本划算嗎? 如果用超低空掠海陸基反艦飛彈, 從不同方向到達目標區,加上終端機動,可能用較少數量就能突防. 算起來成本不知誰高誰低? 例如1枚企鵝/雄一等級的飛彈和幾枚LT2000 MK45火箭,成本誰高?
先統一一下單位,我講的是公里,台灣海峽平均180公里,而 LT2000 MK45 也 K不到大陸,就算長翅膀也一樣.
這樣的武器仍有必要存在,就算是成本效能比不上反艦飛彈,但是涵蓋面積 有辦法打中 "登陸艦"的武器系統應該有複數種,以免若因某種想像不到的原因 致使先前倚重的武器沒想像中好用,致使敵方登陸艦可以悠哉得放出一堆小 蟑螂,讓陸軍疲於奔命,更何況是否會不如反艦飛彈,倒還是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而這可以肯定一定是陸軍裝備,不會是海軍的.
有 GPS就可以中途換彈道阿,已經不算是單純的無導引火箭了, 可以設定先飛到 A點,再往終點飛,或是先飛到船團上空,再來個 90度向下俯衝, 這樣對 "近迫武器"不算高拋吧,這樣的重力加速度及仰角沒那麼好打, 尤其同一時間要對付 無導引多管火箭(高拋)的攻擊, 當然這樣的彈道對於防空飛彈沒差,就看它是否有足夠的飛彈這樣消耗.
至於自旋,射出去時當然需要,畢竟此刻還算是無導引火箭,但是一旦啟動 導引能力,就不需要了,而且以小艇干擾 GPS訊號 這點也有疑問, 我的火箭車到處跑,對方怎知我會在哪裡發射?? 我不需要雷達車, 也不需要像 "天弓飛彈車:一樣要挑視野與地點耶, 全台灣海岸沿線佈點嗎?? 就算正好讓你矇到,干擾範圍那麼小,火箭隨便一飛就超出干擾範圍(水平加垂直),然後火箭導引恢復正常,那你不是白忙一場,而且,民用 GPS是當作中途導引, 初期不啟動,中途才啟動,此刻距岸邊已遙遠,終端導引是光學鏡頭, 當飛彈再度落下時,已是光學導引,不是 GPS,就算是此刻正好旁邊有干擾小艇 也看不出效果吧!
射程的確是問題,MK45 的接戰範圍的確不是 45公里,至於這樣 K不 K得到 大傢伙,我就不知道了.
|
davidboy |
Posted - 02/16/2012 : 22:01:48 诱饵船是对抗雷达制导导弹的,被动对抗光学制导反舰导弹的主要方式是烟幕 |
kumachan |
Posted - 02/16/2012 : 21:19:4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erify9k 這樣的想像,是搭配著無導引的多管火箭,對於登陸船團要用防空飛彈 攔截多管火箭也不是不行,但它應該會先破產,這樣的構想,其實不脫 以 "民用IC,GPS,光學鏡頭" 的便宜方式讓火箭變飛彈,所以造價應該 與原先的成本沒差多少,就是要便宜,簡單,低成本.
個人推論LT2000+光學頭打大船,有幾個問題
GPS和3.5G都可以干擾吧. 如果敵軍用幾艘小膠筏尺寸的USV無人水面艇.提早30分鐘靠近岸邊2-3km處. 上面唯一的負載就是有效幾公里的干擾器. USV是小東西幾公里外很難看到. 也就是說LT2000導引彈一離開岸邊就收不到GPS/3.5g訊號? 而且到終端彈道往下前,光學頭沒用(只能看天空,看不到敵艦) 而敵艦離岸有40km遠.光靠民規慣導可能誤差不小. 這靠終端光學頭可以做修正倒沒差. 只是不容易打到跑很快的氣墊型登陸艇.
還有一個問題是火箭的自旋. NavySpike是像搖控飛機一樣不自旋,反正它是全程開光學頭的直瞄直射飛彈. 但LT2000會自旋,自旋這有可能讓光學感測器/處理器的圖形辨識工作很難搞. 而且高拋彈道,如果前段你不自旋,又收不到GPS訊號,那根本不知會飛到哪去...
射程疑慮: 40km發起登陸的話,我覺得已經超過LT2000射程極限了. 因為火箭不會擺在灘頭,也不是每個灘頭都有LT2000. 所以45km射程其實是用來一次函蓋數個灘頭. 真正有效離岸距離可能明顯低於45km. 打往前衝的登陸舟艇群不是問題......很可能打不到後面的大艦. 對方只要知道你的位置(戰前就偵查到佈署區)和做大射程參數(公開了) 可以選擇一換乘區,離岸40km但離火箭車佈署區50km以上.
數量問題: 用防空飛彈攔截多管火箭,登陸艦的點防空飛彈的確不夠打. 不過CIWS雖然射程短,只要打中就好. 高拋飛行的火箭彈道單純,也沒有海面地面雜波可以掩護. 我是不知道終端速度多少,不過用雷達導引的CIWS快砲, 應該不會比現代戰艦打二戰日本櫻花特攻機難多少? 而且所有火箭幾乎是同樣方位過來.這對CIWS很方便.
所以理論上必須同時打許多枚火箭,沒有秒差.以飽合CIWS接戰能力. 如果換程區有10門CIWS,就同時砸30枚火箭.... 總之數量要多和時間要短,才能讓CIWS手忙腳亂.....
但成本划算嗎? 如果用超低空掠海陸基反艦飛彈, 從不同方向到達目標區,加上終端機動,可能用較少數量就能突防. 算起來成本不知誰高誰低? 例如1枚企鵝/雄一等級的飛彈和幾枚LT2000 MK45火箭,成本誰高? |
davidboy |
Posted - 02/16/2012 : 20:41:1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不過軍艦除了氣墊多體之類的 大多不超過40海里吧?
25海里,40海里就在海峡中央换乘了。 问题是传统登陆舰抢滩的时候,团级滩头阵地已经建立起来了。 不如直接用雷霆2000攻击滩头阵地好了∼
七八年前读到的关于登陆海上输送的论文,是三级体制: >各集团军第一梯队师的第一梯队团搭乘高技术登陆装备,实施超视距登陆建立登陆场。 >各集团军第一梯队师主力搭乘制式军用登陆舰艇,抢滩登陆。 >各集团军第二梯队搭乘从民间征用的滚装船,利用已夺取港口或者急造港在敌岸卸载。
不过现在PLA在搞师改旅改革,以后主要是旅营两级了,而且已经好多年没有建造072IV这样的坦克登陆舰了。不知道新的玩法是怎样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