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閑聊區
 MDC交誼廳
 魔王勇者局部翻譯(軍事相關+劇透)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編輯: 粗體斜體底線橫線 靠左置中靠右 水平線 加入鏈結加入Email加入圖片 加入程式碼加入引言加入列表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Smile [:)] Big Smile [:D] Cool [8D] Blush [:I]
Tongue [:P] Evil [):] Wink [;)] Clown [:o)]
Black Eye [B)] Eight Ball [8] Frown [:(] Shy [8)]
Shocked [:0] Angry [:(!] Dead [xx(] Sleepy [|)]
Kisses [:X] Approve [^] Disapprove [V] Question [?]

 
   

T O P I C    R E V I E W
n/a Posted - 05/29/2011 : 10:29:20
聖王都,八角宮殿

啪沙沙(攤開紙卷聲)

聖國將官:這張地圖上標示的地點,就是新建造的光之子村。
王弟元帥:嗯。
參謀軍師:貌似已經達成預定進度的八成了。
聖國將官:可是,流言也吸引了很多人過來,越傳越廣了。
王弟元帥:還在計算範圍內,放心吧。不需要去刻意炒作或打壓,就這樣放置不管吧,這樣才能夠釣起更多人的興趣。
聖國將官:是!
王弟元帥:哼───但是火藥的產量令人在意啊。
參謀軍師:如您所說,硝石的供應開始短缺了。
王弟元帥:盡快再從銅之國的礦山多開採補上。
參謀軍師:是,會派出所有人手的。

聖國將官:可是元帥,如此重視這種新兵器「火槍」真的好嗎?卑職以為這種新兵器的連射速度差,射程也不足,這不是只剩下破壞力見長了嗎。況且,如果要論威力的話,魔術兵團的火力輸出也遠較火槍兵隊要高啊。

王弟元帥:呵呵呵…哈哈哈哈。
聖國將官:…王弟殿下?
王弟元帥:不不,我沒有嘲笑你,你提出的意見非常正確。這新武器並不是什麼厲害的玩意兒,但是戰爭並不只限於在戰場上比拼而已啊。
參謀軍師:正如殿下所言。
聖國將官:戰場以外的…戰爭?

王弟元帥:仔細想想中央大陸諸國的情形就能理解了吧。講到戰爭的主角果然就是先想到貴族,沒錯吧?首先要對下屬的騎士們發怖召集令,騎士再召集更下階的基層騎士、親戚與家丁前來回應我的召集,如此由上而下地拼湊形成軍團。除了騎士以外,更強大的貴族甚至是王族,也基本是以此類推差異不大。

王弟元帥:但我要討論的就是這種制度的毛病。呼應我們的召集令,前來參軍的傢伙大多數都是以戰鬥為前提訓練了大半輩子的專家。你想想,光是騎馬就是一種專業技術,大陸上以盛產良馬聞名的赤馬國,但這國家也並不是連農夫草民都會騎馬。也就是說,在中央大陸,上戰場的人必然是有辦法騎馬、有辦法受戰鬥訓練、有錢到足夠供應這些訓練與裝備、換句話說至少是騎士以上的社會階級才負擔的起。

王弟元帥:雖然說傭兵是例外,但要說他們是以戰鬥為前提訓練了大半輩子的專家,似乎也不算錯,因此也是很難取代的。如果要說為什麼難以取代,最大的理由就是要讓一個人掌握戰鬥的技術,需要非常地漫長的時間。將軍,我問你,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劍的?

聖國將官:是,卑職生於騎士血統的家族中,從剛懂事時就在學習用劍了…

王弟元帥:就是這樣。這就是中央大陸國家面對的現實。用一把劍也好,駕馭馬匹也好,不光只是騎上去,要讓人足夠學到騎馬打仗的程度要多少年?弓箭也是一樣,確實一個熟練的長弓手可以擁有十倍於火槍的射速和兩倍以上的射程,但那都是需要長年訓練。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體格和訓練才能打仗,弓箭手也是越有力氣的人才能把弓拉滿射的遠。

王弟元帥:但是運用火藥的推進力,從女人和小孩手中的火槍打出的子彈居然也能有同等的威力。魔法兵團?那種東西根本不列在考慮範圍內,一個魔法師需要訓練至少二十年啊。

聖國將官:這、這確實如殿下所說。

王弟元帥:倘若我們把人也視作一種武器來衡量時,不難發現我們中央大陸國家,在訓練能打的士兵這件事上花太多時間了。騎士要十五年,騎士隨從要十年,魔法師則超過二十年以上。傭兵與騎士也得花很多時間在戰場上打滾才能累積經驗,倘若真打起來,一場戰鬥轉戰另一場戰鬥,一個老練的士兵可能五年不到就戰死了,一切心血全部付諸流水。

王弟元帥:因為訓練需要時間,而訓練他們的時間還得花維持費,在我們使用成本如此高價的騎士作主力時,國家是不可能維持大規模常備軍的。在我們聖王國內,直屬國王的騎士也只有兩千五百人,倘若要集結更大的軍力,就不得不向貴族發怖召集令。況且這種七拼八湊的部隊,又可能會因為貴族之間的意見不一致就癱瘓,一但軍糧耗盡就得解散打道回府了。

參謀軍師:正是,這就是上一次討伐軍敗退的真相。
聖國將官:我總算瞭解了。
王弟元帥:而這把火槍呢…

卡鏘(拿起聲)
王弟元帥:扮演的角色並不同於長弓或十字弓。一把火槍在近距離能發揮不遜於十字弓的精度,發出巨響、命中目標、貫穿盔甲。更重要的是,訓練時間非常短,即使是最平庸的農夫,短短訓練幾個月也就能當成火槍兵拉上戰場了。

聖國將官:訓練期間短…

王弟元帥:沒錯。這唯一的優點大概可以抵消其他所有的缺點都有剩了。這把火槍,可以把我們用來配備武裝一名士兵的經費壓抑到最低限度,只要拿著槍再加上適度的訓練,將徹底顛覆戰爭的方式。

王弟元帥: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總算可以把無窮無盡的廣大農奴給拉上戰場了。若是讓農奴成為步兵,他們那每天辛勤工作、忍耐貧窮與勞動鍛鍊出的腳力與忍耐力,恐怕比任何貴族組織的軍隊都更有用。

長弓的射速比較快?
那麼,就準備十倍於長弓兵的火槍兵不就得了。

騎兵的衝鋒比較可怕?
那麼,就準備十倍於騎兵的火槍兵不就得了。

貴族的精神更加勇猛?
那麼,就準備十倍於貴族的火槍兵不就得了。

王弟元帥:有火槍的話就能讓這種全新的戰爭方式成真。況且,我們每殺掉一個敵兵,他們就要花上五到十年才能補足新的一個士兵;而我們這邊若是有人倒下,不消幾個月就又是一條好漢走上戰場,訓練程度也不會比較差。

參謀軍師:但這樣還是有缺點呢。
王弟元帥:是說火藥的消耗龐大吧,這就交給軍師大人解決啦。
參謀軍師:請交給我吧。
聖國將官:我也可以理解了,怎麼說呢,真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啊…
王弟元帥:當然它是缺點很多的武器。拉上戰場的人數變多了,也就代表糧草補充的壓力變大了啊。
參謀軍師:是的。
王弟元帥:而且在戰場上開了一槍之後,需要時間裝彈也是個問題,這段時間裡根本就等於是手無寸鐵。
參謀軍師:肯定的。
王弟元帥:只要交給能夠瞭解這個問題的前線指揮官,那火槍兵團毫無疑問將會成為大陸最強的部隊吧。
參謀軍師:是說那位黑點將軍嗎…
王弟元帥:畢竟是已經死過一次的男人啊,那頑固的老傢伙被捲入宮廷醜聞後就退隱消失了。
聖國將官:那位七里防衛的英雄?
王弟元帥: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參謀軍師:霧之國的灰青王肯定會讓他燃起雪辱之心吧,只要給予適切的助言,肯定會有好成果。
王弟元帥:嗯,非得用那傢伙不可;否則我就只能自己上場親征了。
參謀軍師:呵呵呵,夏天距離也不遠了呢。
聖國將官:光之子村的建設也會更加趕工的。
王弟元帥:就拜託你們了,如此一來就可以奪取大陸───變成我的囊中之物。

───聖王國某處,秘密鐵工廠

鏮!鏮!(敲打聲)

作業監督:再提高溫度!拿更多柴火過來!!
勞動者:喔!喔!
作業監督:不努力的話就沒有飯吃!別讓高爐閒著!盡量燒啊!

鏮!鏮!(敲打聲)

勞動者:哈、哈…熱啊,水…
作業監督:好,稍微休息一下!別忘了待會繼續工作!

職人長:如您所見,作業進度非常順利。用高純度的鐵來進行鑄造使精度更為提升呢。

技術者:就是說啊。
王弟元帥:那麼,量產的進度如何?
職人長:是,如果加上增產的部份,我想這個月可以交貨八百挺火槍。
聖國將官:如此就累積有五千挺了呢!
王弟元帥:太慢了,不能更快一點嗎?
職人長:但是精度的問題無法克服的話也不可能更快了…
王弟元帥:唔,那麼加農砲進度如何?
職人長:這個的話因為管身粗的多就沒問題了,基本上每月可以製造兩門。
王弟元帥:我有加農砲之外的問題想問。
職人長:是,這就把「天才手稿」的負責人叫來。

喀喀喀(腳步聲)

職人長:進來吧!
技術者:叫我嗎?
熟練技師:我這就來了。

王弟元帥:這人是?

職人長:是,他就是負責解讀您交給我們的「天才手稿」的技師。不管是火槍或是加農砲的試作品草圖都出自他之手,才能加快進度。希望您親自聽他提出的報告。

王弟元帥:我瞭解了。有要求就盡管提出來吧。
職人長:是,惶恐之極。
王弟元帥:怎麼了?
技術者:這這…(發抖)
王弟元帥:不必緊張,我對有能者會給予相應的敬意,你就直說吧,我會仔細聽的。

技術者:是,那個…
熟練技師:首先是「天才手稿」實在是太棒了,真是精靈大人賜下的天惠啊!不僅描寫的非常詳細,甚至看了圖樣後,腦海中不停的湧現新點子呢!
技術者:是,除了火槍之外也包括了各式各樣的機械、工具插圖。
熟練技師:像是說,我們用來燒的煤碳。
王弟元帥:嗯,從北方挖來的嘛。
技術者:根據「天才手稿」的內容,我們發覺將其蒸燒後可以提高其純度,精製成為焦碳。經過蒸餾瀝乾後的焦碳可以打造出更加強固的鋼鐵。
熟練技師:再來是手稿內也有這種東西…而我們對它作出整理,並進行了諸多改良。
王弟元帥:這個是…擊鐵附近的構造嗎?
熟練技師:殿下對槍枝的構造領悟的真快!
王弟元帥:這是我要指揮的士兵使用的武器,怎麼能不瞭解呢。
熟練技師:是!真是非常抱歉!雖然對您做了無謂的說明,但小的以為火槍可以繼續改良,這可以作為後繼的新兵器使用。
王弟元帥:嗯。
熟練技師:在這擊鐵牽引的部份聯接上打火石而非火繩,在這裡加上一個藥室,咖嚓地點火。
王弟元帥:這個構造會很大嗎?
熟練技師:圖雖然畫的很大,但做出來大概跟姆指一樣小吧。不過這裡還會加上蓋子,在不射擊時可以關上防止受潮。如此一來,透過打火石與擊發機的設計,就能製造出沒有火繩的火槍了。
王弟元帥:唔。
熟練技師:呃…殿下有理解嗎?
王弟元帥:完全理解。那運用與生產上有什麼優點可言?
熟練技師:據我瞭解,如果成功運用的話,因為不再需要注意火繩與槍口的位置,所以射擊姿勢可以變得更自由。再來是就算在雨天或惡劣天侯下,甚至是極為狹窄的場所也能任意開火。
王弟元帥:狹窄…密集隊形…
熟練技師:雖然命中精度多少會有點下降…
王弟元帥:是因為點火的時間差吧。
熟練技師:正是如此。而且生產上比火繩槍要更加精密,需要更高技術的職人投入生產才行。
王弟元帥:也就是說有足夠數量的人手對吧。
熟練技師:是。
王弟元帥:職人長。
職人長:是。
王弟元帥:給我個可以加速量產新槍枝的方法。
職人長:咦咦??
王弟元帥:這不就是負責人的工作嗎?
職人長:是…
技術者:誠惶誠恐,殿下。
王弟元帥:有話就直說吧。
技術者:這新兵器的每一個零件都屬於新概念,因此零件的生產全都需要高度的技術啊。
王弟元帥:嗯。
技術者:現在我們的生產,是交給每個工匠各自製造一把槍,這樣的過程他非得清楚每一個零件的製造過程不可。小的有一點子,倘若把一把槍的每個零件都分開,交給不同的工匠去做…
王弟元帥:噢噢!原來如此…
技術者:如此一來,每個工匠所需要的技術就降低了,只要有基本水準程度就可以與熟練的槍匠齊等的生產效率,除此之外也能加速新工匠的訓練。
職人長:但是,這樣的話我們工會努力保存技術機密的立場該怎麼辦呀!倘若訓練了一大批水準不夠的工匠,有人口風不緊,工會的利益會受多大損害!
技術者:這…
王弟元帥:沒關係,職人長,為了避免技術洩露,凡在我聖王國國境之內,全部火槍的生產技術全都得經過你們銅之國鐵匠工會的許可,只要頒布這樣的專利法律就可以了吧?我回去就會起草敕令。
職人長:這、這真的可以嗎!?


越冬之村,湖畔修道院,院長室

女騎士:在戰場上可以揀到很多,多少已經瞭解了。可以請妳詳細說明嗎?
卡嚓(拿起操作聲)
魔王:呵,比我想像的要輕呢。是工作精度改良了嗎…我就簡單說明吧,這個叫火槍的東西呢,本質是一根鐵管。鐵管之中放著鐵球,以及推進鐵球用的火藥。
女騎士:火藥是指先前提到的那個嗎?
魔王:是的,就是黑色火藥。火藥這東西呢,點火後會有爆炸的特性,在密閉容器中爆炸的話,爆炸的威力會往缺口處集中,藉此把鐵球高速地推出。這就是火槍的構造。
女騎士:聽起來是很簡單的武器嘛。
魔王:是很單純,但是雖然使用起來比劍或槍要簡單,構造上卻複雜許多倍。
女騎士:這樣啊…那作為武器而言,火槍的性能又如何呢?

魔王:正確的性能還要再詳加實驗,況且基本構造如此簡陋,還要在精度上多下工夫才會變得有用吧。
女騎士:…是這樣啊。
魔王:但是,這樣的成品看起來,我推測大概可以有一百步的射程,在這之內威力也足夠打穿板金鎧吧。
女騎士:這很重要,火力比十字弓更強啊。
魔王:是的。但是,發射之後需要五分鐘到一分鐘不等的裝填時間,這端看射手的熟練度而定。同樣地命中率也要看射手的程度。
女騎士:嗯嗯。
魔王:但是,由於槍管很長的緣故,大致上子彈發射後的彈道接近直線,也比箭矢更不易受風偏影響。所以如果都是讓新手來操作,我想火槍可以發揮比弓箭更佳的命中率。
女騎士:(沉默)
魔王:還有,雖然可能說明起來有點難以想像,但是火槍還有一個優點。相對起以弓身的作用力射出箭矢的長弓,長弓的威力取決於弓身素材與尺寸能儲存的能量上限,與射手施與的拉力是同等程度的。十字弓的構造亦是相同,不過使用了較易於儲能的弩機或絞盤構造而已。但比起這些傳統武器,這把火槍的威力卻是取決於火藥的爆發力。雖然強壯的人操作並不會提升他的性能,但反之交給弱小的人操作也並不會無法發揮威力。如此一來即便是瘦弱的小孩,也都擁有可以打穿板金鎧程度的攻擊力了。
女騎士:我大致上瞭解了。
魔王:嗯。
女騎士:這武器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魔王:是這樣嗎?
女騎士:但是武器只不過是種工具,沒有適當的戰術是贏不了戰爭的。射程雖然有一百步,但我實戰的感覺是這東西五十步以外就能被盔甲擋下來了。況且命中率也非常之低,倘若要狙擊司令官的話,我寧可選擇熟練的長弓手來辦吧。
魔王:是這樣嗎?
女騎士:但是,倘若人數相等的話,這武器就…不,在那之上。這次的聖戰遠征軍,可以說正確地把握了這火槍運用的正道戰法。也就是說這是個「縮小人與人之間戰鬥力差距」的發明。這樣來想的話,就像是說十個配備火槍的農夫,仍然是打不過十個全副武裝的騎士的。但是,倘若是三十個呢?則火槍農夫就會勝過騎士了。這個武器將騎馬與重裝甲的有利地位徹底打垮了啊。
魔王&女僕長:(沉默)
女騎士:我想這武器最有效的運用方式,就是在平原展開會戰,令步兵排列成密集隊形來齊射吧。
魔王:嗯…
女騎士:接著換妳了吧。
魔王:怎麼了?
女騎士:魔王是在思考這武器的弱點嗎?
魔王:簡單舉幾個例子,就像是點火機構的缺陷。使用火繩的信賴性太低,發射時也必須保持固定姿勢,失去了射擊的自由度,只能水平發射。而且火藥武器也對水氣很敏感,雨是天敵。火繩的構造也不可能實現完全的密集射擊。再來是補給也是個問題,不像弓箭可以在戰場上隨揀隨作,火藥是需要特製的加工品。
女騎士:雖這麼說,但我想機械構造上的弱點並非不能克服吧?
魔王:嗯,如果是用燧發槍的話,構造又比火繩槍更加進步了,使用這種新型的打火石擊發機,就能克服所有的缺點,也能實施密集射擊。
女騎士:唔嗯∼這東西的情報會不會也洩露出去了?
魔王:這我無法否定。但至少目前還沒量產,倘若已經量產成功了,那他們幹嘛帶著這麼多舊式化的裝備上戰場呢。
女騎士:…首先,我想說的是南部連合不會量產裝備這種火繩槍。
魔王:這樣啊。(放下)
女騎士:並不是我們要顧慮到魔王的良心什麼的,而是因為火槍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把人數轉換為戰鬥力」這部份。換句話說,同樣是配備火槍的兩軍交戰,人數多的一方必然勝利。當然端視現場的用兵而定,也可能以寡擊眾,但是兵力寡眾的一方肯定也無法避免傷亡的。「把人數轉換為戰鬥力」的具體作法,就是不需要專業的軍人,只需要用短時間動員就能練出的新兵派上戰場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聖戰遠征軍把握了這個要題,倘若我們在跑到他們擅長的這個領域上交手豈不是白癡嗎?三國同盟或南部的人力資源遠不及中央國家啊。以多勝寡是戰場的常識啊。
魔王:原來如此,這樣確實是沒有必要呢。
女騎士:最好的戰法就是斷了敵軍的兵糧,這才是勝利之道,畢竟他們人數比較多。
魔王:這就比較接近我的專長範圍了,有需要幫忙的話一定會協助。
女騎士:但是,雖這麼講,這樣做會很可怕啊。飢寒交迫的二十萬大軍,倘若斷糧陷入自暴自棄的狀態,被這種武裝暴民群襲擊,不管是怎麼樣的國家都會被碾平吧。
魔王:嗯。
女騎士:這是戰場上無法想像的到的慘況,雖說我這次也在實戰中付出了高昂的學費作代價;但斷糧戰略這種天真的想法也還是擱到一邊好了。
魔王:唔…
女僕長:但是,跟火槍兵大軍交戰,傷亡也會不可避免的擴大吧…
(三人沉默)
女騎士:魔王,既然火槍的威力是依火藥決定,那是不是可以改變火藥的量呢?
魔王:大致是的,只要槍管承受得了火藥的威力,那麼增加火藥的量當然可以打出更大顆更有威力的子彈。
女騎士:威力上升之外有可能增加射程嗎?
魔王:當然了。但是子彈畢竟有重量,不是說火藥兩倍射程就變兩倍這麼簡單的事。
女騎士:難道沒有更有效增長射程的方法嗎?
魔王:射程…
女騎士:與對手在同一個戰場上進行消耗戰而無意義的犧牲,絕對是有害的。但是反過來窩,我們只要不跟敵軍處在同一個戰場上就好了,對吧?所以射程是可能解決這個困難的。
魔王:射程…啊。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yusaku Posted - 09/25/2011 : 18:46:3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leeplessPrometheus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火力其實還好
這世界有魔法這東西
勇者能一發滅城
所以只要把騎兵的移動阻止
在轟一發下去收尾...................


王弟元帥:但是運用火藥的推進力,從女人和小孩手中的火槍打出的子彈居然也能有同等的威力。魔法兵團?那種東西根本不列在考慮範圍內,一個魔法師需要訓練至少二十年啊。


勇者也只有一個而己.......


中央王國導入火槍最大的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政體。
日本戰國時代後期也是大量導入火槍,問題是封建騎士(武士)政體一天不垮,這個技術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別忘了火槍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劣勢。

----
戰爭結束後我就要回鄉下結婚了。
看,這是我女朋友的相片,她已經懷孕了。
回國後我打算做捕蝦的生意,說不定商○週刊會來採訪。
咦?什麼聲音,我去看看。
你先走我隨後就追上去。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9/21/2011 : 12:10:37
你想太多.........
原著中有提到這部份的問題。
勇者是以一當千,所謂的滅城魔法你要考慮到那種時代背景設定下的城有多大?
以核武比方的話,所謂的滅城魔法也不過相當於一發W54(10-20t TNT)或是W48(72t TNT)的程度而已。
而以千人組成方陣時,32x32人就是1024人了,每人間距1公尺也不過是32x32公尺。
W54在低當量的10t設定時,光幅射即死的範圍就有150米。
所謂的滅城魔法,就是這樣的程度。

魔法師我是還沒看到,但是頂多魔法同勇者或略強於勇者。
女劍士PK贏極光島的魔將,所以戰鬥力就是略高一單一個魔將。
刺客老爺只是個狙擊手。
女僕長當過魔軍元帥,但是那是以統帥能力而言。
魔王最弱,頂多就是能打贏一個人類的重裝騎士。

而魔法與劍術都等同於體力,不可能開掛開到隨你愛怎放就怎放,就算遊戲也沒得這樣,體力魔力耗盡了就沒了。
當面對的是五萬十萬的大軍時,就算在怎能人,頂多讓對方的傷亡多幾個千而已,甚至於只是百的程度。
對於五萬十萬兵力而言,死個兩千三千那還比不上個人挨了一記左勾拳的傷害。
閒遊之人 Posted - 09/20/2011 : 22:05:05
記淂勇者團
勇者是萬能外掛
滅城魔法隨便放
魔法師雖然差些
但也不差
另一個是劍士和刺客
魔王的根班女僕長則有上級魔族戰力
魔王本身不強但也有中級程度
戰力算高到破錶
不過其他人似乎就很悽慘.............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9/20/2011 : 21:21:5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火力其實還好
這世界有魔法這東西
勇者能一發滅城
所以只要把騎兵的移動阻止
在轟一發下去收尾...................



王弟元帥:但是運用火藥的推進力,從女人和小孩手中的火槍打出的子彈居然也能有同等的威力。魔法兵團?那種東西根本不列在考慮範圍內,一個魔法師需要訓練至少二十年啊。


勇者也只有一個而己.......
慎.中野 Posted - 09/20/2011 : 17:44:2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火力其實還好
這世界有魔法這東西
勇者能一發滅城
所以只要把騎兵的移動阻止
在轟一發下去收尾...................
話說我以為在刺刀發明前會有類似刺刀前身的兵器
如在鎗身綁短刀
或直接融接短刺在鎗口旁邊
可是沒找到相關記載.......



日本的和弓相當長大,所以有在和弓的先端綁小刀當作長槍使用的記載,但不普及。


回頭來看,賦予投射武器近戰能力的刺刀是很犯規的武器,自古以來步兵裝備首次由同一種武器完全統一,將所有其他步兵武器完全逐出戰場。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閒遊之人 Posted - 09/20/2011 : 10:54:33
火力其實還好
這世界有魔法這東西
勇者能一發滅城
所以只要把騎兵的移動阻止
在轟一發下去收尾...................
話說我以為在刺刀發明前會有類似刺刀前身的兵器
如在鎗身綁短刀
或直接融接短刺在鎗口旁邊
可是沒找到相關記載.......
dasha Posted - 09/20/2011 : 09:58:33
才剛看到魔王與勇者互罵笨蛋那段.馬鈴薯剛出現就一直嚷著要研發炸馬鈴薯的人,難怪整天說身上贅肉多......倒是想知道漫畫要怎麼處理碰到年輕商人那段?因為漫畫一開始魔王的前襟就已經是深V造型了,還要再深,胸前那兩團贅肉整個就要露出來了......
倒是這個世界也有些蠢蛋,還是帶兵的,有點像二戰日本那幾個出名的傢伙......那幾個大概就是會看到陷阱還叫部下勇往直前的傢伙吧?
不死黨軍 Posted - 06/05/2011 : 09:46:25
輕敵吧!想說一來奇襲,而且對方只是少少的城鎮守備隊,隨便打打都能殺光的民兵,看到躲在散兵坑裡的民兵甚至還說自己栽進自己挖的陷阱裡了......
這種驕兵撞上良好構工的防衛隊當然會被痛揍一頓......

------
Scarlet Devil Special Force Commander:十六夜 咲夜
dasha Posted - 06/05/2011 : 08:48:26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是工事,雖然大部份的人不會蠢到忽略工事的存在,但某些起霧的狀況就很難講,更不用說下雨讓整個地面都等於有工事......這才是阻絕騎兵最有力的方式.只是魔王勇者那段,當斥喉的不當斥喉檢查地勢工事,搞到自己跳入陷阱?
n/a Posted - 06/05/2011 : 05:50:27
在這裡討論的人自然都很瞭解騎士的戰鬥力與限界啊wwww
但是騎士老爺是沒蠢到自己一頭撞上長矛兵槍陣之理的。
(法國人除外,他們是無敵高盧人)
(但另一方面來說無敵高盧人也經常踏碎敵人的矛陣往前開就是了)

火槍更像是取代了弩與長弓,所以早期火槍的運用方式當然與弩極似。嘛,弩與火槍都是不能曲射的武器,所以運用上都是展開在戰線第一列---就像克勒西的法軍那樣。

在射擊戰的回合過後,才輪到後列的騎兵上場;或是騎兵在射擊戰牽制敵軍時移動到側翼,步兵在射擊戰結束後前進、對敵施加壓力;同時騎兵突擊敵軍側翼破壞戰列。

當然當敵軍接近時,弩與火槍兵就會退後了,退到長槍隊的保護之後。畢竟那年頭沒刺刀。

在火器出現以前,弓箭因為成本蠻貴的,所以窮人的軍隊打不起長時間的射擊消耗戰。滿清時代一壺箭30發要價紋銀二兩,並不便宜---每射一發箭出去,就像拿一斤米袋去砸死對方似的,花的錢是一樣多。相反來看滿清時代一個鳥銃手從頭武裝到腳配彈藥二十發含槍的價錢只消一兩八百文,所以真的很便宜。

呃,步兵訓練可能比較麻煩點,特別是裝填口令最是難題。所以紀效新書裡才要特闢練口令的一章,同一時代的歐洲人也是以裝填口令最操最複雜。

其實看你水管的影片,就會知道一個熟知裝填分解動作的射手一分鐘打上三至五發並不困難。但是問題是,古代應該有一半以上的兵都不知道怎麼裝填。三十個分解動作,換作是我們也不見得記得起來,中間有一個動作漏了就可能導致不發、或你把填彈條射到敵人的臉上。

畢竟會上戰場的兵大部份都是社會的渣滓、流氓、混混、不學無術之徒,所以需要軍官的號令下來裝子彈。

因為士兵們都是白癡,上了戰場子彈橫飛也是腦袋空白的,所以軍官們等於要代替士兵思考,對這些白癡下命令。出人意料之外在這種腦筋空白的狀態下,口令是很有用的。不過軍官一被打死就悲劇了。

你可能會裝了火藥卻忘記作填彈這個步驟於是放了空槍。
或是忘記裝火藥而一直填子彈結果都是不發。
乃至你忘了抽通條就把通條射到敵人臉上。

嘛,我記得拿破崙戰爭時,在義大利的某會戰上就有統計過,法國人在這場戰鬥中射了一千八百根通條到奧地利兵身上。南北戰爭也有天兵在槍管裡塞了二十二發啞彈的世界紀錄。

簡單的說就是有人太緊張沒去注意自己的槍有沒有啞火........或表示軍官一定漏下了口令或阿兵哥都忘了做這個動作,在腦筋空白的狀態下重覆裝子彈這個動作(但卻漏裝了火藥)而不停重覆裝填,重覆22次到戰鬥結束。

理所當然你把自己的通條射了出去或是塞滿啞彈後是不能開火了。這時候就上刺刀大喊”Viva la France””Viva la revolution”後衝出去吧。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6/05/2011 : 05:33:4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高仔

嘛,那應該是克雷西會戰。

雖然克雷西會戰與阿金庫爾會戰都造就了英軍以少擊多、以步抗騎的神勇故事和長弓的無雙傳說,但其實當時的長弓是根本不可能射得穿法國重裝騎兵的裝甲的。哪怕是使用較重的平射用穿甲箭也不可能。

英軍在克雷西會戰中能夠勝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們在射擊戰的過程中壓制了熱內亞傭兵,阻止了法軍步兵上前拆毀他們的防禦工事;而稍後法軍重騎兵衝擊擁有強固野戰工事和下馬英格蘭騎士重步兵的線列,於是就成了人仰馬翻的大屠殺。



法國騎士雖然面對英國人的防禦工事吃過兩次大虧,但卻並不是一直這樣的灰頭土臉,我自己也很喜歡研究這方面的歷史,所以對於西歐重騎兵的威力有很深刻的體認與印象。

在1177年的巴勒斯坦,痲瘋王包德溫四世就曾率聖殿騎士團約四百多騎與長矛軍士近萬對抗薩拉丁三萬大軍,結果在這四百騎兵的萬歲衝鋒下,薩拉丁的部隊居然被衝破潰散而傷亡三分之二。1191年獅心理查對抗薩拉丁的戰役中,騎兵對決也是歐洲騎士勝利居多。

第四次十字軍戰役時,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圍攻,都證明了法蘭克騎士下馬步行也跟馬上同等悍勇,足以和當時第一流的諾曼人衛隊打步戰而平分秋色---這些重裝騎兵即使下馬步戰,也會是當代最頂尖水平的一流重步兵。

而義大利戰爭期間,法國騎士更是作弊規格的強大,神羅或是西班牙騎兵完全不是對手,好幾次落入騎兵被擊潰後得仰賴長矛隊穩住戰線的劣勢(戰鬥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是不求敗而不可能求勝了),不論是康布雷戰爭或是那布勒斯王位繼承戰爭中,這些法國重裝騎士都展現出無愧歐陸第一威名的堅實戰力。




感謝高仔兄補充。

不過話說,我並沒有輕視重裝騎士的意思,必竟能穿戴的起四十五磅的裝甲以及手持武器在馬上做戰的腕力體力,以及超過十年以上對武藝的鍛練,
這種人物在冷兵器戰爭時代就算沒有馬也是很棘手的對手。

不過落馬那就另當別論了。
以接近或超過250磅的體重在時速20km左右的速度下由約1.5公尺高度墜落,那造成的傷害是相當的大的,而且會有牽連後騎的影響。
所以我才會說,只要能讓重裝騎兵落馬,就贏一半了。
而不是讓重裝騎兵下馬。
重裝騎兵下馬就成了重裝步兵,影響的頂多就是轉移與衝擊的速度而已。
n/a Posted - 06/05/2011 : 04:30:42
講到步兵對騎兵的火力革命階段,以及砲兵的興起,我個人認為在西方分成幾個重要的人物和階段。

1419的傑士卡將軍與胡斯黨,是首度大規模利用手砲兵與土造射石砲等武器的第一遭。雖然英法百年戰爭初期也有投入射石砲,但那都是被雇來的傭兵師傅,數量也不多。

隨後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戰,穆罕默德二世與烏爾班證明了大口徑加農砲攻城的威力。

1512年的拉文納會戰,法國這方靠著瘋狂的大砲公爵費拉拉與壓倒性優勢的砲兵火力,兩軍加總五百門的野戰砲規模,開啟了近世砲兵的第一頁,撕碎了西班牙的大方陣。

1600年代則在莫里斯親王的三兵戰術與火器操典、古斯塔夫大王的三磅輕砲與線式戰列革命下,奠定此後直到1914年才被粉碎的近世線形戰術基礎。排槍戰術一直遲至此階段,才確立作為戰場主兵的地位---距離胡斯黨也已是兩百年後的光陰了。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n/a Posted - 06/05/2011 : 04:20:45
嘛,那應該是克雷西會戰。

雖然克雷西會戰與阿金庫爾會戰都造就了英軍以少擊多、以步抗騎的神勇故事和長弓的無雙傳說,但其實當時的長弓是根本不可能射得穿法國重裝騎兵的裝甲的。哪怕是使用較重的平射用穿甲箭也不可能。

英軍在克雷西會戰中能夠勝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們在射擊戰的過程中壓制了熱內亞傭兵,阻止了法軍步兵上前拆毀他們的防禦工事;而稍後法軍重騎兵衝擊擁有強固野戰工事和下馬英格蘭騎士重步兵的線列,於是就成了人仰馬翻的大屠殺。



法國騎士雖然面對英國人的防禦工事吃過兩次大虧,但卻並不是一直這樣的灰頭土臉,我自己也很喜歡研究這方面的歷史,所以對於西歐重騎兵的威力有很深刻的體認與印象。

在1177年的巴勒斯坦,痲瘋王包德溫四世就曾率聖殿騎士團約四百多騎與長矛軍士近萬對抗薩拉丁三萬大軍,結果在這四百騎兵的萬歲衝鋒下,薩拉丁的部隊居然被衝破潰散而傷亡三分之二。1191年獅心理查對抗薩拉丁的戰役中,騎兵對決也是歐洲騎士勝利居多。

第四次十字軍戰役時,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圍攻,都證明了法蘭克騎士下馬步行也跟馬上同等悍勇,足以和當時第一流的諾曼人衛隊打步戰而平分秋色---這些重裝騎兵即使下馬步戰,也會是當代最頂尖水平的一流重步兵。

而義大利戰爭期間,法國騎士更是作弊規格的強大,神羅或是西班牙騎兵完全不是對手,好幾次落入騎兵被擊潰後得仰賴長矛隊穩住戰線的劣勢(戰鬥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是不求敗而不可能求勝了),不論是康布雷戰爭或是那布勒斯王位繼承戰爭中,這些法國重裝騎士都展現出無愧歐陸第一威名的堅實戰力。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6/05/2011 : 03:59:07
其實早期的手炮或前裝滑膛火繩槍因為膛壓較低,甚至於可以用青銅或黃銅鑄管,不需要用到鋼。
早期的鐵槍管其實也是熟鐵或低碳鋼為主,這對於擅長對低碳鋼加工的歐洲鐵匠來說並不是難事,必竟比這難造的盔甲都能做的出來了。
炮銅(黃銅)只要該地有產銅跟鋅,而青銅則是銅跟錫,而銅金屬不是等同於當成貨幣的貴金屬的地區就可以生產了。
青銅鑄件爐溫只要800度C,黃銅鑄件只要950度C,這能夠生產鐵的地區都能夠生產。
事實上黃銅槍炮跟青銅炮不也是使用了很久的一段時間嗎?

所以如果要胡斯黨那種規模的,用黃銅跟青銅也是辦的到的,雖然說胡斯黨用的是鐵。

我個人是認為在那個時代的農民兵使用火槍去面對重裝騎兵的有一個很大的心理因素存在。
在15xx年的那個時代,哥德式重裝騎兵可以說是裝甲到徹底的程度,連馬都有馬鎧。
而弓箭對於這種裝甲已經是沒折了,只能依靠的是重弩,而且個人用的拉張弩還不見得射的穿。
但是可以射的穿這種盔甲的火槍就會對缺乏訓練的農民兵產生一種心理依靠。
以現代步兵來說,有點像是RPG的存在。
以一排40個人來說,只拿步槍的步兵就像是拿著弓的弓兵,面對的是有如裝甲車般存在的重裝步兵或騎兵。
這當然是沒有火炮的甲車,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有很強的心理震撼力,因為你傷不了它拿它沒折,使槍弄劍技術又不如人,只能被單方面的屠殺。
但是若是有了可以打穿重裝盔甲傷的了重裝步兵與重裝騎兵的火槍,那就像是一排40名步兵個個都有M72火箭彈或是RPG-7。
或許威力不夠大到打爆,但是可以打傷甲車讓它停止前進。
雖然火力不夠精準連續,但是總是一個反制之道。
這在敵火雙方的信心上就會造成很大的差別影響。

而在戰術上,要制止騎兵不見得就是得打死騎兵老爺本人才算數,打馬也可以。
我記得以前在D頻道的某個節目看過探討過某中世紀騎兵戰役為何某方會死那多人?
年代有點久又不很專心看所以印像很淺(好像是重回古戰場系列的樣子),好像是英法戰爭中的某役的樣子。
敗方會死那多人的原因倒是記得很清楚,因為太出乎意料之外。
在於因為前晚有下過小雨還是露水的關係,加上地形是個窄廊狀的通道,所以當大量騎兵濺踏過後那地就變成了稀泥漿地。
導致重裝騎兵落馬後因為爛泥跟盔甲貼在一起形成真空效應,所以所有的落馬的重裝騎兵通通被爛泥吸在地上,加上近四十磅的裝甲重量,重量加吸力讓人貼在地上跟本爬不起來。
然後被馬踏死的,因為面朝下所以被爛泥悶死的,造成數千人的死亡。

所以火槍只要能讓重裝騎兵落馬,就贏一半了,不用一定得打死騎兵老爺。

火槍之所以沒有馬上淘汰掉重裝騎兵技術與產量的不到位而已。
不管是繁鎖的火繩槍射擊方式或是容易受天候影響的缺點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類似或雷同的原因在弓弩上都存在。
火槍跟弓箭是一樣的,都必需擁有足夠的數量才能發揮規模效益,但是這跟鐵的產量有關。
鐵的產量不僅決定了生產量也決定了價格,當價格高的時後能後負擔起的數量就會變少。
就像是標槍飛彈雖是步兵反裝甲神器,但是就算老美也沒有得每個班都來一發的,原因就是太貴。

回到小說面,所以當火槍原料的鋼鐵產能問題解決,那要生產大量的前裝滑膛火槍就不是難事。
這並不是YY的事情,事實上現實中14xx年的明帝國的能力已經做的到了。
更如果有個已發展成熟的藍圖外掛,那要做出足夠數量且具有足夠威力的火槍是可以的事情。

引用戰國麻大的藏品圖,義大利造點54口徑火帽式前裝滑膛槍。


這槍的設計在把槍管拆下清洗上非常好,只要把銷子推出來

分解只要幾秒鐘

槍管的breech plug做成彎勾狀,以利與槍托密合。可以看的到傳統火嘴都是在側面,和INLINE在中間很不一樣

火帽式的結構上與燧發式的很接近,而這把已經是發展到極度成熟的前裝滑膛槍設計。
所以當有這種設計藍圖的外掛時,那不只是威力,連造法工序都可以得到飛躍性的成長。
因為這是完熟的總結表現,不再需要『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的冗長發展過程。
(中野兄的簽名檔借我引用一下)



慎.中野 Posted - 06/04/2011 : 22:49:42
quote:
以中世紀的技術,步兵拉近對騎兵差距的方法,不是增強攻擊力,而是制止騎兵的機動力。一直到西班牙方陣為止,長矛都比火槍有優勢


光是制止騎兵的機動力並不能獲勝,投射武器的殺傷力非常強大這點並沒有錯,在日本的會戰中甚至絕大多數的傷亡都是投射武器造成的。

----
鈴木直哉的《戰國鉄砲.傭兵隊》,鈴木氏蒐集從應仁之亂(1467∼77)到島原之亂(1637∼38)之間的219項可靠性較高的史料,找出能得知負傷原因或死因的1710名死傷者。

歸納出來後,其中因弓矢死傷者39.1%,因鐵砲死傷者21.9%,因長槍死傷者20.7%,因落石、投石死傷者11.1%,因包含薙刀在內的刀劍死傷者7.1%。

如果只計算鐵砲傳來後的部分,則因鐵砲死傷者的比例達到43.6%。

不管怎麼說,在日本戰國時代,因投射武器死傷的比率遠高於近戰武器,近戰中也是因長槍死傷遠多過刀劍。
----

純步戰的場合投射武器也很能發揮威力。

投射武器或許不能維持住戰場上的戰線,但絕對是造成傷亡的主因之一。

事實上在現代也是如此,雖然砲兵無法單獨作戰,但砲兵在二戰中是士兵傷亡的主要來源,現代如美軍更是加上頻繁的密接空中支援。


步兵防禦戰術的基本就是「阻絕─投射」的搭檔,攻擊戰術的問題就是如何在被投射武器擊潰之前突破阻絕。而火槍給予了步兵比弓箭更有效更強力的投射武器。


而且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點,講滑膛槍的有效射程不到100m,那是指單人單槍瞄準射擊時的有效射程。在排槍戰術之下,集團火槍隊的殺傷射程絕對超過100m以上,彈丸要飛到300m以上都沒什麼問題。

在貫穿力上,用古法造火繩槍現代實驗的結果,在15m內可以輕易貫通4cm的鐵板,在遠距離的殺傷力固然會減弱,在50m對古式鎧甲的實驗射擊也是毫無疑問會貫穿。

考慮到人類能攜行的鎧甲重量限制,加上有重量的彈丸就算不貫穿也能給予動能打擊,火槍對鎧甲是非常有效的武器,加厚的胸甲也只是安心用而已。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LUMBER Posted - 06/04/2011 : 22:47:55
別一副要趕快結束討論的樣子.
還有很多細節....

胡斯黨之亂.完整加強版 from 高版主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ARCHIVE=true&TOPIC_ID=1834
再次感謝有心的版主製作~
圖文並茂,而且用心良苦,很好消化~
-

胡斯黨之於火槍的運用....其實還不算是滑膛槍.
那比較像原始的"手炮"
工藝的要求不算很高.
只怕會做鐵鍋的工匠就能做了.
加上應用成功的將軍其實有十字軍的實戰經歷.
打響名號的那幾杖,規模嚴格來說不大,民兵的經驗慢慢就起來了.

缺乏訓練的農民拿著火槍要排成方陣不會很困難.
跟農奴兵一樣,(俄國就是叫)督戰隊排他們後面就好.
只要指揮官別玩太複雜的陣形,其實都可以解決.
所以普魯士總算是等到了俄國女王駕崩.
-
小說還是跳過了很多技術發展的細節.
要不要認真呢(喝茶

台灣的硫磺有這麼重要?
蒙古人的火藥應該不是都從台灣來的吧?
或是以往配方缺硫磺所以....?
以上只是個不才提出的問題(毆
玖羽 Posted - 06/04/2011 : 19:29:2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高仔

魔王勇者裡率先把火器制式配備化的是與主角們敵對的中央國家呢。把外掛開在敵人身上的話,那是把主角們當白癡在寫囉?www

相較於長弓與弩的射程,滑膛槍的有效射程確實短的可憐;但是在15世紀,基本上大多數的投射武器都已經被板金鎧的防禦力免疫時,對那些面對騎兵又再度陷入弱勢的步兵來說,火器是可以把他們從這種不公平不對稱的戰鬥中拉回擂台上的最佳方案。

我僅就您所貼的那些討論

您所貼的那些的主要論點有三:

強調火槍如何便宜(絕對意義上的便宜)、如何適於大規模裝備、以及如何擁有優勢(絕對意義上的優勢)

火槍之於長弓的優勢不用您在此普及,如果本文只是討論對長弓的優勢,我沒有必要打這麼多

以中世紀的技術,步兵拉近對騎兵差距的方法,不是增強攻擊力,而是制止騎兵的機動力。一直到西班牙方陣為止,長矛都比火槍有優勢

直到刺刀發明之前,单靠火槍兵自己都不能擋住重騎兵的沖鋒,何況胸甲也很快進化到能擋住子彈了

如果您真的像很多人一樣喜歡YY騎士老爺吃癟,不妨去查一下battle of Dittmarsken

---------------------------

「歷史是一座畫廊,其中的仿製品很多,而原作很少。」
            ——Alexis de Tocqueville
LUMBER Posted - 06/04/2011 : 08:10:3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請問一下這是哪部?



兄貴魔法少女(喂!
慎.中野 Posted - 06/04/2011 : 07:07:4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usaku
這年頭連魔法少女也得學經濟學呢。



請問一下這是哪部?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6/04/2011 : 06:16:15
而說到槍管就要講到冶金。
高仔兄翻譯的片段中有提到三個重點的關鍵字,『高爐』、『焦碳』、『鐵』。
我是不曉得原文是不是這樣,但是如果再加上助融劑跟鼓風爐,那『高爐』+『鼓風爐』+『焦碳』+『助融劑』=好幾倍的鐵。
鐵的融點是熔點為1535℃,尋常一般的狀況是無法加到這樣的溫度的。
所以要加上一些有助於融解的雜質來降低鐵的溶點。
在這些雜質中,碳是一種,另外兩種現代常用的是白雲石(石灰石的一種)與螢石。
加了白雲石或螢石可以將鐵的融點降到10xx-1100℃,而這恰好是使用木炭或焦炭的高爐可以達到的爐溫。
使用木炭的高爐大概可以到1050℃,使用焦碳的高爐大概可以到1150-1200℃。

高爐跟平爐的最大差別在於高爐可以困住燃料因燃燒不完全所產生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炭在高溫下會奪取氧化鐵的氧原子,進行還原反應。
所以這就使得鐵的生產量大增,而助溶劑除了降低融點之外還可以幫助雜質凝聚成爐渣,所以產出的鐵的純度就高。
而且因為爐溫夠高,所以這些生產出來的鐵是含碳量很高的生鐵。

要大量生產鋼的前題是要能生產生鐵而不是熟鐵。
因為生鐵減碳後變成鋼的成本與製法比用熟鐵滲碳的加工法來的省事省力省燃料。

而『廉價』與『高價』在經濟學上的決定因素來自於供給量。
所以要決定高價廉價,其實是在於純度高的鐵的生產量,而不是直接看鋼的層面。

在14世紀中葉以前,歐洲地區採用的還是平爐煉鐵,這種方式稱為塊煉鐵法。
方法就類似像日本現在還有的TATARA煉鐵爐,耗三天三夜投入大量的燃料與鐵沙後得到的是一塊完全不均質混合著爐渣、熟鐵、鋼、生鐵的塊狀物。
要把這一大塊塊狀的海綿鐵敲碎後取出內分散的熟鐵、鋼、生鐵的小團塊分門別類的鍛打調整含炭量煉製成鋼。
塊煉鐵法的耗用燃料多,因為平爐無法聚熱與一氧化碳,爐溫也難到達融點,所以產鐵量很低,大概只有15%。
塊煉鐵生產的鐵雜質多且含碳量不均,所以就得依賴反覆加熱緞打的方式去加工去掉雜質,但是這也影響到鐵的含碳量,所以很難生產出高碳鋼出來。

高爐練鐵法則是中亞那邊傳過來的,但是當時的技術上並沒有風箱這種東西,所以效果也是普普的。
後來傳到歐洲後,高爐與水車動力風箱合併後才產生鐵的量的增長。

中國則是因為會燒陶磁的關係,所以一開始就掌握了高溫爐的技術,所以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生鐵的地區。

直到1740年英國人杭茲曼發明了使用石墨或黏土製的坩鍋煉鋼法(攪拌煉鋼爐)才改變了這種熱鍛打煉鋼的方式。
不過這也還是中國人先發,因為比杭滋曼早好幾個世紀時中國人就發明了用生熟鐵跟炭末調整含炭量的炒鋼法,炒綱法就是坩鍋煉鋼法。
坩鍋煉鋼法的缺點是產量不高,但是鋼的批量品質較好,現在小產量的合金鋼還是用這種生產法。

英國人貝塞麥在1856年發明貝賽麥轉爐煉鋼法(貝氏煉鋼法),冶煉方法是把生鐵水、廢鐵和石灰石放入轉爐內。
用一根管子從坩鍋口插入熔鐵中,吹入高壓氧氣來煉鋼,並使生鐵水溫度急速上升。
在這時候,鐵水中的碳會和氧化合成一氧化碳氣泡溢出,其他的雜質則會和石灰石化合成瀘渣浮在表面上,而原來的生鐵水便成了鋼的熔液。

大量生產的煉鋼法也由此開始。
貝塞麥法只要 20 分鐘就能達到過去採用攪拌煉鋼爐 24 小時的鋼鐵產量,這也是煉鋼爐中最有效率的一種。
但是,貝塞麥法的缺點是無法去除鋼鐵中的硫、磷等雜質。

之後法國人馬丁在1864年採用得國人西門子的方法開發出平爐煉鋼法。
在進行平爐煉鋼時,經過下層蓄熱室預熱的空氣和煤氣被送入上層熔池,
在鐵水表面吹拂、燃燒,可以比較完全地把鐵水中的碳和其他雜質氧化,得到優質的鋼。
雖然平爐冶煉的時間比較長,一般是 24 小時,但因為熔池很大,一爐便可以煉製百噸鋼水,所以產量比較高。
而且原料不限制只能使用生鐵,廢鋼、鐵屑、熟鐵、鐵礦石都可以,煉出的鋼質量穩定均勻,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就現實來說,大產量的直接煉鋼法其實是到1864年才實現,
那對軍史熟的人應該就會連想到,1864年之後的世界產生了以中古標準來說是超奢華的啥東西出來?

所以鐵,特別是純度高的生鐵的產量決定了鋼的產量,鋼的產量決定了它的價格。

而在鋼鑄件槍管粗胚技術成型之前,前裝滑膛槍甚至於一些膛壓低的前裝線膛槍都是使用大馬士革法製造槍管。
所謂的大馬士革工法,不脫兩種技術,一個是低溫緞打技術,這個是以前烏茲綱(大馬士革鑄造鋼或印度鐵)刀劍的鍛造重點。
藉由只把烏茲鋼加熱到金像變異點之下的溫度用低溫鍛打(這種技術也有人稱為冷緞,但是跟現代的不加溫冷鍛是兩回子事)塑造成型。
歐洲人不曉得這個竅門所以買烏茲鋼回歐洲緞造也生產不出來,因為加溫過頭讓金相改變晶格融解掉了。
第二個大馬士革技術就是一般講的大馬士革花紋鋼的緞造技術,大馬士革的工匠擅長緞造這種不同含碳量與異種金屬的積層結合鋼。
最出名的就是瑪腦紋或是/\/\/\紋的穆罕默德之梯這種紋路。
而這種技術因為需要先把原鋼料製成片狀,所以拿來製管就剛好很合用。

大馬士革槍管的製管法是用一個圓柱狀心模,然後把含碳量較高的鋼片,加熱後以/////////的方式緞製成纏繞成管狀。
然後在拿一片低碳鋼或熟鐵的鋼片一樣是加熱後以\\\\\\\\\的反方向緞製,這樣就成了一根槍管粗胚,在經過研磨修正就可以成為槍管。

這種做法的強處是連固定纏距的膛線的線螳槍管都做的出來。
缺點是完全看工匠的能力,產能不高且容易有漏氣或強度不足的問題。

但是如果可以生產熱軋平板鋼或是熱鑄鋼管粗胚,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熱鑄鋼管粗胚可以用熱緞的方式延長管身,而熱軋平板鋼只要捲起來後鍛打就可以形成鋼管。
這在槍管的生產上的速度是差別非常大的。

加上得到有效的控制鋼含碳量的手法,所以可以得到高硬度的鋼,因此不管車刀銑刀挫刀都可以生產。
這代表鋼料粗胚可以在冷加工的狀況下加工,不僅省燃料也可以得到更高的精度,有利於大量生產。

只要達到這幾點就會造成火槍廉價化並得以大量配發。
話說現在手工古法製成的角弓,一把動哲三四萬台幣,但是就算是SIG的手槍或雷明頓的獵槍的價格都還遠低於此,這就是大量生產的結果。


=========================================
回過頭來說魔王勇者。
作者不把火槍外掛開在中央大陸軍也不行。
你想嘛,一開始就說了,南方連盟是整個人類世界的盾,接受中央國家的經援跟南方的魔族對抗。
中央大陸國家可以捏的死南方連盟的就是錢跟糧。
可是當魔王以馬鈴薯跟三圃耕作法解決了糧的問題,然後又跟商人公會解決了錢的問題之後,南方連盟就沒有老二捏在中央國家的手上了。
反過來因為長年與魔族征戰,所以南方諸國聯盟中有經驗的老練士兵比北方的中央諸國多。
如果加上賞識勇者的龍王軍,哇哈哈,那對上中央軍的騎士那可是摧枯拉朽的。
所以火槍外卦當然要開在中央國家才能達到平衡的效果。
SleeplessPrometheus Posted - 06/04/2011 : 06:09:35
箭這種東西能不能撿來用,其實端看其射箭的方式。當然弓的拉距也關係到箭桿長度的問題,但是這倒是小問題。
基本上東西雙邊的射箭方式不同,分為蒙古式跟希臘式兩種拉弓法。

蒙古式的箭搭弓身右邊,左手姆指上,用右手食姆指挽箭拉弦。
射箭時左手腕需同時往左一引,把箭"彈"出去,中國弓用的也是這種方式。
這種射矢法基本上彈射時箭身跟弓身並沒有接觸打擊到,所以可以不用考慮到箭桿的強度要對應到弓的張力。
箭桿的差別只在於重量上,越輕的就飛的越遠,但是相對的就越沒有質量力,跟步槍的輕重彈頭差別一樣。

希臘式的則是箭搭弓身左邊,左手食指上,用右手食中指挾箭拉弦,這也是現代弓箭的習慣用法。
射箭時箭桿會擊打到弓面,所以箭桿強度要跟弓的張力對應。
太脆弱的箭桿會在射出的同時就被弓弦的彈力給打斷。

蒙古式拉弓法的缺點就是技術性高,因為要熟練那個射箭時左腕同時往外一引的同步動作。
優點是不挑箭桿,動力耗損少,而且熟練者可以做到快速的幾秒內三連射的程度。
三連射就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無名指小指這三處同時各挾一隻箭開弓。
箭若是像清代弓箭那種箭羽較趨中間的會更好做到。

希臘式的優點是技術性低,缺點是搭箭射擊速度慢,這跟蒙古式在射速與姿態上的差別就像是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跟槓桿式步槍一樣。
就像是春田式步槍跟溫徹斯特步槍的操作差別一樣。
而且希臘式的拉弓法無法挾箭,所以射手多會將備射的箭插在腳邊備用,否則就要一根一根的取箭,所以並不太利於騎射移動。

中世紀的箭頭大多是中低碳鋼的程度,這種硬度與質量動能的東西其實是射不穿板金甲的。
板金甲的厚度依照部位的不同是0.8mm到1.8mm不等,材質一樣是中低碳鋼,但是偏低碳鋼,因為盔甲多是冷鍛敲打成型的,所以太硬的鋼不行。

至於製弓,不管東西方也不管單體弓複體弓,都是很注重選料的。
木料最好是秋冬採的,然後木頭不能有節,木絲要直的『英雄木』,而且木料本身要輕才不會耗掉太多的動能。
軟軔可承受拉張的表層木,以及堅硬有彈性的心木是不同的,很難有樹種同時具有這兩種特性,所以紫杉(冷衫)才會是做長弓的上選。
所以其實之後雖然是弓體看起來像是單體弓,但是大多是採用兩片軟硬木去膠合捆綁的複合弓,因為這樣一根紫杉可以做出更多把的弓。
厚的軟軔的表層木當弓體,硬而有彈性的心木貼在後側提供彈力。

東方的角弓這類的複合弓則是以牛羊筋與牛羊角提弓拉力與彈力,用軟軔的輕木如桑柘之類的木頭做弓胎。
但是一但變成的膠合不同材料組成的複合弓時,就都會遇到同樣的一個大問題,就是膠的問題。
以前用的膠除柏油之外都是水溶性膠,像是皮膠巾膠魚瓢膠澱粉膠之類的水融性膠。
這類的水融性膠是濕氣越大就越容易喪失黏固性,沒有黏固性就會造成弓的拉力喪失彈力下降甚至於分解。
越乾燥的弓體狀況射擊的力道就能越強,反之就越弱,但是在常有晨霧朝露甚至於雨雪的地區,是很難做到的。
中國好一點是因為我們有產漆這種東西可以防水,但是不產漆的地方就麻煩了。

而製弓的時程若從選材開始,又裁又削又定形等等不等的工序下來,其實花費要一年甚至於以上的時間。
因為光是弓體膠合待乾就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其實造弓是花費很巨大且耗時的東西。

而一副四五十磅的板金盔甲的鋼量,大概只能造個百來隻箭的箭頭,而且箭頭一定要"點鋼",也就是做滲碳處理成含碳量較高的鋼才有穿透力。
其實能發動箭雨攻勢的國家就代表有相當的財力與相當規模的手工業能力。
而子彈彈丸用的鉛不管是加工或是採取上都比鋼來的簡單許多。
n/a Posted - 06/03/2011 : 21:00:05
此外雖然火器的彈藥比起箭矢是要便宜的多,但一個好的弓箭手通常也都會是好的手工製箭匠;而火槍兵就算可以用小燒模在前線作子彈,但他是不可能自己變出火藥來的。

硫磺、硝石並非到處都有的礦物,往往只有特定的地方才能開採。要進入16世紀中葉,歐洲人才發覺到可以在糞坑附近採集到硝石結晶(酸化作用),在人為的硝酸法誕生之前也就只能碰運氣式的到處亂挖,以歐洲來說,也就只有西班牙與義大利一帶的山區有出產天然硝石。

以中國來說的話,硝石雖在陜西甘肅一帶有天然礦脈,但是硫磺卻得渡海到台灣來開採不可,否則就要老遠向印度方面進口,要不無法滿足明清兩代的軍火彈藥之所需。

特別是經過大老遠開採來的硫磺與硝石,經常因為儲放或調配的失誤就這樣一口氣炸掉了…威尼斯的造船廠與明代福州的官械庫都曾發生過這種驚天動地的大爆炸。

因此就”火藥”來說,生產與製作的過程的確是不可能在前線進行。子彈的話,倒是還有辦法。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n/a Posted - 06/03/2011 : 20:45:19
魔王勇者裡率先把火器制式配備化的是與主角們敵對的中央國家呢。把外掛開在敵人身上的話,那是把主角們當白癡在寫囉?www



相較於長弓與弩的射程,滑膛槍的有效射程確實短的可憐;但是在15世紀,基本上大多數的投射武器都已經被板金鎧的防禦力免疫時,對那些面對騎兵又再度陷入弱勢的步兵來說,火器是可以把他們從這種不公平不對稱的戰鬥中拉回擂台上的最佳方案。

就算長弓射速再快,一分鐘能發十二箭,但倘若一箭也射不穿騎士老爺的胸甲與頭盔,那就成了徹頭徹尾沒用的武器。火器剛剛好填上了這個門檻。

即便是以勇武善戰聞名的瑞士步兵,在16世紀初頭的義大利戰爭與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中,都開始在戰場上大量流血。而瑞士密集戟陣戰術也很快在17世紀結束前就消失了,與西班牙大方陣一樣,都飽受新時代的重騎兵與野戰砲兵摧殘蹂躪之苦。

嘛,講到射程,其實滑膛槍的射程還遠比一兩百米要短,更多的國家是以八十碼做為交戰距離寫在教範上,魔勇裡則是定義為一百步,估計也就差不多是五十公尺程度而已。

一百至兩百公尺已經是拿破崙戰爭時代的選拔步兵(輕步兵)的作戰範圍,19世紀以前射程達三百公尺以上的槍,大概只有波希米亞獵兵和肯塔基萊福槍兵有資格擠入這個水平吧。

但即便是拿著性能如此貧弱的火器,君王們仍然樂意大量採用它。何解?

舉弓為例,一把弓的木料要先經過熟成與乾燥化,並非砍下原木來就能用;而單體弓的用料又比複合弓更加嚴苛麻煩,一把長弓從木料變為成品就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光陰。

而箭的費用更是極其昂貴,箭的用料也需經過選材精製,同時又是射速極快的消耗品。所以不論東西方世界,在戰場上回收敵軍的箭矢都屬於很常見的行為,甚至中世紀有的小規模戰鬥會因為吝嗇箭矢的消耗量,而跳過遠程射擊的這個階段而切入肉搏戰。就算擴大弓箭作坊的規模,也無法改變它的生產很耗時的問題───就跟造船一樣,一艘工期一年的船不可能因為有十二座造船廠就變得只需要一個月就能下水。

火器在這方面具備大利多,槍管的煉製是不需要像木材那樣精挑細選的,也無需經過後製,就能直接用金屬灌澆鑄造零件。實際上胡斯黨之亂時,捷士卡在布拉格只花了不到兩個月光陰就造了五千把手砲,而法國大革命時,國民衛隊的組織者卡爾諾僅僅在半年內就確保了軍火生產足以供應十五萬人份的槍枝。

至於訓練上,雖然不至於是完全新手向的武器,但是比起用劍與騎馬也要簡單多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華盛頓委託普魯士的史陶本將軍簡化戰列步兵的操典教範,而史陶本將軍把普魯士式的三十個射擊口令動作刪減為十八個───雖然乍看之下還是很複雜,但是對大陸軍而言卻相當於把新訓期從半年縮短到兩個月八星期的革命性改變。

而就算是普魯士陸軍的半年訓練期也是不可思議短的程度了。條頓騎士團在十四世紀時,從見習生起訓練一個軍士(Sergant)到能上戰場得花上四年期間,這還不是正規的騎士而只是普通的輕裝騎兵兼步行矛兵水準而已,是最普通的騎士團雜魚。

大多數騎士在二十歲獲授劍成人時,也都已經被訓練超過十年以上的馬術與武術,其基底遠非尋常民兵或傭兵水準可比。所有事情都是比較級的程度,並非絕對的一個量化數字嘛。




話說回來,其實拿破崙的大陸軍本身就是一個最具體的暴民集團,特別是在義大利遠征期間的義大利軍團,根本是徹頭徹尾的乞丐部隊。被政府放置在邊境十年、缺乏補給、軍紀渙散、十有八成根本沒通過射擊訓練、既缺制服也缺鞋襪、甚至連槍枝彈藥都備感缺乏。

拿破崙在被任命為義大利軍團司令後不到一個月就開始遠征北義大利了,他除了肅正軍紀外顯然也沒什麼時間去把這些爛到骨髓裡的流氓兵再教育。

不過大概是拿破崙自己也很清楚這些爛兵的水準吧,所以他靠快速行軍的數量集中優勢和刺刀攻擊的震撼,來彌補這些士兵連槍都填不好的缺點,就這樣一路車進羅馬和奧地利境內…


From this day to the ending of the world、
從今天開始直到世界末日,
But we in it shall be remembered;
我們永遠會被記住。
We few、we happy few、
我們這一小撮,幸運的一小撮,
we band of sisters;
我們是一群緊緊相依的姐妹。
For she to-day that sheds her blood with me
誰今天與我一起浴血奮戰,
Shall be my sister.
誰就是我的姐妹。
LUMBER Posted - 06/03/2011 : 20:39:26
因為討論對象是小說,就不想做太嚴苛的比喻.
畢竟加上現實中依賴農閒時節才能出兵征討的問題,這些仗就更不容易頻繁的打起來.
不過盔甲在火槍影響下的演變,會變成小的課題....

話題轉回來,工業革命前要農民人手一支是還不至於.
但是比起騎士,常常突然變成主角的獵戶也是當時小說的要角之一.
一方面火槍的性能關乎他們的生計,所以新性能的火槍就是她們吃飯的傢伙.
常常能夠賣給商人上等皮毛的獵人,自然也不缺錢買火槍.所以想要一槍幹掉騎士或是變成討伐怪物的英雄也不困難.

波西米亞那樣的國家本來在更古早的同時也是支遊牧民族組成的國家.
農閒時期去打獵以貼補家用,想來也是再正常不過.
所以農民有火槍,也似乎視沒甚麼大不了的.
masahiro0083 Posted - 06/03/2011 : 20:09:2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玖羽



首先火槍被描繪成一種很便宜的工具,但直到工業革命之前,火槍也不是說發就能發到「無窮無盡的廣大農奴」人手一支的,無論數量還是質量,作坊式的生產都不能滿足

其次,早期火槍那令人絕望的遠程命中率被選擇性無視了,重騎兵一直到拿破侖時期還有用武之地的原因之一,就是火槍的有效射程最多只有一二百米,加上裝填時間,可能只射一輪對方就到面前了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火槍部隊的運用恰恰需要極嚴格的、機械式的隊列訓練,行軍、展開隊形、集中火力、在沖鋒下堅持不退,更不用說和長矛方陣連動,這都需要對步兵施以殘酷的、非人的訓練,這種訓練腓特列大帝要用鞭子和棍子維持,不是招來幾個烏合之眾就能上戰場的





首先,燧發槍的確是生產不易,但那是跟長矛比。
同樣是遠距離武器的弓,不管是長弓還是複合弓,
無論在材料取得或是所需工藝技術的相比下都更難以量產。
而且製造時間更長。

的確,火槍兵的訓練可能需要數個禮拜的殘酷訓練,
但是功能相近的弓箭手需要數年的練習方能有效作戰。
而且隊列訓練,行軍、展開隊形、在沖鋒下堅持不退、方陣運動,這些冷兵器部隊就不用訓練嗎?
刀劍槍矛要能耍的熟練反而要更久吧?

所以個人看法是,一輩子只懂揮鋤頭的的農民隊伍,能與專業戰士正面單挑只有靠火槍才有機會。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