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2 Posts |
Posted - 01/25/2018 : 00:24:13
|
有位大陸網友問過土木專業的,他說中國劣土牆不會有歐陽泰說的那種吸收動能效果,他說劣土被劣過太硬,所以挨上砲彈的話會跟石頭一樣整塊崩開出現裂痕,然後形成空洞,這樣更容易受到上面的重力壓迫而整片牆塌下來,這就是為何太平軍攻城時讓整片牆塌下來變成斜坡爬上城牆。而棱堡的土是不劣的,這樣才能吸收砲彈動能。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
 |
|
dasha
版主
   
41991 Posts |
Posted - 01/25/2018 : 08:54:44
|
小弟認為那是對"吸收動能"認知上的差異.夯(ㄏㄤ)的工法現在打地基或弄水壩都還常用,就是把土打實,這可以讓土塊擁有堅固的結構,但也就不會像土堆那樣鬆鬆的,頂多只是說面對城外的表層石頭與中間夯土被打掉時,面對城內的裡層石頭不會出現骨牌效應. 但是歐洲有些老城的石頭是堆上去的,那是比夯這種工法更老的花樣,就像堆書,或許希臘羅馬時代會在石堆中間立木柱當支撐,可是這些木頭過了一千年大概都完了,變成單純的堆積,這種會產生骨牌效應,掉下來的幾塊牽連其他一堆傢伙一起掉下來...... 稜堡則是利用現在地形去加工,土塊雖然也會夯,至少不要是一盤散沙那樣,但不會是中國古城那樣夯得很硬,結構主要還是依賴重力支撐,所以吸收動能效果會很強.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3 Posts |
Posted - 01/25/2018 : 11:32:07
|
之前播的長城紀錄片顯示,夯土牆內都會有樹枝與土層層相疊,外層都是磚或石砌,但是比起西方針對砲擊的研究而言落後一大截~~ 因為依然偏好高與薄的設計,歐洲經歷過土耳其帝國的洗禮開始逐漸地降低城牆的高度卻增加厚度來對付砲擊~~ 接下來就是各種星型堡強調交叉射擊火網的流行式樣~~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
|
waffe
我是老鳥
   
7295 Posts |
Posted - 01/25/2018 : 12:31:5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有位大陸網友問過土木專業的,他說中國劣土牆不會有歐陽泰說的那種吸收動能效果,他說劣土被劣過太硬,所以挨上砲彈的話會跟石頭一樣整塊崩開出現裂痕,然後形成空洞,這樣更容易受到上面的重力壓迫而整片牆塌下來,這就是為何太平軍攻城時讓整片牆塌下來變成斜坡爬上城牆。而棱堡的土是不劣的,這樣才能吸收砲彈動能。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哪個大路網友?太平軍攻南京時是用挖地洞埋炸藥的方式讓城牆塌陷的(儀鳳門)跟砲彈有毛關係?莫非是挖個洞在裡面放大砲?吃飽了撐著可以出去走走幫助消化沒必要幹這麼無聊的事吧?
而且如果當時的城牆那麼不耐滿八旗老早就敲破山海關跑進來了還搞得皇太極在那裝孫子跟大明求和?還有需要繞那麼大一圈走那一大段沒鳥沒烏龜的路在跑進關內? |
 |
|
dasha
版主
   
41991 Posts |
Posted - 01/25/2018 : 19:05:13
|
最重要是高聳結構體與低矮結構體的不同,高度超過厚度的結構,內部夯土必須夯得非常硬,不然城頭走久了,不是下塌就是從底下漏掉歪掉;但低矮結構體,類似堆土,那個甚至可以不用夯就穩穩的站在那邊,要夯就只是做表面硬化而已,這種鬆軟大厚度的東西會有比較強的應力吸收能力.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