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6/04/2019 : 03:02:51
|
M1A3X增強型, 以M1A3為基底的增強型.
砲塔, 砲塔正面增厚,加強裝甲,主砲使用120L55砲(彈藥通用性),同軸機槍改用.264USA-CT彈藥的機槍. 砲塔兩側略增厚,整合APS的偵測雷達. 砲塔頂部增厚(但原砲塔內空間不變),車高增加,整合四具APS,增厚的地方大多為裝甲,車長塔與砲手觀瞄儀都改用非貫通,光電式. 車長艙蓋旁有一具RWS,非貫通,雙武器,.338NM-CT彈藥機槍與40自動榴彈機槍. UGV控制員(原裝填手)艙蓋前有一具折收式的XM307-25mmx59B榴彈槍(主要對空,反UAV). 砲塔後部增厚,改自動裝填機,內部36枚主彈藥,彈藥由頂部裝入(亦是洩壓蓋),裝甲少量增加,NBC空調與電池亦在此處.
底盤, 車體前部增加反應裝甲模組. 車體兩側亦增加反應裝甲模組. 車體後部則是柵欄裝甲. 懸吊改成液氣壓懸吊,可進行仰俯. 動力,換新引擎與變速機,1800HP.
駕駛,改玻璃駕駛,以多具CCD,夜視與熱像儀與顯示器組成數位駕駛系統,必要時(車長授權)可操縱車頂的兩具RWS. UGV控制員,裝填手改成UGV控制員,並兼車載防衛系統操作手,負責APS與25榴彈RWS的操作. 砲手,他多用途控制系統與顯示器可以用來接入RWS與駕駛系統的影像,必要時(車長授權)可操縱車輛與RWS. 車長,車長系統可以控制全車,必要時他可以兼任駕駛或砲手.
特點, 缺點,車重與車高,車寬都增加,車重可能增加十噸以上. 優點,防護力大幅提高,可對抗ATGM,KE彈. 缺點,駕駛基本上無法從駕駛艙蓋進出,只能從UGV控制員艙蓋進出. 優點,具有一定的反UAV能力.
|
|
|
olddog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944 Posts |
Posted - 06/04/2019 : 10:29:22
|
日本人看到 '車重增加10噸'應該就會把案子砍掉了吧?! 裝柵欄裝甲這些,應該會被換成裝主動式反飛彈/RPG 系統?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8/24/2019 : 04:50:01
|
大和級SSGN, 2020年代,基於美國的 嚇阻武力分享夥伴計劃 下的產物, 實際上是一艘日本版的維吉尼亞級Block V ,美方提供了圖紙或是部份裝備,以及重要的嚇阻武力, 當然,經費全數由日本支出.
大和級由日方承建,並依其習慣修改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部份裝備也換成日製品等等, 不過最重要的武器系統沒有改變, 魚雷管四具,26枚彈藥. MAC六聯發射器二具,12枚戰斧飛彈. VPM發射器四具,14枚戰斧飛彈,以及二枚嚇阻武力,也就是三叉戟E6飛彈.
三叉戟E6飛彈是整個計劃的核心,它是D5的縮小版,求塞入VPM發射器內, 估計射程約7500km,攜帶3-6枚MIRV.
大和級一共四艘,美方提供了八枚E6與其彈頭. 所有的嚇阻武力由美日領導人共管,日方無權也沒有辦法獨力發射,反過來說美方也不行,必須兩國都同意才能使用. 潛艦軍官亦無法發射,除非接獲日美兩方的發射密鑰,單一方不行. 至於使用傳統彈頭的戰斧飛彈則由日方掌握.
背景,2020年代中期,北朝鮮問題與二次冷戰環境加劇. 延伸,美方收回了大部份日方持有的鈽,但同意讓日方進入嚇阻武力分享夥伴計劃. 反應,東北亞各國多數反對,日本國內民調贊成者雖大於反對者,但更多是無意見與拒答.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8/28/2019 : 00:44:52
|
OH-2美國忍者, 本機是OH-1的大幅改良版, 首先它更換了XTS2這顆更強力的發動機,它往所謂的偵查戰鬥型前去, 此時,由於美國軍方種種原因,JMR-Light被大幅延後,但又決定尋找一種可用的武裝偵察直昇機墊用, 因此OH-2中選.
OH-2選用了XM301 20mm機砲,它也是胎死腹中RAH-66的機砲,因此OH-2變成了直系傳承者, 機砲在顎下,並連動一具光電儀, 而原來機額的部份,則改用一具長弓雷達的修改版.
它與AH-64一樣,兩頰都有各有一道凸出的機艙,因此它的短翼更長,一樣各有兩個掛點, 武裝掛載可掛AIM-9,地獄火,TOW,70火箭,刺針等等以及日本的武器,如91式,ATM-6,以及副油等等, 不過估計最大起飛重量約5500kg,因此實際上的掛載能力與AH-1W近似, 旋翼改用RAH66一樣的五葉旋翼.
它有完整的自衛電戰與各種通信資料鍊, 當然UAV的配合與指揮也是必要的.
在日本方面, OH-2將替換掉OH-1與OH-6,以及一部份AH-1S,整個採購量居然到了90架的數量. (而AH-64E則是另一個重點,原本的12架D型升級為E型,並增購了24架,使總數達到36架, 使陸自A/OH機隊,逐步簡化為兩個機型)
美國版的OH-2當然與日本型略有不同,由日本逆向輸出授權給貝爾直昇機修改與生產, 並生產百機以上...這也是美國忍者之名的由來.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8/31/2019 : 19:34:54
|
UF-31, 這是要配合F-3的無人戰鬥子機,技術來源是NG的X-47B.
一般以為日本找諾格是為了F-23,但實際上是為了X-47B,日本在這方面的UAV技術不足,想要在F-3問世前後推出一種UF子機, 需要相當大的資金與資源投入, 但如果轉移現有技術做為基礎發展,那就容易許多了.
NG的X-47B因此被選為基礎來源,它的進度夠,但沒有被UCLASS以及之後的CBARS選上,因此是一種可以被轉移給外國盟邦的備案.
雖然掛上了F開頭,但UF-31(31指的是F-3的子機),並非無人戰鬥機,它仍是與前身X-47B一樣,是打擊機, 基本上是一種延伸彈艙的概念,F-3可以指引UF-31投射各種彈藥,從JDAM到反艦飛彈以及空對空飛彈.
為了省錢,日本人的計劃沒有太多的雄心,他們要求可以在彈艙內各塞一顆日本的ASM或是美國的JSM時,還要能塞一顆AAM, 因此UF-31比X-47B略大一些,並攜帶更重一些(約5500磅),其他基本性能沒啥變化, 雷達是日本自己開發的APG-3/U,它是F-3雷達的縮小版, 節省成本與合併工藝一直是高優先,UF-31與F-3享有多數共用技術與工藝,這讓UF-31的價格很難抑制, 不過F-3的成本反倒是拉了下來.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04/2019 : 22:47:43
|
10式改, 基於十式戰車的改良升級版.
車長, 車長的獨立瞄準儀與雙武器RWS整合,配置7.62機槍與40榴彈機砲各一. 此RWS由CROWS衍生. 原來車長的50機槍與槍座移除.
砲手, 砲手艙蓋旁有一具使用7.62機槍的小型RWS. 此RWS是直接使用CROWS的低階版.
砲塔, 在彈藥洩壓門之前半部,增加了150mm厚的裝甲殼, 這使得車長塔與艙門也提高了15cm左右.
砲塔後部兩側各增加四管煙榴彈發射器,使數量加倍. 天線座由側方挪至後方,並且角度更斜.(這是要避免被自己的RWS打到). 後方的行李籃修改了柵欄,使其兼有更好的柵欄裝甲性能.
車體, 車體的CCD,前方由一具變為兩具,兩側各一具(類似電子後照鏡),並升級駕駛用的夜間駕駛機能. 主要是要配合車體前方加強裝甲,這個套件裝上後,駕駛在閉艙行駛時,只能完全透過CCD給予的影像行駛, 這是為了改善因10式過於緊致,導致砲塔前方下部有裝甲缺口,為了便利駕駛進出,不得不的妥協.
引入M1新式車側反應裝甲,屬於套件,必要時裝上. (不打算自己研發,直接引進與整合)
整合塑膠座艙顯示系統, 由於增加了許多攝影機,並且要用這些攝影機做出判斷,因此車長,砲手,駕駛的顯示器與其系統都全面更新, 高畫質,曲面,中型或更大的顯示器,視訊與顯卡能力支援分割, 資訊可以羅列在顯示器上,必要時車長,砲手,駕駛各自的顯示畫面都可以交互顯示. (例如,駕駛與砲手都可以開小視窗看車長RWS,但無法操作與接戰) (車長可以看砲手瞄準器與砲手RWS畫面,必要時可以越權操作等等..)
基本改裝大約增加1.5噸車重,加上裝甲套件後,約4噸左右.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08/2019 : 05:45:07
|
快速發射計劃, Epsilon/SRB-A (日本H火箭的固體火箭助推器,Epsilon的第一節即是SRB-A)
第一步是設法降低成本,而最有成效的辦法就是回收再用...
因為SRB是固體火箭,它如果試著搞類似獵鷹火箭方式的回收, 它必須增加控制面(彈翼)與支架腳, 以及四個反推力降落引擎,而且為了便於控制,必須是液體小火箭.
這會給SRB增加相當重量,不過考慮到回收再用的成本降低,或許還是可行.
但目前的SRB肯定不行,要看研發中的SRB-3能力如何, 如果可行,Epsilon與H-3的發射成本都會下降許多.
第二步,回收是以海面平台為主,反過來說,種子島太空中心也很難承擔多次發射,多次回收的要求, 除非大幅擴大太空中心佔地, 或是乾脆連Epsilon發射都改以海基為主.
這個投資必須由政府負擔,民間衛星需求者可能只承擔火箭本身的發射費用,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Epsilon由JAXA拆出,公司化,政府的投資當做是債務再轉成股票, 變成國有民營,然後上市釋股撈回來...
第三步,假設在2020年代中,可以把發射次數增加到一年四次以上,然後逐漸增加, 火箭的反覆耐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回收平台與發射平台都能逐漸灘還,
雖然是低軌道投射,但如此能大幅促進民商用與學用衛星,使得百KG上下的微衛星至10KG更小的衛星產業蓬勃, 會進一步的壓低衛星製作與運用成本.
第四步軍事用途, 為了應付民間需求,火箭數量會逐漸增加到十數枚,使用過的火箭會在2-3個月內恢復可再發射, 因此軍方可以在窗口適合下,隨時投射自己的小型衛星或微衛星.
H-3低成本計劃, 除了要使SRB-3可回收以外,第一節火箭以及籌載艙罩也應該設法回收. 如此降低H-3投射的費用, H-3預計投射成本是50億日元,但實際上不可能, 只有使用回收技術,才可能壓低到比50億略低一些.
H-3低成本的意義有三, 以大重量前往低軌道,這代表對國際太空站二,會更有發言權. 以增加對同步軌道的部署與訪問, 發射研究衛星與設備載具前往月球,火星與金星.
參與國際太空站二計劃, 這個在2020年代中期以後的計劃,目的在推動第二個國際太空站.
日本太空站計劃與日本載人太空船計劃, 這兩者雖不一樣,但基本差不多是同一件事.
而且火箭回收技術是其前置(能精準回收火箭,才能精準回收載人太空艙),因為日本只能選擇洋上回收.
不論是太空站的艙段或是載人飛船,都是衍生於HTV-X, 前者對日本來說並不困難,它在HTV以來已經累積夠多, 後者則需要相當研發,如果要加快速度於2020年代末期展開,那引入SpaceX的Dragon飛船便是有必要的. (選擇它是因為它比較輕也比較小)
這同時衍生一個需求與問題, 就是HTV與其他美國飛船,在要求上能互通,必要時交互運用(載具與火箭).
日本自有的太空站可以在HTV基礎上修改,以無人飛船的形式結合數個艙段, 再使用太空飛船發射載人過去.
原則上太空站本身不會很大,人員也不會太多,亦不可能像國際太空站那樣常態部署人員,但它對於自我的技術推進將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在國際站上能做的還是有限.
太陽風防護罩, 又稱超導護罩,這是利用超導體產生磁場抵抗太陽風, 缺點是需要電力,防護(太空站)所在越大,護盾就越大.
優點是,護盾基本上是由超導線圈組成,除了兩個本體以外,其他可以做的輕小可折, 發射至太空時,才展開放大.
測試與實驗, 以微衛星測試在軌道上的效果,包括折展機構等等. 在太空站實驗保護功能,強化太空站對太陽風的抵抗能力. 在靜止軌道上設立大型護罩,測試對地球與軌道上的保護機能, 在衛星上運用保護技術降低衛星被太陽風暴破壞可能性.
|
Edited by - gera on 09/10/2019 00:13:57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10/2019 : 23:14:45
|
垃圾車計劃, 載人太空船的延伸,是一有野心的計劃.
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清除太空垃圾,而大部份有成效的方案都需要載人太空船的配合, 垃圾車是載人太空船的改裝計劃, 它預計2-3員太空人,一個無加壓的太空船艙段,用來運輸與在軌道使用垃圾清除器.
垃圾車在軌道上執行作業與運行,需要攜帶燃料與太空人的維生用品,以及攜帶垃圾清除器, 它是第二代載人太空船,是第一代的加強放大版. 當然,發射火箭也必須在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轉移到更強大的H-3A型.
垃圾清除器, 方案a nerf案, 在貨艙塞著一個壓縮的nerf球,至預定軌道後,放出並解壓成為一個巨大的nerf球, 小型太空垃圾撞擊它會被吸收能量,然後失去飛行能力, 它的大小與質量不成比例,也不具飛行能力,因此全程需要載人太空船牽引.
完成任務或時間已到,太空船會把nerf球拉到低軌道,然後釋放牽引器,這其實是個小衛星, 它會繼續把nerf球往大氣層拉,直到兩者都燒毀在大氣層.
方案b 高能雷射案, 在前述太空船貨艙內搭載高能雷射與高精度雷達,電池等, 以雷射將小太空垃圾往地球推落.
簡單,有效,而且能夠軍事化轉用.
a案的缺點是只能應付中小型垃圾, b案的缺點是只能應付小型垃圾.
H-3A火箭計劃, H3A為了加速發展與省錢,它將會與獵鷹重型一樣,是將三枚H3捆在一起,將投射運載能力增強至同步軌道大約18噸左右.
初級的宇宙作戰隊的規劃, 一,火箭的投射能力,特別是重型. 二,軌道上的獨立基地.
國際太空站是不能做為軍事用途的. 軌道載具與地球往返載具初期是分開的,因此需要一個軌道站做為站點. 地球人員乘往返載具至軌道站,再搭乘軌道太空船執行工作,
如此三者就能有效縮小體積重量,而重型火箭的開發與發射就能壓低成本, 雖然長期來說,直接以太空梭模式是最好的.
三,軌道載具的開發與運用,
武器化與垃圾車的和平民用計劃其實是二合一. 直接以反衛星武器撞擊破只會造成大量的太空垃圾,但在軌道上佈署載具. 平時可以打垃圾與捉垃圾, 戰時可以用雷射癱瘓衛星或直接補捉衛星, 都比製造大量垃圾好太多.
當然軌道空戰又是另一回事.
|
Edited by - gera on 09/20/2019 19:15:49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20/2019 : 20:16:22
|
山口縣,睦陸上神盾要塞
幾千億的案子連幾億購地費都要省, 一來太苛,二來未來難免出問題.
應該把左右315道至316道,上下13道至14道的山地部份全部買下, 原演習場現神盾要塞部份,仍由自衛隊管理, 外頭則僱請當地居民整理,算是敦親睦鄰的一部份,再者將民眾的利益與要塞結合,反對聲浪就小.
要塞本身設計沒啥問題,上述擴展後,會將幾條次要道路一併收入,這也是基地的出入要道, 分為上門(面向日本海,近14道),左門(近315道)與右門(近316道),
上門與左門屬於基地地區,上門距要塞約1.5km,左門大約800m左右,兩者各設一個分隊屯駐所充為門衛與警備,並管制一門CIWS. 右門因為地型的關係,要塞內翻出去就是316道,因此沒有緩沖的基地地區, 一樣設分隊屯駐所,並管制一門CIWS.
三門CIWS提供360度的低空近衛防護, 基地地區充為緩沖地,並在戰時或災時做為運用地使用.
原則上要塞地區還能再擴充三具VLS,也就是全部六具,48格,至於要配備什麼彈就看需求了.
上述的分隊屯駐所, 可以設立RWS數具(三具~四具),設置於類似監視塔上,高度要比CIWS主塔低,沿基地邊界展開, RWS為雙武器RWS,主要是762NATO+40榴彈槍. 平日使用其光電頭做日夜主動監視.
基地周圍除屯駐所部是磚石牆,其它為高網圍牆,有兩道,前後中間都應淨空, 每隔一段距離要有照明燈桿與監視器.
要塞區是二道一溝,內為磚石牆,外為高網圍牆,中間為深溝, 每隔一段距離也是有照明燈桿與監視器.
要塞區幾個轉角都要有RWS塔, 中隊部負責五個,右門屯駐所負責四個.
中隊部在要塞區內與要塞管理單位一同. 迫砲組三門亦是在此設立陣地.
第二要塞設在秋田縣的男鹿半島. 第三要塞設在山梨縣大月市扇山.
原則上來說JNMD需要六座要塞能完全滿足,不過數量問題先不管, 日本雖然有能力掌握周邊空域,沒有能力進行全國土防空的, 它整個空防系統是建立在以戰機攔截上,地面防空只達到地區防空.
當然,把防空飛彈佈滿全國土也不太現實,要達成得國土要小還夠有錢, 日本國土不算小,又是列島,拉長的.
大東京當然是要中之要,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美軍基地嘛, 所以周邊有六個愛國者陣地,差不多是全軍的三分之一弱.
可是夠用嘛? 完全不夠的. 不說性能,光是戰備值班,保護範圍都是不夠的.
因此大月第三要塞是一定要的,也是雙保險, 第一第二要塞負責看與攔第一道, 大月負責攔第二道, 那愛國者的戰備壓力就減輕了,並且負責攔第三道.
如果夠有錢的話,那麼可以考慮在千葉縣鴨川設第四要塞, 北海道與西南群島某地為第五與第六.
JNMD之後,愛國者才能釋放出來做機動應援,而不是被要地綁死.
|
Edited by - gera on 09/26/2019 00:42:35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25/2019 : 02:08:16
|
MV-24, 是基於V-22發展而來,外觀如同大一號的V-22.
特點, 四發動機架構,為二渦輪軸發動機,二渦輪扇發動機組成,一邊各一, 一邊的發動機轉艙,上為渦輪軸發動機,下為渦輪扇發動機, 與V-22一樣,發動機是跟著整個轉艙轉.
由於有更大的升力,因此兩個主旋翼略有縮短,減少了主旋翼產生的各種干擾.
取消了主翼盒內的傳動軸,兩側的發動機艙是各管各的, 省出來的空間用來裝油,續航力大增.
平飛的速度加快.
機體加大,貨艙為2.2m x 2.2m x 11.5m, 可運更多,更大,更重的貨物.
機體機身看來更為圓滾,中段前方,主翼下方的機身上,有輔助短翼,可掛載額外的武裝,充當砲艇機使用.
EV-24(鎚頭), MV-24衍生的預警機,雷達是楔狀式,前端與機體主翼盒連結,有如鎚頭, 雷達本身為了配合翼盒轉向與折收,因此本身也是可收折式的.
當然,從MV/EV衍生的電子作戰機,信號情報機等等都是必然與要的.
|
Edited by - gera on 09/28/2019 16:53:49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09/28/2019 : 21:15:21
|
二四式戰車, 基於十式的改良版,重視量產性與價格的外銷型戰車.
底盤略微放大,長增加50cm(但含砲管總長不變),寬增加16cm至3.4m(與90式等寬), 基本懸吊動力包等機能不變.
砲塔亦是以十式為基礎修改,無線電,光電都是模組化的,可以客製更換, 主砲與射控是固定的. 不包括C4I系統,但有預留安裝空間與電力/冷卻,客戶可自行發展.
人機介面大幅引入商規民車技術,特別是駕駛上.
裝甲, 可以說是變動最大的地方, 本戰車使用模組化裝甲框架,也就是說可以按需求價格換用所需的裝甲模塊, 講直接點就是沒有特異能力, 基本型只能抵抗30mm+機砲彈而已.
因此APS是標配,是TROPHY的改良版,以日本技術改良,它是將一片大平板雷達改成兩片長條型小的, 如此降低成本,在砲塔左右各裝一具的視角是240度左右. 至於軟殺,監測,霧榴彈(24枚)也是標配.
總的說,基本型為42噸,價格只有十式的三分之二. 進階版是加裝反應裝甲,以及第三具APS完成360度防護,重48噸左右, 強化版有更好複合裝甲,總重差不多52~54噸.
本戰車一開始就聘請汽車業界提供意見,修改了生產與量產設計, 因此只要所在國有汽車工業,便可以最低成本與時間完成量產準備.
本車的目標客群是北約標準,想汰換老舊戰車,但對60噸以上的戰車沒興趣, 需要一定的彈性客製,價格要便宜,對於戰車運用環境有些要求與限制, 而且萬一的情況下,要有即刻升級裝甲對應狀況的能力, 還有,不需要空運什麼的特殊規格,普通就好.也不想要薄皮戰砲輪車這種東西.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01/2019 : 05:19:51
|
輕裝甲機動車二,疾風二. 為了取代由小松(已退出)所開發的一型,改由豐田以高機動車為基礎的輕裝甲修改版. 不過,豐田將高機動車等相關業務都轉移到SUBARU名下, 這是為了保持豐田的純"民間"色彩,軍方訂單與廣銷都由SUBARU接手,並且開始對外國軍方展銷.
疾風一, 即高機動車,為了一併向外國展銷,轉移給SUBARU,並且會隨之換代,此型為最新的2020款,改進不少. 因此正式定名為疾風.
73式中型(1又1/2噸)卡車, 實際上是高機動車的孿生車,屬於日野,大部零組件是通用的, 上述的疾風一與二,本車都由日野所生產,國外展銷都交給SUBARU並貼牌, 日本國內本車仍是日野所屬,疾風一與二同是貼牌.
對非洲與中南美州的銷售雖然是SUBARU,但後續維護零組件其實仍是日野實際負責. 雖然潛在客戶群大多沒有嚴格的排放標準,不過本車系是全部符合日本國內排放法規的, 也就是說,全球都能賣.
73式大型(3又1/2噸)卡車, 五十鈴製造,此車其實是民用軍規車,是民車修改後的軍用車. 由五十鈴負責並追隨疾風面向客戶銷售, 特點是耐用度極好.
*特大型卡車6x4, 這是純粹的民用軍車,以便宜好用為出發點,但只適合道路運輸, 原本是日野,五十鈴,三菱FUSO各分天下,在20年代以後逐步被FUSO奪佔.
74式特大型(7+噸)卡車, 在以前,這是指三菱FUSO的七噸民用軍規車,是民車修改後的軍用車, 戴勒姆在00年代買下了FUSO,在10年代末推行全球整合, 在20年代初Actros成為新一代的74式特大,原有的Super Great停產.. 以74式為名的卡車是日本產的,它當然也隨著疾風一同推向市場.
重裝輪, 三菱重工,做為日本的特殊多用途軍規車,它的表現不錯,直到它無法負荷155輪砲車為止, 而國外引的MAN HX不是特別讓人滿意,在20年代中期,戴勒姆透過FUSO將Zetros打入, 逐步的取代了原有的重裝輪,以及其衍生車種.
|
Edited by - gera on 10/02/2019 00:49:49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03/2019 : 21:17:42
|
標準模組化步槍,
一種步槍,原則上是以SCAR構型為基底, 要求如下,
槍管, 多邊型冷鍛槍管加鍍鎳硼糢, 工序成本較高,但適合量產,後續養護成本低, 精度由鎳硼膜控制(所以金屬組件都會鍍,浸鍍化學電鍍法) 不同點, 本槍管只有末端與機匣結合處兩根螺絲,前端瓦斯缸管與防火帽,無其他部件.
下機匣, 分為兩個模組, 扳機快慢機模組 與 彈匣模組, 下機匣以聚合物塑料為主,兩模組接合部與上下機匣接合部為金屬加強. 兩模組是分開各自獨立的,彈匣模組基本上可以更換不同接口與彈匣.
握把是小模組與扳機模組接合,握把可更換不同握把片適合手型.
上機匣, 鋼片熱形成沖壓,兼前護木,一體成型,機器人自動焊接,離子切割, 加鍍鎳硼膜, 表面色以熱轉印處理. 上下有戰術軌,機械照門與準心折疊式另加,刺刀,前握把,光瞄,槍燈,雷指器等等也都是額外的戰術模組.
機構同SCAR,瓦斯連桿,槍機拉柄,槍機匣,槍機(CNC切削)等等, 金屬部都加鍍鎳硼膜.
(加鍍鎳硼糢,在困難下是可以省略,但會造成壽期,精度下降)
槍托, 原則上與SCAR通用,亦可自行製造較簡單與低成本的固定托或伸縮托.
總結, 與SCAR比較起來,本槍較重,初始成本高, 但長期量產與養護成本較低,而且量越大越便宜.
槍管加工較困難,但省略一些組裝工序(如準心,下戰術軌) 精度公差理論上由鎳硼膜,但實際上量產難以一一控制,因此冷鍛時就必須高度控制, 這使得成本很難降低.
下機匣分成兩部各有利弊, 但模組化下,如想更換部份彈藥種類,可更換彈匣模組與槍管即可. 基本上這有點畫蛇添足....
塑料聚合物件大量量產便宜,只是模具要做的極好.
上機匣以汽車工業出發,引入熱形成沖壓,機器人等, 除了必須付出重量為代價, 長期成本便宜,省人化.
槍機沒辦法省工,但如今也不是太難處理東西.
槍托大量生產可以很便宜, 其實只要接頭符合就行.
戰術模組都是外加,雖然連準心與照門都外部化了, 槍廠甚至於不負責歸零,完全由使用者自理, 因此在槍管加工精度是不能妥協的...
總的來說,長期成本可以壓低到比AR系還便宜, 現在AR系便宜是因為部份槍械製作成本都已經攤平, 以單支成本比較,本槍是可以比較便宜,只是前提要達到一個量.
本槍目的是為盟國友軍提供一種低成本高精度,彈藥彈匣通用於北約規格的步槍.
M320A1, M320榴彈發射器的修改版,做一些降低成本與通用性的調整,以便搭配上述步槍.
手槍是M17與M18.
現在有些問題,簡單講,有些盟國太小,有些盟軍太弱, 如果擁有戰車火砲戰鬥直昇機的正規軍為第一級. 那這種小型陸軍是第四級,他們沒戰車,甚至於沒火砲與裝甲車, 可能有幾輛老舊的輪甲車或是根本沒有輪甲車,全軍都是用民車為代用軍車.
他們的輕兵器五花八門,大多老舊或盟邦贈與, 唯一的優點似乎是他們還是使用NATO彈藥, 不過也有一些是使用AK與其彈藥.
原則上,他們仍是正規軍,交流,訓練,協同演習都沒什麼問題, 但受限制國力或是政府, 他們只能維持一支相對和平的軍隊.
另外,有些國家沒有兵工廠,有些國家是已經廢除兵工廠, 有些是連工業能力也缺乏,有些有發展中的工業能力.
因此有幾個目標, 一,重建重整其陸軍的武器裝備,使其達到NATO標準,並有共通性,戰鬥力水準要達到標準,且是可信賴的. 二,零組件與彈藥的供應與屯儲,運輸,管理,以及修理維保,乃至零組件與彈藥泩產性. 三,武器與裝備必須便宜,養護成本低,如果必須佔用軍援,那它最好越來越便宜. 四,如果要擴大量產,那它要夠簡單,耐用,可靠.
裝甲車,JLTV似乎是最佳選擇,彈性大總合能力強,成本雖不便宜,但比起其他專業甲車倒是相對便宜.疾風二剛好可以做低搭配.
運補車輛,那些日系半軍車似乎是性價比高的選擇.
補充車輛,如Hilux等民車...
迫砲,RT120與81迫. ATGM,TOW與標槍,這貴了些,它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由軍援出錢..歐系沒這好事.. 多用途步兵武器,84RR與US版的RPG-7,搭配M72. 機槍,M249系,M240系與M2系. 榴彈,40榴彈發射器,榴彈機槍. 防空,刺針飛彈.
對於四級軍隊,以摩步連為出發點,組織為摩步營, 這些小型陸軍,小則數百人,多則幾千人,換言之談不上多正規, 如果編組演習,小為一個班,大到一個連,混編一個"多國營"就很利害了, 政治性遠大於軍事性...
也因此,裝備,訓練,操典,術語,命令與格式都採用差不多統一的標準, 至於溝通的口語就再說吧.
這樣做的優點是,如果真的有需要對小國總動員(或是他們自己要總動員), 可以快速集結與運輸必要的裝備彈藥組織軍隊.
疾風鷹眼, 即在高機動車上安裝的Hawkeye 105mm系統.
M113-90FSV, M113 90mm火力支援車,配合一門CMI Defense CSE90雙人砲塔. (車體來自庫存M113升級)
這是盟軍戰力增幅計劃,對有意願有能力的四級與三級盟軍提供上述兩種裝備, 組織砲兵連與火力支援排~連, 編組混成的合成營. (這與台灣的聯兵營不同,這些軍隊規模都很小,有些根本沒有旅級單位,他們不可能另外編製部隊,全部捏在一起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
|
Edited by - gera on 10/06/2019 00:20:56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10/2019 : 01:47:30
|
Brutus-R, 一種軟後座榴砲車,只是砲管改成M198,車改成Zetros 6X6.
戰力增幅計劃的成員,以軍援方式提供給二級或三級盟軍軍隊, 是重砲連,與疾風鷹眼105的輕砲連混編,成為砲兵營.
原型砲管是M777,為求降本,以封存的M198替代,能力相同,只是Brutus-R的全備重量較重.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11/2019 : 23:30:17
|
低成本導引部件, 它是將一般軍規高價GPS/INS組件,換成四模(GPS/GLONASS/Galileo/BDS)民用GPS以及微機電INS(比雷射與光纖INS便宜,當然性能也差一些),
優點,便宜,很便宜, 以及,"無干擾"的情況下很準確,可以低於1m. 它是用四模交互比對的方式得出一高精度的數據,非常可靠.
缺點,有干擾就完蛋.
此組件只用來欺侮無電戰干擾能力的小型軍隊,民兵,反抗軍,恐怖份子等等, 對於具技術能力的中型軍隊以上,與接受外國勢力顧問與援助的反抗軍沒有效用.
它本身是一個組件,可用來替換任一種使用標準美系GPS導引的武器彈藥的原來導引裝置, 但基於各種理由,它都是在原廠配置安裝好在彈藥上,並不提供現地前線的安裝與改裝. 出廠時導引部件外殼上有額外的藍白黃紅識別環.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23/2019 : 21:04:01
|
多能力方陣,或稱方陣復仇者,
這是在方陣武器系統上,就是在其右側,裝上一個多用途武器發射架, 這個武器發射架原先是用於復仇者系統上.
它可以安裝,刺針或AIM-9X,各式70火箭彈模組,標槍飛彈,地獄火飛彈,甚至於雷射模組等等, 多數情況下,都會裝置四枚刺針飛彈,做為輕型船艇低成本的近迫自衛用途.
它提供給一些連SeaRAM都不想裝的船艇使用, 而且某些情況下,可以換裝其他武器,如雷射導引的70火箭彈與修改後可對海的標槍飛彈,充當輕型反船艇用途, (在左側的光電模組會增加一組雷射標定器)
另外雷射模組(需額外提供電力)也很受歡迎,其主要用途居然是充當低殺傷力癱瘓目標船艇的武器, 其次才是用來打UAV.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23/2019 : 21:53:38
|
國頭級改, 戰力增幅計劃之低成本巡視艦,
這是提供給盟國盟軍使用的巡視艦, 這些盟國的海軍在數量,技術,能力與預算都不足,並且海軍必須充當海警(或是海警充當海軍使用), 以往提供退除役艦,帳上成本雖低,但設備老舊,運用與維護維修,訓練都困難,反而額外增加援助國與受援國的麻煩.
國頭級改是由日本海保國頭級所改良而來的海事海警船,提供給盟國盟軍使用, 它在建造上的標準仍屬於海警等級,只有很少才達到軍規等級,
在煙囪之前半船身原則上都一樣,包括30mm自動機砲與遙控高壓水砲, 後半的話, 直昇機甲板被拉到船尾,並略抬高甲板,使船尾可以選配拖曳聲納, 煙囪之後到直昇機甲板前,增設了結構物船艙間,但在煙囪之後是凹陷進去,提供安裝二組二聯裝反艦飛彈的空間. (因此減少一艘警備快艇) 艙頂設置一組方陣復仇者,次武裝依需求選配.
以海警為重的盟軍,使用基本型即可. 以海軍為重的盟軍,可選配加裝反艦飛彈,方陣復仇者上通常選用刺針,增加自衛防空能力. (亦可戰時快速加裝,線路都事先佈好,操作台是原有的多用途電腦操作台,本就具備多用途多能力與模擬操作的機能,並不需要另外加裝, 多數盟軍都只選用基本型,當然最主要是,選配部份要自己花錢,基本部份則是軍援援助)
有需要增加反潛能力的,可選配變深聲納與拖曳聲納,以及加裝MK32三聯裝短魚雷發射器. (基本型上即有艦體高頻聲納)
有直昇機甲板,但無機庫也無直昇機輔降系統,事實上多數情況下,沒有航空輔助人員也沒有再補給燃料的能力. (設計上有考慮,可以選配改裝) 通常是做為多用途甲板,用於直昇機運補與臨時轉移人員之用,亦可選配UAV或是佈雷軌,或是無人獵雷系統(有做過上艦測試,但不太實用..)
國頭改噸位略增加到1850噸,其他沒什麼太大改變, 預計壽命是30年左右,除非有需要,否則不打算大升級, 運轉性能要可靠,長時間海上部署能力,如果人力允許,可使用換人不換船的方式, 大修間隔與大修時程要優異, 而平日的小故障要少並且必要時可在缺乏專業設施的港口情況修理.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0/28/2019 : 02:28:43
|
傳奇級改, 戰力增幅計劃之主要巡視艦,
國頭改雖然能符合設計目的,但它就這樣大小,因此不可能做為主要運用,也就是承擔C4ISR的綜合節點使用, 以南太平洋為例,此區至少需要50艘國頭改擔任各種工作與任務, 但在它們以上,需要數艘大型艦擔任其領導.
低成本仍是主要要求,這些小型盟國連購置國頭改都缺乏經費,它們只願意承擔人事費用與一部份運用經費, 甚至於一些後勤部件與彈藥仍需要補貼(如果不補貼它們就乾脆不用,放到壞,它們的要求很低,只要船能開就好)
同時也必須具備足夠的性能,甚至於擔任二級盟軍的主要軍艦(自費).
因此傳奇改的變動如下, 降低了軍規比例,差不多5-6成, 76砲, 一組8聯裝MK41,另可選購加裝一組.
雷達是TRS-4D一具加上SPQ-9B一具, 作戰系統與電戰等其實是由LCS獨立級的系統衍生修改而來, 譬如MK-53 NULKA,MK-36 SRBOC,AN/SLQ32等等.
反潛能力也是,如AN/SQS-62變深聲納與AN/SLQ-61魚雷反制模組,AN/SQR-20拖曳陣列聲納, MK-32三聯裝發射器二具.
艦橋與煙囪之間可放置兩組雙聯裝反艦飛彈, 另有RWS機砲兩門.
直昇機甲板被拉到艦尾,底下有拖曳與變深聲納的投放口, 原本的雙機庫,改成一大機庫,但拉門為一大一小, 原則上可配置一架MH-60加上一架UAV(如MQ-8C),但多數情況下,都缺乏航空機組派遣. 機庫頂當然是方陣復仇者.
動力是柴-電推進, 由兩具主發電機,與兩具次要發電機,推動兩具電動機, 最大航速是24節左右.
總的說,成本還是最主要的考量,它必須比LCS便宜,才能滿足認捐初步要求, 也就是美日澳紐對南太平洋聯軍司令部各捐二艘傳奇改,構成主要戰力,率領底下的國頭改, 這樣南太平洋聯軍才得以組成.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1/04/2019 : 20:30:50
|
Enstrom 480B/TH480B, 1.3噸級民用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五人,牌價百來萬,實際價約六七折左右, 主要用途為教練直昇機,人員直昇機,聯絡直昇機, 性能簡單普通成本低費用低,適合教練與雜用.
MD530F, 1.4噸級民用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五人,牌價二百五十萬美元左右,實際價約六七折左右(機體,不含改裝), 主要用途為多用途人員直昇機, 機體性能較好,在高溫高海拔下有較好表現,在輕便,多用途與警用上有不錯的成績,有多種多樣的改裝套件.
MD530FA, 1.6噸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二百多至三百多萬美元(含一般監視與輕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偵查武裝直昇機, 它是在F型機體上施加一般性的改裝, 有輕便型光電球,左右各一武裝掛點,可掛50空用機槍或70火箭彈等,要點部位有輕型裝甲,軍規無線電. 在飛行性能與航程略差一些,定位上高於UAV,低於下述的G型,屬於低配偵查監視機,機載火力只是備不時之需.
MD530G, 1.7噸級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四百多至六百多萬美元(含加強監視輕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偵查武裝攻擊直昇機, 它是FA型的優化版,改裝的幅度與機身材料都不大同, 有較好較大的光電球,左右武裝掛點各二,除50空用機槍與70火箭(制導,可自打自導),還包括多管機槍(更重或座力更大,但射速與火力更強), 要點部的裝甲範圍更大也更好一些,也有軍規無線電, 但整體重量卻沒啥增加,透過引擎調整與加大燃料箱,飛行性能與航程反而與F型差不多. 與FA型成高低配,偵查與攻擊兩用.
以上F,FA,G型三型號,都是軍援清單的基本低中高配置,是中小型盟軍直昇機隊的主要力量.
AH-6i, 1.6噸級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六百多至一千萬+美元(含加強監視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武裝攻擊直昇機, 它是由F型另外衍生,近似於G型,兩者差別是, AH-6i是由另一改裝廠改裝,母廠只提供直昇機,可以搭配ATGM(地獄火),具獵殺機能,因此掛了AH攻擊直昇機為開頭.
它另外衍生兩種次型, MH-6X特戰型與MQH-6U無人型,前者少量配備但改裝神秘,後者只是測試,未量產.
AH-6i含後勤武裝彈藥並不便宜,因此不在軍援清單上,盟軍得自行採購.
|
|
|
voidmagia
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1/07/2019 : 21:06:49
|
以表面上看的項目,泰軍是把整套系統含飛行員訓練,地勤培訓,包括美方承包商團隊都搬回家,至於有什麼其他暗盤就不知道了, 但就直昇機本身是不會貴到那裡去的,雖然以2噸級以下直昇機來說,也算是天價了.
Bell 412EPI/SUBARU 412EPI, 5.4噸級民用多用途運輸直昇機,含駕駛最大可塞到15人,價格大約在6百多至7百多萬美元左右,實際成交價會略低一些. 用途極其泛用,從人員貨物運輸到警用救護救難至准軍事用途都可行,改裝套件豐富.
UH-2, SUBARU 412EPI2的軍規版,價格約在1千萬至1千2百萬美元左右, 它包括了直昇機自衛電戰,光電頭,要點防護裝甲,軍規軍事無線電等等,重量略有上升. 與民用版一樣,它本身有極佳的泛用能力.
AH-2, 日本人從UH-2衍生的攻擊直昇機,與AH-1S/F近似,更類似於AH-1W, 作為一種6噸左右級別的攻擊直昇機,它預估的價格要二千至三千萬美元之間.
中小型盟軍直昇機戰力增幅計劃,
在初級教練方面,以TH480B為主,並轉包給PMC執行, 在適當地點設立基地,訓練多國盟軍飛行員(包括地勤人員).
MD530F/FA/G,負責轉換訓練與實機訓練偵察,對地攻擊與支援能力(包括地勤與後勤). Bell 412EPI,負責轉換訓練與實機訓練(包括地勤與後勤).
一個中小型盟軍的機隊組成, TH480B,幾架,負責雜用與聯絡用途, MD530FA,數架,負責偵查與地面支援, Bell 412EPI,數架至十架,平時充為運輸救護救難使用,緊要或戰時做為特殊快速反應部隊的座機.
中小型盟軍在反恐上軍警一體,因此軍方反恐部隊會直接按事態投入, 基本上是以一個排至一個連特種部隊的規模做空中機動投入.
因此一個中小型盟軍直昇機隊大約十來架左右.
某些盟軍會有更強烈的對地支援需求,或是想編裝更大的機隊, 因此會加上MD530G, 總的說,總數20架是個門檻,只有特殊的個案才可以被軍援到二十來架至三十架,一般都低於20架, 當然盟軍願意自費建軍是更好的.
*虛擬飛行訓練, 以模擬器進行飛行訓練,增加飛行員熟練度,但降低實機運作成本.
*UAV擬似訓練, 它表面上是以UAV配合虛擬飛行做二合一,提供更直感的飛行訓練, 很快的,這東西變質為UAV偵監系統一員,因此又被稱為壓榨飛行員的玩意, 搭配的大型UAV具有良好的籌載能力,本來就可以裝上光電球, 因此從訓練變成實戰,實機要飛,UAV也要飛的狀況.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2/13/2019 : 21:27:59
|
發電車, 以73式中卡修改,它搭載一具商規柴油發電機與油槽,做為發電, 它有必要的變壓裝備及其接口與傳輸電纜,為多種固定或移動的設備供電, 利用轉接器與充電器,為多種電池充電, 車上除了自己的車用鉛酸電池外,還有一片鋰電池模組,它可能有70~100KWH的容量,做為緩衝之用, 同時,車頂蓋可前後左右展開,其上是太陽能電池板,亦對電池充電. 另外,駕駛艙後方有一具手動可伸縮的高桿照明燈.
電池車, 以73式中卡修改,以裝置鋰電池模組為主,總容量可能有1000KWH,但需要專用的超充設備或讓發電車努力運轉充電, 車上另有小型柴油發電機幾台與油槽, 同樣也有可展開的太陽能板,以及伸縮高桿照明燈.
以上它們都一對一配置了塑料油槽牽引車.
快速淨水車, 以73式中卡修改,配置取水裝置,淨水系統,出水裝置, 有一台柴油發電機供電,亦可外接電力, 其淨水能力可略分為二,使用水與飲用水兩級,也配置標準的水體檢驗盒來查驗水質. 也配置了牽引車,攜帶淨水耗材與折疊塑料水箱,輸水管等等. (另有大型貨櫃式淨水裝備屬於工兵,本車是配置在支援部隊底下)
快速洗衣車, 以73式中卡修改,配置三洗二烘的商用機,有一台發電機供電,但不足支持五台全開,只有外接電力才能全開運轉. 連續洗衣時,亦需要外接供水. 本身配置了一台塑料水槽牽引車.
快速洗浴車, 以73式中卡修改,車上為一電熱型熱水器,並搭配發電機, 在車旁以帆布鋁管等搭起五人用的淋浴單間,但也配置一個帆布搭起的單人浴池(通常是為了"特殊用途",除非有用到,否則不搭設), 多人使用下都需要額外的供水與供電. 本身配置了一台塑料水槽牽引車. 車頂展開是具太陽能加熱板的功能,不是光電板.
快速伙房車, 同上,以電加熱為主,但也可支援多種燃料加熱,因此配置了兩種爐具, 亦支援兩種模式,一是後方製作好的團餐,只需要加熱與做湯即可, 一是現地以材料製作, 通常情況下是混合式,由後方供應團餐主菜與濃縮湯包,再現地煮飯與整些材料做一兩道菜.
工廠車(水電) 工廠車(機械) 工廠車(木工) 工廠車(製作) 移動式工廠,車上有對應的各式裝備,器具, 除了物料材料零件大部份都需要現地調達以外, 可以進行拆解,重組,修改與急造製作等需要項目. 第四種車的製作,是指車縫修補,3D列印之類.鐵工類則分到機械內.
宣傳車(視訊), 支持一個大型銀幕與喇叭,並攜帶二個中型銀幕可搬動與供電, 車上有一套播放系統,可以對大銀幕與無線的對中型銀幕傳輸, 而又有一套無線系統接收傳遞的視訊內容.
宣傳車(製作), 一套視訊製作與剪輯系統,它本身的無線系統可將製作好的內容直接傳給視訊車,亦可直接直播. 搭配天頻車或其他無線有線通信,可上傳視訊.
宣傳車(採訪), 本車是一般的民用4WD車,配給採訪組使用,配備攝影,燈光,UAV,GOPRO之類的裝備多種,並可將錄製的影像傳遞給製作車的通信系統,條件許可下,可直接直播.
|
Edited by - gera on 12/15/2019 03:12:41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2/14/2019 : 21:19:25
|
CH-153超級種馬王, 同軸反轉式主旋翼,四發動機,H尾翼與推進扇, 長約38m,貨艙約長17m寬3.15m高2.45m, 空重22噸,最大起飛重量50噸, 巡航速度200節,戰鬥半徑160浬,航程700浬, 左右短艙有輔助短翼,不外掛可增加飛行性能,也可外掛副油或武裝.
重型直昇機或稱為起重直昇機,不適合陸戰隊使用,因為難以上艦,但常用於吊掛特殊重物.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2/17/2019 : 00:06:27
|
M220超級八, 表面上是從M110A2延伸而來,實際上是全新造開發的八吋砲,配備一門55倍徑203mm砲.
拜155彈藥的發展,在其基礎上開發的八吋新彈種, 一般彈35km, GPS導引彈50km, RAP火箭助推/GPS導引彈70km, 按彈藥技術,預定擴展到120km以上.
車體是原來M110翻新改造,由五對路輪改為七對路輪,車體長約9m,含砲長12m, 全重48噸,發動機更換為700匹馬力. 除了砲架也完全不同之外,同樣是露天設計,不過多了一個可電動折收的遮雨棚以及APU, 車上沒有彈藥也沒有副武裝.
配合的是一輛類似於CM24但更大一些的運彈車, 彈頭本身仍是手動吊桿運彈,半自動上彈,裝藥倒是實現全自動裝藥填裝, 裝載的彈藥只有36發(含藥),這是因為高價值彈藥需要額外的保存裝置,佔走一些空間,以及全自動裝藥的機械設備, 車上有一具RWS,也是整個砲班火力最大的武器.
每連四門,一營12門,只部署軍砲兵重砲營,一般只進行50~70km的火力戰.
|
|
|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
Posted - 12/19/2019 : 21:22:14
|
M270G G-MLRS, M270 MLRS的升級版,基於A1/D1的升級,除了火控的升級,還包括, 可選的裝甲強化套件,由額外的裝甲板與柵欄裝甲組成,掛點預設,可快速加裝. 駕駛輔助系統,提供相當於二至三級的自動駕駛性能, 一具RWS, 更新的無線電與資料鍊.
基本性能與過往沒啥不同,只是可支援更多彈種,以及網路中心戰的能力, 而G-MLRS單純只負責發射, 總之,它現在可以發射火箭,導彈,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等等,當然,搜索,監測,導引都是別人的事.
一個發射連有二排共六輛,但每輛都對應二輛運彈車,攜帶多種導引彈藥, 一個營有二個發射連,第三連是一個支援連.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