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日美幻想武器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4頁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6/04/2019 :  03:02:5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M1A3X增強型,
以M1A3為基底的增強型.

砲塔,
砲塔正面增厚,加強裝甲,主砲使用120L55砲(彈藥通用性),同軸機槍改用.264USA-CT彈藥的機槍.
砲塔兩側略增厚,整合APS的偵測雷達.
砲塔頂部增厚(但原砲塔內空間不變),車高增加,整合四具APS,增厚的地方大多為裝甲,車長塔與砲手觀瞄儀都改用非貫通,光電式.
車長艙蓋旁有一具RWS,非貫通,雙武器,.338NM-CT彈藥機槍與40自動榴彈機槍.
UGV控制員(原裝填手)艙蓋前有一具折收式的XM307-25mmx59B榴彈槍(主要對空,反UAV).
砲塔後部增厚,改自動裝填機,內部36枚主彈藥,彈藥由頂部裝入(亦是洩壓蓋),裝甲少量增加,NBC空調與電池亦在此處.

底盤,
車體前部增加反應裝甲模組.
車體兩側亦增加反應裝甲模組.
車體後部則是柵欄裝甲.
懸吊改成液氣壓懸吊,可進行仰俯.
動力,換新引擎與變速機,1800HP.

駕駛,改玻璃駕駛,以多具CCD,夜視與熱像儀與顯示器組成數位駕駛系統,必要時(車長授權)可操縱車頂的兩具RWS.
UGV控制員,裝填手改成UGV控制員,並兼車載防衛系統操作手,負責APS與25榴彈RWS的操作.
砲手,他多用途控制系統與顯示器可以用來接入RWS與駕駛系統的影像,必要時(車長授權)可操縱車輛與RWS.
車長,車長系統可以控制全車,必要時他可以兼任駕駛或砲手.

特點,
缺點,車重與車高,車寬都增加,車重可能增加十噸以上.
優點,防護力大幅提高,可對抗ATGM,KE彈.
缺點,駕駛基本上無法從駕駛艙蓋進出,只能從UGV控制員艙蓋進出.
優點,具有一定的反UAV能力.
Go to Top of Page

olddog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944 Posts

Posted - 06/04/2019 :  10:29:22  會員資料 Send olddog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日本人看到 '車重增加10噸'應該就會把案子砍掉了吧?! 裝柵欄裝甲這些,應該會被換成裝主動式反飛彈/RPG 系統?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8/24/2019 :  04:50:0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大和級SSGN,
2020年代,基於美國的 嚇阻武力分享夥伴計劃 下的產物,
實際上是一艘日本版的維吉尼亞級Block V ,美方提供了圖紙或是部份裝備,以及重要的嚇阻武力,
當然,經費全數由日本支出.

大和級由日方承建,並依其習慣修改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東西,部份裝備也換成日製品等等,
不過最重要的武器系統沒有改變,
魚雷管四具,26枚彈藥.
MAC六聯發射器二具,12枚戰斧飛彈.
VPM發射器四具,14枚戰斧飛彈,以及二枚嚇阻武力,也就是三叉戟E6飛彈.

三叉戟E6飛彈是整個計劃的核心,它是D5的縮小版,求塞入VPM發射器內,
估計射程約7500km,攜帶3-6枚MIRV.

大和級一共四艘,美方提供了八枚E6與其彈頭.
所有的嚇阻武力由美日領導人共管,日方無權也沒有辦法獨力發射,反過來說美方也不行,必須兩國都同意才能使用.
潛艦軍官亦無法發射,除非接獲日美兩方的發射密鑰,單一方不行.
至於使用傳統彈頭的戰斧飛彈則由日方掌握.

背景,2020年代中期,北朝鮮問題與二次冷戰環境加劇.
延伸,美方收回了大部份日方持有的鈽,但同意讓日方進入嚇阻武力分享夥伴計劃.
反應,東北亞各國多數反對,日本國內民調贊成者雖大於反對者,但更多是無意見與拒答.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8/28/2019 :  00:44:5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OH-2美國忍者,
本機是OH-1的大幅改良版,
首先它更換了XTS2這顆更強力的發動機,它往所謂的偵查戰鬥型前去,
此時,由於美國軍方種種原因,JMR-Light被大幅延後,但又決定尋找一種可用的武裝偵察直昇機墊用,
因此OH-2中選.

OH-2選用了XM301 20mm機砲,它也是胎死腹中RAH-66的機砲,因此OH-2變成了直系傳承者,
機砲在顎下,並連動一具光電儀,
而原來機額的部份,則改用一具長弓雷達的修改版.

它與AH-64一樣,兩頰都有各有一道凸出的機艙,因此它的短翼更長,一樣各有兩個掛點,
武裝掛載可掛AIM-9,地獄火,TOW,70火箭,刺針等等以及日本的武器,如91式,ATM-6,以及副油等等,
不過估計最大起飛重量約5500kg,因此實際上的掛載能力與AH-1W近似,
旋翼改用RAH66一樣的五葉旋翼.

它有完整的自衛電戰與各種通信資料鍊,
當然UAV的配合與指揮也是必要的.

在日本方面,
OH-2將替換掉OH-1與OH-6,以及一部份AH-1S,整個採購量居然到了90架的數量.
(而AH-64E則是另一個重點,原本的12架D型升級為E型,並增購了24架,使總數達到36架,
使陸自A/OH機隊,逐步簡化為兩個機型)

美國版的OH-2當然與日本型略有不同,由日本逆向輸出授權給貝爾直昇機修改與生產,
並生產百機以上...這也是美國忍者之名的由來.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8/31/2019 :  19:34:5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UF-31,
這是要配合F-3的無人戰鬥子機,技術來源是NG的X-47B.

一般以為日本找諾格是為了F-23,但實際上是為了X-47B,日本在這方面的UAV技術不足,想要在F-3問世前後推出一種UF子機,
需要相當大的資金與資源投入,
但如果轉移現有技術做為基礎發展,那就容易許多了.

NG的X-47B因此被選為基礎來源,它的進度夠,但沒有被UCLASS以及之後的CBARS選上,因此是一種可以被轉移給外國盟邦的備案.

雖然掛上了F開頭,但UF-31(31指的是F-3的子機),並非無人戰鬥機,它仍是與前身X-47B一樣,是打擊機,
基本上是一種延伸彈艙的概念,F-3可以指引UF-31投射各種彈藥,從JDAM到反艦飛彈以及空對空飛彈.

為了省錢,日本人的計劃沒有太多的雄心,他們要求可以在彈艙內各塞一顆日本的ASM或是美國的JSM時,還要能塞一顆AAM,
因此UF-31比X-47B略大一些,並攜帶更重一些(約5500磅),其他基本性能沒啥變化,
雷達是日本自己開發的APG-3/U,它是F-3雷達的縮小版,
節省成本與合併工藝一直是高優先,UF-31與F-3享有多數共用技術與工藝,這讓UF-31的價格很難抑制,
不過F-3的成本反倒是拉了下來.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04/2019 :  22:47:4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10式改,
基於十式戰車的改良升級版.

車長,
車長的獨立瞄準儀與雙武器RWS整合,配置7.62機槍與40榴彈機砲各一.
此RWS由CROWS衍生.
原來車長的50機槍與槍座移除.

砲手,
砲手艙蓋旁有一具使用7.62機槍的小型RWS.
此RWS是直接使用CROWS的低階版.

砲塔,
在彈藥洩壓門之前半部,增加了150mm厚的裝甲殼,
這使得車長塔與艙門也提高了15cm左右.

砲塔後部兩側各增加四管煙榴彈發射器,使數量加倍.
天線座由側方挪至後方,並且角度更斜.(這是要避免被自己的RWS打到).
後方的行李籃修改了柵欄,使其兼有更好的柵欄裝甲性能.


車體,
車體的CCD,前方由一具變為兩具,兩側各一具(類似電子後照鏡),並升級駕駛用的夜間駕駛機能.
主要是要配合車體前方加強裝甲,這個套件裝上後,駕駛在閉艙行駛時,只能完全透過CCD給予的影像行駛,
這是為了改善因10式過於緊致,導致砲塔前方下部有裝甲缺口,為了便利駕駛進出,不得不的妥協.

引入M1新式車側反應裝甲,屬於套件,必要時裝上.
(不打算自己研發,直接引進與整合)

整合塑膠座艙顯示系統,
由於增加了許多攝影機,並且要用這些攝影機做出判斷,因此車長,砲手,駕駛的顯示器與其系統都全面更新,
高畫質,曲面,中型或更大的顯示器,視訊與顯卡能力支援分割,
資訊可以羅列在顯示器上,必要時車長,砲手,駕駛各自的顯示畫面都可以交互顯示.
(例如,駕駛與砲手都可以開小視窗看車長RWS,但無法操作與接戰)
(車長可以看砲手瞄準器與砲手RWS畫面,必要時可以越權操作等等..)


基本改裝大約增加1.5噸車重,加上裝甲套件後,約4噸左右.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08/2019 :  05:45:07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快速發射計劃,
Epsilon/SRB-A
(日本H火箭的固體火箭助推器,Epsilon的第一節即是SRB-A)

第一步是設法降低成本,而最有成效的辦法就是回收再用...

因為SRB是固體火箭,它如果試著搞類似獵鷹火箭方式的回收,
它必須增加控制面(彈翼)與支架腳,
以及四個反推力降落引擎,而且為了便於控制,必須是液體小火箭.

這會給SRB增加相當重量,不過考慮到回收再用的成本降低,或許還是可行.

但目前的SRB肯定不行,要看研發中的SRB-3能力如何,
如果可行,Epsilon與H-3的發射成本都會下降許多.


第二步,回收是以海面平台為主,反過來說,種子島太空中心也很難承擔多次發射,多次回收的要求,
除非大幅擴大太空中心佔地,
或是乾脆連Epsilon發射都改以海基為主.

這個投資必須由政府負擔,民間衛星需求者可能只承擔火箭本身的發射費用,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Epsilon由JAXA拆出,公司化,政府的投資當做是債務再轉成股票,
變成國有民營,然後上市釋股撈回來...

第三步,假設在2020年代中,可以把發射次數增加到一年四次以上,然後逐漸增加,
火箭的反覆耐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回收平台與發射平台都能逐漸灘還,

雖然是低軌道投射,但如此能大幅促進民商用與學用衛星,使得百KG上下的微衛星至10KG更小的衛星產業蓬勃,
會進一步的壓低衛星製作與運用成本.

第四步軍事用途,
為了應付民間需求,火箭數量會逐漸增加到十數枚,使用過的火箭會在2-3個月內恢復可再發射,
因此軍方可以在窗口適合下,隨時投射自己的小型衛星或微衛星.


H-3低成本計劃,
除了要使SRB-3可回收以外,第一節火箭以及籌載艙罩也應該設法回收.
如此降低H-3投射的費用,
H-3預計投射成本是50億日元,但實際上不可能,
只有使用回收技術,才可能壓低到比50億略低一些.

H-3低成本的意義有三,
以大重量前往低軌道,這代表對國際太空站二,會更有發言權.
以增加對同步軌道的部署與訪問,
發射研究衛星與設備載具前往月球,火星與金星.

參與國際太空站二計劃,
這個在2020年代中期以後的計劃,目的在推動第二個國際太空站.


日本太空站計劃與日本載人太空船計劃,
這兩者雖不一樣,但基本差不多是同一件事.

而且火箭回收技術是其前置(能精準回收火箭,才能精準回收載人太空艙),因為日本只能選擇洋上回收.

不論是太空站的艙段或是載人飛船,都是衍生於HTV-X,
前者對日本來說並不困難,它在HTV以來已經累積夠多,
後者則需要相當研發,如果要加快速度於2020年代末期展開,那引入SpaceX的Dragon飛船便是有必要的.
(選擇它是因為它比較輕也比較小)

這同時衍生一個需求與問題,
就是HTV與其他美國飛船,在要求上能互通,必要時交互運用(載具與火箭).

日本自有的太空站可以在HTV基礎上修改,以無人飛船的形式結合數個艙段,
再使用太空飛船發射載人過去.

原則上太空站本身不會很大,人員也不會太多,亦不可能像國際太空站那樣常態部署人員,但它對於自我的技術推進將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在國際站上能做的還是有限.



太陽風防護罩,
又稱超導護罩,這是利用超導體產生磁場抵抗太陽風,
缺點是需要電力,防護(太空站)所在越大,護盾就越大.

優點是,護盾基本上是由超導線圈組成,除了兩個本體以外,其他可以做的輕小可折,
發射至太空時,才展開放大.

測試與實驗,
以微衛星測試在軌道上的效果,包括折展機構等等.
在太空站實驗保護功能,強化太空站對太陽風的抵抗能力.
在靜止軌道上設立大型護罩,測試對地球與軌道上的保護機能,
在衛星上運用保護技術降低衛星被太陽風暴破壞可能性.















Edited by - gera on 09/10/2019 00:13:57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10/2019 :  23:14:45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垃圾車計劃,
載人太空船的延伸,是一有野心的計劃.

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清除太空垃圾,而大部份有成效的方案都需要載人太空船的配合,
垃圾車是載人太空船的改裝計劃,
它預計2-3員太空人,一個無加壓的太空船艙段,用來運輸與在軌道使用垃圾清除器.

垃圾車在軌道上執行作業與運行,需要攜帶燃料與太空人的維生用品,以及攜帶垃圾清除器,
它是第二代載人太空船,是第一代的加強放大版.
當然,發射火箭也必須在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轉移到更強大的H-3A型.


垃圾清除器,
方案a nerf案,
在貨艙塞著一個壓縮的nerf球,至預定軌道後,放出並解壓成為一個巨大的nerf球,
小型太空垃圾撞擊它會被吸收能量,然後失去飛行能力,
它的大小與質量不成比例,也不具飛行能力,因此全程需要載人太空船牽引.

完成任務或時間已到,太空船會把nerf球拉到低軌道,然後釋放牽引器,這其實是個小衛星,
它會繼續把nerf球往大氣層拉,直到兩者都燒毀在大氣層.

方案b 高能雷射案,
在前述太空船貨艙內搭載高能雷射與高精度雷達,電池等,
以雷射將小太空垃圾往地球推落.

簡單,有效,而且能夠軍事化轉用.

a案的缺點是只能應付中小型垃圾,
b案的缺點是只能應付小型垃圾.


H-3A火箭計劃,
H3A為了加速發展與省錢,它將會與獵鷹重型一樣,是將三枚H3捆在一起,將投射運載能力增強至同步軌道大約18噸左右.


初級的宇宙作戰隊的規劃,
一,火箭的投射能力,特別是重型.
二,軌道上的獨立基地.

國際太空站是不能做為軍事用途的.
軌道載具與地球往返載具初期是分開的,因此需要一個軌道站做為站點.
地球人員乘往返載具至軌道站,再搭乘軌道太空船執行工作,

如此三者就能有效縮小體積重量,而重型火箭的開發與發射就能壓低成本,
雖然長期來說,直接以太空梭模式是最好的.

三,軌道載具的開發與運用,

武器化與垃圾車的和平民用計劃其實是二合一.
直接以反衛星武器撞擊破只會造成大量的太空垃圾,但在軌道上佈署載具.
平時可以打垃圾與捉垃圾,
戰時可以用雷射癱瘓衛星或直接補捉衛星,
都比製造大量垃圾好太多.

當然軌道空戰又是另一回事.










Edited by - gera on 09/20/2019 19:15:49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20/2019 :  20:16:2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山口縣,睦陸上神盾要塞

幾千億的案子連幾億購地費都要省,
一來太苛,二來未來難免出問題.

應該把左右315道至316道,上下13道至14道的山地部份全部買下,
原演習場現神盾要塞部份,仍由自衛隊管理,
外頭則僱請當地居民整理,算是敦親睦鄰的一部份,再者將民眾的利益與要塞結合,反對聲浪就小.

要塞本身設計沒啥問題,上述擴展後,會將幾條次要道路一併收入,這也是基地的出入要道,
分為上門(面向日本海,近14道),左門(近315道)與右門(近316道),

上門與左門屬於基地地區,上門距要塞約1.5km,左門大約800m左右,兩者各設一個分隊屯駐所充為門衛與警備,並管制一門CIWS.
右門因為地型的關係,要塞內翻出去就是316道,因此沒有緩沖的基地地區,
一樣設分隊屯駐所,並管制一門CIWS.

三門CIWS提供360度的低空近衛防護,
基地地區充為緩沖地,並在戰時或災時做為運用地使用.

原則上要塞地區還能再擴充三具VLS,也就是全部六具,48格,至於要配備什麼彈就看需求了.

上述的分隊屯駐所,
可以設立RWS數具(三具~四具),設置於類似監視塔上,高度要比CIWS主塔低,沿基地邊界展開,
RWS為雙武器RWS,主要是762NATO+40榴彈槍.
平日使用其光電頭做日夜主動監視.

基地周圍除屯駐所部是磚石牆,其它為高網圍牆,有兩道,前後中間都應淨空,
每隔一段距離要有照明燈桿與監視器.

要塞區是二道一溝,內為磚石牆,外為高網圍牆,中間為深溝,
每隔一段距離也是有照明燈桿與監視器.

要塞區幾個轉角都要有RWS塔,
中隊部負責五個,右門屯駐所負責四個.

中隊部在要塞區內與要塞管理單位一同.
迫砲組三門亦是在此設立陣地.


第二要塞設在秋田縣的男鹿半島.
第三要塞設在山梨縣大月市扇山.


原則上來說JNMD需要六座要塞能完全滿足,不過數量問題先不管,
日本雖然有能力掌握周邊空域,沒有能力進行全國土防空的,
它整個空防系統是建立在以戰機攔截上,地面防空只達到地區防空.

當然,把防空飛彈佈滿全國土也不太現實,要達成得國土要小還夠有錢,
日本國土不算小,又是列島,拉長的.

大東京當然是要中之要,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美軍基地嘛,
所以周邊有六個愛國者陣地,差不多是全軍的三分之一弱.

可是夠用嘛? 完全不夠的.
不說性能,光是戰備值班,保護範圍都是不夠的.

因此大月第三要塞是一定要的,也是雙保險,
第一第二要塞負責看與攔第一道,
大月負責攔第二道,
那愛國者的戰備壓力就減輕了,並且負責攔第三道.

如果夠有錢的話,那麼可以考慮在千葉縣鴨川設第四要塞,
北海道與西南群島某地為第五與第六.

JNMD之後,愛國者才能釋放出來做機動應援,而不是被要地綁死.


Edited by - gera on 09/26/2019 00:42:35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25/2019 :  02:08:16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MV-24,
是基於V-22發展而來,外觀如同大一號的V-22.

特點,
四發動機架構,為二渦輪軸發動機,二渦輪扇發動機組成,一邊各一,
一邊的發動機轉艙,上為渦輪軸發動機,下為渦輪扇發動機,
與V-22一樣,發動機是跟著整個轉艙轉.

由於有更大的升力,因此兩個主旋翼略有縮短,減少了主旋翼產生的各種干擾.

取消了主翼盒內的傳動軸,兩側的發動機艙是各管各的,
省出來的空間用來裝油,續航力大增.

平飛的速度加快.

機體加大,貨艙為2.2m x 2.2m x 11.5m,
可運更多,更大,更重的貨物.

機體機身看來更為圓滾,中段前方,主翼下方的機身上,有輔助短翼,可掛載額外的武裝,充當砲艇機使用.


EV-24(鎚頭),
MV-24衍生的預警機,雷達是楔狀式,前端與機體主翼盒連結,有如鎚頭,
雷達本身為了配合翼盒轉向與折收,因此本身也是可收折式的.

當然,從MV/EV衍生的電子作戰機,信號情報機等等都是必然與要的.





Edited by - gera on 09/28/2019 16:53:49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09/28/2019 :  21:15:2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二四式戰車,
基於十式的改良版,重視量產性與價格的外銷型戰車.

底盤略微放大,長增加50cm(但含砲管總長不變),寬增加16cm至3.4m(與90式等寬),
基本懸吊動力包等機能不變.

砲塔亦是以十式為基礎修改,無線電,光電都是模組化的,可以客製更換,
主砲與射控是固定的.
不包括C4I系統,但有預留安裝空間與電力/冷卻,客戶可自行發展.

人機介面大幅引入商規民車技術,特別是駕駛上.

裝甲,
可以說是變動最大的地方,
本戰車使用模組化裝甲框架,也就是說可以按需求價格換用所需的裝甲模塊,
講直接點就是沒有特異能力,
基本型只能抵抗30mm+機砲彈而已.

因此APS是標配,是TROPHY的改良版,以日本技術改良,它是將一片大平板雷達改成兩片長條型小的,
如此降低成本,在砲塔左右各裝一具的視角是240度左右.
至於軟殺,監測,霧榴彈(24枚)也是標配.

總的說,基本型為42噸,價格只有十式的三分之二.
進階版是加裝反應裝甲,以及第三具APS完成360度防護,重48噸左右,
強化版有更好複合裝甲,總重差不多52~54噸.

本戰車一開始就聘請汽車業界提供意見,修改了生產與量產設計,
因此只要所在國有汽車工業,便可以最低成本與時間完成量產準備.


本車的目標客群是北約標準,想汰換老舊戰車,但對60噸以上的戰車沒興趣,
需要一定的彈性客製,價格要便宜,對於戰車運用環境有些要求與限制,
而且萬一的情況下,要有即刻升級裝甲對應狀況的能力,
還有,不需要空運什麼的特殊規格,普通就好.也不想要薄皮戰砲輪車這種東西.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01/2019 :  05:19:5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輕裝甲機動車二,疾風二.
為了取代由小松(已退出)所開發的一型,改由豐田以高機動車為基礎的輕裝甲修改版.
不過,豐田將高機動車等相關業務都轉移到SUBARU名下,
這是為了保持豐田的純"民間"色彩,軍方訂單與廣銷都由SUBARU接手,並且開始對外國軍方展銷.

疾風一,
即高機動車,為了一併向外國展銷,轉移給SUBARU,並且會隨之換代,此型為最新的2020款,改進不少.
因此正式定名為疾風.

73式中型(1又1/2噸)卡車,
實際上是高機動車的孿生車,屬於日野,大部零組件是通用的,
上述的疾風一與二,本車都由日野所生產,國外展銷都交給SUBARU並貼牌,
日本國內本車仍是日野所屬,疾風一與二同是貼牌.

對非洲與中南美州的銷售雖然是SUBARU,但後續維護零組件其實仍是日野實際負責.
雖然潛在客戶群大多沒有嚴格的排放標準,不過本車系是全部符合日本國內排放法規的,
也就是說,全球都能賣.

73式大型(3又1/2噸)卡車,
五十鈴製造,此車其實是民用軍規車,是民車修改後的軍用車.
由五十鈴負責並追隨疾風面向客戶銷售,
特點是耐用度極好.

*特大型卡車6x4,
這是純粹的民用軍車,以便宜好用為出發點,但只適合道路運輸,
原本是日野,五十鈴,三菱FUSO各分天下,在20年代以後逐步被FUSO奪佔.

74式特大型(7+噸)卡車,
在以前,這是指三菱FUSO的七噸民用軍規車,是民車修改後的軍用車,
戴勒姆在00年代買下了FUSO,在10年代末推行全球整合,
在20年代初Actros成為新一代的74式特大,原有的Super Great停產..
以74式為名的卡車是日本產的,它當然也隨著疾風一同推向市場.

重裝輪,
三菱重工,做為日本的特殊多用途軍規車,它的表現不錯,直到它無法負荷155輪砲車為止,
而國外引的MAN HX不是特別讓人滿意,在20年代中期,戴勒姆透過FUSO將Zetros打入,
逐步的取代了原有的重裝輪,以及其衍生車種.





Edited by - gera on 10/02/2019 00:49:49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03/2019 :  21:17:4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標準模組化步槍,

一種步槍,原則上是以SCAR構型為基底,
要求如下,

槍管,
多邊型冷鍛槍管加鍍鎳硼糢,
工序成本較高,但適合量產,後續養護成本低,
精度由鎳硼膜控制(所以金屬組件都會鍍,浸鍍化學電鍍法)
不同點,
本槍管只有末端與機匣結合處兩根螺絲,前端瓦斯缸管與防火帽,無其他部件.

下機匣,
分為兩個模組,
扳機快慢機模組 與 彈匣模組,
下機匣以聚合物塑料為主,兩模組接合部與上下機匣接合部為金屬加強.
兩模組是分開各自獨立的,彈匣模組基本上可以更換不同接口與彈匣.

握把是小模組與扳機模組接合,握把可更換不同握把片適合手型.

上機匣,
鋼片熱形成沖壓,兼前護木,一體成型,機器人自動焊接,離子切割,
加鍍鎳硼膜,
表面色以熱轉印處理.
上下有戰術軌,機械照門與準心折疊式另加,刺刀,前握把,光瞄,槍燈,雷指器等等也都是額外的戰術模組.

機構同SCAR,瓦斯連桿,槍機拉柄,槍機匣,槍機(CNC切削)等等,
金屬部都加鍍鎳硼膜.

(加鍍鎳硼糢,在困難下是可以省略,但會造成壽期,精度下降)

槍托,
原則上與SCAR通用,亦可自行製造較簡單與低成本的固定托或伸縮托.


總結,
與SCAR比較起來,本槍較重,初始成本高,
但長期量產與養護成本較低,而且量越大越便宜.

槍管加工較困難,但省略一些組裝工序(如準心,下戰術軌)
精度公差理論上由鎳硼膜,但實際上量產難以一一控制,因此冷鍛時就必須高度控制,
這使得成本很難降低.

下機匣分成兩部各有利弊,
但模組化下,如想更換部份彈藥種類,可更換彈匣模組與槍管即可.
基本上這有點畫蛇添足....

塑料聚合物件大量量產便宜,只是模具要做的極好.

上機匣以汽車工業出發,引入熱形成沖壓,機器人等,
除了必須付出重量為代價,
長期成本便宜,省人化.

槍機沒辦法省工,但如今也不是太難處理東西.

槍托大量生產可以很便宜,
其實只要接頭符合就行.

戰術模組都是外加,雖然連準心與照門都外部化了,
槍廠甚至於不負責歸零,完全由使用者自理,
因此在槍管加工精度是不能妥協的...

總的來說,長期成本可以壓低到比AR系還便宜,
現在AR系便宜是因為部份槍械製作成本都已經攤平,
以單支成本比較,本槍是可以比較便宜,只是前提要達到一個量.

本槍目的是為盟國友軍提供一種低成本高精度,彈藥彈匣通用於北約規格的步槍.


M320A1,
M320榴彈發射器的修改版,做一些降低成本與通用性的調整,以便搭配上述步槍.

手槍是M17與M18.


現在有些問題,簡單講,有些盟國太小,有些盟軍太弱,
如果擁有戰車火砲戰鬥直昇機的正規軍為第一級.
那這種小型陸軍是第四級,他們沒戰車,甚至於沒火砲與裝甲車,
可能有幾輛老舊的輪甲車或是根本沒有輪甲車,全軍都是用民車為代用軍車.

他們的輕兵器五花八門,大多老舊或盟邦贈與,
唯一的優點似乎是他們還是使用NATO彈藥,
不過也有一些是使用AK與其彈藥.

原則上,他們仍是正規軍,交流,訓練,協同演習都沒什麼問題,
但受限制國力或是政府,
他們只能維持一支相對和平的軍隊.

另外,有些國家沒有兵工廠,有些國家是已經廢除兵工廠,
有些是連工業能力也缺乏,有些有發展中的工業能力.

因此有幾個目標,
一,重建重整其陸軍的武器裝備,使其達到NATO標準,並有共通性,戰鬥力水準要達到標準,且是可信賴的.
二,零組件與彈藥的供應與屯儲,運輸,管理,以及修理維保,乃至零組件與彈藥泩產性.
三,武器與裝備必須便宜,養護成本低,如果必須佔用軍援,那它最好越來越便宜.
四,如果要擴大量產,那它要夠簡單,耐用,可靠.


裝甲車,JLTV似乎是最佳選擇,彈性大總合能力強,成本雖不便宜,但比起其他專業甲車倒是相對便宜.疾風二剛好可以做低搭配.

運補車輛,那些日系半軍車似乎是性價比高的選擇.

補充車輛,如Hilux等民車...

迫砲,RT120與81迫.
ATGM,TOW與標槍,這貴了些,它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由軍援出錢..歐系沒這好事..
多用途步兵武器,84RR與US版的RPG-7,搭配M72.
機槍,M249系,M240系與M2系.
榴彈,40榴彈發射器,榴彈機槍.
防空,刺針飛彈.

對於四級軍隊,以摩步連為出發點,組織為摩步營,
這些小型陸軍,小則數百人,多則幾千人,換言之談不上多正規,
如果編組演習,小為一個班,大到一個連,混編一個"多國營"就很利害了,
政治性遠大於軍事性...

也因此,裝備,訓練,操典,術語,命令與格式都採用差不多統一的標準,
至於溝通的口語就再說吧.

這樣做的優點是,如果真的有需要對小國總動員(或是他們自己要總動員),
可以快速集結與運輸必要的裝備彈藥組織軍隊.

疾風鷹眼,
即在高機動車上安裝的Hawkeye 105mm系統.

M113-90FSV,
M113 90mm火力支援車,配合一門CMI Defense CSE90雙人砲塔.
(車體來自庫存M113升級)

這是盟軍戰力增幅計劃,對有意願有能力的四級與三級盟軍提供上述兩種裝備,
組織砲兵連與火力支援排~連,
編組混成的合成營.
(這與台灣的聯兵營不同,這些軍隊規模都很小,有些根本沒有旅級單位,他們不可能另外編製部隊,全部捏在一起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







Edited by - gera on 10/06/2019 00:20:56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10/2019 :  01:47:3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Brutus-R,
一種軟後座榴砲車,只是砲管改成M198,車改成Zetros 6X6.

戰力增幅計劃的成員,以軍援方式提供給二級或三級盟軍軍隊,
是重砲連,與疾風鷹眼105的輕砲連混編,成為砲兵營.

原型砲管是M777,為求降本,以封存的M198替代,能力相同,只是Brutus-R的全備重量較重.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11/2019 :  23:30:17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低成本導引部件,
它是將一般軍規高價GPS/INS組件,換成四模(GPS/GLONASS/Galileo/BDS)民用GPS以及微機電INS(比雷射與光纖INS便宜,當然性能也差一些),

優點,便宜,很便宜,
以及,"無干擾"的情況下很準確,可以低於1m.
它是用四模交互比對的方式得出一高精度的數據,非常可靠.

缺點,有干擾就完蛋.

此組件只用來欺侮無電戰干擾能力的小型軍隊,民兵,反抗軍,恐怖份子等等,
對於具技術能力的中型軍隊以上,與接受外國勢力顧問與援助的反抗軍沒有效用.

它本身是一個組件,可用來替換任一種使用標準美系GPS導引的武器彈藥的原來導引裝置,
但基於各種理由,它都是在原廠配置安裝好在彈藥上,並不提供現地前線的安裝與改裝.
出廠時導引部件外殼上有額外的藍白黃紅識別環.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23/2019 :  21:04:0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多能力方陣,或稱方陣復仇者,

這是在方陣武器系統上,就是在其右側,裝上一個多用途武器發射架,
這個武器發射架原先是用於復仇者系統上.

它可以安裝,刺針或AIM-9X,各式70火箭彈模組,標槍飛彈,地獄火飛彈,甚至於雷射模組等等,
多數情況下,都會裝置四枚刺針飛彈,做為輕型船艇低成本的近迫自衛用途.

它提供給一些連SeaRAM都不想裝的船艇使用,
而且某些情況下,可以換裝其他武器,如雷射導引的70火箭彈與修改後可對海的標槍飛彈,充當輕型反船艇用途,
(在左側的光電模組會增加一組雷射標定器)

另外雷射模組(需額外提供電力)也很受歡迎,其主要用途居然是充當低殺傷力癱瘓目標船艇的武器,
其次才是用來打UAV.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23/2019 :  21:53:38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國頭級改,
戰力增幅計劃之低成本巡視艦,

這是提供給盟國盟軍使用的巡視艦,
這些盟國的海軍在數量,技術,能力與預算都不足,並且海軍必須充當海警(或是海警充當海軍使用),
以往提供退除役艦,帳上成本雖低,但設備老舊,運用與維護維修,訓練都困難,反而額外增加援助國與受援國的麻煩.

國頭級改是由日本海保國頭級所改良而來的海事海警船,提供給盟國盟軍使用,
它在建造上的標準仍屬於海警等級,只有很少才達到軍規等級,

在煙囪之前半船身原則上都一樣,包括30mm自動機砲與遙控高壓水砲,
後半的話,
直昇機甲板被拉到船尾,並略抬高甲板,使船尾可以選配拖曳聲納,
煙囪之後到直昇機甲板前,增設了結構物船艙間,但在煙囪之後是凹陷進去,提供安裝二組二聯裝反艦飛彈的空間.
(因此減少一艘警備快艇)
艙頂設置一組方陣復仇者,次武裝依需求選配.

以海警為重的盟軍,使用基本型即可.
以海軍為重的盟軍,可選配加裝反艦飛彈,方陣復仇者上通常選用刺針,增加自衛防空能力.
(亦可戰時快速加裝,線路都事先佈好,操作台是原有的多用途電腦操作台,本就具備多用途多能力與模擬操作的機能,並不需要另外加裝,
多數盟軍都只選用基本型,當然最主要是,選配部份要自己花錢,基本部份則是軍援援助)

有需要增加反潛能力的,可選配變深聲納與拖曳聲納,以及加裝MK32三聯裝短魚雷發射器.
(基本型上即有艦體高頻聲納)

有直昇機甲板,但無機庫也無直昇機輔降系統,事實上多數情況下,沒有航空輔助人員也沒有再補給燃料的能力.
(設計上有考慮,可以選配改裝)
通常是做為多用途甲板,用於直昇機運補與臨時轉移人員之用,亦可選配UAV或是佈雷軌,或是無人獵雷系統(有做過上艦測試,但不太實用..)


國頭改噸位略增加到1850噸,其他沒什麼太大改變,
預計壽命是30年左右,除非有需要,否則不打算大升級,
運轉性能要可靠,長時間海上部署能力,如果人力允許,可使用換人不換船的方式,
大修間隔與大修時程要優異,
而平日的小故障要少並且必要時可在缺乏專業設施的港口情況修理.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0/28/2019 :  02:28:4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傳奇級改,
戰力增幅計劃之主要巡視艦,

國頭改雖然能符合設計目的,但它就這樣大小,因此不可能做為主要運用,也就是承擔C4ISR的綜合節點使用,
以南太平洋為例,此區至少需要50艘國頭改擔任各種工作與任務,
但在它們以上,需要數艘大型艦擔任其領導.

低成本仍是主要要求,這些小型盟國連購置國頭改都缺乏經費,它們只願意承擔人事費用與一部份運用經費,
甚至於一些後勤部件與彈藥仍需要補貼(如果不補貼它們就乾脆不用,放到壞,它們的要求很低,只要船能開就好)

同時也必須具備足夠的性能,甚至於擔任二級盟軍的主要軍艦(自費).

因此傳奇改的變動如下,
降低了軍規比例,差不多5-6成,
76砲,
一組8聯裝MK41,另可選購加裝一組.

雷達是TRS-4D一具加上SPQ-9B一具,
作戰系統與電戰等其實是由LCS獨立級的系統衍生修改而來,
譬如MK-53 NULKA,MK-36 SRBOC,AN/SLQ­32等等.

反潛能力也是,如AN/SQS-62變深聲納與AN/SLQ-61魚雷反制模組,AN/SQR-20拖曳陣列聲納,
MK-32三聯裝發射器二具.

艦橋與煙囪之間可放置兩組雙聯裝反艦飛彈,
另有RWS機砲兩門.

直昇機甲板被拉到艦尾,底下有拖曳與變深聲納的投放口,
原本的雙機庫,改成一大機庫,但拉門為一大一小,
原則上可配置一架MH-60加上一架UAV(如MQ-8C),但多數情況下,都缺乏航空機組派遣.
機庫頂當然是方陣復仇者.

動力是柴-電推進,
由兩具主發電機,與兩具次要發電機,推動兩具電動機,
最大航速是24節左右.

總的說,成本還是最主要的考量,它必須比LCS便宜,才能滿足認捐初步要求,
也就是美日澳紐對南太平洋聯軍司令部各捐二艘傳奇改,構成主要戰力,率領底下的國頭改,
這樣南太平洋聯軍才得以組成.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1/04/2019 :  20:30:5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Enstrom 480B/TH480B,
1.3噸級民用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五人,牌價百來萬,實際價約六七折左右,
主要用途為教練直昇機,人員直昇機,聯絡直昇機,
性能簡單普通成本低費用低,適合教練與雜用.

MD530F,
1.4噸級民用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五人,牌價二百五十萬美元左右,實際價約六七折左右(機體,不含改裝),
主要用途為多用途人員直昇機,
機體性能較好,在高溫高海拔下有較好表現,在輕便,多用途與警用上有不錯的成績,有多種多樣的改裝套件.

MD530FA,
1.6噸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二百多至三百多萬美元(含一般監視與輕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偵查武裝直昇機,
它是在F型機體上施加一般性的改裝,
有輕便型光電球,左右各一武裝掛點,可掛50空用機槍或70火箭彈等,要點部位有輕型裝甲,軍規無線電.
在飛行性能與航程略差一些,定位上高於UAV,低於下述的G型,屬於低配偵查監視機,機載火力只是備不時之需.

MD530G,
1.7噸級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四百多至六百多萬美元(含加強監視輕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偵查武裝攻擊直昇機,
它是FA型的優化版,改裝的幅度與機身材料都不大同,
有較好較大的光電球,左右武裝掛點各二,除50空用機槍與70火箭(制導,可自打自導),還包括多管機槍(更重或座力更大,但射速與火力更強),
要點部的裝甲範圍更大也更好一些,也有軍規無線電,
但整體重量卻沒啥增加,透過引擎調整與加大燃料箱,飛行性能與航程反而與F型差不多.
與FA型成高低配,偵查與攻擊兩用.

以上F,FA,G型三型號,都是軍援清單的基本低中高配置,是中小型盟軍直昇機隊的主要力量.

AH-6i,
1.6噸級民用級改裝軍事輕型直昇機,含駕駛乘員二員,實際價格約六百多至一千萬+美元(含加強監視武裝改裝套件(但不含武器與彈藥本身))
主要用途為軍事輕型武裝攻擊直昇機,
它是由F型另外衍生,近似於G型,兩者差別是,
AH-6i是由另一改裝廠改裝,母廠只提供直昇機,可以搭配ATGM(地獄火),具獵殺機能,因此掛了AH攻擊直昇機為開頭.

它另外衍生兩種次型,
MH-6X特戰型與MQH-6U無人型,前者少量配備但改裝神秘,後者只是測試,未量產.

AH-6i含後勤武裝彈藥並不便宜,因此不在軍援清單上,盟軍得自行採購.









Go to Top of Page

voidmagia
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Posted - 11/07/2019 :  00:42:15  會員資料 Send voidmagi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呃...泰國買AH-6i,8架要4億美元,就算武器扣掉,一架應該也很難低於4千萬美元才對

https://www.dsca.mil/major-arms-sales/thailand-ah-6i-helicopters

Edited by - voidmagia on 11/07/2019 00:42:44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1/07/2019 :  21:06:49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以表面上看的項目,泰軍是把整套系統含飛行員訓練,地勤培訓,包括美方承包商團隊都搬回家,至於有什麼其他暗盤就不知道了,
但就直昇機本身是不會貴到那裡去的,雖然以2噸級以下直昇機來說,也算是天價了.


Bell 412EPI/SUBARU 412EPI,
5.4噸級民用多用途運輸直昇機,含駕駛最大可塞到15人,價格大約在6百多至7百多萬美元左右,實際成交價會略低一些.
用途極其泛用,從人員貨物運輸到警用救護救難至准軍事用途都可行,改裝套件豐富.

UH-2,
SUBARU 412EPI2的軍規版,價格約在1千萬至1千2百萬美元左右,
它包括了直昇機自衛電戰,光電頭,要點防護裝甲,軍規軍事無線電等等,重量略有上升.
與民用版一樣,它本身有極佳的泛用能力.

AH-2,
日本人從UH-2衍生的攻擊直昇機,與AH-1S/F近似,更類似於AH-1W,
作為一種6噸左右級別的攻擊直昇機,它預估的價格要二千至三千萬美元之間.


中小型盟軍直昇機戰力增幅計劃,

在初級教練方面,以TH480B為主,並轉包給PMC執行,
在適當地點設立基地,訓練多國盟軍飛行員(包括地勤人員).

MD530F/FA/G,負責轉換訓練與實機訓練偵察,對地攻擊與支援能力(包括地勤與後勤).
Bell 412EPI,負責轉換訓練與實機訓練(包括地勤與後勤).

一個中小型盟軍的機隊組成,
TH480B,幾架,負責雜用與聯絡用途,
MD530FA,數架,負責偵查與地面支援,
Bell 412EPI,數架至十架,平時充為運輸救護救難使用,緊要或戰時做為特殊快速反應部隊的座機.

中小型盟軍在反恐上軍警一體,因此軍方反恐部隊會直接按事態投入,
基本上是以一個排至一個連特種部隊的規模做空中機動投入.

因此一個中小型盟軍直昇機隊大約十來架左右.

某些盟軍會有更強烈的對地支援需求,或是想編裝更大的機隊,
因此會加上MD530G,
總的說,總數20架是個門檻,只有特殊的個案才可以被軍援到二十來架至三十架,一般都低於20架,
當然盟軍願意自費建軍是更好的.


*虛擬飛行訓練,
以模擬器進行飛行訓練,增加飛行員熟練度,但降低實機運作成本.

*UAV擬似訓練,
它表面上是以UAV配合虛擬飛行做二合一,提供更直感的飛行訓練,
很快的,這東西變質為UAV偵監系統一員,因此又被稱為壓榨飛行員的玩意,
搭配的大型UAV具有良好的籌載能力,本來就可以裝上光電球,
因此從訓練變成實戰,實機要飛,UAV也要飛的狀況.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2/13/2019 :  21:27:59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發電車,
以73式中卡修改,它搭載一具商規柴油發電機與油槽,做為發電,
它有必要的變壓裝備及其接口與傳輸電纜,為多種固定或移動的設備供電,
利用轉接器與充電器,為多種電池充電,
車上除了自己的車用鉛酸電池外,還有一片鋰電池模組,它可能有70~100KWH的容量,做為緩衝之用,
同時,車頂蓋可前後左右展開,其上是太陽能電池板,亦對電池充電.
另外,駕駛艙後方有一具手動可伸縮的高桿照明燈.

電池車,
以73式中卡修改,以裝置鋰電池模組為主,總容量可能有1000KWH,但需要專用的超充設備或讓發電車努力運轉充電,
車上另有小型柴油發電機幾台與油槽,
同樣也有可展開的太陽能板,以及伸縮高桿照明燈.

以上它們都一對一配置了塑料油槽牽引車.

快速淨水車,
以73式中卡修改,配置取水裝置,淨水系統,出水裝置,
有一台柴油發電機供電,亦可外接電力,
其淨水能力可略分為二,使用水與飲用水兩級,也配置標準的水體檢驗盒來查驗水質.
也配置了牽引車,攜帶淨水耗材與折疊塑料水箱,輸水管等等.
(另有大型貨櫃式淨水裝備屬於工兵,本車是配置在支援部隊底下)

快速洗衣車,
以73式中卡修改,配置三洗二烘的商用機,有一台發電機供電,但不足支持五台全開,只有外接電力才能全開運轉.
連續洗衣時,亦需要外接供水.
本身配置了一台塑料水槽牽引車.

快速洗浴車,
以73式中卡修改,車上為一電熱型熱水器,並搭配發電機,
在車旁以帆布鋁管等搭起五人用的淋浴單間,但也配置一個帆布搭起的單人浴池(通常是為了"特殊用途",除非有用到,否則不搭設),
多人使用下都需要額外的供水與供電.
本身配置了一台塑料水槽牽引車.
車頂展開是具太陽能加熱板的功能,不是光電板.

快速伙房車,
同上,以電加熱為主,但也可支援多種燃料加熱,因此配置了兩種爐具,
亦支援兩種模式,一是後方製作好的團餐,只需要加熱與做湯即可,
一是現地以材料製作,
通常情況下是混合式,由後方供應團餐主菜與濃縮湯包,再現地煮飯與整些材料做一兩道菜.


工廠車(水電)
工廠車(機械)
工廠車(木工)
工廠車(製作)
移動式工廠,車上有對應的各式裝備,器具,
除了物料材料零件大部份都需要現地調達以外,
可以進行拆解,重組,修改與急造製作等需要項目.
第四種車的製作,是指車縫修補,3D列印之類.鐵工類則分到機械內.

宣傳車(視訊),
支持一個大型銀幕與喇叭,並攜帶二個中型銀幕可搬動與供電,
車上有一套播放系統,可以對大銀幕與無線的對中型銀幕傳輸,
而又有一套無線系統接收傳遞的視訊內容.

宣傳車(製作),
一套視訊製作與剪輯系統,它本身的無線系統可將製作好的內容直接傳給視訊車,亦可直接直播.
搭配天頻車或其他無線有線通信,可上傳視訊.

宣傳車(採訪),
本車是一般的民用4WD車,配給採訪組使用,配備攝影,燈光,UAV,GOPRO之類的裝備多種,並可將錄製的影像傳遞給製作車的通信系統,條件許可下,可直接直播.


Edited by - gera on 12/15/2019 03:12:41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2/14/2019 :  21:19:25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CH-153超級種馬王,
同軸反轉式主旋翼,四發動機,H尾翼與推進扇,
長約38m,貨艙約長17m寬3.15m高2.45m,
空重22噸,最大起飛重量50噸,
巡航速度200節,戰鬥半徑160浬,航程700浬,
左右短艙有輔助短翼,不外掛可增加飛行性能,也可外掛副油或武裝.

重型直昇機或稱為起重直昇機,不適合陸戰隊使用,因為難以上艦,但常用於吊掛特殊重物.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2/17/2019 :  00:06:27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M220超級八,
表面上是從M110A2延伸而來,實際上是全新造開發的八吋砲,配備一門55倍徑203mm砲.

拜155彈藥的發展,在其基礎上開發的八吋新彈種,
一般彈35km,
GPS導引彈50km,
RAP火箭助推/GPS導引彈70km,
按彈藥技術,預定擴展到120km以上.

車體是原來M110翻新改造,由五對路輪改為七對路輪,車體長約9m,含砲長12m,
全重48噸,發動機更換為700匹馬力.
除了砲架也完全不同之外,同樣是露天設計,不過多了一個可電動折收的遮雨棚以及APU,
車上沒有彈藥也沒有副武裝.

配合的是一輛類似於CM24但更大一些的運彈車,
彈頭本身仍是手動吊桿運彈,半自動上彈,裝藥倒是實現全自動裝藥填裝,
裝載的彈藥只有36發(含藥),這是因為高價值彈藥需要額外的保存裝置,佔走一些空間,以及全自動裝藥的機械設備,
車上有一具RWS,也是整個砲班火力最大的武器.

每連四門,一營12門,只部署軍砲兵重砲營,一般只進行50~70km的火力戰.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099 Posts

Posted - 12/19/2019 :  21:22:1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M270G G-MLRS,
M270 MLRS的升級版,基於A1/D1的升級,除了火控的升級,還包括,
可選的裝甲強化套件,由額外的裝甲板與柵欄裝甲組成,掛點預設,可快速加裝.
駕駛輔助系統,提供相當於二至三級的自動駕駛性能,
一具RWS,
更新的無線電與資料鍊.

基本性能與過往沒啥不同,只是可支援更多彈種,以及網路中心戰的能力,
而G-MLRS單純只負責發射,
總之,它現在可以發射火箭,導彈,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等等,當然,搜索,監測,導引都是別人的事.

一個發射連有二排共六輛,但每輛都對應二輛運彈車,攜帶多種導引彈藥,
一個營有二個發射連,第三連是一個支援連.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4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