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軍事相關問題發問專區
 裝甲車輛的歷史(同步發表於個人臉書)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8頁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8/08/2021 :  10:21:0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3
再從2020年以後拉回2000年代,EFV是舊設定不符新時代,FCS則是新設定不適應當下戰場,載人車系有幾種車是大底盤小底盤都可以,但用120mm炮的XM1202、155mm炮的XM1203、裝9名步兵的XM1206,縮小輕量化有困難,9名步兵很佔空間,120mm與155mm彈藥一樣佔空間。
而戰車主炮彈藥從二戰的近百發一路縮減到冷戰末期剛過40發,南韓K1A1剩不到30發,馳車如果車身後裝人不裝炮彈甚至只剩十幾發,反戰車飛彈發射車的水準,FCS發展時在測試的M1128用稍小的105mm炮,最多只能塞18發,不到20%。
車上炮彈少就變成補給頻率大增,反戰車飛彈車這種只要打敵軍戰車還很容易被敵軍戰車反擊破壞的車種,彈藥反正消耗不快而被炸掉太多反而浪費,只有10發上下是無所謂,戰車與自走炮從步兵軍犬到戰車碉堡、這年頭甚至包含直升機與部分飛機,都要能打,也都有武器能打,彈藥不足每小時都要再補給的話,會嚴重降低戰略機動性。
而北約國家剛開始研發主動防禦系統,蘇聯時期就有成品的俄羅斯馬上提出反制案,2008年公開最新步兵戰防火箭,RPG-30,抓準當時已推出及研發中以散彈或榴彈的攔截系統弱點,運算速度,且引爆時彈藥破片是無法濾除的雜訊,對下一個目標至少要留0.2秒空白時間、0.4秒以上才能再度迎擊,所以這個肩射火箭採大小雙管設計,小口徑火箭比大口徑火箭提前0.2秒射出,可以先引爆ERA,也可以讓攔截系統來不及處理破壞力較高的大口徑火箭,進一步墊高主動防禦系統的研發門檻,對RPG-30防禦效果相對較佳的NERA與傳統裝甲重要性再度提高。
而沒有新款戰防武器的地方,以色列伊拉克等地則以戰術彌補,在預設伏擊地點準備鋼琴絲陷阱與一票射手,曾有3分鐘內射出超過40發各種RPG的新聞,對M1A2或FV4034這種裝甲厚實的傢伙就是賭能打到焊接縫隙之類只能靠運氣的弱點,對其他車輛則是保證炸光ERA與主動防禦系統攔截體。
考慮到這還不是反戰車飛彈這種高價品,而是容易取得的肩射火箭,反戰車飛彈只會有更難搞的設計,比方真正的從車頂方向俯衝的頂攻,任何防空系統都難涵蓋的方位,西方的主動防禦系統研發門檻被墊高,原本的輕裝甲設定,對XM1202/1203/1206這幾種最接近前線的車種明顯不足,RPG-30公開同年FCS計畫取消,或許是偶然,但也或許不是偶然。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0:0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8/08/2021 :  10:21:4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4
俄羅斯版FCS,成功或失敗?
FCS的優點與問題,其他國家都看到了,在有可能的狀況下也做出類似的選擇,比方繼續使用主戰車、或引進西方第三世代戰車,放棄以輕型車或輪型車取代主戰車的構想,引進無人機與戰術資料鏈,在美國海陸士兵拿自己買的iPad在阿富汗發揮奇效後、引進類似的平板電腦當顯示器,在雜用車上加上裝甲與RWS並考慮防地雷設計等。
但因財力與技術,還有或許是更重要的,西方第三世代MBT還有辦法追加外掛裝甲滿足防禦力需求,豹二與M1剩餘底盤炮塔也多到可以繼續翻修外銷,所以大部分國家在戰車、步兵戰鬥車、自走炮等重型裝甲車領域,繼續沿用相當於西方第三世代戰車裝甲車的改良車與升級車,或如中共發展基於同一時期舊概念的新車,很少新花樣。
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平心而論,蘇聯第三世代裝甲車的概念與技術都不差,干擾系統Shtora、主動防禦系統Arena、炮射飛彈、ERA及NERA等都有獨到之處,但T-64/72/80與豹二A5、M1A1、FV4030/4等車的差距,實質上是中戰車與重戰車之間的差距,沒有1個世代的技術差補不回重量帶來的防禦力差距,源自T-54/55的架構已經沒有彈性了,必須另起爐灶。
另外,蘇聯留下20種底盤55款車,裝甲車體系定義明確但複雜度高到不像話,蘇聯養得起俄羅斯受不了,而且像自走炮這些,多數與西方產品世代甚至定義差距比主戰車還大,這同樣也是要另起爐灶。
所以,俄羅斯改良現有車輛的努力雖不停歇,比方沒完沒了的T-90系列,或三棲步兵戰鬥車BMD-4改裝主戰車125mm炮當兩棲輕戰車卻還是自走炮編號的2S25之類,但真正重點擺在重新定義戰車裝甲車體系,二戰後第五世代戰車裝甲車體系。
因整個1990年代俄羅斯經濟等於崩盤,直到2000年代北約的阿富汗戰爭帶動過路費收入,與德國對俄羅斯大規模能源礦產投資,以及2008年喬治亞打得不漂亮以後,俄羅斯推動軍事研發採購制度的革命,才有錢搞新的裝甲車體系,導致俄羅斯新體系比美國Stryker及FCS晚了十幾年。
但晚提出也有晚提出的好處,FCS時還沒成熟甚至還沒出現的技術,晚幾年就出現了,比方iPad 2成為民航認可的設備後,俄羅斯直接投入類似產品的研發,當成各軍種的標準終端設備,資料鏈與戰場管理系統的定義建構也省事不少,只有控制搖桿長得像PlayStation用品,而不是美國選用的X Box搖桿,不知道是不抄美國的俄羅斯軍火工業最後矜持,還是國內流行使然......
如果說美軍Stryker與FCS像英國1930年代初統一發展Carden Loyd與A4雙車系,保留的M1A2則像A1/2車系的話,那這時的俄羅斯也與1930年代初的蘇聯相同,5+1種底盤,當初是Vickers系的T-27/37/26/28/35與美國系的BT,現在則是5種有人車與1種無人車,都是大小差很多但應用共通技術概念的車。
這種共通視為巧合,不如說更像重視快速全球部署的海洋國家、與陸上就能走到戰區的大陸國家之間,即使時代科技不同,卻因需求相同,得到類似結論。
有人車是相當於HMMWV的雜用4輪車GAZ Tigr車系;4~8輪MRAP等級底盤裝甲汽車Typhoon;蘇聯舊有的BTR車系繼承者,與美國M1126車系相當的底盤,8輪車VPK-7829 Bumerang;BMP/BMD/MT-LB替代者,25噸級履帶車Kurganeets-25;主要作戰車種通用履帶底盤,50噸級履帶車Armata;無人車是10噸級Uran-9。
這5+1個車系中比較低階的3個不是傳統蘇聯的車系,無人車Uran-9另行敘述,GAZ Tigr是2000年前後替中東市場設計的車輛,外銷失敗俄軍撿來用,雖然是無裝甲雜用車,但也能加上裝甲、RWS、以及消防等其他設備,防禦可達俄羅斯GOST/IEC R 50963-96標準的等級3~5、約相當於STANAG 4569等級2的水準,雖然後來中共生產版本主要是警用,俄軍用法與HMMWV一樣,內部空間寬敞到可以當指揮車。
Typhoon則是多廠都能生產的共通規格軍用卡車底盤,有駕駛艙在引擎後的民用卡車造型、以及駕駛艙在引擎上的軍車造型,主要是當運兵車,4輪版裝8人,6輪版12~16人、或10名傷患又或載1個班兩棲浮渡,V形車底設計讓防禦力達STANAG 4569等級3b,裝甲更達等級4,後方的卡車車斗可以裝很多東西,通常是不裝但有可能裝大口徑榴炮迫炮,其他如RWS、防空飛彈、戰防飛彈、火箭、核生化及起重機等套件都有,可以說另3個高階車系有哪款失敗的話,都能改用這個便宜耐操的底盤墊檔,只是裝東西前的車身高度已超過3.2公尺,大部分款式比AAV-7還顯眼還危險。
另外3種底盤雖然有明確對應的蘇聯既有車種,如Armata是主戰車與自走炮,Kurganeets-25可代替BMP、BMD、MT-LB與迫炮車,Bumerang繼承BTR,但在共通底盤的前提下,Kurganeets-25與Bumerang原則上是同一種底盤使用路輪與履帶,但不是輪履雙用設計,而且履帶車依然只是用1對動輪驅動,這年頭8輪裝甲車4對路輪驅動的8x8設計已經是標配,傳動設計完全不同,所以重量與防禦差不多、就是履帶路輪不同的Kurganeets-25與Bumerang,與重量差一倍但盡量用共通零件且都是履帶的Kurganeets-25與Armata,哪邊底盤共通性比較高,是個問題。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0:3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8/08/2021 :  10:23: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5
不過在車身上半乘員艙與武器裝備部分,受到VCTP/TAM到FCS等西方概念的影響,這3個底盤都是以步兵戰鬥車設計為基礎,留下的空間都能在裝步兵戰鬥車用RWS之後還載1個班步兵,也就是長寬高炮塔環甚至電力供應都十分接近,這些空間在戰車與自走炮次型號就是裝彈藥與自動裝填裝置,指揮車、偵察車、運兵車等其他型號也能塞對應的裝備,因為預留內部空間及加裝ERA/NERA附加裝甲的掛架近似,所以給這些底盤的裝備有因應任務而不同,但除了底盤承受能力或口袋深度不夠之外,原則上武器都能互通甚至互換。
能互換的最明顯案例就是這些車公開時,各底盤步兵戰鬥車車款裝的RWS、Bumerang-BM/BDUM-30 Epoch,這是掛在Bumerang計畫下的步兵戰鬥車用RWS模組,基本武裝是30mm快炮、4發能對付戰車也能對付一般目標並擊敗ERA與主動防禦系統的9M133M戰防飛彈、與同軸機槍,還有一票攝影機等電子系統,不像簡單的西方RWS,而是與BMP-T一樣複雜的RWS,只是這次內部電子系統大規模商規化,這點又與西方相同。
其他還有像設計時就融入車身的新型主動防禦系統Afghanit,不像T-80/90與BMP-3追加Arena之後那樣顯眼與可能卡到其他系統,讓這堆車系外觀與FCS車系一樣簡潔,還能與空軍Su-57共用AESA雷達與其他電戰系統技術,比之美國1990年代出現的ALQ-211有更佳的跨軍種同類技術整合性;俄羅斯陸軍也利用北約國家經驗應從空軍手中搶到一些飛行器使用權,發展營到旅級的PChela-1,還設立無人機專業企業Zala製造排連級的Zala 421系列無人機,湊齊自己的無人機體系等等。
當然也有互換性有問題的案例,如可裝在T-72/80/90、2S19、Armata、甚至重型卡車底盤的新款152/155mm炮塔型自走炮模組2S35,裝上Kurganeets-25還只是看起來像KV-2這樣重心偏高,裝上Bumerang恐怕真的會像A7V與KV-2一樣重心高到只能在平地上行走與開火,即使理論上2S35能疊上Kurganeets-25與Bumerang,實際上大概不會超出研究領域。
同樣的還有只裝輕機槍的雜用RWS,Armata當然能輕鬆裝上,但Armata車系重量2倍於Kurganeets-25車系的理由主要在裝甲,在後方對裝甲需求比較低的運兵任務用Armata底盤根本浪費,BTR-T或BMP-T要裝的火力也是步兵戰鬥車等級,大概只有一些戰場改裝或實驗才會只裝這種等級RWS。
說到Armata最大長處的裝甲設計,與Strv 103或FCS車系一樣,沒有裝人的炮塔就能把乘員全塞在車身內的裝甲盒,而且車身正面很容易設計高傾斜度裝甲提高視厚度,因此外界估計,即使在還沒裝上附加裝甲與主動防禦系統的情況下,Armata乘員艙防禦力均不下於目前改裝到重量75噸級、比Armata多一半的西方第三世代戰車群。
若說第四世代的Leclerc是與第三世代同等防禦力而重量輕10噸的話,Armata車系中的戰車T-14以50噸而有不下於75噸車的防禦力,和XM1202以24噸而有不下於55噸車的防禦力一樣,同屬第五世代。
不過Armata並不能視為FCS構想的放大版,至少Armata的戰車版T-14與步兵戰鬥車版T-15有個有趣的不同,T-15是運兵車輛常識的前置引擎,T-14卻是戰車常識的後置引擎,這樣的設計減低兩者的共通性,但也有其不得不然之處:運兵車從後方下車優於上方、後上方、側方、與前方,已是不爭事實,Bumerang也是把BTR-60/70/80/90的上方與側面改成後方,T-15也只能這樣做。
雖然把引擎移到車前似乎是對防禦有好處,但實際上在SPz 12-3時就有教訓,引擎蓋上方鋼板太厚則人力無法掀起,下方與前後會卡到的東西更多,電動馬達還好,汽柴油引擎常要檢查,這讓前置引擎裝甲車的前上方總有一塊鋼板厚度很難超過40mm,多數選擇20mm,頂攻武器普及的時代,這是死角。
以色列Merkava從Mk3開始引進模組裝甲,蓋在這塊薄鋼板上方,要修引擎先拆模組裝甲再修,算是減緩防禦問題,但這也解釋為何Merkava的模組裝甲是一堆小塊,而Leclerc卻很大塊,一塊好幾噸的大塊模組裝甲哪個兵能不靠工具搬開?T-14選擇讓車頭裝甲能自由加厚且不依靠小塊模組,引擎只好後擺。
不過更有意思的可能是T-14的炮塔設計,雖然是無人炮塔,但不像M1128這樣一根裸炮在車頂,還是把125mm炮與自動裝填裝置裝在裝甲箱構成的炮塔中,內部有剛好能容1人的空間,充當火炮後座行程空間,是裝得了人的無人炮塔。
由於T-14的火砲及自動裝填系統技術上源自T-64/72/80/90以來的體系,需要裝填機構與彈藥轉向空間,以及火炮後座空間,但更重要的是若自動裝填系統故障時,人員不用跑到車外處理,從乘員艙進入炮塔即可排除故障,或手動代替裝填設備,考慮到戰車非常容易因為外來穿甲彈故障,這種設計合理,當然開炮前人要躲開,否則炮身後座就製造肉醬了。
而且炮塔的裝甲殼除了保護外還能當掛架與插座,掛在外面那個大金屬箱不只能內裝空氣、模組裝甲塊、雜物,到這時代還能裝主動防禦系統用的雷達,各種通信干擾匿蹤等用途的電戰系統,或是容納主動防禦系統部分結構與彈藥,這堆都是FCS車系想裝但因計畫取消而沒裝的東西。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1:0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8/08/2021 :  10:23:4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6
透過這樣的設計,T-14理論上將有超越當下所有戰車的能力,即使M1與豹二車系的底盤還容許進一步加裝東西去抗衡T-14,但動力與底盤強度相同的T-14加裝潛能只有更高,更不用說還在50噸的T-14運輸上比衝到75噸的這些車更便利,唯一問題只剩口袋深度,M1與豹二還有現成車身能改裝,T-14要全部重新打造,而且還有競爭性的Kurganeets-25與Bumerang底盤提出安裝125mm炮計畫,即使Armata底盤在後續升級潛力上有絕對優勢,但眼前買不起則優勢不過是空話。
如果說T-14還有優勢的話,Armata底盤的其他車種更麻煩,2S35與AMX30 AuF、Palmaria、AS-90等自走炮設計一樣,可以裝在多種底盤上,使用還有大量存貨的T-72/90底盤更便宜,不用把寶貴的Armata底盤用在自走炮上。
步兵戰鬥車與BMP-T雖說防禦力越強越好,但戰車步兵戰鬥車搶預算,而且還有Kurganeets-25與Bumerang可以當步兵戰鬥車,T-15很難有勝算,即使提高防禦力是步兵戰鬥車的發展趨勢,但Armata底盤車輛的量產一直拖延,主要還是在口袋無法支持這個趨勢,一如Char 2C及A1無法大量生產。
那,Kurganeets-25與Bumerang的防禦力能勝任步兵戰鬥車需求嗎?那要看BMP-T的任務是由戰車還是步兵戰鬥車接手,或者,Uran-9能不能接手BMP-T的任務,並像美軍對XM1217~1219曾有的期望,走在前面代替裝甲。
在此俄羅斯與美軍的選擇不同,美軍選擇UH-60能空運的2.5噸車,俄軍選擇10噸的車,不僅有較厚裝甲增加在戰場上的殘存性,車上同時安裝的30mm快炮、戰防飛彈9M120、發射燃燒彈或FAE的RPO系列火箭、與機槍,9M120也能換成9K38/333或9M133,不管來哪種目標大概都能應付,控制則有專用操控台或平板電腦簡易控制兩種方式,理論上很好。
不過現在的自動駕駛AI,不管哪個國家哪個廠,都是不該殺人的民用車容易殺人、該殺人的軍用車卻總是會放過人類,比美M247的智障程度,靠人工控制的人因介面與資料鏈也可能有問題,前線評價不佳,到2020年才擺脫測試品階段,但在未來俄羅斯陸軍中的地位仍難確定,與3種新的載人車底盤狀況差不多。
或許,比起FCS車系只有XM1203出現原型車測試,後繼的NGCV系統各種裝備等於劣化的FCS,俄羅斯第五世代的6個底盤都在測試甚至已經服役,而無人機、戰防飛彈、戰場資料鏈等都另行發展而不綁在一起,避免哪個感測器顯示器不行就連車與飛機都受影響的狀況,甚至像自走炮2S35與戰場防空系統2K22的次世代96K6,底盤從Armata到Typhoon甚至其他民用重型卡車都可以,整個第五世代裝甲車輛體系進度穩健得多,不過到最後能實現多少,還是要看看。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1:3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8/08/2021 :  10:27:5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先暫時停在這,其他國家21世紀的部分還在整理,而自己身體不好,先前就想找皮膚科看診,但老家新北板橋就是疫情最嚴重地區,還有醫療院所院內感染,現在待的新竹關西沒有皮膚科,先前要去竹東看病時,竹東剛好爆發院內群聚,也不能過去......
下一段開始應該會先講日本十式與十六式,畢竟是少數新戰車.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0:3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7
FCS之後各國裝甲車與相關系統
雖然說俄羅斯可能會是最早推出第五世代裝甲車體系的國家,但首次公開展示原型車已經是2015年,離FCS提出已有12年,若從Stryker提出開始算甚至是16年,這段時間內一堆國家都有自己的裝甲車計畫,即使現在看來技術與概念都不到FCS的水準,包括FCS後繼的GCV與NGCV,與FCS一樣搞不下去、或還沒結束但大概搞不下去的,倒是不少。
因此接下來介紹的東西,是以獨斷方式判定應該會有意思的東西,感覺不怎樣或不確定的計畫,就只會帶過甚至不提。
戰車方面,冷戰時的戰車先進國在FV4034與T-90/84以後,幾乎都是舊車改裝升級,但因這堆戰車多半都還是最強戰車,所以相關國家即使有新車計畫也都停在計畫,勉強來說只有日本的一0式算是新戰車,但在很多意義上來說,一0式的出現讓Leclerc不再是僅有的全新第四世代戰車。
一0式有一點像FCS車系,為強調戰略機動性,所以強調壓低車重而非提高防禦力,理由則是德川幕府留下的禍根:作為軍事城市的江戶、今東京核心地帶,以天然河流加複雜的人工河道構成多層護城河體系,入侵者必須通過多條河道才能逼近天守,防禦者則能用小船內線調兵機動防禦,沒有捷徑。
而德川幕府倒台以江戶直接投降的方式實現,二戰也一樣,護城河兼運河網沒被破壞填平,二戰後日本經濟快速成長,這些河上方變成一堆橋以利交通,但多數橋樑承重僅44噸,德川幕府周詳的防禦考量變成魔咒,因此日本政府規定超過這重量的車輛行駛需事先申請,因為這樣才能安排重型車輛行走少數承重能力較高的路線。
更糟的是德川幕府避免造反的參勤交代制度,各地諸侯或其家人要在3年內輪流往返江戶與駐地當人質,高官走的路當然會持續花錢整修擴大,兩百多年下來,本州島只有通過大東京區的道路才是便於大規模調動的大道,繞行其他道路便利性與速度大減,讓東京的橋樑強度限制日本大部分地區的大規模單位調動。
如果這還不嚴重,那日本自衛隊專門運輸履帶車的七三式特大拖車只能運40噸才致命,九十式戰車調動不是自己跑就是要租民間拖車,遠比內部調動車輛要慢,一0式只要少帶一些東西或拆掉一部分模組裝甲便可用七三式特大拖車,甚至一0式有沒拆模組裝甲就用七三式特大拖車運輸的紀錄,但要讓最大運輸能力37.6噸的日本C-2空運,不拆東西就不行了。
政治上強調航程長的日本C-2如果能空運戰車會惹起爭議,不管能不能都當成不能最好,但日本其實也有不同研發計畫的協調問題,可能真的不適合空運,更明顯的問題是一0式另一個第四世代戰車的表徵,資料鏈。
美英法陸軍在1980年代各兵種自行發展資料鏈,到1990年代進行重新定義與整合,2000年代美軍再提出FCS Network進行第二次定義與整合,浪費時間金錢的重複作業甚多,這是領先者摸索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學費。
但晚十年隨九九式自走炮起引進資料鏈的日本也這樣搞,一0式推出才跟著進行第二次通用資料鏈定義,更晚的十九式輪型155mm自走炮推出,才讓炮兵的資料體系能與一0式的戰車資料體系整合,就讓人想問落後者有必要連這種摸索也跟著學嗎?
雖然說iPhone推出之前與之後的科技實在差太多,不換不行,連帶讓日本人能繼續誇稱追上iPhone趨勢的一0式資訊終端,軟硬體規格比Palm到PDA時代的FBCB2資訊終端領先至少一個世代,但這同時意味一0式的資料鏈與其他單位不相容,特別是這時陸上自衛隊最主要偵察系統,AH-64D與OH-1,以致一0式與其他單位交換資料多需靠語音,應用模式等於美軍FBCB2前一代的IVIS,大幅減低日本採購AH-64D的價值。
雖然幾輛一0式與M1A2 SEP遭遇的話,一0式之間無論開火或戰術協調都有速度精度優勢,尤其長車可透過觸控螢幕直接分配目標給僚車,並進行跨車越權射擊,更好用;但M109A6、M270、AH-64D等,能盡速以M1A2提供的目標資料支援M1A2,資料鏈升級前的九九式與OH-1,只能通過語音無線電得知一0式正在交戰,因為缺乏戰場管理系統的即時戰情顯示能力,跨兵種協調便差一截。
日本當然也知道這問題,所以隨一0式的服役,推動既有資料鏈的升級與整合,搭配的裝備是十九式裝輪自走155mm榴彈炮,這是以九九式自走炮火炮部分改出的卡車炮,敞篷,定位是代替拖曳榴炮SP70而非九九式自走炮,重點是戰情系統與一0式的同世代且能交換資料,象徵意義是日本最新世代戰場情報體系追上美國。
至於戰車單體的性能,重點在減重的一0式依然使用44倍徑120mm炮,預留未來換裝55倍徑炮以及更多電子系統的潛力,這點是比沒有升級空間的九十式好,但升級前火力增強主要靠新設計炮彈,資料鏈,以及更可靠更高速的自動裝填系統。
一0式的機動力則維持液氣壓懸吊的優秀惡劣地形因應能力,即使引擎輸出降到1200馬力而略低於九十式,但加上低重量以及更先進的變速箱,依然屬於高水準;防禦方面因為還是2人炮塔,沒辦法像第五世代的FCS或Armata車系以無人炮塔大幅縮小需防禦範圍,但同樣有人炮塔的第四世代比較的話,特別小的體型以及高傾斜度的炮塔正面,看來像豹二A6的縮小版,外形防禦則是FV4201以來英國戰車與Merkava的高傾斜度防禦概念,配合雷射預警系統自動發射煙霧彈、以及減低紅外線訊號與噪音的材料等,防禦力號稱足以抵擋當下各種先進戰車炮的攻擊,至少不下於九十式。
由於40~48噸的一0式與50噸以上的九十式都是用自動裝填系統的3人戰車,不能靠減人提高防禦力,減重提高防禦力的重點還是在材料,這方面一0式與第五世代裝甲車一樣,複合裝甲部分不只用上鈦,還有日本全球產量居冠、特定方向強度高於鈦而密度低於鈦的碳纖維,藉由材料方向性強化必要角度的強度以及其他方向的彈性,以這些九十式時期還不敢用在戰車上的材料與加工法,一0式採用的複合裝甲重量及涵蓋面積比例,明顯大於九十式。
一0式裝甲模組盒看來比較像豹二A6楔形附加裝甲的雙層鋼板設計,基層裝甲雖可能只是鋼板,但這年頭的鋼板已經不只是延軋表面硬化加上稀有元素強化對抗AP能力,還會控制結晶過程,在鋼板內預留控制好的晶洞,不僅減低密度,受力沿解理面破裂時馬上會碰到晶洞而停止,對HESH抵抗力大幅增加,對HEAT產生類似陶瓷材料干擾噴流的效果。
美軍稱類似構造的鋼板為泡沫裝甲,打算用在M1A2升級案上,Leclerc在2010年代末的升級據信也把基底裝甲換成類似概念的裝甲板,雖然不能確定日本與美法的泡沫裝甲細節與性能是否相同,但全新生產的一0式在這方面就比老車改良快一步。
而這時代裝甲技術的進步,還不只是泡沫裝甲這類材質,1950~1980年代的複合裝甲或反應裝甲設計,基本上與1920~1930年代那些用表面硬化鋼板的戰車一樣,就是一片片平面材料,因為非平面材料的加工與效果無法掌握,硬要幹就會像捷克PA2那樣無法量產。
但1990年代各國開始公布一些方盒內裝拱形裝甲塊,不管是ERA還是NERA,這也與1930年代戰車裝甲形狀開始複雜化一事一樣,對材料及彈道研究進化,出現兼顧形狀強度與便利性的設計,且讓本來是主戰車裝備品的這些附加裝甲能用在多種等級裝甲車上,對2000年代西方國家在伊拉克碰上的城鎮戰多角度偷襲,能更有效的應對。
當然,底盤與懸吊限制還是在,像M1126車系就很難多裝,M1128更是沒得裝,除非你把那個冷卻風扇組當外掛裝甲看待;英國源自奧地利西班牙合作ASCOD的Ajax雖然裝得上去,但震動與噪音都嚴重到難以忍受,這也是重量超過底盤懸吊最佳設計範圍、但沒超過安全限度時容易發生的事情,不上車的要士兵忍受,上車的嘔吐物與髒話齊飛但吵得自己都聽不到。全輕型底盤FCS失敗以致NGCV要與俄羅斯一樣有重型底盤,這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相對較輕的主動防禦系統再度浮上檯面,在2010年代逐一裝上裝甲車與主戰車,讓這年頭戰車炮塔越長越像1960年代一堆未整合天線的軍艦上層結構,不是感測器天線就是發射器;而與那些想整合在FCS之類新底盤上的北約主動防禦系統不同,俄羅斯與以色列主動防禦系統已經裝在既有底盤實戰測試多年,在現有車種緊急改良案市場上或成最大贏家。
用上最新技術的一0式當下的性能與升級潛力,以日本標準,都很大,可是日本經濟已開始衰退,九十式採購量還能取代六一式,一0式想取代七四式辦不到,要不是裁軍、大舉追加軍費、不然就要另想辦法。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2:3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1:2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8
如果日本軍事環境與冷戰剛結束時那樣趨於緩和,裁軍還沒問題,但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後,中共海空軍投資與實力都快速成長,美國軍方最遲1999年就開始研究如何強化西太平洋兵力,賓拉登被暗殺後的2011年由總統宣布要重返亞太,雖然正式撕破臉是在2018年的貿易戰以後,但日本政府與自衛隊方面已先有認知,不能裁軍。
西太平洋軍事態勢改變還不只是政治與戰略層面,當美國藉反彈道飛彈系統擴大戰場即時監測範圍到千公里級時,中共超地平線雷達讓反艦彈道飛彈達到實戰水準,海空軍遠洋活動進入常態巡邏階段,緊追美國建立同等級的戰場即時監測能力,美國海陸取消EFV後進行全面重新評估,主要在因應西太平洋中共實力的擴張,日本也跟著修改戰略戰術,發展跨島火力支援的飛彈,以及過去被視為禁忌的兩棲登陸能力。
裝甲車輛方面,日本主要是採購美軍的AAV-7,8輪、26噸、安裝105mm炮的十六式機動戰鬥車,以及十九式。買AAV-7是眼前能立即獲得進行人員訓練,還有美國海陸保證支援的車,就這款,戰略局勢的改變讓日本自衛隊沒有慢慢選新車的餘裕。
十六式與十九式則是屬於容易進行戰略佈署的低重量車系,不僅日本四大島內容易自力行動,兩棲作戰重點的沖繩縣更是容易用各種海空載具運輸,比起強調地盤穩固重量限制少的北海道專用戰車九十式、適合本州調度行動的一0式、十六式、十九式的出現,意味日本戰略重點由防蘇聯俄羅斯轉向防中共。
雖然十六式的需求與M1126車系都有容易運輸一條,且與M1128同樣用105mm炮,但十六式比較接近義大利B1 Centauro車系,不是欺負固定建築的突擊炮,是重視敵我車輛機動中互相開炮穩定性、反應速度、與一定生存性的輪型戰車,防禦力升級能力較強,而戰場資訊系統與一0式十九式相容,讓日本陸上自衛隊首度能透過資料鏈進行跨兵種資料交換。
至於十六式的火力方面,雖然105mm炮穿甲力不如120/125mm炮,但也在不斷升級,對主戰車正面以外仍能打破,加上彈藥省空間而能攜帶多幾發,從持續火力的觀點來看,仍是15~30噸裝甲車火炮的首選。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3:0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2:1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79
日本一0式的升級潛力還沒發揮,戰車裝甲車新興國、且原型公開時間比一0式量產型早的南韓K2,還沒服役就讓外界看到其升級潛力:K2自身是55噸的車,而土耳其要發展自己的戰車時,便選定南韓為合作對象,發展65噸的Altay,因應拉長增重而增加1對路輪,雖然這樣底盤只能算是同系列而不是同一個底盤,不過還是能視為這個車款升級能力的象徵。
至於戰力方面,不同於美國體系的K1,K2引進法德俄等國最先進裝備,如自動裝填55倍徑120mm炮、炮射飛彈、主被動防禦系統等,甚至還有受FCS影響的炮射NLOS系統,能打2~8公里外地形後目標,透過資料鏈控制,比一0式裝得更多更複雜。
液氣壓懸吊也如此,K2用上日本七四式以後就放棄的主動調整姿態設計,且K2裝甲模組外形比較近似美國M1或K1,而不是日本九十式與一0式那種比較像豹二系列的設計,不過大家都是重視減重的設計,所以K2的炮塔前扁後高,有點像沒那麼明顯的Merkava Mk1,加上K2不像一0式那樣極端的輕,帳面上火力防禦力應該優於一0式,足以比美那些近70噸的戰車。
雖然南韓日本都是多山國,但南韓與主要假想敵北朝鮮在陸地上接壤,而且南韓的地質條件比較穩定沒那麼脆弱,所以把火力防禦力擺在戰略機動性前面,一如俄羅斯與美國第五世代裝甲車系選擇上的差異,不只是K2,自走炮K9防禦力與PzH2000並列同期最高,連南韓以K200裝甲運兵車為基礎研發的K21步兵戰鬥車也一樣,防禦力STANAG 4569等級6,防禦力火力等參數都是世界最高水準。
但K2的問題與印度Arjun類似,用外國零件能達到世界頂級指標,自行生產仿製就老是在哪邊差一截,沒能跨過不同體系整合的障礙,2010年K9在延坪島炮戰的表現也遭到質疑,這裡面除經驗不足與媒體無知的因素外,制度可能也有問題。
南韓與印度都是屬於若干標案剛開始官方預算時程低得離譜而需求高得離譜,但允許有條件多次追加預算與延長時程的體系,這會讓廠商先提出最樂觀方案搶標,然後用旁門左道減價,即使追加預算時程也不會放棄旁門左道,最終出現帳面高規格但實際充滿問號與驚嘆號的產品。
印度的問題是政府負責標案最終系統整合,但不要說缺專業人力,連缺那些專業人力都不知道,因此系統整合是杜撰等級,Arjun懸吊設計壓根沒考慮火炮後座問題,導致開炮就折斷只是看得到聽得到的狀況之一,其他毛病多如牛毛,因此軍方始終不願買Arjun,要政府以買多少輛Arjun才同時撥給買多少輛T-90等外國戰車的方式強迫推銷。
南韓由廠商統包,系統整合沒問題,問題在避免大幅改設計而在測試上作弊,比方規定要連續10000公里不出問題的產品,某次在8000公里故障換新後重測被爆料,不是從零重測而是8000公里起算,而且不是第一次,宣稱與他國10000公里不故障產品同級,但真依他國標準,能不能到2000公里都是問題。
南韓政府自己在延坪島炮戰後的調查,還真發現多起K9自走炮相關的合格證書偽造事件,證明現實比爆料還誇張;土耳其要發展自己的裝甲車工業,南韓提出號稱與德國同規格但可客製化且報價低技術轉移大方的方案,雙方馬上就建立合作關係,成為土耳其裝甲車工業重要技術來源,但合作研發產品測試南韓動力系統後,土耳其就選擇換成德國貨,不接受那種只有在南韓能通過驗證的專用品,直到土耳其與北約關係惡化到影響引擎取得為止,這讓外人懷疑南韓戰車裝甲車的真實戰力。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920年代到1930年代前半的義大利、蘇聯、日本,都曾有過類似問題,南韓的火車汽車與輪船也是從粗製濫造但價格低廉到難以拒絕起步,逐步提高品質,比K2早推出的K9便以高性能低價、能配合用戶需求改造、以及還在生產升級中等因素,成功外銷,初期還只是與AS-90或PzH2000搶客戶,但現在已經取代波蘭的AS-90,還是英國AS-90替代案的熱門競標者,因此很難講南韓戰車裝甲車產業的未來是否依然不堪。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3:2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3:1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0
除一0式與K2這些全新的主戰車外,還有輛半新的主戰車,以色列Merkava Mk4, 雖然編號與設計還是傳承首代Merkava,但因為動力系統從美軍M26~60系列的引擎換德軍豹二系列引擎,動力艙、也就是前半車身要全部換掉,因此只有少數舊款Merkava以改裝方式升級為Mk4,等於是驗證升級可能性,大部分Mk4車身是新造產品,舊車身逐漸淘汰後改裝成重型裝甲運兵車或步兵戰鬥車,少數Mk3不換車身升級裝Mk4裝備的車則稱為Mk3D Dor-Dalet,希伯來文的第四世代戰車,雖然技術與M1A2 SEP或九十式等只是同級。
不過新車身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技術與戰力,Merkava Mk1~3一直是最低規格的第三世代戰車:火力比照M1,裝甲材料比照豹二,引擎輸出與射控比照T-72/80,馬力重量比及懸吊比照FV4030/4,甚至可以說是靠重量獲得第三世代戰車底線的防禦力而已。
但Merkava Mk3到Mk4之間北約華約各國同時裁減研發與部隊維持經費,以色列戰車數量雖然也有減少,研發計畫並未停止,因此Mk3在1990年代的持續升級,追加防頂攻武器裝甲、引進RWS、射控追加自動追蹤直升機等高速目標能力等,不僅把本來不如歐美俄第四世代戰車的裝備補齊,針對巷戰的一些附加裝甲與RWS設計,更成為後來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碰到類似問題後北約國家的參考。
Merkava Mk3最後缺乏的東西,戰場管理系統及背後的資料鏈體系、主動防禦系統、炮射飛彈LAHAT、以及自動裝填機,Merkava Mk4除了炮塔彈艙是10發迴轉半自動彈艙而不是全自動外,其他也都補上,等到以色列製主動防禦系統Trophy在2010年代裝上Merkava Mk4M服役,Merkava正式成為全世界最先進且戰力最強的第四世代戰車,或許除了裝甲。
先不說泡沫裝甲這種新鋼板,Merkava的裝甲一開始就只是數片不同角度鋼板組成的中空裝甲,外掛的ERA在炸藥以外也是鋼板,以色列另外提出的混合反應裝甲或一體化反應裝甲,基本上也只是多片鋼板、橡膠、炸藥、與空氣或柴油飲水的混合配置,不用陶瓷或玻璃纖維。
Merkava Mk4的裝甲外型與結構上有根本性的改變,但基本概念類似,靠形狀而不是靠特殊材料強化防禦力,追加在炮塔外的模組裝甲內外是多片高傾斜角薄鋼板,而且每片的角度有微妙的差異,折斷與偏轉APFSDS及噴流的效果不下於低傾斜角甚至垂直安裝的陶瓷複合裝甲,這時代不太會有大角度安裝陶瓷複合裝甲的設計,其他國家使用先進材料的裝甲設計,與以色列靠形狀排列的設計,是很有趣的對比。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3:5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4:1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1
然後,因為新戰車太貴,所以還有舊戰車改裝的戰車,北朝鮮以T-62為基礎加上些俄羅斯中共技術的暴風虎、以及被視為暴風虎改良的先軍號這種看來像中共VT-1的車,讓人感覺為何不用設計來源差不多但還不斷升級的VT-2/ZTZ-96?
如果像北朝鮮2021年公開的世界最新列車炮後裔、鐵路機動飛彈團的飛彈發射列車的話,這種沒現貨的東西,要外購是有難處,但戰車裝甲車不挑中共貨色,是因為看不起,還是外交生變?
而且,1980~1990年代中共在戰車裝甲車發展上,一如1920年代到1930年代初期的蘇聯,在蘇聯體系外又接觸美德體系刺激想像,加上經濟成長而能投入更多資源,不再只是用當年蘇聯提供的第一世代產品體系持續改良,出現蠻多有意思且不管怎樣都明顯優於北朝鮮自製戰車的設計,但同時也就像那時的蘇聯一樣,戰車裝甲車品種多到讓人眼花撩亂甚至是有些重複與莫名其妙,但有些部分也確實能搔中特定用戶的癢處。
重複的最典型範例在主戰車領域,由於中共的工業是蘇聯一手建立,很多細節設備與規範不同於西方,所以1980年代引進美德技術卻無法全面仿製,但從西方詢得若干蘇聯不肯教的技術,與既有蘇聯基礎拼湊,加上放棄政治掛帥轉而重視經濟成長,帶動年輕一代大規模接受科學工藝教育,1990年代建立自己的技術體系,並成功消化T-72的技術,就能直接把T-72明顯優於中共既有產品的火炮及自動裝填系統中國化,並用在外銷車VT-1。
由於VT-1用的烏克蘭動力系統源自英國FV4030/4的引擎與Leclerc的變速箱,1989年以後的技術外銷禁令下中共自己不能用,裝上既有底盤與新研發炮塔的低風險方案就是早期稱為88C 的ZTZ-96,連底盤一起改進變成中國風T-72升級版的則是ZTZ-99,這個VT-1/2/3體系與蘇聯1970~1980年代的雙線加外銷版並進一樣重複,理由除了不同廠商體系與內外有別外,其實也是避免壓注ZTZ-99卻失敗的保險,而到最後ZTZ-99單價偏高影響生產量時,ZTZ-96就成為相對廉價的高低配。
1990年代末閱兵中出現的ZTZ-96/99炮塔外形都像M1縮小版,但因防禦力不足,2000年代的ZTZ-96A及量產版ZTZ-99就把複合裝甲模組向前延長,變成角度沒有豹二A5那麼大的楔形,而外掛NERA也幾乎成為標準配備,讓這兩款車的防禦力強化到至少有1990年代的水準,實際上這時的版本才是正式銷售版的VT-2/3,VT-1則是用炮塔正面外掛NERA湊出同樣的形狀進行升級。
至於這3款車在2000年代的差別,基礎資料方面VT-1是用烏克蘭的1200馬力引擎、車重48噸,ZTZ-96A是780馬力引擎、車重在40~45噸之間,ZTZ-99則是52噸與仿製德造1200馬力引擎,由於可說是準同型車,重量差除了動力系統的體積,就是裝甲厚度,因此雖然各車的火炮相同,但ZTZ-96A的防禦力與機動力都差一截。
除此之外,射控也差一截,ZTZ-96/99基本上還是T-72M的射控,夜視與目標追瞄能力弱,升級後的ZTZ-96A比照M1炮手有熱影像儀與車長共用,ZTZ-99則是炮手車長各有獨立熱影像儀,還多了ZTZ-96A沒有的資料鏈,雙方等於差了一個世代,因此ZTZ-96A在各方面、包括價格,與ZTZ-99都有明顯的市場區隔。
基本上國外認為2000年代的ZTZ-96A/99屬於第三世代戰車,只有模組裝甲這點與Leclerc一樣有第四世代戰車的特徵,資料傳輸可能是北斗導航系統首代軍用版不同於他國衛星導航系統的特殊功能,以主動傳訊修正誤差順便回報訊息,屬於戰略層級而非美軍IVIS的射控層級資料鏈,比較接近當時英軍優先發展作戰與戰略層級資料鏈,有利高層調度及跨軍種協調,但車間資料交換能力較弱的路線。
雖然不敢講國外的評論是否正確,但中共在2010年代再度進行升級,成果是ZTZ-96B、ZTZ-99A、VT-4,這次ZTZ-96B等於升級到ZTZ-99,而ZTZ-99A更是成為完全的第四世代戰車,1500馬力引擎、完整的資料鏈、戰場管理系統、主動防禦裝置通通都上,相關技術則轉用到更容易裝上多國動力等零件的VT-1底盤上,成為可客製化的外銷車VT-4,並在外銷後於2021年首度在非洲參加實戰,算是中共自主技術戰車首次被外國用在實戰上。
先不講外銷款,自用款有便宜低階與高性能高階就夠了嗎?不夠,ZTZ-96A與ZTZ-99服役還不能把舊戰車都淘汰,除了沒錢大量生產而只能逐步替換外,還有另一個問題,長江以北到西伯利亞的造山運動早已停止,長期侵蝕下平坦堅硬土地較多,適用於傳統主力戰車與重戰車;但長江以南以及青康藏高原到現在都還是全球最活躍的造山帶,到處都是很難行走的破碎地形,讓中共只能維持不到40噸的第一世代戰車在這些區域應用。
附加裝甲與主動防禦系統提供輕戰車兼顧低重量與高防禦力的可能性,美軍XM1202便是作此打算,因此與ZTZ-96B與ZTZ-99A同批還有一種輕戰車,ZTQ-15、外銷型編號VT-5,車重依附加裝甲多寡而在30~35噸之間,引擎800~900馬力,使用持續改良升級的L7規格105mm炮與炮彈,一體化炮彈不適用彈頭裝藥分開的蘇聯體系自動裝填系統,因此自行發展與西方一樣的炮塔後方自動裝填系統,除此之外其他裝備都盡可能比照ZTZ-96B或ZTZ-99A。
ZTQ-15低重量不僅有利惡劣地形行動,還讓運20戰略運輸機最多能一次運2輛,成為當下僅有的第四世代輕戰車、最重的輕戰車,同時成為西藏中印前線印度方面最重要的地面威脅,據稱有不少客戶對這戰車有興趣,但還沒有外銷的報導。
比起國際上有很多規格近似產品,除非對所有類似車輛都有興趣、或與北約俄羅斯都搞不好的國家以外,真正看好VT-1/2/3/4的國家不多,但VT-5應該是真的有不少國家感興趣,因為這車的噸位相當於二戰中的M4與T-34這兩款中戰車,這兩款戰車二戰後普及全球,讓大量道路橋樑建設時都能且只能通行這種等級的戰車,比方日本那個44噸限制便源自此。
雖然很多其他國家日後引進更重的戰車並建造更強的道路橋樑,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與中南美洲很多國家一直沒引進更新更重的戰車,比較輕的輪型車或輕裝甲車那種STANAG 4569等級2~3的防禦力,與M4或T-34這種STANAG 4569等級5~6的防禦力差距太大,這些國家即使改買重量差不多的戰車如T-54/55或豹一、AMX30等,也都只是第一第二世代戰車,落後時代太多,Vickers系列主戰車在FV4034推出後不可能復活,美國若干計畫不是自己不用就是取消,採購要出錢協助研發還不保證升級後勤,中共自己有採購的VT-5再怎樣也比較好。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4:5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5:1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2
但還有些國家需要更輕或更特殊的裝甲車,比方1930年代就引進A4E11兩棲戰車的泰國,東南亞與加勒比海沿岸都是這種充滿沼澤的地區,非屬潮濕帶的兩伊戰爭長期在河口纏鬥,最終由兩棲戰車打開突破口結束戰爭一事,看在眼裡的國家也都會想要買些兩棲裝甲車輛。
防禦要求只有STANNAG 4569的等級2~3的話,Bv 206或BvS 10相關車系、以及放大到15噸的新加坡Bronco ATTC這個同類車都可以,但等級要更高的選擇,在西方多數是AAV-7或PT-76這種舊車,不然就是現有步兵戰鬥車與裝甲運兵車的浮航套件,浮航套件下水後的持續浮航時間與其說是油燒完的時間,不如說是進水嚴重性還不至於到讓車沉沒的時間,不好用,當年東南亞國家便因此要求法國特別設計AMX10P海上版。
所以中共的新車,05式兩棲裝甲車族系,主要是裝105mm炮代替62/63式的兩棲戰車ZTD-05、與相當於EFV但只能載1個班以30公里以下速度航行的ZBD-05,便因提供高階選擇而受到注意,相較於源自BMD-3的空降步兵戰鬥車ZBD-03與源自BMP-3的步兵戰鬥車ZBD-04只有自用,05式車系成功外銷。
有能力自己構思與研發裝甲車,部隊需求數量不再受制於外銷國願意賣的數量後,中共也注意到裝甲部隊成本問題,不只持續留用第一世代的9K11系統飛彈當純戰防武器,也擴大引進輪型車,從最低規裝甲汽車等級的ZFB-05、帶實驗性質的ZSL-92裝100mm炮6輪突擊炮PTL-02等,最後是相當於M1126車系的8輪車,外銷編號VN-1的車系,主要是載7人、安裝30mm炮與中共版9K11系列戰防飛彈的步兵戰鬥車ZBL-08,與相當於M1128的105mm炮輪型戰車ZTL-11,另外也有自走炮PLZ-09、防空炮PGZ-12等規劃。
VN-1車系雖說概念類似M1126車系,但也有些差異:由於推出時間看到MRAP需求,因此ZBL-08更近似M1251車系,採用防地雷能力大幅強化的V型雙重結構車底與對應的強化懸吊,所以認真來說VN-1車系是中國版M1251車系。
VN-1車系的步兵戰鬥車款與M1126/1256運兵車一樣是引擎前置人員艙後置,但M1128戰鬥艙後置,ZTL-11卻是動力後置,理由是射擊穩定性,但也可能是更簡單的問題,懸吊與火炮的射控伺服裝置。
軍用輪型裝甲車懸吊的主流,直到21世紀,還是戰車在1940年代因難以有效吸收大口徑炮後座力而不再採用的板狀彈簧或垂直彈簧,反正大部分輪型車沒裝100mm以上的火炮,少數有大口徑火炮的車如AMX10RC、B1、M1128、十六式機動戰鬥車,都是某種液氣壓懸吊,而且可能的話會像Rooikat一樣加上主動緩衝系統,火炮射控伺服同樣須配合調校,這個成本不是便宜車能承受的水準。
ZTL-11的懸吊只知道是一種垂直彈簧,當突擊炮用這不成問題,但當戰車用可能不足,選擇大改車身內部配置,犧牲底盤共通性而提高開火穩定性,是種穩健的作法,可以用技術水準較低且比較便宜的懸吊達到相同目的,當填補用二線車或外銷車,除了削面子以外都不錯,比起喜歡大躍進犯中二病的1960年代,中共2000年代不顧面子的務實作風,是技術與體系成熟的象徵。
不過PLZ-09與PGZ-12還是規劃,因為中共才剛推出類似用途的車:155mm履帶車PLZ-05、120mm迫炮6輪車PLL-05、ZBD-04底盤改裝的122mm炮PLZ-07、122/155mm卡車炮PCL-09/181、蘇聯BM-30多管火箭中共版PHL-03、與PLZ-05同底盤的防空炮PGZ-09等,一口氣取代1980~1990年代的既有車種,這批車的基本性能與外國1980~1990年代推出的同類車輛、特別是蘇聯解體前的最後一批,可視為同級,甚至如PLZ-05最大射程50~70公里,與2000年代歐美國家的研發案不相上下。
由於冷戰後傳統強國軍事科技研發停滯而中共維持甚至加速,除了主戰車受限於重量帶來的裝甲總量差距,VT-2/3/4還要加上NERA與主動防禦系統,才能讓總防禦力比照M1A2 SEP、豹二A7/8、FV4034等比他們重快廿噸車系沒裝主動防禦系統的最新改款,但其他車款就沒這麼大的差異,甚至中共覺得就是不如他國產品的話,ZBD-04還有修改升級款ZBD-04A/B,也有一票針對海外客戶潛在需求的改款,甚至有把拖曳榴炮輪架升級成小汽車的特殊設計,導致21世紀中共新車種類一如1930年代法國蘇聯或二戰時期的美國,族繁不及備載。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直升機與無人機上:北約華約的陸軍直升機體系在冷戰中已完成定義,偵察體系的OH在即時轉播無人機測試的1980~1990年代出現定義問題,美國是OH替代案RAH/ARH一直失敗,連帶影響AH,但UH/MH/CH體系至少到2010年代還是老面孔,有服役的新型有人直升機也只有能回溯到1960年代的V-22、以及迄今仍在謎霧中的匿蹤直升機而已,新面孔不是沒辦法服役就是還在測試。
其他先前養不起AH、靠OH兼差的歐洲國家,觀測任務逐步轉交給無人機,OH類直升機就不再有新案,而是既有機種一路改良,頂多就是跟著公司合併或無人機化而改名子改編號,像源自Bo-105的EC-135/635/145、MQ-8系列的兩個來源、源自H-43的K-MAX之類。
但中共到冷戰結束時,直升機無人機的技術基礎甚至比裝甲車還薄弱,能生產的只有Mi-4體系的Z-5/6、SA.321體系的Z-8、與SA.365體系的Z-9,等於只有UH/CH,先不說數量與技術,體系都不完整。
不過這時中共做了個正確的抉擇,不是用逆向工程而是出資取得授權的方式生產SA.365,而冷戰結束的企業購併形成歐洲直升機公司改編號體系,SA.365軍用體系編號改為EC565,民用體系EC365不受1989年以後對中共的軍事技術轉移限制,法國還偷渡部分軍事化技術,貼補法軍自己不買的陸基版投資。
雖然民用型軍用化偷渡的技術不一定完整,有些整合測試還是要中共自己幹,但法國接著提供AS.350授權生產的Z-11、合作研發AS.350體系的AC352/Z-15/EC175,以及讓人懷疑法國角色的Z-8成功逆向工程仿製、Z-8水上直升機版AC313、Z-9陸海軍雙用化等,讓中共成功建立自己法國血統極濃的軍用直升機技術體系,擁有OH/UH/MH/CH的完整陸軍直升機序列。
中共從法國取得的不僅是直升機技術與經驗,甚至看來還有編號體系,先不說AC313/352這種根本只是把EC改AC表示生產廠不同的編號,還有Z-8大型化高空化、測試中飛到超過9000公尺高度的Z-18,以及Z-9進行AH/ARH化的Z-19,都是同架構有編號關聯性的例子;找不到與其他歐美直升機在技術體系上有明確關係,大部份自力研發強化匿蹤的中國版A129、Z-10,以及號稱中國版UH-60的Z-20,大概也是這種AH-1與UH-1等級的關係。
而Z-10/20的出現,最終補全中共的AH體系,提供真正代替Z-9的UH,加上算OH/ARH的Z-19及MH/CH的Z-18,中共全部能自製的第三世代直升機體系完成,只差資料不足,無法確定是否與美軍一樣替直升機裝資料鏈,進一步融入陸戰資訊體系。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5:2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6:1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3
相較之下,中共的無人機確定是陸戰資訊體系的要角,因為北約是在空軍忙核打擊而不理會陸軍戰術偵察需求、直升機重點從炮兵觀測轉向運兵與火力投射、戰後拿來當AMD/AMR用的二戰輪型裝甲車開始退役而沒新車接替時,拿防空訓練靶機填補夾縫的產物,一直到1990年代北約國家都還是這樣看待無人機,戰場資訊系統整合以其他平台為優先。
但中共將防空訓練靶機D-2改裝成偵察無人機ASN-104的時間,與購買組裝SA.365同樣在1980~1985年之間,無人機偵察而直升機運輸打擊的任務分配剛好,稍晚中共又由學校主導,製造類似美國FQM-151的ASN-1、以及改良版ASN-15,以及構型規模相似而編號不是個位數就是ASN-1x/10x的其他氣動力構型機隊,這就是中共軍方首代自製無人偵察機隊。
不過人民解放軍1980年代大量引進西方技術,1990年代換成前蘇聯裝備,無人機也不例外,不能忽視外國貨帶進來的技術與戰術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色列這條管道。
因為商用衛星導航大幅減低無人機控制上的困難,手機普及讓無線通信硬體晶片化,如果抗干擾等要求與RQ-11/14一樣低的話,Group 1~3無人機九成零件可以從遙控玩具店、PC店、手機相機店、與電子器材店採購,所以2000~2010年代研發這些層級無人機的國家,至少有63個,還不算ISIL這類準國家團體。
不過大量用商業零件或過度倚賴衛星導航的無人機,干擾一下導航遙控訊號馬上就會失控,有耐心加上一些巧合的話,連美國Group 5等級的匿蹤無人機RQ-170都因干擾而落入伊朗手中,而且Group 4~5等級無人機尺寸通常超過商規遙控機水準,至少是商規直升機或低階農業機水準,航電甚至要戰鬥機與電戰機水準,才能避免RQ-170的下場,這就只有航太大國能做。
因此研發無人機的國家一堆,民用很活躍,但軍用大部分停在測試或戰略上的少量應用階段;北約華約老牌強國雖然有技術,但重心擺在J-STARS與直升機等傳統產品領域,無人機只是填補既有系統空隙的產物,其他國家的系統空隙不同,會不夠用。
解答由以色列提供,因為在戰防武器與無人機領域,以色列從飛行時間僅數秒、射程不到2公里的排級武器Spike SR,到飛行時間1~2天、飛行高度30000~50000呎之間、低階Group 5無人機Heron系列,不管是偵察、攻擊、察打一體、甚至LOS/BLOS/NLOS各種階層彈道的系統,都有,即使美國海空軍在Group 4~5領域的投資更多而更複雜,Group 1~4的陸戰領域還是以色列體系最完整,所以包括北約在內,一堆國家引進以色列產品技術。
但外交上很多國家都不適合與以色列有直接或太親密的關係,所以需要代工生產或合作研發,由中共當白手套接觸那些與以色列或北約關係不好的國家,而1989年以後則由以色列當中共取得北約軍事技術的白手套,這無疑是雙方、甚至連第三方的顧客,都必須淡化甚至否認的互利關係。
所以,21世紀中共次世代無人機隊,包括定翼旋翼甚至遊蕩彈藥,先不講外購品,自製品技術上與北約以色列國家一樣,追加衛星定位與多機轉播資料鏈,並與同時美軍有類似戰術結論的Group 1~5多層次無人機,甚至很多在長相上都很像,公開說是趨同演化,即使是拿來主義也必須是趨同演化。
依然由學校主導的是屬Group1~2的ASN-1/15改良型ASN-216~218,以及有以色列血統的Group 3無人機陸軍ASN-205~207及海軍ASN-209系列,這系列另有WZ-6、JWP02、BZK/DCK-006等官方體系編號,其中ASN-209賣給與以色列有外交關係但打過好幾次仗的埃及;至於2017年才公開、看編號算第三世代的ASN-301,就不要問這玩意與當年中共曾購入的以色列Harpy有甚關係了......
至於學校以外那就多了,目前知道體系最完整的是彩虹系列CH-x,Group 1~5都有,長相不是像以色列貨就是像美國貨,其中相當於Group 3~5、且有察打一體能力的CH-3~5,外銷印度洋鄰近的亞非國家,並被沙烏地等同樣與以色列關係曖昧的國家,用在葉門等地;翼龍翔龍系列則是等同到近似抄襲的MQ-1C、MQ-9、RQ-4等美國Group 4~5無人機的體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美製裝備搶生意。
而且中共第二世代無人機出現晚,Group 4~5、甚至部分Group 3機種,一開始就定義外掛武器與莢艙,或與空軍機種能共用、或提供持續升級能力,很多意義上到後來都超越以色列或美國產品。
雖然這些系統看來體系已經很完整,但還只是外銷款,每次珠海航展都能看到一堆新產品新概念,飛彈、陸軍用無人機、遊蕩彈藥、匿蹤無人戰鬥機或極超音速載具,西方研究中的概念產品中共都有模型甚至實體產品,日本航空自衛隊還能拍攝到地位不明的無人機TB-001之類,讓人懷疑那些長得像美國以色列的產品,只是刻意山寨搶市場兼掩飾用煙幕,實際上中共另有一套更優良的無人機體系。
尤其中共在2010年代成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佔率超過七成的無人機大國,同時也成為第四代高速無線通信技術4G與第五代5G設備大國,導致中共新展出的Group 1~2無人機或戰防飛彈越來越有創意,各種通訊指揮反炮兵雷達等電戰系統也漸趨完備,而且基本上都比美軍現役裝備、1980~1990年代生產的那堆,晚20年服役,不少零件受益於資訊科技的進步,有更好的表現,現在外界擔心共軍在局部區域的戰場即時偵察能力,甚至是打擊能力,已不下於美軍。
到2010年代,中共已經有完整的第四世代陸軍裝備體系,但先不說美國早十年的第五世代FCS概念空中解體重新發展,俄羅斯2015年展示了自己的第五世代裝甲車體系,中共有沒有類似構想的產物呢?
作為無人機、通信技術、與AI大國的中共,在無人機、游蕩彈藥、以及戰防武器方面,從民間科技推斷應該都有第五世代的產品研發甚至生產中,畢竟美國與以色列都指出了方向,中共也買了一些相關外國產品,照做就是,但方向不明確的領域,特別是戰車裝甲車,就很難講。
人民解放軍的裝備,多數是蘇法技術基礎,但朝美國戰術思想路線靠攏,頂多少數美國根本不發展的反艦或淺海反潛之類例外;可是陸軍大國的中國裝甲車輛選擇,不太可能像美軍那樣強調戰略運輸,會是俄羅斯路線還是另闢蹊徑,大家都在看。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5:5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7:1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4
作為二戰後才開始造戰車的國家,以色列最早建立自己的體系、中共次之,其他如瑞士阿根廷巴西半途而廢,南非對輪型車特化,北約華約各國由老大授權生產改良,北朝鮮中東印度等一堆國家則擅自拼裝,像伊朗用BTR-50改造的步兵戰鬥車Makran。
獨立國協中好的如烏克蘭以蘇聯技術為基礎但困於經濟內政而在掙扎,差的如喬治亞只能搞一堆裝甲汽車;新加坡以Bionix的零件像M109模式變成155mm自走炮SSPH Primus底盤零件、以及攜帶反戰車飛彈的最新步兵戰鬥車Hunter之後,可以說只差主戰車沒有自己的貨色,算是比較好的。
剩下建立自己戰車裝甲車無人機體系的歐洲以外新興國家,就是南韓、看起來好像有但本國陸軍帶頭吐槽的印度、與半個歐洲國家的土耳其。
南韓比以色列與中共有更強的技術外援,但有統包標案的大企業而沒有印度的系統整合問題,所以產品研發更順利,至於本國體質不如美俄英法德日義等國帶來的投資問題,就靠對外合作,這就嘉惠了土耳其。
許多新興國研發裝甲車飛機這類複雜系統都碰到相同問題,不僅是缺乏相關知識與人才,而且是嚴重到相當於叫小學生中學生去寫研究所學位論文等級的差距,任命者與受命者都不知道自己還缺多少知識與設備,二戰後自主國防失敗的範例,通常都是這種狀況。
若要以簡單的數量來比較,雖然領域有點不同,但1950年代的日本與印度剛好是對照組。
韓戰爆發讓日本成為美軍重要後勤基地,這時美軍才後悔對日本國防工業摧毀太徹底,讓受損戰車裝甲居然用軟鋼替代,從國內派人教日本重建軍火工業,日本宣稱只能湊出「少少」的25000名英文流暢人員去學,從基層工人到社長高官都有,確保任何案子從政府高層到企業勞工在技術上都有共識。
稍晚印度要製造自己的超音速噴射戰鬥機,從阿根廷挖角前德國第一流飛機設計師Kurt Waldemar Tank博士時,派出搭配的印度「龐大」設計協力團隊,不到50人,大部分只是基層繪圖工,最高層的印度籍計畫主持人只是掛名兼翻譯,1955年的計劃派出1915年等級人力,計劃管理與法務會計體系都不配合,原訂5年做出相當於MiG-27的產品,最後是15年做出等於MiG-17飛機的笑話。
「少少」的25000人、與「龐大」的不到50人,不是諷刺,而是當事國真實認知,雖然Tank博士發飆後印度派遣的人力有變多,但依然還是技術工人,沒體認到裝備研發至少還與財務會計有關,工業體系更與財經內政外交等多方面有關,二戰後軍火工業能否體系化,除了真正的窮國以外,通常問題就在有沒有這種認知,眼光就是小學生中學生等級的政府,一定搞不好,甚至連哪邊搞不好都不知道。
南韓在K1推出後,等於是寫了學士論文的學生,有潛能發展下一步,但面對冷戰結束後戰車裝甲車到處都跳樓大拍賣的情況,不要說外銷,本國市場都被侵蝕,俄羅斯甚至拿T-80抵債,擋都擋不住,企業不能賠本研發,所以要找合作對象,而且是市場需求大又需要他國技術合作的國家。
土耳其最遲在1941年德國進攻西邊的巴爾幹半島、英軍在東邊與南邊的中東掃蕩法國殖民地時,就想自己研發戰車,以免獲得一方援助就被另一方的軍隊進攻,一如當時被英蘇瓜分的伊朗,1943年還出現很像從蘇聯引進T-37的一輛自製戰車宣傳照,並意圖量產。
但同年英美把一堆從埃及往突尼西亞奔馳過程中沿路拋棄的戰車修好,其中部分如M4、華倫丁、俘獲的德軍III/IV號戰車等當時一流戰車,就近送給土耳其,拉攏兼警告,戰後持續供應M48/60及豹一二系列戰車,讓土耳其選擇先建立汽車工業厚植實力,1980年代才開始改裝自走炮M44/52,並研發輕裝甲車。
接著冷戰與波灣戰爭結束,歐洲大裁軍,被美軍包圍的伊朗與敘利亞則反其道而行擴軍,近5000輛戰車的敘利亞因而在2012年內戰爆發前夕,成為世界戰車第二多(僅次於中共)的國家,仍在北約為美國盟友的鄰國土耳其被迫維持相當於敘利亞一半數量的戰車,在其他國家戰車減少的趨勢下,自然成為北約第二(僅次於美國)兼歐洲第二(僅次於俄羅斯)的戰車大國,這個大市場就成為同樣與敘利亞為敵的以色列、以及找個大戰車市場的南韓爭取焦點。
戰車裝甲車領域南韓技術經驗都略勝土耳其一籌,但雙方均未成熟,不是一個教一個學而是互相切磋,時間經費充足時,是能學最多的模式,而以色列背地裡有與土耳其合作,但同樣屬伊斯蘭教國家的土耳其對以色列不能說沒顧忌,南韓就沒這問題,讓1990年代開始成長的土耳其國防工業,透過長年累積、後冷戰變得更強的國防壓力需求、以及沒私可藏的合作者,到21世紀建立自己的體系。
目前土耳其服役、或開始生產預備服役的裝甲車中,不管自己研發還是合作,自己生產的至少有源自南韓K2主戰車的Altay、同樣源自南韓155mm自走炮K9的T-155、防禦STANAG 4569等級2~5偏低而不知要不要生產的高階步兵戰鬥車Tulpar、美國替土耳其從M113族系設計衍生的ACV系列最低階兩棲步兵戰鬥車、同樣源自美商的4~8輪兩棲裝甲車Pars系列、MRAV小型4輪的Cobra及卡車改裝的Kirpi與Ejder、以及一堆工程車研發案,而舊車改裝改良也都具有土耳其特色。
而且不只是這些裝甲車,其他相關系統也都族系化,小的如RWS的STAMP族系、讓人想到AGM-114或以色列Spike系列的反戰車飛彈Mizrak族系,大的則有源自義大利A129的T-129、野戰防空到區域防空能力都有的防空飛彈HISAR族系、很像大陸貨的Group 4偵察無人機Anka、像以色列貨的Group 4偵察無人機TB1與察打一體無人機TB2/3、與以色列及歐洲都有關的短中長程戰防飛彈KARAOK/OMTAS/UMTAS與炮射反戰車飛彈TANOK、在美國70mm火箭改裝雷射導向套件的Cirit、源自中共的J-600T系列彈道飛彈等。
另外有些僅限於廠商宣傳資料的無人車,或Group 1~2等級手擲無人機MUAS、旋翼無人機ARI1T、4軸無人機Kargu等,雖然說不上完整,但在土耳其附近的敘利亞內戰、ISIL戰爭、甚至亞美尼亞戰爭中,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相關各國軍隊都有接戰紀錄,並在伊斯蘭國家內有一定程度的外銷紀錄,當下與伊朗一樣是伊斯蘭世界中自主國防體系最完整的國家,而且技術層次比伊朗高得多。
雖然土耳其也因為長期是北約一員,才有能廣泛與西方多國合作與取得授權生產的關係,現在與美國關係惡化後,要再與外國合作難度會升高,但這個曾為西亞病夫的國家,現在國防技術體系已成伊斯蘭國家翹楚。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6:2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8:1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5
相對於國防工業體系已完整且資源充足能吃山珍海味的中共,以及體系已建立但還需要資金的土耳其,西歐傳統強國因北約華約體系的跨國整合體系,侵蝕單一國家國防工業體系的完整性,俄羅斯土耳其以外已經沒有歐洲國家有獨立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
不過一二次大戰都參戰的而深入參與20世紀戰術發展的西歐國家,也不是吃素的,美俄新的通用底盤概念比中共這堆車更簡潔,西歐國家雖然沒有新戰車,但裝甲車仍有優於美俄之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德國Boxer,這輛車的設計帶來「模組化」這詞在裝甲車領域的最新定義。
1920年代的FT-17與Carden Loyd時期,模組化指的是能用同樣生產線小改一些程序,不需要每種車連螺絲履帶等小零件都特規;1940年代的美國,則指的是懸吊引擎等級的零件,能在不同車輛甚至不同車種間於戰場上互換;1970年代的概念則更進一步,不只是引擎與槍炮等級零件能互換通用,甚至是功能模組互換,如西德的VCTP/TAM車系、法國的AMX30 Au F、與義大利的Palmaria,同樣的底盤能自由選購上面的武器裝備,一定強度以上的不同底盤換裝炮塔模組就能變成自走炮,理論上回工廠就能改裝成其他車系。
二戰中德國常常拿受損底盤改裝成其他用途的車,但經常要耗半年一年;美國的模組化零件減少盟軍戰車回廠修復的需求,而且一定程度內的升級,如M4的75mm換另一輛M4的76.2mm,可以在戰場處理,基地八八中馬奎大叔說的「大小一樣的零件就能套用」源自於此,但尺寸不同的改裝,如105mm以上的自走炮,還是要回廠。
功能模組讓戰車升級為自走炮這種大改裝,可以在一個月到一季內完成,而且功能更完整也更便宜,但還是要回廠,而且車身空間利用,在AMX30 Au F及Palmaria上,被戰車後置動力系統卡住,不如回廠大改裝,VCTP/TAM這種通用底盤才有比較高的效率,所以廠商開始考慮更佳的可能性,類似商用車領域貨櫃車這種可以現場套上去的做法。
Caesar與同期的120mm車用迫炮模組Dragon Fire,就是這種嘗試之一,不過這個是讓各種承重能力超過一定水準的卡車變成精準火炮迫炮的模組,且155mm炮後座力太大,Caesar改裝沒Dragon Fire那樣簡單。
倒過來的概念,一個底盤有數種任務模組,多為民用卡車改裝的MRAP常有這種套件,不過多數應該算是沒標準化的戰場改裝,少數如英軍LPPV計畫成果Ocelot/Foxhound(後者是官方名稱但易與同期同名車混淆)中的武裝平台貨車型,才能算是現代的模組化產物,其中最高階而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及概念,就是現在官方名稱Boxer的多國合作8輪裝甲車。
西德原本的軍事計畫,除了已完成及與外國合作不能輕言退出的以外,在兩德統一過程中通通Reset後,德國根據VCTP/TAM的經驗,提出類似的通用底盤NGP計畫,德國第四世代履帶裝甲車體系共通底盤。
但這時合作計畫來扯後腿,以德法為中心的西歐通用運輸機A400M,帶來規格差不多的裝甲車需求,而德國不能買太多新武器影響國內市場規模,也有找他國分擔的需求,促使雙方在裝甲車一起合作,共同研發能用A400M空運的裝甲車,與履帶底盤不同的輪型通用底盤計畫。
一度也採購A400M的英國後來也加入德法合作計畫,讓計畫變成GTK/VBCI/MRAV輪型裝甲車合作案,並因此牽制甚至搶奪NGP的研發資源,導致本質不同的NGP取消,帶來英法德以外歐洲國家履帶底盤興起的機會。
輪型底盤能搞到履帶底盤取消,主因還是政治,否則技術上不僅履帶與輪型底盤差異巨大,甚至參與三方的需求差異也很大:取代德軍M113與Fuchs的GTK重點是裝甲運兵車,取代法軍AMX10P的VBCI則是步兵戰鬥車,取代英軍FV432與FV100車系的MRAV則是以裝甲運兵車為基礎的多用途底盤。
為滿足不同需求同樣A400M運輸的要求,德國引進NGP研究結果,提出比功能模組互換高一階、零組件模組互換高兩三階的概念,任務模組,武器連戰鬥艙一起更換的設計,戰場上1小時內就能完成裝甲車改裝的最新穎模組化概念。
就像前面提到的,任務模組概念源自貨櫃車,把裝人的戰鬥艙與RWS、火炮、飛彈、射控系統、倉儲空間等功能模組裝在一起的貨櫃,所以是比功能模組更高一階的概念。
GTK/VBCI/MRAV一開始就做成後面車斗部分留白、很像U字型的V字形底盤,整個車斗兼戰鬥艙做成模組,模組安裝時用維修車的起重機把模組放在車斗位置上,對準後固定,再加上基礎附加裝甲模組,正副駕駛與維修車人員1小時內就能讓車變身成各種功能的裝甲車。
而且而車台與基礎附加裝甲是固定結構兼防禦結構,讓Boxer基礎防禦力A構型便達STANAG 4569的等級4,最高的C構型超過STANAG 4569等級6,底盤對地雷也有一定程度防禦力,比起晚一年才提出概念的FCS不同車種使用不同功能模組,GTK/VBCI/MRAV的可換作業模組無疑更上層樓。
問題是,有這必要嗎?世界大戰的環境車子壞很快,先生產好模組到時套在受損車上有助快速回復戰力,火力升級不受制於炮塔環也更自由,運輸時車身與模組拆開也方便;但和平時代或低強度戰爭預算有限,模組與底盤採購總數通常只會差少數幾組展示品,實際上模組套上底盤後,只有訓練、高裝檢、推出新世代模組、以及除役等少數狀況才會拆裝,與不可換模組根本沒差,這時車台上面與模組下面互相重疊結構的重量就很頭痛。
A400M的動力系統與構型確定後也確定規格,最大37噸、跑道環境受限的野戰運輸最大30噸,這規格勉強等於空運1輛AMX30,運全副武裝的8輪裝甲車輕而易舉,可是法國考量外銷,步兵戰鬥車的VBCI滿載能用A400M野戰模式空運,另外考慮過號稱能(實際能不能再說)用C-130空運的運輸模式,這個重量限制嚴格得多。
GTK基礎是裝甲運兵車,少掉VBCI必要的炮塔模組以及C-130運輸需求,就有容許連接結構兼裝甲重量的餘裕,而英國加入計畫同年決定引進C-17,更不在乎車重,德英意見接近就讓法國在英國加入的次年退出,VBCI成為只有步兵戰鬥車與指揮車的簡單車種,運兵與其他雜用則另研發6輪的VBMR Griffon代替VBR。
但英國在剛打下伊拉克不久的2003年7月,認為需要能用C-130空運的車輛,放棄太大太重的MRAV,以另一個案子FRES代替;而因英國負責車身製作,這一退出,英國裝甲車工業受到的打擊比英德軍方更大,而現在英國的國防工業已經是跨國企業,不固執於英國內設廠,廠商最終選擇把工廠留在訂單相對穩定的其他國家,戰車發源國英國的戰車工場終於關閉。
還好英國退出前荷蘭加入,GTK作業模組概念的成果Boxer成為德國荷蘭合作計畫而存續,並因最高度的模組化而受矚目,持續推出新模組;但也因沒了英法,不只Boxer的量產時間延後,也只生產8輪版,計劃中的6輪版沒出現,可以說有SdKfz 251卻沒有SdKfz 250,有運輸車沒AMD/AMR。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6:5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9:0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6
雖然Boxer不是這時期唯一沒有6輪版的高階輪型裝甲車:奧地利的Pandur II只有8輪是因本車是6輪的Pandur I升級版;台灣6輪版CM31不符需求兼技術驗證,直接訂購8輪版CM32;一開始要求就高的以色列Eitan、新加坡Terrex、日本NBC偵察車及十六式機動戰鬥車、BTR車系烏克蘭後代的BTR-94/3/4、防地雷為重的塞爾維亞Lazar車系等,也都只有8輪版。
但芬蘭XA-360,外銷稱Patria AMV的裝甲車系,就有6輪版與8輪版,甚至研究過10輪版;源自美商的土耳其Pars、積極找亞洲國家合作的Otakar Arma,以及印尼APS-1/2/3車系,則有4/6/8輪版;義大利源自B1的車系在義大利自用、外銷巴西、或參與各國標案時,也是6輪8輪都有;南韓取代義大利Type 6614及M113的輪型裝甲運兵車,前線用8輪K808,後方用6輪K806。
這些車中,與Boxer競爭關係最明顯的是XA-360:XA系列編號是計畫引擎輸出,以kW為單位,1980年代取代BTR-60的XA-180只是單純的輪型裝甲運兵車,裝甲防禦力僅相當於STANAG 4569的等級3,雖然全球市場競爭力不如Piranha為首的同類裝甲車,但因幾個特性符合寒帶國家需求,以北歐國家為中心暢銷。
同樣設定能裝1個班約10個兵,但考慮北歐冬季大家穿防寒大衣後比肥宅還肥,所以XA車系內部空間到中東可以裝16個薄衣瘦兵,比Fuchs甚至BTR-80都適合肥宅活動;而因沒防備下冰水接觸人體會馬上造成抽筋甚至心跳停止,北歐蘇聯系裝甲車都重視車頂艙門而省略車後艙門,但XA車系設計兼顧車後安全下車的作戰需求;雪地下地雷比較難發現,所以XA車系相對重視防地雷能力;冰川沖刷地區常有陡坡,因此XA車系爬坡能力不是一般裝甲車的60%,而是60度。
不過XA-180車系及強化動力的XA-200車系都只是裝甲運兵車,在把步兵戰鬥車當裝甲運兵車替代品的1980年代來說,普遍被認為火力防禦力不足,而且本車只能裝蘇聯系武器,也是不利外銷的負面因素,冷戰結束國際軍火市場上賠本拋售中古新古戰車裝甲車到處都是,特別是俄系車輛與相關裝備,芬蘭也買了一堆,新車不管自用外銷,都必須另闢蹊徑。
芬蘭XA-360的結論類似Boxer,任務模組,這就容易裝上任何國家的武器,也容易進行升級;防禦力鑒於以色列俄羅斯一堆巷戰教訓,一開始就是STANAG 4569等級6+4b的最高規格,雖然對穿甲彈與戰防武器還不如戰車或BMP-T,不過在輪型裝甲車領域已算最高水準,對地雷更是不遜於任何主戰車的10公斤炸藥抵擋能力。
雖然都模組化,但XA-360路線不同於Boxer:Boxer是貨櫃車,戰場上花1小時拆裝貨櫃就能更換任務,但連接部分比較佔空間重量;XA-360則是卡車業最新的共通底盤概念,像是M113拆掉運兵艙變成M548、M2步兵戰鬥車去掉戰鬥艙變成M993模式的逆轉,先做好底盤與模組,視客戶需求加裝或改裝。
XA-360的模式要在有一定規模的工廠改裝,耗時通常是幾十個工時,這點不如Boxer;但其空間重量效率僅略遜於專用車,不管哪種車型底盤零件都相同,生產後勤一樣簡便,對不需要野戰拆裝的客戶與Boxer有相同效果,模組還能因應需求有至少3種不同大小規格,比Boxer自由。
這兩種模式在卡車市場並存,各擅勝場,XA-360與Boxer在軍用車領域重現這種現象,成為國際市場最大競爭對手,尤其波蘭取得授權自己製造,成為最大的XA-360使用國與改良國,在阿富汗遭各種戰防武器與地雷攻擊,以防禦力、生存性、外掛附加裝備能力等比擬主戰車而著稱。
至於Boxer與XA-360等於沒有AMD/AMR的問題,沒錢的國家用MRAP、非裝甲車、甚至沙灘車或豐田車,配上幾乎等於標準配備的行車紀錄器或手機,就能當最低階的偵察車用,由於二戰結束後,英國Land Rover拿二戰裝甲車的底盤懸吊傳動製作成民用越野車,並成為標準,雖然輪型車的惡劣環境行動力仍不如履帶車,但已大幅改善,包括民用車。
至於裝甲方面,這年頭休旅車以上等級越野車款都有餘裕把裝甲強化到STANAG 4569等級2~3水準,南非則能提供把這些車改裝到防地雷能力STANAG 4569等級2a的技術,這種裝甲汽車、或同等級軍車,便再度成為軍車市場主流,普通國家買來當通用車,先進國家也採購做為特戰用車或班排級裝甲車。
但,加裝甲發生的問題與M1126車系一樣,底盤懸吊受不了,甚至產生惡性連鎖效應,以HMMWV車系來說,第二世代無裝甲基本款M1113約6.5萬美元,裝甲款M1114則是14萬美元,附帶追加2噸裝甲後地形適應能力大幅降低的缺點;十幾年後全新設計改掉M1114缺點的JLTV車系,則是通通超過30萬美元,導致JLTV取代HMMWV計畫取消,雙方平行應用。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7:4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09:5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7
貴就算了,但車輛偵察最大弱點,對敵軍防線後方有效偵察距離受限於地形,會飛的OH與J-STARS等戰場監測系統能克服這限制,加上資料鏈即時傳輸資料,理論上只要會飛的觀測平台與終端顯示設備買得夠,可以不要AMD/AMR。
問題就在買得夠不夠:美軍E-8生產17架還夠輪班應用,其他如法軍Horizon只買4架AS.532與2組地面站,英軍ASTOR的Sentinel R1最後只有5架,勉強算可能還有2008年試飛的巴西Sentinel R1兄弟、3架R-99B,這些非美軍系統理論上勉強能隨時有1架在戰區執行AMD任務,實際使用更像美軍TR-1/U-2或EC-135這種需要時才出發的電子偵察機,無法持續值班。
其他國家就算了,英法當然有替代方案,就是無人機。
後冷戰時期英國因為先發展即時轉播無人機、相當於RQ-2的Phoenix,在無人機的應用領先一步;但因英國陸軍資料鏈體系是雙層制,加上Sentinel R1架數不夠出動又耗錢,因此Group 3等級的Phoenix統包Group 2~4等級偵察無人機的任務,直到伊拉克戰爭初期都擔負吃重角色,以致有不少在前線飛到燃油耗盡,變成沒了地獄之火不能再燃燒小宇宙的不死鳥。
取代Phoenix的HERTI鑒於此教訓大幅增加燃油量,續行力從相當於RQ-2的5小時增為相當於RQ-5的20小時,有了Group 4等級無人機的續行力,但也導致研發過程中不斷增重,對團旅級單位來說,5倍於RQ-2或Phoenix的HERTI偏大偏重,不太好用。
同時英軍高層引進真正的Group 4無人機,與美軍一起購買MQ-9,但也與美軍一樣由空軍管負責國家戰略及北約戰略任務,英國又是用平均每年1架的購買頻率買10架,對阿富汗伊拉克地面部隊來說,這玩意比Sentinel R1更罕見,因此偵察任務都還是HERTI負責。
但,繼承Phoenix的HERTI偵察系統同樣以光電系統為主,缺少MQ-9及Sentinel R1的電磁情報,無法代替Sentinel R1與執行完整地Group 4無人機任務,所以英軍又想找能取代Sentinel R1任務且能自由應用的新款無人機。
全新的Gruop 4以上無人機研發計畫成本高且緩不濟急,HERTI改良計畫朝減重或加大飛更高載重更大的兩個路線發展,想通吃基層高層市場,但打仗中的英軍很急,因而選擇找有現貨的以色列合作研發,並在合約中附加研發完成前先租用現有機種的條款,滿足眼前需求。
這時英軍選上可以說是飛行電戰夾艙的Hermes系列無人機,在Group 2等級的Hermes 90、Group 3等級的Hermes 450、Group 4等級的Hermes 1500中,以Hermes 450為基礎,在光電外加裝合成孔徑雷達等主被動電子情報設備,稱為WK450,希望以此系統代替Sentinel R1,減低人事成本與燃料零件費用。
Hermes 450在前線使用超過80萬飛行小時,結論相當滿意;但WK450加裝東西太多,系統測試修改耗時超出預期,還影響到人員訓練,結果是WK450已交貨三四十架時、完訓操作人員僅1組個位數人員,大部分WK450只好擺在倉庫生灰塵,服役好幾年才慶祝任務時數突破8000小時,平均作業時數不如Hermes 450,Sentinel R1只能延役11年,直到2021年才退役。
還好,美英為首的北約戰情體系基本上能連線,尤其英國也有用MQ-9,可以要求美方分享資料,只是再發生美國沒參加的戰爭時,英軍的獨立作戰能力就堪憂了;附帶一提,就因為美英戰情系統能連線互換資料,Sentinel R1剛退役,美國陸軍就想買來用,擺脫對美國空軍E-8的依賴。
法軍以CL-89代替RT-20 後,因為先專注於Horizon,在英軍選擇Phoenix時與西德一樣傾向升級版CL-289而非即時轉播無人機,但隨後波灣戰爭CL-89與RQ-2同台較勁,讓法國與其他一堆歐洲國家一樣,跟隨美軍腳步找以色列合作,搞即時轉播無人機;歐洲廠商則與同時美國廠商一樣,研發同類產品與以色列較勁,希望搶得訂單。
這種較勁在1998年、科索沃事件前北約各國演習協調如何進軍塞爾維亞時,宣告結束,因此時北約國家才發現他們的戰情資料鏈體系,雖然獲得美國提供第一世代資料鏈並各自發展,但冷戰後的停滯,現在已落後美軍一到兩個世代。
落後帶來的問題,先不說規格上不相容的狀況,即使規格相容,也因頻寬差距、如64kb/s與25600kb/s,網路大塞車導致實質無法連線,只能用語音無線電通話,甚至無法透過保密語音無線電,只能用無保密無線電,等於回到二次大戰。
因此北約國家必須建立能與美軍連線的戰情資料鏈系統,現有系統如基地戰情,便加設安裝Windows NT/2000的伺服器負責資料交換兼防火牆,缺現有系統如無人機,就買能整合在美軍戰情系統的現貨。
而以色列無人機因為在Group 2~4步兵炮兵運用領域產品齊全,美軍背書那幾款產品還能與美軍的三層戰情資料鏈體系完美整合,有利於須與美軍連線的單位引進,因此即使本來只是玩玩看的國家,也為配合美軍而採購以色列無人機,成為市場大贏家。
不過航太工業大國法國為支持國防工業,會在採購以色列產品時也購買本國廠商,或引進空中巴士這種本國參與甚至主導廠商的產品,導致裝備體系複雜化。
比方法軍跟隨美國陸軍使用RQ-5以後,便依據自己的需求,由空中巴士與以色列合作,拿以色列的Heron放大成Harfang,在本機安裝光學偵測、雷射標定、對地合成孔徑雷達等偵察系統,以及連接本國與地平線下單位的衛星資料鏈、連接地平線內地面車輛與指揮中心的戰術資料鏈,測試10年後,於2008年正式服役。
就在Harfang服役同年,Horizon與AS.532退役,也就是Harfang代替Horizon成為法軍的戰場管理系統空中平台,並與Leclerc及VBCI的車間資料鏈、還有其他系統直接連線,負責Group 4/5無人機的任務,在法軍中的地位近似於美軍的RQ-4/9。
比起J-STARS及Horizon時代要由地面站處理及分送資料,現在法軍讓戰鬥、戰術、作戰、戰略層級的資料鏈整合在Harfang這層級的平台上,不再分立於各階層指揮車與指揮中心,戰場資訊革命進入新階段;2010年代末期美國空軍開始討論E-8未來必然的退役與取代問題時,提出的多平台多層次無人機案,也有受法軍作法啟發之處。
Group 2/3無人機方面,法國廠商自製品是Sperwer,剛開始僅供外銷,但後來法軍也自行採購並升級為Sperwer B,本來是與早先引進的以色列等外國無人機一樣,墊檔用,只是Sperwer系列與英軍Phoenix一樣,一墊檔就墊十幾年,本來採購國都改買以色列或美國的裝備替代,法軍就回收這些系統,改裝與自家戰場管理系統相容設備自用。
由於法軍會最低限度採購自家廠商產品,或協助推銷,在一定程度內保護本國工業,因此法國廠或空中巴士陸續研發Group 1、察打一體等各種無人機,緩慢但逐步充實歐洲無人機產品線。
不過法國為中心的歐洲國家無人機產品陣容,與美以中還是差一大截,更麻煩的是某些明星產品各國廠商都幹,美國也壓迫北約直接用美國貨確保相容性,但各國軍方要買單哪邊又不一定,打成一團,浪費研發資源與時間。
比方法國Sperwer在很多國家是被RQ-7取代的,而德國同水準的即時轉播無人機選擇空巴KZO而非法製品,但進一步改良成察打一體或遊蕩彈藥版的KZO,德軍覺得買偵察型就盡到最低限保障本國廠商的義務了,不買KZO而買以色列的Harpy系列,據稱原型產品最後漁翁得利中共買去玩......
而且,如果說一些外銷款低階無人機的缺點是干擾就掉成一片,防禦無人機用簡單的裝甲車裝發電機與干擾設備就好,即使便宜能搞機海也缺乏威脅性,那西歐開發的無人機優缺點就剛好相反,通常是有一定程度抗干擾能力,變成要研發防空系統硬殺,可是數量就少得可憐,本來無人化是希望能當消耗品用,西歐自己研發的無人機卻沒數量消耗,打掉就不難了。
比方法國陸軍採購的Harfang僅4架,只能隨時維持1架、最多同時維持2架在天上,所以使用前期與RQ-5並用,後期則引進MQ-9填補數量不足,雖然法國曾想沿用Heron改良成Harfang模式,改良以色列的Heron TP成法國版,但最終還是數量優先,採購16架、且隨時能再加購的MQ-9,取代Harfang。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8:5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0:5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8
不過西歐的優勢在把怎樣裝備最正確塞給軍隊的作戰概念領域,因此各國軍隊不同的無人機採購政策,搭配自走炮的選擇,才是重點。
隨法軍決定以Harfang取代Horizon的AS.532,卡車自走炮Caesar跟著採購服役。因為無裝甲卡車自走炮比拖曳式榴炮多出底盤、以及不下於自走炮的複雜射擊穩定系統成本,貴,但碰到反炮擊一樣沒裝甲,易毀性遠高於裝甲自走炮,所以過去先進國只有應急改裝或是裝甲化的卡車自走炮,英國部分拖曳榴炮甚至是用AS-90取代。
現在因為本來反應速度是作戰層級的炮兵資料體系,被Harfang為首的平台直接加速到戰術甚至射控層級,理論上能降低敵軍反炮擊成功率,不一定非把自走炮防禦力加到STANAG 4569等級4~6,極端一點0都可以,這時空運Caesar門檻低於AMX30 AuF2、Caesar進入到離開炮陣地整個流程遠比拖曳火炮快的優點,就成為法軍採用的主因。
淘汰Sperwer的用戶之一,瑞典,也是搞出新款卡車自走炮的國家之一,但其Archer與最簡單的Caesar、最複雜的DANA又都不同,在測試過AS-90與PzH2000後,瑞典的選擇還是自己的技術體系。
雖然Archer是用新炮配合新設計的自動裝填裝置,但結構上簡直就是把Bandkanon的炮塔找個卡車底盤裝上去,包括那個步槍型的自動裝填系統,彈藥車也是以類似的方式替Archer上彈,還裝了RWS自衛,作業時火炮與炮塔組動作和Bandkanon完全一樣,根本不是Caesar這種榴炮上車,而是DANA這種自走炮改裝輪型底盤,不過用的又是商用而非軍用底盤。
雖說30噸輪型車承受後座力的能力不如50噸的履帶車,且Bandkanon的45秒15發射速是戰車案時代的需求沒取消,一開始設計成自走炮的Archer就不用那麼快,只有150秒20發或15秒3發,但在自走炮中這仍屬於僅次於防空炮的高速炮,進入陣地與離開陣地耗時都少於30秒,要快的話一分多鐘就有可能朝6個目標開炮然後走人。
Archer不只射速高,射程也不差,使用傳統炮彈射程可達40公里,而與美軍合作研發代替M712的導向炮彈M982,並引進美國陸軍用無人機RQ-7標定目標的話,射程甚至可以拉大到65公里,沒與M982配套的Sperwer也就是這樣在瑞典被RQ-7淘汰了。
在講西歐與北歐的發展時,要注意到炮與卡車結構分離的卡車自走炮,不算早期那些裝甲汽車或拖曳炮的話,應該從1950年代捷克的vz.53開始算,DANA與ZUZANA這種履帶自走炮的炮塔上輪型車底盤也是冷戰結束前後產物,比Caesar或Archer都要早。
當然一般看法中兩者並不同,Caesar被視為取代拖曳炮的機動力升級版拖曳炮,DANA或ZUZUNA則是裝甲自走炮改用輪型裝甲車底盤的版本,生存性與價格考量根本不是同一層級;Archer則是機械結構比較接近Caesar、戰術考量比較類似DANA的產品,且因炮塔無人化,可以視為比DANA先進一個世代的自走炮。
但塞爾維亞的輪型自走炮Nora B-52系列讓這兩類卡車炮的分界變得模糊,這本來是南斯拉夫時期的Nora A/B/C三種自走炮研發案,國家走過1990年代的分裂內戰後,前南斯拉夫多數軍備研發計畫由塞爾維亞繼承,國家變小以後比較花錢的大部分就取消,剩下的多數是升級案或民用品裝甲汽車化,最高階的Nora系列只留152mm的Nora B-52在21世紀服役,還有155mm版本外銷。
Nora B-52的特殊性,在於本車全系列在底盤以上的部分,幾乎是自走炮演化史重現。
Nora B-52首代K0,為了省錢,是一次大戰裝甲汽車那種全敞篷炮塔全手動操炮;次代K1(S)改成二戰模式的半敞篷炮塔,再來M03/KE引進自動化,戰後第一第二世代自走炮引進的技術;K-I/M15開始採用類似DANA的密閉炮塔,到達戰後第三世代水準,也開始獲得國外訂單,當然還是被採購國當便宜填補貨看待,落後國際一流產品約20年。
有趣的是趕上世界潮流的最新版本,Nora B-52 K2/MGS-25,外觀上類似Archer,讓火炮、自動裝彈機與彈藥庫、還有炮塔合為一體,扭轉這系列車重從27~34噸越搞越重的趨勢,減到25噸,追加導向炮彈與自動化新科技,同時可更自由的更換底盤,成為最先進自走炮之一。
因此前敵人美國陸軍對Nora B-52 K2也感興趣,購買1台與Caesar、Archer、及以色列同類的卡車自走炮ATMOS 2000、或許還有美方已經有資料所以不買實車的日本十九式,進行實際比較;拿拖曳炮卡車化的Caesar、十九式、ATMOS 2000,與無人炮塔的Archer及Nora B-52 K2相比,不僅是對塞爾維亞團隊的肯定,也可說在戰場資訊系統提供戰場即時圖資、以及核生化防禦需求比20世紀低的前提下,美國陸軍也開始考慮以快射快跑代替密閉裝甲室的可能性。
雖然美軍自走炮M109系列已是不可取代的經典,但不能用C-130空運是美軍的痛,即使美軍開發C-130能運的拖曳榴炮M777、與M270減半版卡車多管火箭M142,但拖曳炮不易快速轉移,架上彈藥較少的多管火箭持續力低,同時多目標打擊與同時彈著等多種花樣都比不上火炮,對於1944年起就常碰到有幾十個上百個目標要炮轟的美軍來說,自走炮還是有必要,但新車就是一直出不來,所以就與其他裝甲車甚至戰車防禦系統案一樣,先外購墊檔。
其他幾種卡車自走炮前面提過,至於ATMOS 2000,由於是最早以即時轉播無人機及NLOS戰防飛彈創下戰果的以色列推出,即使定位是自己不用的外銷品,以色列軍還是以M109系列為主,但有39/49/52等3種倍徑的155mm炮能選,能裝在多種6~8輪卡車底盤上的彈性,讓本車成為最早獲得外銷訂單的現代卡車炮,還出現羅馬尼亞、波蘭、烏克蘭等國版本,以致最後以色列也用來淘汰較老的M109,美軍自然有興趣看看。
先不管美軍最後決定用哪種自走炮,還有些老美不在意的冷門或特殊貨色,如舊貨改良款南非G6最新款G6-52、德國PzH2000模組改良裝上Boxer的RCH 155、全新60倍徑10輪卡車自走炮,以及直接艦炮上岸的俄羅斯A-222、與義大利一堆76/127mm輪型車版本的上陸計畫。
G6與DANA同屬最早的第三世代152/155mm輪型自走炮之一,加上底盤比履帶車大,適合南非這種到處都是硬地面的地盾區,持續改良不足為奇;第四世代履帶自走炮中最先進的PzH2000到2020年代依然是最先進自走炮,但僅少量生產且已停產的底盤維護成本日增,對外推銷要重啟生產線不划算,乾脆整組模組化挪到生產中的Boxer底盤,不過2020年才開始測試,德國2021年又公開10輪大卡車底盤裝60倍徑炮管的新概念輪型自走炮,未來到底哪種炮那些人買,尚且無法確定。
艦炮上陸則是歷史悠久的作法,19世紀到二戰末期都有艦炮當要塞炮列車炮的紀錄,但二戰中大口徑岸轟艦炮因艦載機與核彈而式微,中小口徑高射速防空專業化,搞一體化彈藥而不再用裝填耗時的彈頭藥包分裝設計;陸基防空炮演化成戰車炮,榴炮還是空間重量比較好處理、也容易精準調射程的彈頭藥包分裝設計,讓陸基炮艦炮分家。
即使1960年代後半美英的艦炮再轉向重視岸轟,炮彈差異讓多數國家陸海軍共用火炮最大口徑上限只有40mm,有二戰前岸防炮要取代的國家,改用飛彈的居多,但反艦飛彈最多的蘇聯,面對的是全球最大海軍聯盟、而且有最豐富兩棲登陸戰經驗的北約,他們不認為只靠幾層飛彈防禦網就夠,決定繼續研發以反艦為主的機動岸基炮,蘇聯崩潰俄羅斯沒錢,就是130mm艦炮轉用的A-222。
同樣研發陸基機動艦炮的義大利,一如Palmaria及多款無人機,則是廠商的自主研發,因為前軸心國的軍備都受限制,如核武、飛彈、雷達導向等二戰前不存在的先進裝備,理論上都不能佈署;但冷戰中西德與義大利是北約前線,不佈署重兵直接放棄法國以東數百公里縱深,法國帶頭不能接受。
因此,到冷戰末期為止的不成文默契,至少一個戰勝國代表、也就是安理會五強之一強烈支持,甚至由五強之一負責管理的情況下,前軸心國才能佈署先進裝備,通常這意味的就是向美英法蘇採購、或至少是合作研發,而且使用單位要在五強之一軍隊名目或實際控管下。
在北約任務劃分中,中歐要衝的西德強調陸軍,地中海中央的義大利重視海軍,但義大利海軍引進飛彈被迫晚於且少於美英蘇法,使得義大利只好強化艦炮,成為新世代的艦炮大國;戰車裝甲車則因相對不重視,一路外購或授權製造,1970年代才有輪型裝甲車Type 6614,1980年代才有主戰車C1,自走炮在冷戰中就用M109。
雖然義大利參加英德合作的SP70自走炮計畫,並依計畫成果研發Palmaria,但這車主要優點是可換底盤,車內彈藥量少於M109A2/3,義軍想要SP70夥伴其他更先進的計畫,最後選擇最晚推出最優良的PzH2000,Palmaria僅供外銷。
而在SP70合作及Palmaria研發途中,義大利廠商除意識到艦炮與榴炮的差別外,也意識到艦炮的防空反艦能力在陸軍是沒有競爭者的市場,因此在完成Palmaria開發後,就投入76/127mm艦炮的岸基自走炮化研發,除了與Palmaria一樣可裝在多種履帶體盤外,也有以B1底盤為基礎的版本,賣點則與MIM-146一樣,防空兼戰防武器,甚至在一定程度內代替MIM-23這種區域防空飛彈。
只是義大利的艦炮登陸一直是軍事迷叫好,軍方不買單,因為陸海軍裝備體系及戰術想定差異太大,且76/127mm艦炮以陸軍來說是LOS/BLOS武器,獨自作業,自走炮則是配一堆合作車輛人員的NLOS武器,倒過來的德國PzH2000改艦炮也是測試後就沒下文,即使義大利上車艦炮後來追加一般自走炮的155mm版本,同樣難賣。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09:2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2:1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89
稍微好一點的則是義大利廠商自製無人機,早先同樣是與外國合作而自用靠北約美國,但2011年利比亞內戰讓歐洲各國痛感裝備體系不足,2014年烏克蘭與克里米亞事件引發歐洲重新檢討軍備後,義大利覺得自己需要RQ-4等級Group 5的無人機,但美國基本上只提供到RQ/MQ-9水準裝備,才採用自家客機P.180改裝的P.1HH,以及Group 3外銷無人機Falco擴大升級到Group 4水準的Falco EVO,至於這會不會讓義大利再考慮輪型自走炮,仍為未知數。
英軍雖曾是無人機領先組,但到2011年卻因HERTI與WK450的不足,成為落後組,與英軍一樣用AS-90的波蘭也差不多,戰場偵蒐能力較差,被反炮擊的機率高很多,對於改用低防禦輪型自走炮一事就比較保守,所以波蘭就用AS-90升級版炮塔配南韓K9的底盤變成AHS Krab,英軍戰場操過的AS-90系列也該汰換了,就開沒有自家生產的國際標,競標者中也出現南韓K9。
K9參與英國自走炮標案能不能作為南韓裝甲車工業成功的象徵,還難說,但沒有自家產品,可以說象徵英國工業的失敗;同樣的,放棄Boxer之後的FRES以來一系列裝甲車案,不只是國防工業,甚至連裝備政策都失敗。
FRES與FCS同樣是更早就有的概念研發案縮寫,而在放棄Boxer時接上的FRES,假定也很像同年FCS,共通底盤及C-130能空運,不過沒有Stryker的英國在FRES初期就分成2種底盤案,較近似Stryker的雜用型FRES UV、及較近似FCS的特戰型FRES SV。
FRES UV的主要競標者一看都是老面孔:Boxer、VBCI、本質是Stryker的美國版第五代Piranha,2008年Stryker得標但沒下單,2014年法國宣稱英軍對VBCI有興趣,2018年FRES UV改名MIV又決定重新加入Boxer,德國甚至一鼓作氣搶了FV4034升級案並推出RCH 155,希望英國裝甲車輛整個德國化,進一步成為歐洲車輛裝備主流。
當然事情沒這麼容易,因為FRES SV是取代FV100車系、甚至在未來取代FV510的作戰用車,這意味這個底盤至少要能滿足輕戰車與步兵戰鬥車的需求,Boxer防禦不足還是輪型底盤,豹二則是FV4034等級底盤,Marder IFV與FV100是同時代的老底盤,VCTP/TAM也比FV510舊、還是與英國敵對的阿根廷底盤,NGP取消後德國並沒有該等級的新底盤。
當然德國並不是覺得Marder IFV還很好用,這時這車的戰場觀測能力在同儕已敬陪末座不說,底盤維修時數與經費也高於同儕,因此NGP的重點就是替代Marder IFV;當GTK/VBCI/MRAV計畫成形,NGV隨時會取消,德軍就開始研擬Marder IFV替代案、Puma。
但因NGV結束才正式啟動Puma研發,加上Boxer因英軍突然退出導致的混亂,連帶影響整個德軍的裝甲車輛計畫,就不可能參與FRES SV,FRES SV案的主角就是英國公司旗下瑞典廠的CV90、與美國公司旗下奧地利西班牙合資廠的ASCOD。
由於Puma是太新太晚才沒得參加FRES案,加上一堆源自NGV及Boxer的新構想,因此本車被譽為當下最強步兵戰鬥車,最低防禦力規格31噸可由A400M空運,附加裝甲裝滿的43噸規格不僅防禦超過STANAG 4569的等級6+4b,還有多種跡訊抑制、干擾、與主動防禦能力,且多數火車商船都能運輸,雖然不能對應國際戰術運輸機主流C-130,但有助於推銷A400M。
而且Puma的火力也不同凡響,雖然30mm快炮及2發不能從車內裝填的戰防飛彈看起來有點弱,但引進APFSDS與智慧炮彈,不管穿甲力還是多用途性都優於CV90的40mm炮,而且占用車內空間更少而更易攜帶。
更重要的是戰防武器Spike LS,能射後鎖定與射後觀測,除距離比較短以外,這實際上是FCS中美軍對XM501使用飛彈的要求,而且相對於美軍一種飛彈通包,德國有比較大的KZO進行數十公里的戰術級即時偵察,比較小的Spike LS提供射控級即時偵察,技術戰術定位可行性都比較高。
雖然Puma評價高,但銷售卻很不順,主因在企業購併讓本車成為德國產法國廠產品,一如CV90從瑞典產品變英國產品,德廠便以Puma經驗提出新車、或者該說是新底盤,Lynx履帶裝甲車,代替Puma成為德國代表性外銷裝甲車。
Lynx履帶裝甲車有低重量KF31及高重量KF41等2種版本,雖然編號看來目標是車重31與41噸,不過實際使用重量是34~50噸,加上可以當多車種通用履帶底盤,設計改良彈性大,還能選用許多現成零件,導致好幾個外銷案都是Puma與Lynx履帶裝甲車競爭後,Puma單方面宣布需修改設計部份太多而主動撤案,作球給Lynx履帶裝甲車。
不過Lynx履帶裝甲車也不是只靠搓圓仔湯的產品,Puma首先就有個問題,與自家Marder IFV及美國M2步兵戰鬥車一樣,隨車步兵班編制6人比裝甲運兵車的8人以上單位要小,已經跟著改編制的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都因此不滿,有些國家可不想配合新車改編制,要改車則Puma真的是要大幅修改設計,Lynx履帶裝甲車一開始就有6人與8人的選項不用改。
同樣有餘裕的,還有不受A400M運輸能力限制的重量與底盤強度、電力空調火力以及RWS安裝空間等選項,Puma能裝的Lynx履帶裝甲車大概都能裝,但Lyn履帶裝甲車x能裝的東西更多,尤其是Lynx KF41的裝甲。
英國戰車裝甲車防禦設計原則,主要在壕溝陣地用的步兵戰車是360度全方位防禦,戰車交戰用的巡弋戰車則強調正面左右各25~35度範圍防禦,二戰到冷戰重點是戰車交戰,但後冷戰重點又回到類似壕溝的城鎮戰,強化360度防禦又成為重點。
針對側面防禦,20世紀的構想是外掛裝甲與主動防禦系統,可是伊拉克發生M1與FV4034車系的車身被RPG擊破的事件後,即使基本上沒被擊毀且只有人員受傷,但連最重的主戰車側面裝甲都不夠,各界本來想靠主動防禦系統,而2008年能突破ERA與主動防禦系統的RPG-30擊破這想法,所以FCS的載人車款接替計畫GCV,又走回靠裝甲一途。
至於該怎樣強化方面,炮塔旁通常是置物箱,不只放便當飲水等雜物,還能放戰防飛彈或主動防禦系統,甚至各種光電雷達都要塞,RWS化以後就不用擔心人員防禦問題,所以麻煩在車身側面。
除非強調內部載人空間的車輛,或需要大量浮力的兩棲戰車,否則M4之後戰車的車身側面裝甲外側,除了最頂部與炮塔環及驅動裝置有關的一小部分車身以外,都由懸吊與路輪保護,蘇聯系戰車還喜歡用大路輪當盾用,加上側裙以及置物箱以後,對HEAT防禦力通常足以匹敵炮塔正面與車身正面。
但需要運人空間的裝甲運兵車與步兵戰鬥車,車身側面設計通常類似M4,履帶上方有很大一塊空間,而且是內部容量最大的垂直設計,留給油箱設備或是步兵射孔,脆弱甚至容易起火,防禦力很差,是最需要強化裝甲的部位。
而且為了增加車輛底盤的離地距離,強化防地雷能力,這時代履帶車流行好換備份多的半大不小路輪設計,且路輪很容易被較長的懸吊推離車身,讓車身側面履帶部位只能靠低強度鋼板,因此現在側裙不僅必備,甚至進一步與車身側面履帶上方的強化裝甲結構兼置物箱結合,成為與FCS同世代、第五世代裝甲車外觀上特色之一。
對比較重視運輸性的車款、如Lynx KF31來說,這玩意看來就是用螺栓加上去,履帶處可掀開以利維修的附加單到多層裝甲板而已;強調防禦力的車款如Lynx KF41,這玩意就是類似Leclerc模組裝甲盒的結構,只是履帶懸吊每日要維修,所以履帶外部不管是薄金屬板還是厚箱子,都要做成數塊容易掀開的結構,因此外觀有時會與傳統側裙或附加裝甲很像,但結構上不盡相同。
而在Puma服役與Lynx履帶裝甲車推出前,英軍基於伊拉克經驗,FRES SV競標者都加上這種模組裝甲側裙,但這卻成為後來得標者、ASCOD第二世代ASCOD 2的Ajax車系,使用上很大的困擾。
看慣二戰成千上萬戰車交戰資料的人,就能理解沒有打不破的戰車這事,就算裝甲沒弱點也可針對履帶燃油甚至用老弱婦孺迷惑車上人員;但伊拉克Nasiriyah圍殲AAV7及後來M1A2及FV4034被打破的事例,以及能突破主動防禦系統的戰防武器出現,對不知情的人衝擊很大,導致戰車與步兵戰鬥車裝甲又加厚加重。
EFV裝甲強化成為壓垮計畫的最後一根稻草,Ajax計畫沒被壓垮,但本來防禦力只有STANAG 4569的等級3、車重不過26~30噸的ASCOD,在Ajax超過STANAG 4569等級6、車重達34~38噸,就出現類似M1126底盤操到極限影響懸吊效能的問題,震動大噪音大,加上各種裝備讓這年頭很多裝甲車的後門變小,影響車內人員舒適性及武器使用,以及運兵車的隱形重點,車內步兵離車速度。
後門大小受限於防禦設計而很難回到過去的水準,不過懸吊震動噪音可以改設計在後續批次改善,但因Ajax首批由美商旗下西班牙廠生產,發現問題後的第二批應英政府要求轉由美商旗下英國廠生產,沒得標的英商卻拿來大做文章說還是英國貨好,就演變成車廠商譽的政治問題,甚至讓原本以Ajax為基礎競標美軍輕戰車與步兵戰鬥車案的Griffin 2/3,都必須宣稱是全新設計與Ajax無關。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0:0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3:1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0
扣掉這種夾雜技術與政治的問題外,Ajax為首的A字頭車系這堆車,與Lynx履帶裝甲車一樣,是西歐對應於FCS的XM1200車系、及俄羅斯Kurganeets-25與Armata T-15的產品,所以一樣是裝滿各種感測器與主動防禦等先進系統,這讓這批高階步兵戰鬥車的防禦力,至少有第三世代戰車較低階版本的水準,主動防禦系統能生效時,巷戰場景的側後方防禦甚至優於任何第三世代主戰車。
若說防禦力升級速度不下於以十倍計的成本提高速度,廣義的火力升級更大,雖然冷戰結束後步兵戰鬥車快炮口徑放大的趨勢停止,止於25~40mm,少數50/57/60mm等廠商提供選項多半只是選項,因為步兵戰鬥車不該讓彈藥與步兵搶空間,但火力仍需升級,所以就從彈藥下手。
提升穿甲力的方法不難,與二戰一樣,實驗過漸縮口徑與脫殼之後,選擇APFSDS,理論穿甲力已能打破二戰V/VI號戰車正面裝甲;制壓軟性目標就靠防空領域研發出的預成破片與智慧引信技術,以大量破片在適當範圍炸開帶來殺傷,甚至在炮口加裝感應線圈,射控在炮彈通過炮口一瞬間進行破片大小與散布最佳化的調整,讓比較小的炮彈能有較大殺傷範圍,而這技術因為主要源自防空武器,理論上不只能更有效率的打人打車,也能防空。
但這只是理論,因為步兵戰鬥車內的空間優先裝人員,炮彈儲量、裝填機制、火炮仰角等都不夠專業,常見的2~4架攻擊機編隊,專業防空車輛能連續接戰,步兵戰鬥車碰到剛好有1架出現在瞄準器內可以用快炮打,第2架就會來不及再裝填;要專職防空的話,美國當年把M2步兵戰鬥車轉換成M6防空步兵戰鬥車時,還是把BGM-71發射器換成4連裝FIM-92發射器。
不過美國的M6防空步兵戰鬥車不久後就拆掉FIM-92,回歸地面作戰任務,野戰防空只留便宜易運輸且視野較好的M1097,雖然4輪的M1097惡劣地形行動力與生存性,都不如M6防空步兵戰鬥車,但美國陸軍不是要搶灘的美國海陸,加上美軍野戰防空主要是保護野戰指揮部與補給單位的陣地,不是履帶裝甲車的頭頂,沒錢的話,能與無裝甲卡車一起行動,便可接受。
而既然以保護陣地為主,AN/MPQ-64就負責替只能靠人眼搜索的M6防空步兵戰鬥車與M1097進行目標搜索與簡單的歸向,FIM-92雖然射程與對頭射擊能力都有限,不過美軍持續投資,將FIM-92升級為FIM-92E~H,強化對付巡弋飛彈與Group 3以上無人機這種低空低跡訊目標的能力之後,美軍還是覺得不需要把搜索射控能力與武器裝在同一輛車上的高級專用防空車。
當然,AN/MPQ-64還是沒解決偵測不到地形面後飛行目標的問題,但AN/MPQ-53/64這兩種當代對低空雜波處理能力最強且資料更新速度最快的雷達服役,後來AN/MPQ-53進一步升級為AN/MPQ-65,美軍認為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發生機率已經太低,除非是沒幾公里外起飛的目標,不然總會有哪一段飛行路徑會暴露在美軍的對空監視網中,躲不掉,頂多就是都飛在防空武器射程外打不到而已。
真給這種打不到的飛行物逼近裝甲部隊,用車上重機槍、M6防空步兵戰鬥車、M1在1990年代推出能對付直升機的多用途高爆彈M830A1,頂多真不行再找以色列採購LAHAT這類炮射戰防飛彈,應急一下,等FCS或後繼系統服役就能徹底解決,這想法基本上持續到2016年美軍投入伊拉克反攻ISIL的Mosul之戰。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0:4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4:2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1
Mosul之戰號稱是1945年柏林之戰後最大規模的攻城戰,對過去這種攻城戰多數由其他友軍來打的美國陸軍來說,這可能是南北戰爭以後碰到最大的攻城戰,美國陸軍終於發現他們需要補課,而且FCS之後的GCV也已經取消,大家已經不敢期待NGCV何時會有,先要有應急系統。
首先被注意到的,是土耳其對庫德族與ISIL、以及沙烏地等國投入葉門內戰就日趨明顯的問題,針對戰車弱點的攻擊日漸精準精準有效,伊拉克美軍使用的M1A2 SEP與英軍使用的FV4034還好,但伊斯蘭各國採購的豹二、Leclerc、M1等車逐一被擊破,打破第三世代西方戰車堅不可摧的神話。
這些擊破紀錄中固然有M1防爆門不依規定關好導致彈藥庫爆炸影響戰鬥艙的紀律問題,但蘇德美英戰車都早在1980年代服役,較晚的Leclerc也只是1990年代,20年以上的持續報導研究,以及伊拉克實戰成果促成第四甚至第五世代反戰車武器研發,不管是硬碰硬直接打穿複合裝甲部位,還是繞道頂攻與瞄準弱點集火,戰車與反戰車武器的鬥爭,戰車裝甲車又居下風。
所以,先不說其他裝甲車,就連裝甲最厚重的M1與豹二,原廠也決定安裝主動防禦系統,獲選的則是有數十年經驗而不太需要花時間調校的以色列產品,以便盡快上戰場或提供參戰中的外銷客戶升級,尤其是原本車內設計有缺陷、土耳其軍使用時被多次擊破的豹二。
M1防禦設計雖然是同時代戰車中漏洞最小的,但美軍野戰防空體系卻是同時代中漏洞最大的,尤其美軍帶頭用的Group 1~2無人機、美軍FCS提出的遊蕩彈藥、概念上也是源自美國的以色列Spike NLOS等系統,都是E-3與AN/MPQ-53/64/65找不到、FIM-92無法鎖定的目標,ISIL方面以玩具遙控飛機改造的無人機也是這等級產品,美軍終於嚐到二戰後首次碰到的敵軍空中威脅。
裝甲車主動防禦系統雖然能找這種小傢伙,但首先是偵測距離原則上多小於100公尺,其次則是只對付一定速度以上低角度逼近自身的目標,對時速不到200公里的無人機、或是迫擊炮這類NLOS系統,根本不會啟動,這些才是Mosul之戰、以及同時敘利亞Raqqa之戰、與利比亞Sirte之戰碰到的主要空中威脅,美國還需要更有效的系統。
當下最快的就是現有裝備改良,AN/MPQ-64升級的核心就是電腦換裝,硬體夠強以後直接引進AN/TPQ-36的能力,確定能追蹤低速的Group 1~2無人機,中高速的迫炮彈與榴彈,據以攔截及反制;但因為AN/MPQ-64對炮彈有效距離比AN/TPQ-36短,且屬於防空網路體系,炮兵體系仍另引進AN/TPQ-53取代AN/TPQ-36/37。
雖然裝備體系上AN/MPQ-64與AN/TPQ-53還是分開的,但技術上能互相執行對方的任務,SCR-584之後分開的野戰防空雷達及反炮兵雷達,重合為一,並帶來後來以M109對空射擊的實驗;至於目前新推出的LTAMDS族系會不會乾脆整合AN/MPQ-64/65與AN/TPQ-53,等等看。
倒是美國海陸,從SCR-584推出海陸版SCR-784以後,海陸就有一系列與陸軍編號不同、但實質上只是做些防海水或拖曳載具修改的同型雷達,直到這時終於與美國陸軍分家,沒用AN/MPQ-64與AN/TPQ-53,引進同時取代至少5種雷達的AN/TPS-80,軍種內部雷達整合,反而是不同軍種的產品開始分立。
同樣的,這種野戰防空網路雷達與反炮兵雷達,冷戰中僅限於美國一方最主要盟國擁有,蘇聯在崩潰前才剛研發出來,但冷戰後慢慢解禁,其他國家也開始研發自身相當於AN/MPQ-64或AN/TPQ-36/37的雷達。
由於防空作戰雷達幾乎都綁定特定載台或武器一起發展,南韓TPS-830K這種從K30車用轉為獨立系統的以外,一開始就獨立發展而能配合多種系統的雷達,大概也只有AN/MPQ-64與台灣的CS/MPQ-90;類似AN/TPQ-36/37的比較多,如歐美合作COBRA、瑞典ARTHUR、以色列ELM-2085/2311/2248、印度Swathi、蘇聯Zqqpark-1與俄羅斯1B75、波蘭Liwiec、中共Type704/BL904與Type373/SLC-2等。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1:1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5:1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2
至於美軍的野戰防空武器,則是進一步改良尋標頭與智慧引信的FIM-92J,以便鎖定低跡訊目標,並確保打Group 1無人機時的破片密度夠高,打載人機時則破片破壞力夠強;而如果是電動馬達、甚至進入無動力滑翔階段的無人機與遊蕩彈藥,紅外線跡訊可能鎖不住,就推出靠資料鏈遙控而不是靠自己尋標頭找目標的FIM-92K,AN/MPQ-64直接控制打目標。
但本來就看不到地形後方的AN/MPQ-64與FIM-92組合,改良後還是看不到,即使後來提出能攔截炮彈火箭彈的C-RAM概念,但初期裝備還是不能跟著裝甲車隊走,一樣,於是美國終於學半世紀前的法德俄等國,針對近距離防空攔截Group 1~3等級無人機的需求,提出自身也安裝雷達光電等搜索系統的應急機動防空車輛需求,IM-SHORAD,剛開始是 Interim Maneuver-SHORAD的縮寫,較晚又變成Initial Maneuver-SHORAD,看來又是墊檔變正式的前奏。
計畫剛開始出現過M1097與M6防空步兵戰鬥車再改裝的案子,不過最後得標的是M1251車系,因為這底盤比HMMWV重而能裝更多人與裝備,網路連線能力只高不低,與AN/MPQ-64連線交換資料,可補足其他系統偵測的死角,且前身M1126車系的電力散熱等等問題都已找到解答,M6防空步兵戰鬥車可能又要再鬧一次。
且M1097駕駛艙與M6防空步兵戰鬥車的炮塔結構比較佔位置,M1251車系車頂有更多且更具彈性的雷達感測器與武器安裝能力,裝在車身四角的多用途雷達與RWS的光電或武器互不干擾;而RWS有兩類,一種是比較傳統的快炮與飛彈設計,另一種則是全新新技術,直接能量殺傷武器。
直接能量殺傷武器的戰場使用,至少能回溯到西元前3世紀阿基米德(Archimedes)以銅鏡反射太陽光燒羅馬艦隊,不過使用上非常受到天氣影響,這點直到2000年代的雷射武器也一樣,大氣渦流與雜質讓雷射在大氣中超過100公里的目標破壞力成疑,不過1~5公里的飛機大小目標破壞,或距離稍遠一點的Group 1等級無人機破壞,還可以,考慮到已經有可能讓成千上百的遊蕩彈藥到處亂飛,飛彈炮彈都有載具攜帶量的問題,雷射的再發射能力高得多,讓美軍提出雷射野戰防空車,Direct Energy Maneuver-SHORAD。
DE M-SHORAD還有很多部分需要研究,與NGCV一樣都是晚幾年再說,IM-SHORAD用的還是現有體系的快炮與飛彈,新的可程式化RWS中央裝30mm快炮與機槍,左右兩側各有1組飛彈發射器掛載點。
不同於過去只能裝特定飛彈的專用發射器,IM-SHORAD的RWS可更換多種陸軍步兵或車輛用現成飛彈發射器,而RWS本身還有空間與電力餘裕,能加裝比較不佔體積的光電或干擾系統,且與步兵戰鬥車的炮塔相比,RWS不僅省掉車身外炮塔內的裝人空間,車身內部份也沒有炮塔籃,所以上面怎麼裝都不影響車內載人空間,這也優於M6防空步兵戰鬥車。
而目前IM-SHORAD常見的展示裝備模式,是步兵戰鬥車體系的30mm快炮XM914加1挺7.62mm機槍、1組4連裝FIM-92發射器、與1組2連裝AGM-114/179發射器,FIM-92很正常,快炮與機槍雖然是步兵戰鬥車體系裝備,但與FIM-92配合防空不成問題,AGM-114也來兼差反車輛與防空就比較有趣。
AGM-114系列一直都有裝甲車安裝的提案與測試,卻總是敗給BGM-71或類似的組合,可以想像的理由有車內再裝填困難、車上攜帶量少、裝甲車觀測系統難以發揮射程優勢、有同樣缺點的MIM-146反戰車外還多出防空能力等,除了瑞典岸基RBS-17以外,到2010年為止,衍生型都在直升機飛機無人機上服役。
但,第一代AGM-114只適合反戰車,第二代AGM-114、包括RBS-17與Brimestone等衍生型,除改用數位化電路,還針對不同目標發展不同彈頭,從反戰車飛彈升級為戰防飛彈,但每種尋標器每種彈頭各一次型,美軍同批至少5個次型,帶來後勤困擾,所以美軍2002年提出替代AGM-65/114與機載BGM-71的多軍種通用次世代飛彈計畫、AGM-169;但因阿富汗戰爭與不久後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美軍同步改良AGM-114應付急需。
這些根據阿富汗伊拉克需求,提出強化HEAT彈頭對軟性目標殺傷力的強化破片套筒、強化貫穿船壁或碉堡能力以便內部起爆的不敏感性彈頭、針對目標特性修改起爆模式的智慧引信等改良,衍生成2012年開始生產的第三代雷射導向AGM-114R,再轉用到2016年重啟生產的毫米波雷達導向AGM-114L-7/8A等後續批次,解決AGM-114系列多用途化的瓶頸,只差2種尋標頭還沒統合。
至於其他缺點,不再有幾萬輛華約戰車的威脅、步兵戰鬥車快炮穿甲力因APDS/APFSDS而大幅增強、以及想再裝填可以選炮射反戰車飛彈之後,除專業反戰車飛彈發射車以外,不能再裝填逐漸變成主流,攜帶量連帶就不重要了;至於射程的發揮,就看資料鏈,因此AGM-114L-7以後批次被裝上美國海軍LCS與陸軍IM-SHORAD,並成為如以色列Super Dvora Mk.3這種近岸快艇的武器選項之一。
至於一開始就統合尋標頭與彈頭的AGM-169,偏偏計畫定義比2003年版FCS早1年,XM501與PAM/LAM比較輕小、能裝上比較多平台、能靠網路射得更遠飛得更久、一開始就有多用途彈頭與尋標頭、還多出偵察能力,所以計劃比FCS早1年死;重新定義後將武器定位從AGM-169的BLOS/NLOS武器換回LOS武器的定位,改編號AGM-179。
重新定義後射程要求從28公里以上縮回8公里,便於無人機駕駛目視識別目標後才發射無疑是重要理由,畢竟阿富汗伊拉克一堆平民的敵我辨識很困難,但這也讓更輕小的系統,如開發XM501時提出引進AIM-9X與FGM-148零件的廉價案AGM/BGM-176、二戰用到現在的70mm火箭改裝成雷射導引飛彈的案子,產生定位衝突,加上以色列的Spike等外國系統也不斷推銷,讓AGM-179研發斷斷續續,彈頭引信等相關技術轉用到AGM-114R。
但最後美軍決定採購輕小但只有破片彈頭的AGM/BGM-176、以及有半主動雷射及毫米波雷達雙重尋標器的AGM-179,也等於確定了IM-SHORAD未來會換裝AGM-179,美軍次世代的機載車載戰防飛彈大概就此定案。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2:0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6:4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3
檢視過IM-SHORAD背後的脈絡後,小弟感覺就是M163/MIM-72與M247這種用一堆現成東西東拼西湊,塞到古老防空炮戰術體系的新一波,雖然是美國陸軍首度引進有自立搜索能力的防空裝甲車,但美國陸軍好像更在乎同時對付其他裝甲車以及運兵的能力,而不是專業防空能力,除了DE M-SHORAD以外也沒新武器,而是既有系統將就,或許也會一如過去,能期待的還是MIM-104 PAC3/PAAC4飛彈與相關的次世代系統。
不過外界的評價就不同了,畢竟IM-SHORAD是當下唯一全新概念的防空車輛,尤其DE M-SHORAD更有可能突破野戰防空車輛彈藥攜帶量的限制,其精準度足以執行C-RAM任務,對付數量可能很龐大的Group 1~3無人機、以及同類型無人機改裝的遊蕩彈藥更不在話下,而且成本還很低。
而在IM-SHORAD開始測試後,有興趣但沒錢、且可能無法獲得美國輸出IM-SHORAD許可的國家,很多,因此也有廠商提出以RWS形式裝上MRAP或非裝甲車,提供相當於降階IM-SHORAD的案子,以更小的搜索雷達專職對付Group 1~2等級無人機,因民間汽車用雷達晶片已經是年產百萬甚至千萬片的產品,雖然有效偵測距離只有一兩百公尺,但仍有吸引力。
雖然對付無人機與遊蕩彈藥並非只有打下一途,2014年俄羅斯在克里米亞與烏東事件中以干擾達到相同效果,當時Group 1~3無人機普遍還缺乏電子防禦能力,後來介入敘利亞內戰時也差不多,這只要消耗少許發電用油料,比彈藥省,而且能對付的目標數量很大,少數高級貨用既有防空系統就好。
可是2020年雙亞戰爭中,亞美尼亞用俄羅斯的干擾技術對付以色列土耳其支援的亞塞拜然無人機與遊蕩彈藥,效果很差,雖然抗干擾技術要多加不少成本,甚至像BGM-109這種很難干擾的巡弋飛彈,目標設定灌資料需要4小時,而不是幾分鐘設定完GPS座標就了事,應用即時性有差,但只能用武器打下,也是IM-SHORAD受重視的理由。
AGM-114/179評價就比較微妙,這點與AGM/BGM-176一樣,同時代只能找到同用途、但系統概念或時代不同的武器,比方德國TriGAT LR多拖20年改名成PARS 3 LR這種直升機專用武器,屬步兵肩射體系以色列Spike衍生直升機可用的Spike ER與Spike NLOS,俄羅斯2K22進化成對空的9M37及回頭演化成對地戰防武器Hermes A/K系列、同樣強調車裝的戰防飛彈9M133/133M、9M114/120後代的9M123之類舊系統改良。
另外如伊朗拿AGM-65改裝GBU雷射導向頭的空射陸射雙用飛彈Bina、從BGM-71衍生出越來越不像的Toophan /Qaem/Sadid /Akhgar系列的魔改之類,都是與AGM-114/179用途近似但系統或發展史不同的系統。
相對的,冷戰時期完成系統定位的既有戰防武器體系,在這時多半就是繼續改進,或是若干國家從外購轉自製,不只是沒錢或覺得不需要大投資的先進國家,連中共也不例外,沿襲歐洲Milan/HOT定位的HJ-8/9繼續改進、追加NLOS系統HJ-10、以及類似FGM-148的雙尋標頭新飛彈HJ-12,都沒有新意。
這是因為反戰車飛彈到這時代與直升機很像,既有體系發展成熟而晚期化,所以只有一些需求比較特別的情況會出現只適合那種情況的系統;而這時比較特別的直升機與反戰車飛彈案例,出現在印度,理由在1999年克什米爾的Kargil戰爭,印巴雙方在海拔超過7000公尺的山區交戰,是迄今可確認戰場海拔最高的地面會戰,甚至比若干空中會戰的海拔還高......
於是,印度加速既有的軍用直升機研發計畫,從Dhruv演化出只是加裝武器與電子系統的武裝型Rudra,以及UH-1變成AH-1模式從Dhruv大改造的LCH,還提出取代SA.315/316/319的OH等級直升機計畫LUH,另外還有次世代AH/UH/MH基礎的長期計畫IMRH,重點都是其他國家軍用直升機不會考慮的環境,高空近地面持續作戰能力。
同期印度也有自己的反戰車飛彈家族發展計畫,至少是第三世代反戰車飛彈的Nag系列,雖然很想說Nag系列是定義很像Spike系列的多種戰防飛彈體系,但這族系開始研發的時間僅略晚於TriGAR,可能比Spike體系化的時間還早,只是印度的老毛病,加上Kargil戰爭讓需求確實該改,首次試射到服役花了差不多30年,比TriGAR拖得還久。
歹戲拖棚是印度的專長,但不是專利,至少戰防飛彈領域法國也一樣,Milan與HOT一直改良,等到與北約一起跑到阿富汗伊拉克,才覺得這種人工控制飛彈完全不能對付那些看到你就躲的膽小鬼,射後不理反而還能升級去抓那些躲到建築物後的傢伙,所以過去Milan的客戶,一票都跑去買FGM-148或Spike,包括法軍。
買美國同類武器一事對發明戰防飛彈、並自豪是與美蘇並稱世界三大反戰車飛彈輸出國的法國,是很大的刺激,但現有系統已經過時也是事實,因此法國在2010年採購一批FGM-148的同時,重新定義與發展自己採用第四世代技術的戰防武器,可能取代Eryx的是Enforcer,取代Milan的是MMP,然後計畫從MMP發展出取代HOT的MLP。
隨計畫發展,法軍買MMP而停止採購外國後續戰防飛彈,不過大家不是買美以俄等國系統就是自己幹,外銷很不順利,因此法國找上印度,希望合作發展第五世代戰防武器,法國的想法當然是以MMP為基礎,但印度可能是想以Nag為基礎,必須說很難樂觀......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3:0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7:1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4
另一個影響AGM-114/179與AGM/BGM-176評價的因素,則是美國的遊蕩彈藥Switchblade服役。
Switchblade可視為步兵版XM501的LAM,首度選購的Switchblade 300系統重量與FGM-148或FIM-92大致相同,能在10公里範圍內以100~160公里時速滯空最長15分鐘,提供低階單位必要的戰場偵察能力,等看到目標時,再俯衝撞擊,以相當於散彈槍子彈的殺傷力,把人員與非裝甲目標打得千瘡百孔,兼具無人機與戰防飛彈的效果,但又與過去的自殺無人機有微妙差異,所以才創造出遊蕩彈藥這個新詞,不過剛創造就被人與自殺無人機混用,變成統括雙方的新名詞。
而Switchblade最大缺點,在彈頭威力太小,雖然Switchblade 300系統重量與FGM-148一樣是22~23公斤之間,但遊蕩彈藥多出等同無人機操控台與通信系統的配備,因此扣掉其他必要裝備後,FGM-148飛彈本體重量11.8公斤、彈頭重8.4公斤,Switchblade 300飛彈重量僅2.5公斤,彈頭就別問了,碰到車輛不管有沒有裝甲,鑽車窗才是正解,沒窗鑽就別期望太高。
所以美國海陸實戰測試Switchblade成功並讓陸軍跟進採購後,下一個遊蕩彈藥採購案選定以色列Hero家族,這家族目前有重2公斤的Hero-20到重125公斤的Hero-1250多款,相當於Group 1~3等級無人機的大小,Switchblade 300介於Hero-20/30之間,但要對付戰車級目標,美國海陸選定彈重12 公斤、彈頭4.5公斤、直徑比較粗的Hero-120,至於全系統跟著飛彈變重的問題,海陸給LAV車系迫炮車用,也算解決問題。
雖說Switchblade在2010年代實戰測試後才服役,Hero-120甚至還沒參加實戰,但這幾個系統的概念源頭,XM501的LAM在當年干擾AGM-169研發案變成AGM-179,AGM/BGM-176是PAM服役前的短射程墊檔,正選計畫取消才成為長期應用的正式裝備,所以近似PAM/LAM的系統被採購甚至實戰驗證有效,這幾種現有飛彈,甚至整個現有戰防武器體系,都有必要重新檢討。
其他的無人機與遊蕩彈藥同樣受Switchblade這類系統影響,因為之前的遊蕩彈藥,若不是體系上與空軍巡弋飛彈比較接近的大傢伙,就是Harpy這類比較像無人機的傢伙,與第一世代的戰防飛彈一樣,攜帶不便,所以第二世代戰防飛彈就分成適合野戰單位用的管射型與其他大型載具用的大玩意,遊蕩彈藥料將重現這個演化過程,與戰防飛彈的NLOS體系合併,而現有的戰防飛彈體系就會像AGM-169變成AGM-179一樣,射程不再伸長,留在LOS武器領域。
但就像19世紀從蒸汽動力商船演化出蒸汽動力軍艦,20世紀從民用汽車耕耘車衍生出裝甲汽車與戰車,21世紀則是遙控飛機與無人機被拿來軍事應用,從2010年底茉莉花革命開始,伊斯蘭世界陷入新一波動亂,就出現一堆玩具飛機掛手榴彈迫炮彈的臨時改造,成為與無人機型及管射型並稱的第三類遊蕩彈藥,商用品改裝型。
商用品改裝型雖然很簡陋,尤其大部分用手機遙控,干擾手機訊號與民用GPS頻段就會斷訊,但引進新技術快,若干系統的自動飛行及斷訊後自動控制能力高乎預期,若在城市附近使用,防禦方還要顧慮不能整天讓手機都不通,不可能維持全天干擾,就成為恐怖份子偷襲利器。
雖然商用品改裝以Group 1~2等級無人機為主,但若是國家單位以商用零件拼湊,則可能製成Group 4等級的遊蕩彈藥,以長航程當巡弋飛彈偷襲敵國,且這種系統常被稱為窮人的巡弋飛彈,不到300公里的飛行速度,被發現連手持步槍都有辦法打下,不像傳統巡弋飛彈要靠專業防空系統,但因為速度太低,即使是AN/APQ-64/65這種新雷達,沒有安裝針對無人機的最新軟體的話,也容易把這種目標當雜波濾除,很難搞。
這些無人機的應用戰術情境,在FCS計畫中都有構思過,結果美國FCS沒服役,其他國家甚至政治團體就拿商用甚至玩具無人機改裝,倒打美國及其盟國一耙;同樣在FCS提出的無人車,卻因自動駕駛AI難度高很多,車輛導航遠比飛機導航容易受干擾,不要說美國沒服役,也沒有類似的商用品可有效改裝,目前一堆國家都推出類似產品,但都在各種程度的測試,真的成軍還要一點時間。
現在軍用無人機最活躍的地區,基本上是中亞到中東戰區,沙烏地吃了高階商用改造無人機的虧,而ISIL周邊戰場主要是低階商用無人機改裝品,甚至不只無人機,汽車與履帶車改裝品一樣出現,豐田車系這種新車不說,舊車不僅可以看到Kegresse車系,若干改裝品的懸吊看起來甚至有法國1935車系的影子,只是底盤以上換BTR車系或BMP車系的炮塔後,改到不成原型,分不出原本是哪款車,或者是同時代哪款工程車耕耘機的改裝品,但大概能確定是兩次大戰之間設計的底盤。
雖然一般印象中,現在還在第三世界國家使用的二戰戰車,不是蘇聯T-34就是美國M4,但緬甸兵變後閱兵看到A34與Universal Carrier,加上Kegresse與同時代法製履帶底盤改裝品,說明那時代英法戰車裝甲車的強勢;相較之下,戰車裝甲車發明國英國現在不只結束戰車裝甲車生產線,為了搶單,Ajax案還要搞攬功諉過這種不入流作法,法國的戰防飛彈與無人機也是要引進外國貨,讓人感嘆其衰退。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3:5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10/24/2021 :  09:17:5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5
結語:第四世代的歐洲、第五世代的亞洲、與第六世代的美國
就廠商的立場,搞花樣確屬必要,因為美國NGCV車系正在競標,大致已確定的只有源自M2步兵戰鬥車底盤的裝甲運兵車,參與步兵戰鬥車及輕戰車案的底盤之一Griffin,先前宣稱源自Ajax,自然成為打擊對象,所以現在Griffin也切割與Ajax的關係,說已經是全新底盤,手段不入流歸不入流,有錢才能活下去。
其實,不只英國,整個西歐、甚至大部分的北約與前華約國家,戰車裝甲車領域廠商和英國之間也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大部分國家不是只能出錢採購,就是只專精部分零件或特定領域,以專長的產品交換其他國家產品,或如飛機領域就是合作研發生產。
就連自主性最高的美軍也不例外:美國海陸的M1與AAV-7退役在即,ACV大概都會是外國貨,陸軍M1126/1251車系源自瑞士,更不用說大量MRAP、Group 3以下的無人機、RWS等理論上較易研發,所以不採保護主義而低價得標向外國採購的系統與次系統。
其實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或許現在的歐洲才是歷史常態,因為在2014年烏克蘭與克里米亞事件時,英國服役的FV4034只剩兩百來輛,差不多是1920年代末期英軍僅有戰車A2的數量,只不過當時有戰車的國家不多,英國還能說是戰車戰力僅次於法國的國家。
二戰加冷戰讓各國都大量增購戰車,西德到冷戰後期戰車數量一度超越二戰納粹德國高峰時期,蘇聯更是數倍於二戰最高峰,雙方都不情不願的大舉投資軍隊,冷戰結束,歐洲終於要恢復常態。
往更早一點看,1886年英國決定擴大投資蒸氣艦隊,結束皇家海軍黑暗的30年,帶動美日德等國緊跟著大舉投資軍備,歐洲就進入直到1992年為止的軍備競賽與戰爭世紀,現在,至少英法德相關的戰爭結束了,至少這三個國家想回到1870年代的狀況,那時沒戰車,主力水面作戰艦的數量就是幾艘到十幾艘,在冷戰後20年的裁軍,英法德的海軍也回到那時的水準,雖然主角從當時的戰列艦巡洋艦變成低兩三階的巡防艦,但依然強調能航行到全球各地的長航程。
可是,其他國家可沒打算回到噩夢般的19世紀,因此北約華約國家大規模裁軍與國防工業裁員,其他國家就大幅採購這堆中古武器甚至是新古武器,同時接手新裝備研發計畫以及被裁員的人,外銷武器比自用裝備差一截的慣例被打破,先進武器與軍事科技大量外流,歐洲19世紀能以少量兵力橫行世界的關鍵,技術優勢,因而大幅減弱,20世紀上半的兵力裝備數量優勢更因而逐步消失。
在北約架構下,英法德可以依靠美軍保護集體利益,問題是沒了蘇聯帶來的存亡威脅,美國與歐洲各國的利益開始分道揚鑣:同屬海權國的英國與美國大部分情況下雙方的立場比較近似,但英國與南歐國家一樣,更希望中東混亂衰弱不威脅西歐,美國相對希望西歐東歐與中東能互相制衡。
歐陸國家則是另一回事:法國想建立自己領導的歐盟,恢復歐洲在非洲的影響力,與美俄分庭抗禮,但也因此容易被歐洲內部牽著走;德國則回到過去開發東歐與俄羅斯資源的路線,只是以和平經濟手段而非征服,政策上利益上與美英越走越遠;俄羅斯除核武外無力抗衡美國,暫且保持低姿態靜待時機,便與德國合作;德俄之間國家則多數反俄也疑德,與能牽制德俄的國家,不管是西方英美還是東方中日韓,都願意親近。
美國因911事件而全面投入中東,但隨頁岩油開採及以色列地位趨穩,覺得拿自己的錢幫英法俄在中東當打手沒意義,中國崛起才是大患,2008年金融海嘯更重創歐美經濟,中共則藉機把經濟重點從外銷市場轉內需市場,美國警覺到這是百年前英國失去對美國經濟掌控能力的翻版,現在是最後的箝制機會,決定重返亞太,陸戰隊戰略戰術及裝備構想,再度從中東環境轉回西太平洋環境,2011年撤出伊拉克,甚至一度連阿富汗都要撤。
但這一走,當初運兵到阿富汗花錢建立的運輸線被中共接手,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反而讓中共撿便宜深入中亞中東與印度洋盆地,甚至進一步搭上俄羅斯與德國,雖然只是經濟資源合作而戰略上仍各有陣營,但現在圍堵中共變成不能只關注東亞,增加問題的複雜度。
伊斯蘭國家與政治團體感受到美國想淡出而歐洲無力干涉,注意力再度轉回內部,茉莉花革命雖有西方身影,但背景還是伊朗與中亞南北兩段陸上絲路、以及沙烏地海上絲路千把年來的對立,伊朗出錢給葉門迫使沙烏地介入,而阿富汗敘利亞動亂的背後總有沙烏地相關團體,牽制伊朗動作,彼此之間大打代理戰爭。
更麻煩的是一個中東中亞以外很少被注意的新組織,以哈薩克及土耳其為東西兩端,把新疆維吾爾族、烏克蘭、及匈牙利也看成自己人,號稱範圍從中國長城到義大利亞德里亞海的突厥國家組織,由北段絲路串聯的國家群組成,對應主導中南段絲路的伊朗及海上絲路的沙烏地。
乍看之下這組織的土耳其與中亞諸國不過是中小型國家,但先不說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中國防體系最完整的國家,土耳其與英法美、獨立國協中亞諸國與俄羅斯,在政經上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中共開發大西北與一帶一路也需拉攏作為主要通道的這群國家,讓這個組織能自由遊走各方。
更令人疑心之處,西方與中共為維吾爾問題對立、以及俄烏對抗牽動北約,最大受益者就是突厥國家組織,讓人懷疑這組織在背後的角色,只是單純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還是負責到處丟情報擴大問題的攪屎棍。
英法本來視美國淡出中東為自己回歸的良機,但參與敘利亞利比亞的戰爭,才發現自己彈藥庫存不足,只好求美軍協助,而美軍只提供每天幾到十幾架次空中支援,不是認真介入的成千上百架次,更讓俄羅斯與伊斯蘭國家看穿美國無心與英法無力,成為2014年烏克蘭政變、烏東與克里米亞事件、土耳其政變等事情的背景。
伊斯蘭國家怎樣鬧美國可以不管,但仍有龐大軍事力量的俄羅斯是另一回事,尤其2014年奪下克里米亞與干涉烏東事件,俄軍表現比冷戰後其他時間更優良;而西歐國家裝備數量日減、妥善率日低、消耗品庫存不足,無力干涉中東與東歐局勢,讓美國的重返亞太只好減緩,重新投入中東。
英國則是重拾20世紀初期箝制俄羅斯帝國的英日同盟,要讓俄羅斯東西受敵,順便配合美軍重返亞太,作為對美軍投入中東與東歐的報答;但這下就發生兩個矛盾,其一是對俄與法德不同調,最後化為脫歐;其二則是中國是反俄同盟夥伴、還是英美日同盟敵人的問題,英國一度曖昧,但隨德俄中因能源越走越近及美國施壓表態,五眼同盟的成立確定英國反中路線。
相較於戰略方向漸趨清晰的美英日與中共,歐盟則陷入矛盾,因為歐洲與伊斯蘭國家互相侵略1400年,雙方的關係雖說只有你死我活,但雙方也都很清楚對方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西歐東歐與俄羅斯一如沙烏地伊朗土耳其,都各有自己的戰略利益,與異教徒聯手對付教內對手稀鬆平常。
至於對中國關係,一帶一路剛提出時歐盟都期望從中獲利,不過路線不同:英法德重視與中國聯手壓制伊斯蘭國家的政治利益,附帶打入中國市場的經濟利益;東歐則期待中國發揮抑制俄羅斯效果的政治利益,外加一帶一路的經貿利益,兩邊平衡;南歐則較重視地中海與非洲,比較偏重經貿利益。
但接下來美國壓力促成中俄合作,一帶一路深入非洲又傷害法國利益,讓歐陸國家對中態度漸趨分裂:已大舉投資俄羅斯能源的德國,趁俄中合作,進一步深入中國市場;法國與地中海諸國一方面忌憚中國一帶一路深入非洲,損害自身在非洲的利益,所以在俄中碰觸地中海非洲等利益時就會明確抗議,其他時候就只是口頭敷衍,發表不痛不癢聲明。
變化最大的是德俄之間國家,2016年由波羅的海、黑海、亞德里亞海的德俄中間諸國,組成串在古代商道琥珀路上的經貿組織,三海倡議,這群國家隨德俄中合作關係漸趨緊密,態度也逐漸由親中轉向親英美而轉趨搖擺甚至反中。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英法德這幾個戰車大國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後,終於決定該買自己的第五世代戰車裝甲車體系,並因應2014年以後中東各國的實戰經驗,對豹二、Leclerc、FV4034逐一升級,但進度很明顯落後2015年一口氣展出5+1車系的俄羅斯,也不如概念清晰但實車發展跌跌撞撞的美國陸軍NGCV,歐洲國家的輕裝甲車、輪型車、相當於OH的軍用直升機,雖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戰車自走炮等重裝甲車除CG模型外,還是第四世代的水準。
因此,需要馬上增強兵力採購現有車輛的國家,要不是拿華約時期留下的舊車繼續改良,採購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撤軍汰除的廢品,就是挑選英法德以外其他國家生產中的戰車裝甲車,比方南韓、土耳其、芬蘭、甚至中共提出的車輛。
雖然雜誌新科技報導焦點還會在法德等國的新計畫,但轉到實戰經驗或成交訂單,歐洲老牌戰車裝甲車國家、甚至美國的戰車裝甲車,被擊破或二手貨拋售消息比例不斷上升,新車訂單逐漸移到版面上不起眼的角落,很明顯的,新時代來臨了,美國還能說是FCS與GCV一路失敗造成青黃不接,西歐就真的是沒落了。
往好處講,這象徵西歐的和平,他們不再互相打仗,也不再會到世界其他地方挑起戰端,未來戰車裝甲車設計的重點,除了逐步想辦法湊錢讓5+1車系服役的俄羅斯以外,將轉向美中衝突的太平洋地區,以及從抵抗外侮轉向對內爭霸與對外擴張的伊斯蘭世界;中共與土耳其以色列,則可能成為下一波第五世代戰車裝甲車觀察重點。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10:14:5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797 Posts

Posted - 01/16/2022 :  10:15:2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96
最後,唯一的超強美國,第四世代都是第二第三世代車輛直升機改裝升級,第五世代的FCS與GCV都無疾而終,1970年代開始測試與1980年代服役的第三世代體系,到2020年代性能與升級潛能均已捉襟見肘,越來越多國家敢於宣稱自己的新品與美軍裝備比肩,2030年代甚至車身機身也都已無法延壽,從IM-SHORAD起,新車與新直升機計畫,都必須成為取代第三世代裝備的美軍第四世代裝備。
但,這些第四世代裝備只是第五世代FCS的新科技與低風險版嗎?至少DE M-SHORAD怎麼看都不是,而且美軍的網路應用及概念已經更進一步:第三世代的J-STARS是E-8直接傳資料給單位,第四世代ABCS開始兵種中互傳資料,第五世代FCS Network則是軍種內有人平台互傳資料,然後把資料傳給無人車與Group 1~3無人機執行作戰。
從這個趨勢可以看得出,陸軍網路系統發展趨勢是從單向到雙向多向,以及跨兵科共通化,炮兵射程也因而從40公里以內,延伸到40~160公里,再拉大為50~300公里以上;AH-64最新升級版AH-64E也因而追加Spike NLOS,把打擊距離從LOS武器AGM-114的8公里,延伸到對直升機是BLOS領域的32公里。
最近美軍提出的新概念,武聯網,進一步讓無人機無人車不再是單方面被遙控,而是無人機Group 1~2、第五代戰防飛彈、與遊蕩彈藥,也與Group 5無人機及其他車輛直升機連線,甚至與飛機軍艦進行跨軍種跨系統聯動作戰。
因此MGM-168下一代的飛彈PrSM,射程怎麼看都超過500公里,甚至還研究射程可達1600公里的火炮飛彈系統,AH-64E用Spike NLOS射程,也要延伸到NLOS領域的50公里;至於跨軍種資料與系統整合,美國提出的最可行方案,是把既有的各軍種系統作成虛擬機器在新電腦上跑,而以現有系統中整合顯示能力最強與範圍最大的海軍神盾(Aegis)系統為中心,縮小範圍時切換其他軍種系統的虛擬機器,不需要開發新系統就達成跨軍種兵種整合目的。
有趣的是,隨NGCV體系漸趨清晰,美軍又轉回重視師級單位,2021年底提出新世代師級編組,輕中重裝地面空中機動都有,目的看來是對抗老敵人俄羅斯,畢竟俄羅斯的5+1車系進度較快,先不管師對師何者戰力較強,但美軍旅對俄軍的師甚至是軍,怎麼看都對美軍不利,雖然現在美軍對快速佈署部隊的要求並未降低,但只注重快速佈署中裝部隊的時代,則能肯定已結束。
陸軍這概念也開始影響本來就是快速佈署單位的特戰與陸戰隊,比方西太平洋,各島之間距離數百公里,登陸火力支援過去一定要船隻在離島數公里到數十公里範圍內進行,這些船隻同時暴露在敵方岸基反艦武器射程內,為確保生存性,只能在登陸艦上不斷加裝防禦系統,以及強化航空兵力能力,導致噸位越來越大與越來越貴,採購量也越來越少。
雖然單艦運輸能力隨噸位與價格也有成長,但因運輸量分給航空兵力的比例增加,人員車輛運輸能力的成長不成比例,而且反而加大登陸兵力的易毀性,損失1艘船對登陸作戰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不過現在已有可能直接從附近幾個島嶼進行即時火力支援,即使登陸艦依然有運載量大的優點而必須存在,但最危險的首批搶灘是否還需要讓大型艦艇接近灘頭,亦或鄰島火力制壓的同時,直接用C-130以上規格的運輸機把人與裝甲車先丟上灘頭,鞏固陣地後再由登陸艦運後續部隊上岸,是個有爭議但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美軍特戰司令部目前才剛開始找廠商研究這種概念與水上飛機版C-130J的可行性,但陸戰隊已經搶先裁掉主戰車單位,下單訂購的次世代登陸艦也是大幅縮小減輕的設計,這是陸戰隊要轉型回二戰前那種運兵單位,讓特戰代替自己當先鋒,還是另有盤算,不得而知。
這些在裝備編制上是美軍第四世代戰車裝甲車體系,技術概念源自第五世代的FCS的構想,但戰術火力投射範圍進一步超越FCS時代的70~160公里,一下拉長為500~1600公里,或許應該當成第六世代的技術,比俄羅斯5+1車系更先進一個世代的技術。
就像第二世代裝甲車概念到第三世代才實現一樣,第四第五世代提出的概念到第五第六世代在技術上才可行,也不是不可能;但NGCV能讓武聯網這種第六世代新概念成真嗎,還是回歸樸實一點的第五世代FCS等級?底盤會不會搞到最後還是第三世代底盤在翻修或改良?這無疑是美國陸軍能否維持後冷戰以來技術優勢的關鍵。
雖然美國陸軍現役裝甲車輛依然具有戰力優勢,但對於想把戰爭維持在舊大陸而不波及新大陸的美國來說,將兵力運到舊大陸的後勤需求是沉重的負擔,這讓美軍很難在舊大陸的大戰中保有地面部隊的數量優勢。
因此美國陸軍就像19世紀末期的英國陸軍,必須維持遠比大陸國家更精銳的部隊,以便必要時以質勝量,一旦舊大陸哪個重要國家陸軍的質足以匹敵美國陸軍,美國陸軍需跨洋運輸造成兵力數量上的劣勢,以及國家戰略上須能同時應付2場戰爭這種高於多數國家只要能應付1場戰爭的嚴苛需求,就會鬆動美國的霸權。
但概念正確實際裝備研發失敗,如第二世代的M60A2與M551、第五世代的FCS,美軍這種好高騖遠的老毛病,以及美國經濟與製造業喪失優勢,也一如19世紀末期的英國,是美軍維持素質優勢的一大障礙;C-17在2015年停產,機齡較高的飛機服役已超過20年,C-5甚至更久,則對美國重裝備快速佈署構成嚴重的後勤障礙,運輸裝備也到須檢討的時候。
但,最該檢討的,或許是戰場範圍不斷增大,對國際關係會有怎樣的影響。
馬拉戰車結束城邦時代,國家要夠大才能避免一次軍事失利便無翻本餘地,讓國家面積增為以萬平方公里、甚至十萬平方公里為單位;中世紀改良馬種與馬車,戰略戰術機動力一起強化,戰勝方的推進能力更強,帶來面積百萬千萬平方公里的帝國。
就算海權國家能以水域阻擋人員車輛運動,從海上取得資源避免封鎖,並以兩棲登陸避免首戰就在本土不能失利的壓力,小如希臘城邦也能對抗波斯帝國;但造船材料設備與工人終究還是源自陸地,陸權國家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掌握材料來源並建立海軍,抵銷海權國家海上優勢。
因此當陸權國家發展海軍時,海權國家也必須爭奪土地,掌握資源與地面作戰的緩衝空間,這種雙向發展到拿破崙時代,丹麥還能對抗靠戰術能力稱雄的普魯士,威尼斯或荷蘭便不敵人口資源都龐大的法國,要面積人口都大、且與歐陸完全沒相連土地的英國,才能對抗。
拿破崙戰爭時代後,歐洲只剩英法奧俄這種大面積國家還是強國,其他小國如果不是強國間緩衝區,如低地國、瑞士、丹麥,又或是列支敦士頓與摩洛哥安道爾之類有特殊政治淵源的地方外,在19世紀內便是逐一被吞併或消滅,無法獨存。
以上還是馬車時代的事情,等機動力更強的火車汽車履帶車出現,與配套戰術的研發,在二次大戰讓波蘭或法國這種大小的國家,都變成首戰即決戰,12~72小時空隙就決定勝敗,敗方馬上就喪失過半精銳以及1/3以上國土,不再是戰敗一次還有翻盤機會的大國。
更糟的是丹麥比利時荷蘭這種更小的國家,到這時只是戰場的一部分,要不要參戰已經不能由自己決定,也不能由相關國家的外交會議決定,只要地理位置不好,自然會被捲入戰爭。
而且丹麥主要戰鬥在早餐前就結束,荷蘭也是天黑後就只剩清掃戰場,英法軍從後方補位的比利時才能撐,因此不只是不能自己決定是否變成戰場,甚至連勝敗都不歸自己決定。
所以在二戰結束後,歐洲一堆國家各自成立軍事同盟,軍事上的理由就是歐洲只剩蘇聯大到可以是不怕一次戰敗的大國,其他國家除非地理位置不在進軍路線上,否則不管你是否中立,就是會捲入戰爭,而且首戰即決戰,決戰即敗戰,只有同盟補位才能倖存。
直升機空降發展成功,以及第四世代的戰情系統,持續提高陸軍的偵察及調度能力,會戰戰場範圍跟著擴大,2003年美伊戰爭的美軍師正面,擴大到1940年德法邊界德軍集團軍正面水準,等於現在只要三四個師、或等於十幾個旅,而不是當年的百來師,就能橫掃法國,而這還只是第三第四世代體系之間的水準。
那麼,對於火力投射距離相對於第四世代倍增的第五世代,甚至可能是十倍增的第六世代,一個戰略單位、旅的戰場涵蓋範圍會增到多大?需要動員好幾萬人的陸戰甚至登陸戰的範圍,又會有多大?
日本在2000年代便已警覺,中共大幅強化海軍後,若要進行台灣登陸戰,艦隊展開必然侵入琉球群島南半段海域,飛彈一定會大量從沖繩縣土地上空飛越、甚至誤擊,日本是否要介入台海戰爭不再由外交家決定,而是如德軍入侵法國時的比利時,沖繩縣就是個台海作戰時必然會被入侵的絆腳石。
因此,日本為此修法擴大「自衛」的定義,允許對未宣戰但威脅到自己或盟國人民財產的敵人武力(主要是飛彈)開火,並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台灣出事對日本是生存危機,很多人以為這是政治表態,但這只是描述現代軍事技術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1980年代探討核戰略的學者就已經發現,過去那種中央政府在接到宣戰或確定對方進攻後,還有半天一天能開會決定方略,叫參謀花一天兩天制訂計畫,然後下令執行的模式,因美蘇之間洲際彈道飛彈從發射到爆炸只有50~120分鐘,連調整會議室的時間都不夠,以致武器技術因素決定性的支配戰術戰略甚至國家與同盟國政策制定,傳統政策討論甚至國際法都只能讓位。
同樣的事情,現在發生在第五第六世代裝甲車系的戰術體系,現有的國家在軍事上又再一度變得太小;同樣的問題還不只是軍事,歐洲共同市場與歐盟帶起區域性經濟組織建立風潮,大部分的國家在經濟上也已變得太小,無法自給自足繼續繁榮。
在過去的時代,國家小到不容軍隊騰挪與市場發展,就是更大型國家取代小型國家的前奏,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的國家兼併擴大,隨第五第六世代裝甲車體系的研發,其可能性已經浮現在眼前。
不過這時代的核武,讓全面戰爭有毀滅全球人類的危險,這使得最有力量的核大國之間建立元首直接通話的熱線,避免戰爭過度升級,同時從歐洲開始推動經濟為中心的整合,希望建立類似神聖羅馬帝國般的國家聯盟體制,1999年成立的歐盟達到最高潮。
但語言文化整合通常比經濟軍事晚幾百年,歐盟成立後,各地獨立意識反而抬頭,不但沒辦法進一步統合,反而有分裂危機,如英國脫歐;春秋五霸的體制,或許終究不如統一天下的秦帝國,和平努力只能拖延而無法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戰來臨。
「飛者非鳥(飛機),潛者非魚(潛艦),戰不在兵(戰車),造化游戲(無人車無人機);海疆萬里盡雲煙(遠洋巡弋飛彈),上迄雲霄下及泉(彈道飛彈到魚雷),金母木公工幻弄(電戰),干戈未接禍連天(太空軍)。」推背圖56象的預言,完全就是FCS構想的戰場。
那麼,新世代裝甲車體系,要怎樣重新定義國際關係,這已非軍人或技術人員的領域;上一次體會新科技改變國際秩序的人,拿破崙一世,靠軍事力量徹底破壞當時的國際關係,下一個能利用新工具的拿破崙,何時出現?

Edited by - dasha on 01/23/2022 15:41:12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8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