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kmleu
路人甲乙丙
  
1765 Posts |
Posted - 09/26/2025 : 12:06:24
|
有學到頭字D喔!更厲害的是還會循環播放! |
 |
|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4027 Posts |
Posted - 09/26/2025 : 12:31:18
|
主管機關諮詢專家決策,事後看來判斷錯誤,哪一黨都碰得到,流水的總統,鐵打的衙門。
決策會有侷限的,例如專家對自己不熟的領域不敢坦白或擅斷,而主管機關怕事後其他案子學者不幫忙,也不敢深究決策何來,或受既有模型侷限……
當事實超過專業模型掌握,這個決策非常有挑戰。
這次還顯現出決策者對基層能力掌握的問題。上下脫節。
錯了,是指事實判斷與結果不合,這跟究責是兩回事,真要批評,我還覺得傅當場太凶了。講這個沒意思,總之,不是批評民進黨,而是針對官僚政策形成的過程檢討。甚至,你看官僚這樣老實,去究責意義也不大。
找出錯誤=\=究責=\=批評任一政黨 |
 |
|
damau
路人甲乙丙
  
1670 Posts |
Posted - 09/26/2025 : 13:08:5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arvida
因為水幾乎都出來了(剩15%),加上8000人的疏散安置,不可能要官民繃著神經等,難免會思考:
可不可以預先用工程手法在特定時間引導水流流出?
這水在特定時間出來,傷亡就不一樣了。也減少日後蓄水的能力。
這不是在究責,但事實就是: 1.壩體結構的強度錯估。 2.出來的量體錯估。 3.基層疏散能力錯估。
上面這個中央大學的老師也是提議在事後朝這個方向去思考--破壞壩體。 https://youtu.be/PzqmGrTShl4?t=2287
事前,內政部找的團隊可能的盲點,請看30秒處到1分29秒處 https://youtu.be/mrg5UhEp8lk?t=30
我跟你說,他們出於直覺與專長,一開始就沒有評估爆破。我不是說一定可以預先引導水流,我是說他們錯估壩體強度,也根本沒有詢問爆破工程與工兵的專家。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以後處理好就好。
李鴻源講我們缺乏處理掩塞湖的經驗,其實過去掩塞湖都發生過,有些在初期時就處理掉,剛然這次狀況可能不一定相同,當時這些人搞不好早退了,但我相信越早評估處理越能降低風險,不管是爆破還是開挖,湖2024年4月3號就型成了.而且有段時間沒降雨,土變乾土時也許有機會處理.而不是拿著七月八月強降雨後變成濕土爛泥難處理或是要挖到什麼湖底作文章推責任.
中央初期評估有沒有問題?若打算一賭認為湖小時就會被衝刷消失,或不會造成大災害而不處理,出後來現異狀時不遷村,又不設制長期避難地強制居民長期疏散,當然很多方面我能理解,但到最後出事死了失蹤了一堆人,賭輸就要負政治責任.
這種事發生在藍營執政時,別説內政部長,行政院長可能都要被轟下台.你綠營好逮也演一演,拿個內政部長頭謝罪,結果處理方法問題全推給別人,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都在檢討別人還發動綠軍去推.把台灣人都當傻子啊!!!慢慢看,下次立委選票絕對反應出來.
|
Edited by - damau on 09/26/2025 13:24:23 |
 |
|
kmleu
路人甲乙丙
  
1765 Posts |
Posted - 09/26/2025 : 13:41:43
|
2024還是2025開始堰塞?今年是2025沒錯吧!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