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ian125
我是老鳥
   
8528 Posts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56 Posts |
Posted - 03/14/2023 : 14:15:16
|
quote: SPQ-9B會去補SPY-1,那是因為早期SPY-1有點廢,對水面目標有點無力. 根本也不是"賭",真美國人看到你這麼講,恐怕也會被氣暈.
拜託一下, SPQ-9B上神盾艦是2010年代,哪裡是什麼“SPY-1早期”?? (SPY-1早期配的是SPS-49好嘛, SPQ-9系列同時代是給配給SPS-48的NTU系列艦)。
至於水面目標, 神盾艦一直有SPS-64/67等專職水面雷達, SPQ-9B上神盾, 主要不是在搞水面目標, 主要還是要另一個波段的雷達幫著找掠海飛彈。
SPQ-9B對空偵測模式就是在看敵方飛彈會低角度進攻, 沒有看高角度的能力, 這當然是在“賭”。 提高垂直掃瞄角度當然也做的到, 但一定導致雷達重量上升, 整體取捨上, 不如SPQ-9B天線輕一些, 放高一些, 儘量追求延長對低角度海平面目標的偵測能力, 反正敵方掠海飛彈基本一定從低高度來, 飛彈若海平面附近就躍起屬於旁門左道, 也只會讓SPY-1更容易發現這飛彈而已。
quote:
估計你沒有看過新新季刊,只是人云亦云,而且數字還搞錯.笑死人了.
你自己都給出3或4.5度兩種數字, 除非中科院明說那種雷達是哪組數字, 否則其它人當然也無法確定。 而且我本來也懶得去記得哪個數字, 只要記得是“固定,小角度回視, 約2度”, 不是“真3D相列雷達90/120度“那樣的掃瞄能力就好了, 重點是這雷達的回視掃瞄模式, 你非要計較”小角度到底是2, 3, 或4.5"就純屬抬槓, 這些都沒有實質差別。
=============================================================
quote:
30 rpm或更低的雷達多得很.你就不用黑這點了.應該是夠用了,更何況也有電掃來彌補.
問題依照現在的資料, 海蜂眼就不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水平電掃”, 是非常小角度的單次回視。
只能說你是民間人士, 沒見識過美國海軍+洛馬內部會議, 專家們吵架SPQ-9B的資料更新率夠不夠高速飛彈攔截(為了模擬SPY-1故障的一個備案)。 無知者無畏, 才會覺得什麼都很容易, 什麼都“夠用就好”...........
=========================================================== 認為海蜂眼符合當拉法業主雷達的, 有點不知道devil is in the detail
https://www.wikiwand.com/zh-mo/MPQ-90%E9%9B%B7%E9%81%94
除了偵測距離, rpm, 對海能力, 追蹤數目這類問題, 原版蜂眼還有一組問題數字“搜索俯仰角0度至20度, 追蹤俯仰角負10度至正60度”。
有想過為什麼原板蜂眼這兩組數字差這麼多嗎? 知道搜索俯仰角和追蹤俯仰角不同帶來的戰術後果嗎?
這麼輕易就覺得, 海蜂眼當巡防艦主雷達也“夠用”的網友們, 好好想想這類數字背後的意義吧....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3/14/2023 14:38:16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4/2023 : 15:47:1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拜託一下, SPQ-9B上神盾艦是2010年代,哪裡是什麼“SPY-1早期”?? (SPY-1早期配的是SPS-49好嘛, SPQ-9系列同時代是給配給SPS-48的NTU系列艦)。
至於水面目標, 神盾艦一直有SPS-64/67等專職水面雷達, SPQ-9B上神盾, 主要不是在搞水面目標, 主要還是要另一個波段的雷達幫著找掠海飛彈。
SPQ-9B對空偵測模式就是在看敵方飛彈會低角度進攻, 沒有看高角度的能力, 這當然是在“賭”。 提高垂直掃瞄角度當然也做的到, 但一定導致雷達重量上升, 整體取捨上, 不如SPQ-9B天線輕一些, 放高一些, 儘量追求延長對低角度海平面目標的偵測能力, 反正敵方掠海飛彈基本一定從低高度來, 飛彈若海平面附近就躍起屬於旁門左道, 也只會讓SPY-1更容易發現這飛彈而已。
你嘛幫幫忙,Spruance-class就有裝SPQ-9來補SPY-1的不足了. 後來的SPQ-9B也就是升級而已.這麼簡單的事,還搞不懂?! 還啥2010年代,請搞清楚原因好嗎???
麻煩看看最早的神盾艦Spruance-class,哪裡來的SPS-64/67??? SPQ-9B只是堵,不是賭! 講白了就是堵SPY-1的漏洞而已.
躍起功能是魚叉的看家本領喔,你在瞎扯的時候,同時也抹黑了美國海軍. 難道你要證明美國海軍其實是一堆笨蛋嗎??? 哈哈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你自己都給出3或4.5度兩種數字, 除非中科院明說那種雷達是哪組數字, 否則其它人當然也無法確定。 而且我本來也懶得去記得哪個數字, 只要記得是“固定,小角度回視, 約2度”, 不是“真3D相列雷達90/120度“那樣的掃瞄能力就好了, 重點是這雷達的回視掃瞄模式, 你非要計較”小角度到底是2, 3, 或4.5"就純屬抬槓, 這些都沒有實質差別。
我沒有給出,是別人寫出來的. 你的2度才是你自己給出的喔!  差別很大,表示我是有根有據,你只是瞎扯淡! 這就是證明. 而且你也別忽略了,文字上有寫針對海面目標的修改,也就證明了海蜂眼早就做過海面目標的處理啦! 不要漏了打你臉的部份喔! 我知道你很不想承認,不過有白紙黑字,你抹黑也沒用! 哈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問題依照現在的資料, 海蜂眼就不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水平電掃”, 是非常小角度的單次回視。
只能說你是民間人士, 沒見識過美國海軍+洛馬內部會議, 專家們吵架SPQ-9B的資料更新率夠不夠高速飛彈攔截(為了模擬SPY-1故障的一個備案)。 無知者無畏, 才會覺得什麼都很容易, 什麼都“夠用就好”...........
估計你也聽不懂專家在講什麼,你也插不了嘴.所以並沒有啥差別. 沒讀書的小孩,並不會因為聽了諾貝爾得主的演講,就變成專家! 你就只是個外包商下面的僱員,講白了,就是類似倒茶水之類的存在. 現在拿了雞毛當令箭,也無法掩飾你根本不懂雷達的事實.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認為海蜂眼符合當拉法業主雷達的, 有點不知道devil is in the detail https://www.wikiwand.com/zh-mo/MPQ-90%E9%9B%B7%E9%81%94 除了偵測距離, rpm, 對海能力, 追蹤數目這類問題, 原版蜂眼還有一組問題數字“搜索俯仰角0度至20度, 追蹤俯仰角負10度至正60度”。
有想過為什麼原板蜂眼這兩組數字差這麼多嗎? 知道搜索俯仰角和追蹤俯仰角不同帶來的戰術後果嗎?
這麼輕易就覺得, 海蜂眼當巡防艦主雷達也“夠用”的網友們, 好好想想這類數字背後的意義吧....
你這種造謠玩得累不累呀???
沒有人說要把海蜂眼當成主雷達!
現在是在"木星雷達+海劍二"和"海蜂眼+海劍二"的兩種組合當中選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你一直在誤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難道你自卑感這麼重?? 不誤導別人就無法討論嗎??
搜索和追蹤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功能,只有你會拿火控雷達來搜索,這才是奇葩! 先想想自己在扯啥淡吧! 自己想通了,你就能回答你自己的問題囉! 呵呵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56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07:15:44
|
quote: 你嘛幫幫忙,Spruance-class就有裝SPQ-9來補SPY-1的不足了. 後來的SPQ-9B也就是升級而已.這麼簡單的事,還搞不懂?! 還啥2010年代,請搞清楚原因好嗎???
麻煩看看最早的神盾艦Spruance-class,哪裡來的SPS-64/67???
早期神盾是提康, 不是史普魯, 這是軍武常識吧, 沒想到你程度低成這樣.....
SPQ-9A與SPQ-9B功能很不同, SPQ-9A的對空能力非常有限,但SPQ-9B抓低空低角度目標的能力蠻強(看他廣告詞敢說低空濾波能力100dB就知道), 因為SPQ-9B輕巧能放地高, 通常SPQ-9B甚至比SPY-1還更早能抓住海平面低空掠海目標。
“早期”SPY-1的水面偵測能力不是差到不能用, 同樣“早期”的80末第一批神驅, 根本就沒預留裝SPQ-9A的地方。
2010年代, 神驅都開始想要裝一個能放地高高的SPQ-9B, 還要拆掉一些東西才能放, 很明顯就是因為想要增加一個對空低角度X波搜索雷達, 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爭論的。
quote:
躍起功能是魚叉的看家本領喔,你在瞎扯的時候,同時也抹黑了美國海軍. 難道你要證明美國海軍其實是一堆笨蛋嗎??? 哈哈
那是因為你民間人士, 根本不知道飛彈躍起的距離, 傻X才30公里外海平面就躍起, 露出飛彈RCS最大的腹部/進器口給目標艦看, 真不知道你在傻X些什麼....
quote:
現在是在"木星雷達+海劍二"和"海蜂眼+海劍二"的兩種組合當中選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你一直在誤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難道你自卑感這麼重?? 不誤導別人就無法討論嗎??
搜索和追蹤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功能,只有你會拿火控雷達來搜索,這才是奇葩!
其實你自己已經回答了問題, 海蜂眼原始版, 更像是一種陸軍前線野戰低空火控雷達, 外觀雖看不出來, 其實是犧牲了搜索能力/範圍的, 那是因為後方有各種遠程雷達(天弓, 愛國, 戰管3D雷達), 可以提供前線單位預警, 特別是高空目標。(這是為什麼陸蜂眼的搜索20度, 追蹤60度差別這麼大, 因為已經假設高空目標會是後方雷達先提供搜索預警資料, 蜂眼只要能維持60度高角度追蹤能力就好了, 設計上一開始就沒打算讓蜂眼自己搜索高空目標)
但軍艦在外海需要自己獨立有廣域搜索能力, 所以蜂眼這樣的野戰防空雷達不適合, 除非經過各種改良。
木星雷達和兩部專職火控照明雷達, 在經過軟體升級以後, 其實也已經可以接近蜂眼同時“火控等級”追蹤9個目標的能力, 所以你提的兩種方案真要選一個, 我會選前者的軟體改良。
要把蜂眼改成一部100km+偵測距離+50或60度以上的垂直掃瞄範圍, 變成一部可用的海軍搜索雷達, 差不多算搞一部新雷達了, 軟硬體都要改, 不見得更容易。 當然花錢搞大幅度改良我也不反對, 我反對的是把陸蜂眼,現有60km偵測距離和20度垂直搜索角度這種數值的雷達當作主雷達用。
quote:
你這種造謠玩得累不累呀???
沒有人說要把海蜂眼當成主雷達!
拆掉木星, 換上海蜂眼, 卻又沒有替換木星的新AESA, 就是把海蜂眼當主雷達用了。
明明就是你一直在說, 如果沒有新AESA可用, 那就拆了木星換海蜂眼, 而且你還說“看得到, 打不到也沒用”, 認為60km搜索距離也夠用了。 不要自己的話都不認帳啊。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3/15/2023 07:42:32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67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08:11:10
|
一慣如此, 消消氣。
拉法葉升級案海軍堅持不想讓中科搞,還是因為海上環境複雜
在經過中科在濟陽上的努力,中科大概本來想的方法可能類似(長程雷達不動) (反正濟陽都能自裝防空彈,拉法葉大概也行)
但海軍堅持了20年,還是覺得原廠升級比較安心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3/15/2023 11:07:06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2:59:0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早期神盾是提康, 不是史普魯, 這是軍武常識吧, 你在耍小白嗎?
SPQ-9A與SPQ-9B功能很不同, SPQ-9A的對空能力非常有限,但SPQ-9B抓低空低角度目標的能力蠻強, 因為SPQ-9B輕巧能放地高, 通常SPQ-9B甚至比SPY-1還更早能抓住海平面低空掠海目標。
“早期”SPY-1的水面偵測能力不是差到不能用, 同樣“早期”的80末第一批神驅, 根本就沒預留裝SPQ-9A的地方。
2010年代, 神驅都開始想要裝一個能放地高高的SPQ-9B, 還要拆掉一些東西才能放, 很明顯就是因為想要增加一個對空低角度X波搜索雷達, 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爭論的。
Ticonderoga-class是用Spruance-class的船身,是我記錯名字. 但是結果還是一樣,哪裡來的SPS-64/67??? 還是有裝SPQ-9來補SPY-1的不足! 我只是名字寫錯,其他的都沒有問題.
你以為SPY-1是到2010年才猛然發現低空偵查不佳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早就存在了好嗎?? 沒有SPQ-9B前,那要怎麼辦?? 擺爛嗎??? 用點腦子好不好!!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那是因為你民間人士, 根本不知道飛彈躍起的距離, 傻X才30公里外海平面就躍起, 露出飛彈RCS最大的腹部/進器口給目標艦看, 真不知道你在傻X些什麼....
又是倒茶小弟在扯淡! 誰說30公里躍起? 不要每次都愛造謠. 明明沒有測高,硬要用火控雷達去找高度,這才是傻喔! 而且還是用近視火控雷達. 哈哈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其實你自己已經回答了問題, 海蜂眼原始版, 更像是一種陸軍前線野戰低空火控雷達, 外觀雖看不出來, 其實是犧牲了搜索能力/範圍的, 那是因為後方有各種遠程雷達(天弓, 愛國, 戰管3D雷達), 可以提供前線單位預警, 特別是高空目標。
但軍艦在外海需要自己獨立有廣域搜索能力, 所以蜂眼這樣的野戰防空雷達不適合, 除非經過各種改良。
木星雷達和兩部專職火控照明雷達, 在經過軟體升級以後, 其實也已經可以接近蜂眼同時“火控等級”追蹤9個目標的能力, 所以你提的兩種方案真要選一個, 我會選前者的軟體改良。
要把蜂眼改成一部100km+偵測距離+50或60度以上的垂直掃瞄範圍, 變成一部可用的海軍搜索雷達, 差不多算搞一部新雷達了, 軟硬體都要改, 不見得更容易。
笑死人了,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作功課?! 那兩部火控雷達的距離比海蜂眼還要短喔! 不知道這是啥"改良"?? 估計是"改爛"吧! 呵呵  而且估計還不能改,因為那個年代不知道有沒有軟體可以改?! 可能都是硬體線路.
你選一個不知道能不能改,而且性能更爛的方案?? 看來你完全選擇錯誤. 還好你只是個倒茶等級的,要是讓你來改爛美海軍,估計美海軍都要被擊沉了. 
你的猜測都只是腦補,禁不起事實的檢驗! 而且多數都是以外行人的觀點來臆測,最後發現都是錯的.
至於搜索和追蹤的不同角度範圍,更可以看出你是外行.
光速每秒30萬公里,30公里就是萬分之一秒,0.1ms. 60公里的來回就是0.4ms,也就是400us.
如果每分鐘30轉,也就是約兩秒就要轉360度,如果方位角解析度1.8度, 也就是只有10ms可以處理一個水平方位角. 俯仰掃20度的話,假設俯仰解析度2度,每方位角也就只有1ms,約1000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俯仰掃40度的話,每方位角也就只有0.5ms,約500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俯仰掃60度的話,每方位角也就只有0.3ms,約333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這時候等雷達回波的400us,時間都不夠了,就別說計算處理了. 當然也有些技術能突破這些極限,不過哪也要有較先進的處理技術.
蜂眼雷達所找到的是舊的規格,因為蜂眼從90年代就開始開發,當時的CPU效能並沒有很好. 因為是ESA雷達,需要驅動移相器,還要作A/D,加上計算... 以當時的科技,個人覺得俯仰掃20度也還可以.
這是搜索雷達,追蹤的話,只要轉回來時保持大約同方向,不用掃描廣大空域. 所以範圍自然大增.
這樣有沒有比較懂了?! 呵呵呵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03/15/2023 13:03:30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3:01:2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一慣如此, 消消氣。
拉法葉升級案海軍堅持不想讓中科搞,還是因為海上環境複雜
在經過中科在濟陽上的努力,中科大概本來想的方法可能類似(長程雷達不動) (反正濟陽都能自裝防空彈,拉法葉大概也行)
但海軍堅持了20年,還是覺得原廠升級比較安心
不用擔心,某些網友專業程度不好,也沒有辦法.
拉法葉升級就是要給中科院搞喔! 否則就沒有海劍二. 不知道你在扯啥???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56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5:26:32
|
quote: 你以為SPY-1是到2010年才猛然發現低空偵查不佳嗎??
SPY-1不是低空不佳, 但有一個濾波100dB, 可以架高的輕量雷達, 干嘛不用? 神驅上SPY-1的一個缺點就是放太低了。
quote: 以當時的科技,個人覺得俯仰掃20度也還可以.
所以你覺得拉法葉若只帶海蜂眼也“還可以”嗎?
60-70年代發展, 與蜂眼一樣是3D旋轉雷達的SPS-48就可以達到搜索模式下俯仰掃65度了好嘛,扯啥90年代科技的蜂眼俯仰掃20度“還可以”,你標準也未免太低了吧。
我認為在巡防艦以上的船隻, 海蜂眼這樣的雷達, 定位應該要與SPQ-9B,MK92系統這類雷達系統一樣,是輔助/副雷達, 就算得不到AESA, 拿木星換海蜂眼也是傻事。
quote:
光速每秒30萬公里,30公里就是萬分之一秒,0.1ms. 60公里的來回就是0.4ms,也就是400us.
如果每分鐘30轉,也就是約兩秒就要轉360度,如果方位角解析度1.8度, 也就是只有10ms可以處理一個水平方位角. 俯仰掃20度的話,假設俯仰解析度2度,每方位角也就只有1ms,約1000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俯仰掃40度的話,每方位角也就只有0.5ms,約500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俯仰掃60度的話,每方位角也就只有0.3ms,約333us可以處理一個方位角. 這時候等雷達回波的400us,時間都不夠了,就別說計算處理了.
很好, 總算動動點腦子了, 所以我之前說蜂眼這樣的雷達, 不作軟硬體升級,根本不能成為一個偵測距離能到100km, 搜索俯仰角能到至少40度的合格海軍主雷達。
一開始設計為陸軍野戰雷達的蜂眼雷達, 其搜索體制根本就不適合當海軍主雷達, 你現在意識到的問題, 美國海軍在1960年代開發SPS-48取代SPS-39/52時就意識到了, SPS-48對比SPS-52最大的不同就是SPS-48在垂直面採用疊層多波束, 大幅提高搜索時在垂直面的效率。
所以我才一直批評你主張能接受“海蜂眼換木星”的拉法葉備案, 這根本不只是紙面數據上導控海劍二“夠用就好”的問題。 我就見過針對高空偵搜能力不佳目標的攻擊方案(例如攻擊機從高空接近到海蜂眼60km的最大偵測距離附近, 然後拋射高空高速飛彈, 只要能沿著20度搜索掃瞄角度以上高度飛行,那這個飛彈全程都不會被搜索偵測到, 沱江, 二級艦這種只帶海蜂眼的船怎麼死的都會不知道)
你是民間人士, 看過得不多, 才會覺得什麼都“夠用就好”, 90年代科技“還可以“就好。 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雷達搜索體制這樣的資料, 人家電偵機搞多次近抵偵測很快就會摸清楚了, 拿”夠用就好”騙自己人, 被人家一刀宰了都不知道。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3/15/2023 15:43:16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67 Posts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6:26:5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SPY-1不是低空不佳, 但有一個濾波100dB, 可以架高的輕量雷達, 干嘛不用? 神驅上SPY-1的一個缺點就是放太低了。
這也是笑死人了! 2010年才發現放太低嗎?? 哈哈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所以你覺得拉法葉若只帶海蜂眼也“還可以”嗎?
60-70年代發展, 與蜂眼一樣是3D旋轉雷達的SPS-48就可以達到搜索模式下俯仰掃65度了好嘛,扯啥90年代科技的蜂眼俯仰掃20度“還可以”,你標準也未免太低了吧。
我認為在巡防艦以上的船隻, 海蜂眼這樣的雷達, 定位應該要與SPQ-9B,MK92系統這類雷達系統一樣,是輔助/副雷達, 就算得不到AESA, 拿木星換海蜂眼也是傻事。
你嘛幫幫忙! 首先SPS-48是15rpm,就要比海蜂眼慢了一倍!
另外,垂直面是頻掃,所以是一次就發出多個不同頻率的雷達波. 雖然效率比較高,但是其實技術是比較落後的. 雷達被限制在某些頻段上,彈性和頻寬變得很小,反而很容易被干擾.
只有外行人才會認為這樣比較好.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很好, 總算動動點腦子了, 所以我之前說蜂眼這樣的雷達, 不作軟硬體升級,根本不能成為一個偵測距離能到100km, 搜索俯仰角能到至少40度的合格海軍主雷達。
一開始設計為陸軍野戰雷達的蜂眼雷達, 其搜索體制根本就不適合當海軍主雷達, 你現在意識到的問題, 美國海軍在1960年代開發SPS-48取代SPS-39/52時就意識到了, SPS-48對比SPS-52最大的不同就是SPS-48在垂直面採用疊層多波束, 大幅提高搜索時在垂直面的效率。
所以我才一直批評你主張能接受“海蜂眼換木星”的拉法葉備案, 這根本不只是紙面數據上導控海劍二“夠用就好”的問題。 我就見過針對高空偵搜能力不佳目標的攻擊方案(例如攻擊機從高空接近到海蜂眼60km的最大偵測距離附近, 然後拋射高空高速飛彈, 只要能沿著20度搜索掃瞄角度以上高度飛行,那這個飛彈全程都不會被搜索偵測到, 沱江, 二級艦這種只帶海蜂眼的船怎麼死的都會不知道)
你是民間人士, 看過得不多, 才會覺得什麼都“夠用就好”, 90年代科技“還可以“就好。 打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雷達搜索體制這樣的資料, 人家電偵機搞多次近抵偵測很快就會摸清楚了, 拿”夠用就好”騙自己人, 被人家一刀宰了都不知道。
是你根本搞不懂原理吧! 好個屁哩! 看來你是根本沒有動腦! SPS-48有先天上的弱點! 遲早是要被換掉的.
海蜂眼要更新,其實比SPS-48簡單,主要就是換更高級的現代電腦. 估計現在已經換了,因為舊式電腦的CPU其實也已經買不到了! 呵呵  早就不只20度了啦! 不要一直拿舊資料來說.
"海蜂眼+海劍二"比"木星雷達+海劍二"來說,本來就是比較好的方案. 只有你硬凹的"改爛"方案,其實根本無法用,而且性能還更差!
就算民間人士,也比沒有讀書的倒茶小弟要更高明! 連雷達原理都搞不清楚,書也不好好認真讀,也不用腦子,隨便亂屁! 我是看不出有哪一點值得參考!
如果沒有更好的3D雷達,也是只能裝海蜂眼囉! 至少還有個可用的Plan B,總比啥都沒有要強得多!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44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6:27:24
|
話說,低空與海面目標搜索,沱江原型艦用的這個不好用嗎?因為很輕,有多高就能裝多高..... 沱江艦的主桅杆頂,頂部是中科院研製的CS/SPG-6N(S)搜索雷達,搜索天線頂上還附帶 敵我識別(IFF)天線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6:53:0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話說,低空與海面目標搜索,沱江原型艦用的這個不好用嗎?因為很輕,有多高就能裝多高..... 沱江艦的主桅杆頂,頂部是中科院研製的CS/SPG-6N(S)搜索雷達,搜索天線頂上還附帶 敵我識別(IFF)天線 <恕刪>
從天線的形式看就知道是平面搜索雷達低空搜索雷達,無法測高,因此無法導引海劍二. 沱江艦只有裝方陣而已.
PS: 有網友來信指正,應該是低空搜索雷達.不過因為不具備中高空的搜索/測高能力. 還是無法引導海劍二,這點還是沒有變的.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03/16/2023 16:02:35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0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7:26:5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話說,低空與海面目標搜索,沱江原型艦用的這個不好用嗎?因為很輕,有多高就能裝多高..... 沱江艦的主桅杆頂,頂部是中科院研製的CS/SPG-6N(S)搜索雷達,搜索天線頂上還附帶 敵我識別(IFF)天線
目前康定船上有一個類似或是應該說更好一點的東西,也就是海神雷達。6N以前扯爛了是天兵的海上版,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沒有法國原裝的海神好,但這只是臆測。理論上軍艦都會裝有遠程與近程的對空搜索雷達,一個看得遠一個看得近、一個看得廣、一個看的精。但主要看噸位與功能,有些看的不廣也不精。
而且最重要的毛哥您之前跳過的章節著實不少阿...................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44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18:13:58
|
沒興趣討論的就隨便看,畢竟我心目中最佳選擇是澳洲貨,兩千多噸到七八千噸都能上..... L + S + X 三頻都有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2 Posts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67 Posts |
Posted - 03/15/2023 : 20:13:04
|
讚考證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ki1
我是老鳥
   
6132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00:29:3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認為海蜂眼符合當拉法業主雷達的, 有點不知道devil is in the detail
https://www.wikiwand.com/zh-mo/MPQ-90%E9%9B%B7%E9%81%94
除了偵測距離, rpm, 對海能力, 追蹤數目這類問題, 原版蜂眼還有一組問題數字“搜索俯仰角0度至20度, 追蹤俯仰角負10度至正60度”。
有想過為什麼原板蜂眼這兩組數字差這麼多嗎? 知道搜索俯仰角和追蹤俯仰角不同帶來的戰術後果嗎?
這麼輕易就覺得, 海蜂眼當巡防艦主雷達也“夠用”的網友們, 好好想想這類數字背後的意義吧....
即使為真,不妨參考海軍知名退役校官名言 一個蜂眼不夠,可以裝第二個(示意圖)
 分別使用不同模式/負責不同範圍(例如一個看低空,一個看比較高空), 或是單純達到增加轉速效果 |
Edited by - ki1 on 03/16/2023 00:30:57 |
 |
|
damau
路人甲乙丙
  
1488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00:55:33
|
要裝兩個乾脆其中一個就給海鷹眼一個機會去磨. 轉速加快未必是好事,後端還是要有足夠能力去處理,要不然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不過我在拉法葉昇級案還是外購派,這十幾年來海軍沒有機會用上國外稍先進一點的雷達和戰系,利用拉法葉昇級案讓海軍,科科多看看. 導入到自己驗發的系統裡,看看能不能爭取到二級艦甚至未來一級艦的計畫. |
Edited by - damau on 03/16/2023 00:57:53 |
 |
|
ki1
我是老鳥
   
6132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01:23:3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mau
要裝兩個乾脆其中一個就給海鷹眼一個機會去磨. 轉速加快未必是好事,後端還是要有足夠能力去處理,要不然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不過我在拉法葉昇級案還是外購派,這十幾年來海軍沒有機會用上國外稍先進一點的雷達和戰系,利用拉法葉昇級案讓海軍,科科多看看. 導入到自己驗發的系統裡,看看能不能爭取到二級艦甚至未來一級艦的計畫.
後端的話,亦可比照辦理,直接分給N個,再彙整起來(相對能用蠻力解決) 位子可以塞海鷹眼,先讓海蜂眼佔位子總比只有模型船和海報好許多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56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0:40:15
|
quote: 老實說,個人一直對於維基裡面對於蜂眼雷達搜索和追蹤俯仰角數據有很大懷疑, 畢竟相差實在太大,看了一下資料是出自於某次營區開放中蜂眼雷達解說板的數據。
那個寫海軍武器百科全書的Norman Friedman就有寫到SPS-52的問題, 旋轉單面天線+單一波束確實可能會碰到高角度掃瞄時間不夠的問題, 不是太奇怪。
我不覺得幕僚“打錯? 因為他特意區分了”搜索仰角“與”追蹤仰角“不同, 如果兩者一樣, 直接寫雷達最大仰角一個數值就好了, 干嘛分兩個?
而且用數學算一下, 這個幕僚寫的最大高度才10000m, 也可以知道這雷達針對高空目標應該真的不行, 一堆飛機的經濟巡航高度都超過這個數值, 別說特別針對這種雷達可以採用的高飛+拋射飛彈戰術了。 難不成這幕僚同時寫錯20度和10000m兩組數字?
quote:
估計現在已經換了,因為舊式電腦的CPU其實也已經買不到了! 呵呵 早就不只20度了啦! 不要一直拿舊資料來說.
又自行補腦了, 中科院有這麼說過嗎?
他若覺得角度資料敏感, 下次展覽問他們最大測高有沒有倍增加到20000-30000m, 沒有就代表沒怎麼改, 還是個低空偵測野戰雷達的本質。
這雷達做軍艦的輔助低空搜索雷達可以,不大改, 不能勝任軍艦主雷達需求的。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3/16/2023 10:42:02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1:04:4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又自行補腦了, 中科院有這麼說過嗎?
他若覺得角度資料敏感, 下次展覽問他們最大測高有沒有倍增加到20000-30000m, 沒有就代表沒怎麼改, 還是個低空偵測野戰雷達的本質。
這雷達做軍艦的輔助低空搜索雷達可以,不大改, 不能勝任軍艦主雷達需求的。
你又沒開發產品,當然不知道囉!
我們業界有做研發的就會知道,舊的CPU早就買不到了. 這根本不用中科院講,根本就是常識.
之前不是一直說中科院沒講海蜂眼能搜索海面目標嗎?? 怎麼現在開始閉嘴了?? 就跟你講是常識,屁孩硬是不聽. 
你就是因為不在行業當中,什麼都要讀新聞才知道. 新聞中會寫三星某型號的DDR2 RAM已經不生產了嗎?? 你不要鬧笑話了! 每次都拿新聞上沒寫當題材,根本就是外行.
原本海欉樹能打多高?? 現在加上海劍二已經是進步了. 講難聽一點,美國海軍連LCS這種等級的東東都能接受,其實也沒高明到哪裡去. 每次都拿著雞毛當令箭,沒有一點專業知識,老是鬧笑話! 呵呵 
拿10000公尺測高來講,那也是顯示你就是外行. 雷達的實際可測範圍就是個半圓,把雷達往正上方照,自然就不只10000公尺. 但是,作系統要考慮實際應用範圍,寫規格時也不會寫那麼細節. 最大測高是要看距離多遠而定,60公里的距離能測到10000公尺,五公里自然能測到更高. 你是要怎麼寫?? 100公里測高10公尺,80公里測高100公尺?! 搞笑嗎?? 雷達的應用範圍又不是方形!!! 你嘛也要有點常識好不好??? 在這種事情上做文章,很無聊耶!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03/16/2023 11:25:09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56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6:24:21
|
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在秀下限嗎?
quote:
最大測高是要看距離多遠而定,60公里的距離能測到10000公尺,五公里自然能測到更高. 你是要怎麼寫?? 100公里測高10公尺,80公里測高100公尺?! 搞笑嗎??
你為了回嘴連基本幾何都忘了,如果一個雷達搜索仰角是20度,你怎麼會覺得60公里的搜索高度數值會低於5公里的高度數值??
搜索測高10000的數值是寫好玩的嗎? 還什麼直接看正上方就不只10000.... 你是直接無視搜索20度,追蹤60度的限制了嗎? 你乾脆說若這雷達放玉山上,踹一腳,測高數值直接倍數廠商數字算啦。
你回文根本一點邏輯都沒有。 你自己先前算數都算出來海蜂眼這樣的雷達高角度搜索能力應該不太好看,那還講一堆無厘頭屁話幹嘛?
有些人啊,真實生活中只是一條蟲,但就喜歡在網路上出言不遜,隨便貶低別人,幻想這會比較讓人看得起,更可憐的是這種人通常已經是沒啥前途的中老年人,比小屁孩都不如啊,哈哈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3/16/2023 17:05:32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67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6:49:53
|
消消氣,不需要這樣,不如這個話題先停在這裡,非常感謝分享,受益良多。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7:24:5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在秀下限嗎?
所以搜索測高10000的數值是寫好玩的嗎? 還什麼直接看正上方就不只10000.... 你是直接無視搜索20度,追蹤60度的限制了嗎? 你回文根本一點邏輯都沒有。 你自己算數都算出來海蜂眼這樣的雷達高角度能力不太看好,那還講一堆無厘頭屁話幹嘛?
有些人啊,真實生活中只是一條蟲,但就喜歡在網路上出言不遜,隨便貶低別人,幻想這會比較讓人看得起,更可憐的是這種人通常已經是沒啥前途的中老年人,比小屁孩都不如啊,哈哈
我算出來的是計算時間,哪裡來的測高角度??? 外行就是外行,硬是要造謠. 垂直搜索20度就只是個30年前的參數,說不定還是筆誤,被你拿著雞毛當令箭而已. 現在2023年的海蜂眼雷達應該已經沒有這個限制了!
講白了就是實際測高不只10000公尺,只是你把雷達搜索範圍當成方塊. 好像超過10000公尺就測不到一樣,這也過於幼稚了. 對比之下美製哨兵雷達AN/MPQ-64,其實更慘,操作的高度只有3000公尺.
現在再來講數學問題,其實60公里的20度,就有20000公尺囉! 估計你根本沒去計算,所以會寫10000公尺,其實根本也和掃描角度沒有關係. 所以,你的邏輯根本是不成立的! 不用功的小孩,其實就是會這樣被打臉. 呵呵 
我們好歹有事業有成就,也算賺了點銀子,五子登科. 我在你這年紀,都已經進入研發團隊了! 當主管囉! 估計你都還是被人帶,林北我在你這年紀,手下就已經有4個人,至少一半是碩士. 不知道你有啥好嘴的?! 哈哈 
你這種在專家面前根本插不上嘴,看來書也讀得不多,未來前途也並不看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MPQ-64_Sentinel AN/MPQ-64 Sentinel
Altitude: Operating: 3,000 m (9,800 ft) Non-operating: 12,000 m (39,000 ft)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03/16/2023 17:47:11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44 Posts |
Posted - 03/16/2023 : 17:58:28
|
等等,你寫這個是設備的作業高度吧(能正常操作的海拔高度),不是雷達偵測高度......XD Altitude: Operating: 3,000 m (9,800 ft) Non-operating: 12,000 m (39,000 ft)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Edited by - 小毛 on 03/16/2023 17:59:34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