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
Posted - 12/30/2012 : 00:02:38
|
"反啟蒙(Counter-Enlightenment)".
除了維基,網路上幾乎找不到有關的東西.
是這樣的,我一直接觸政治學上的 political realism.
後來得知,在哲學上,此學派屬於"反啟蒙".
我不知道反啟蒙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political realism經常強調,歷史不曾改變,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
其中有書提到一個叫Isaiah Berlin的哲學家,他似乎是反啟蒙的代表人物. 圖書館有他的書,但我本身不懂哲學,我想我未必能一下就看懂這種原典.
想問一下,市面上,或者坊間,有沒有比較容易懂的書,或課本,是在介紹反啟蒙, 或介紹Isaiah Berlin的思想呢?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
dasha
版主
41804 Posts |
Posted - 12/30/2012 : 11:45:57
|
小弟有本老的"哲學概論",沒有"啓蒙"或"反啓蒙"的字眼,不過在提到社會哲學時,說西方的社會哲學從柏拉圖開始到黑格爾集大成,都是先假定有一個絕對的完美境界,然後從理論上去探討這個境界;但是近代從牛頓的自然科學哲學在現實世界的應用幾乎是戰無不勝以來,出現了類似實證主義甚至是功利主義的思潮,一切以實證實際為主,研究方向與過去是反過來的,不再架構理論然後找現實現象來套,而是找尋個案歸納理論. 前者是啓蒙時代哲學的常態,後者或可說就是反啓蒙.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12/30/2012 : 11:59:1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小弟有本老的"哲學概論",沒有"啓蒙"或"反啓蒙"的字眼,不過在提到社會哲學時,說西方的社會哲學從柏拉圖開始到黑格爾集大成,都是先假定有一個絕對的完美境界,然後從理論上去探討這個境界;但是近代從牛頓的自然科學哲學在現實世界的應用幾乎是戰無不勝以來,出現了類似實證主義甚至是功利主義的思潮,一切以實證實際為主,研究方向與過去是反過來的,不再架構理論然後找現實現象來套,而是找尋個案歸納理論. 前者是啓蒙時代哲學的常態,後者或可說就是反啓蒙.
事實上是有點反過來。
啟蒙運動時代的思想,是認為透過不斷的科學實證就可以達到宇宙的真理。
反啟蒙者則認為這種實證主義的真理事實上只是人為觀察的一個結果。
比如說數學被啟蒙思想認為是科學中的科學,不可動搖而且是確實唯一的。但是反啟蒙思想則主張,數學也是人類自己建構的一個產物。
我個人的物理老師中就有人主張「物理即是真理」,這就可以說是一種啟蒙思想的產物。
反啟蒙思想的人則會說,人類的物理畢竟是人類的物理,不是世界的真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30/2012 12:00:35 |
|
|
張邁可
我是菜鳥
382 Posts |
Posted - 12/30/2012 : 12:34:23
|
我也是真沒聽過反啟蒙。
但是在歷史學上確實有類似SOCOM兄所說的思想,這其實是起自於對一次大戰與二次大戰的反思;在此之前的史學都認為人類能完全客觀地去看歷史,但此後則認為一切都只是現代人的主觀、所有歷史都只是用現代觀點去觀察而出的現代史。
而歷史學從二次大戰之後也開始反思此前重視上層結構主要研究政治史的狀況,結果是造成社會史研究的勃興。
──────────────────────── 上聯:詩書易禮樂春秋 下聯:儒墨道法名陰陽 橫批:賦詩詞曲
我果然瘋了 |
|
|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
Posted - 12/30/2012 : 15:38:28
|
昨晚打完這個,大略地重看了幾本書.
首先,反啟蒙,原來就是始於康德,尤其是"實踐理性的批判".
然後,在戰略研究上,有一位叫貝侖霍斯特(Berehorst)的,把康德的做法引入戰略研究.他影響了沙恩霍斯特,然後再影響了克勞塞維茲.
這些人,剛開始也是以啟蒙的方法來理解事物,也就是以物理、自然科學的方法去了解,但到後來,卻越來越反對這種做法.
我的理解是,他們由強調歸納法,轉變成強調演繹推理.其次是強調,世上萬事萬物皆可能存在關連,但世事太複雜而且變數太多,所以沒辦法把所有事情都歸納成萬能的公式或定律. (西方戰略思想史)
最明顯的一點是,克勞塞維茲說,戰術性、範圍小的東西,比較能夠以調查統計等方式掌握.越是範圍小的東西,變數和不確定的東西就越小,也越能夠預測和仔細準備.
相反,戰略的範圍就很廣.範圍越大,時間跨度越長,牽涉的事務越多,就越難以預測,也不應該以自然科學的方式去研究.尤其各種意外狀況、情感和心理因素、和戰爭天才的因素,很可能是決定性的,同時更是沒辦法掌握的. (戰爭論精華)
看到這裡我就在想,廣東話裡有一個詞叫"考天才",那就是考試前都不用唸書,進去就看你有多少天才.
接著,在書裡面,鈕先鍾的解說是,克勞塞維茲很著重研究"本質"、"性質".所以在戰爭論裡,常常看到XX的本質、YY的性質.談論的東西,都是在界定戰爭中的每一個概念;以及,每一個概念之間,存有什麼關係(如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克勞塞維茲還是有提到數字上的東西,和現實經驗中的東西.我的理解是,他在推論之前,還是先從現實經驗、案例和統計數字中歸納出一些觀點,然後利用這些觀點,幫助他去推敲事物的本質.換句話說,這只是幫助他得到推理的起點,但絕對不是拿統計數據來當作結論,而是以界定事物的本質為主. (西方戰略思想史)
好了,假如理論上和認識上是這樣了,這些具有反啟蒙思想背景的人,到底要怎麼在真實世界中打仗?
毛奇是克勞塞維茲的後輩.他在普奧戰爭之前,分析了各國的處境,和他們可能的反應,以及普魯士能夠選擇的方案. (戰略家)
同樣的分析,現代的政治研究也在做,而且更加強調統計和通則.他們會拿,以往的類似狀況,和現在類比,來制定政策,如John Mearsheimer"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
但,即使兩方的政策主張相同,推論的方式卻完全不同.
反啟蒙人士比較少有一套"完整"、"統一"的分析,也未必能以一個簡明的概念,把整個狀況一句話說完.相反,看起來會比較零散零碎,但又互相有關連.
我暫時的理解是,反啟蒙人士在認識了事物的本質之後,就一邊觀察現況,一邊推演接下來將可能發生什麼事,再制定選擇方案.
待會去找毛奇的書,到時候再看有沒有新答案.........
p.s. 反啟蒙似乎不是一套有完整體系的思想,以上談的,我想只能算是反啟蒙思想在某一個領域的發展,並不表示各個領域的反啟蒙人士,皆以同樣的方式思考和行動.....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
Edited by - SOCOM on 12/30/2012 15:41:18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12/31/2012 : 10:00:44
|
quote: 反啟蒙人士比較少有一套"完整"、"統一"的分析,也未必能以一個簡明的概念,把整個狀況一句話說完.相反,看起來會比較零散零碎,但又互相有關連.
我暫時的理解是,反啟蒙人士在認識了事物的本質之後,就一邊觀察現況,一邊推演接下來將可能發生什麼事,再制定選擇方案.
零式系統。
首先我們先在腦中累積了大量的知識、經驗與理論,形成某種直覺,針對眼前的狀況進行分析與預測,然後組合出無數有可能的未來與可能的對應方案,接著以自我意志從中選擇出自己所需要的未來,然後編成行動方案加以執行。
如果你有看GundamW,加上了解普德式參謀本部的運作方式,就知道為何這種系統會搞瘋人,就跟參謀本部會把參謀搞瘋是一樣的。
因為最終的指揮官若沒有強烈的意志足以選定出無數的可能性卜卦的其中一個未來(作戰)並且加以執行,就只會看到充滿悲觀跟失敗可能性的慘劇。
這用克勞賽維茨的說法就是所謂天才看得見的「黑暗中的一絲光明」。
只是歷史上有太多指揮官看到的光其實都是幻覺,以致於他們還是在黑暗中一頭撞死。
普德式太過強調隨機應變跟不應該有公式解的思路,走極端就會變成二戰日本陸軍那樣。
美國人在二戰前制定了跟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開戰的計畫*1也是基於類似的道理,只是美國人比較強調數據計算跟公式解,雖然作的事情差不多,但是傾向用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勤勞的作Trial and Error。
然後很啟蒙式的試圖制定某種SOP,好讓所有的庸才得以照抄執行。特別是USMC以外的所有美軍都傾向這麼做。
USMC除外,他們走克勞塞維茨路線,所以在美軍中也是特別異端。
*1: 話說這梗還有陰謀論。二戰日軍當中有接觸到美國的戰前對日作戰計畫的人士中,一部分相信由於美國存在對日作戰計畫,因此整場太平洋戰爭是美國計畫引誘日本先開戰的陰謀論。
即使是我個人非常推崇的堀榮三也是如此,雖然他個人希望如此的原因,是如果能證明美國有計畫進行開戰這點,當年就能在東京大審中挽救某些A級戰犯的死刑判決。
可惜的是即使堀榮三也不知道,真相只是由於美軍太過瘋狂,所以準備好跟任何國家開戰。就算到今天,五角大廈中依然藏有無數的戰爭劇本。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31/2012 10:09:27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12/31/2012 : 10:22:24
|
舉例來說,以克勞賽維茨思想為基礎的普德式軍官教育很強調主觀判斷。
日本陸軍大學上課分析戰史的時候,主要都在還原現場指揮官面對的狀況,然後要學員檢討指揮官的作為,以及提出自己的方案。
這沒有公式解。
用劉墉的話來說,上級只告訴你要幹什麼,至於要怎麼辦到,那是你的責任。
不用懷疑,國軍就是玩這一套。
至於英美法式的約米尼以來的啟蒙式軍事哲學就會很強調歸納分析與公式解,指揮官遇到怎樣的狀況應該採取怎樣的作為。
雖然二戰以後也有導入若干克勞塞維茨式的理論,強調軍官應該主動判斷,不過整體來說美軍還是偏使用SOP的思考,美軍官僚的程度非常出名。
但是美軍的內部思想也是存在各種派系與思路的鬥爭,國軍出版的《國防譯粹》雜誌中都可以看見歷年來美軍內部人士提出的種種論文。
我個人的感想是,美軍內部重視組織運作的後勤跟經理官僚,跟前線重視隨機應變的軍官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障礙。
又尤其是近年負責支援地面部隊戰鬥的空軍跟砲兵的高幹又往往是一班喜歡計算火力數據的數學狂人,以致於地面部隊特別是步兵近年來雖然非常感謝空中支援跟砲兵支援,但還是堅持要擁有更多自己的迫擊砲。
因為空軍跟砲兵就是那種會跟你提出一堆數據,解釋說因為XX武器可以發揮出YY的火力,達成ZZ的破壞效果,所以你就不需要11這種原始的兵器。
地面部隊尤其是步兵的永遠課題就是,美軍的敵人總是找得出那些數學家計算外的方法來玩美軍步兵。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31/2012 10:28:31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1/01/2013 : 11:58:52
|
呈現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差。
同樣是搞戰史研究,普德式的軍事研究傾向質化分析,戰史課是傾向巨細靡遺的集中分析某場戰鬥,然後教官會假想性的將學員丟到這個戰場上,詢問學員會採取何種指揮作為。
英美法式的軍事研究則傾向量化分析,研究者會蒐集大量的戰史案例,嘗試找出某種戰史通則,然後將之系統性的分析成指揮官應該採取的作為。
例如在Brain Steed的《Armd Conflict The Lessons of Mordern Warfare》一書中,他就將戰鬥勝利的原則建立為五個步驟: 1.辨識。2.隔絕。3.壓制。4.兵力運用。5.摧毀。
但是,這事實上是典型的外線作戰原則,也就是我在步兵戰術區所一再強調的現代戰爭的基本步兵戰術。 「將敵人切斷包圍起來壓制之後,用重火力將他們打成粉碎。」
只是Steed還更進一步了加上了情報跟兵力的運用作為。
只是,如果採用反啟蒙式的思考,由於殲滅敵人並非戰鬥勝利的唯一方法,有的時候正面衝鋒攻擊蹴散敵人的小部隊,也就足以達成戰鬥的目標。甚至很多時候防禦性的戰鬥目標,就僅僅只是逃離戰鬥而已。 所以我個人不會說Brain Steed的原則會是戰鬥獲勝的不二法門。
比如說,當法軍時常參與在戰亂地區的撤僑行動時,撤僑是他們的主要作戰目的,因此在跟敵軍交戰的過程中,他們並不需要遵守任何將敵人切斷包圍的原則,只要能安全的撤僑離去,對法軍來說就算是作戰獲勝。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1/01/2013 12:24:37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1/01/2013 : 12:10:20
|
又例如,初心的軍宅時常會爭辯某些武器的優勝強弱,就跟中二的動漫宅時常爭辯ACG中的角色強弱那樣持續爭辯。
這沒什麼好丟臉的,幾乎每個軍宅或動漫宅都有那種中二時代,我也有。
但是,如果運用到反啟蒙式的哲學思考,由於真正的實戰戰場上並不存在某種絕對的強弱基準,所以這種爭辯或比較事實上是無意義的。
比如說,假設我們說「M1戰車比T-55強」,或是「RX-78鋼彈比MS-06薩克強」。
但是由於M1戰車跟鋼彈價格高昂跟後勤費用惡劣,事實上在絕大多數的戰場都是T-55跟薩克比較好用,而且能運用更長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數量遠遠較多,實際從事戰鬥十年、二十年者大有機在。
所以事實上武器比較,以反啟蒙式的思考來說,在實戰的戰場上是不存在絕對基準的,也就不存在真正孰強孰弱的問題。
當然,其實這種哲學問題並不需要深究,雖然文明文化都深受某種哲學影響,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不需要細就哲學問題,還是能活得很好。
事實上一般大眾還是很喜歡比較某些武器或角色的強弱,就連D頻道都作了很多排行榜節目。
只是,就算是看似有公平基準的運動賽場,依照解釋的基準,兩方失敗或兩方都獲勝的場合也是存在的,強弱的基準一直在變動。
比如有些為錢打假拳的人,就算在賽場上落敗但是拿了大筆落敗費,以觀點不同,也是有可能算大贏。
但是,如果是相信有某種絕對基準存在的人,真的要分強弱,那也未嘗不可。
這要看到底相不相信存在這種基準,或者說絕對的真理是否存在。
更進一步這可提到問你相不相信普世價值。
甚至是你相不相信神──或者問一個更常見的問題,你相不相信錢?
美金一元:歸於我們所信的神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1/01/2013 12:38:12 |
|
|
change.she
路人甲乙丙
956 Posts |
Posted - 01/01/2013 : 22:30:26
|
ㄟ ...我讀哲學概論是好久以前的事, 後來為了考試要去讀教育哲學, 覺得哲學這東西實在很麻煩, 所以如果我的理解有誤請多見諒。
西方哲學自柏拉圖提出理性主義以後, 經過中世紀的神學思想的神本位哲學, 到了啟蒙時代重新提倡以人為本的哲學(不是台灣的那個人本), 強調要回到希臘羅馬時代的理性思想,尊崇科學的演繹歸納。 但是後現代以來,針對這種工具理性出現了反思, 大概就是樓主所謂的反啓蒙。
因為哲學書籍各家的翻譯不盡相同, 而且用語也不一定一樣, 所以如果反啓蒙查不到, 或許可以試試反理性主義, 後現代主義...等等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1 Posts |
Posted - 01/02/2013 : 00:18:37
|
去哪可以看到國防譯粹?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1/02/2013 : 01:03:3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去哪可以看到國防譯粹?
某些特定大學(例如淡江,台大好像也有)或是大型公立圖書館的期刊區。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1/02/2013 01:04:01 |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