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87 Posts |
Posted - 07/28/2014 : 09:46:56
|
難得中央社有如此深入的報導,不知道是誰搞的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7275002-1.aspx
(中央社網站)一場刺殺點燃歐洲戰火,多少士兵喪命在一條條壕溝裡。打完歷時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取代歐洲霸權地位、俄羅斯走向共產制度、女性社會地位抬頭...,這些是我們從歷史課本學到的。
但是,你知道前線曾因一首耶誕歌而停戰嗎?漫長的壕溝僵持戰中,士兵的生活是什麼樣貌?小熊維尼竟然也跟一戰有關?又有哪些重要發明是這場戰爭所激發?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00週年,請跟中央社一起來認識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夫婦在塞拉耶佛遭塞爾維亞人暗殺身亡,「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長久積壓的民族糾葛浮上檯面,奧匈帝國7月28日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
當時世界列強被一道道複雜的同盟條約綁在一起,一個個捲入戰場,形成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
德意志帝國出面支持奧匈帝國向俄羅斯帝國、法國宣戰;大英帝國不滿德國進攻中立的比利時,也加入戰局。除了義大利,歐洲主要國家幾乎全部參戰,西部和東部戰線迅速沿著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邊界打開。戰火更蔓延至亞洲、非洲,甚至影響大西洋之外的美國。
戰事初期,德國節節勝利,英法兩軍合作才堪堪遏阻西線攻勢,雙方士兵挖壕溝、架鐵絲網、築防禦工事,形成長期僵持戰,西線戰事綿綿無絕期。直到德國1917年重啟「無限制使用潛水艇」政策,美國怒而對德宣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因人力物力差距,節節敗退,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國新共和政府在1918年11月11日向協約國投降,超過50個月的戰爭終告結束。
這次大戰雙方動員約7000萬人,傷亡者將近半數,數百萬平民更因饑荒疾病喪生,曾經繁盛的歐洲變得殘破,各國忙於收拾經濟蕭條、社會紊亂的殘局。
一戰士兵的壕溝生活
1914年9月巴黎近郊的瑪恩河戰役之後,德國和英法聯軍沿著瑪恩河岸與瑞士邊境挖壕溝,形成長期僵持戰,直到美國參戰、直到德國投降,士兵才得以返家。你是否曾經疑問士兵壕溝戰生活?難道3年多來士兵都住在壕溝裡嗎? 說到戰爭,人人都會想到死亡,前線士兵必須努力思考如何「生存」。一條條綿延千里的壕溝,便是他們生存的保障。
挖壕溝可不像挖水溝,不能筆直的挖,而是要挖成鋸齒狀,以保護在前線的士兵;敵軍進攻時,才不會讓所有人都暴露在敵軍火力面前。
士兵會在前線堆疊沙包,它能阻擋敵軍子彈,保護士兵;同時士兵能透過沙包間隙觀察敵軍動態,一有不對勁就開火射擊。在沙包前方是帶刺的鐵絲網,敵軍想靠近,得先想辦法破壞鐵絲網,對士兵來說也是一層保障。
不過,沙包和鐵絲網可擋不住砲彈,砲彈來時得要趕快躲進「臨時防空洞」避難。壕溝中有數千個臨時防空洞,供士兵躲避狂風暴雨與敵人攻擊。壕溝裡也部署許多緊急救護站,提供受傷士兵最即時的傷口治療與簡易包紮,撐到戰事稍息時送往後方醫治。
在前線後方180公尺到460公尺之間,士兵會再挖一條支援線,一樣有部隊輪流駐紮,是重要的第二防線,當前方遭受砲擊時可暫時撤退,再伺機反攻。再往後數百公尺則是儲備線,這裡存放重要物資。通訊壕溝則貫串連接各線壕溝,讓軍隊、物資、武器及傷兵能安全移動。
士兵在壕溝的日子
士兵待在前線日子超辛苦,每天都睡不好,還得做例行勞務。值班盯哨最煎熬,隨著時間推移,士兵不僅要忍著身體的疲憊,還要硬扛倍增的精神壓力,因為長官隨時會下命令,無論是進攻或防守,都是一場惡鬥。 英國前線壕溝士兵的一天 5:00 - 破曉前,站崗半小時,警戒敵人來襲 5:30 - 食物配給:一杯朗姆酒(Rum) 6:00 - 站崗、太陽升起時向敵軍開火 7:00 - 早餐 8:00 後 - 每日庶務:整理壕溝、武器,剩餘時間可補眠或寫信 12:00 - 午餐與飯後休息(每10人需有1人值班警戒) 17:00前 - 每日庶務:整理壕溝、武器,剩餘時間可補眠或寫信 18:00 - 黃昏前,站崗半小時 18:30 - 黃昏後,站崗半小時 18:30-24:00 -夜間工作(巡邏,挖壕溝,搭建鐵絲網,囤積、修補沙包) 資料來源:BBC
好在,每個士兵待在最前線的日子並不長,大約每5天就會輪調。以英國軍隊為例,一個士兵1年只有15%時間待在最前線,40%時間待在後方壕溝,雖然也有例行勞務,戰鬥開始時要幫忙後勤,但比起站在前線的壓力小了許多。
除了要抵抗敵軍來犯,士兵還得忍受壕溝低下的生活品質。壕溝內的衛生條件極差,大雨過後,壕溝就會變得泥濘不堪,甚至積水,士兵的腳一整天泡在裡頭,也只能忍耐;戰地廁所簡便地建在壕溝附近,若土牆崩塌或清理不慎,糞水就會滲出孳生細菌;老鼠和蝨子更是折磨人,四處亂竄簡直比槍砲還要難防。
隨著戰事延宕,食物配給漸漸減少。一開始,每個士兵每天都能吃到1磅肉、1磅麵包與8盎司蔬菜,管飽也管健康。到了1917年,一天只剩6盎司的罐頭牛肉,蔬菜水果極短缺,最前線士兵能吃到的可能更少!
家人寄來的信和包裹是士兵最重要的精神糧食,即便戰爭來臨物價飛漲,待在國內的家人、情人仍想盡辦法寄吃的給在前線的父兄、戀人,包裹裝的大多是巧克力、蛋糕、菸草和罐裝食品,信裡則是滿滿的思念。
扣除在最前線和壕溝裡的時間,士兵還有45%的時間可以待在相對安全的大後方,這段時間他們接受軍事操演、武器訓練,治療在壕溝內沾惹的小毛病如體蝨,當然也有娛樂與休假時間。透過暫時遠離前線,讓士兵稍獲喘息,再重整士氣奔赴前線。
剩下的就請各位到該網頁觀賞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7275002-2.aspx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
Posted - 07/28/2014 : 12:04:25
|
大概是把人家的電視節目轉寫成文字吧......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Posted - 07/28/2014 : 14:15:50
|
聽說德皇威廉二世原本是沒想打仗的,後來被民意和聯邦議院逼迫打? 然後還在演講中吐槽,說"你們會後悔的",不知是真假? 只是倒楣的永遠是政府啊XD最後流亡荷蘭去
話說威廉二世給孫文100萬馬克搞護髮,南下牽制北京政府
可惜孫大砲沒那實力(說啥統治西南上億人口,但連廣東都沒統一) 德國後來也沒指望南方軍政府(威廉:X的!給你100萬你跑去收買不能打陸戰的海軍和只會嘴砲的國會議員) 就算想給援助,也被英俄堵得死死的
所以後來沒早20年發展成陸軍官校和德式師.... 不然我們今天可能會看到"黃埔軍官團"跑到電視台面前大喊"統帥權獨立"、"立法不得干預軍令"之類的
------------- 呂秀蓮選上副總統之後,某天國防部次長傅慰孤將軍陪她去新店的安坑軍人監獄舊址 參觀;呂在該處參觀時,感嘆:「當年我是政治犯,沒想到我會以副總統的身分回來這裡。」,順口問了傅你們當時在做什麼。
傅答:「當時我在台海上空開著戰鬥機保衛國家,讓後方的你們有個安全的環境可以抗爭。」
呂不語。 |
Edited by - ChoshuTripneustes on 07/28/2014 14:41:00 |
 |
|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2876 Posts |
Posted - 07/30/2014 : 09:03:07
|
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軍方高層如此聲稱與鼓吹:"身為優秀高貴的法蘭西民族,我們的將士擁有舉世無雙的高盧狂戰士精神,因此面對萬惡德意志帝國,我們的軍隊人數雖然屈居劣勢,但是只要能在戰場上徹底發揚高盧狂戰士精神去衝鋒陷陣,定能克敵制勝,所向無敵!!"
於是乎在一次大戰期間,數十萬的法國青年就在欠缺足夠火力支援與壓制的情況下,憑著所謂的高盧狂戰士精神往德軍陣地衝鋒,然後死在德軍機槍的交叉火網之下。
官大學問大的發言講話,當真深信者必將十死不生,各國歷代皆然。
一萌二PAK三聯閃,四代歐風五國潘,十全側衛百戰鷹,成千蟲隼萬國繁。 |
 |
|
LE323
路人甲乙丙
  
1231 Posts |
Posted - 07/31/2014 : 00:53:44
|
小威廉是自己也想打 只是他的打算是只和俄國與南斯拉夫開戰 除非法國宣戰,否則德軍不在西線主動發動攻勢進攻比利時 也就是放棄希里芬計畫,將兵力集中到東線 但這種想法被認為時機千載難逢的小毛奇否決了....
在二戰的蘇聯小毛奇這種人早被送上軍事法庭接受審判然後槍斃 和史達林相比德皇真是太仁慈了 |
 |
|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
Posted - 07/31/2014 : 07:56:47
|
威廉老二晚年權威也沒那麼大,而1930年代大清洗或多或少也是總結之前的經驗,誰夠狠才能活得下去,才做得下去,否則執行者可能都下不了手...... |
 |
|
LE323
路人甲乙丙
  
1231 Posts |
Posted - 08/01/2014 : 18:50:2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威廉老二晚年權威也沒那麼大,而1930年代大清洗或多或少也是總結之前的經驗,誰夠狠才能活得下去,才做得下去,否則執行者可能都下不了手......
小威廉晚年權威沒那麼大的原因在於德軍速勝的想法破產後,國內開始質疑危機爆發時他採取錯誤決定,而他耗費鉅資打造的公海艦隊更是被政敵批評為昂貴的玩具對戰況毫無幫助,這些都導致他在國內的聲望大跌。如果他能果斷讓小毛奇和鐵必制兩人扛下所有責任處死,後來根本不會出現魯登道夫能把他架空的情況。
|
Edited by - LE323 on 08/01/2014 19:39:42 |
 |
|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
Posted - 08/02/2014 : 09:05:58
|
不止,看書上說190x年鬧過個政治紛爭,威廉老二那之後影響力整個降低......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Posted - 08/02/2014 : 10:38:04
|
沒記錯的話1916年帝國被參謀總部掌握其中一個原因是坦能堡大捷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聲望太高導致(雖然這戰役讓西線兵力不足~) 況且德國也是君主立憲國家,皇帝不能說處死就處死 也沒辦法像日本陸軍那樣用別人服兵役的兒子安全來逼迫人"自殺"
------------- 呂秀蓮選上副總統之後,某天國防部次長傅慰孤將軍陪她去新店的安坑軍人監獄舊址 參觀;呂在該處參觀時,感嘆:「當年我是政治犯,沒想到我會以副總統的身分回來這裡。」,順口問了傅你們當時在做什麼。
傅答:「當時我在台海上空開著戰鬥機保衛國家,讓後方的你們有個安全的環境可以抗爭。」
呂不語。 |
 |
|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
Posted - 08/02/2014 : 10:45:10
|
德國那個帝國還不是中國這種帝國,反倒是西羅馬末期給蠻族綁架時與神聖羅馬那種樣子,中央的權力沒有神聖羅馬那麼低,但是國家稅收主要歸各邦,中央建軍到後來大量靠舉債......然後威廉老二即位十幾年後,還給人家搞到面子上下不來,從此少對實際事務開口...... |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