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797 Posts |
Posted - 07/21/2025 : 12:58:14
|
quote: TRS-4D是美軍現役裝備,本島真有意願採購,透過軍售管道不更有保障嗎?何必透過掮客?
這個很難理解?? TRS-4D是美軍現役裝備, 但這是美國的雷達嗎? 德國會正式“政府對政府”軍售台灣嗎? 當年德國獵雷艦和上面的獵雷設備, 是軍售還是商售?
如果能獲得TRS-4D, 對台灣不論是政治意義, 還是武器水準, 就是一大突破, 為什麼還要囉嗦其它的事情?
quote:
本島若多項設備改用德佬製品,合適嗎?做人太現實,不用怕以後沒朋友嗎?
那就叫英國佬賣更好的, 997才真的是英國的“落後產品”, 他們明明有更好的, 卻不賣。
如果德國願意賣更好, 沒有理由要只吊死在997這顆樹上。 台灣可以估及與英國的交情, 提出只要英國願意賣真AESA, 那台灣還是優先考慮英國貨。 但如果英國還是拒賣更好的, 說明台灣在他眼中只是So So, 那又憑什麼為了英國的997而拒絕德國更好的雷達, 在商言商, 哪有這樣人情綁架, 讓你接受低一階的貨嗎?
quote: 又德佬幫辦肯定不會只想成交TRS-4D
這不是更好嗎? 台灣需要35炮升級和其它的東西。
quote:
所以因為同是洛馬底下,TRS-4D有被整合進COMBATSS-21,CMS330也可以無痛使用TRS-4D,這個說法本來就是要打問號的
你這就想太多了, 2000年代以前的古早戰系, 比較沒有考慮“開放架構“(open architecture), 這情況很擔心就合理。 但2000年代以後開發的西方戰系和雷達, open architecture都是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的, 因為西方之間很多軍武合作的組合(例如德國戰系配荷蘭雷達),不論是雷達還是戰系, open architecture設計太差, 就根本賣不出去。
TRS-4D可以與美國戰系整合, CMS330可以與SPY-7整合, 說明TRS-4D和CMS330都有open architecture設計, 兩者才可以這樣搞, 所以你就不用過份擔心這種問題了。
德國不賣就算了, 美國如果願意賣SPY-7, 那也不一定需要考慮德國貨。 但在台灣只能獲得997的情況下, 德國若願意賣TRS-4D, 當然就該買。 中科院自主搞雷達明顯不行, 但抄功課應該還可以的, 強弓雷達就明顯捨棄了原本設計, ”參考“了愛國者雷達。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7/21/2025 13:36:28 |
 |
|
kmleu
路人甲乙丙
  
1640 Posts |
Posted - 07/21/2025 : 14:27:50
|
#請回溯當年美國曾試圖替本島代購柴電潛艦插曲, #您要在商言商,在下樂觀其成,各人有各人處事風格,想找牽猴仔,當然行! #靠一篇報導就能有這麼多美好想像,這背後真不簡單! |
Edited by - kmleu on 07/21/2025 14:31:06 |
 |
|
wowu5
我是菜鳥
 
Hong Kong
576 Posts |
Posted - 07/21/2025 : 21:33:4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那就叫英國佬賣更好的, 997才真的是英國的“落後產品”, 他們明明有更好的, 卻不賣。
如果德國願意賣更好, 沒有理由要只吊死在997這顆樹上。 台灣可以估及與英國的交情, 提出只要英國願意賣真AESA, 那台灣還是優先考慮英國貨。 但如果英國還是拒賣更好的, 說明台灣在他眼中只是So So, 那又憑什麼為了英國的997而拒絕德國更好的雷達, 在商言商, 哪有這樣人情綁架, 讓你接受低一階的貨嗎?
英軍自己現役航艦跟尚未成軍的新巡防艦上的主要雷達,這也叫落後產品?
你自己開標就是要便宜、輕型的中小型雷達來裝備第二線打雜性質的輕巡防艦,(還要預算少到只能分開兩個半殘戰力的子型號) 難道人家拿大塊又昂貴的主力防空艦雷達來賣給你只為打海劍二? (除了價值一定貴得多之外,十多年前的1045型雷達很可能已經停產了,BAE的公開網站根本沒有推銷這款雷達是現行可買的產品)
|
Edited by - wowu5 on 07/21/2025 21:40:24 |
 |
|
ki1
我是老鳥
   
6304 Posts |
Posted - 07/21/2025 : 22:27:0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如果能獲得TRS-4D, 對台灣不論是政治意義, 還是武器水準, 就是一大突破, 為什麼還要囉嗦其它的事情?
突破但不怎麼大,值不值增加複雜度(取得及日後維護),或許是尷尬處 https://www.globaldefenseaerospacepost.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738 TRS-4D(旋轉)號稱找戰鬥機>100km 以常理推測,不太可能拿KF-21/J-20/F-35等等自討沒趣 ->戰鬥機近年各種微整形降低RCS/考慮干擾後, 似乎會落在足夠給海劍二用,但不夠給海弓三/標二的級距內 ->和現在的蜂眼/997相比差距有限,但這兩個一個可以自己造,一個已經在台灣了
德國原廠售後修改權限/服務的開放/封閉程度或許也要考慮 (特別是近年各種新式目標出現,難以隨時修改軟體的話相當不利) -LCS裝了TRS-4D後卻使用複雜許多的SeaRAM而不是RAM,似乎和此略有關係?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797 Posts |
Posted - 07/22/2025 : 01:22:26
|
quote: TRS-4D(旋轉)號稱找戰鬥機>100km
給射程只有30多的海劍二不夠嗎? 要不要看看海蜂眼才多少。
台灣買的997一直沒公布型號,聽說有300km版本的。 但英國自用的最大偵測距離,依照網路資料是200公里, 比TRD-4D公開的250km還小,所以你擔心最大偵測距離幹嘛? 最大偵測距離都是按照轟炸機RCS去測的,997是200-300km左右, TRS-4D是250km, 偵測距離上這根本算同級的。
997在3D搜索效能上,本質是舊式雷達,搜索效能與40年前的SPS48基本一樣,只是縮小化很成功而已(讓小船都能有SPS48等級的3D搜索能力)。 這個雷達的罩門在其雷達波束無法自由水平移動,這就限制了反應速度。
997/SPS48那樣的舊式雷達,必須轉三圈,成功探測到目標三次,才能建立追蹤,才能開始火控射擊。 997轉速是30rpm, 所以從第一次偵測,到可以開火,是6秒,按照現在的戰鬥系統,6秒是不及格的數字,一般追求是2秒以內。 因為面對超音速掠海目標,你總共也才20秒左右,結果你一開始就因為舊雷達要失去6秒。
TRS-4D是30 rpm轉速的真AESA雷達,波束可以在水平面自由控制。 第一次發現目標後,可以立刻發射複數“回視”雷達波去確認目標,建立追蹤檔,甚至決策開火。 真AESA雷達甚至不會被30rpm限制,有些AESA是被設計成在水平面持續左右狂掃,所以針對掠海飛彈,其實際雷達搜索波的”轉速”是超過30 rpm的。 舊式997根本沒這種能力。
說TRS-4D和997"差不多"的網友們,去仔細想想一個能自由左右掃描,和被限制只能左右機械掃描的雷達的不同吧,如果只是“差不多”,那大家只要停留在80年代水準的SPS48和Smart-S就好了,幹嘛開發那麼多新雷達。
德國會不會賣TRS-4D,只是猜測,但若願意賣,我覺得沒什麼理由不買(除非英美或其他國家提出更好的選擇), “反對購買”是很奇怪的,你們似乎不理解兩者的差距 |
 |
|
wowu5
我是菜鳥
 
Hong Kong
576 Posts |
Posted - 07/22/2025 : 01:28:5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突破但不怎麼大,值不值增加複雜度(取得及日後維護),或許是尷尬處 https://www.globaldefenseaerospacepost.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738 TRS-4D(旋轉)號稱找戰鬥機>100km 以常理推測,不太可能拿KF-21/J-20/F-35等等自討沒趣 ->戰鬥機近年各種微整形降低RCS/考慮干擾後, 似乎會落在足夠給海劍二用,但不夠給海弓三/標二的級距內 ->和現在的蜂眼/997相比差距有限,但這兩個一個可以自己造,一個已經在台灣了
德軍自己用此雷達四面版當成主要雷達的只有被看成笑話的F125「大型遊艇」遠洋巡防艦 (全艦防主飛彈只有公羊) F126反潛通用巡防艦是用TRS-4D四面版配APAR Block 2的雙重組合,艦上最高級的飛彈是ESSM,考慮到APAR初代是F124防空巡防艦(打SM-2)的主要雷達,明顯TRS-4D不是最主要的射控雷達 而下一代的F127防空巡防艦則是直接以外購SPY-6或SPY-7為核心
很顯然連原產國都不覺得這個輕量雷達放四面就足以充當一級防空艦的主要雷達,也不會滿足國軍希望在新大艦上實現完全發揮海弓最大射程 (甚至包括BMD)的指標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797 Posts |
Posted - 07/22/2025 : 01:36:28
|
TRS-4D拿來給輕巡,康定這些2、3千噸船隻是很好的。
這雷達如果要裝上大艦的話,不論固定盾還是旋轉盾版,都要搭配其他雷達,如果上紀德的話,換掉戰系後,可以搭配SPS-48G和SPQ-9B, 總體上維持超過300公里的偵測距離,也極大提升250km範圍內,和針對低空海平面的雷達資料更新率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7/22/2025 01:45:16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