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小卒看倌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95 Posts |
Posted - 04/02/2018 : 11:10:0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卒看倌
我只希望國軍可以跟正在實驗的廠商談如何把這種新裝甲裝到我們M60和"可能"買的M1A2上面 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727
這東西與取代F-22的次世代戰鬥機一樣是"研究中"產品,要買到就更久了......不要想太多.
M60就不參考SABARA我覺得怪,怕是重克院技術不到位 |
|
|
小卒看倌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95 Posts |
Posted - 04/14/2018 : 16:03:53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323003342-260417
依據《亞太防務》雜誌一月號報導及陸軍學術雙月刊的「國軍M60A3主戰車性能提升研改延壽之芻議」資訊推論,可分成「火力」、「防護力」、「機動力」解析。
一、火力:
《亞太防務》指出射控系統將重新設計,砲塔採用電動式高扭力馬達,沿用雲豹30公釐鏈砲砲塔設計的經驗為基礎,用以改裝M60A3砲塔。可知在升級後,可能只有「電動砲塔」是部分超越M1A1的,且還不是最新已經換裝全電動驅動砲塔的M1A1版本。排除主砲威力及砲彈穿透力,105公釐砲的射擊預定線為2,000公尺,而120公釐砲則是2,500公尺,這兩者在有效射程上就有根本性的差異。 此外,升級後的火力連「史崔克」的M1128機動火砲系統(MGS)都不如(編按:輪式戰車),因為MGS使用可發射更高膛壓砲彈的M68A2式主砲,而M60A3是M68A1式主砲。 而媒體報導敘述加裝自動裝填機(編按:出處《蘋果日報》報導「中科院大轉型 打造成亞太M60戰車性能提升中心」),以因應兵源減少,讓戰車從4人降低到3人,李思平指出事實上這只是「把工作量和成本轉嫁給後勤」而已,而「每一輛戰車上裝甲兵的工作負擔又會加重」,包括監視、維護、敲履帶等各種雜事。
二、 防護力:
在裝甲防護完全沒有超越甚至「追平」的可能性,在芻議中提到的模組化複合式或反應裝甲以及裝甲側裙,其防護能力完全不及M1A1,更遑論與衰變鈾裝甲的後續版本相比。此外,中科院原本打算與外商合作,但因外商不考慮技術轉移,因此中科院決定自行研發。 《陸軍學術雙月刊》提到M60A3要改裝上高端的「全車正壓式NBC防護與空調系統」,如果確實依此改裝,確實是「部分超越」,因為M1A1只有部分加裝所謂可供應冷氣的空調系統(一般人常常誤會M1原始設計就含冷氣,其實沒有),但這對於戰力有多少提升?相當值得思考。 至於「主動式防護(APS)」或「雷射預警系統」、「乘員車外視覺系統」及砲塔自動洩壓設計等,理論上,中科院已經有雷射預警系統、車外視覺系統的成品,因此關鍵在於「整合及可靠度」,然而主動式防護和自動洩壓設計,則是最大的挑戰。車載的APS因對來彈探測時間短、反應速度極快,因此有相當地研發難度。至於自動洩壓系統,除非M60的砲塔完全大改造,包括切割與重新焊接,否則根本空間不足。
小結:
提升型M60A3可能只有全車正壓式NBC、雷射預警系統和乘員車外視覺系統超越M1A1。其中後兩項與作戰有直接關聯性,可提高戰場生存性,但根據李思平在2017年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AUSA 2017)現場觀察,對比它廠類似產品,中科院的車外視覺系統之畫面更新率,在解析度以及畫面更新率上仍有改善空間。
三、 機動力:
據《陸軍學術雙月刊》,軍方希望外購1,200匹馬力含以上的引擎,而這方面國際廠商都有現貨,因此不是問題,而據《亞太防務》報導,則也考慮金賓公司改良的950匹馬力引擎,令機動性不至於下降,甚至也達到了實質上性能提升。 不過,M1從最初的版本到現在的M1A2,都是用1,500匹馬力的AGT1500燃氣渦輪發動機,而「裝甲兵最重視的0~32公里加速性」,M1A1可以在7秒內達到,而M1A2可以在7.2秒達到,且極速分別可達72公里與68公里。相較之下,即便M60A3升了1,200匹馬力的柴油引擎,其0~32公里加速性大約為9~10秒,極速約60公里,唯較低的燃油消耗率,能讓M60A3巡航距離增加(約500公里),比M1A2的426公里(M1A1亦約在450公里)要長。
小結:
機動性方面確實「部分超越」。但是裝甲兵可能在戰鬥中不會感受到這些優勢,因為裝甲兵希望的是「可以快速進出陣地的能力,而不是跑得更遠」,畢竟以臺澎防衛作戰並不需要執行大縱深的攻擊行動。
結論: 《蘋果日報》報導中官員稱M60A3性能提升後的「部分超越」是事實,但對於退役裝甲兵和根據許多現役裝甲兵的角度來看,改善後的收效相當有限。而這樣的性能提升,也只能超越一些針對現有M60A3做「小改延壽」的案例(例如泰國M60A3),但像是土耳其的M60T或李奧納多提出的M60A3改,則是「大部分未超越」,更遑論這樣的綜合水準離M1A1其實非常遠。
|
|
|
小卒看倌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95 Posts |
Posted - 04/14/2018 : 16:08:54
|
M60 AVLB: vehicle-launched bridge with 60-foot (18 m) scissors bridge. M60 AVLM: Armored Vehicle Launched MICLIC (Mine-Clearing Line Charge), modified AVLB with up to 2 MICLIC on M60 chassis. M60 Panther: M60 modified into a remotely controlled mine clearing tank. M728 CEV: baseline M60-based Combat Engineer Vehicle fitted with a folding A-frame crane and winch attached to the front of the turret, and an M135 165mm demolition gun. Commonly fitted with the D7 bulldozer blade, or a mine-plow for the clearing of land mines. Additional equipment: M9: Bulldozer and earth moving equipment for the M60. 中科院還是實際點,看看能否改成以上的多功能用途載具比較可行。 |
|
|
cph0516
路人甲乙丙
5417 Posts |
Posted - 04/14/2018 : 23:09:19
|
2噸半上105mm卡車砲並不困難 連焊馬都可以上105mm卡車砲了
M1戰車是沒錢玩 說真的陸軍步.通.戰.砲裝備幾十年來,妥善率低下以是常態
想上半/全自動砲 科技水平並不困難
但以目前陸軍的補.保.訓水準 要維持妥善率基本上是天方夜談
|
|
|
小卒看倌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95 Posts |
Posted - 04/15/2018 : 08:45:3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h0516
2噸半上105mm卡車砲並不困難 連焊馬都可以上105mm卡車砲了
M1戰車是沒錢玩 說真的陸軍步.通.戰.砲裝備幾十年來,妥善率低下以是常態
想上半/全自動砲 科技水平並不困難
但以目前陸軍的補.保.訓水準 要維持妥善率基本上是天方夜談
卡車砲簡單? 我不信我們可以拉 http://www.mdc.idv.tw/mdc/index.htm 沒錢也有方法變有錢 裁撤和下放將官、徵兵40~50萬人、合併研發和製造,並且開放民間和外國智庫參與 三軍高層大幅強化與美國交流,尤以陸軍為甚,通過才可以繼續任職軍隊。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