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標題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5/22/2020 :  19:33:27       
 |  
                      | 派里級在1970年代規劃,在1980年代以後,就是與神盾戰系做高低配的低端工作馬,
 所以它的單艦防空能力整體來說在1970年代比1960年代那些用舊3T防空飛彈的要好,這主要還包括了從類比轉數位控制的戰系提升,
 而產生代差感.
 
 而單大軸其實不是啥問題,美軍抱怨歸抱怨,但還是以錢袋子為重,
 原因是單軸在 作戰戰損 上,比雙軸的失能率並沒有差的特別大,
 
 簡單講,能使單大軸失能的攻擊,八成也會使雙大軸失能,
 所以雙大軸的優點其實多在平日運行,與多一些安全裕度而已,
 因此要單純考慮 就是要不要為了錢而省下安全裕度 .
 
 
 
 至於開欄的物件, 是一艘黑科技艦,照描述要5000噸搞定,不用黑科技是不行的,
 如果不管噸位限制,那至少是7000噸起跳.
 
 三體船本是用兩側的副船體來增加浮力與穩定,中間主船體可以細長化,整體阻力低,跑起來就快,
 但也要注意,它的船艛與上部結構只是看起來大,實際上與同噸位的單體船,載重能力要差,
 也就是說,空間看起來大,但其實沒辦法裝太重,
 阻力小,跑得快,但油裝得也少,
 
 所以獨立級LCS做到3千噸出頭就沒繼續做上去了,反而走跳的多是風評不怎麼樣的自由級LCS,
 就是獨立級三體船再繼續放大很麻煩,利不見得大於弊了.
 
 
 |  
                      |  |  |  
                | ian125我是老鳥
 
     
 
                8805 Posts | 
                    
                      |  Posted - 05/22/2020 :  20:31:51           
 |  
                      | 美國抱怨派里爛船是派里造出來後就開始抱怨了 卡特政府甚至中止派里建造,改造一款更小的FFX,是雷根上台才決定續造派里10艘
 |  
                      |  |  |  
                | 閒遊之人我是老鳥
 
     
 
                6931 Posts | 
                    
                      |  Posted - 05/23/2020 :  20:27:54       
 |  
                      | 記得多體船的好處是同排水量能得到更大的甲版 但相對的因為艦體分散
 要裝大東西反而不便
 對大型防空飛彈和垂發系統等需要更大更深的艦體
 就算拿到2戰也會因為中央艦小導致應用問題
 |  
                      |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 冗丙版主
 
     
 
                Taiwan16269 Posts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Posted - 05/25/2020 :  17:19:59         
 |  
                      | 美國的LCS是鋁合金的,澳洲建的也是鋁合金的。小毛想定的是全鋼的,也不追求高速,所以那些所謂的設計限制或麻煩,會不會因為改用鋼造而不同?會不會因為不追求高速而不同? 像是一般定義上的三體船,鋁合金建造,中間船體狹窄。小毛版的是用成功級為模板,全鋼建造還要放寬來加強結構設計,不追求高速,所以可以在強度方面超過鋁合金的設計限制。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  
                | 閒遊之人我是老鳥
 
     
 
                6931 Posts | 
                    
                      |  Posted - 05/29/2020 :  21:19:03       
 |  
                      | 速度維持在成功級的30+甚至40+ 應該可行吧
 而且可以把部份裝備放到兩側艦體
 這樣能讓76砲回到A砲座
 重心也能降低
 |  
                      |  |  |  
                | cph0516我是老鳥
 
     
 
                6878 Posts | 
                    
                      |  Posted - 05/30/2020 :  01:57:45       
 |  
                      | 單艦體的成功級都4000噸了 
 三艦體要多少噸?
 6000噸?
 |  
                      |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 dasha版主
 
     
 
                42289 Posts | 
                    
                      |  Posted - 06/11/2020 :  08:10:40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美國的LCS是鋁合金的,澳洲建的也是鋁合金的。小毛想定的是全鋼的,也不追求高速,所以那些所謂的設計限制或麻煩,會不會因為改用鋼造而不同?會不會因為不追求高速而不同?
 像是一般定義上的三體船,鋁合金建造,中間船體狹窄。小毛版的是用成功級為模板,全鋼建造還要放寬來加強結構設計,不追求高速,所以可以在強度方面超過鋁合金的設計限制。
 
 
 
 這些限制其實比您想像的複雜.
 陸地上裝甲車鋁合金代替鋼的抱怨比較少,這是因為船隻有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兩種不同金屬加上海水,就是電池,泡在水中就會自動發電與電解,讓其中一方金屬鏽蝕速度加快,另一方則是多出一堆雜質導致結構脆化......沒這問題的話,鋁合金強度問題不是那麼難解決的,大不了加厚就好.
 然後,雙體船三體船的耐海性,對於雷達聲納等系統,以及對於船上搭乘的人,意義也不同,偵測系統要求搖晃角度較小且頻率在能修正的範圍內,雙體船三體船都不錯;武器系統要求也是搖晃小避免SAM出去時居然是往海底插,這點三體船很佔優勢,雙體船很容易不如單體船;但船上搭乘的人要求搖晃方式單純,就是前後搖或左右搖,三半規管一次只有一個或兩個會大規模改變信號,而不是像磨一樣多角度複合搖動,三半規管通通發出強烈信號,這點平底船與雙體船都不合格,三體船也不樂觀......
 |  
                      |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