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dasha
版主
41865 Posts |
Posted - 01/05/2025 : 09:44:50
|
基本上,1980年代對豹二及M1A1的120mm主炮負面批評,反映一件事,當時MBT與1930年代戰鬥艦的趨勢一樣,設計重點是對抗敵軍同類兵器,但存在價值是用大量炸藥去拆房子...... 而海軍後來的做法,就是改用核彈拆房子,但不能用核彈的狀況,可以看到英美一直在抱怨兩棲登陸火力支援能力不足......這種事情要平行移植到陸軍,那就會變成MBT消失後大家抱怨沒東西拆房子......
另一個海軍經驗,基本上火炮拆房子與擊沉商船一樣,想要一發解決,那一定是越大越好,可是裝大炮的傢伙太貴,便宜傢伙使用火炮口徑的下限是多少?軍艦來說,就算是打近萬噸商船的水線讓她慢慢沉,1發解決至少也是要8吋,10發以內的下限大致是4吋. 裝甲車通常不會要求那麼苛,幾十個沙包堆的臨時機槍堡下限大概是37mm,30mm就是多幾發,40mm可以單發;19世紀下半開始的經驗,大部分居家的1個10~30平方公尺房間,用1發75/76.2mm榴彈大概可以,所以一次大戰可以看到各國都有這水準上下的炮,要考慮攜帶性,就能看到40/47/50/57等等其他口徑...... 至於已經用習慣152mm可以1發拆3房2廳100平方公尺以上房子的軍隊,當然是怎樣都抱怨不夠力......
至於高教機的結構,很多人考慮的其實是使用壽命,畢竟省錢的法則之一,就是明顯拉長使用壽命...... 高教機執行攔截任務的最大問題,不是外載,而是飛行高度速度,攔截機要比被攔截機速度高度多30~50%,才有足夠的餘裕處理任何局勢,而高教機先不說與戰略轟炸機比,要比噴射運輸機,甚至都很難有這種三到五成的高度速度優勢.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018 Posts |
Posted - 01/05/2025 : 13:44:2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基本上,1980年代對豹二及M1A1的120mm主炮負面批評,反映一件事,當時MBT與1930年代戰鬥艦的趨勢一樣,設計重點是對抗敵軍同類兵器,但存在價值是用大量炸藥去拆房子...... 而海軍後來的做法,就是改用核彈拆房子,但不能用核彈的狀況,可以看到英美一直在抱怨兩棲登陸火力支援能力不足......這種事情要平行移植到陸軍,那就會變成MBT消失後大家抱怨沒東西拆房子......
關於這一點,大口徑主砲消失後海軍艦艇本身的對地支援火力減少,還有一個原因是艦載定翼機跟直升機的發達,取代了艦砲提供對地火力支援。
是以掛載120mm以上大口徑火箭彈的無人機或許能某種程度取代大口徑戰車砲的用途。
而且這類玩意毫無疑問能裝上Toyota皮卡車提供更輕便的大口徑支援火力。 https://hse-uav.com/products/the-roadrunner-pickup-box-drone-tendering-unit
但福克蘭戰爭中英軍確實有檢討過在由於各種原因缺乏艦載機的狀況下,艦載火炮的支援火力還是有用,於是之後的英國海軍新艦艇都安裝了4.5inch艦砲。
美國海軍艦艇上,5inch砲取代3inch砲重新成為主流,這也是原因之一。 但就算是這類考慮到對地支援的艦砲,也還是保有對空射擊的能力。
https://youtu.be/AbkG9k3Q2Dk?si=_nxA2mEZyligxiRU 5-inch 62-caliber Mk 45 Naval Gun Live Fire – Arleigh Burke-class Destroyer
所以就像前面提的,我個人預測,數量上將佔據陸軍主力地位的未來裝甲車,可能會以50mm或76mm的兩用機關砲作為主要武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TEElmncJI&ab_channel=MilitaryTV The Army is Testing a New 50mm Cannon
但現階段已經上線服役的是30/40mm機關砲,在青黃不接的世代交替時期,應該還是會有不少裝甲車採用這級口徑為主要武裝。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1/05/2025 14:29:56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018 Posts |
Posted - 01/05/2025 : 13:56:3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至於高教機的結構,很多人考慮的其實是使用壽命,畢竟省錢的法則之一,就是明顯拉長使用壽命...... 高教機執行攔截任務的最大問題,不是外載,而是飛行高度速度,攔截機要比被攔截機速度高度多30~50%,才有足夠的餘裕處理任何局勢,而高教機先不說與戰略轟炸機比,要比噴射運輸機,甚至都很難有這種三到五成的高度速度優勢.
教練機最注重的一定是低速低空操作性,就算是超音速高教機,這一點也不會變。否則害死的學員可能會比敵人還多。
而教練機轉用作實戰機,在航空機的歷史上就是活用低速操作性轉作戰鬥轟炸機。 就算是傑作機的T-38/F-5E也逃不出這法則。
主打高速高爬升的純攔截機設計,跟教練機設計是相性很差的組合。
是以高教機的設計好好活用或許能做出一架新世代的便宜好用F-5E類型戰鬥轟炸機,純攔截機我覺得應該是不要肖想。
附帶一提,隔壁日本的T-2/F-1也是高教機轉戰鬥轟炸機的案例。但三菱跟空自也沒試圖拿F-1當主力制空攔截機。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1/05/2025 14:01:58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