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06:58:2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美軍要負擔兩場戰爭,人力已經很緊縮,每個士兵的工作時數遠遠超過你的想像,甚麼叫過的太爽?這麼會講~怎麼不自己去試試看?時間多....我不知道你看什麼東西得來的結論..... 後勤補給過度?抱歉~以我自己在戰地的實務經驗,美軍沒有補給過度,那些都只是表面而已、很多東西也不是說有就有~說申請就申請得到,就連構築工事的材料也一樣!東西等個三五個月也很正常....也沒你們想的那麼快速便利....
就這個採訪影片啊,不過這個主要採訪的是USMC。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y52JhAsZ9g/
影片中最前線那個非得用車運的步兵排COP之外,補給的狀況,只要直昇機能夠直接下降的地方看起來都還可以。(以我讀過的現代戰史中的標準)
在最後方的Letherneck Camp看起來有些部隊是還蠻閒的,當然是越往前面越忙的樣子。
後方的主要威脅還是道路上的IED,但到了最前面的COP,就報導所說就是常被迫擊砲攻擊。但我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就是沒挖壕溝跟散兵坑之類連材料都不需要的掩體,這挖起來也不需要很多工時。
就是Castle據點的醫療所看起來還構築的比較像樣。
還有你說到我的痛處了,反正在國軍就算當到二十五年退伍也是沒機會去戰地,自修戰術書籍跟教本讀得再多,也是一定會被嗆你又沒打過仗,看起來還是存旅費扛著背包飛去喀布爾再坐公車去賈拉拉巴德比較實在的樣子。
不自己找機會被迫擊砲轟個幾次看來是不行。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去打過仗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我只能說,實際的考量與狀況跟理想中,甚至是教範上講的會有很大的落差....
CAMP LEATHERNECK 是部隊的前沿集結區,相對來說較大型也較安全,影片裡只是拍到DOWN TIME而已,並不能單從這一點就說它們相對較閒,你也應該看到各單位要執行不同的任務所需要花的時間了吧,閒嗎?我並不覺得他們很閒.....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1:19:00
|
作為參考的範例,這是漫畫《Kukulcan》參考1944年6月6日諾曼地登陸當天101空降師裝備畫出的一張裝備展示圖。有點軍武知識的話,看不懂日文看漢字跟裝備長相應該也能理解吧。
如同BOB當中所說的台詞,這些裝備跟大部分士兵的體重相當。灘頭登陸部隊的裝備也沒少到哪去,他們的背包也超過80磅(約36kg)。
在D-Day當天,因為諾曼地半島遍布水塘,背包因此導致不少傘兵淹死在不到1m的水中。在登陸灘頭,這些裝備也很大程度讓步兵在灘頭的行動遲緩,美軍第十六步兵師第五連陣亡105人,只有1人死在陸地上,其餘皆為溺斃。
在這些裝備上頭,如果再加上現代的防護背心跟防彈板的話,還會更重,尤其是鋼盔。
現代徒步步兵的裝備總重大約是50∼60kg,而按照登山指導書籍的話,人類適合的負重粗估只有自己體重的三分之一。就算訓練很嚴格,50kg的裝備也完全是超重,會大幅度減少行軍的速度。
所以對於沒有摩托化的徒步輕步兵來說,裝備重量的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須要削減很多裝備才有可能換取到速度。
如果要說這個裝備圖中哪些是不必要的,很顯然是攜帶食品有必要更輕量化,最好是改成像初期太空食品的牙膏一樣的東西。
雖然這對士氣的打擊很大,但至少可以在走路的時候輕鬆一點。
像是西藏僧侶的主食都是麵茶,他們最猛的就是他們人生中大半可以只吃這種東西。
所以有人說要訓練士兵吃粗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很痛苦,不信的話可以跟我一樣挑戰三餐只吃口糧餅乾跟茶包。
另外對於徒步步兵來說,如古早時候的補給馬車或是驢子跟騾子一樣,專責的負重部隊也是有檢討的必要。(用國軍術語就是器材班)
目前最合理的方案配給空降部隊跟山地部隊的,應該是全地形車搭配使用越野腳踏車輪胎的輕拖車,這個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丟掉全地形車改用人力拖拉。
至少國軍愛用的四輪平板拖車是不夠力,那個在越野時很容易損壞。
國軍的日常訓練已經證實光靠士兵個人能攜帶的飲水根本不足以支持部隊在夏日的一天所需,因此給水拖車是各連的必備品。既然如此,更應該要加以制式化跟改良。
各位也看見美軍在阿富汗大量採購包裝水罐的狀況,幾乎每個營地的照片都能找到被隨意丟棄的塑膠水罐。所以即使是美軍,在給水設備上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1:34:44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1:54:1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的確這就是這個例子,影片中強調這個COP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強化工事,事實上這裡根本就不應該駐軍.
我還是覺得很奇怪,兵力少是一個問題,但我在美軍的採訪影片中要找散兵坑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多地方的土質應該是挖得動才對。
就算有舒適的地上掩體,在一個隨時有可能被砲擊的陣地,挖幾個正好在外頭的人臨時躲避用的散兵坑也是很合理,散兵坑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挖得很深了,如果有時間做體能應該也有時間挖坑。
甚至說比起其他任務,強化陣地才是防禦的優先事項。
照理說只要有鏟子就能構築野戰工事,至少我是被這麼教育的。
另一個問題是,二戰時的步兵排有時候還要承受包含戰車在內的數百人次猛攻(一些很威猛的步兵排還會獨力擊退這種攻擊),而阿富汗民兵怎麼看都沒有比蘇聯紅軍的總攻擊還要猛,這樣子被評斷為不應該駐軍,就整個世界的觀點來看也是很奇怪。
納粹德國在南斯拉夫掃游擊隊跟日本陸軍在華北掃游擊隊的時候,面對的狀況還要嚴峻得多。現代美軍一個排死不到一個班就如此受注目,果然還是時代跟國情不一樣──要是在非洲或緬甸,當地內戰這種程度的傷亡根本沒人理會,這個排還可以支持很久。
美軍跟美國的國情真的不適合打反叛亂,戰事時間一拖長總是氣勢全失。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2:04:19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1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06:15
|
Allenlin1976兄 打過仗??在哪打過?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1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22:38
|
說真的,你吃茶包都是奢侈,你應該只吃餅乾+清水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31:56
|
茶包是用來補充維生素的必需品。
quote: 日本的軍隊組成是以一種叫備(そなえ)的型式存在。「備」的人員一般為300∼800名,儘管「本陣備」可能達到1500名上下;人員的數目會依大名的石高、戰時戰鬥要員、後方要員的雙重動員、各備的任務作增減。一般來說石高一萬石領主大名的,就要出一個備。
備是由多個"組"所組成。其組有弓組、鐵砲組、旗組、軍監\目付、太鼓、長柄組等...etc。其組的指揮官是組頭(武士),他指揮其下的足輕與小頭(足輕)作戰。其備的指揮官是士大將,如果是大名的備,其指揮官就是大名,其他的備交由家老指揮。以下備的例子是前橋藩酒井雅樂頭家所有的九個備當中,本多民部左衛門備的明細如下: 旗組 武士2人、奉公人5人、足輕16人、中間5人、人夫4人、口取1人(計33人);乗馬1頭、駄馬1頭(計2頭)。 鐵砲組 鐵砲組1: 武士1人、奉公人5人、足輕36人、人夫11人、口取2人(計55人);乗馬1頭、馱馬2頭(計3頭)。 鐵砲組2: 武士1人、奉公人4人、足輕36人、人夫11人、口取2人(計54人);乗馬1頭、馱馬2頭(計3頭) 長柄組 武士1人、奉公人2人、足輕30人、人夫3人、口取2人(計38人);乗馬1頭、馱馬2頭(計3頭)。 騎馬隊 武士22人、奉公人58人;(計80人);乗馬22頭(計22頭)。 P.S 如果是保護大名的騎馬隊,被稱為馬迴組。
軍監、目付 武士3人、奉公人5人、口取1人(計9人);乗馬2頭、馱馬1頭(計3頭)。 太鼓、貝 武士2人、人夫3人、口取1人(計6人);馱馬1頭(計1頭)。 仕大將 其指揮官本身的組,可作為備的預備兵力從進行支援。武士1人、奉公人27人、口取4人(計32人);乗馬2頭、馱馬4頭(計6頭)。 弓組 武士1人、奉公人4人、足輕19人、人夫5人、口取11人(計30人);乗馬1頭、馱馬1頭(計2頭)。 小荷馱 武士1人、奉公人2人、足輕4人、人夫2人、口取8人(計17人);乗馬1頭、馱馬8頭(計9頭)。
合計 武士35人、奉公人112人、足輕141人、中間5人、人夫39人、口取22人(計354人);乗馬32頭、馱馬22頭(計54頭)。
備是陣立(戰鬥隊型)的基本組成,一個陣立會有數十個備所組成,其陣形(鶴翼或魚鱗或XX)是透過備的排列而形成,備本身並不會組成陣形。
我認為日本跟歐洲中世紀所不同的,在於雖然歐洲中世紀也是封建,國王底下的各路諸侯也要帶自己的部隊前來報到,但在戰場的使用上,我認為部隊 會依兵種的不同而被打散,以組成各種的方陣.舉例來說,A伯爵其下有騎士有步兵,B伯爵旗下有騎士也有步兵,歐洲在使用上會把A伯爵與B伯爵的部隊拆散,然後把步兵集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個的步兵方陣,可能交由C伯爵指揮.但以日本的狀況,A大名的部隊,B大名的部隊是不拆散的,彼此以備這種型態的獨立單位存在.
我覺得拿備(そなえ)跟鴛鴦陣or某些花裝的陣型來比較,應該是蠻有趣的.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跟歐洲三十年戰爭之後的荷蘭建立的中隊(連)還有的大隊(營)戰術比起來,大概因為環境不同所以日本的組織稍微小一點。
在荷蘭是以中隊(200∼300人)為單位來運用兵器,也就是火槍中隊、長柄矛中隊,這樣。
一個「備」就是一個能獨立戰鬥的最小聯合兵種單位,跟當時歐洲的大隊是一樣的。
這種戰術思想跟今日的聯兵旅是類似。
其實現代的步兵營也差不多,迫砲部隊其實就是「步兵的砲兵」,加上機槍跟步槍的分開運用,如果再加上獨立的後勤單位,那營也可以是一個小號的獨立作戰單位。
連、排、班只要在編裝上做些調整,視戰場的狀況,要獨立運用也並非不可能。
這個討論蠻有意思的,特別是馱馬跟人夫的存在,很清楚地說明了現代的步兵部隊缺乏的就是獨立的補給運輸能力。
借用一下別的地方的討論。
老實說之前我讀到半履帶車的運用時,裡頭提到步兵總是會將半履帶車當成補給蓬車來運用,在上面堆疊各式裝備。
同樣地,在中國古代的兵書跟戰史中也提到利用箱車在遠征作戰中的必要性。
在阿富汗,則民兵使用專門的馱獸跟人夫分散部隊的載重。
所以,有沒有可以替戰鬥部隊承載補給,並且可以跟隨戰鬥部隊一起行動的運輸載具(人、獸、車等),就決定了一個最小獨立作戰的隊伍規模的大小,以及這個部隊能夠獨立作戰多久。
這就跟SAS在沙漠中運用武裝卡車承載補給品來移動的道理是相同的。
這是我的看法。
所以更簡單的說,比起開發機器驢,在山地作戰中恢復步兵機動力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部隊回頭去養驢子,或是指定幾個倒楣鬼專門扛補給。
之前我抓的一本同人誌漫畫更有趣,這漫畫是假定希臘神話中的半人馬真實存在,於是這個種族就是步兵單位中負責扛補給的不二人選。
想通之後就發覺其實很簡單,在步兵連編裝上正式加入補給排跟補給班的話,則恢復步兵的機動力就變得很容易,而且續戰能力也可以大幅度的上升。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2:38:32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48: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的確這就是這個例子,影片中強調這個COP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強化工事,事實上這裡根本就不應該駐軍.
我還是覺得很奇怪,兵力少是一個問題,但我在美軍的採訪影片中要找散兵坑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很多地方的土質應該是挖得動才對。
就算有舒適的地上掩體,在一個隨時有可能被砲擊的陣地,挖幾個供路人臨時躲避用的散兵坑也是很合理,散兵坑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挖得很深了,如果有時間做體能應該也有時間挖坑。
另一個問題是,二戰時的步兵排有時候還要承受包含戰車在內的數百人次猛攻(一些很威猛的步兵排還會獨力擊退這種攻擊),而阿富汗民兵怎麼看都沒有比蘇聯紅軍的總攻擊還要猛,這樣子被評斷為不應該駐軍,就整個世界的觀點來看也是很奇怪。
納粹德國在南斯拉夫掃游擊隊跟日本陸軍在華北掃游擊隊的時候,面對的狀況還要嚴峻得多。現代美軍一個排死不到一個班就如此受注目,果然還是時代跟國情不一樣──特別要是在非洲或緬甸,當地內戰這種程度的傷亡根本沒人理會,這個排還可以支持很久。
美軍真的不適合打反叛亂。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罐裝水只有在基地裡用,出去巡邏一樣背後背水袋,有的時候還必須要帶簡易濾水器,如果有車輛,車上會有備用的飲用水....水與食物從來就不是問題.上圖打包方式經過時了....基本上背包裡頭只有三樣東西,水,食物(少量)其他的全都是彈藥.重裝行軍基本上已經少,裝備不是在車裡就是在基地.器材班的設置根本是多餘....還有~美軍"輕"步兵師也都已經摩拖化....最輕的就只有特種作戰群符合你說的輕量....
美軍多採用水泥抗彈掩體,裡頭可以躲數個人,比散兵坑簡單也更快速,利於大量設置,從另一方面來看,在夜間多是燈火管制的情況下,散兵坑就成了一種潛在的危險.
大致上如下圖這樣,開口處會加上JERSEY BARRIER,我認為比散兵坑更好用.也更堅固.一般口徑迫擊炮就算直擊也擋得住. http://www.jewishagency.org/JewishAgency/English/About/Press+Room/Jewish+Agency+In+The+News/2009/1/jan20njjna.htm
美軍不是不能打硬仗,是沒有必要去打硬仗,之前例子裡提到的地方去駐軍根本是種錯誤.我想任何人都會這樣想.之所以這裡會受矚目是因為這裡在部署上是根本不合理的.而不全然是因為一個排死了那麼多人.另外美軍講求的是保存戰士的性命為重,這跟日本的武士道與納粹的民族狂熱是不同的觀念.事實上在二戰也證明了美軍保存戰士的性命對於後來的戰局有絕對性的影響.這一點不用我講大家研究的比我透徹,也比我更清楚. 一個排只要超過30%的傷亡就已經是無效戰力了,這裡他們傷亡過半.還能撐到支援到來擊退敵人,我覺得很不簡單了.另外,士兵不是你手上的消耗品....如果你是排長,你有責任跟義務作出正確的判斷讓所有的人都能平安回家.
還有美軍適不適合反叛亂戰爭現在講都還太早,不需要急著下定論.
美軍不是沒有避彈掩體,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50:1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Allenlin1976兄 打過仗??在哪打過?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伊拉克, OIF3,USACAPOC, 巴格達,摩蘇爾.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2:58:3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罐裝水只有在基地裡用,出去巡邏一樣背後背水袋,有的時候還必須要帶簡易濾水器,如果有車輛,車上會有備用的飲用水....水與食物從來就不是問題.上圖打包方式經過時了....基本上背包裡頭只有三樣東西,水,食物(少量)其他的全都是彈藥.重裝行軍基本上已經少,裝備不是在車裡就是在基地.器材班的設置根本是多餘....還有~美軍"輕"步兵師也都已經摩拖化....最輕的就只有特種作戰群符合你說的輕量....
大哥你如果有看前面的討論,就知道本人我一直在批評現代的摩托化部隊無法遠離車輛跟基地作戰,尤其是美軍,這也是因為美軍的曝光度最高,樣本最充足。
所以你提供的資訊,反而正好說明了車輛跟基地,就完全限制了美軍步兵的活動範圍。
在這種補給辦法之下,美軍步兵要跟二戰時期日本步兵一樣僅用徒步跟腳踏車一樣橫越馬來半島的叢林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跟反攻緬甸的英軍部隊一樣徒步穿越叢林。
直昇機跟運輸空投可以提供步兵部隊的補給,也能當做步兵的運輸載具,但因為直昇機昂貴跟飛行受天候限制大,無法時時刻刻跟隨步兵部隊移動,因此只能當成輔助的補給手段,這一點當年英軍在緬甸也證實了。否則直昇機至多就是跟空中機動師一樣,集中給特定單位使用。
所以可以跟戰鬥單位同行的補給單位存在與否(最小的這類單位就是士兵自己的背包),就說明了為什麼阿富汗民兵可以穿越山地而美軍不行。
但相對地,同樣的原理也說明為什麼得有車輛或駱駝來承載補給,才能讓步兵穿越沙漠地形,因為在沙漠中再補給困難,所以每次出發都得儘可能攜帶最多的補給。
在這種理論之下,最大機動力=補給單位的移動速度,而不是戰鬥單位本身的移動速度。
而移動中部隊所需求的最大攜帶補給量,就取決於再補給地點之間的距離,跟部隊消耗補給的速度,所以補給消耗速度越慢的部隊就可以移動得越遠。
原來如此,這個理論很可靠,也說明了閃擊戰的速度限制以及真實的成因所在,還有德軍戰車單位的攜帶汽油罐為什麼很有利。
拿破崙的法軍步兵的行動能力原因也能套用進去(用掠奪來增加再補給的地點)。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3:10:08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1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3:08:32
|
現在還在打嗎?雖然你們出基地壓力很大,搞不好伏擊你們的人壓力也很大.他們也不保證今天能活者回去.
為何沒有電影來討論那些民兵的生活與個人心態呢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Allenlin1976兄 打過仗??在哪打過?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伊拉克, OIF3,USACAPOC, 巴格達,摩蘇爾.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3:12:2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現在還在打嗎?雖然你們出基地壓力很大,搞不好伏擊你們的人壓力也很大.他們也不保證今天能活者回去.
為何沒有電影來討論那些民兵的生活與個人心態呢
你看過《第一滴血》第三集跟第四集嗎?
殺人的場面雖然很唬濫,但該拍的還是有拍。
還有一部電影叫《The Beast》也是講阿富汗民兵。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3:14:31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3:36:0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現在還在打嗎?雖然你們出基地壓力很大,搞不好伏擊你們的人壓力也很大.他們也不保證今天能活者回去.
為何沒有電影來討論那些民兵的生活與個人心態呢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伊拉克已經沒有戰鬥任務,現在只有極少單位在那裡作重建與訓練.伏擊美軍的下場非死即傷.民兵個人的心態與生活並沒有啥好拍的,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聖戰"驅逐異教徒,出去伏擊早就是準備要死的心態.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3:38:5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伊拉克已經沒有戰鬥任務,現在只有極少單位在那裡作重建與訓練.伏擊美軍的下場非死即傷.民兵個人的心態與生活並沒有啥好拍的,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聖戰"驅逐異教徒,出去伏擊早就是準備要死的心態.
這種理論不太好。
了解你的敵人總是比不了解他們好。我相信就算是搞聖戰的人,其背後也有很多故事。
有些記者在十幾年前車臣戰爭的時候就跑去採訪車臣民兵,而俄國人也說他們是搞聖戰的恐怖份子,事實上後來他們自爆跟恐怖手段也用得不少,不過他們還是有他們的故事。
更別說之前阿富汗人在打蘇聯人的時候,採訪他們的西方記者更多。
戰爭是一種很複雜的社會活動,最上面的人跟最下面的人參與戰爭的原因可能是天差地遠的。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4/2011 23:43:40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4/2011 : 23:58:0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罐裝水只有在基地裡用,出去巡邏一樣背後背水袋,有的時候還必須要帶簡易濾水器,如果有車輛,車上會有備用的飲用水....水與食物從來就不是問題.上圖打包方式經過時了....基本上背包裡頭只有三樣東西,水,食物(少量)其他的全都是彈藥.重裝行軍基本上已經少,裝備不是在車裡就是在基地.器材班的設置根本是多餘....還有~美軍"輕"步兵師也都已經摩拖化....最輕的就只有特種作戰群符合你說的輕量....
大哥你如果有看前面的討論,就知道本人我一直在批評現代的摩托化部隊無法遠離車輛跟基地作戰,尤其是美軍,這也是因為美軍的曝光度最高,樣本最充足。
所以你提供的資訊,反而正好說明了車輛跟基地,就完全限制了美軍步兵的活動範圍。
在這種補給辦法之下,美軍步兵要跟二戰時期日本步兵一樣僅用徒步跟腳踏車一樣橫越馬來半島的叢林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跟反攻緬甸的英軍部隊一樣徒步穿越叢林。
直昇機跟運輸空投可以提供步兵部隊的補給,也能當做步兵的運輸載具,但因為直昇機昂貴跟飛行受天候限制大,無法時時刻刻跟隨步兵部隊移動,因此只能當成輔助的補給手段,這一點當年英軍在緬甸也證實了。否則直昇機至多就是跟空中機動師一樣,集中給特定單位使用。
所以可以跟戰鬥單位同行的補給單位存在與否(最小的這類單位就是士兵自己的背包),就說明了為什麼阿富汗民兵可以穿越山地而美軍不行。
但相對地,同樣的原理也說明為什麼得有車輛或駱駝來承載補給,才能讓步兵穿越沙漠地形,因為在沙漠中再補給困難,所以每次出發都得儘可能攜帶最多的補給。
在這種理論之下,最大機動力=補給單位的移動速度,而不是戰鬥單位本身的移動速度。
而移動中部隊所需求的最大攜帶補給量,就取決於再補給地點之間的距離,跟部隊消耗補給的速度,所以補給消耗速度越慢的部隊就可以移動得越遠。
原來如此,這個理論很可靠,也說明了閃擊戰的速度限制以及真實的成因所在,還有德軍戰車單位的攜帶汽油罐為什麼很有利。
拿破崙的法軍步兵的行動能力原因也能套用進去(用掠奪來增加再補給的地點)。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你可以批評這樣的做法,但是很明顯的你的論點裡頭還是要有其他的"載具"來提供後續的補給.只不過是骡馬與車輛或是航空器的分別而已.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0:10:1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伊拉克已經沒有戰鬥任務,現在只有極少單位在那裡作重建與訓練.伏擊美軍的下場非死即傷.民兵個人的心態與生活並沒有啥好拍的,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聖戰"驅逐異教徒,出去伏擊早就是準備要死的心態.
這種理論不太好。
了解你的敵人總是比不了解他們好。我相信就算是搞聖戰的人,其背後也有很多故事。
有些記者在十幾年前車臣戰爭的時候就跑去採訪車臣民兵,而俄國人也說他們是搞聖戰的恐怖份子,事實上後來他們自爆跟恐怖手段也用得不少,不過他們還是有他們的故事。
更別說之前阿富汗人在打蘇聯人的時候,採訪他們的西方記者更多。
戰爭是一種很複雜的社會活動,最上面的人跟最下面的人參與戰爭的原因可能是天差地遠的。
*********************
了解敵人並不一定要拍電影.有相當多的方法可以用,基本上電影電視這些東西多半都是偏執一方,根本不可能帶出真實的情況,美軍對於研究敵人有專門的部門,我們在執行作戰任務之前也有上過文化課程,語言課程,成效好不好見人見智,但是起碼美軍有顧到這一個環節,就我的認知他們並非全都是"蓋達恐佈分子",對抗美軍的還有海珊敢死隊,復興黨員殘黨,遜尼,什葉穆斯林教義保守派民兵與激進份子,穆斯林外籍戰士,庫德族分離主義份子,甚至當地的犯罪組織,幫派等等.每個都有每個人的理念,但是上了戰場,反應都是一樣....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0:18:2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llenlin1976 了解敵人並不一定要拍電影.有相當多的方法可以用,基本上電影電視這些東西多半都是偏執一方,根本不可能帶出真實的情況,美軍對於研究敵人有專門的部門,我們在執行作戰任務之前也有上過文化課程,語言課程,成效好不好見人見智,但是起碼美軍有顧到這一個環節,就我的認知他們並非全都是"蓋達恐佈分子",對抗美軍的還有海珊敢死隊,復興黨員殘黨,遜尼,什葉穆斯林教義保守派民兵與激進份子,穆斯林外籍戰士,庫德族分離主義份子,甚至當地的犯罪組織,幫派等等.每個都有每個人的理念,但是上了戰場,反應都是一樣....
那這樣是我誤會了。
我不是專拍電影,只是說要了解你的敵人。
至於最後一句,我想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還是會影響他們的行動模式,雖然在外人看來可能相差不大。不過打個比方,以前有些軍隊是按照行政區域來建立的,不同州不同縣出身的部隊,行事風格就不同。
當然,知道這些差異有什麼好處,是要先懂得多之後才會知道的。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5/2011 00:20:46 |
|
|
marksmanorz
新手上路
Taiwan
83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1:52:15
|
實務上的各人裝備loadout請看這個討論串 http://lightfighter.net/eve/forums/a/tpc/f/9046084761/m/1711043433
在有悍馬/MRAP幫你載東西的情況下 身上大概會有 防彈背心或plate carrier/防彈盔, 個人武器/6-8個彈夾, 無線電, 夜視鏡, 破片手榴彈1~2顆/煙霧彈1~2顆 一包15x15x5cm的雜物(備用電池 筆 像機 GPS 地圖 拆散的MRE之類的), 瓶裝水或水袋, IFAK/止血帶 依任務要求有所增減
拿SAW的 槍上100發軟彈包(老美稱之為nut sack XD) 身上200~400發 槍上有M203的 身上10發左右榴彈 步巡出去過夜的話再背3 day assault pack或更小的背包
要走個一個星期之類的話 1. 會想辦法用車載 2. 特種部隊走的機會比較大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2:56:5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arksmanorz
實務上的各人裝備loadout請看這個討論串 http://lightfighter.net/eve/forums/a/tpc/f/9046084761/m/1711043433
在有悍馬/MRAP幫你載東西的情況下 身上大概會有 防彈背心或plate carrier/防彈盔, 個人武器/6-8個彈夾, 無線電, 夜視鏡, 破片手榴彈1~2顆/煙霧彈1~2顆 一包15x15x5cm的雜物(備用電池 筆 像機 GPS 地圖 拆散的MRE之類的), 瓶裝水或水袋, IFAK/止血帶 依任務要求有所增減
拿SAW的 槍上100發軟彈包(老美稱之為nut sack XD) 身上200~400發 槍上有M203的 身上10發左右榴彈 步巡出去過夜的話再背3 day assault pack或更小的背包
要走個一個星期之類的話 1. 會想辦法用車載 2. 特種部隊走的機會比較大
人類在車輛發明之前就徒步打仗很久了,不是只有特殊部隊才辦得到。
有最正確紀錄的近代比較案例大概是韓戰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吧。在每次攻勢之前,他們會攜帶五天份的彈藥跟口糧補給,但一旦糧彈耗盡,攻勢就會中斷,必須退下前線再補給。但相對地,他們徒步穿越高度摩托化的美軍意料之外的地區,從側後方襲擊美軍的陣地,造成了很大的奇襲效果。
雖然在美軍了解其續戰力不足的弱點,學會死守據點之後,就可以擊退。不過1950年12月的敗走是美軍二十世紀以來最迅速最長距離的大敗走。
那為什麼中國人民志願軍可以徒步遂行這種作戰?
一來是他們的口糧很簡單也很糟糕,但是輕便。二來是他們的裝備輕量,除了武器、彈藥還有簡單的口糧跟飲水之外,就幾乎沒有了。
在這個話題上,用飲水舉例是最簡單的。假設一個步兵在行軍狀態中一天會消耗3公升的飲水,因此如只配發3公升的飲水袋一個,那離開基地一天後這個步兵就會喪失行動能力。
在這種條件下,一個步兵每天都必須再補給3公升的飲水,如果要離開基地作戰十天就需要30公升、也就是30公斤的飲水補給量。
這有幾個選擇:
1.在途中進行再補給:那就必須一面前進一面尋找水源,如果沒有水源就死定了。
2.攜帶更多的水袋延長再補給的時間:但額外的飲水負重就會削弱步兵的行動能力。要每個步兵在裝備之外再額外攜帶30公斤的飲水是很困難的。
在乘車的狀態下,雖然車輛的行動速度快很多,但人要消費飲水這點還是沒變,就算輕鬆一點變成2公升,那十天還是需要20公升的飲水補給,一輛車載十個人行動十天就需要200公升的飲水籌載。
若是徒步,在行軍路線上沒有水源地或不知水源地所在的狀態下,要讓十人徒步在野外機動十天,就需要設法攜帶3公升x10天x10人,等於300公斤的飲水,才算是保險的。
有車的傢伙當然用車載就好了,但今天要讓十人的部隊穿越山區或叢林等車輛無法通過的地形,那這300公斤的飲水要怎麼獲得?
假設一個人的負重行軍上限是60kg,而腳伕每個人自行攜帶十天份的30公升飲水,若戰鬥部隊不自行攜帶飲水,就需要十名腳伕才能支持十名士兵十天份飲水。
但導入小推車的話,物資的攜帶就會輕鬆很多了。事實上在國軍的一般連級單位夏日訓練,一個連的飲水一日需求只需要一個班去推車處理,只是每天大概要再補給水車一次。
嘛,這只是粗略的解說,加上口糧跟彈藥等問題的話還會更複雜,部隊本身對物資的消耗控管也是問題。
但簡單的說,純戰鬥部隊光靠自己的背包徒步移動有其極限所在的。要有專門的單位負責運送物資或者預置再補給的物資堆棧,再不然就是要設法就地取得補給,否則行動距離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這不管部隊規模大小都一樣。
所以在二戰的時候,卡車的數量實際決定戰鬥部隊的前進距離就是如此。
就算是步兵部隊,我讀過的某屬於步兵師偵蒐排的德軍騎兵,他在東線入侵俄國的戰役中,其任務很大一部分是在向後方尋找自己所屬團的補給馬車隊。他們團的補給馬車後來被游擊隊解決了,所以他們的團只能停止前進。而在戰役期間他們也學會了如何從居民逃走的農村中找出居民的隱密糧食倉庫,將其洗劫一空。
附帶一提,如果根據這種理論,要解決美軍基地,比起漫無目標的用迫擊砲攻擊基地跟美軍本身,襲擊補給基地的車隊才是最有效率的手段。特別是那些運送物資的民間卡車本身就是很好的目標,比起大費周章想讓IED混進美軍基地,炸掉那些卡車實在是要容易得多。
一旦無法補給,美軍也就只能逐個放棄前線基地而已。只是這回塔利班沒有刺針飛彈可以打運輸直昇機,否則補給作業還會更困難。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5/2011 03:24:11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3:12:22
|
quote: 你可以批評這樣的做法,但是很明顯的你的論點裡頭還是要有其他的"載具"來提供後續的補給.只不過是骡馬與車輛或是航空器的分別而已.
還有辦法是減輕其他裝備的重量,增加就地獲取補給的能力,以及縮短再補給地點之間的距離等辦法,這個可以參考前面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分。
另外,騾馬跟車輛還有航空器之間最大的分別,就是可以通過的地形。車輛沒辦法穿越山地或叢林,航空器也不能全天候緊跟部隊。
步兵小部隊的獨立續戰能力本來就有其極限,對於思考如何提升步兵小單位戰力的我,如果說發現其實養匹騾子或導入幾台推車跟負責推車的人,就能解決很多問題,這就很棒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arksmanorz
實務上的各人裝備loadout請看這個討論串 http://lightfighter.net/eve/forums/a/tpc/f/9046084761/m/1711043433
在有悍馬/MRAP幫你載東西的情況下 身上大概會有 防彈背心或plate carrier/防彈盔, 個人武器/6-8個彈夾, 無線電, 夜視鏡, 破片手榴彈1~2顆/煙霧彈1~2顆 一包15x15x5cm的雜物(備用電池 筆 像機 GPS 地圖 拆散的MRE之類的), 瓶裝水或水袋, IFAK/止血帶 依任務要求有所增減
拿SAW的 槍上100發軟彈包(老美稱之為nut sack XD) 身上200~400發 槍上有M203的 身上10發左右榴彈 步巡出去過夜的話再背3 day assault pack或更小的背包
要走個一個星期之類的話 1. 會想辦法用車載 2. 特種部隊走的機會比較大
現在根據前述理論,仔細地探討這個情報,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上美軍一般步兵遠離車輛跟基地,徒步移動的續戰能力連一天都不到。
因為一旦脫水部隊就死定了,就算身上有3000發子彈也沒用。
所以阿富汗游擊隊,只要躲在距離公路跟基地有一天以上路程的地方,再小心用直昇機運輸的特殊部隊,就幾乎是絕對安全。
這種教訓在公路網不發達的任何地區都可以適用,除了山地之外,像是非洲、南亞、南美的叢林之類也行。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05/2011 03:44:39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567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4:52:4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扯遠一點,說到反叛亂、治安回復跟維和問題的話,其實法國國家憲兵的制度是很有意思的。法國的警察組織只在人口一萬以上的都市中才會建立,人口較少的鄉間地帶的治安活動都是由國家憲兵負責的,包含海上巡邏的任務在內,不僅如此,除了有車有船之外,他們也有自己的航空部隊。甚至專責海外派兵的裝甲車機械化部隊也是存在的。
國軍的憲兵制度是抄日本而日本又是抄法國的,而ROC的現行警察制度也是日本時代的遺產,真要說的話源流比較接近英國。所以憲兵跟警察制度很接近戰前日本彼此權責大幅度重疊的型態,只是國軍憲兵的活動跟戰前的日本還有本家的法國比起來已經自行縮小不少,否則狀況其實會蠻混亂的。
但是這種有司法警察權限的憲兵,或許在國際性的維和任務中會是最有效的地面部隊,因為關於治安問題的Know How非常豐富,也有一定的軍事戰鬥能力。
中國的武警部隊就很類似法國國家憲兵,算是一種很不錯的反叛亂組織,他們同時也擔負消防跟山地、森林警察等等的任務。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那我想請問中野老大 你長期對於輕步兵的論述 包括武器裝備以及小隊戰術等等有目共睹 但是, 目前美國以前只會抄美國的國軍基本上把步兵慢慢區分出來: 使用APC/IFV/為載具的重步兵 以及真的輕步兵化的特戰步兵----->比較接近你的興趣和論述
那我想聽聽看你對憲兵的看法, 這幾年國軍很有趣在於 如果你只看"純步", 會發現這在陸軍底下已經消滅的快要消失了(後備例外) 但是如果看看憲兵, 這種"類步兵"組織規模還是很龐大 但是憲兵似乎雖然裝備類似步兵, 但是任務上又更接近要點守備 而非步兵以機動打擊/防禦飄忽不定的特性
我的blog http://www.wretch.cc/blog/reinherd 歡迎參觀 |
|
|
Allenlin1976
剛剛入門
48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4:53: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你可以批評這樣的做法,但是很明顯的你的論點裡頭還是要有其他的"載具"來提供後續的補給.只不過是骡馬與車輛或是航空器的分別而已.
還有辦法是減輕其他裝備的重量,增加就地獲取補給的能力,以及縮短再補給地點之間的距離等辦法,這個可以參考前面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分。
另外,騾馬跟車輛還有航空器之間最大的分別,就是可以通過的地形。車輛沒辦法穿越山地或叢林,航空器也不能全天候緊跟部隊。
步兵小部隊的獨立續戰能力本來就有其極限,對於思考如何提升步兵小單位戰力的我,如果說發現其實養匹騾子或導入幾台推車跟負責推車的人,就能解決很多問題,這就很棒了。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marksmanorz
實務上的各人裝備loadout請看這個討論串 http://lightfighter.net/eve/forums/a/tpc/f/9046084761/m/1711043433
在有悍馬/MRAP幫你載東西的情況下 身上大概會有 防彈背心或plate carrier/防彈盔, 個人武器/6-8個彈夾, 無線電, 夜視鏡, 破片手榴彈1~2顆/煙霧彈1~2顆 一包15x15x5cm的雜物(備用電池 筆 像機 GPS 地圖 拆散的MRE之類的), 瓶裝水或水袋, IFAK/止血帶 依任務要求有所增減
拿SAW的 槍上100發軟彈包(老美稱之為nut sack XD) 身上200~400發 槍上有M203的 身上10發左右榴彈 步巡出去過夜的話再背3 day assault pack或更小的背包
要走個一個星期之類的話 1. 會想辦法用車載 2. 特種部隊走的機會比較大
現在根據前述理論,仔細地探討這個情報,我們可以發現事實上美軍一般步兵遠離車輛跟基地,徒步移動的續戰能力連一天都不到。
因為一旦脫水部隊就死定了,就算身上有3000發子彈也沒用。
所以阿富汗游擊隊,只要躲在距離公路跟基地有一天以上路程的地方,再小心用直昇機運輸的特殊部隊,就幾乎是絕對安全。
************************
要能夠"掠奪"就地補充的話,那當然簡單許多,重點是美軍的ROE不允許這樣做,而且美軍遠道而來,本來在補給上就比起阿富汗民兵要困難許多,今天角色對調,如果阿富汗民兵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的話也會是一樣困難,當然也許他們不需要顧及ROE~儘管劫掠就行了......
要說攻擊補給車隊,的確會造成某些損害,但是,事實上在伊拉克,民兵再怎麼猛烈的攻擊,美軍的補給都不曾斷絕過,我的駐地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市,所有從科威特出發的補給車隊會先到巴格達北部的巴拉爾做分流,最終才會到達這裡,就算在最激烈的掃蕩作戰期間,補給也沒有明顯的匱乏....另外,我營裡頭有兩個連分別駐紮在省會埃比爾(IRBEL)與邊城達虎克(DAHUK),那裡的據點其實只是幾棟民宅而已,除了一間廚房啥都沒有,完全仰賴補給車隊做運補,那裡沒有機場,連直昇機正式的LZ都沒有....但是那裡糧彈充足,說來你可能不信,那裡的補給品就算斷絕三個月都沒問題(包括飲水).....另外在那裡,我們也都會跟當地人購買東西.這都是因為當地是相對友善的庫德族區域所致,但同樣的做法在巴格達,是行不通的.我提到這一點實際的例子就是想說要斷絕美軍補給,在現代的戰爭裡基本上是十分困難的,而且美軍雖然不能掠奪,但是在當地採買,一直是後勤補給的選項之一.
Train to fight, train to kill, ready to die but never will. |
|
|
morningstar
路人甲乙丙
607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07:17:18
|
問個問題 您認識斯特瑞克(人名)麼
Od lo avdah tikvatenu Hatikvah bat shnot alpayim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12:51:58
|
quote: 要能夠"掠奪"就地補充的話,那當然簡單許多,重點是美軍的ROE不允許這樣做, 而且美軍遠道而來,本來在補給上就比起阿富汗民兵要困難許多,今天角色對調,如果阿富汗民兵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的話也會是一樣困難,當然也許他們不需要顧及ROE~儘管劫掠就行了......
要說攻擊補給車隊,的確會造成某些損害,但是,事實上在伊拉克,民兵再怎麼猛烈的攻擊,美軍的補給都不曾斷絕過,我的駐地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市,所有從科威特出發的補給車隊會先到巴格達北部的巴拉爾做分流,最終才會到達這裡,就算在最激烈的掃蕩作戰期間,補給也沒有明顯的匱乏....另外,我營裡頭有兩個連分別駐紮在省會埃比爾(IRBEL)與邊城達虎克(DAHUK),那裡的據點其實只是幾棟民宅而已,除了一間廚房啥都沒有,完全仰賴補給車隊做運補,那裡沒有機場,連直昇機正式的LZ都沒有....但是那裡糧彈充足,說來你可能不信,那裡的補給品就算斷絕三個月都沒問題(包括飲水).....另外在那裡,我們也都會跟當地人購買東西.這都是因為當地是相對友善的庫德族區域所致,但同樣的做法在巴格達,是行不通的.我提到這一點實際的例子就是想說要斷絕美軍補給,在現代的戰爭裡基本上是十分困難的,而且美軍雖然不能掠奪,但是在當地採買,一直是後勤補給的選項之一.
我當然相信,我就說美軍補給過度了。w
圍城戰本來就是曠日廢時,而且取決於進攻方跟防守方彼此補給量跟消耗量的增長,古時候的圍城者時常因為補給跟不上只好強行攻堅就是這樣。
但反面來看,一個基地不管囤積再多的補給,如果不能在基地外再補給或是讓部隊本身攜帶補給品的話,這個基地能保障的範圍也就在幾天路程的範圍之內。
在這種作法底下,所以如果沒有兵力好形成據點網的話,能控制的地區非常有限。想用少人數的兵力控制相對大的區域,就是只能靠巡邏,而巡邏範圍就取決於部隊每次能出巡的里程。
在伊拉克車輛可以通過的地方多相對問題不嚴重,但在阿富汗狀況可就慘了。
在阿富汗的採訪影片中我們也看見了,因為道路網遠不發達以及兵力的數量不足,前方COP基地的補給需求只能依靠直升機跟定期的補給車隊,如果能持續的阻止補給車隊跟直升機的抵達,就算無法真的讓據點守軍餓死,補給狀況惡化對其士氣也能造成很嚴重的打擊。
特別是在山路上使用地雷跟IED阻止車隊相對容易。阿富汗人對爆破跟破壞工作的概念還不是很夠,否則比起攻擊車隊本身,炸掉岩石堵塞道路事實上更容易些。如果還有刺針的話,就連運輸直升機都能解決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marksmanorz
新手上路
Taiwan
83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13:00:22
|
我國的憲兵 很像Gendarmerie 但治安警察的權力又沒那麼大 還得幫空軍守機場 我比較傾向美式 各軍種都有 軍職負責抓違記指揮交通管戰伏 刑事調查交給專門的非軍職軍事警察 總統府跟官邸那兩個營就繼續留著吧 然後車巡步巡的制服改成迷彩或實用一點的 雖然說後憲論壇那群人一直在說穿甲服也能跑 我各人是不太相信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929 Posts |
Posted - 04/05/2011 : 13:10:4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那我想請問中野老大 你長期對於輕步兵的論述 包括武器裝備以及小隊戰術等等有目共睹 但是, 目前美國以前只會抄美國的國軍基本上把步兵慢慢區分出來: 使用APC/IFV/為載具的重步兵 以及真的輕步兵化的特戰步兵----->比較接近你的興趣和論述
那我想聽聽看你對憲兵的看法, 這幾年國軍很有趣在於 如果你只看"純步", 會發現這在陸軍底下已經消滅的快要消失了(後備例外) 但是如果看看憲兵, 這種"類步兵"組織規模還是很龐大 但是憲兵似乎雖然裝備類似步兵, 但是任務上又更接近要點守備 而非步兵以機動打擊/防禦飄忽不定的特性
之前我主張讓機械化步兵的編制人車分離,不要讓步兵本身去管車,就是希望機械化步兵能離開公路更遠。
否則一但在車輛無法通過或是汽油燒乾的狀況,部隊會完全動彈不得。
憲兵的問題其實看中國的武警會比較好解說。
重點是因為任務性質上憲兵不會配備榴彈砲之類的重武器,否則在純粹的步兵戰鬥中,訓練精良的憲兵是不會輸給一般步兵的。
問題在於憲兵如果擔負維持治安的任務,而且駐紮在人口密集的地帶時,那野戰訓練的能量自然是比較差。
一般治安維持需要的人數很少,看警察就知道了,軍隊要用一個連去駐守的防區可能只有兩、三個警察,他們靠巡邏來維持轄區。
但如果狀況惡化到跟墨西哥北部一樣,那這種小警局的警察一下子就被黑幫全部殺光或逃走了,想要重新恢復治安就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法式憲兵跟一般步兵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有受過法警的專門訓練,知道如何執行治安任務,但相對地他們在野戰中的能力較差,就算配備同樣的武器也一樣。一個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這也是沒辦法的。
不過單就城鎮戰的場面那就另當別論,憲兵跟警察習慣以少人數來行動,在小部隊戰鬥中他們的主動性比較高。
如果跟非洲內戰一樣雙方缺乏重武器而且編制也不大的話,高度訓練過的憲兵,在輕裝步兵之間的對戰中,佔上風的可能性反而很大。
編裝上,問題在於迫擊砲。就算你能說服上級治安任務應該配備車載的重機關槍跟AGL,你要怎麼說服上級配備迫擊砲給憲兵實在是一個問題。
至於山地跟森林警衛的憲兵,在治安任務上配給的兵力通常不會大,但是也有例外,在反游擊任務中,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的軍隊,都成立了許多輕裝備的後方警衛師,那事實上可以視為一種類似武警或憲兵的部隊。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