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等無F-16C/D 我決自製第三代戰機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12頁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14:19:52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你就不要憑自己想像就說一定重於輕航機,光價錢你就猜錯
我舉得應用是警用與救護,非一般民用,他們的使用與認定
是基於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當然有可能網開一面

以SKY CAR取代警車與救護車可以穿越塞車與地形的限制
他的起降條件比直昇機更寬,體機更小,能運用在直昇機
不便活動的地方,這些優點好不好用,你先不用替各國軍
警單位下結論

Edited by - Dr Evil on 09/18/2013 14:26:46
Go to Top of Page

HOTARU
路人甲乙丙

3584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14:24:18  會員資料 Send HOTARU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r Evil

這跟直昇機怎麼會一樣?預計量產後的價格是十萬美金
遠比直昇機低多了!
直升機的主旋翼佔空間且外露危險脆弱,而SKY CAR 是用導風扇
整個載台約與一部房車相當,起降環境需求條件比起直昇機低多了
這個優點就很有賣點
在都會高樓密集區使用,拿來當警車或救護車就很適合,怎麼會
想不到用途?



台灣的法規根本沒有開放私人直升機,那就是沒市場.

而拿到國外他還是飛行器,那飛行器的法規不可能讓你真的像私家車一樣直接開回家,起降場所還是有限制,那就是得跟傳統直升機搶市場,不是設計炫就行,人家養私家交通工具還要比價格與便利性(除了定價還有油耗),不求後勤打趴直升機,至少要做到跟現在市場上的民用直升機同等.但這四個導風管的小扇葉怎麼看就不像能省油.

所以三不五時就可以看到這類飛機汽車合體的新發明新聞,卻沒聽說過有量產賣出去的....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14:34:03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作生意不是只看眼前的市場,大家投入的市場往往不是藍海,而是紅海,就像智慧手機初誕生時一樣,當然有磨合期與市場現狀不同,需要挑戰市場現狀,我一直舉警用軍用而非民用,就是考慮他還是飛行器,現階段必須要特殊單位才容易取得並使用,而就算光是侷限在國外的警用救護巡防的用途,潛在市場也很可觀...至於油耗等技術問題,這東西正在研發中,行不行是另外一個問題,只是就設計上的優點而言,的確有取代部分輕型直升機的潛力





Edited by - Dr Evil on 09/18/2013 14:40:12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15:57:42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管你是警用軍用民用,這東西法規上就是飛機.
不允許在都市中穿縮,....你的藍海只存在科幻電影中.
警用救護根本不需要和車子一樣大的有人飛行器,用小型直昇機就可以了.
因為就算是飛天車也不會直接降落在巷道,因為都市環境太複雜.
最多是降落到學校操場,那小型直昇機和飛天車的尺寸差個2-3米根本無所謂

多個小導風管的效率是遠低於直昇機的扇葉,它也不太可能便宜到哪.
飛行車的概念幾十年前就有了,但一直是燒錢而看不到市場....這不像藍海而像黑洞.
連汽車公司都不想玩,豐田和本田都對小飛機有興趣,但他們研究的都是真正的固定翼飛機.

飛行成本上要打敗直昇機,只能朝向小型短場起降的固定翼機發展.
千萬別搞什麼垂直起降,再燒20年的錢也賺不到錢.
因為這種東西幾乎沒有機體升力或機翼升力,完全靠風扇的蠻力抬起來=瘋狂燒油.
這是技術原理的問題,除非能裝上反重力引擎.

直昇機也是可以做小又便宜,台灣祐祥直升機就想吃這市場.
http://www.yoshine.com.tw/
小型直升機可以和UAV無人直升機共用多數零件,一魚兩吃.
個人認為魔眼UAV可以直接拿祐祥直升機的零件來研發放大版的魔眼2型.

連這種蚊子直升機都要重量400公斤左右,售價約20萬美元。
因為垂直起降需要很大的馬力和油耗,如果用導風管只會更重更貴......

要滿足輕航機的限重280kg以下,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大機翼靠其升力起飛,
而不是靠扇葉蠻力起飛.

Edited by - kumachan on 09/18/2013 16:27:28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18:54:16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不管你是警用軍用民用,這東西法規上就是飛機.
不允許在都市中穿縮,....你的藍海只存在科幻電影中.
警用救護根本不需要和車子一樣大的有人飛行器,用小型直昇機就可以了.
因為就算是飛天車也不會直接降落在巷道,因為都市環境太複雜.
最多是降落到學校操場,那小型直昇機和飛天車的尺寸差個2-3米根本無所謂




直升機也是飛機,你難道從沒看過在歐美或台灣地區,任何警用或民用
直升機在城市中飛行?當直昇機還沒有普及到民用警用與救護用途時,
會有任何法規,允許小型飛行器低空飛進入城市上空?當有新的器具
發明,規則法律是可以改變的

小型直升機再小,旋翼展開的面積就是不小,SKYCAR這方面就有優勢
只要降落的馬路或巷道空間足夠大,誰說不可能?他的實際運用就像
V22一樣尚待摸索

這技術到目前看來的確是像雷射一樣,玩了很久,進展很少,前途不明
但他也像雷射一樣,繼續在發展尋求完全落實成功的可行性

Nokia在九零年代中率先發明智慧手機,但在當時礙於技術限制,並
沒有作起來,但這個概念到了蘋果手上卻發揚光大,成為各家競相
效法的主流,你現在對飛行車的觀念,就像用傳統手機的眼界與技術
觀點,去看待智慧手機的不可行,又很喜歡用非常主觀,不夠深入的
推論,把話說滿先下結論

Edited by - Dr Evil on 09/18/2013 19:00:57
Go to Top of Page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20:39:30  會員資料 Send LUMB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現有的直升機運用多半是依循學校操場等空曠地區做發揮.會飛的載人用具在這方面比較受限,至少在住家旁邊起降會有問題.
美國似乎比較自由,直升機愛往哪降落也不是問題.但是都會區中似乎還要遵守若干規範,例如飛行申請.
日本北海道農家似乎有人自己買過輕航機來玩,然後被抓到罰款.這類規範很難說因地制宜,至少普及化到"一般人"的程度之前,阻力只大不小.
最近有個新聞是,台灣製的遙控直升機被拿來玩特技,然後在皇后區砍掉操作者的腦袋.用渦輪也許比較安全,但是噪音跟體積目前還是會帶來不小的困擾.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147 Posts

Posted - 09/18/2013 :  21:44:12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民人要開這種空中飛車要有飛行執照吧?
技術上因為起飛方法蠻暴力的,油耗高而且籌載看起來不高,就算開放,市場應該也是比超跑還超跑。
低飛的話,在都市跟山區作低空飛行,各位都知道不僅困難而且要人命,但是台灣這兩項地形倒是不太缺,畢竟這裡不像北美中西部一般廣闊。但是要飛高,航管就是問題,空中隨時出現無管制飛行器對飛安危害很大。所以就算是空中飛車也是要申報。

以台灣的狹窄空中環境,空中飛車要開賣大概很快就會投入相當嚴格的管理制度,否則很快就會出人命。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9/18/2013 21:48:52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09/21/2013 :  03:36:18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別用手機發展速度來比擬, 機械的東西可沒有3C的摩爾定律這種不到2年就加強一倍的能力 .
引擎材料機械類的一點進步都是要整代人的青春才有緩慢的進步.
且蘋果的成功在於軟體與商業模式,而不是硬體.
早在iphone/ipod出現前,早就有一堆手持SOC和手持裝置.

而且飛行車所需的這方面機械基礎科技完全不是台灣強項,
夢想漢翔能在一定時間內把skycar變成藍海根本是作夢.
既然前景比雷射砲還看不到成功的機會,又怎麼能要求漢翔投入?
要說能做到,至少也該舉出具體的發展優勢在哪?
幾十年來都不成功,何以漢翔投入就有機會成功? 我們掌握了甚麼有前景的關鍵技術?
而不是說,你沒做怎麼知道做不到?



Edited by - kumachan on 09/21/2013 03:53:3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67 Posts

Posted - 09/21/2013 :  08:33: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就算不講克莉斯蒂1932那輛(1931那輛就是T-34直系祖先),最早上市的飛行車是在1949年試飛,1956年通過檢驗上市的AeroCar;1943年英國就做了給Jeep用的垂直起降套件.
但是AeroCar發展了三代,到1968年,還是改不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只許你機場起降,與輕航機沒兩樣.1970年代美國對汽車的安規變嚴格,AeroCar太重就飛不起來,市場也就沒了......超過半個世紀法令都推不動沒辦法改,期待現在能改?那真的要很有力的人士......
還有估計價格的估計基準問題,車商的報表是每年幾百萬輛在算,直升機廠商大概每年幾百架,不同業界規模的估價當然會差很多,但有沒有可能衝到那個訂單量?衝不到的話又會是怎樣的價格?或者更糟的是,修法阻止汽車飛上天的,是每年幾千架然後分一分每個廠幾百架的直升機業界,還是每年幾千萬輛分一分每個廠幾百萬輛的汽車業界?那,要比汽車業界更有力去推動飛行車法律的人士,到底要多有力?
要說更慘的,2020年之前,主要車廠在歐美日甚至是大陸,都必須做到一定比率以上的車是綠能車,不管是純電動油電混合還是燃料電池,還要搞排氣量限制,飛行車用電池還要依排氣量估算,嗯,還多了批環保人士要對抗......
有些人喜歡做夢燒別人的錢,這種人成功率大概1%,剩下的就是詐欺犯經濟犯或持續做夢還指責別人不陪他做夢;有些人用錢比較實在不會拿別人的錢來燒,這種人不會做出新東西,但也不會是另外那99%的經濟犯或夢想家......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9/2013 :  15:37:05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自製雖然很花錢,但其收獲是遠大於眼前看到的C/P值.
簡單的例子就是國內的無線和手機產業,
要是沒有當年中科院為了搞飛彈和雷達,養了一堆RF的人.
台灣的無線產業,當初就連萌芽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根本找不到人....

今天手機和無線的產業有多大? 含MTK和HTC,年營業額好幾百億美金.
就算當年的IDF和ㄧ堆飛彈都是賠錢貨.
以國家的角度來看,都已經完全賺回來還倒賺好幾倍.

現在自制戰機和潛艇,也許要花上百億美金,
但是以提升GDP,產業升級,和培養高階工程師來看,
完全是穩賺不賠決定.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9/2013 :  16:09:00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像發展直升機這種產品,
應該要分成兩方面來看.

最終產品部分,台灣應該很難,因為沒有品牌,也沒有規模.
但直升機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也不一定沒機會.
但是眼前國防部不買單,就沒有人會買單.

零組件部分,台灣大有機會,
像日本,他們的軍品根本無法出口,
但是,機翼複合材料的碳纖維原料,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日貨.
軍用CCD感測器,也是Sony的產品.
到中國大陸的潛艇導航雷達,也是日本古野的產品.
紅旗九不也被人發現用日本零件.
前一陣子,英國的軍用發動機零件也要向日本買.
因為原廠停產了,和日本買最便宜.

為什麼日本很多軍品,再貴自己都要做.
那就是要養技術,其衍生出來的商機,可是大得多.
這些零件的市場規模可是非常的驚人.
但是,某些項目,防衛廳不捐出那筆開發費,
廠商也不敢投.

同樣的,台灣的國防部,也要拋棄本位主義,
不要只看國軍的用途和國防的C/P值.
每年捐那麼多錢給老美養RD....

開個直升機研究案,花不了多少錢,
但是,可以養出一堆工程師.
以台廠不善於自己培養工程師的性格,
這反而是最適合的方法.

台灣能不能掙脫22K魔咒,
其中一部份要靠國防部.....
Go to Top of Page

gsx56840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63 Posts

Posted - 10/19/2013 :  22:09:20  會員資料 Send gsx56840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幫國防部回應你
"中國就有這麼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裡找這麼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預算越來越少,還被強塞募兵制的國軍自然不會願意去當所謂的"弱智"

雖然國防部是很爛,但是這個層面的事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政府沒有做那是政府的問題,廠商不培養工程師也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代表國防部必須承擔這個責任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0/21/2013 :  16:03:09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sx56840
預算越來越少,還被強塞募兵制的國軍自然不會願意去當所謂的"弱智"

雖然國防部是很爛,但是這個層面的事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政府沒有做那是政府的問題,廠商不培養工程師也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不代表國防部必須承擔這個責任



我也覺得國防部沒有決定權,那是中央政府才能做的決定.
就像該死的募兵制根本不是國防部想要的.而是被迫執行一定會失敗的選舉支票.
想要藉由軍民兩用研發來培養產業,得是總統府行政院經濟部大官們做決定.
國防部只能配合執行.

那產業是否為直升機? 我倒不是很確定.
畢竟直昇機不是一種很有效率的飛行器,成本太高了.
但比較小的東西比如說感測器,材料,組件,應該可行.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0/21/2013 16:07:4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67 Posts

Posted - 10/22/2013 :  21:59:0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直升機恐怕是萎縮的市場,要搶入競爭很大,因為太多人還是用當年一架不到十萬美元的架構,去花幾十萬美元延壽,繼續飛,比買現在上千萬元的便宜......
日本軍品是無法出口,但是很多東西繞了彎還是出口了,前幾天台灣不是玉山摔了架?那就是日本產的.1980年代日本人有錢時,找很多國家合作,所以能產若干零件,但是核心部分呢?這是個麻煩.
希望國防部投資研發飛機,第一個障礙其實是司法院,然後才是財政部......而且不要以為只要百億美元,那是樂觀估計,或者說台灣要自力發展就是要想辦法壓到這個程度,壓價的方式包括很多人與設備用租的,只是幫他國培養人才,想連自己的人才一起培養,好幾倍......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1/07/2013 :  10:15:01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要做事的,方法是先決定要達到什麼目標,接著排除障礙,達到目標.這是領導者.
有許多聰明人會說不可行,但有些目標,就算失敗,收獲還是很大,值得一拼.
聰明人多,但領導者難尋.

先把困難點找到,先考慮所有不可行,這是自以為聰明的凡人.
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機關會變官僚.
太多自已為很聰明的笨蛋存在政府機關中,
還有很多外人幫他們找藉口.這是很匪夷所思的事.

自製戰績,很難,但絕對值得一試.
再走一遭,絕對值回票價.
那些程序問題,利益糾葛,責任歸屬,市場價值....

真的是問題嗎? 是也不是.

如果,每個武器開發,都先考慮這些問題,
那很多武器,其實都不會問世....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1/08/2013 :  17:34:08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是先決定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先決定哪個目標是有可能做到的.
障礙有2種,一是努力以後也許可解決的,二是不太可能解決的.
領導者不是指一個方向就叫大家往前衝,而是指出對的方向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向....

直昇機的軍警市場太小,也不在未來民用航空的趨勢裡.
硬要做只會碰的滿頭包,然後錢燒完,就沒了. 毀了台灣插空航空產業的機會.
錯誤的政策比不做為更可怕......

不是難就不做,而是要找出未來能有發展的方向再去做.
台灣航空界想要佔有一蓆之地,還是朝定翼機比較可行.
直昇機的成本實在太高了,民間根本沒有這大量需求.

我們有大量的閒置機場,根本不缺跑道,又是在東亞的必經航道上.
未來可能與各國都開放天空,再加上亞洲LCC的蓬勃發展,
中短程輕量化省油的短程定翼機,顯然更有發展潛力.
(很多短程廉價航空,比高鐵還便宜....)

自製戰機要看目標定在哪?
匿蹤化的經國號二世AESA加強版,應該可行.
若是F-35或F-22台灣版,那還是算了,連蘇聯或日本都不敢把目標訂太高.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1/08/2013 17:46:4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67 Posts

Posted - 11/09/2013 :  09:47:3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直升機的市場其實不小,問題是現在建構生產線,太貴,先進國很多老機生產線成本早已賺回來,所以可以壓低價賣,構成新進者的障礙.而且新進機的性能與老機差距通常太小,先進國相關產品線已經滿了,你很難插入......
戰鬥機則是另一個問題,因為那個直接是成本太高,有些測試場甚至還不是錢能解決的,比方某些風洞組,你會需要核四甚至加上核五來供電,軍方還必須幫其他政府單位去克服若干政治問題......如果有其他國家可以借你測試場,那就可以省很多相關的費用,雖然人家一定會找你收電費之類,但至少你可以省掉鄉鎮大小的土地,也比你去蓋電廠找土地省事得多.值回票價的前提,是你付得起票價.
真正能推動戰鬥機研發計劃的,不是那些說沒錢所以做不出來的,也不是那些說有決心就能生出錢的,而是真正去這國談合作那國借東西的......

Edited by - dasha on 11/09/2013 13:42:32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1/18/2013 :  10:26:43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應該說直昇機市場的"成長性"不大.

如果直升機市場能在幾年內大量增加, 那投入去建構全新的生產線就有意義.
但是市場沒有高成長性, 現有的廠商的舊生產線就已經餵飽市場了.
人家只要小改款就能與時俱進,
新加入者卻必須從無到有,搞定一條全新的生產線以及服務體系.價格上不利.

未來航空產業的高成長,應該在降低成本省油的中小型LCC用的客機.
以及商務小型飛機隨著成本降低而快速普及....
初期應該先走專機市場.(有些台商如郭董就有興趣)

畢竟產業橫跨東亞多國的企業體也不少,商人都是逐低薪而移動.
除了目前灣流商務機,未來可能有需要更小型更便宜的機種,
像小巴一樣的運量的應該會成長.
一般公司都有採購公司車,若未來商務小型飛機成本夠低,也可能會有公司機的出現.

輕航機由於成本和高級進口休旅車差不多,價格降低以後,也可能成長很快,
因為能消費的族群數量很龐大, 就跟重機一樣,
一但開放以後數量就快速成長.

直昇機呢,還是算了吧....它的市場就這樣.
成本也貴, 10年後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1/18/2013 10:39:0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67 Posts

Posted - 11/20/2013 :  09:32:5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要開放天空,直升機才真的是有市場,因為企業起降方便,直升機缺乏長程飛行能力的問題是在俄美中加這類大國才凸顯,大財團的國際飛航企業專機購買前的相關申請多,輪不到台灣插入,除非大陸開放天空......說到最後還是一些政治與法律的因素,沒辦法推動飛航管制開放的話,直升機飛行車都是有技術不許賣......
民航領域現在能插入的空間很少,日中俄插入的都是一般企業自力已經無法開發的大傢伙,但又小到波音空巴現有舊機系懶得去更新增加那1~3%效率的中偏高階市場,又不是高階那種能省1%就是一次航程幾萬美元而有效率的東西......
還有一種是特有市場,比方南美東非與西藏需要的高山區直升機,美國不太強調這種4000m以上的直升機市場,法國就插這一塊.能找到這種市場就可以賺.
Go to Top of Page

simonlp2001
新手上路

China
117 Posts

Posted - 11/28/2013 :  11:50:22  會員資料 Send simonlp200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自製雖然很花錢,但其收獲是遠大於眼前看到的C/P值.
簡單的例子就是國內的無線和手機產業,
要是沒有當年中科院為了搞飛彈和雷達,養了一堆RF的人.
台灣的無線產業,當初就連萌芽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根本找不到人....

今天手機和無線的產業有多大? 含MTK和HTC,年營業額好幾百億美金.
就算當年的IDF和ㄧ堆飛彈都是賠錢貨.
以國家的角度來看,都已經完全賺回來還倒賺好幾倍.

現在自制戰機和潛艇,也許要花上百億美金,
但是以提升GDP,產業升級,和培養高階工程師來看,
完全是穩賺不賠決定.


现在台湾航空有多大规模?给波音生产多少零件?IDF的有些人好像去了韩国,是这样的吗?现在的桃园航空港定位是怎样的?

左岸基督徒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2:16:05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仔細考慮過很久,我覺得台灣下一代戰機的需求是這樣的:

長滯空時間、大量長程AAM(8~10枚)攜帶能力、超音速巡航、前方低可視性、較F-35簡單的全戰區資訊整合網路(只需從整個防空網取得「需要到哪去」的資訊並傳回「剩餘滯空時間與AAM數」)

戰鬥機的能力由三個核心決定:雷達、AAM、發動機。其中除了AAM台灣有自主研發能力外(但關鍵組件仍需歐美輸出),雷達與發動機幾乎都只能仰賴美國政府的態度。怕就怕,美國重施F-16幹掉IDF的故技。

說回台灣新戰機的需求,其中全戰場SA乍看之下是極度複雜的天龍國專屬系統工程,但台灣不需要像美軍考慮成千上百的敵/友組合與戰場特性,台灣空軍要處理的戰場資訊幾乎完全都可以預見,因此設計一套防守專用的全戰場SA系統也變得不那麼遙不可及,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我認為這是所有指標中最最重要的。

而大載彈量可以減少戰機數量,配合超音速巡航可以大幅降低總體成本。

雖然我們用不起也不太需要匿蹤,但在正前方減少雷達跡訊是花費不大也有些效果的設計。

比起戰機本身,我們應該更投資於新式雷達與AAM的開發。極端點說,就算台灣沒有下一代戰機,現役戰機一再延壽用到2030年,只要一直有新雷達、新AAM進入服役,空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例如俄羅斯本土防空軍,操作MiG-31作為大空域長滯空時間的空防攔截主力,雖然只是架準四代的戰機,但俄國認為只要昇級雷達與AAM,繼續擔任這個任務毫無不妥。

說完了需求,那什麼戰機適合台灣呢?不考慮現實因素,我認為改良自F-16XL、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有長藕合前翼的Super F-16XL最合適!它原本就擁有大航程、其箭鏃式雙三角翼構型具備短場起降潛力與低超音速阻力、超低翼負荷可快速爬昇就位、可半埋式裝備大量AAM(低可視性與低阻力)與超大內載油量因而可長時間滯空與連續接戰、長藕合前翼提供短場起降與低超音速阻力和快速變向射擊能力.....簡直就是為台灣量身打造的戰機。(其實這不就是簡化了點的颱風嗎)

作為一整套系統開發,戰鬥機只是最顯眼,但絕不是最重要的一環。整個電戰與偵蒐指揮系統才是。比起新戰鬥機,我更希望有空載小型高速載台的ESM/ECM電戰機。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6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9:53:3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F-16XL的作戰推重比......換大推力引擎的話,燒油會增加,滯空時間就下來了.
資訊網路其實是另一個問題,這是典型理論簡單實用複雜的東西,非常容易出現Bug,只有看有沒有人偷偷的長時間埋頭做,短時間丟大錢是沒用的.
超音速巡航當成小空域攔截機指標其實沒必要,因為只有叛逃的時候才用得到,還有可能因為太燒油導致叛逃失敗,當攻擊機指標還差不多.如果因為其他因素獲得這功能是不錯,比方強調超音速纏鬥性時,因為超音速區高剩餘能量而出現,只是攔截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
Go to Top of Page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2876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1:49:50  會員資料 Send tog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光是為了換裝那對箭簇翼,就讓F-16XL原型實驗機比改裝前重了整整1,300公斤,如果還要再玩遠藕荷前翼設計的話嘛,到頭來只怕是大型複雜而非小型簡化版颱風。

而從F-16XL的設計到後來是被拿去和F-15E競標長程戰鬥轟炸機計畫,也可見其所側重的性能領域並不在空優。

一萌二PAK三聯閃,四代歐風五國潘,十全側衛百戰鷹,成千蟲隼萬國繁。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3:05:15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不考慮現實,味口怎麼還那麼小?

要是我就跟諾格買這張設計圖,初步設計差不多都好了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0/2013 13:10:19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3:44:21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F-16XL的作戰推重比......換大推力引擎的話,燒油會增加,滯空時間就下來了.
資訊網路其實是另一個問題,這是典型理論簡單實用複雜的東西,非常容易出現Bug,只有看有沒有人偷偷的長時間埋頭做,短時間丟大錢是沒用的.
超音速巡航當成小空域攔截機指標其實沒必要,因為只有叛逃的時候才用得到,還有可能因為太燒油導致叛逃失敗,當攻擊機指標還差不多.如果因為其他因素獲得這功能是不錯,比方強調超音速纏鬥性時,因為超音速區高剩餘能量而出現,只是攔截機沒有必要刻意追求.


也是,又省油又有大推力的發動機對台灣而言比F-15還難買到
資訊網路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台灣花錢真的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比起數百億美金才開發得出來的第五代戰機,想想還是SA網路和ESM/ECM空載平台性價比划算太多。
超音速巡航的目的,是以較少戰機cover較大空域,所以才需要大載彈量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12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