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等無F-16C/D 我決自製第三代戰機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12頁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3:49:34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r Evil

如果不考慮現實,味口怎麼還那麼小?

要是我就跟諾格買這張設計圖,初步設計差不多都好了



這架設計理念和Rafale好像,不過我比較傾向颱風那種超音速BVR優化設計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5:44:11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也是,又省油又有大推力的發動機對台灣而言比F-15還難買到
[/quote]

何以見得?

F16升級案,老美幾乎等於賣了一架F16C/D的各部器官
這其中還有超越C/D規格的配備,但是要賣F16C/D的大體
加器官,就如你所見的卡到現在沒下聞

那時F100-PW-229EEP這等好料就在推力提升清單中,
除非你嫌這個不夠先進看不上眼,不然它可是比俄毛
阿共目前寄望的117S,穩定優秀不知幾凡

當老美不好賣整機,只賣各別系統暗渡陳倉,這把戲玩
了這麼多年,難到你都沒察覺?

想當初F100-PW-229美方列入清單,勾起我的無盡想像
還留下記錄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0/2013 15:57:48
Go to Top of Page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2876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5:44:13  會員資料 Send tog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 資訊網路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台灣花錢真的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比起數百億美金才開發得出來的第五代戰機,想想還是SA網路和ESM/ECM空載平台性價比划算太多。

A:不要以為高端電子網路與軟體戰力的開發能比新世代硬體裝備容易便宜到哪邊去∼以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為例,老美在1999年時便已經花了超過35億美金在此計畫上,而且每套單位系統的預估價碼為7,800萬美金,約相當於半架猛禽戰機的造價.....而這還是CEC的研發生產成本還沒失控上揚前的事(如今其成本已經失控上揚到就連英國皇家海軍都不得不至少暫時退出的地步∼原本該在2010年以後開始正式佈署的系統,英國佬現在決定2020年以後再考慮....)

http://www.fas.org/spp/starwars/program/dote98/98cec.htm

一萌二PAK三聯閃,四代歐風五國潘,十全側衛百戰鷹,成千蟲隼萬國繁。

Edited by - toga on 12/10/2013 15:45:20
Go to Top of Page

afsoc831
路人甲乙丙

968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6:02:03  會員資料 Send afsoc83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是頭一次聽到台灣買不到大推力又省油的發動機......
或許是我八桿子打太遠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台灣民用航空器的發動機不就到現在還停留在JT3D這東東身上??

一個來自幽暗之海的黑心怪老頭~~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6:41:5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關於大推力省油發動機這方面,建議注意一下人家對於耗油率數據的定義,那是每牛頓推力或每千牛頓推力耗幾公斤油,推力一大,即使單位推力耗油率降低,但總耗油最後大多還是會增高,因此戰鬥機的內燃油載量,多半都是一直增加,以因應需求.
而超音速巡航省油,也是與後燃器耗油率相比,不是與次音速巡航條件相比,因為引擎推力也是隨氣壓這些資料動態改變的數據,超音速衝壓帶來更大密度的空氣,產生更大推力,代價就是更大耗油......有些超音速巡航機有次音速作戰半徑與超音速作戰半徑的數據,可以比一比差多少.雖然可以飛更高減低阻力減低耗油,不過以台灣的攔截作戰而言,其實你沒時間飛這麼久.
Dr. Evil兄那張是F-23海軍版的設計,那才是真正超音速最佳化......否則F-15與MiG-25這種設計其實也適合高速高空,用衝壓升力.
不要把需求與可能性搞混,不顧現實有些還是要注意到技術上的瓶頸問題,否則台灣國防需要的是聘請超級賽亞人,不是搞飛機......電戰的重點是在軟體與資訊,不是硬體,這個需要的是不斷的整合測試與接收敵人資料更新,慢慢但穩定的去做,現在才說要做,能做的大概就是買一堆iPad架構WiFi,請自己用那個錯誤百出的蘋果地圖,然後被底下的人罵到翻--美國海陸在阿富汗真的是這樣幹,只是當時是Google Map......
電戰的東西其實應該是維持預算不要斷,沒錢時只維持電戰資料庫更新,有錢就增加其他可以短期做的項目,比方飛機飛彈,或是安裝電戰的飛機.這個一定要做,但當成施政重點就變成搞不清楚狀況,因為這不是能立竿見影的東西,反而是需要滴水穿石.
現代的多功能戰鬥機設計,美國偏向中低後掠角尾翼機設計,因為這種設計在高次音速到穿音速都能有不錯的機動性,攜帶大量武器導致飛機只能高次音速飛行時,也可以有比較大的有效載重,容易空出比較多的位置掛武器.中高後掠角的三角翼系統設計,優點是可以利用三角翼內部空間裝油或裝其他裝備,大致相同需求下盡可能縮小減輕飛機,這過程還可以增加推重比與減低翼負荷,並最終減低壽期成本,但這種設計在2Mach以下,機動性表現不容易有突出優點,有錢的美俄都不喜歡.1980年代以來,抉擇這兩大構型其中一種的理由,多半都是錢......
Go to Top of Page

MACOS8
路人甲乙丙

3319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07:20  會員資料 Send MACOS8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fsoc831

我是頭一次聽到台灣買不到大推力又省油的發動機......
或許是我八桿子打太遠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台灣民用航空器的發動機不就到現在還停留在JT3D這東東身上??


民用的請與軍用的分開。
另外軍用的給你用,跟賣給你做新飛機又得分開來談。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12:28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oga

>>
A:不要以為高端電子網路與軟體戰力的開發能比新世代硬體裝備容易便宜到哪邊去。



我知道軟體比硬體還花錢,也知道CEC搞得一發不可收拾了。不過我覺得,第一台灣要搞的電子網路比起美國,複雜度只有1/100,也就是說規格書CEC假如10K頁,台灣可能只要100頁;第二這是可以一點一點搞的,有錢弄點大進度,沒錢維持小研發,像dasha說的那樣,而第五代戰機每一個次項目都要一次砸大錢,還不能中途暫停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15:23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r Evil



也是,又省油又有大推力的發動機對台灣而言比F-15還難買到
[/quote]

何以見得?

想當初F100-PW-229美方列入清單,勾起我的無盡想像
還留下記錄

[/quote]
不然當年IDF為什麼只能用被閹割的TFE-1042?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21:23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先別管下一代戰機,F-16AESA還能撐10年沒問題,
但F-5和AT-3已經快要退了.

高級教練機講了這麼久,
台灣空軍還是沒打算做下一代教練機以取代F-5E/E和AT-3.....
100架戰鬥教練機也不是小數目,年復一年,什麼也沒做....把錢搞在募兵.

韓製T-50教練機又常來小港機場轉場,根本是商品展示.
捧著幾十億給韓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這筆錢本來可以養台灣航空產業很多年....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2/10/2013 17:25:56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24:39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此一時彼一時,IDF的時代,對岸的飛機是什麼貨色

沒有BVR能力,雷達看得比目視距離遠一點,跟F5一樣腿短的機場保衛者

說起來IDF在很多系統與設計概念上,完全是高一代的貨色,當然不能

讓IDF太超過

現在對岸有F100等級與F119等級的發動機,基於平衡的考量要賣大推力發

動機當然有可能,老美可以用程式封印或後勤管住,但說實在整機上

最有侵略性的裝備不是發動機而是雷達,老美要管你鎖住一些功能就好


從美國出售AIM-120到現在16提升案,都可以看出美方試圖以系統裝備

拉近兩岸戰力差距的用心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0/2013 17:31:36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7:27:18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Dr. Evil兄那張是F-23海軍版的設計,那才是真正超音速最佳化......否則F-15與MiG-25這種設計其實也適合高速高空,用衝壓升力.

現代的多功能戰鬥機設計,美國偏向中低後掠角尾翼機設計,因為這種設計在高次音速到穿音速都能有不錯的機動性,攜帶大量武器導致飛機只能高次音速飛行時,也可以有比較大的有效載重,容易空出比較多的位置掛武器.中高後掠角的三角翼系統設計,優點是可以利用三角翼內部空間裝油或裝其他裝備,大致相同需求下盡可能縮小減輕飛機,這過程還可以增加推重比與減低翼負荷,並最終減低壽期成本,但這種設計在2Mach以下,機動性表現不容易有突出優點,有錢的美俄都不喜歡.1980年代以來,抉擇這兩大構型其中一種的理由,多半都是錢......


問題:為什麼近藕合前翼可以是超音速最佳化?這不是為了機動性最佳化,或者說缠鬥最佳化的嗎?

三角翼省錢這事我還沒想透,不過反正台灣剛好是缺錢,所以選三角翼應該沒錯。遠藉合三角翼可減低高速配平阻力和利於短場起降,我也覺得很有必要。
再說缠鬥,這剛好是我構思中的空防戰術想要避免的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8:45:55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漢翔與空軍喜歡M346,前者早與義大利暗通款曲,就算不自製要外購,保障名單內是誰也已經有譜,話又說回來機齡不是問題,T-38服役遠比AT3與F5長,漢翔可以就AT3延壽或改良,或者再造新機,漢翔有AT3的大改設計方案

以一般戰機平均三十年壽命,目前空軍的機群壽命都過一半,而近年來對岸空軍提升的速度很快,機隊更新計畫,照理從現在就該開始

從立院公報紀錄可知,國防部對於武器研發或採購採取一個原則,即:能外購者就不自製 無法外購者才自製

如此一線戰機與教練機,哪個難買,哪個易有替代性,輕重取捨很容易判斷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0/2013 18:46:1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07:20:2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漢翔與意大利的關係確實不錯,不管要買還是生產,類似M346的可能性高.
不過升級AT-3這點,那要看規模.全新重造剛開始最花錢,但接下來幾年內的維修會很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改某些關鍵部位,後面的維修經費會很高.當然這個高低也有相對性,美國選擇修B-52與T-38,就是因為新貨是甚?B-2或雙座F-16等級的玩意,價格實在太高......
基本上,戰鬥機針對哪種速度域最佳化,可以看主翼後掠角,後掠角越高的,針對的最佳化速度就越高,VG翼這種可以改變後掠角的例外.雖然曾有些設計是前翼搭配低後掠角主翼,但除了Su-33外,都沒服役,搭配前翼的戰鬥機,主翼後掠角都大於45度,本來就比較有利於高速,比較不利於低速.
強化纏鬥的設計,也要看是強化哪個速度域的纏鬥,低次音速(F/A-18),高次音速(F-16),穿音速到低超音速(Rafale),以及更高速領域的最佳化設計,都有不同.
台灣對大陸的作戰構想下,空戰難以避免纏鬥,除非放棄戰鬥機只用地對空飛彈,因為距離太近,還沒爬到必要高度就進入目視範圍.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08:27:2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劉立群


三角翼省錢這事我還沒想透,



這個問題要從設計需求來說.設計一架飛機,首先是要有一些具體需求,特別是數據面上,決定了載彈量,雷達,人數,引擎,作戰半徑,然後就可以開始估計油量需求.
重點就在油量需求.雷達武器這些通常體積形狀都受限,你只能在機身上或機翼上找地方裝,機翼"內"能裝的只有小東西.但是油不同,除非你機翼厚度太薄,內部空間扣掉蒙皮與油箱結構就沒有多少,否則你就可以塞油.
機翼厚度如何決定?看你的升力與阻力需求,參考數據不是厚幾公分就阻力多少,而是厚弦比,機翼厚度與該處翼面縱向長度的比值.翼弦長5公尺翼厚25公分,與翼弦長10公尺翼厚50公分,都一樣是5%,厚度造成的阻力系數也就差不多.因此,翼弦越長,你就有越多的厚度可以用,這方面無尾翼機多半優於有尾翼機.
對無尾翼機來說,更大的優點是,翼厚25公分與50公分,你的蒙皮厚度不會因此從2.5公分變5公分,只要你要應付的氣動力與敵人彈藥一樣強,就同樣是2.5公分(假設),這時你機翼內部可用厚度,假定是上下層都厚2.5公分的話,翼厚25公分的有20公分可以用,翼厚50公分的有45公分可以用,也就是同樣厚弦比,弦長翼厚是2倍,可用厚度是2.25倍,能裝油的空間不成比例的增加!
更大的好處是,後掠角大的三角翼,由於後掠角大減低震波阻力,你還可以用更大的厚弦比,更增加可用厚度,但超音速時的阻力還是一樣,或更小一點;而且還可以透過一些結構設計,讓蒙皮厚度減少,那就又可以多塞些油.
引擎與耗油率決定以後,油量大致就決定了,這時油移到主翼上的量越高,機身內需要的油箱就越小,機身就有可能越瘦,飛機內的零碎空間利用率增高,多餘結構重量減少,飛機要輕下來就容易了.而飛機一輕,甚至可能可以倒過來減低燃油需求量,或增大航程,重點在減低需求量時,很多部分就有可能再縮小......
雖然設計與測試過程,傳統設計與三角翼設計的耗費,不一定有差,但開始量產與使用時,比較輕小或油比較少的飛機,就可以省材料費與油資.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08:38:5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劉立群

遠藉合三角翼可減低高速配平阻力和利於短場起降



減低高速配平阻力是沒錯,不過低速配平阻力可能會增加.
至於短場起降,先不提向量推力甚至F-35這種玩法,正常戰鬥機設計來說,尾翼設計或三翼面設計會比前翼三角翼好,這是因為三角翼設計的襟翼偏後,下打時會造成明顯的低頭力矩,前翼太小修不回來,前翼太大就變成主翼,只有主翼在機身中間的設計,因為俯仰力臂短,能靠前翼或尾翼修回來,這使得複雜襟翼基本上只能用在傳統構型,前翼三角翼不能用.
而且,翼弦長的三角翼,展弦比低,低攻角升力系數本來就差......雖然那些前翼機號稱可以增加升力50%之類,不過那是高攻角狀態還要一定速度,更重要的是,高升力設計的襟翼,增加的升力是以倍算,你這種用%的,人家看都不看......
前翼三角翼想短場起降,主要是靠三角翼設計減低總重連帶增大推重比,利用高推重比高加速,短時間短距離加速到離地速度,升力面配置是輸給傳統設計的.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0:00:00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空軍和義大利的合作聽說不是外購,而是評估引進生產.
不過M346台版應該早就沒了,後來提出的方案都是希望以IDF來簡化,
顯來台義合作也不是便宜的方案.

雖說新高級教練機或取代F-5E與AT-3.但不必一起同時取代.
畢竟AT-3相對來說比較年輕,較沒有被汰舊換新的急迫性.
新高級教練機最好是小量生產,先生產輕戰機LIFT構型數十架取代F-5.
過5年後再開始生產教練機型以取代AT-3.
小批量生產可養航空產業10幾年.

不管是M346台版或是IDF簡化,都可以留住幾十億美金在台灣航空產業.
就怕是完全外購,捧白花花銀子去資助韓國的軍武工業.
畢竟教練機不是先進無法自製的東西.
發展進口替代是有意義的.

以往發展先進決戰武器多是因為軍事需求,買不到就必須自己做.
但教練機的屬性其實比較接近軍車或輕兵器這些低調點的國產東西.
也就是外購買的到,但自己也做的出來,
明明買的到還要在台灣做主要是為了養軍工產業.
除非國產品真的出大包,無法解決....

外購買的到,自己就不做,主要是先進武器的部份.
因為先進武器研發上有太多技術風險無法自己解決.EX:三代機,潛艦,神盾....
但比較次級的輔助性武器就不一定,蠻有可能一個政策就決定國產優先.

只可惜的是我們可以砸錢在募兵空耗這些年,
卻眼見F-5E要退的日子一天天接近,而毫無做為....
若說之前是忙著翔升案,無力同時搞Trainer...
那搞完之後也該啟動AT-5教練機的計劃了吧.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2/11/2013 10:17:13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5:40:12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F-5屆退就趁機縮編機隊吧,我們空軍的座艙比一直維持的勉強
既然招不到且無法維繫足夠的飛官,又何必養那麼多的蚊子機?

飛機少一點,說不定座艙比就能提升達到理想值

從前空軍規模計算基礎是以第二代噴射戰機的單機戰力為依歸
才算出四百多架的規模,現在一架F16的戰力至少能抵過去兩架

我們現在要擔心的不該是F5屆退的問題,而是IDF,F16與M2000
屆退之時,如果外購依然艱難該怎麼辦?如果錢只有一份,就要
全力集中開發一線戰機,而不是再備多分力去搞高教機

建軍規畫要看得長遠不要心存僥倖,認為美國一定會賣或局勢
不會走到那一步,既然國家沒錢成常態,那就把期程計畫拉長
趁早開始研發,降低逐年投入的費用,就像房貸二十年還扛不起
就拉成三十年分擔吧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1/2013 15:56:13
Go to Top of Page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2876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6:12:31  會員資料 Send tog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那恐怕會成為另外一個LCA Tejas終生俸 + 3倍通膨拳計畫......

兵貴神速,如果真的下定決心要搞新一代戰機研發量產,就是咬緊牙關廢了募兵刪了社福也該將其儘快搞定弄完(或至少是儘快進入到難以言廢的發展階段),否則夜長夢多,天曉得幾十年之後的通膨會是何等可怖?而幾屆下來的民選政府是否又能夠屆屆同心,貫徹始終?

一萌二PAK三聯閃,四代歐風五國潘,十全側衛百戰鷹,成千蟲隼萬國繁。

Edited by - toga on 12/11/2013 23:19:4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6:23:1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或許,我們需要達騷或SAAB,這兩家都是政府不管怎麼變,我就是能堅定研發,而且東西還合用的廠商.其他國家的話,要不是國家被軍工單位綁架,就是政府一換要砍甚就砍甚......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7:08:11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LCA算是特例中的特例吧,論災難性排名也大贏第二名的JSF

計畫的難度端視你設定的目標高度,若按我的設定

只要有發展氣動力載台的計畫即可!等於IDF四大子計畫只留鷹揚計畫

其餘機載系統全在現貨市場張羅,性能與價錢都能明確評估,也可掌握

有利匯率時機選擇支付,沒有說清楚我所謂的拉長期程

其實是初步概念設計到造出第一架原型機的這一階段

過去IDF在這階段花了六年,如果現在我們經費不夠或技術不足就

拉常研發時間,就像心神那樣提前開始一點一點慢慢磨,平時厚值

儲備技術能量,真的要上場產量時可以很快銜接

現在中科院的研發UCAV,就是在作用小錢,小火慢燉的預研動作

不過在我看來,中科院應該與漢翔合流,把財力與人力集中

一起搞下一代戰機

按照我所設想的下一代戰機,各項結構成本幾乎都能預估

跟過去潛艦案有太多無法預估的風險情況完全不一樣,

這種案子不會被大院打槍,常看立院公報,你會發現立委

不分朝野一致支持自製戰機,太多立委幫國防自主說話

多年來我還沒看過反對的,林玉芳過去還說過一句話

"我們可以忍受自製的價格比較貴,性能比較差,因為這都是必然的,我們都能理解"

近二十年來,它一直自製派的主力戰將,多數國防委員會都以他的意見依歸

為了自製也跟軍方槓過無數次,

立院的確是聲名狼藉,但平心而論也被妖魔化過頭

大家習慣對立院因人廢言,有太多鄉民實在過頭了

Edited by - Dr Evil on 12/11/2013 17:26:1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21:17:2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當年的風神搞笑程度不會比LCA差,不過還有更慘的阿根廷與埃及,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瑞士的計劃則是早早收工所以大家都忘了,否則瑞士食人魚才真是IDF的前翼版兄弟.老共J-10與FC-1也是拖很久的.以色列/日本/F-20因為有政治壓力,所以原始計劃的缺陷比較少人提,這三種沒有政治壓力,其實也會有問題......不要把超低空及格飛過的當成最差的,還有當掉的呢.
厚質研發實力其實也是一種以拖待變,看哪幾年突然有錢了趕快把要錢的東西買一買,這種機運很難講.只是這種事情不能高調,高調了壓力就來了......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12/12/2013 :  20:13:30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或許,我們需要達騷或SAAB,這兩家都是政府不管怎麼變,
我就是能堅定研發,而且東西還合用的廠商.其他國家的話,
要不是國家被軍工單位綁架,就是政府一換要砍甚就砍甚......



以目前中美經濟上合作,戰略上競爭的大方向來看.
台灣未來不怕買不到戰機,只是會晚點入手,要靠升級多撐10幾年.
下一代戰機十之八九是F-35.

三代機的自製機率渺茫,高教機更應該要堅定自製或合製.
因為錯過這次,下次AIDC有機會做整機,至少要再等30年!!
這次沒吃到,下次AIDC這公司不見得還存在....

雖然有人說,要做就直接做三代機才是關係勝負的重要武器.
但現實是我們國力自己撐不起真三代機研發案,
自製研發與生產費用必然會擠壓到F-35的採購數量.

F-35太貴了,十多年後台灣拿出5000億ntd能買到110~140架F-35就該偷笑.
無論如何下一代主力戰機數量一定會大幅縮減.
我甚至悲觀的認為台灣可能只買80-100架F-35.

別說400架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台灣想要有150架以上戰機的話,
一款能輔助主力戰機的二線輕戰機是必須的....就像F-104搭配自組的F-5E.
這正是台灣航空產業能出力的地方.
比較現實的做法應該是做高教機以維持研發與生產能量.
類似EADS MAKO戰機那樣具備輕戰機與有限匿蹤能力.
不但能取代教練機,也能做為與F-35為低檔搭配的機種.
T-50或Mako這些教練之名的輕戰機也是能BVR空戰.

無論政黨輪替都應該堅持讓AIDC一直做下去,別讓火苗熄滅.
高端主力戰機:外購,或舊機升級.
二線輔助戰機:自製,低速生產.
整機-15年-改良-15年-整機-15年-改良.......
讓AIDC每隔十幾年就有新的東西可以搞........


Edited by - kumachan on 12/12/2013 20:29:49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3/2013 :  00:15:34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很懷疑F-35對台灣有什麼用,它當攔截機太慢載彈量太少,當攻擊機對台灣而言數量太少,當空優機而言機動性太差

還是覺得台灣需要的是MiG-31這種高速、長滯空時間、大AAM攜彈量的飛彈射手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971 Posts

Posted - 12/13/2013 :  09:14:3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劉立群

我很懷疑F-35對台灣有什麼用,它當攔截機太慢載彈量太少,當攻擊機對台灣而言數量太少,當空優機而言機動性太差

還是覺得台灣需要的是MiG-31這種高速、長滯空時間、大AAM攜彈量的飛彈射手



以台海的空間,你發揮不出MiG-31優點,這玩意在蘇聯崩潰後主要佈署在遠東,歐洲方面不歸它管,因為發現目標時,它的速度高度不會比Su-27強.過去攔SR-71是靠白俄羅斯/烏克蘭的空間,讓它加速上升飛上去,在東歐國家上空才能佔位,少掉這些緩衝國,就不好用.台灣的敵機卻是從福建起飛,不是從湖南起飛......
要搞清楚飛機性能參數的意義,與真正性能是怎樣發揮的,否則以前cobrachen兄說他大學時同學鬧出的笑話就會重現:老師給他們大概相當於F-5的性能與引擎,要他們分組設計,一般都知道最高速度,最大高度,航程,載彈,G限是分開的,所以做出的大概都類似於F-5,但有一組以為這些參數要同時達到,變成6引擎怪物......實際上那些性能需求要一起達到,F-22也做不到.
F-35在不強調匿蹤的任務中,可以外掛8枚AIM-120,正常狀況你還射不完,而且這時其匿蹤性還是高於大部分現存戰機,電戰有利.以目前的資料,穿音速到低超音速加速性,F-35只確定輸給F-22與EF2000,Rafale或Su-30與它差不多,雖然是有點作弊的算法,不過那也是它能達到的作戰條件.最高速度現在還只是合約規定,真的的最高速度還沒出來,以它的剩餘能量,要高於1.6Mach,要擔心的是結構,氣動力沒有問題.
現在還在生產銷售的戰鬥機中,設計需求比較接近台灣需求的,是EF2000與F-16,強調緊急起飛爬升的短距離攔截.飛彈卡車一般來說不是很受歡迎,一來是飛行員天性,但二來更實際:只求多一些對空飛彈,地面防空飛彈與軍艦防空飛彈都比你飛機的更實用,攔截機的優點是能飛到陸基艦基飛彈不及的距離,但台灣海峽沒這麼寬,很多對空飛彈的實際攔截距離,都可以跨海峽,公布資料很舊所以很短而已.
Go to Top of Page

劉立群
新手上路

Taiwan
97 Posts

Posted - 12/13/2013 :  14:11:02  會員資料  Send 劉立群 a Yahoo! Message Send 劉立群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颱風+Meteor的確也是我心目中「最適合台灣的下一代戰機/AAM」,MiG-31只是舉個「長滯空、高速、大載彈量」的例子。
不過颱風想都不用想的,所以之前我才提過「空優化、長藕合前翼、超音速巡航」的F-16XL改。

就算戰機可以用買的,和Meteor相當的TK-3也必須自製而且要求賣飛機的開放射控軟體。但最理想還是IDF模式,買技術來拼。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12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