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台灣軍事新聞評論專欄研析2014-3
 發表新標題  Topic Locked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16頁

dasha
版主

42133 Posts

Posted - 10/18/2014 :  09:10:0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飛彈測試追蹤,如果你是要去打撈墜海的東西,那可以簡單一點,反正等你船到現場,還是要望遠鏡聲納之類再找;如果是研發用,時空解析度要求甚至比防空飛彈目標鎖定雷達還要嚴格,海研五號到處都是干擾,哪邊裝天線?
K/Ku波段因為解析度高,天線也可以縮小,如果是作為研發飛彈追蹤雷達技術的測試,多找幾艘船對同一目標追蹤以驗證雷達精確度,其中一組裝海研五上面,也就是說研發的是雷達而不是飛彈,那有可能.又或是可能要到敏感海域(比較接近大陸)作業時,用海研五比較好.
Go to Top of Page

ASMP
路人甲乙丙

1436 Posts

Posted - 10/18/2014 :  15:04:51  會員資料 Send ASMP a Private Message
時報週刊裡面寫到這款中科院研發的雷達是採用X波段,能夠追蹤一千公里以外的飛彈軌跡,並且精準掌握飛行軌跡和運動性能,代號是「星隼計畫」。

不過話說看到這種性能指標,小弟直覺就想到THAAD用的AN/TPY-2射控雷達,時報週刊寫的似乎太誇張了。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8/2014 :  16:12:20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以飛彈追蹤的目的來說,一千公里的飛彈追蹤,並且要精準掌握軌跡和運動性能,這是必須的.
而且要造出來,其實中科院應該也是有實力可以造.

但是,問題是國外相同等級的雷達都是大傢伙.
當然他們的規格更高,要做就不會只做一千公里,至少兩三千.
中科院這顆雷達,可以放在2700噸級的船上,還不是很明顯可以被注意到.
我靠,這是世界領先的水準呀! 連美帝有沒有我都有點懷疑.美帝的都大很多.

當然,如果這種等級的東西,要花快一億美金,那也不足為奇.
AN/TPY-2?! 那是什麼爛東西,又大又重得要死,也就是個五千萬美金的便宜貨罷了.
中科院這組雷達,可是小上好幾個等級的尺寸,小到都快感覺不到她的存在 (不是衛生棉).
怎麼可以和我們的外星科技相提並論.什麼神盾艦,這根本是外星艦.
以後就不要再說超英趕美了,應該是要超美趕台吶!

如果這東東是真的存在,又沒有靠美帝的技術支援.
那以後海軍的雷達就不用擔心了,以中科院目前這組雷達的技術指標,
穩居世界第一,還甩第二名好幾條街說.
Go to Top of Page

kwanchepan
剛剛入門

6 Posts

Posted - 10/18/2014 :  19:06:09  會員資料 Send kwanchepan a Private Message
潛射魚叉飛彈試射 正中標靶


代號飛鏢計畫的海龍級潛艦加裝潛射魚叉飛彈,本週在九鵬海域首度實彈射擊,兩枚魚叉飛彈擊中水面標靶,我國潛艦部隊進入具備遠距打擊水面艦艇戰力。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也在本週試射中靶。
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上午表示,海軍已順利完成相關訓練科目,詳情他不作評論。

這項海上遠距精準打擊武器實彈射擊,本週在九鵬外海舉行兩天,有美方代表在場。飛鏢計畫耗資近30億元,向美國採購潛射魚叉飛彈,在海龍軍艦加裝目標獲得系統,首度在台灣周邊海域試射。潛射魚叉射程有百公里以上,我國潛艦部隊獲得遠距打擊能力。在海龍艦完成戰備後,第二艘海虎軍艦將進塢改裝。

【2014/10/18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294 Posts

Posted - 10/18/2014 :  22:55:07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時報週刊裡面寫到這款中科院研發的雷達是採用X波段,能夠追蹤一千公里以外的飛彈軌跡,並且精準掌握飛行軌跡和運動性能,代號是「星隼計畫」。

不過話說看到這種性能指標,小弟直覺就想到THAAD用的AN/TPY-2射控雷達,時報週刊寫的似乎太誇張了。



船也在1000公里外就能很簡單的作到如此了
Go to Top of Page

roger011
路人甲乙丙

1172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1:46:24  會員資料 Send roger011 a Private Message
飛彈遙測有系統有很多型式,
除了透過雷達追蹤飛彈外彈道軌跡這種"非合作式"的追蹤設備以外,
還有由飛彈上的裝置主動發報,然後地面接收的"合作式"遙測,
如果是合作式的遙測設備,那麼體積就不需要很大,採用X或Ku波段作為通信傳輸也很常見,要達到1000公里的通聯距離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不過至少比非合作式追蹤的要求低了很多.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8:30:39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011

飛彈遙測有系統有很多型式,
除了透過雷達追蹤飛彈外彈道軌跡這種"非合作式"的追蹤設備以外,
還有由飛彈上的裝置主動發報,然後地面接收的"合作式"遙測,
如果是合作式的遙測設備,那麼體積就不需要很大,採用X或Ku波段作為通信傳輸也很常見,要達到1000公里的通聯距離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不過至少比非合作式追蹤的要求低了很多.



可是瑞凡,這樣的系統,建置成本可能還不到2.4億呀!
真的花24億的話,這也太黑了....
並且,這種東西,一般也不是叫雷達,應該叫data link.
Go to Top of Page

roger011
路人甲乙丙

1172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8:55:10  會員資料 Send roger011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011

飛彈遙測有系統有很多型式,
除了透過雷達追蹤飛彈外彈道軌跡這種"非合作式"的追蹤設備以外,
還有由飛彈上的裝置主動發報,然後地面接收的"合作式"遙測,
如果是合作式的遙測設備,那麼體積就不需要很大,採用X或Ku波段作為通信傳輸也很常見,要達到1000公里的通聯距離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不過至少比非合作式追蹤的要求低了很多.



可是瑞凡,這樣的系統,建置成本可能還不到2.4億呀!
真的花24億的話,這也太黑了....
並且,這種東西,一般也不是叫雷達,應該叫data link.



這個...這類東西不是也可以叫做"二次雷達"或"被動雷達"之類的稱呼?當然這是為了對應那篇媒體報導,非得和"雷達"這個詞扯上關係而言.話說回來,其實我們也不清楚撰寫那報導的記者,對於消息來源所指稱的"雷達"是怎樣去理解的.不過如果要把相關裝置'很不顯眼"的塞到那船上,又能發揮追蹤遙測效果,那麼這類遙測裝置要比"雷達"容易多了.
如果整套系統是從頭研發,然後又買了很多套,那艘船上搭載的只是其中一套,其他包括各主要測試基地也都要安裝的話,說不定整個案子加起來也是挺花錢的.
去年不是才傳出國軍向美國買了飛彈遙測設備,不知道那時花了多少錢?或許可以對照一下.
Go to Top of Page

ASMP
路人甲乙丙

1436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8:56:45  會員資料 Send ASMP a Private Message
朱立倫岳父公司出包 欲解約遭國防部打槍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investigate/detail/4c3a491d-55e4-11e4-abac-ef2804cba5a1/?uuid=4c3a491d-55e4-11e4-abac-ef2804cba5a1
朱明 2014年10月19日 05:58

新北市長朱立倫岳父高育仁轉投資的威創科技,2013年10月23日以低於底價、近65折的價格,搶得中科院劍二艦射型防空系統中3D雷達關鍵組件「同調類比數位轉換模組等19項」,結果威創無法獲得部分微波發射器等的關鍵組件,除向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調解,把無法取得關鍵組件的責任推給中科院外,甚至具函通知國防部解除契約,要求拿回千萬元的押標金。國防部官員表示,威創科技其解約不符契約規定且不生合法效力,國防部將就逾期交貨品項依約辦理計罰。

拿不到料件開始卸責

中科院官員指出,威創科技在得標後,從2013年12月起多次以部分料件已停產或商源不明為由,具函要求停止履約,但經過內部檢討後並不同意威創科技的說法,並多次向該公司說明並要求依合約期程履約。

該名官員表示,威創科技在今年6月18日向公共工程委員會提出申請履約爭議調解,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03年8月14日、9月16日及10月6日召開履約爭議調解會議,雙方均未有共識,因此委員會已將該調解案送交大會在10月底裁定。

該名官員指出,威創科技就以部分料件已停產或商源不明,把無法履約的責任完全推給中科院,且質疑中科院並沒有把那些關鍵組件是被列為管制物品說明清楚。該官員表示,這根本是推卸責任的說法,哪有得標後,才去檢視能不能取得合約中的各項組件?這是硬拗的作法,國防部不會因為威創科技的政商關係而從寬認定,一定會依《政府採購法》要求威創科技履約,否則將開罰。

這項採購案是中科院研發使用在劍二艦射型防空系統中的3D雷達關鍵組件,因為「同調類比數位轉換模組等19項」中,微波發射與接受器的靈敏度與反應迅速,是鎖定目標的關鍵組件,若不能符合軍用的規格,簡單的說,就會造成「看得到卻打不到」,因此中科院相當重視採購規格。

軍方人士表示,這些電子組件部分被美國列為管制物品,所以不是一般電子與電信公司可以申請取得,但招標內容都將規格訂的非常清楚,只要是從事電信通信科技的公司,從規格就知道是軍用或是民用雷達要使用的組件;更何況這項採購案公告預算數是近3億元,加上被國防部採購室歸類在「武器彈藥及其零件」項目內,多年來參與競標的廠商都知道,這些用於軍用雷達的組件的機密程度,加上威創科技不是第1次參與國防部的採購案,沒有理由不知道合約中的規定。

威創若被停權損失重

據指出,此次底價是2億3889萬7574元,結果威創科技以1億5049萬2000元、低於底價的65折搶得此標,立刻引起國內電信通訊同業間議論紛紛,外傳威創科技因同業競爭、誤判此案,才造成進退不得的局面。因該公司多年來都以政府電信通訊購案為主,若無法履約而被「停權」處分,損失將會相當慘重。

國防部海軍常務次長高天忠中將10月初在立法院證實,代號「定海計劃」的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在海軍編號937淮陽軍艦上完成實彈射擊,並成功攔截目標;海軍也規劃從2016年編列預算,將濟陽級巡防艦全面換裝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以取代現有的標準一型飛彈防空系統。

恐影響海軍換裝進度

軍方人士指出,威創科技以低價搶標,須在合約訂定的300天後依期程交貨並通過驗證,但從目前威創科技的動作來看,中科院已經作最壞的打算進行重新開標,屆時恐將影響劍二海射型防空飛彈系統換裝在海軍作戰艦的進度。

-----------------------------------------------------------------------------------------------------------

風傳媒的消息來源應該主要來自於中科院,因為他的新聞多半涉及中科院,而且也常以中科院的立場來論述。

這家威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有意思,他的董事中有一席是台灣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而台灣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又有一個法人董事叫做育華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大約30萬股,而該公司的董事全為高家人(http://gcis.nat.gov.tw/gps/gpsQuery/GpsQuery/query.do?cType=1&banNo=89942932#),這應該就是新聞內文質疑的地方。

其實招標文件內就有採購零件的詳細項目表,投標廠商原本就可憑此向上游廠商詢價,威創科技說不知道部分零件是軍事管制品的說辭實在不可信,中科院在這案子中唯一有疏失的地方是在於當威創科技以低於底價的七成得標時,應該要他們詳細說明標價偏低的理由以及後續履約有無問題,不過現在亡羊補牢的方法是由中科院主動解除契約,沒收威創科技的履約保證金,並且提報該廠商為不良廠商後予以停權一年,接下來就重新招標吧。



Edited by - ASMP on 10/19/2014 09:00:59
Go to Top of Page

kwanchepan
剛剛入門

6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9:31:59  會員資料 Send kwanchepan a Private Message
劍二艦射防空系統延宕 讓馬國防毫無政績

具有政商雄厚背景的威創科技,2013年10月以底價搶得中科院劍二艦射型防空系統的雷達關鍵組件,卻因無法交貨恐讓中科院研製防空系統延宕。由於該系統被喻為是馬英九總統對國防軍備建設上的第一案,但被威創科技攪弄,將使馬總統在國防政績上是暗淡無光。

軍方人士指出,今年6月間在總統府舉行的軍事會談,國防部就代號「迅聯計畫」海軍新一代的戰鬥系統的規劃,向馬總統提出簡報。因系統內使用的技術與科技,都是中科院研發已成熟並經過驗測的各項裝備來進行整合,未來將全面汰換海軍現有的作戰系統,並能全面提昇海軍作戰的效能與戰力。

因國防部在簡報「迅聯計畫」海軍新一代的戰鬥系統時,特別強調完全是MIT的技術,不但是國防自主,更是讓台灣的國防科技大躍進,對於維護台灣的國防安全成就上,不低於IDF戰機以及天弓、天劍系列飛彈,因此獲得馬總統的大力支持,甚至被喻為是馬總統在國防軍備建設上的第一案。

據指出,在馬總統聽完簡報後,非常認同國防部的作法。國防部將「迅聯計畫」列入2015年國防預算中,列為最優先執行的案子,甚至國防部要求軍備局對該計畫依階段期程,逐步完成各項驗證,不能延誤,希望能在2016年初完成第一階段整合,可見軍方對該計畫的重視。

國防建設耗時長 多坐享前任成果

知情人士指出,「迅聯計畫」被認定是馬總統首件對於國防軍備的政績,主要是國防軍備建設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模式,例如空軍建構在新竹樂山的長程預警雷達,是在前總統李登輝任內與美方談定規劃,前總統陳水扁任內編預算執行,在馬總統任內啟用運作擔任戰備。

另外如近來陸續返台的P3空軍反潛機,以及陸軍AH64D阿帕契戰鬥直昇機,甚至是海軍具雷達匿蹤功能的穿浪型雙船體沱江艦,以及年底即將國艦國造的獵雷艦,都是在7、8年前就規劃定案,只是依國防預算分配排定優先次序,才在馬總統任內完成,這些都是屬於前幾任總統對國防軍備建設的政績。

而被喻為馬總統首件國防軍備建設的「迅聯計畫」,計畫內其中一部分要優先完成的劍二艦射型防空系統,卻在新北市長朱立倫岳父高育仁轉投資的威創科技刻意低價搶標、卻又交不出該系統關鍵組件來的情況下,使第一階段整合作業恐將延宕,因此軍方目前積極尋求其他方案,希望不要讓馬總統在國防建樹的第一案,因威創科技不履約而「跳票」。


---------
原來這件案子是某人任內的第一件案子,那威創這樣搞不就是搞那位了嗎?去投標竟然不對標案內容品項去做取得性評估及調查,當初就覺得應該肯定會有後續爭議,果然問題來了,就像上面大大說的,趕快處理掉這個標案,該沒收履保金就沒收,該停權就停權,早點把這個關鍵零組件的案子盡速重開或是就之前標案其他投標廠商做議價動作來加快取得進程,撇開政治因素不說,我還是很希望這個案子能夠如期如質完成的。

Edited by - kwanchepan on 10/19/2014 09:32:40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09:33:48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像威創科技這種白痴廠商,現在越來越多.
都是玩低價投標這套,孰不知某些軍品,就是想降規格交貨都沒機會.
如果後台沒有硬到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裁定不利廠商,那幾乎就是玩完了.

聽說扁政府時代,可以找扁嫂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那時我還不是很相信.
後來的發展,大家就都知道了.

一般中科院會開標,八成是有把握的,也就是有熟識的供貨商可以出貨.
但是,軍品很多都是綁代理商,有些不是先預約好的代理商,根本就不會出貨.
若真的沒辦法,一般是會找原來其他的投標廠商,跟他們進貨來交.
不過,走到這種地步,那價格就是天價了.
這也只能怪自己白目,就乖乖吞下來吧.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10/19/2014 09:38:1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2133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10:05: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純搞法律的標商很多,這種傢伙很難對付......
Go to Top of Page

pcgamer
我是老鳥

10414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10:28:52  會員資料 Send pcgamer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像威創科技這種白痴廠商,現在越來越多.
都是玩低價投標這套,孰不知某些軍品,就是想降規格交貨都沒機會.
如果後台沒有硬到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裁定不利廠商,那幾乎就是玩完了.

聽說扁政府時代,可以找扁嫂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那時我還不是很相信.
後來的發展,大家就都知道了.

一般中科院會開標,八成是有把握的,也就是有熟識的供貨商可以出貨.
但是,軍品很多都是綁代理商,有些不是先預約好的代理商,根本就不會出貨.
若真的沒辦法,一般是會找原來其他的投標廠商,跟他們進貨來交.
不過,走到這種地步,那價格就是天價了.
這也只能怪自己白目,就乖乖吞下來吧.



不會又是啥『採購法』那套,說要避免綁標行為吧........
Go to Top of Page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4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11:05:20  會員資料 Send sungf29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cgamer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像威創科技這種白痴廠商,現在越來越多.
都是玩低價投標這套,孰不知某些軍品,就是想降規格交貨都沒機會.
如果後台沒有硬到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裁定不利廠商,那幾乎就是玩完了.

聽說扁政府時代,可以找扁嫂搞定公共工程委員會,那時我還不是很相信.
後來的發展,大家就都知道了.

一般中科院會開標,八成是有把握的,也就是有熟識的供貨商可以出貨.
但是,軍品很多都是綁代理商,有些不是先預約好的代理商,根本就不會出貨.
若真的沒辦法,一般是會找原來其他的投標廠商,跟他們進貨來交.
不過,走到這種地步,那價格就是天價了.
這也只能怪自己白目,就乖乖吞下來吧.



不會又是啥『採購法』那套,說要避免綁標行為吧........



八成是

現在某些民間電子廠

為了降價 無所不用其極

很早就開始玩 避免綁標這種說法

還是採購部門提出的

然後 onsemi(sanyo) nxp 瑞薩電子(Renesas) 等

最近幾年為了提高獲利

大量刪減無穫利產品線

有些有小廠替代料(但是不在原驗證材料名單)

有些就是單一廠牌獨家設計 訂單生產

包括美國大型軍火製造商

都面臨無料必須搜購 舊品(類似拆船貨 代理商呆滯料)生產製造

而亞洲小廠 之前很流行

零庫存管理觀念(就是堆料給上遊代理商 製造商)

現在連上遊都玩零庫存管理觀念 & 刪除無穫利產品線

這些下遊製造商

先投標再備料玩法

投標價 接單價 可以很低 比正規軍火商 更低

但是料況出問題

定單直接葛屁





Go to Top of Page

ASMP
路人甲乙丙

1436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11:46:51  會員資料 Send ASMP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011

飛彈遙測有系統有很多型式,
除了透過雷達追蹤飛彈外彈道軌跡這種"非合作式"的追蹤設備以外,
還有由飛彈上的裝置主動發報,然後地面接收的"合作式"遙測,
如果是合作式的遙測設備,那麼體積就不需要很大,採用X或Ku波段作為通信傳輸也很常見,要達到1000公里的通聯距離雖然也有一定難度,不過至少比非合作式追蹤的要求低了很多.



時報週刊那一篇報導有提到去年基隆級在東北角外海試射SM-2時就是由海研五號追蹤飛彈軌跡,但是中科院應該無法在SM-2裝置主動發報器吧。

另外同篇報導提及「星隼計畫」所編列的預算是新台幣23億8千700餘萬元,不過查了一下99年度的決算書,確實是有一個相似名稱的「星隼專案」,不過該項目的金額卻高達238億7千4百餘萬元,不知道是否為一樣的東西,如果是的話,應該有人小數點算錯了。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19/2014 :  15:37:13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本來中科院的標案都是不能綁標的,
其實,所有的公家單位都是不能綁標的.

像這類的案子,中科院的標案內容其實是像:

Xilinx FPGA 型號 AAAAA (軍規) x 10 pcs
TI DSP 型號 BBBB (軍規) x 100 pcs
......

都是開得很具體,生產商,型號,數量,全都標出來.
型號一定都是軍規.這個只要有datasheet的人都會知道.
(是不是管制品,美帝網上有清單可查,廠商自己的網頁也會標)
以往,有很多廠商是去中國搜舊料來交,更誇張的是搜到假料.
近年來,甚至中科院會指定"出廠日期",變成有些廠商還會搞remark.
搞到中科院還要想辦法驗貨.
反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樣一直玩.

所以,有些最上游的製造商,像Xilinx之類的.
會有預約制,先來報到拿貨的,就只供給他.或是指定某家來供貨.
別人想拿都沒門,所以有些搶標的廠商,才會想remark.
避掉這種獨家代理商的瓶頸.

劍二又不是第一次生產,
一定本來就有供應商,而且價格在哪個範圍,中科院也知道.
中科院也不想ㄧ直流標呀!
像威創科技這種,以低出行情這麼多的價格.
擺明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或是想要硬來.

拜託,搞軍火的後台一個硬過一個,
中科院也不是吃素的,誰都不想自己變成尹清楓.
飛彈能不能順利打到,更是一翻兩瞪眼的事.
太離譜的東西,也不可能讓你混過去.
交不出貨,為了避免破壞遊戲規則,一定是要停權的啦!

威創科技八成也是被可以供貨的廠商開天價.
可能覺得賠太多了,不甘心,才走法律路線.
歷史上,中科院的案子,好像沒聽說有成功過的.
也許古早的時候,規則不成熟的時候會有,現在應該都很難了.

Edited by - cwchang2100 on 10/19/2014 16:01:18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20/2014 :  02:19:48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011
這個...這類東西不是也可以叫做"二次雷達"或"被動雷達"之類的稱呼?當然這是為了對應那篇媒體報導,非得和"雷達"這個詞扯上關係而言.話說回來,其實我們也不清楚撰寫那報導的記者,對於消息來源所指稱的"雷達"是怎樣去理解的.不過如果要把相關裝置'很不顯眼"的塞到那船上,又能發揮追蹤遙測效果,那麼這類遙測裝置要比"雷達"容易多了.
如果整套系統是從頭研發,然後又買了很多套,那艘船上搭載的只是其中一套,其他包括各主要測試基地也都要安裝的話,說不定整個案子加起來也是挺花錢的.
去年不是才傳出國軍向美國買了飛彈遙測設備,不知道那時花了多少錢?或許可以對照一下.



應該是不行囉,雷達的定義就是要偵測反射回來的信號.
最早就是自己發射,自己接收.
後來才有所謂被動雷達,就是別人發射,然後在接收.
又把原始的雷達定義成主動雷達.
二次雷達,就還是有主雷達在,才能說二次.

但是,就算是這些雷達,其實還是要有一定大小的天線.
要能精確定位,追蹤,還是要有一般的雷達才行.
被動雷達就不用說了,比主動雷達還麻煩.

二次雷達的傳輸資料部分.
其實,以做實驗的角度,這是一個新的飛彈,怎麼能先信任他的資料是OK的?
當然要先以客觀的角度來測量,這就是要用雷達.
等到驗證完感測器的資料OK後,才能信任那些資料.
一開始就用傳回的資料,那太片面,不夠客觀,會出問題.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294 Posts

Posted - 10/20/2014 :  03:40:17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wchang2100


其實,以做實驗的角度,這是一個新的飛彈,怎麼能先信任他的資料是OK的?
當然要先以客觀的角度來測量,這就是要用雷達.


裝個已知可靠的信標上去不斷發報
Go to Top of Page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Posted - 10/20/2014 :  04:27:16  會員資料  Visit cwchang2100's Homepage Send cwchang2100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裝個已知可靠的信標上去不斷發報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麻煩事會變很多.

(1) 要如何計算方向?角度? 當然可以用多台接收器,然後再將這幾台的Clock同步.但這更麻煩.
(2) 主動發射電波也會讓別人更容易測出你的實驗結果.有點保密的問題.
(3) 要如何放上去? 要考慮天線和電源,還要不干擾現有系統.不是每顆的情況都一樣.
(4) 以飛彈吃緊的空間,還要放個呆重上去,很不合理,通常就是現有系統的datalink.
(5) 測完,那信標要不要拆? 拆了,重量等系統參數又不一樣,要不要再重測?
.....

其實,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還不如用雷達追蹤省事.

現在的問題,並不是說中科院做不出來.
長白雷達都OK了,這麼多年下來,沒道理不會做.
只是說,做到放上去,沒人注意到,這就有點玄了.

不需要為了那位記者這種無法證實的消息,
特別去找個說法來圓這件事吧?!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2133 Posts

Posted - 10/20/2014 :  09:41:2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SM-2本身有資料鏈發射訊號,可以去追資料鏈的電波,這種已知的被動訊號接收設備體積很小,用好幾艘船去做三角定位,不失便宜的優點,可是這種東西可以攜帶,講難聽的租幾艘漁船來測也沒關係.
SM-2並非需要研發精密追蹤航跡的系統,而是用了幾十年的玩意,被動系統的誤差,像捷克那個VERA,甚至是軍方空域搜索雷達容忍度下限的二到三倍,幾個百公尺算,不是真正研發新系統需要那種超過武器射控雷達精密的公分甚至公釐等級.這種精確度打撈飛彈夠了,武器研發只能說備用的備用......
這年頭講匿蹤,真要研發的話,被動系統的訊號確實也要測,但這不是主要觀測系統.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706 Posts

Posted - 10/20/2014 :  14:33:01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ckitten

以澳洲為例:

蒼龍的生產價就差不多每艘5億美洋,但那個是成本價,其他系統整合設計的費用沒算進去,另外建立維修能力又是另一筆,這樣10艘蒼龍就已經是250億澳洋了。然後全壽期的維修成本又是這個數目幾倍的另一筆天價。

這還是外購,自製的話就要先多花120至600億澳洋去從新建立設計建造能力。然後因為不打算外銷潛艦,所以這些設計建造能力也是用完就去拿遣散費....這些錢之中,除了每艘5億美洋的成本價之外,另外那200億澳洋系統整合設計和建立維修能力以及200至600億澳洋去建立設計建造能力的費用不論是造一艘還是一百艘都一樣要付,不會因為只造8艘就可以少給。

而潛艦大小本身對價格影響不大,最貴的是船上那些紅區設備。算台灣的2000噸級潛艦上的裝備沒蒼龍(每艘5億)那麼高級但也沒埃及的Type 209(每艘3億)那麽陽春,就每艘4億美洋好了。8艘生產價32億美洋,200億澳洋去系統整合設計和建立維修能力就已經近7000億台幣了,換作2004年左右的美國物價也要破5000億台幣。這是外購的部份。

自製的話已經建過潛艦的澳洲都要另外花120至600億澳洋(3200億至16000億台幣),台灣工資比較便宜算半價好了,也要1600億至8000億台幣。






首先,2013台灣平均所得20952美金,澳洲57991美金,相差2.7倍,如果根據2011年IMF資料則是3倍

其次,蒼龍裸排2950頓,這回潛艦國造的需求是1500頓,海軍從過去到現在,不管是過去申購或自行研究,一直有個最基本的期望值,就是209-1400型,裸排1450,兩者排水量相差50%,兩年前印尼簽約買棒子209-1400型含技轉維修與武裝,每條3.6億鎂,埃及是跟德國原廠買209,顯然只有三億並不是配備陽春,至於蒼龍,5億美是最近的建造價,但2004年到2008年度,前五艘蒼龍每條6.12億鎂,當兩者的研發成本都被攤還後,價差40%,排水量相差50%,可見兩者是高度的正相關,事實上,美國當初對台潛艦案報價,是以一頓的造價概估預算,立院公報有紀錄但一時找不到

再者,以奧客版的蒼龍,判斷國造潛艦的價格,就像拿F22判斷F16A或V,不說噸位與定位的差異,光是兩者的等級就差了一代,也許眼下柯林斯級出馬,都能幾近完封未來的國造潛艦,就算以3000頓的柯林斯做例子也非公允,因為潛艦案自始自終的頓位等級都是1500~2000頓,柯林斯的設計需求是採高標準,展現做到最好的野心,而我們的潛艦案,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國造需求,都是以成熟的系統,不求最好但求風險最低的技術

2011年7月,澳洲國防部長公布一份針對柯林斯級潛艦的審查報告。總計花費60億澳幣以上來建立六艘柯林斯級,如加上服役後的後勤補保維修、改善缺失等費用,總共投資超過100億澳幣。澳元在近幾十年的流通中,在2010年12月達到歷史最高,每100澳元換102.56美元,也不過一百零二億美元,等於十億鎂一條....但請先記住,以上是三千噸級,追求卓越的大洋潛艦,再看以下兩則的舊聞:第一則的標的物,在當時是以209/214為基準,第二則是美軍過去提報,風險最高的C方案,大改白魚與海龍為範例


2006年2月23號

美國聯邦眾議員席門斯昨天指出,美方應該重新評估售台的八艘柴電潛艦共一百廿億美元的報價,工業界及專家告訴他數字可以降到八十億美元。

美國海軍依「獨立價格估算」(ICE)算出的報價遠高出國際市場行情,成為國內輿論反對購買潛艦的主因,國防部曾要求美方詳細說明ICE結構,但遭美方拒絕。 海軍權威人士透露,國防部和海軍總部早自不同管道掌握不同報價,都比美國海軍的報價低其中包括美國兩大潛艦造船廠,一是席門斯的選區康州格洛頓通電動力電船部門,還有洛斯若普格拉門公司新港紐斯船廠海軍曾去函德國HDW哈洛威船廠要求報價,結果比美國海軍報價低。

相關官員說,八十億美元的數字雖仍較國際行情高,但已顯示美工業界不認同美海軍的計算方式,也表示我採購八艘潛艦應有更合理的價格。席門斯昨天在美國商會午餐會演講時還表示,美國應該讓軍售程序更透明。通用動力公司電船部門的管理階層和勞方代表都向他表示,願意為台灣設計潛艦。


2008年7月28號

當時負責全案的前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中國及台灣科科長石明凱說,美國的政策是「協助台灣獲得潛艦」,並不限定是商售或軍售。依照美方規劃,是希望能協助台灣,在荷蘭默許下,用既有的劍龍級潛艦設計藍圖升級,美方負責籌獲零件,包括船體和戰鬥系統等,在台灣本土組裝出八艘潛艦,其實就是潛艦國造。

石明凱指出,其實美國內部很反對軍售,因為軍售表示要在美國本土重開柴電潛艦的生產線,會影響美國多年來只生產核潛的政策。因此,美方故意提高報價,報出一百二十億和八十六億美元高低標價格,想讓台灣軍方知難而退,不要再堅持軍售。沒想到,台灣軍方雖然被天價嚇到,但還是選擇八十六億美元的低標,回去編出預算。


時過境遷,多年後再看當時,越容易看出是否合理,土耳其2009年與HDW、MFI簽約。六艘2000頓級214型潛艦轉移技術,於伊斯坦堡進行艦體組裝工作,合約總值約35億美元,一條近六億鎂,還處在分攤成本的最高階段,我們跟老美買轉手的德國貨,不做技術轉移

要判斷潛艦國造的性能與造價,同時有相當程度的外來援助下,我認為最接近的例子是2200頓的S80A,如果我們的潛艦案當初順利開展,兩者時程與幾乎相當,如果以海龍或白魚級為範本衍生,變異程度很可能就像鮋魚級與S80A般,改到媽媽都不認,如果美國肯支援戰系,很可能就是S80A上落馬的那一套...但S80A發展至今一條約七億鎂,老美當初以成熟或現有的型號報價,一條最低十億鎂

Edited by - Dr Evil on 10/20/2014 15:12:12
Go to Top of Page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67 Posts

Posted - 10/21/2014 :  09:31:25  會員資料  Visit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s Homepage Send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a Private Message
不知其真假
因為又是風傳媒
看看就好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investigate/detail/62547628-585e-11e4-bba6-ef2804cba5a1/?uuid=62547628-585e-11e4-bba6-ef2804cba5a1

雲峰中程飛彈的量產計畫「因壓力太大中止結案」,據指出,雲峰研發科技人員分別納入代號「TAX-B」微衛星計畫,以及強弓計畫,以3~5年的研發時間,將中科院現有的中程飛彈技術再往前提昇,具備以遙測技術讓飛彈姿態改變的能力,以及射程超過2000公里以上的火箭推進器。

據指出,代號「TAX-B」微衛星計畫,是將探空火箭從285公里的高度推昇到500公里的高度,因此火箭的推進器需要更大口徑與推力,目前中科院已有機器可壓出直徑超過200公分的火箭主體,因此該計畫是以3或4節的火箭推進器,將微衛星推向500公里的高度,但因火箭的重量加重,現有九鵬基地的發射平台是否能夠承重,中科院將進行地質探勘以確保發射台的安全度。

至於強弓計畫部分,則是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增程型,也是將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射程高度從弓三的45公里,增程到70公里。據指出,國防部2015年起分9年、耗資748億餘元,採購中科院研發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主要是因為弓三彈的計畫主持人趙姓博士退休前,在九鵬飛彈基地進行弓三彈最後一次作戰測評,兩發弓三彈前後不同時間分別發射接戰,結果都成功擊落空中目標,完成所有測試。

據瞭解,中科院將弓三增程型的攔截高度從45公里增程到70公里,除了提昇反飛彈的攔截效能外,也讓雲峰研發技術加入,讓未來中程飛彈在遙測與導航的技術均更加精確。
Go to Top of Page

zfss
路人甲乙丙

2267 Posts

Posted - 10/21/2014 :  09:55:22  會員資料 Send zfss a Private Message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據指出,代號「TAX-B」微衛星計畫,是將探空火箭從285公里的高度推昇到500公里的高度,因此火箭的推進器需要更大口徑與推力,目前中科院已有機器可壓出直徑超過200公分的火箭主體,



2米直径的固体推进器?DF31也才2米。。。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706 Posts

Posted - 10/21/2014 :  10:12:34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首度有人將雲峰的始末說分明


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元的雲峰中程地對地飛彈的量產計畫,國防部高層證實,「因壓力太大而中止量產」,據指出,馬英九總統考量兩岸和緩關係因素之外,美方的壓力也是另一因素,所以雲峰中程飛彈只在「海研五號」研究船參與一次飛彈追蹤觀測,並成功完成中低空1200公里測試後,總統馬英九並未核定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畫,讓整個量產胎死腹中而宣告結案。

國防部證實 壓力太大中止量產

軍方人士表示,為了不因量產停止而造成研發中程飛彈的人員與技術斷層,國防部已將研發雲峰中程飛彈小組成員,分別納入國防專技小組以及強弓計畫內,繼續研發火箭推進器以及更精確的遙測技術,從不同領域的研發來驗證射程超過2千公里的中程飛彈。

據瞭解,探空計畫一直是驗證中科院研發的火箭推進器之可靠度與技術的場所,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次軌道科學實驗計畫,在探空十號成功發射後完成階段任務,下一階段是研發探空火箭能進入距離地面500公里的微衛星計畫,因此雲峰小組負責遙測與火箭推進器的成員已納入國防專技小組,重新啟動代號「TAX-B」的微衛星計畫,以3年時間研發高度可達500公里的探空火箭推進器。

此外,雲峰小組負責導航等相關研發人員,則納入研發天弓三防空飛彈增程型的「強弓計劃」,持續研發相關技術。由於雲峰中程飛彈後端推進是採用衝壓引擎,而使用相同衝壓引擎的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正在量產,因此雲峰小組負責衝壓引擎的研發仍持續中。


射程1200公里 中低空實測成功

知情人士透露,中科院的雲峰中程飛彈在2013年底進行首次中低空全射程測試,由於「海研五號」研究船的加入,讓測試區域從原有的九鵬、蘭嶼、綠島,延展到太平洋公海上「海研五號」研究船的第四個觀測點,測試區域拉大後,可有效觀測飛彈長距離飛行。

據瞭解,雲峰中程飛彈在九鵬基地發射,成功脫離後端綑綁式天弓飛彈固態推進器後,點燃衝壓引擎朝向太平洋「海研五號」研究船觀測點飛行,經過「海研五號」研究船上裝設中科院研發的相列雷達,以及X-band追蹤雷達系統的觀測,該枚雲峰飛彈在研究船附近空域成功高速轉彎回頭,飛往蘭嶼設定的空域,完成了中低空1200公里測試,這次的測試代表雲峰中程飛彈成功,若進行高空測試,射程絕對超過1200公里。軍方也規劃雲峰中程飛彈有效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將可涵蓋中國北京等主要軍事目標,成為台灣因應中國軍事威脅的最佳戰略武器。

美方頻關切 總統裁示擱置計畫

據指出,國防部的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畫,第一階段預定生產10套發射系統,配置15~20枚的雲峰中程飛彈,部署於中部山區內,採固定式陣地與雄二E巡弋飛彈混合搭配運用,屆時飛彈指揮部就真正具有戰略性嚇阻武力。

但是雲峰中程飛彈成功通過中低空1200公里測試後,美方就頻頻透過管道表達關切,最後總統馬英九裁示擱置雲峰中程飛彈量產計畫,這讓歷經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3任總統長期的研究計畫,未能如期的進入量產,成為中科院「新三彈(雄三反艦飛彈、天弓三防空飛彈、雄二E巡弋飛彈)」量產之外的遺珠之憾。


Edited by - Dr Evil on 10/21/2014 10:13:57
Go to Top of Page

kwanchepan
剛剛入門

6 Posts

Posted - 10/21/2014 :  10:33:37  會員資料 Send kwanchepan a Private Message
海研五號沉沒 飛彈實測計畫觸礁


才下水不到3年的海研五號海洋研究船,在雙十國慶日傍晚偏離航道,於澎湖外海觸礁沉沒,造成2名研究人員罹難、25人輕重傷的悲劇,除了造成國家級的研究計畫延宕,更糟糕的是,該研究船是國內唯一可進行飛彈觀測的科學船,雖然參與2013年底雲峰中程飛彈的1200公里實彈測試,但隨著該船觸礁沉沒,軍方精心規劃完全泡湯,中科院多項飛彈的測試都因而延後期程。

據指出,國防部編列23億8700多萬元進行代號「星隼專案」,延長九鵬基地遠距離飛彈觀測系統,該專案除了更新蘭嶼、綠島的追蹤設備之外,最主要的是讓海研五號研究船具有追蹤觀測並分析飛彈飛行數據的能力,使該船除了能夠探勘海底世界外,更增添掌握空中飛行目標的能力,成為國內唯一的飛彈觀測船。

知情人士指出,海研五號船上科學設備都採模組化,中科院在船上的科研裝備上預留空間,執行任務時才裝上相列雷達、追蹤用的X-band雷達以及計算飛行數據的設備,船的外觀也才會多出兩個橢圓形雷達罩,任務結束後,中科院人員會在第一時間將各項裝備拆離研究船,因此外界極難發現該船的特殊任務。

該名人士指出,海研五號研究船參與飛彈觀測追蹤的任務不會超過5次,但最重要的是在2013年底雲峰中程飛彈的1200公里實彈測試,海研五號研究船成功的追蹤並記錄到雲峰飛彈在太平洋上空的軌跡,也證明了該船在遠距離飛彈觀測的實用性。

據瞭解,中科院量產雲峰中程飛彈雖被迫喊停,但增程型「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天弓三型防空飛彈的遠距離實彈測試都需要飛彈觀測船,但因海研五號觸礁沉沒,工作母船的消失也讓裝置在船上的相列雷達,以及追蹤用的X-band雷達相關設備,只能靜悄悄的躺在中科院的研發單位中,不知何時才能再裝上船追蹤飛彈。


-----------------

雖然船沉了讓人感傷,但還好X-BAND雷達當時是不在艦上的,船可以再造,但後續國防部肯定不會放棄使用海上載台來持續做飛彈追蹤數據的取得,但整體載台的安全度(不管是被動的結構強化或是主動式的操船人員篩選)都還需要記取教訓並避免再次發生

Edited by - kwanchepan on 10/21/2014 10:34:13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16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Topic Locked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