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dasha
版主
41804 Posts |
Posted - 10/25/2018 : 14:01:14
|
兩種路線就是近幾年日本人在吵的問題,因為航太業門檻太高,沒有家電汽車船舶那樣容易被大陸南韓打敗,但問題是要爬上去代替美英也超難...... MRJ算是本來日本人的希望,這個成功就有可能去增加人力與產業規模,但現在看來會重蹈YS-11覆轍...... |
|
|
roger011
路人甲乙丙
1131 Posts |
Posted - 10/25/2018 : 18:22:02
|
MRJ應該會被巴西的E-Jet E2給打趴吧! E2雖然晚了好幾年才啟動,但現在確認訂單數已經超前了,也開始交機營運了, 而MRJ還得拖到2020年.現有的訂單感覺也不穩,只要再有訂戶取消訂單,量產數就會掉到比YS-11還要少了. 除非有額外的優惠條件,或者是顧全日本自己人的面子(比方日本的ANA與JAL),要不然以現在的情勢來看,用戶應該都會優先選E2才對. 雖然三菱先前有著與波音合作的這個優勢,但現在巴西航太現在也和波音結盟了.
|
|
|
玄史生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484 Posts |
Posted - 10/26/2018 : 01:31:06
|
二十年前,鼓吹日本應該發展國產噴射客機的人 主要理由之一,是當年開發YS-11的年輕一代設計者,如今已接近退休年齡 再沒有新計畫就無以傳承設計經驗與量能 結果MRJ實際推動後,航空技術的進步遠超過當初的想像
2009年MRJ第一次宣布延期,原因是當初宣傳的最大賣點 使用省油引擎配合輕量化碳素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能比競爭對手載客更多、更經濟 但試作機完成後,發現效果沒有預期中好,只能重新設計,改成傳統的鋁合金結構
最近一次為了符合美國聯邦航空局安全標準,機上2萬3000條以上配線都要重新調整,等於又要從頭設計一次 為了加快進度,三菱重工不得不在美國成立工作室,大量雇用外國設計人員 形同放棄當初純日本人設計的構想
當年YS-11停產,重要的原因之一 是應付海外客戶多樣化的需求與售後服務,成本過高,壓縮獲利空間所致 未來MRJ上市後如何面對這方面的問題以維持市場競爭力,恐怕要比開發、生產飛機還困難
https://trafficnews.jp/post/63991/2 |
Edited by - 玄史生 on 10/26/2018 09:46:58 |
|
|
dasha
版主
41804 Posts |
Posted - 10/26/2018 : 05:32:19
|
那個調整配線的部分,其實產經有罵,老早就知道可能有問題,但想凹過去就隱瞞,時間上與近年來那些驗材料偷工陸續爆發的時間點差不多,多拖幾年最後還是要弄......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10/27/2018 : 21:46:06
|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18/10/36bb935bc21f.html 獨家:日本擬撤去設於福島近海的一座風力發電設施
【共同社10月27日電】26日獲悉,因預計無法盈利,日本政府擬撤去擁有直徑為167米全球最大級風車的浮體式海上風力發電設施中的一座。 政府作為福島核事故後的重建象徵在福島縣近海設置了三座發電設施。此前為力爭商用化開展了實證研究,但因機器故障,設備利用率低迷的狀態持續。
實證研究自2012年起在設置於福島縣楢葉町近海約20公里處的三座風車及變電站實施,至今已投入共計約5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 成為問題的是輸出功率為7000千瓦的一座,建設費約為152億日元。2015年12月開始運轉,但將風車的旋轉力傳送給發電機的變速器等屢次發生問題。 2017年7月起一年間的設備利用率低迷,僅為3.7%,遠未達到新建海上風力項目可行性目標的30%。
今年8月經產省委託的專家組成的統籌委員會指出“存在初期故障及未能解決的技術課題,難以實現商業運轉”,“應盡快停止發電,推動撤去的準備工作”。 關於風車的拆卸場所,以兩個方案為主已開始討論,分別為距相關企業工廠較近的淡路島近海,以及生產廠家三菱重工業的長崎造船所。據悉撤去可能約需建設費的一成。
直徑80米、輸出功率2000千瓦的風車的設備利用率為32.9%,高於目標,但直徑126米、輸出功率5000千瓦的風車該數字僅為18.5%。(完)
.........看來想靠風吃飯沒有那麼容易.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098 Posts |
|
dasha
版主
41804 Posts |
Posted - 10/29/2018 : 19:28:35
|
難怪日本後來說要訂定比現行風機抗風力規定更嚴格的規定......原來是有實際經驗.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10/31/2018 : 15:20:31
|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investtrade/32855-2018-10-31-09-58-12.html TPP11將於12月30日生效
由除美國外的泛太平洋11國參加的經濟合作協定「TPP11」將於12月30日生效。充當秘書處的紐西蘭(NZ)的貿易與出口增長部長戴維·帕克10月31日舉行記者會,宣佈生效所需的6國國內程序已經完成。 佔世界國內生産總值(GDP)13%的巨大自由貿易圈將由此誕生
TPP11約定在6國國內程序完成的60天后生效。10月31日,成為第6國的澳大利亞通知紐西蘭,稱已結束該國國內程序。墨西哥、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和加拿大此前已結束相關程序。 剩下5國為越南、秘魯、智利、汶萊和馬來西亞。越南預計在11月中旬之前結束議會批准。帕克顯示預期稱:「多國都在推進國內程序,應該能在數週到數月內結束。」
生效後將舉行部長級的「TPP委員會」會議,敲定與泰國和英國等希望新加入國家推進的相關程序的內容。
TPP11將下調農作物和工業品的進出口關稅,同時統一商業規則。在生效後,從日本出口來看,工業品的99.9%、農林水産品的98.5%關稅將最終被取消。 日本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口的農産品的關稅也將下降。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conomic-policy/32834-2018-10-30-00-48-50.html 全球爭奪數據主導權,美國感到焦慮
因龐大的信息而誕生的「數據經濟」將改寫驅動國家和企業的規則。充斥於世界的數據將變為財富,國家和企業開始了爭奪數據的遊戲。 不同於以往的競爭,影響還將波及隱私等個人的價值觀。數據領域的世紀規則至今仍處於混沌狀態,在此背景下,如果被古老的先例所束縛,有可能落在後面。
「為了促進自由而開放的數字貿易,日美應該主導建立取代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框架」,讓日本代表團感到大吃一驚的是7月在美國華盛頓日美經濟官僚參加的「日美網路經濟合作對話」上 ,美國商務部的副部長助理James Sullivan提出了出乎意料的議案。
美方提出的構想稱得上川普總統宣佈退出的TPP的數據版。
將跨越邊境,自由交換企業擁有的個人數據。基礎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跨境隱私規則」。現在,僅有日美韓、加拿大等國參加, 但將擴大至越南、台灣和南美。美國似乎已開始打造新的「中國包圍網」。
此前國家的力量由作為勞動力的人口、自然資源和生産設備等物産、屬於金融資本力量的資金來決定,但如今僅憑這樣的規則難以説通。目前,所有國家都在爭先恐後追求的是數據。 這是因為人口等無法輕易增加,但數據根據使用方式,能帶來新産業和創新,以迅猛速度提高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前面那個是看得到的,後面那個是看不到的, 就理論上來說,後面那個或許更有潛力,但因為看不到,反而很難評估.
以目前來說,或許中共的管制型社會產生更多有價值的數據. (當然反過來說要崩潰也更快,一般來說要很謹慎的踏入這領域才是)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12/10/2018 : 15:43:28
|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33429-2018-12-10-14-05-59.html 日本匯總政府通信設備採購方針 考慮到中國企業
日本政府12月10日匯總了有關中央省廳和自衛隊使用的信息通信設備的採購指導方針。將嵌入非法程序等安全保障上的危險性納入考慮,防止洩露機密信息。 該方針考慮的是涉嫌向伊朗出口産品的華為等的産品。方針將適用於2019年4月以後採購的設備。
這是日本政府首次制定有關通信設備採購手續的指導方針。日本政府12月10日召集全部省廳的設備採購和網路對策負責人,磋商了指導方針。
對象是政府機構使用的個人電腦、伺服器、路由器等。根據(1)涉及國家安全保障和治安相關業務;(2)處理機密性高的信息;(3)大量處理個人信息;(4)核心和基礎系統; (5)運營經費極為巨大等5個觀點,對採購是否適當作出判斷。如果設備被嵌入非法程序和病毒,有可能導致數據洩漏到外部或系統陷入癱瘓。自衛隊的行動部署等機密信息也有可能洩漏。
已引進的設備如果被認為存在危險性,將加以更換。日方採購設備此前採取一般競標,主要按價格作出判斷,但今後將重視安全性。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18/12/0fa092cafda7.html 快訊:日本手機運營商也擬排除華為產品
【共同社12月10日電】10日獲悉,日本三大手機運營商基本決定,實際上將把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ZTE)的產品從基站等通信設備中排除。
這基本上就是把華為5G排除在外,先幹掉一個競爭對手再說.
參考資料:
|
Edited by - gera on 12/10/2018 15:49:26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01/20/2019 : 00:22:56
|
「中資救活日企」劇情重演 https://zh.cn.nikkei.com/industry/itelectric-appliance/33926-2019-01-17-05-00-00.html?n_cid=NKCHA014&start=0
被中國大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的東芝白色家電業務顯現復甦跡象。該公司通過充分利用美的的生産基地和銷售網,在中國和東南亞擴大銷售,還打算重新進駐印度。 白色家電業務之前在東芝旗下「被視為包袱」,但在獲得美的的支援後轉守為攻。雖然在中國資本之下在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復活」的日本品牌不斷湧現,但中美摩擦等新的增長風險也浮出水面。
「這是採用東芝先進技術的熱門商品」....在眾多美的品牌的産品中還展示著東芝品牌的微波爐。最貴的機型售價1萬2999元,比大小接近的美的商品貴約2倍。
東芝生活方式在美的走向全球化中佔據重要位置。希望東芝生活方式發展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家電企業——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曾如此表示。 美的是2017年度營業收入達到約2400億元的大型家電企業,但主要業務是通過減少基本功能來降低價格的家電。通過低價格來盈利的商業模式已經快走到盡頭,因此將推進去低價化路線。 美的希望將東芝品牌定位為旗下的最高端品牌,與自身品牌實現分棲共存。
在東芝旗下的時代,白色家電僅僅是「綜合機電企業」的一個部門,業績低迷時無法將充裕資金投向研發,因此陷入了競爭力下滑的惡性循環。 在被美的收購後,開始有餘力專注開發,「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
進入中國企業旗下、正在逐步走向「復活」的日本品牌還不止東芝家電一家。繼承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的AQUA于2012年被收入中國家電巨頭海爾集團旗下,數年後實現了扭虧為盈。 在日本機電行業以外,本間高爾夫等也在中國企業旗下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開拓。這些都是日本品牌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國家找到生存之路的事例。
日本綜合大商社模式其實已經到了盡頭, 日本(家電)製造業的失敗,其實就是脫離消費者與脫離市場.
這兩個東西其實是一體兩面,也就是競爭力的衰退.
直接的說,在以前日本做得東西是很好的,也有質感,問題是銷售價格昂貴,遠離了中低端消費者. 可是在日本市場,廠商可以把高端家電的成本加上利潤後轉嫁給消費者,而立於不敗之地, 但在海外就不行.
轉移到海外與OEM/ODM生產後,是降低了售價也降低了品質水準,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久而久之變成惡性循環, 而受到從中低端起家的新競爭者,全面潰敗是遲早的事.
換言之在泡沫經濟後,日本人只想死守傳統,而沒有多少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資訊經濟上,落後於美國也落後於中國. 而缺乏競爭力了企業,不分大小,該敗就敗.
事實上,失敗並非壞事.
相對於日本,美國企業的失敗與破產,重整更多也更快速,因此美國可以迅速的重整,切割,合併其企業體,進行轉變. 但日本這方面就很慢,而失敗的速度越慢,後續的副作用就越大.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035 Posts |
Posted - 01/20/2019 : 00:31:25
|
這樣看起來韓國汽車產業,好像沒有找人合作? |
|
|
KinFung
路人甲乙丙
765 Posts |
Posted - 01/20/2019 : 08:05:5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中資救活日企」劇情重演 https://zh.cn.nikkei.com/industry/itelectric-appliance/33926-2019-01-17-05-00-00.html?n_cid=NKCHA014&start=0
被中國大型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的東芝白色家電業務顯現復甦跡象。該公司通過充分利用美的的生産基地和銷售網,在中國和東南亞擴大銷售,還打算重新進駐印度。 白色家電業務之前在東芝旗下「被視為包袱」,但在獲得美的的支援後轉守為攻。雖然在中國資本之下在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復活」的日本品牌不斷湧現,但中美摩擦等新的增長風險也浮出水面。
「這是採用東芝先進技術的熱門商品」....在眾多美的品牌的産品中還展示著東芝品牌的微波爐。最貴的機型售價1萬2999元,比大小接近的美的商品貴約2倍。
東芝生活方式在美的走向全球化中佔據重要位置。希望東芝生活方式發展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家電企業——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曾如此表示。 美的是2017年度營業收入達到約2400億元的大型家電企業,但主要業務是通過減少基本功能來降低價格的家電。通過低價格來盈利的商業模式已經快走到盡頭,因此將推進去低價化路線。 美的希望將東芝品牌定位為旗下的最高端品牌,與自身品牌實現分棲共存。
在東芝旗下的時代,白色家電僅僅是「綜合機電企業」的一個部門,業績低迷時無法將充裕資金投向研發,因此陷入了競爭力下滑的惡性循環。 在被美的收購後,開始有餘力專注開發,「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
進入中國企業旗下、正在逐步走向「復活」的日本品牌還不止東芝家電一家。繼承三洋電機白色家電業務的AQUA于2012年被收入中國家電巨頭海爾集團旗下,數年後實現了扭虧為盈。 在日本機電行業以外,本間高爾夫等也在中國企業旗下實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開拓。這些都是日本品牌在以中國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國家找到生存之路的事例。
日本綜合大商社模式其實已經到了盡頭, 日本(家電)製造業的失敗,其實就是脫離消費者與脫離市場.
這兩個東西其實是一體兩面,也就是競爭力的衰退.
直接的說,在以前日本做得東西是很好的,也有質感,問題是銷售價格昂貴,遠離了中低端消費者. 可是在日本市場,廠商可以把高端家電的成本加上利潤後轉嫁給消費者,而立於不敗之地, 但在海外就不行.
轉移到海外與OEM/ODM生產後,是降低了售價也降低了品質水準,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久而久之變成惡性循環, 而受到從中低端起家的新競爭者,全面潰敗是遲早的事.
換言之在泡沫經濟後,日本人只想死守傳統,而沒有多少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資訊經濟上,落後於美國也落後於中國. 而缺乏競爭力了企業,不分大小,該敗就敗.
事實上,失敗並非壞事.
相對於日本,美國企業的失敗與破產,重整更多也更快速,因此美國可以迅速的重整,切割,合併其企業體,進行轉變. 但日本這方面就很慢,而失敗的速度越慢,後續的副作用就越大.
日本數據經濟的落後不能全歸根這點吧? 看看世界二十強互聯網企業,除了中國和美國外剩下的還有誰?
但日本的反應慢倒是真的,誇張點形容的話,就像是全世界都在用平板手機,他還在執著於怎麼把windows 10安裝到3310上 |
|
|
cht1234
路人甲乙丙
772 Posts |
Posted - 01/20/2019 : 12:01:43
|
日本不就這樣... 零組件一流, 系統整合二流, 行銷造勢三流, 商業手法四流, 公司治理五流
加上裙帶資本主義 小咖借不到錢, 新創企業就生不出來 萌系大國生不出抖音或是bili 這種公司 日本nico 都倒了... 日本以前是半導體第一強國, 現在面對美台韓也表現得不好
日經上次也有報導 日本上市企業幾乎不會倒閉 反倒是中美台這種新公司出來, 公司倒閉這種起起落落的循環一直發生比較好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00:49:14
|
豐田和松下計劃2020年新設EV電池生產公司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19/01/2354e529519d-2020ev.html
【共同社1月20日電】20日獲悉,日本豐田汽車和松下公司基本決定2020年共同設立開發、生產電動汽車(EV)等車載電池的新公司。 電池會左右預計將普及的EV的競爭力,雙方將就此合作以對抗影響力增強的中國和韓國企業。此事將於近期正式公佈。
雙方正在展開協調,豐田擬向新公司出資51%,松下出資49%。計劃共同開發被認為充電時間短、可飛躍性延長行駛距離的全固態電池。 松下在日本兵庫縣、德島縣以及中國的共5家車載電池工廠的生產設備將移交至新公司。 生產的電池也計劃供應給豐田子公司大發工業以及在EV基礎技術開發上有合作的馬自達、斯巴魯,還將呼籲本田等競爭對手企業使用,增加產量以提升價格競爭力。
豐田的EV戰略聯盟,由小到大,由輕到重,以及最重要的電池.
EV最主要問題是電池,電池成本佔EV總成本的比例很高,而且它是消耗品,它的穩定性與耐久力決定了EV的好壞, 同時也嚴重影響二手車價,十年EV車的二手價應該是負數....換新電池成本大於二手車價(並且與最便宜的新油小車價相當接近...).
因此出現了蠻詭譎的現象,HV混動車,它的電池小,相對便宜,EV帶動的電池成本下降也能受惠, 而十年二手車價也因新電池便宜而多少有殘值可以考量.
這一手大概到2023年以後才能看的出效力吧.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01:05:50
|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19/01/34a2cd7d25e9--.html 詳訊:法國要求日產與雷諾合併 日方加緊研究對策
【共同社1月20日電】20日獲悉,法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本國汽車巨頭雷諾與日產汽車進行經營合併的要求。創設將兩公司納入旗下的控股公司的方案預計已浮出水面。 法國有意為活化本國經濟而加強知名企業的經營,將強化作為大股東的發言權。據悉,法國還示意接替以違反日本《公司法》(特別瀆職)罪名被起訴的日產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的後任董事長將由雷諾派出。 日產為維持經營獨立,將加緊與日本政府合作採取阻止合併的防衛措施。
據悉,經營合併的提議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意向。相關人士透露稱,作為法國政府代表訪日的雷諾董事馬丁・維亞爾(Martin Vial) 以及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的親信等日前向日本經濟產業省傳達了該意向。圍繞日產的後任董事長,還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日產社長兼CEO西川廣人暗示將借戈恩失勢之機調整不平等關係,法國政府也可能倍感焦急。鑑於合併的提議,日本經產省似乎已經在背後開始研究對策。
如果日本人是傳統保守,那法國人根本是個坑爹貨. 雷諾-日產的聯盟體制雖然談不上很好,但硬合併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兩者的文化差異太大, 更不用說馬克宏是別有居心,想盡力挽回他目前在內政上的失分.
馬克宏應該是會要求在法國本土增加投資與新設工廠吧.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035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06:05:41
|
nico在日本這麼個先天優勢這麼大的地方,都沒法存活下來,我覺得可以當作一個案例,為何日本在資訊領域怎樣都做不起來。
與其說是反應慢,不如說是就是沒法做到使用者想要的反應。要說缺錢? 日本又不缺錢,但是nico就是弄不到錢。
反而bilibili活的很滋潤
|
|
|
dasha
版主
41804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08:40:40
|
法國現在提出的東西,其實就是Carlos Ghosn一直在擋的事情,以前是在法國國內擋,現在變成日本要自己擋了. 日產先前打的如意算盤,雷諾能要求日產,在於雷諾擁有的日產股分蠻多的,所以要利用這時機趕快多買雷諾股票,達成一種平衡,但日產沒注意到,他們趕下Carlos Ghosn用的手段,讓日本檢方認為你整個公司都有問題,通通告,現在日產缺乏行動自由權,法國就要趁還有足夠股權時下手. 搞不好,最後會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其實還有一個東西有趣,普丁又提出北方四島可以談談還兩個給日本的事情,日本對內又在講那個蘇聯要承認不當侵略四島都免費還給日本,日本大方不要求損害賠償的說法,談判直接中止......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17:11:27
|
優勢? 我倒覺得很排外,限制多,也不好用, 日本人很喜歡搞關起門來做,但在資訊網路產業,肯定是不行的, 中國也是半封閉狀況,奈何它有十三億人口可以自我支撐,而且除了官方禁止事項外,中國資訊發展極快,資金亂竄, 前幾年共享單車就是個好例子,它太容易找資金了.
日本泡沫破裂後就是一整個逆轉,銀行體系從寬貸有功變成緊縮有功, 以前是錢借得出去是功勞,現在是錢收得回來是功勞, 所以銀行不想借錢, 而政策原因是日本的低利化,由於存款利率極低,因此銀行持有資金成本也低,它只需要服務最好最賺錢最能回收本息的客戶就能運作, 那為什麼要冒風險呢???
另一個因素是,民眾寧可存錢也不肯投資,由於日本是處於通貨緊縮狀態,錢放在銀行是很安全的保管地,雖然沒什麼利息,但錢也不會因通膨而損失, 而大部份的投資,股票,期貨,外匯,虛擬幣風險越來越大, 十賭九輸,安穩過日子的人多數存在,真正去賭的是少數.
日本的資金水是很深,但根本是死水,動不起來,也只有日本政府能藉公債挖出來花, 所以日本政府負債佔GDP大,但沒人在意的原因如此.
反正合久必分,雷諾與日產真合併了,最後應該還是要分家的, 日本現在豐田,本田,日產三大馬車其實是太多,本田與日產最後的最後只能留一個.
除非俄羅斯真的不帶條件,否則照我個人的想法, 就算俄羅斯想還,我也不要.
何必為了芝麻丟燒餅.
未來的事很難講,日本整個收回庫頁島與千島群島也不是不可能.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035 Posts |
Posted - 01/21/2019 : 17:36:1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優勢? 我倒覺得很排外,限制多,也不好用, 日本人很喜歡搞關起門來做,但在資訊網路產業,肯定是不行的, 中國也是半封閉狀況,奈何它有十三億人口可以自我支撐,而且除了官方禁止事項外,中國資訊發展極快,資金亂竄, 前幾年共享單車就是個好例子,它太容易找資金了.
這就是我說的優勢,使用者基礎龐大。
但是說實話,資訊時代,一億人口其實也不夠支撐了。
而要輻射到亞洲,日本人又這個不爽那個不要的。同時需要到大量的資金。
牽涉到資金的問題,日本文化上對於新創事業的支持力度很低。
低利環境與銀行體系有影響,但是我覺得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畢竟沒有哪個國家的新創事業,是靠銀行資金的,矽谷不是,中國也不是 |
|
|
KinFung
路人甲乙丙
765 Posts |
Posted - 01/23/2019 : 13:38:5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優勢? 我倒覺得很排外,限制多,也不好用, 日本人很喜歡搞關起門來做,但在資訊網路產業,肯定是不行的, 中國也是半封閉狀況,奈何它有十三億人口可以自我支撐,而且除了官方禁止事項外,中國資訊發展極快,資金亂竄, 前幾年共享單車就是個好例子,它太容易找資金了.
日本泡沫破裂後就是一整個逆轉,銀行體系從寬貸有功變成緊縮有功, 以前是錢借得出去是功勞,現在是錢收得回來是功勞, 所以銀行不想借錢, 而政策原因是日本的低利化,由於存款利率極低,因此銀行持有資金成本也低,它只需要服務最好最賺錢最能回收本息的客戶就能運作, 那為什麼要冒風險呢???
另一個因素是,民眾寧可存錢也不肯投資,由於日本是處於通貨緊縮狀態,錢放在銀行是很安全的保管地,雖然沒什麼利息,但錢也不會因通膨而損失, 而大部份的投資,股票,期貨,外匯,虛擬幣風險越來越大, 十賭九輸,安穩過日子的人多數存在,真正去賭的是少數.
日本的資金水是很深,但根本是死水,動不起來,也只有日本政府能藉公債挖出來花, 所以日本政府負債佔GDP大,但沒人在意的原因如此.
反正合久必分,雷諾與日產真合併了,最後應該還是要分家的, 日本現在豐田,本田,日產三大馬車其實是太多,本田與日產最後的最後只能留一個.
除非俄羅斯真的不帶條件,否則照我個人的想法, 就算俄羅斯想還,我也不要.
何必為了芝麻丟燒餅.
未來的事很難講,日本整個收回庫頁島與千島群島也不是不可能.
像支付寶那樣搶銀行生意的新興產業,基本上看不到在日本有可能出現 反倒是馬雲的初始主要投資者中就有日本的軟銀。
B站的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互聯網金融和網絡支付的普及化,比起信用卡或買點數,手機支付能讓用戶對於網上付費內容有更少的心理負擔。 |
|
|
KinFung
路人甲乙丙
765 Posts |
Posted - 01/23/2019 : 13:49:5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優勢? 我倒覺得很排外,限制多,也不好用, 日本人很喜歡搞關起門來做,但在資訊網路產業,肯定是不行的, 中國也是半封閉狀況,奈何它有十三億人口可以自我支撐,而且除了官方禁止事項外,中國資訊發展極快,資金亂竄, 前幾年共享單車就是個好例子,它太容易找資金了.
這就是我說的優勢,使用者基礎龐大。
但是說實話,資訊時代,一億人口其實也不夠支撐了。
而要輻射到亞洲,日本人又這個不爽那個不要的。同時需要到大量的資金。
牽涉到資金的問題,日本文化上對於新創事業的支持力度很低。
低利環境與銀行體系有影響,但是我覺得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畢竟沒有哪個國家的新創事業,是靠銀行資金的,矽谷不是,中國也不是
資訊年代,中國的人口優勢太大了,全球四份一的人口代表了多少的數據流量?
像支付系統,支付寶的運算能力是Visa Master的服務器的幾倍,不是中國人沒支找事幹搞台超級電腦玩玩,而是沒有這樣的運算能力,雙11根本玩不轉啊 |
|
|
KinFung
路人甲乙丙
765 Posts |
Posted - 01/24/2019 : 09:32:5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玄史生
二十年前,鼓吹日本應該發展國產噴射客機的人 主要理由之一,是當年開發YS-11的年輕一代設計者,如今已接近退休年齡 再沒有新計畫就無以傳承設計經驗與量能 結果MRJ實際推動後,航空技術的進步遠超過當初的想像
2009年MRJ第一次宣布延期,原因是當初宣傳的最大賣點 使用省油引擎配合輕量化碳素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能比競爭對手載客更多、更經濟 但試作機完成後,發現效果沒有預期中好,只能重新設計,改成傳統的鋁合金結構
最近一次為了符合美國聯邦航空局安全標準,機上2萬3000條以上配線都要重新調整,等於又要從頭設計一次 為了加快進度,三菱重工不得不在美國成立工作室,大量雇用外國設計人員 形同放棄當初純日本人設計的構想
當年YS-11停產,重要的原因之一 是應付海外客戶多樣化的需求與售後服務,成本過高,壓縮獲利空間所致 未來MRJ上市後如何面對這方面的問題以維持市場競爭力,恐怕要比開發、生產飛機還困難
https://trafficnews.jp/post/63991/2
然而現在CR929已經用上碳纖分段了 |
|
|
gera
我是老鳥
6102 Posts |
Posted - 01/31/2019 : 02:57:09
|
終生僱用制,
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終生僱用制,講好聽是穩定,但講難聽就是僵化.
第一個問題是在18~22歲時就要決定終身的未來..
第二個問題是形成一種隱性的階級制度,而且難以變化,大企業的工薪族與中小企業的工薪族, 雖然都是工薪族,但也有高低之分,階級被劃分得很細,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位置上.
第三個就是和善的職場環境.既然要待上一輩子,而且必須往上升遷, 因此就不能成為出頭鳥,盡可能忍耐,最好不要負責任,過錯盡量推諉, 換言之,很難去指責重大錯誤與問題.
第四就是位階越高越難負責,而且必須保留職位閒差來供養高階人員. 換言之,即便有內部改革的想法也很難推動,因此子公司分公司難以出售與改組,形成累贅.
上述組織的優點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擔任一顆螺絲釘,工作很難出現問題,即便有也容易彌補, 可以用很好的效率產出高品質的商品. 公司大型化綜合化財團化,除了地位的隱形提高外,也更容易融資,位置也夠多可以容納與酬庸老員工, 這可以說是工業時代組織的極致.
只不過它僵化在資訊時代就算不是死路一條,也無可避免的衰退.
職業軍人基本上也是終身僱用制,民主國家的差別是, 民選政府對於軍隊出錯,多少會要求其高層人員負責. 地位在重商國家中,除非到一定(中上校)階級以上,否則地位會偏低.
第三就是比較重要的,人員也就是軍官團自成一格,與外界沒有流動.
商界高管還有一定的流動性,但軍官團基本是封閉的,他們的專業技能是自行培養的,很難與外界交流, 也很難引入外籍軍官,即便有,也多是顧問. 往好處講,這些人屁股毛都差不多一樣,沒什麼分別,往壞處講就是死板僵化, 這也是為什麼我並不樂見國防文官由退役軍人擔任的原因.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1 Posts |
Posted - 01/31/2019 : 09:40:37
|
日本大商社與中小企業的薪水差不多,只要的差別在福利與獎金。
日本的獎金一年發兩次,分為年中與年終,一般來說各為2個月,景氣好時發半年都有,但中小企業的獎金就沒這樣高了。大商社還有些福利比如補貼油錢/ 房貸什麼的,這些都讓中小企業望其項背,所以大家拚死也要進大商社。
日本居大不易,基本上每個月花光光難以存錢,一般家庭買房買車出國玩靠的就是獎金,如今企業的獎金縮水,派遣人員更是沒有獎金(雖然他們的薪水略高於正職),中產花不起錢,景氣自然就通縮。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終生僱用制,
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終生僱用制,講好聽是穩定,但講難聽就是僵化.
第一個問題是在18~22歲時就要決定終身的未來..
第二個問題是形成一種隱性的階級制度,而且難以變化,大企業的工薪族與中小企業的工薪族, 雖然都是工薪族,但也有高低之分,階級被劃分得很細,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位置上.
第三個就是和善的職場環境.既然要待上一輩子,而且必須往上升遷, 因此就不能成為出頭鳥,盡可能忍耐,最好不要負責任,過錯盡量推諉, 換言之,很難去指責重大錯誤與問題.
第四就是位階越高越難負責,而且必須保留職位閒差來供養高階人員. 換言之,即便有內部改革的想法也很難推動,因此子公司分公司難以出售與改組,形成累贅.
上述組織的優點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擔任一顆螺絲釘,工作很難出現問題,即便有也容易彌補, 可以用很好的效率產出高品質的商品. 公司大型化綜合化財團化,除了地位的隱形提高外,也更容易融資,位置也夠多可以容納與酬庸老員工, 這可以說是工業時代組織的極致.
只不過它僵化在資訊時代就算不是死路一條,也無可避免的衰退.
職業軍人基本上也是終身僱用制,民主國家的差別是, 民選政府對於軍隊出錯,多少會要求其高層人員負責. 地位在重商國家中,除非到一定(中上校)階級以上,否則地位會偏低.
第三就是比較重要的,人員也就是軍官團自成一格,與外界沒有流動.
商界高管還有一定的流動性,但軍官團基本是封閉的,他們的專業技能是自行培養的,很難與外界交流, 也很難引入外籍軍官,即便有,也多是顧問. 往好處講,這些人屁股毛都差不多一樣,沒什麼分別,往壞處講就是死板僵化, 這也是為什麼我並不樂見國防文官由退役軍人擔任的原因.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