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台灣軍事新聞評論專欄研析2025-3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4頁

ki1
我是老鳥

6434 Posts

Posted - 09/22/2025 :  04:04:09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武俠小說(們)的最大問題,或許是為了讀者的刺激感,在吃穿用度上有各種蟲洞
(超人們的世界,或許真的沒有這些問題)
一戰最有趣處,則是從大到小的層級上,如何維持交通線,或者說,各種各樣交通線災難
(幾小時內從路基到通車的鐵路套件,下雨讓交通堵塞以致攻勢失敗,海上交通線失敗造成糧食和燃料危機等等)
1916年,有趣的數字:
往凡爾登的N35公路,每天運輸15000人,6400噸(其他)物資和1400噸彈藥,另外鐵運近2000噸/日
這還只是法國一側的幾十萬人

1916年的另一邊,則是奧匈帝國和義大利不斷設置纜車,以求維持前線陣地

台灣即使樂觀估計為2000萬人,常識上的運輸方式亦可說只剩海運
但以現在對貨船的威脅,合理的維持方式只剩直接護航
---
另,一戰西線打成塹壕對峙,一大原因是雙方都無法遮斷對手後方到各陣地間的運輸線
能隨時投入足以相持的兵力火力阻止突破,鐵公路密度極低的東線,則沒有如此條件
第一島鏈的話,若對運輸線採取近乎忽視的態度,則套用一戰西線在前提上或許以不滿足

Edited by - ki1 on 09/28/2025 03:32:4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2251 Posts

Posted - 09/28/2025 :  10:30: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另,一戰西線打成塹壕對峙,一大原因是雙方都無法遮斷對手後方到各陣地間的運輸線
能隨時投入足以相持的兵力火力阻止突破,鐵公路密度極低的東線,則沒有如此條件
第一島鏈的話,若對運輸線採取近乎忽視的態度,則套用一戰西線在前提上或許以不滿足



應該是"無法遮斷對手後方到第三線陣地的運輸線,以及對第三線與第二線陣地的遮斷能力有限",第一線陣地在1914年11月就證明可以全數在你第二線投入增援前全數摧毀,沒被摧毀的陣地只是因為對方彈藥不足,沒辦法打你,或你太堅固而沒辦法中和掉而已,因此德軍才會從傳統的兩線淺陣地,在1915年拉長第一第二線距離,成為兩線深陣地,然後在毒氣大量使用後,第二線後方運輸部隊至少要考慮防毒面具,否則也是整批死在這,就只能進一步變成大縱深三線,保證運輸線無法遮斷.
德軍三線與法軍雙線在1916年縱深還是約6公里左右,6公里以後的地區自由運輸;1918年德軍在西線成功突破後,法國直接搞出18公里縱深,阻止德軍突破的可能性,同時讓矛頭部隊陷入深度18公里的口袋陣地,包餃子.
但前面那18公里,就是送給敵軍了,這個一放18公里的作為,1918年曾引起很大的政治風暴,還好美國海陸頂住,不讓口袋破掉,讓法軍接下來能包餃子,才避免了法國談投降......

1996年以前,除了潛艦水雷與政治手段,台灣東部就是第三線陣地,美國想運輸就運輸;1996~2010年,偵測技術與武器投射技術的進化,台灣東部也是第二線陣地,要到台灣已經會受到一些損失,但需要的護航保護還不需要太複雜,間接護航即可;2018年以後的問題,就是台灣已經是老共一開火,則與後方連絡線馬上會被切斷的最前線陣地,需要全力直接護航才能確保運輸單位的安全,關島到台灣之間,就是那堆1918年的18公里的大餃子,不過現在這餃子已經大到2500公里了......
Harvida兄指責的沒錯,2018年以後的台海戰爭,已經是一灑千公里大的口袋,台灣要想辦法成為袋口繫繩處的堅固支撐,讓美軍能在袋底佈署包餃子,否則美軍下一個袋口就會被迫撤到琉球菲律賓;但是大部分基於政治角度發出的評論,還以為口袋深度不過18世紀那種幾百公尺到千把公尺,金門島馬祖島的空間就夠,自然很容易以為這種千公里包餃子戰術討論是政治層面的"棄台論",而會這樣想的評論,就是小弟說的垃圾,袋口與袋底沒距離,那還搞甚口袋戰術?
你要知道導向武器射程,會讓戰場縱深會延伸到多遠的距離,你才能看得懂這場棋,看不看得懂王立第二戰研所說的話,就是考驗你對現代戰爭到底懂不懂的考題;安倍第二任期就看得很清楚,他的集體自衛權與印太戰略,都是避免美軍設計口袋時把日本放在口袋內送給對方的土地,而提出讓日本成為美國口袋戰術重要成分,甚至進一步加大美國口袋的構想,這點必須說是以絕對親美為前提下的正確戰略作為.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434 Posts

Posted - 09/28/2025 :  11:30:03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2018年以...堅固支撐」->需要隨時補充足夠的彈藥和物資
「2018年以後的問題,就是台灣已經是老共一開火,
則與後方連絡線馬上會被切斷的最前線陣地,需要全力直接護航才能確保運輸單位的安全」
->沒有「全力直接護航」的準備,則口袋不可能成立,如同沒有足夠運輸線的東線,雙方根本對峙不起來
,但現在看來,不只台灣在此近乎放空,美軍的能力也不怎麼夠
,此時糾結在不對稱建軍,怎樣都無法讓口袋成立
Go to Top of Page

kmleu
路人甲乙丙

1787 Posts

Posted - 10/02/2025 :  10:38:55  會員資料 Send kmleu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只看報導沒看演說全文,近期台灣文武官員出訪演說機會增多,多交流是好事但得做足功課,遣辭用句得格外注意!
"另外論壇還邀請我現役將領、國防部情次室次長謝日升,在「歐洲戰略基礎建設的亞洲洞察」場次中,
與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前北約歐洲盟軍最高統帥布里德羅佛等人同台與談,相較以往罕見。"

林佳龍登華沙安全論壇演說 指中國等國已形成動亂軸心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72848

#這段有意思,如果逐步實現,大概又會有與論:美國與北約各國會因為機密而賣降規品給台灣...
又蒙哥馬利強調"台灣的防衛準備的時間窗口只有數年,歐美攜手合作,才能讓台灣撐到友盟援軍抵達。"
有那時間給台灣海軍繼續上世紀到現在都還沒實現的盾艦夢嗎?

"蒙哥馬利分析,中國可透過外交壓力或軍事封鎖方式,迫使卡達等國家停止輸送液化天然氣(LNG),
讓台灣在數週內失去一半電力供應;屆時台灣將面臨艱難抉擇,該優先維持民生用電或確保半導體產能。
他指出,若台積電、聯電等停擺,不僅台灣受害,歐洲也將陷入嚴重經濟衝擊,甚至引發全球性衰退。
他強調,中國若以此手段,在不直接開戰的情況下壓迫奪取台灣,將重創世界經濟。"

華沙安全論壇 美退將:北約32國應聯合對台軍售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72643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2251 Posts

Posted - 10/05/2025 :  08:39:2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2018年以...堅固支撐」->需要隨時補充足夠的彈藥和物資
「2018年以後的問題,就是台灣已經是老共一開火,
則與後方連絡線馬上會被切斷的最前線陣地,需要全力直接護航才能確保運輸單位的安全」
->沒有「全力直接護航」的準備,則口袋不可能成立,如同沒有足夠運輸線的東線,雙方根本對峙不起來
,但現在看來,不只台灣在此近乎放空,美軍的能力也不怎麼夠
,此時糾結在不對稱建軍,怎樣都無法讓口袋成立



這裡您需要補課,大家常說M1換120mm炮之後彈藥量才44發太少,美國CG-47有122發飛彈而DDG-51為90~96發,歐洲一堆僅32~80發的設計太少,評斷攜帶量是否足夠以及官方標案開出這種需求的根據,何在?
答案是在後援及火力支援抵達之前的估計消耗彈藥量,或者你犧牲自己斷後與拖延時間,讓我軍主力來得及撤到敵軍追不上的地方,又或讓我軍後續梯隊完成必要戰略佈署的時間內,估計需要消耗的彈藥量.
1982年以色列加利利和平行動中,以色列空軍在貝卡山谷一役重創敘利亞防空力量與黎巴嫩上空戰指管能力,以色列完全掌握空優,開始阻斷敘軍地面部隊的補給線,但之後數日內敘利亞地面部隊還是打得很強悍,T-72逼到需要攜帶APFSDS的M48A5及Merkava阻擋,才能避免以軍戰線被T-72扯破,理由就是車輛及單位內自帶補給仍未消耗完畢,還要再過幾天,空優的壓迫效果才會呈現.
持續時間長度在戰鬥與戰術層級,通常是固定的,比方步兵彈量3天,裝甲團7天等,不過進入戰略層級,因為通常涉及政治,就不是固定的,比方美國CVN是自帶10天分補給,法國這方面抄襲美國也是10天,可是皇家海軍從19世紀以來就是15天補給,確保兩個殖民地主要基地間航行還有足夠的煤油彈藥飲水食物,10天不夠,因此制定的每日平均起降架次都是70~75架次,戴高樂只要四萬噸級,QE2卻要六萬噸級.
所以過去美國對台灣的彈藥量沒有吭聲,拜登突然要求台灣增購同等級彈藥,就是因為作戰模式改變,美軍估算後,認為你台灣的彈藥量遠遠不足,再這樣下去,根本無法構成袋口,才要台灣改變方針.

又,歷史上防禦型口袋戰術,或者該說是戰略,不管是秦到金的長城,或者拜占庭的多瑙河防線,負責袋口的都是孤立堅固陣地,敵人很難馬上啃下,讓我軍來得及在看到烽火後前往支援或自行強化佈防;而若敵人選擇繞越,這些地方殘存的威脅力,則必須在敵人被我軍後方主力阻擋甚至擊敗後,且我軍還沒來得及重建到袋口的補給線之前,強到能干擾其補給部隊的效率,甚至拖延阻擋敵軍逃亡.從這角度來看,更容易理解美軍對國軍要求轉變的原因.
靠邏輯理解研究事理是研究的重要一步,但接下來需要的就是文獻考察,戰爭研究中就是讀戰史,看看你邏輯推斷出來的戰術,是不是早就有人提出,甚至早就有人破解,而且這個早有時會早到令人驚訝,希臘羅馬時期就有還算短的,防禦型口袋戰術的前線據點袋口作用,應該是商周之交或蘇美時期就有的概念.
Go to Top of Page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4040 Posts

Posted - 10/05/2025 :  23:04:51  會員資料 Send Harvid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9552018.A.24A.html

或許最糟糕的情況是從灘岸到台三線完全是透明的。庫房,前支點,難以存活,裝甲旅,機步旅,完全沒辦法機動。

美國甚麼時候開始打斷共軍的擊殺鍊與成效或將決定一切?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4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